第251章 二五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可笑, 難道這天下所有的案子都該由本官來審不可?”柳朝明道:“四十七樁屯田案既已立案, 朝堂之中,自該有人接手。你之所言不錯, 變革不可一蹴而就, 但連年戰事, 國庫空虛, 屯田範圍一擴再擴, 若不在新政施行之初根除隱患, 日後必定沈屙深重。”
“癥結出在錦衣衛不是陛下所派, 而是大人派的!”蘇晉道。
她看著柳朝明,語氣漸沈漸緩:“其實我知道大人為何不向陛下請命就直接動了親軍,因為您是故意的。”
“當初大隨立朝,錦衣衛雖是親軍,更像特使,非但有審案之權, 更設下詔獄, 淩駕百官之上,相禍累累白骨,一半死在鎮撫司。”
“三年前, 朱昱深登極,最大的助力除了您與舒毓幾名臣子,就是錦衣衛與宦官兩個機構。”
“古來新帝登基, 必要立威, 朱昱深這個皇位本就來得莫名, 勢必要用錦衣衛與宦官做他耳目,鏟除朝野異聲,正如當年晉安陛下登基後,將金吾衛的地位一提再提,甚至無視軍制,暫轄都督府的道理一般,這是帝王的慣性。”
“但,您怕這樣下去,錦衣衛與宦官在朝野的地位越來越重,事態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您利用屯田制,尋了個契機,讓錦衣衛還聽令於你的時候,派他們私查屯田案,立功的同時犯下不聽天子號令的重罪。”
“而錦衣衛這一動,也引舒聞嵐露出馬腳,他太想讓朱昱深重用宦官,自以為抓住了您的把柄,不斷在屯田案中作梗,誰知反噬其身。”
“您一方面不願舒聞嵐得償如願,立宦官為臣,另一方面,亦不願看到昔錦衣衛淩殺百官之景重現。”
“所以,錦衣衛與舒聞嵐兩敗俱傷,這個結果,才是大人最想要的是嗎?”
蘇晉道:“如今錦衣衛與舒聞嵐的把柄已明明白白地擺在文武百官眼前,朱昱深日後就是想用他們,也要礙於此事作罷。大人是不是早在事態伊始就算到今日了,是不是將自己的仕途與性命也賭在其中?”
“大人那日與時雨說您不會有事,其實不是不會有事,是您早已將後果看淡。”
“只是您沒想到,到末了,朱昱深竟會保您的首輔之位,反是褫了您的禦史袍。”
“您如今心中是不是百味雜陳?最對不起的,恐怕就是老禦史了吧!”
柳朝明道:“本官是否對得起老禦史與你有何幹系?”
他目中卷起一團颶風,似將深霧吹散,原本隱藏於深底的揶揄,傷惘與不忿全都浮了上來:“當年老禦史一心求正,一心求治,到頭來換來的是什麽?深陷詔獄,雙腿壞死,郁郁而終,一生未得其志。而江山沈屙,在朱景元治下,可有過半點緩解?”
“非常之時自當行非常之事,而今天下大局正處破舊立新的關鍵,要遷都,要改制,必有人乘虛而入,而今朝中已有宦官入六部當值,若拘泥於法則,是要等天下清明後,再埋下一枚隱患嗎?宦之一字今世可治,因在位之主尚英明,豈知後世不會釀成大禍?”
“大人手段鐵腕時雨佩服,但大人行事,一定要這麽破釜沈舟嗎?”蘇晉道,“大人此次所為,全然未給自己留後路。”
柳朝明道:“我本就沒有後路。早在景元朝,我已動了錦衣衛,朱昱深亦或旁的人要拿此事問我的罪,我亦無從辯駁,既如此,何不做絕做狠,我若不破釜沈舟,豈非給舒聞嵐留了可乘之機?而今這樣,我,舒聞嵐,錦衣衛,雖是三敗俱傷,何嘗不是最好的結果。”
“三敗俱傷那是僅就內政而言!”蘇晉道,“可朝野呢,天下呢?”
“大人不是問時雨今日為何會來麽?”
“因為我覺得失望,覺得可惜。”
“拋開你我這些年的恩怨,昔日奪|儲的內鬥不提,從景元十八年時雨入仕直至今時今日,大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禦史!”
“我希望屯田的案子,四十七樁也好,九十四樁也好,是由大人治下的都察院來審的,這些百姓的冤屈,是由大人為他們申的。”
“這些案子本就牽連甚廣,事渉新政與官紳,我不是不信旁的臣工,但滿朝之內,除了大人,又有誰能排除萬難,雷厲風行地辦好?”
