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劉玉娘登門
關燈
小
中
大
第71章 劉玉娘登門
◎山中仙◎
趙善易聽著他發牢騷, 只管喝酒,一整晚聽著慶王和他抱怨都一言不發。遠沒有和裴峴在一起時的呱噪。
等趙善晚上回去,已經喝的有點多了, 今日難得清凈。
方氏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過兩日就要出城,見他喝成這樣:“我要是不在家,你再整日喝酒, 小心祖父罵你。”
趙善易睜開眼,兩眼通紅, 笑著說:“怎麽會,祖父才不舍得說我。”
方氏也不說教, 他這人看著湊熱鬧很但有分寸。
趙善易閉著眼說:“城裏亂糟糟的, 你出去清凈幾天, 也好。”
醇親王府的案子了結後, 施夫人小孫氏就給姐姐去了信,讓姐姐要感謝那些出力的親戚們。依照姐姐這個性格很可能會不理會人家。
大孫氏也確實不出小孫氏的預料, 等收到了信,這才給施家和周家兩府都去了賀禮。又讓人給廣春園送了信,她自己這段時間簡直心力交瘁, 在府中看著那群鶯鶯燕, 也腦仁疼,她富貴了半輩子,雖然不說富貴登極,但也沒受過任何委屈。這些日子就想去城外避避清凈。
結果送信的人回來說,太後娘娘五月就回宮了, 這已經進五月了。
一聽到消息, 大孫氏就約了小孫氏一起準備等娘娘回宮後, 去宮中看太後。
周太後這兩月住在廣春園裏很清凈,要說舒心,也很舒心。有相陪的人,喜歡的戲隨時能聽。
當然也就是對城裏的事情知道的不多。至於慶王查趙理的案子最後的結果她也知道,也能理解。
趙理犯錯在先,貪贓被告發,人證物證都在,怎麽查都不過分,她沒有什麽好說的,唯有讓秉公執法,才能保他一保。
雲姑見太後娘娘閉目休息,問文襄:“娘娘回宮,宮中都安排妥當了嗎?”
文襄這會兒也為難,原本延嘉殿有傅嘉宜在,娘娘身邊也有貼心的人伺候,可現在傅嘉宜跟著公主回了府,總不好再留靜義公主在宮中。
至於那位長公主,他現在不敢提起。
雲姑問的意思就是打聽婉淳公主。但見文襄並沒有提起,也就不問了。
周太後午睡起來,問:“都準備好了?”
雲姑服侍她喝茶邊答:“是,都準備妥當了。”
周太後從頭到尾都沒有提起婉淳,直到回京那日就不曾問起。
仿佛他們之間並無甚瓜葛,她越不提起,身邊的人就越警惕,文襄實在害怕了。
娘娘的手段他知道,但那位小殿下的手段他更怕。
太後娘娘鸞駕回宮,西苑的陛下是知道的,但陛下不便宜過來相送,所以由皇後出面為太後娘娘料理。
宮中貴人多,後宮中倒是沒有隨太後一起回宮的嬪妃,本就是好不容易得來的行宮伴駕的機會,沒人回去奉承非皇帝親母的太後娘娘。
周太後大約也是厭煩這些了,她對皇帝和皇後向來淡淡的,大約是知道兩人實在沒有什麽母子情分,對趙暉的態度一直都兩相安生,凡是趙暉態度堅決反對的事情,周太後向來不硬碰硬。
這大約也是她聰明的地方,能仰仗的人並不多。
沒有合適的機緣,她說的話起不到什麽作用,所以她通常都是沈默的。
太後娘娘鑾駕回宮,早有人在城外等著她,大孫氏和小孫氏見隨太後回來的朱氏和柳氏,都是姻親,幾十年的親戚,平日裏有些摩擦,但絕不會在大事上糊塗,這是一個家族興盛最基本的要求。
沒過兩天,南面的貢品水果到了,陛下在西苑特意打發人給太後娘娘送進宮,延嘉殿就邀請了一些貴夫人進宮。
幾位老夫人自然都受到了太後娘娘的邀請,這次慶王妃也跟著來了,因為慶王查辦醇親王,在宗室裏鬧的不好看,她只能迂回,在太後這裏侍奉一二。
慶王妃就顯得很機靈,總不好得罪太後娘娘這些姻親,往後讓慶王難做人。慶王妃的態度也很明白,為慶王的前程,她很願意交好眾人。
她是一心要做慶王的賢內助,身邊集結了一群夫人們,時刻為丈夫奔走。
她是小輩,願意捧場,周太後哪裏會和她計較。
延嘉殿歡笑聲一片,周太後在她們說得最開心的時候,非常突兀問:“婉淳呢?沒來嗎?”
