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一九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書房不想進了, 齊帛遠討要的孤本也沒工夫拿。
但,有無孤本已不重要。
柳朝明離開柳府前,吩咐安然:“即刻去查, 今日都有誰知道蘇時雨來過柳府。”
安然知道,這是要滅口了。
一連三日,蘇晉都沒在廷議上出現,她向來凡事有交代, 甫一下沒了音訊,朝裏朝外都炸開了鍋。
堂堂內閣一品輔臣、刑部尚書不見蹤影, 上至三法司, 下至應天府衙門,五城兵馬司,全都派了人去找。短短數日, 整個京師幾乎被掀了個底兒掉,卻連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找著。
最後的線索,停留在九月初二當日,蘇晉見過文遠侯,命人備馬回府。
“刑部戶部那頭的人說, 生要見人, 死要見屍, 這幾日已分派侍衛去雲集河, 金水河, 還有淮水裏撐桿子尋人了。但, 這也是做給大人您看的, 其實他們心裏都有數,當日文遠侯拜別過蘇大人,便去尋了大人您,您二人又各自回了府,直到傍晚您才回宮,要說蘇大人的失蹤與您沒幹系,他們私底下都不信,奈何沒真憑實據,總不敢帶人闖去柳府,等河水裏沒撈著人,大約就要想轍去各臣工府裏找了。”
言脩去言鼎堂與六部議完事後,回來如是說道。
柳朝明沒應聲,同在公堂裏的錢月牽問:“禮部兵部幾個衙門呢,怎麽說?”
“出了這麽大的事,禮部工部只管幫著找人,其餘一概不摻和,吏部的曾大人與蘇大人慣有齟齬,連人都懶得尋。倒是兵部,如今蘇大人不見了,沈大人翟大人又去了武昌府,他們下頭排頭號的就是兵部的何侍郎,他今日一議完事,便去刑部找吳寂枝,大約今日就有動作。”
錢月牽蹙起眉:“蘇時雨底下的人,手腳這麽利索。”
這才不到十日,已打算上首輔大人家裏尋人了。
“他們也在往外遞消息,這幾日打發了不少人離京,往北往南的都有,好在通政司的周大人早有部署,人一出城便攔了下來,幾十封給沈大人與陛下的急函已送回了都察院,下官看過,都是請他們急回京的。”
言脩說到這裏,也有些憂心:“但消息攔得了一時,攔不了一世,尤其是兵部與各都司的軍用急函,通政司便是有察覺,也管不了,只能兵部的陳侍郎攔,但兵部還有個何侍郎呢,這麽下去,總有一日防不住,若他們發現遞出去的消息沒回音,鬧到龔尚書那裏就不好了。龔尚書被封了一品國公,他若鐵了心要找人,要給陛下與沈大人去信,我們一旦阻他,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誰知柳朝明聽了這話,卻道:“何莧與吳寂枝已經發現京師的消息被封禁了。”
言脩一楞,沒明白他話裏的意思。
錢月牽解釋道:“兵營裏有個不外傳的法子,譬如我要從應天府往濟南府遞消息,那麽在應天往濟南這一條線上,分有距應天五十裏的甲城,一百裏的乙城,兩百裏的丙城,我會先分派三人往這三處地方傳信,按說甲城一兩日,乙城三四日,丙城十日內就有回音,因此,倘若沒消息傳回來,就說明我派出去的人被截了。
“自然,一旦消息被截,也不聲張,而是繼續派人出去,看是誰截的消息,再一層一層往上找,揪出主使。這是大隨兵部與都司內部的行事法子,裏頭的人員也有專門的一套調配規則,通常在戰時才用,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運作,但何莧身為兵部侍郎,卻是知情的。”(註)
言脩楞道:“所以柳大人與錢大人的意思是,今日何大人去刑部,不單單是為了想法子找蘇大人,而是發現消息遞不出去,已然發現這事與陳侍郎,甚至柳大人有關,打算對我們動手?”
