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強擊海參崴(下)
關燈
小
中
大
1942年的8月8日,在中國人的傳統日歷上,這天是立秋之日,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天氣將由暑轉涼。
就在這天清晨,日本海的北部,彼得大帝灣以南,以紀伊級戰列艦“駿河”號為旗艦的日本聯合艦隊殺氣騰騰地來到了俄國人的大門口。
二戰時期,發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規模海戰奠定了航空母艦的海軍核心地位,所以自1936年之後,列強國家再未服役過排水量超四萬噸的超級戰列艦,德國的“日耳曼尼亞”、“弗裏德裏希·威廉二世”,日本的“駿河”、“土佐”,美國的“俄亥俄”號,這些巨艦大炮時代的巔峰之作,無疑成了那個時代最後的遺響和見證。1939-1941年間,日本海軍耗費巨資對“駿河”號和“土佐”號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這雖然不能讓它們超脫艦種的先天制約成為無敵的存在,但能夠讓它們成為海軍精神象征的同時,足以勝任海軍移動指揮部的新角色,其威力巨大、射程超遠的16英寸主炮,亦是極強的對岸壓制火力,可以在登陸作戰或封鎖行動中發揮效用。
1937年的美日停戰協定雖被日本各界視為外交上的恥辱性失利,但從戰略的眼光來看,此後五年成了日本歷史上工業、經濟發展最為迅猛的一段時光,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損失巨大的軍事實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恢覆。至1942年日蘇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已經重新回到了世界前三的行列,其總噸位僅次於稱雄世界的德國和自稱地中海主人的意大利——若是硬碰硬的單挑,考慮到官兵的軍事素養,意大利海軍未必是日本人的對手!
抵近至距離海參崴港口大約200公裏的位置,日本聯合艦隊的龐大編隊放緩了北行的速度。伴隨著一陣陣沈悶的轟鳴聲,數以百計的艦載機在艦隊上空盤旋編隊,繼而浩浩蕩蕩朝著俄羅斯島和海參崴港的方向飛去……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海軍航空兵有過輝煌也有過沈淪,到了戰爭結束時,整個日本海軍能夠出動的戰鬥航母僅剩2艘,可用的艦載機不足三百,老練的精英飛行員更是少得可憐。正因為在航空兵的對抗中吃了大虧,戰後日本海軍將發展重心放在了航母和艦載機上,不到五年便建成服役了赤龍和雲鶴兩個級別共計10艘戰鬥航母,此外還有多艘航母處於建造或舾裝階段,性能優越的九七艦攻、九九艦爆以及零式艦戰正全面取代那些戰場上落敗於美國海軍航空兵的老機型,大批經過嚴格選拔並經受了嚴苛訓練的飛行員也已經加入到了生機勃勃的日本海軍航空兵行伍當中。
相較於歷史戰績相當顯赫的日本聯合艦隊,蘇俄海軍自誕生以來一直默默無聞,而且它的規模和實力也始終落後於陸空軍。“基洛夫”號這樣一艘作為襲擊艦設計建造的萬噸級大型巡洋艦,放在任何一個列強國家都是無足輕重的角色,在蘇俄海軍卻是一個耀眼的明星,所以在損失了“基洛夫”號之後,蘇俄太平洋艦隊立即采取了收縮防守策略,此後只有潛艇部隊離開彼得大帝灣活動。