氣氛突然就安靜了。
因為在場的都不清楚,因為婉淳幾乎不和在場的人來往。
誰也不知道婉淳為什麽沒來,文襄最怕的就是這個,一個心裏想著嘴上不說,另一個卻混不在意。很顯然太後娘娘一直嘴裏不說,可心裏惦記著。
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說。
慶王妃是知道的,也只有她接話,她也知道說場面話,在太後面前不敢造次,說:“婉淳早出城避暑去了,她身體不好,受不得熱,還是要小心些。”
柳氏看了朱氏身邊安坐的劉娘子。
笑說:“婉淳究竟年紀還小,她又不耐煩宮中的規矩,年輕人不都這樣。就想著無拘無束,倒是把心都逛野了。”
醇親王妃面色不太好,要是往日,她肯定要指點幾句,但今日沒說話。
周太後又重覆問:“出城了?”
她這話是問文襄。
文襄避無可避,硬著頭皮答:“殿下出城快一旬了,在西面的別院避暑。”
周太後聽後靜靜的,只是有些面色不虞,等文襄說完話她也不說話。
文襄看了眼,覺得她不像是生氣,又描補了幾句:“聽太微宮中報,娘娘壽宴那日,小殿下在永嘉寺跪了一整日,之後就不能起身了……”
在場的幾位夫人都聽的眼睛大瞪,也有些拿不準意思了,這到底是孝還是不孝了。
跪整整一日,那可不是說說的。
可周太後絲毫沒有動容,就仿佛趙幼澄躺了一日一般。
文襄也不敢再多嘴。
周太後隨後就說:“那,這樣吧,你讓人去……”
她說到一半,又改口:“她這個性格也是執拗,小小年紀怎能這樣。那就讓阿昭有空得閑了,替我去看看她,讓她不要任性,要愛惜身體。”
她這話說的很有幾分清淡。
柳氏還沒來得及說話,朱氏就應聲:“這是自然,阿昭為娘娘探望婉淳是應該的。其實說來,婉淳年紀不小了,娘娘這些年一直牽掛著她,為她操碎了心,兒女是不懂父母恩的。”
劉娘子聽的無話可說,今日她就是來奉茶陪坐的,沒有她說話的份。
可又讓夫君去看婉淳,夫君本就……
她明知不妥當,但無可奈何,更不能拒絕。
氣氛有些僵持在這裏了,誰知慶王妃突然說:“其實上次和皇後娘娘也說起她們姐妹幾個,婉淳是她們姐妹幾個最大的,懷寧都定親了,知道母後舍不得她,但到年紀該成婚,也是要成婚的。”
柳氏看她一眼,施夫人說:“倒也是,婉淳已經十六歲了,已經有些晚了。”
慶王妃見有人附和她的意思,就趁熱打鐵:“我倒是有個合適的人選。”
周太後淡淡的,看不出來高興,但也應承了慶王妃的話。
“哦?說來聽聽。”
慶王妃:“婉淳的品貌端莊,那自然是一等一的。縱觀京中適婚的兒郎都已經定親了,她也就吃虧在一直在姑蘇,不是在京中長大,京中沒有合適的,但各地勳貴子弟中倒是都不錯,我昨日和我家裏王爺提起小時候的玩伴,說起在涼州的肅王爺的獨子陳勉。聽說陳勉自幼在京中讀書,後來回了涼州,更是少年將軍……”
劉娘子聽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這慶王妃和婉淳公主怕是有仇吧。
她怎麽說得出口,涼州的肅王爺。
在場的人都被她大膽的建議說的面色各異,誰也不說好,誰也不反駁。
只有周太後笑笑,說:“倒也是個不錯的孩子,他小時候我倒是見過幾次。”
看得出來周太後是同意慶王妃做媒的。但對婚事沒肯定,也沒否定。
周太後自然是不拍板,慶王妃願意做這個鈴鐺,就讓她去試試,成了就成了,若是有人敲響這鈴鐺,不成也就算了。
至於她對婉淳,已經不抱希望了。
柳氏聽太後這樣說,就順著慶王妃的話說:“婉淳殿下貴為公主,這駙馬的人選自然是慎之又慎,自然要細細的選。”
施夫人說:“怎麽會,那肅王爺祖輩鎮守在西北,可是肱骨之臣,肅王爺這一輩兄弟幾個更是年少勇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已經是人傑。他的獨子在京中長大,前幾年才回了涼州,我倒是覺得這門第和婉淳最是相配。”
劉娘子聽的心驚,只覺得震驚。
讓那麽多人仰望的天家公主,自己的婚事也不能自己做主,甚至都不知道,由著別人這樣妄議。
慶王妃一直在極力撮合這件事,在座的幾位夫人都在附和,周太後的態度暧昧不明,應該也是同意的。
若是婉淳公主沒有異議,是不是這輩子就此定下了?