錢月牽“嗯”了一聲:“別忘了,陛下的密詔還在他們手裏呢。”
柳朝明忽然問:“安南行商的案子,‘證據’找得怎麽樣了?”
言脩道:“回大人,‘證據’已差不多齊了,蘇大人‘失蹤’前,已查到萬萬兩白銀流入了達丹境內,戶部,兵部,刑部幾位大人也正追查此事,剛好與我們手頭的‘證據’對上。但是,我們畢竟要用這樁案子狀告蘇大人,單有證據還不行,還需尋證人,否則難以服眾。兩年前七殿下查蘇大人身世時,將蘇大人的妹妹,蘇宛小姐請來京師,蘇家小姐在京師呆了沒幾日,便被送走了,下官雖已分人去找,但蘇大人在京師勢力太大,想必要花些時日。”
柳朝明想了想道:“狀告蘇時雨的事先緩一緩。”
他站起身:“錢月牽,你去刑部找方侍郎,這兩日分派人手盯著吳寂枝,翟迪不在京師,蘇時雨最信得過的人就是他,只有他知道密詔在何處,等他取了密詔,命人將他拿下,把密詔燒了。”
“言脩,帶上侍衛與巡城史,隨本官去文遠侯府。”
齊帛遠九月初二進宮過後,並未能於翌日離開京師——吳寂枝等人發現蘇晉沒來廷議,查出她匆匆回府是因齊帛遠之故,便派人去將行至正陽門的文遠侯截了下來。
言脩隨柳朝明登上馬車,心中還狐疑,不知為何要在這時趕往文遠侯府。
然而,當一行人等行至府外,他便全然明白了過來。
府門前有兩行官兵列陣,分是刑部與兵部的人,府門是洞開的,裏頭似乎有吵嚷的雜音,仔細聽去,像是府內的小廝正與什麽人爭執。
外頭守著的官員是刑部一名主事,一見柳朝明與言脩來了,臉色一白,連忙帶著人上來拜見。
柳朝明面有慍怒之色,沒理會這一眾跪下的官員,拂袖邁入府中。
侯府內,兩名刑部的小吏正給齊帛遠上頸枷,一旁立著的,除了刑部劉郎中,另一人正是兵部侍郎何莧。
方才與人爭執的小廝被人押解在地,一見柳朝明到此,連撲帶爬地跪行上來道:“首輔大人,我家老爺好歹正二品侯爺,放眼整個京師無人敢不敬,今他等卻要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我老爺帶回宮審問,敢問天理何在?”
刑部劉郎中道:“滿朝文武皆知,蘇大人是在見過文遠侯後,突然回府不見的,我等只是將侯爺請回宮問幾句話罷了,何至於有‘莫須有’的罪名?”
“問幾句話不能在侯府問?偏生要興師動眾地帶這許多官差來拿人?”小廝怫怒道。
又看向柳朝明:“大人不知,侯爺知道蘇大人是在與他想見過後失蹤的,一連數日自責不已,時時刻刻也在想法子幫忙找人。”
他跪行數步,自案頭取下一份狀紙,呈與柳朝明:“大人請看,這是我家侯爺寫的證詞,上頭記錄了九月初二當日他與蘇大人說的每一句話,侯爺已打算進宮一起尋人了,他們偏生要用這種方式將侯爺‘請’走!”
柳朝明接過狀紙一看,心中一頓,滿篇的“柳昀”二字入眼。
他的玉玦,他與她的舊日事。
原來當日她私下裏與文遠侯就說了這些。
他將狀紙遞給言脩,看了一眼齊帛遠頸上的枷鎖,言簡意賅道:“打開。”
“柳大人。”何莧道,出示了一份由六部與大理寺四品以上官員共同署名的令狀,“昨日言鼎堂議事,已定由下官主持尋找蘇大人,下官不過是請文遠侯回宮問幾句話罷了,柳大人不至於攔阻吧?”