作為沙俄時代為數不多的遺產,原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也即甘古特級)“巴黎公社”號和“十月革命”號於1941年秋天分別從波羅的海艦隊和北方艦隊調至太平洋艦隊。兩艘戰列艦的到來雖然大幅度提升了蘇俄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但在日本海軍面前,紅色艦隊的力量還是太過單薄——這些以12英寸艦炮為主要武器,艦齡超過30年的老式戰列艦,怎能跟日本海軍那些裝備16英寸艦炮、艦齡僅在10年左右的超級戰列艦或超級戰列巡洋艦相抗衡?當“基洛夫”號與強敵激戰之時,兩艘接受過現代化改裝的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就在海參崴待命,但它們終究沒能舉起手中的劍,用視死如歸的出擊捍衛它們的榮譽。
日軍的艦載機群剛一起飛,蘇俄方面的陸基雷達就發出了戰鬥預警。在防空指揮部的指引下,從海參崴周邊各處機場起飛的蘇俄戰鬥及時而準確地朝著日軍艦載機群撲去。
很快的,率先升空迎敵的蘇俄戰機在俄羅斯島東南空域對上了洶洶來襲的日軍戰機。第一場空戰隨即在20架I-16與37架零戰之間展開。從前一階段的空戰記錄來看,正式服役還不滿兩年的零式戰鬥機無論單打獨鬥還是編隊作戰都明顯勝出I-16一籌,對付蘇俄軍隊裝備的福克G-51也是相當輕松,但這是在雙方戰機均為常規配置為前提。不久之前,國聯理事會做出了繼續制裁日本的決定,而德國、美國、愛爾蘭更是分別與蘇俄政府進行了秘密交易,包括無線電制導炸彈、線控魚雷、空射火箭彈在內的一批先進武器開始交付給蘇俄軍隊。
在海參崴外圍空域迎戰日軍艦載機的蘇俄戰鬥機當中,有一些新近裝備了德制X-3A型空射火箭彈,這些可不是單純使用火箭動力的炸彈,而是裝載了無線電遙控/感應引信的新式武器,它們發射後可以改變飛行軌跡,並通過無線電感應的近炸引信發揮效用,可說是空空導彈的雛形。盡管還存在有效射程較短、可靠性偏低等等缺點,但足以讓沒見識過這種技術兵器的日軍飛行員吃到苦頭。
近幾年來,日本的航空工業受益於充裕的人力物力,又得到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在技術方面的傾力支持,得以奮起直追,軍用和民用航空器的性能蹦著臺階往上竄,航空武器及輔助裝備的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航空科技終究只是準一流水平,與真正的一流還差了不少,無線電遙控和火箭技術便是他們共同的短板。強襲海參崴的日本海軍飛行員正以他們擅長的戰鬥編隊撲向蘇俄戰鬥機,那些拖著尾焰而來的空射火箭彈頓時讓他們不知所措。一陣砰砰乓乓,數架零戰未發一彈便嗚咽著墜向海面,另有七八架不同程度受損……
舊日本帝國軍隊不愧是以武士道精神為脊梁的武裝力量,作戰人員的韌勁遠非一般的軍隊能夠比擬,縱然遭遇了意外打擊,零戰飛行員們依然氣勢不減。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他們試圖以自己最擅長的空中格鬥來掌控局面。一旦進入近距格鬥階段,零戰的機動性優勢便淋漓盡致地顯現出來。I-16雖然也算是一代名機,速度快,結構堅固,強勁的火力能讓機身輕薄的零式戰鬥機皮開肉綻,但空中纏鬥絕非它們所長。蘇俄飛行員們堅決執行一擊即走的戰術策略,但在有著出色飛行技藝的零戰飛行員面前,他們很難如願。雙方各有所長,激烈的空戰頓時打得難解難分!
不多時,擁有近百架零戰和百多架九九艦爆的龐大機群出現在4000多米的空域,暗渡陳倉的戰術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戰果,然而在蘇俄軍隊的陸基雷達面前卻無所遁形。接到作戰指揮部的指令,早已在高空待命的I-16和福克G-51立即迎了上去。
為了掩護己方的艦載轟炸機,六個中隊的零式戰鬥機毫不猶豫地迎著蘇俄機群沖了上去。在面對蘇俄戰鬥機的火箭彈攻擊時,約有三分之一的零式戰鬥機不幸“中招”。經過了一瞬間的迎頭怒射,交錯而過的雙方戰鬥機隨即在發動機的強勁嗡鳴聲中各自盤旋,驗老道的日本飛行員施展渾身解數,死死拖住了對手,使得它們無法前去攔截己方的九九艦爆,而蘇俄飛行員眼裏的目標正是這些機身上塗著膏藥、肚皮下掛著炸彈的日軍艦載轟炸機!