等傍晚出宮後,劉娘子突然很想給趙幼澄偷偷送個消息。
她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麽要送這個信。看就是覺得應該去和她說一聲,她若是不喜歡,就不好答應。
婉淳在她眼裏,永遠都是第一次見的那樣,有些高傲冷冷的,不可一世的態度。
有那麽一刻,她是很想讓這樁婚事成的,若是成了,婉淳公主說不準就去西北了,夫君也就不用惦記著她了。
可下一刻,她又不這麽想。
婉淳公主雖然對她很不客氣,但是,她還是想偷偷給她送這個信。
晚間回去,周聿昭已經聽朱氏說過這件事了,回了自己院子周聿昭就安排:“太後娘娘命我去西面的別院去探望婉淳公主,我明日有事……”
劉娘子急著說:“夫君有事,那要不我明日去探望殿下……”
或許她說的有些急切,周聿昭看著她,他獨自去確實不太合適,就又改了主意,說:“也好,若是太晚回不來,我後日去接你。”
劉娘子聽著替他更衣的手一頓,他後日肯定會去接她的,明日是因為太急,他騰挪不出時間,但是後日他一定有空。
因為他心裏惦念著婉淳公主,怎麽可能不去呢。
她若無其事說:“好。”
第二日一早劉娘子就出發了,禮物是周聿昭準備的。
她看著那一盒子珍貴的補品,心裏澀到快失了五感,剩下的半車禮物也沒興致知道了。
他的心思如此顯眼,毫不遮掩。
她們劉家說得好聽是清貴,其實是家貧。就是別人罵得酸儒。
她因為親事丟了臉,父親不準她再歸家,也不準家裏人和她聯系,好生有骨氣,母親才不管父親的迂腐,總說嫂嫂耐不得貧窮,她暗中屢屢接濟。就像嫂嫂說的那樣,她能進周家說來還是因為嫂嫂。
周家的富貴她已經沾了,所以沒資格說不貪圖。更沒資格指責周聿昭愛慕別人。
出城後往西走,越走越清靜,西面山中靜謐,甚至能看到山中的雲霧,劉娘在站在別院外心裏感嘆,這位殿下真是活得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她有什麽好為她可惜的?真是可笑。
趙幼澄也沒想到劉娘子能追到這裏來。
趙幼澄還是滿是驚訝:“劉娘子怎麽來了?”
章嬤嬤也搖頭。
李嗣同正在書房記錄那兩人的見聞,他們三人整日在一起,而她則要整理他們成冊的文稿,和查閱其他人的記錄,最後才能成冊。
冬青端著茶進來,劉娘子看冬青,結果回頭看到後面的人抱著書進進出出,她好奇多問了句:“這是幹什麽?”