看了一眼手握銅鑰,不知該不該開枷鎖的小吏,又道,“再者說,蘇大人失蹤,文遠侯本就有嫌疑,帶上枷鎖進宮不為過。大人放心,下官只要問過話,三日內,定將文遠侯平平安安地送回府。”
柳朝明面無表情,心中豈會不知何莧等人心裏的主意。
懷疑文遠侯是假,懷疑他內閣首輔,左都禦史才是真。
將文遠侯請走只是一個幌子,目的是為了利用文遠侯供出他柳昀的名字,只要得了印著二品侯爺手印的狀詞——不管狀詞是真是假——那刑部便有足夠的理由彈劾內閣首輔。
只要將蘇晉失蹤的案子,切切實實地推到柳昀身上,他們一黨的人,就還有喘息的機會,就還有力氣爭下去。
然而,柳昀為人殺伐果決,豈會留給對手這樣的機會?
“將文遠侯帶走可以。”柳朝明淡淡道,“但不是今日。”
話音落,他聲色一涼:“言脩,命人將兵部侍郎何莧拿下。”
“是!”
片刻之間,只見數名身著甲胄的侍衛魚貫而入,將侯府正堂圍得水洩不通,為首一人竟是錦衣衛副指揮使韋姜。
兩名侍衛領命上前,要將何莧押解在地,刑部的劉郎中擡手一攔道:“敢問柳大人,因何罪名竟要緝拿堂堂兵部三品侍郎?”
柳朝明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半晌,吐出五個字:“安南行商案。”
何莧面色一變:“你血口噴人,安南行商案分明是你與十殿下幹的好事!”
“何大人休要誣蔑柳大人!”言脩喝道,隨即從懷裏取出一份令狀,數封密函,以及月初從兵部發出,遞去邛州,查探流入達丹銀兩的急信,“證據與狀書都在此,我都察院已查到,從安南流入大隨的萬萬兩白銀,被一名邛州的茶商轉移去了達丹,而日前從兵部發出去邛州的信,查明是何大人親筆所書,正證明了何大人與這萬兩白銀有關。”
何莧道:“那信正是刑部拖本官以軍函寫去查案的,本非犯案,柳大人既有本事截信,就沒工夫細讀?”
劉郎中道:“正是,且此案原是我刑部在查,哪怕蘇大人暫不在宮中,只要她一日未將此案移交都察院,都察院便不該多作幹涉,哪怕要查,也只是查綱紀。二位大人的綱紀這麽正,何不攤開來將信念給所有人聽,讓大家都瞧瞧此信是否是何大人犯案的證據。”
言脩正欲開口,柳朝明擡手將他一攔,冷清清地道:“這封軍函確實不能證明何侍郎就是犯案之人,是以本官亦只是先請他回都察院問話。”
往一旁掃了一眼,再一次吩咐:“拿人。”
這一回,竟是錦衣衛的韋姜親自上前要擒何莧。
劉郎中閃身往何莧跟前一擋:“柳大人,言大人,韋大人,何大人乃一部堂官,堂堂三品侍郎,便是要拿人,也該由內閣與七卿議定,內閣三位輔臣,蘇大人沈大人均沒發話,遑論七卿?再者說,都察院拿人,韋大人一名親軍衛的指揮使,憑什麽摻和?!”
不過一名郎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阻路。
以為自己真拿他們沒法子麽?
柳朝明的眸光與聲音頓時森寒:“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區區三品侍郎。”
一拂袖,一字一句如墮冰窖:“阻撓三法司辦案,何罪?”