隨著戰鬥的白熱化,航空機關炮和機槍順暢的嘶吼聲充斥在中高空,努力爭奪戰場制高點的兩群戰鬥機進行著激烈的近身格鬥。和二十多年前騎士對決般的空戰模式所不同,在三四十年代的戰場上,單打獨鬥已經很難取得勝利,過分龐大的戰鬥機編隊則因靈活性差而遭到實戰的擯棄,空戰已經逐漸演進成為小型戰術編隊大顯身手的舞臺,這些編隊往往由兩到四架戰鬥機組成,區分主機和僚機,在戰鬥中相互策應、交替攻擊,其中尤以雙機和四機戰術最負盛名,它們不僅在戰場上得到了充分的證明,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改進,直至形成書面化、體系化的戰術模式。蘇俄空軍雖然直到1942年才正式卷入戰爭,但在整個三十年代,他們在高加索和大波斯地區的作戰行動中積累了非常豐富的飛行經驗,一大批老資歷的飛行員戰勤次數過百、飛行時間超千,這筆寶貴的財富在對日作戰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升值。
深知海參崴基地的重要軍事價值,蘇俄戰鬥機飛行員們竭盡所能地阻擊日軍機群,怎奈對方對這一戰蓄謀已久,志在必得,而且在實力上占據了上風。為免己方戰機被白白摧毀在地面,在戰鬥機陸續升空後,蘇俄航空部隊又將待命的轟炸機全部派出,它們分成幾個編隊,繞開雙方激烈交鋒的空域,從側翼殺奔日本聯合艦隊。
在太平洋戰爭中吃了雷達裝備落伍的虧,日本軍方近幾年為惡補功課而不惜成本,巨大的投入也確實換來了不小的收獲。在低空飛來的蘇俄轟炸機靠近之前,游弋在彼得大帝灣以南的日本聯合艦隊拉響了空襲警報聲。一艘艘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莫不加快了航速,艦上的輕重高射炮亦翹首以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就在這天清晨,日本海的北部,彼得大帝灣以南,以紀伊級戰列艦“駿河”號為旗艦的日本聯合艦隊殺氣騰騰地來到了俄國人的大門口。
二戰時期,發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規模海戰奠定了航空母艦的海軍核心地位,所以自1936年之後,列強國家再未服役過排水量超四萬噸的超級戰列艦,德國的“日耳曼尼亞”、“弗裏德裏希·威廉二世”,日本的“駿河”、“土佐”,美國的“俄亥俄”號,這些巨艦大炮時代的巔峰之作,無疑成了那個時代最後的遺響和見證。1939-1941年間,日本海軍耗費巨資對“駿河”號和“土佐”號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這雖然不能讓它們超脫艦種的先天制約成為無敵的存在,但能夠讓它們成為海軍精神象征的同時,足以勝任海軍移動指揮部的新角色,其威力巨大、射程超遠的16英寸主炮,亦是極強的對岸壓制火力,可以在登陸作戰或封鎖行動中發揮效用。
1937年的美日停戰協定雖被日本各界視為外交上的恥辱性失利,但從戰略的眼光來看,此後五年成了日本歷史上工業、經濟發展最為迅猛的一段時光,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損失巨大的軍事實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恢覆。至1942年日蘇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已經重新回到了世界前三的行列,其總噸位僅次於稱雄世界的德國和自稱地中海主人的意大利——若是硬碰硬的單挑,考慮到官兵的軍事素養,意大利海軍未必是日本人的對手!