冬青見她看後面,就答覆:“殿下這些時日很忙,正在修正一些文稿。”
劉娘子的驚訝寫在臉上,等她回頭看趙幼澄,只見趙幼澄一身素錦袍,只用一根白玉簪子將頭發挽起,看著像是山中修士一般,雖然一身素凈,但自有一番飄逸自在。
大概是因為不在太微宮,所以殿下見客也顯得很隨意,甚至手上還沾了墨跡。
她頓時就慎重了很多,問:“殿下,可否換個地方說話。”
趙幼澄自從上次見過,兩人幾乎沒有任何交集。而且還生過齟齬,實在不知道她怎麽會來尋自己。
見她認真,就領著人穿過正堂。到後面院子裏,李嗣同見她進來,招呼說:“殿下,今日完成的都放在你那裏了,我們要去山上了。”
據說這幾日她們在山上發現了一種青白的鹿,這些人日日上山,也不打獵,只是想活捉。
趙幼澄:“舅舅小心些。”
等幾人走後,她才領著劉娘子進了書房。
滿屋子的書稿,目之所及之處,都是墨跡,劉娘
LJ
子看的震驚,也顧不上故弄玄虛:“慶王妃和太後娘娘提起,要為殿下做媒,對方是世代鎮守涼州的肅王爺的獨子。”
趙幼澄聽得皺眉有些不可置信看著她。劉娘子怎麽會趕路兩個時辰,就為了來給她偷偷說這個。
劉娘子見趙幼澄沈默不語,既不好奇,並不氣憤,也無什麽羞怯的意思。
“所以劉娘子來,是為了和我說這個?”
劉娘子這才意識到自己進門後就失了分寸。
“殿下恕罪,我都昏頭了,太後娘娘聽聞殿下在娘娘生辰那日跪了一日,擔心殿下,命夫君來探望。只是夫君有公務在身,我便代夫君來探望殿下。”
趙幼澄聽著了然,微微點點頭,這才像是皇祖母做出來的事情。
她甚至問:“九嬸是直接為肅王爺的獨子保媒的嗎?”
劉娘子:“是,慶王妃主動提議的。”
趙幼澄點點頭。
“謝你特意走一趟。”
劉娘子已經沒有來之前那些心思了,她隱約感覺到殿下和京中那幫貴夫人們是不一樣的。
哪裏不一樣她暫時還說不上來。
而且劉娘子已經知道,周聿昭在哪個宅子養外室了。
對這場陰差陽錯的婚事,她有欣喜和恐懼。剩下的委屈和傷心,不足一提,她都接受。
“那日謝殿下提醒。”
趙幼澄此刻腦子裏還在想文稿的事情,這段時間在這裏實在清凈,對京中那些事難免不太認真,茫然問:“什麽提醒?”
問完她就後悔了,失笑:“劉娘子不必這樣。”
“我叫玉娘。”
我有名字,不叫‘劉娘子’,不叫‘那個女人’,更不叫‘那個小門小戶出來的’。
趙幼澄疑惑看她,他們之間談不上交情,見過幾次她都不曾給過她好臉,甚至都是訓斥之言。
兩人正安靜,聽見外面問:“婉淳呢?”
方氏帶著果酒過來了。
見房中有客人,驚訝:“有客人?”
劉玉娘起身:“夫人,又見面了。”
方氏開朗笑說:“稀客呀。”
方氏的驚訝立刻收起來,這位可不多見。
劉玉娘實在不想得罪她,解釋:“太後娘娘擔心殿下,特命夫君來探望殿下,只是夫君有事在忙,所以就是我來了。”
方氏點點頭,笑說:“讓娘娘只管放心,婉淳這裏實在是避暑的好地方,我倒是舍不得走了。”
劉娘子笑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趙幼澄知道方氏故意,笑著說:“冬青,去取酒。”
方氏這幾日閑著在她這裏看游記,陪她聊天,也得了趣味。
劉玉娘才漸漸明白,她這裏只有書香,沒有是非。
猶如鬧市中的靜寺,寺中有鐘聲暮鼓,能聽得到墻外是世俗之音,卻不在意,也不理睬。
而墻外的人邀朋宴客,好不熱鬧。對靜寺不得而知,只嘲寺中孤苦,卻不知寺中人的足樂。
一時間竟然也不知道誰可憐誰。
方氏笑說:“ 婉淳整日埋首在書中,不問世事。和她說起京中的事她都要想好久才知道說的是誰。”
趙幼澄聽得好笑,也不解釋,她的世事不在京中,也不在京中的貴夫人們口中。
進了四月糧價又漲了一成,可朝廷依舊不當回事。
陛下若是還是警而不治,怕是會釀成大禍。
她終於知道,前世陛下明明一樣勤儉,卻還是無能為力。一個王朝潰敗的如此迅速,簡直讓人不可置信。
趙幼澄大大方方說:“劉娘子說,九嬸為我在皇祖母那裏保媒,對方是肅王爺的獨子。表嫂知道肅王爺嗎?”