言脩回道:“回大人,輕則鞭笞,重則,極刑。”
“殺了。”
兩個字如堅冰擲地,發出噬骨之音,下一刻,韋姜的手就扶上腰間劍柄,一道刃光閃過,劉郎中的頭顱瞬時滾落地面。
滾燙的鮮血濺了何莧一身。
他睜著眼,楞楞地看著落在腳畔的頭顱,在意識到一個事實的同時,忍不住渾身顫抖起來——柳昀根本不是來與他們說理查案的,他就是來要他們的命的。
對柳昀而言,到了這個地步,他們一黨的人,只有該不該死,如何死,死了起什麽作用的分別,早已沒了如何爭,如何鬥。
因為彼此都是絕路。
何莧渾身一軟,一下癱坐在地,隨他而來大小官員與他一樣,也都瑟瑟跪於地上,像是等候發落的罪人。
柳朝明沒再吩咐,侍衛已將這一行人帶上頸枷,一個一個請了出去,又將侯府正堂染了血的地板擦洗幹凈。
柳朝明從一名小吏手裏接過銅鑰,親自為齊帛遠開了鎖,屏退了眾人,恭恭敬敬地施以一揖:“學生原該月初就來拜謝恩師,拖到今日,實在情非得已。”
齊帛遠已近古稀之年,方才一番折騰,令他臉色頹敗不已,在一旁落了座,緩了半晌才道:“老夫原不想攪進這風雲裏,但,終究不願見你落敗,落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下場。”
柳朝明沈默了一下,問:“敢問恩師,您可是從四殿下處得知學生的計劃?”
齊帛遠沒答話,但柳昀心裏已有了答案。
他又問:“四殿下既請得動恩師出手,一定是有諾於恩師。他允諾了恩師什麽?”
然而此問出,那頭依舊是茫茫無回音。
柳朝明於是不再追問,只道:“京師太艱險,恩師因此事攪進局中,難免會受波及,學生明日會親自命人送恩師去杭州。”
說完一揖,折身往府外走去。
酉時時分,無晚霞當空,四下都是肅殺的風聲,天邊層雲翻卷,濃濃一蓬烏色。
齊帛遠擡目望去,柳昀形單影只,正走在這風聲裏,雲霾下。
而京師,就要變天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但,有無孤本已不重要。
柳朝明離開柳府前,吩咐安然:“即刻去查, 今日都有誰知道蘇時雨來過柳府。”
安然知道,這是要滅口了。
一連三日,蘇晉都沒在廷議上出現,她向來凡事有交代, 甫一下沒了音訊,朝裏朝外都炸開了鍋。
堂堂內閣一品輔臣、刑部尚書不見蹤影, 上至三法司, 下至應天府衙門,五城兵馬司,全都派了人去找。短短數日, 整個京師幾乎被掀了個底兒掉,卻連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找著。
最後的線索,停留在九月初二當日,蘇晉見過文遠侯,命人備馬回府。
“刑部戶部那頭的人說, 生要見人, 死要見屍, 這幾日已分派侍衛去雲集河, 金水河, 還有淮水裏撐桿子尋人了。但, 這也是做給大人您看的, 其實他們心裏都有數,當日文遠侯拜別過蘇大人,便去尋了大人您,您二人又各自回了府,直到傍晚您才回宮,要說蘇大人的失蹤與您沒幹系,他們私底下都不信,奈何沒真憑實據,總不敢帶人闖去柳府,等河水裏沒撈著人,大約就要想轍去各臣工府裏找了。”
言脩去言鼎堂與六部議完事後,回來如是說道。
柳朝明沒應聲,同在公堂裏的錢月牽問:“禮部兵部幾個衙門呢,怎麽說?”
