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75章 攻陷威尼斯(上)

關燈
“右側……二樓……窗戶……敵方機槍火力點……火箭筒小隊……攻擊……突擊步槍……掩護……聽我指令攻擊……”

一棟半坍塌的巴洛克式建築裏,佩戴新聯合王國海軍1946式鋼盔、身穿1940款藍綠斑塊迷彩作戰服和1945式防彈背心的資深軍士長倚著一段殘破的墻垣,經過一番觀察後,以戰術手勢向僚屬們傳達了戰術指令。

按照新聯合王國1948年重新制定的海軍陸戰隊編成條令,一個一線戰鬥班編配士官2名、士兵14名,裝備的武器包括Stg-45突擊步槍、MG-43通用機槍、胡伯特III型半自動狙擊步槍、1944式50毫米單兵火箭筒以及若幹1939式槍榴彈發射器,就火力強度而言,這樣的戰鬥班足以碾壓半個排的意大利軍隊。不過,在威尼斯這樣的城市,覆雜的環境極大地限制了常規武器和團隊戰術的發揮,巷戰首日的深刻教訓讓聯軍官兵們意識到,以技勝力的策略在這裏還不如簡單粗暴的方法來得有效。

精銳的陸戰兵們迅速找好射擊掩體,只待軍士長發出攻擊指令,8支突擊步槍和1挺MG-43悉數開火,密集的槍彈傾瀉而去,意軍機槍組藏身的窗口頓時碎屑橫飛。趁此機會,一名陸戰兵肩扛火箭筒,透過坍塌的殘墻缺口瞄準對面的窗戶,彈藥手將火箭彈飛快地填進火箭筒,確認導線連接,以拳叩擊射手的頭盔,示意其射擊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射手早已瞄準目標,他毫不遲疑地扣動了火箭筒發射扳機,然後迅速閃身離開。說時遲那時快,劇烈的爆炸掀起強勁的起浪,夾雜著破磚碎石四散飛濺。等到硝煙散去,只見對面窗戶被“拓”成了一個比門洞還大的豁口,槍械部件和肢體殘件散落各處,這般場面讓人倍感不適……

作為威尼斯最為常見的格局,這兩棟相隔不到十米的建築之間有一條狹窄的水道。出於防守的需要,意大利人已經炸毀了橫跨水道的石橋。對熟識水性的海軍陸戰隊員來說,武裝泅渡這樣一條水道毫無難度,真正的阻礙是那些據守在周邊建築物裏的意大利士兵,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擊殺那些試圖游過水道的進攻者。

在前一日的戰鬥中,聯軍已經飽嘗苦頭。隸屬於新聯合王國第1海軍陸戰旅的資深軍士長斯蒂芬·馬奎爾,便在這樣的作戰行動中損失了3員戰力,那讓人悲痛萬分的場面深深印刻在了這位曾經遠征菲律賓的老鳥腦海中,他徹夜不眠,敏思苦想,為的就是尋找克敵制勝的辦法。

拔除了正面的敵方機槍火力點之後,馬奎爾再度用戰術手勢向他的士兵們做出部署:“煙霧彈……四枚……遮蓋水道……引誘敵人開火……務必擊殺……”

吩咐完之後,馬奎爾從瓦礫堆裏弄來一大塊墻磚,然後示意僚屬們往水道兩邊投擲煙霧彈。不一會兒,濃濃的煙霧便遮蔽了兩棟建築物之間的水道。馬奎爾用力將墻磚丟進水裏,這噗通一聲水響,聽起來像是有人跳進了水道。

守在周圍幾棟建築裏的意大利士兵果然中計,他們紛紛從窗戶和通風口朝煙幕遮掩的水道開火。一時間,列維裏機槍、布瑞達沖鋒槍以及卡爾卡諾步槍的嘶吼聲不絕於耳。

馬奎爾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後飛快地朝麾下的機槍小組和火箭筒小組做出明確指令:機槍,壓制北面建築頂層的意軍火力;火箭筒和槍榴彈,集火摧毀北面建築二樓、三樓以及頂層的意軍火力點。

新聯合王國軍隊裝備的德制MG-43,實戰性能要較意呆們使用的列維裏機槍優越許多,連續幾個短射便讓北面建築裏的意軍機槍組安靜下來。緊接著,單兵火箭筒和槍榴彈紛紛發言,前者是專為對付戰車研制的步兵武器,對輕裝甲目標和混凝土工事的毀傷力毋庸置疑;後者是專為陣地戰和巷戰研發的1939式40毫米槍榴彈發射器,為槍管前端榴彈發射具,可配套胡伯特-III型半自動步槍和Stg-45突擊步槍使用,發射超口徑彈藥,能夠有效攻擊150m內的點目標和300m內的面目標,破甲殺傷彈的威力與50毫米迫擊炮彈相近,破甲彈能夠在10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對付一般的防禦工事不在話下,而且采用了俘彈器設計,可用實彈發射槍榴彈,減少了傳統槍榴彈裝填空包彈發射的操作環節,避免貽誤戰機。

