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二章

關燈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月。

“師父, 前面就是梁城嗎?”

山道上,一個氣質清正的青年帶著一個十四五歲、膚色微深的少年,二人一同朝遠處眺望。

兩人身後都背著巨大的竹制箱籠, 用形狀特殊但契合山路特性的竹杖輔助著行路, 從裝扮來看,二人已經走了很久。

少年將青年喚作師父, 他眉間緊鎖, 瞧著有點謹慎嚴肅, 望著遠處那座掌控方國命脈的大城時,他話語裏有微妙的忐忑,大抵是第一次來。

青年遙望那座五年不見的城池, 心中無數情緒如煙升起, 嘆道:“是啊。當年我與我的師父、師弟們,就是在這裏,一點點掌握墨家術的。”

夢起之地, 亦是夢散之地。

數載重歸,不知會不會有所不同。

青年停頓,催促道:“走吧, 都到這裏了,我們走得快一點,傍晚之前就能進城。”

*

下了山, 正往入城的方向走,走在城郊小徑上, 途經一片農田, 正值收獲的季節, 麥田猶如一片金海,風一吹過, 層層疊疊的麥浪波濤起伏。

青年看到這麥田,不由頓了一下,將背上的箱子放下,對徒弟道:“你在這裏等我一下。”

說著,他便跑進田埂,去與其中農作的農民說話,問道:“這位小哥,那邊的坡上現在也能種糧食了嗎?我記得以前那裏地勢不好,種不了東西的吧。”

那種地的是個年輕小夥,赤著膀子在做事,聽到青年如此問話,他連聲說“是是是”。

小夥道:“以前那上面沒水,是種不了,但幾個月前朝廷突然說要弄什麽水利工程,拿咱們這裏先試試,修了好些灌溉渠,以前灌溉不了的農田,現在都能澆灌上,就能種了,足足多了好幾十畝好地。

“聽說今年我們這裏收成要是好,明年開始會修兩條主幹渠,總長二十裏,到時候附近好些村落都會按照標準修新渠。”

小夥子忙著種地,沒跟他說得太仔細,但青年一聽就明白了。

以前這附近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土質本身很好,只是土壤缺水,會影響農作物收成。

負責這一帶的官吏是個不錯的人,也懂一點水利,曾想在這裏修建河壩、開渠引水,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可是他人微言輕,向上級提議,一直沒有受到重視,也拿不到足以籌措人力物力的錢,只好一年年往下拖。

現在看來,這件事情時隔多年,終於做成。

若真能按照小夥所說,在這一帶按地勢修建兩條主渠,再建一些網格狀的灌溉渠,受益的農田,會以數千畝記!當地的農戶,想來生活也會有極大的改善。

青年聽了有點高興,看來過了幾年,梁城的風貌是有所變化了。

*

不多時,二人來到梁城城門外。

通過城門時,大概因為兩人的箱籠是自制的,在箱子底下裝了木頭輪子,平坦的地方竟能直接拖著走,守衛稀奇地看了他們師徒好幾眼。

踏進梁城,青年望見眼前的景象,又楞了楞。

他以前並非沒有住過梁城,哪怕常年待在臨月山上,也知道梁城的繁華。

但眼下,這份繁華,似乎又與過去有所不同了。

街上的商人眼見著多了起來,而且行人的衣裳居然個個簇新,像是同時換了新裝一般。

不止行人,不少鋪面店面沒換,卻都重新上了漆、安了新匾額,還有不少人推著車在道路上叫賣,看上去頗有朝氣。

青年師徒趕路多時,正好有些累了,就在城門內的茶坊歇腳。

二人手頭並不寬裕,一路省吃儉用到梁城,青年拿出錢袋,表情便有些羞澀,數了半天才敢進去,本來只想點點最便宜的茶水潤口,甚至不打算坐了,站站就走,但等他進去,一看價目,反而呆住。

青年十分驚訝地道:“梁城的物價,竟然下降了?”

小二在一旁忙忙碌碌地擦著桌子,一聽青年的話,笑道:“客官剛從外地回來?離開這兒得有半年以上了吧?”