“出了這麽大的事,禮部工部只管幫著找人,其餘一概不摻和,吏部的曾大人與蘇大人慣有齟齬,連人都懶得尋。倒是兵部,如今蘇大人不見了,沈大人翟大人又去了武昌府,他們下頭排頭號的就是兵部的何侍郎,他今日一議完事,便去刑部找吳寂枝,大約今日就有動作。”
錢月牽蹙起眉:“蘇時雨底下的人,手腳這麽利索。”
這才不到十日,已打算上首輔大人家裏尋人了。
“他們也在往外遞消息,這幾日打發了不少人離京,往北往南的都有,好在通政司的周大人早有部署,人一出城便攔了下來,幾十封給沈大人與陛下的急函已送回了都察院,下官看過,都是請他們急回京的。”
言脩說到這裏,也有些憂心:“但消息攔得了一時,攔不了一世,尤其是兵部與各都司的軍用急函,通政司便是有察覺,也管不了,只能兵部的陳侍郎攔,但兵部還有個何侍郎呢,這麽下去,總有一日防不住,若他們發現遞出去的消息沒回音,鬧到龔尚書那裏就不好了。龔尚書被封了一品國公,他若鐵了心要找人,要給陛下與沈大人去信,我們一旦阻他,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誰知柳朝明聽了這話,卻道:“何莧與吳寂枝已經發現京師的消息被封禁了。”
言脩一楞,沒明白他話裏的意思。
錢月牽解釋道:“兵營裏有個不外傳的法子,譬如我要從應天府往濟南府遞消息,那麽在應天往濟南這一條線上,分有距應天五十裏的甲城,一百裏的乙城,兩百裏的丙城,我會先分派三人往這三處地方傳信,按說甲城一兩日,乙城三四日,丙城十日內就有回音,因此,倘若沒消息傳回來,就說明我派出去的人被截了。
“自然,一旦消息被截,也不聲張,而是繼續派人出去,看是誰截的消息,再一層一層往上找,揪出主使。這是大隨兵部與都司內部的行事法子,裏頭的人員也有專門的一套調配規則,通常在戰時才用,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運作,但何莧身為兵部侍郎,卻是知情的。”(註)
言脩楞道:“所以柳大人與錢大人的意思是,今日何大人去刑部,不單單是為了想法子找蘇大人,而是發現消息遞不出去,已然發現這事與陳侍郎,甚至柳大人有關,打算對我們動手?”
錢月牽“嗯”了一聲:“別忘了,陛下的密詔還在他們手裏呢。”
柳朝明忽然問:“安南行商的案子,‘證據’找得怎麽樣了?”
言脩道:“回大人,‘證據’已差不多齊了,蘇大人‘失蹤’前,已查到萬萬兩白銀流入了達丹境內,戶部,兵部,刑部幾位大人也正追查此事,剛好與我們手頭的‘證據’對上。但是,我們畢竟要用這樁案子狀告蘇大人,單有證據還不行,還需尋證人,否則難以服眾。兩年前七殿下查蘇大人身世時,將蘇大人的妹妹,蘇宛小姐請來京師,蘇家小姐在京師呆了沒幾日,便被送走了,下官雖已分人去找,但蘇大人在京師勢力太大,想必要花些時日。”
柳朝明想了想道:“狀告蘇時雨的事先緩一緩。”
他站起身:“錢月牽,你去刑部找方侍郎,這兩日分派人手盯著吳寂枝,翟迪不在京師,蘇時雨最信得過的人就是他,只有他知道密詔在何處,等他取了密詔,命人將他拿下,把密詔燒了。”
“言脩,帶上侍衛與巡城史,隨本官去文遠侯府。”
齊帛遠九月初二進宮過後,並未能於翌日離開京師——吳寂枝等人發現蘇晉沒來廷議,查出她匆匆回府是因齊帛遠之故,便派人去將行至正陽門的文遠侯截了下來。
言脩隨柳朝明登上馬車,心中還狐疑,不知為何要在這時趕往文遠侯府。
然而,當一行人等行至府外,他便全然明白了過來。
府門前有兩行官兵列陣,分是刑部與兵部的人,府門是洞開的,裏頭似乎有吵嚷的雜音,仔細聽去,像是府內的小廝正與什麽人爭執。
外頭守著的官員是刑部一名主事,一見柳朝明與言脩來了,臉色一白,連忙帶著人上來拜見。
柳朝明面有慍怒之色,沒理會這一眾跪下的官員,拂袖邁入府中。
侯府內,兩名刑部的小吏正給齊帛遠上頸枷,一旁立著的,除了刑部劉郎中,另一人正是兵部侍郎何莧。
方才與人爭執的小廝被人押解在地,一見柳朝明到此,連撲帶爬地跪行上來道:“首輔大人,我家老爺好歹正二品侯爺,放眼整個京師無人敢不敬,今他等卻要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我老爺帶回宮審問,敢問天理何在?”