方氏聽的大驚:“什麽?”
“你表哥沒提這回事啊。”
趙幼澄見劉玉娘想解釋,笑說:“表哥怎麽會知道,劉娘子昨日才宮裏出來,自然是親耳聽到的。不過也快了,既然九嬸這麽上心,想必宮中也會給我旨意。”
方氏簡直覺得慶王妃腦子有毛病。
“她可真是……”
劉娘子見兩人毫不介意說這件事,補充說:“當時施夫人、醇親王府的老王妃,和我家祖母,還有西府的祖母也都在。”
趙幼澄對這件事是不在意的,她雖然不出門,但和康親王府的那位老祖宗關系很親厚。
陛下也在,眼下皇祖母做不了她的主。
哦,還有一個裴峴。
她突然生出心思,要給裴峴去信,問問他,認不認識肅王爺那位獨子,據說也在京中求學,快成年了才回了涼州。那麽裴峴怎麽看人家?是不是真如九嬸說的那樣青年才俊?
方氏和劉娘子倒是聊得挺好,方氏性格活潑又對這件事上心,追著問:“太後娘娘準了嗎?”
劉玉娘看了眼趙幼澄:“太後娘娘,準了。”
方氏詫異,太後娘娘給婉淳說親,都不曾給露個風聲,反而和慶王妃多有溝通,這是什麽道理?
趙幼澄想,皇祖母是真的存心思打發她出京,她若是出京,弟弟是不能走的。
不論陰謀陽謀,管用就行。
她刺傷她一次,皇祖母必定會還回來一次。她早有準備,能拿住她把柄也就親事這一件事了。
她現在根本不怕有人用親事要挾她。
方氏嘆氣:“京中人多嘴雜,確實讓人煩擾,城外倒是自在。”
趙幼澄不想多說這些,問:“趙琰呢?”
“上山去了。”
劉娘子自覺臉皮也厚了,坐在桌案前,隨手翻起桌上的書,大多是游記,還有一些雜談,食貨志,鬼怪故事……”
方氏看的就是鬼怪故事。
趙幼澄見劉玉娘沒有要走的意思,她也不好逐客,若是在太微宮,送客也就送走了。但這是在城外,一個女眷她不好把人打發出去。
但因為是周聿昭的妻子,她更沒有什麽話可和她說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山中仙◎
趙善易聽著他發牢騷, 只管喝酒,一整晚聽著慶王和他抱怨都一言不發。遠沒有和裴峴在一起時的呱噪。
等趙善晚上回去,已經喝的有點多了, 今日難得清凈。
方氏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過兩日就要出城,見他喝成這樣:“我要是不在家,你再整日喝酒, 小心祖父罵你。”
趙善易睜開眼,兩眼通紅, 笑著說:“怎麽會,祖父才不舍得說我。”
方氏也不說教, 他這人看著湊熱鬧很但有分寸。
趙善易閉著眼說:“城裏亂糟糟的, 你出去清凈幾天, 也好。”
醇親王府的案子了結後, 施夫人小孫氏就給姐姐去了信,讓姐姐要感謝那些出力的親戚們。依照姐姐這個性格很可能會不理會人家。
大孫氏也確實不出小孫氏的預料, 等收到了信,這才給施家和周家兩府都去了賀禮。又讓人給廣春園送了信,她自己這段時間簡直心力交瘁, 在府中看著那群鶯鶯燕, 也腦仁疼,她富貴了半輩子,雖然不說富貴登極,但也沒受過任何委屈。這些日子就想去城外避避清凈。
結果送信的人回來說,太後娘娘五月就回宮了, 這已經進五月了。
一聽到消息, 大孫氏就約了小孫氏一起準備等娘娘回宮後, 去宮中看太後。
周太後這兩月住在廣春園裏很清凈,要說舒心,也很舒心。有相陪的人,喜歡的戲隨時能聽。
當然也就是對城裏的事情知道的不多。至於慶王查趙理的案子最後的結果她也知道,也能理解。
趙理犯錯在先,貪贓被告發,人證物證都在,怎麽查都不過分,她沒有什麽好說的,唯有讓秉公執法,才能保他一保。
雲姑見太後娘娘閉目休息,問文襄:“娘娘回宮,宮中都安排妥當了嗎?”