青年點頭。

小二說起這事很興奮,一拍大腿說:“我看這位新帝不錯,真是和以前不一樣了。城裏這稅本來回回都漲,收稅名目年年增加,您猜今年怎麽著?”

不等青年開口,小二已經自己揭曉謎底:“居然減稅了!”

話完,他又指指外頭道:“您瞧,外頭是不是家家戶戶都跟新店似的?其實有些店老早破敗不堪,店主都想修葺,只是手上沒錢。

“前些年朝廷收錢厲害,一會兒收什麽治安費,一會兒收什麽道路維護費的,咱們小本生意,本來也沒什麽利潤,這上頭一直加收錢,地租又年年漲,咱們這錢也不會平白無故變出來,成本增加,為了活下去,可不就得漲價了。但就這樣,以前利潤還是年年變薄。

“好在今年不同了,稅忽然輕了,大家手頭錢突然就多了起來。你別看我們店裏降了價,其實因為成本變低,客人又多了,反而比以往賺得多呢!”

青年聞言,又是錯愕。

梁城在天子腳下,朝廷有什麽變化,這裏反應是最快的。

現在地方上還沒什麽改變,但朝廷的方向一變,梁城這裏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青年道:“登基一年便展現出如此才能品德,這麽看來,這位新君……真是位難得的仁帝了?”

小二笑呵呵地稱是,但過了一會兒,他抹了抹桌子,又小聲地道:“其實,除了皇帝聽得進話,咱們看來啊,最主要的,還是多虧蕭大人。”

“……蕭大人?”

“蕭尋初蕭青天啊!客官,就算剛從外地回來,您這也太孤陋寡聞了吧?”

青年怔怔,隨即一笑。

他並非不知道蕭尋初這個名字,其實他也曉得,從兩年前的月縣開始,這個名字就開始在大江南北流傳,逐漸家喻戶曉。這位蕭大人的事跡,哪怕他遠在外地亦有所耳聞,而在來梁城的路上,甚至得知了他查辦齊宣正的大案。

青年只是聽到別人如此誇讚這個“蕭尋初”,太高興了,難掩心中驕傲的情緒,恨不得聽別人多誇幾句。

他見物價比往日低了許多,本來囊中羞澀的預算也夠了,便點了壺好點的茶,帶著徒弟坐下喝。

待拿起杯子,他不由自言自語道:“蕭師弟如今,真是出息了。”

*

說起這個“蕭尋初”,如今可是梁城舉足輕重的人物。

查辦完齊宣正的案子後,“蕭尋初”就升任了大理寺卿,但皇上與“他”是好友,不時將“他”叫進宮裏,一同討論朝中政事。

方朝畢竟是人治,官職上有混亂之處,理論上來說應該各司其職,但實際上一個官員權力大了以後,經常會身兼數職,然後這裏管管、那裏管管。

像“蕭尋初”這樣和皇帝關系好的,皇帝經常有事找“他”商量,能影響的事情就更多了。

“他”本來已經是三品大理寺卿,隨著皇上對“他”日益倚重,又將其任命為參知政事,升遷速度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說是一飛沖天、平步青雲,絕不為過。

而“蕭尋初”到這個位置後,在民間的口碑愈發水漲船高。

無他,“他”給百姓帶來的益處,顯而易見。

往年,朝廷給百姓征收的稅很高,其原因很覆雜。

辛國每年要求方國上貢,且索取的金銀年年增加,這筆錢勢必要從方朝的財政中支出。

方朝冗官冗兵,財政要支付歲貢,還要養大把的權貴官員以及他們的家眷,不少官員自己當官以後,還把自己的兒孫親朋都塞進各種閑職裏吃俸祿,官員人數越來越多,可辦事效率卻不見提升,反而財政支出越來越大。

辛國要求加貢,方國不敢反抗,可是財政多出一筆,能供皇室和層層官員福利使用的就要少一筆,由奢入儉難,難道要官老爺們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來給辛國交貢嗎?