刑部劉郎中道:“滿朝文武皆知,蘇大人是在見過文遠侯後,突然回府不見的,我等只是將侯爺請回宮問幾句話罷了,何至於有‘莫須有’的罪名?”
“問幾句話不能在侯府問?偏生要興師動眾地帶這許多官差來拿人?”小廝怫怒道。
又看向柳朝明:“大人不知,侯爺知道蘇大人是在與他想見過後失蹤的,一連數日自責不已,時時刻刻也在想法子幫忙找人。”
他跪行數步,自案頭取下一份狀紙,呈與柳朝明:“大人請看,這是我家侯爺寫的證詞,上頭記錄了九月初二當日他與蘇大人說的每一句話,侯爺已打算進宮一起尋人了,他們偏生要用這種方式將侯爺‘請’走!”
柳朝明接過狀紙一看,心中一頓,滿篇的“柳昀”二字入眼。
他的玉玦,他與她的舊日事。
原來當日她私下裏與文遠侯就說了這些。
他將狀紙遞給言脩,看了一眼齊帛遠頸上的枷鎖,言簡意賅道:“打開。”
“柳大人。”何莧道,出示了一份由六部與大理寺四品以上官員共同署名的令狀,“昨日言鼎堂議事,已定由下官主持尋找蘇大人,下官不過是請文遠侯回宮問幾句話罷了,柳大人不至於攔阻吧?”
看了一眼手握銅鑰,不知該不該開枷鎖的小吏,又道,“再者說,蘇大人失蹤,文遠侯本就有嫌疑,帶上枷鎖進宮不為過。大人放心,下官只要問過話,三日內,定將文遠侯平平安安地送回府。”
柳朝明面無表情,心中豈會不知何莧等人心裏的主意。
懷疑文遠侯是假,懷疑他內閣首輔,左都禦史才是真。
將文遠侯請走只是一個幌子,目的是為了利用文遠侯供出他柳昀的名字,只要得了印著二品侯爺手印的狀詞——不管狀詞是真是假——那刑部便有足夠的理由彈劾內閣首輔。
只要將蘇晉失蹤的案子,切切實實地推到柳昀身上,他們一黨的人,就還有喘息的機會,就還有力氣爭下去。
然而,柳昀為人殺伐果決,豈會留給對手這樣的機會?
“將文遠侯帶走可以。”柳朝明淡淡道,“但不是今日。”
話音落,他聲色一涼:“言脩,命人將兵部侍郎何莧拿下。”
“是!”
片刻之間,只見數名身著甲胄的侍衛魚貫而入,將侯府正堂圍得水洩不通,為首一人竟是錦衣衛副指揮使韋姜。
兩名侍衛領命上前,要將何莧押解在地,刑部的劉郎中擡手一攔道:“敢問柳大人,因何罪名竟要緝拿堂堂兵部三品侍郎?”
柳朝明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半晌,吐出五個字:“安南行商案。”
何莧面色一變:“你血口噴人,安南行商案分明是你與十殿下幹的好事!”