經過四五分鐘的猛烈攻擊,馬奎爾的士兵們消耗了大半的隨身彈藥,讓北面那棟建築物裏的意大利守軍徹底沒了聲音。至此,跨越這條水道的威脅已基本消除,但馬奎爾依然不敢掉以輕心,他以手勢吩咐僚屬們再丟擲4枚煙霧彈,全員掩護水性最好的三名士兵泅渡,緊接著又招呼身後的奧地利步兵靠前支援。

不一會兒,煙霧彌散開來,籠罩了這條狹窄的水道。馬奎爾故技重施,往水裏投擲重物,試探意軍火力,這次只有零落的步槍聲回應,而且轉眼就被進攻方的機槍和突擊步槍壓制下去。

機不可失,三名陸戰兵迅速入水。他們一人專門背負繩索,兩人攜帶突擊步槍,只用了不到一分鐘便順利攀上對岸,進入對面建築。此後兩人戒備,一人將繩索固定於底層,而繩索另一端被固定在了這邊建築物的高點。

此時煙霧尚未完全消散,馬奎爾身先士卒,使用簡易扣帶滑索而過,抵達對面建築。只待戰鬥班的多數人員抵達,開始清理打掃上面兩層,建立火力支撐點,掩護接應奧地利步兵們架設浮橋,將戰線向西推進……

隨著新-奧-意戰爭的進行,新奧聯軍在各條戰線均取得了勝勢,這得益於聯軍將士們在戰場上的奮勇拼殺,得益於聯軍指揮部的明智決策,更得益於兩國軍事、外交和運輸部門的不懈努力——新聯合王國的兵員、裝備、物資之所以能夠迅速、持續地運抵奧匈帝國,彌補奧匈帝國軍隊在技戰術層面的軟肋,外交層面的勝利至關重要!

戰爭爆發之後,意大利人自然是要想方設法阻止新聯合王國借道歐陸國家運送兵員物資,他們如若得逞,新聯合王國就只能動用超遠程轟炸機與奧匈帝國建立運輸通道,而這條渠道的運輸效率之低、代價之昂貴,完全不具備實用性。事實上,在意大利人動手之前,也即戰爭還未正式爆發之時,新聯合王國和奧匈帝國軍事部門就商議出了幾條可行的戰時運輸線路,兩國政府首腦和重要外交官員們迅速分赴柏林、巴黎、維爾紐斯開展攻關。

德國高層雖無意卷入戰爭,但不論情感還是理智都讓他們偏向於新奧聯軍一方,為了繞開中立法的限制,以免主導國聯事務時遭人詬病,德國政府默許新聯合王國軍隊經由德屬波蘭前往奧匈帝國,並繼續使用巴伐利亞的機場設施調動航空部隊。既然德國皇室做出了這樣的表態,統治立陶宛的前德國皇室成員威廉·卡爾一世非常爽快地接受了新聯合王國和奧匈帝國開出的條件,允許他們有償使用境內港口和鐵路。

這樣一來,從新聯合王國出發,經海路抵達立陶宛裏加港,使用立陶宛和德屬波蘭的鐵路線,貫連奧匈帝國的東部戰略運輸線路得以構建完成。

戰爭爆發後不久,新聯合王國對法國的外交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出於對意大利海軍獨霸地中海、威脅法國南部海域的現狀不滿,法國人決意協同聯軍削弱意大利,順便增強自身實力。在得到新聯合王國低價轉讓多項先進武器技術的允諾後,法國政府同意其有條件使用本國鐵路線,而在征得巴伐利亞王室同意其使用境內鐵路之後,聯軍得以開辟從法國東北部跨境進入巴伐利亞繼而貫連奧地利的西部戰略運輸線,從而分擔單線運輸的壓力和隱患。

以愛爾蘭人為絕對主力的第1海軍陸戰旅,便是經由立陶宛、德屬波蘭抵達奧匈帝國,他們先是在的裏雅斯特港駐防,後作為聯軍攻擊部隊的左翼先鋒,參加了攻占聖多納的戰鬥,協同奧匈帝國軍隊兵臨威尼斯城下。

四分之三愛爾蘭人和四分之一威爾士人組成的第2海軍陸戰旅,經由法國和德國巴伐利亞過境,這條運輸線較第1海軍陸戰旅的旅程縮短了一半,他們同樣在的裏雅斯特集結部署,並編入了此次“皮亞韋河鎖鏈”之戰的總預備隊……

在和平時期,新聯合王國海軍編有285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這些精銳的兩棲精英分屬第1至第12海軍陸戰團,其中第1到第4團為齊裝滿員狀態,以二二制編成第1、第2海軍陸戰旅,第5至第12團為基幹團,是戰時第一波動員的優先擴充部隊。對意宣戰後,新聯合王國政府毫不遲疑地發布了戰爭動員令,加之完備高效的動員體系,第3、第4海軍陸戰旅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個星期便得以組建,並在本土進行了大量實彈操演和大兵團合練,具備了隨時向戰場開拔的基礎條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