既然財政要多拿出錢,可現有支出又不能縮減,那當然就只能再從百姓頭上一筆一筆加上來了。

以前,並非沒有大臣提出,必須要減少現有官員的人數,精簡官員結構,來節約開支。

但這件事,阻力實在太大了。

如此行事,觸動的是眾多官員的利益,他們寒窗苦熬多年,絕不是為了入朝來忍受貧窮的。

無論從哪裏去切一刀,都會成為無數人的敵人,在改革過程中被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蕭大人”——實則是謝知秋——她認為直接向官員亮刀子是行不通的,但硬的不行,可以來軟的。

挽救方國的國庫,無非是做到兩點,一是節流,二是開源。

要節流,又無法從官員動手,那就采取由上至下的策略,先從皇帝動手。

謝知秋向皇上諫言,如今國庫空虛,身為帝王,應當以身作則,率先縮減皇室開支。

這種諫言,大部分時候都會惹皇帝不快,也是很難被采納的。

但趙澤似乎與謝知秋配合十分默契,非但同意了,還十分主動地將宮中各種用度從吃喝玩樂到妃嬪著裝全都削了一遍,亮明自己提倡節儉的態度。

趙澤都開始節儉了,朝中那些大臣還敢鋪張浪費,讓自己的享受超過皇帝嗎?

一時間,朝中官員紛紛以樸素為美德,穿衣不敢佩玉,吃飯不敢喝酒,連成親的規模都小了很多,平時也沒有公費吃喝了。

各部寺的開銷很快莫名其妙比往年減少了一大步,兼之不少官員看出皇帝的意圖,為了自己政績,也開始主動減少出支,又有所成效。

其次,就是開源。

如果無法降低官員的生活質量,又不希望百姓的生活受損,那麽通過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使得全社會高速發展,就可以在底層人民富起來的同時,暫時掩蓋上層階級享受社會資源過多的問題。

就任參知政事後,謝知秋提議興修水利、鼓勵發展農業與匠人教育。

水利能夠提高灌溉能力,增大土地種植面積。

而傳統的私塾僅僅為科舉服務,農民和工匠的知識體系常年靠師徒之間口口相傳,發展非常緩慢。

謝知秋提議將農學和工匠知識都作為專門的學科,集結有這方面知識和經驗的工農進行歸納總結,然後編著書籍,形成體系,設立義學,對有意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進行專門培養,並且鼓勵知識公開傳承、研究發展。

除此之外,謝知秋提議趙澤效仿漢初皇帝,實行輕徭薄賦、讓利於民的政策。

通過降低稅收,提高普通百姓的勞動積極性和消費能力,再推行有利商業發展的政策,刺激經濟發展,是謂藏富於民。

多管齊下,到最後,梁城的稅表面上收少了,可是實際收入反而會增加。

謝知秋本人的很多建議其實都遭到朝臣的反對,尤其是她認為減稅反而能增加財政之類的想法,簡直違反常識。

但架不住謝知秋掏出漢史引經據典,說就算無法增加財政收入,這也是為民考慮的仁政。

而且趙澤膽子大,早年沒讀書,所以腦袋空空不懂什麽常識,經歷了齊宣正的事以後,他還就信謝知秋。

於是這兩個人一個敢說,一個敢信,一拍即合,真的瞎搞起來。

梁城就在天子腳下,理所當然先被抓來試點。

謝知秋的一部分提議實際實施起來很慢,尚未推進完全,但僅僅是減稅和建設少量水利,已經對民間有極大改善。

到了秋收季節,梁城外金麥似海,城內空前繁榮,人人開始讚頌趙澤是千年難遇的仁君,原先不認可的官員只得閉了嘴,對謝知秋的風評亦隨之一變。

謝知秋頂著“蕭尋初”這個身份,再加上一堆驚世駭俗的想法和當初對趙澤的投其所好,原先難免有人舊事重提,對她非議眾多,勸皇上不可聽信諂臣之言,還譴責她過往就不務正業,絕非實幹之士。

然而當成果浮現,風向亦隨之變化。

謝知秋與趙澤很快被譽為君聖臣賢的代表。

“蕭尋初”這個名字,又開始成為真知灼見與神機妙算的代名詞,甚至開始與多年前的神機宰相謝定安相提並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