“何大人休要誣蔑柳大人!”言脩喝道,隨即從懷裏取出一份令狀,數封密函,以及月初從兵部發出,遞去邛州,查探流入達丹銀兩的急信,“證據與狀書都在此,我都察院已查到,從安南流入大隨的萬萬兩白銀,被一名邛州的茶商轉移去了達丹,而日前從兵部發出去邛州的信,查明是何大人親筆所書,正證明了何大人與這萬兩白銀有關。”
何莧道:“那信正是刑部拖本官以軍函寫去查案的,本非犯案,柳大人既有本事截信,就沒工夫細讀?”
劉郎中道:“正是,且此案原是我刑部在查,哪怕蘇大人暫不在宮中,只要她一日未將此案移交都察院,都察院便不該多作幹涉,哪怕要查,也只是查綱紀。二位大人的綱紀這麽正,何不攤開來將信念給所有人聽,讓大家都瞧瞧此信是否是何大人犯案的證據。”
言脩正欲開口,柳朝明擡手將他一攔,冷清清地道:“這封軍函確實不能證明何侍郎就是犯案之人,是以本官亦只是先請他回都察院問話。”
往一旁掃了一眼,再一次吩咐:“拿人。”
這一回,竟是錦衣衛的韋姜親自上前要擒何莧。
劉郎中閃身往何莧跟前一擋:“柳大人,言大人,韋大人,何大人乃一部堂官,堂堂三品侍郎,便是要拿人,也該由內閣與七卿議定,內閣三位輔臣,蘇大人沈大人均沒發話,遑論七卿?再者說,都察院拿人,韋大人一名親軍衛的指揮使,憑什麽摻和?!”
不過一名郎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阻路。
以為自己真拿他們沒法子麽?
柳朝明的眸光與聲音頓時森寒:“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區區三品侍郎。”
一拂袖,一字一句如墮冰窖:“阻撓三法司辦案,何罪?”
言脩回道:“回大人,輕則鞭笞,重則,極刑。”
“殺了。”
兩個字如堅冰擲地,發出噬骨之音,下一刻,韋姜的手就扶上腰間劍柄,一道刃光閃過,劉郎中的頭顱瞬時滾落地面。
滾燙的鮮血濺了何莧一身。
他睜著眼,楞楞地看著落在腳畔的頭顱,在意識到一個事實的同時,忍不住渾身顫抖起來——柳昀根本不是來與他們說理查案的,他就是來要他們的命的。
對柳昀而言,到了這個地步,他們一黨的人,只有該不該死,如何死,死了起什麽作用的分別,早已沒了如何爭,如何鬥。
因為彼此都是絕路。
何莧渾身一軟,一下癱坐在地,隨他而來大小官員與他一樣,也都瑟瑟跪於地上,像是等候發落的罪人。
柳朝明沒再吩咐,侍衛已將這一行人帶上頸枷,一個一個請了出去,又將侯府正堂染了血的地板擦洗幹凈。
柳朝明從一名小吏手裏接過銅鑰,親自為齊帛遠開了鎖,屏退了眾人,恭恭敬敬地施以一揖:“學生原該月初就來拜謝恩師,拖到今日,實在情非得已。”
齊帛遠已近古稀之年,方才一番折騰,令他臉色頹敗不已,在一旁落了座,緩了半晌才道:“老夫原不想攪進這風雲裏,但,終究不願見你落敗,落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下場。”
柳朝明沈默了一下,問:“敢問恩師,您可是從四殿下處得知學生的計劃?”
齊帛遠沒答話,但柳昀心裏已有了答案。
他又問:“四殿下既請得動恩師出手,一定是有諾於恩師。他允諾了恩師什麽?”
然而此問出,那頭依舊是茫茫無回音。
柳朝明於是不再追問,只道:“京師太艱險,恩師因此事攪進局中,難免會受波及,學生明日會親自命人送恩師去杭州。”
說完一揖,折身往府外走去。
酉時時分,無晚霞當空,四下都是肅殺的風聲,天邊層雲翻卷,濃濃一蓬烏色。
齊帛遠擡目望去,柳昀形單影只,正走在這風聲裏,雲霾下。
而京師,就要變天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