抵近至距離海參崴港口大約200公裏的位置,日本聯合艦隊的龐大編隊放緩了北行的速度。伴隨著一陣陣沈悶的轟鳴聲,數以百計的艦載機在艦隊上空盤旋編隊,繼而浩浩蕩蕩朝著俄羅斯島和海參崴港的方向飛去……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海軍航空兵有過輝煌也有過沈淪,到了戰爭結束時,整個日本海軍能夠出動的戰鬥航母僅剩2艘,可用的艦載機不足三百,老練的精英飛行員更是少得可憐。正因為在航空兵的對抗中吃了大虧,戰後日本海軍將發展重心放在了航母和艦載機上,不到五年便建成服役了赤龍和雲鶴兩個級別共計10艘戰鬥航母,此外還有多艘航母處於建造或舾裝階段,性能優越的九七艦攻、九九艦爆以及零式艦戰正全面取代那些戰場上落敗於美國海軍航空兵的老機型,大批經過嚴格選拔並經受了嚴苛訓練的飛行員也已經加入到了生機勃勃的日本海軍航空兵行伍當中。
相較於歷史戰績相當顯赫的日本聯合艦隊,蘇俄海軍自誕生以來一直默默無聞,而且它的規模和實力也始終落後於陸空軍。“基洛夫”號這樣一艘作為襲擊艦設計建造的萬噸級大型巡洋艦,放在任何一個列強國家都是無足輕重的角色,在蘇俄海軍卻是一個耀眼的明星,所以在損失了“基洛夫”號之後,蘇俄太平洋艦隊立即采取了收縮防守策略,此後只有潛艇部隊離開彼得大帝灣活動。
作為沙俄時代為數不多的遺產,原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也即甘古特級)“巴黎公社”號和“十月革命”號於1941年秋天分別從波羅的海艦隊和北方艦隊調至太平洋艦隊。兩艘戰列艦的到來雖然大幅度提升了蘇俄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但在日本海軍面前,紅色艦隊的力量還是太過單薄——這些以12英寸艦炮為主要武器,艦齡超過30年的老式戰列艦,怎能跟日本海軍那些裝備16英寸艦炮、艦齡僅在10年左右的超級戰列艦或超級戰列巡洋艦相抗衡?當“基洛夫”號與強敵激戰之時,兩艘接受過現代化改裝的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就在海參崴待命,但它們終究沒能舉起手中的劍,用視死如歸的出擊捍衛它們的榮譽。
日軍的艦載機群剛一起飛,蘇俄方面的陸基雷達就發出了戰鬥預警。在防空指揮部的指引下,從海參崴周邊各處機場起飛的蘇俄戰鬥及時而準確地朝著日軍艦載機群撲去。
很快的,率先升空迎敵的蘇俄戰機在俄羅斯島東南空域對上了洶洶來襲的日軍戰機。第一場空戰隨即在20架I-16與37架零戰之間展開。從前一階段的空戰記錄來看,正式服役還不滿兩年的零式戰鬥機無論單打獨鬥還是編隊作戰都明顯勝出I-16一籌,對付蘇俄軍隊裝備的福克G-51也是相當輕松,但這是在雙方戰機均為常規配置為前提。不久之前,國聯理事會做出了繼續制裁日本的決定,而德國、美國、愛爾蘭更是分別與蘇俄政府進行了秘密交易,包括無線電制導炸彈、線控魚雷、空射火箭彈在內的一批先進武器開始交付給蘇俄軍隊。
在海參崴外圍空域迎戰日軍艦載機的蘇俄戰鬥機當中,有一些新近裝備了德制X-3A型空射火箭彈,這些可不是單純使用火箭動力的炸彈,而是裝載了無線電遙控/感應引信的新式武器,它們發射後可以改變飛行軌跡,並通過無線電感應的近炸引信發揮效用,可說是空空導彈的雛形。盡管還存在有效射程較短、可靠性偏低等等缺點,但足以讓沒見識過這種技術兵器的日軍飛行員吃到苦頭。
近幾年來,日本的航空工業受益於充裕的人力物力,又得到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在技術方面的傾力支持,得以奮起直追,軍用和民用航空器的性能蹦著臺階往上竄,航空武器及輔助裝備的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航空科技終究只是準一流水平,與真正的一流還差了不少,無線電遙控和火箭技術便是他們共同的短板。強襲海參崴的日本海軍飛行員正以他們擅長的戰鬥編隊撲向蘇俄戰鬥機,那些拖著尾焰而來的空射火箭彈頓時讓他們不知所措。一陣砰砰乓乓,數架零戰未發一彈便嗚咽著墜向海面,另有七八架不同程度受損……
舊日本帝國軍隊不愧是以武士道精神為脊梁的武裝力量,作戰人員的韌勁遠非一般的軍隊能夠比擬,縱然遭遇了意外打擊,零戰飛行員們依然氣勢不減。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他們試圖以自己最擅長的空中格鬥來掌控局面。一旦進入近距格鬥階段,零戰的機動性優勢便淋漓盡致地顯現出來。I-16雖然也算是一代名機,速度快,結構堅固,強勁的火力能讓機身輕薄的零式戰鬥機皮開肉綻,但空中纏鬥絕非它們所長。蘇俄飛行員們堅決執行一擊即走的戰術策略,但在有著出色飛行技藝的零戰飛行員面前,他們很難如願。雙方各有所長,激烈的空戰頓時打得難解難分!