“我不希望大人輕易褪下這身緋袍,因為時雨當年褪下,心中滿是缺憾,因為都察院已沒了老禦史,今時今日,大人若亦褪下,於這江山而言,豈非也是一傷?”
柳朝明看著蘇晉,目色漸漸靜下來,先時的風停歇了,傷惘與不忿消弭,化作不可名狀的深默。
過了會兒,他移開目光:“蘇時雨,我只是一人,一人之力,怎可改江山?”
“你說得對,我行事是失之偏頗,當年與你分道揚鑣,這些年也曾自問過對錯,自問過是否剛愎自用,是否矯枉過正,是否不辨朱紫。但一路走來,是非黑白早已分不清,可能我當初真地騙了你,甚至連自己也騙了,早年承老禦史之志,一心想要做好禦史,但看他壞死的雙腿,臨終的悔恨,心裏其實不願按照重蹈他原先剛直不阿,卻無能為力的舊路。”
“可能於我而言,鐵腕,柔仁,狠絕,偽善,手段罷了。”
“一生禦史之路行盡,怕是從來沒走過所謂正途,但我力竭至此,脫下緋袍是滿心憾恨,縱是有負恩師,亦只能負了。”
蘇晉道:“當年與大人分道揚鑣,心中實是痛忿不甘,曾質問大人的一個‘正’字,這些年靜下來時,也曾捫心自問過。”
“大人說自己沒走過正途,可這所謂的正途是什麽呢?後來我想,是否在亂世中,本就沒有真正的正途。”
“彼時朝局數月一變,你我各為其主,今日錯的,明日可能就成了對的,而明日對的,可能再過一日就成了十惡不赦。”
“朝局是旋渦,我卷入其中,自|拔不能。直到後來流放,時雨才學會了抽|身出來看往日事,其實對旁觀者而言,對清苦平民而言,四殿下與十三殿下,七殿下與太子殿下,都是朱家人,他們中,誰做皇帝其實都一樣。我們數年為生,為死,為鬥,為謀,於這天下,亦不過一場雲煙。”
“而為官者,為臣者,最重要的是什麽,反而在後來,在故太子身死,徹底卷入紛爭後丟失了。”
“說丟失也不盡然,該做的亦會去做,只是雲霾遮月,瞧不清了。”蘇晉說到這裏,自嘲地笑了一下,“其實大人一些事上的做法,時雨直至今日都不茍同,甚至是恨的,但你我分道,只‘初心’二字而言,大人做得比時雨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癥結出在錦衣衛不是陛下所派, 而是大人派的!”蘇晉道。
她看著柳朝明,語氣漸沈漸緩:“其實我知道大人為何不向陛下請命就直接動了親軍,因為您是故意的。”
“當初大隨立朝,錦衣衛雖是親軍,更像特使,非但有審案之權, 更設下詔獄, 淩駕百官之上,相禍累累白骨,一半死在鎮撫司。”
“三年前, 朱昱深登極,最大的助力除了您與舒毓幾名臣子,就是錦衣衛與宦官兩個機構。”
“古來新帝登基, 必要立威, 朱昱深這個皇位本就來得莫名, 勢必要用錦衣衛與宦官做他耳目,鏟除朝野異聲,正如當年晉安陛下登基後,將金吾衛的地位一提再提,甚至無視軍制,暫轄都督府的道理一般,這是帝王的慣性。”
“但,您怕這樣下去,錦衣衛與宦官在朝野的地位越來越重,事態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您利用屯田制,尋了個契機,讓錦衣衛還聽令於你的時候,派他們私查屯田案,立功的同時犯下不聽天子號令的重罪。”
“而錦衣衛這一動,也引舒聞嵐露出馬腳,他太想讓朱昱深重用宦官,自以為抓住了您的把柄,不斷在屯田案中作梗,誰知反噬其身。”
“您一方面不願舒聞嵐得償如願,立宦官為臣,另一方面,亦不願看到昔錦衣衛淩殺百官之景重現。”
“所以,錦衣衛與舒聞嵐兩敗俱傷,這個結果,才是大人最想要的是嗎?”
蘇晉道:“如今錦衣衛與舒聞嵐的把柄已明明白白地擺在文武百官眼前,朱昱深日後就是想用他們,也要礙於此事作罷。大人是不是早在事態伊始就算到今日了,是不是將自己的仕途與性命也賭在其中?”
“大人那日與時雨說您不會有事,其實不是不會有事,是您早已將後果看淡。”
“只是您沒想到,到末了,朱昱深竟會保您的首輔之位,反是褫了您的禦史袍。”
“您如今心中是不是百味雜陳?最對不起的,恐怕就是老禦史了吧!”