不多時,擁有近百架零戰和百多架九九艦爆的龐大機群出現在4000多米的空域,暗渡陳倉的戰術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戰果,然而在蘇俄軍隊的陸基雷達面前卻無所遁形。接到作戰指揮部的指令,早已在高空待命的I-16和福克G-51立即迎了上去。
為了掩護己方的艦載轟炸機,六個中隊的零式戰鬥機毫不猶豫地迎著蘇俄機群沖了上去。在面對蘇俄戰鬥機的火箭彈攻擊時,約有三分之一的零式戰鬥機不幸“中招”。經過了一瞬間的迎頭怒射,交錯而過的雙方戰鬥機隨即在發動機的強勁嗡鳴聲中各自盤旋,驗老道的日本飛行員施展渾身解數,死死拖住了對手,使得它們無法前去攔截己方的九九艦爆,而蘇俄飛行員眼裏的目標正是這些機身上塗著膏藥、肚皮下掛著炸彈的日軍艦載轟炸機!
隨著戰鬥的白熱化,航空機關炮和機槍順暢的嘶吼聲充斥在中高空,努力爭奪戰場制高點的兩群戰鬥機進行著激烈的近身格鬥。和二十多年前騎士對決般的空戰模式所不同,在三四十年代的戰場上,單打獨鬥已經很難取得勝利,過分龐大的戰鬥機編隊則因靈活性差而遭到實戰的擯棄,空戰已經逐漸演進成為小型戰術編隊大顯身手的舞臺,這些編隊往往由兩到四架戰鬥機組成,區分主機和僚機,在戰鬥中相互策應、交替攻擊,其中尤以雙機和四機戰術最負盛名,它們不僅在戰場上得到了充分的證明,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改進,直至形成書面化、體系化的戰術模式。蘇俄空軍雖然直到1942年才正式卷入戰爭,但在整個三十年代,他們在高加索和大波斯地區的作戰行動中積累了非常豐富的飛行經驗,一大批老資歷的飛行員戰勤次數過百、飛行時間超千,這筆寶貴的財富在對日作戰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升值。
深知海參崴基地的重要軍事價值,蘇俄戰鬥機飛行員們竭盡所能地阻擊日軍機群,怎奈對方對這一戰蓄謀已久,志在必得,而且在實力上占據了上風。為免己方戰機被白白摧毀在地面,在戰鬥機陸續升空後,蘇俄航空部隊又將待命的轟炸機全部派出,它們分成幾個編隊,繞開雙方激烈交鋒的空域,從側翼殺奔日本聯合艦隊。
在太平洋戰爭中吃了雷達裝備落伍的虧,日本軍方近幾年為惡補功課而不惜成本,巨大的投入也確實換來了不小的收獲。在低空飛來的蘇俄轟炸機靠近之前,游弋在彼得大帝灣以南的日本聯合艦隊拉響了空襲警報聲。一艘艘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莫不加快了航速,艦上的輕重高射炮亦翹首以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