柳朝明道:“本官是否對得起老禦史與你有何幹系?”
他目中卷起一團颶風,似將深霧吹散,原本隱藏於深底的揶揄,傷惘與不忿全都浮了上來:“當年老禦史一心求正,一心求治,到頭來換來的是什麽?深陷詔獄,雙腿壞死,郁郁而終,一生未得其志。而江山沈屙,在朱景元治下,可有過半點緩解?”
“非常之時自當行非常之事,而今天下大局正處破舊立新的關鍵,要遷都,要改制,必有人乘虛而入,而今朝中已有宦官入六部當值,若拘泥於法則,是要等天下清明後,再埋下一枚隱患嗎?宦之一字今世可治,因在位之主尚英明,豈知後世不會釀成大禍?”
“大人手段鐵腕時雨佩服,但大人行事,一定要這麽破釜沈舟嗎?”蘇晉道,“大人此次所為,全然未給自己留後路。”
柳朝明道:“我本就沒有後路。早在景元朝,我已動了錦衣衛,朱昱深亦或旁的人要拿此事問我的罪,我亦無從辯駁,既如此,何不做絕做狠,我若不破釜沈舟,豈非給舒聞嵐留了可乘之機?而今這樣,我,舒聞嵐,錦衣衛,雖是三敗俱傷,何嘗不是最好的結果。”
“三敗俱傷那是僅就內政而言!”蘇晉道,“可朝野呢,天下呢?”
“大人不是問時雨今日為何會來麽?”
“因為我覺得失望,覺得可惜。”
“拋開你我這些年的恩怨,昔日奪|儲的內鬥不提,從景元十八年時雨入仕直至今時今日,大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禦史!”
“我希望屯田的案子,四十七樁也好,九十四樁也好,是由大人治下的都察院來審的,這些百姓的冤屈,是由大人為他們申的。”
“這些案子本就牽連甚廣,事渉新政與官紳,我不是不信旁的臣工,但滿朝之內,除了大人,又有誰能排除萬難,雷厲風行地辦好?”
“我不希望大人輕易褪下這身緋袍,因為時雨當年褪下,心中滿是缺憾,因為都察院已沒了老禦史,今時今日,大人若亦褪下,於這江山而言,豈非也是一傷?”
柳朝明看著蘇晉,目色漸漸靜下來,先時的風停歇了,傷惘與不忿消弭,化作不可名狀的深默。
過了會兒,他移開目光:“蘇時雨,我只是一人,一人之力,怎可改江山?”
“你說得對,我行事是失之偏頗,當年與你分道揚鑣,這些年也曾自問過對錯,自問過是否剛愎自用,是否矯枉過正,是否不辨朱紫。但一路走來,是非黑白早已分不清,可能我當初真地騙了你,甚至連自己也騙了,早年承老禦史之志,一心想要做好禦史,但看他壞死的雙腿,臨終的悔恨,心裏其實不願按照重蹈他原先剛直不阿,卻無能為力的舊路。”
“可能於我而言,鐵腕,柔仁,狠絕,偽善,手段罷了。”
“一生禦史之路行盡,怕是從來沒走過所謂正途,但我力竭至此,脫下緋袍是滿心憾恨,縱是有負恩師,亦只能負了。”
蘇晉道:“當年與大人分道揚鑣,心中實是痛忿不甘,曾質問大人的一個‘正’字,這些年靜下來時,也曾捫心自問過。”
“大人說自己沒走過正途,可這所謂的正途是什麽呢?後來我想,是否在亂世中,本就沒有真正的正途。”
“彼時朝局數月一變,你我各為其主,今日錯的,明日可能就成了對的,而明日對的,可能再過一日就成了十惡不赦。”
“朝局是旋渦,我卷入其中,自|拔不能。直到後來流放,時雨才學會了抽|身出來看往日事,其實對旁觀者而言,對清苦平民而言,四殿下與十三殿下,七殿下與太子殿下,都是朱家人,他們中,誰做皇帝其實都一樣。我們數年為生,為死,為鬥,為謀,於這天下,亦不過一場雲煙。”
“而為官者,為臣者,最重要的是什麽,反而在後來,在故太子身死,徹底卷入紛爭後丟失了。”
“說丟失也不盡然,該做的亦會去做,只是雲霾遮月,瞧不清了。”蘇晉說到這裏,自嘲地笑了一下,“其實大人一些事上的做法,時雨直至今日都不茍同,甚至是恨的,但你我分道,只‘初心’二字而言,大人做得比時雨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