文襄這會兒也為難,原本延嘉殿有傅嘉宜在,娘娘身邊也有貼心的人伺候,可現在傅嘉宜跟著公主回了府,總不好再留靜義公主在宮中。
至於那位長公主,他現在不敢提起。
雲姑問的意思就是打聽婉淳公主。但見文襄並沒有提起,也就不問了。
周太後午睡起來,問:“都準備好了?”
雲姑服侍她喝茶邊答:“是,都準備妥當了。”
周太後從頭到尾都沒有提起婉淳,直到回京那日就不曾問起。
仿佛他們之間並無甚瓜葛,她越不提起,身邊的人就越警惕,文襄實在害怕了。
娘娘的手段他知道,但那位小殿下的手段他更怕。
太後娘娘鸞駕回宮,西苑的陛下是知道的,但陛下不便宜過來相送,所以由皇後出面為太後娘娘料理。
宮中貴人多,後宮中倒是沒有隨太後一起回宮的嬪妃,本就是好不容易得來的行宮伴駕的機會,沒人回去奉承非皇帝親母的太後娘娘。
周太後大約也是厭煩這些了,她對皇帝和皇後向來淡淡的,大約是知道兩人實在沒有什麽母子情分,對趙暉的態度一直都兩相安生,凡是趙暉態度堅決反對的事情,周太後向來不硬碰硬。
這大約也是她聰明的地方,能仰仗的人並不多。
沒有合適的機緣,她說的話起不到什麽作用,所以她通常都是沈默的。
太後娘娘鑾駕回宮,早有人在城外等著她,大孫氏和小孫氏見隨太後回來的朱氏和柳氏,都是姻親,幾十年的親戚,平日裏有些摩擦,但絕不會在大事上糊塗,這是一個家族興盛最基本的要求。
沒過兩天,南面的貢品水果到了,陛下在西苑特意打發人給太後娘娘送進宮,延嘉殿就邀請了一些貴夫人進宮。
幾位老夫人自然都受到了太後娘娘的邀請,這次慶王妃也跟著來了,因為慶王查辦醇親王,在宗室裏鬧的不好看,她只能迂回,在太後這裏侍奉一二。
慶王妃就顯得很機靈,總不好得罪太後娘娘這些姻親,往後讓慶王難做人。慶王妃的態度也很明白,為慶王的前程,她很願意交好眾人。
她是一心要做慶王的賢內助,身邊集結了一群夫人們,時刻為丈夫奔走。
她是小輩,願意捧場,周太後哪裏會和她計較。
延嘉殿歡笑聲一片,周太後在她們說得最開心的時候,非常突兀問:“婉淳呢?沒來嗎?”
氣氛突然就安靜了。
因為在場的都不清楚,因為婉淳幾乎不和在場的人來往。
誰也不知道婉淳為什麽沒來,文襄最怕的就是這個,一個心裏想著嘴上不說,另一個卻混不在意。很顯然太後娘娘一直嘴裏不說,可心裏惦記著。
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說。
慶王妃是知道的,也只有她接話,她也知道說場面話,在太後面前不敢造次,說:“婉淳早出城避暑去了,她身體不好,受不得熱,還是要小心些。”
柳氏看了朱氏身邊安坐的劉娘子。
笑說:“婉淳究竟年紀還小,她又不耐煩宮中的規矩,年輕人不都這樣。就想著無拘無束,倒是把心都逛野了。”
醇親王妃面色不太好,要是往日,她肯定要指點幾句,但今日沒說話。
周太後又重覆問:“出城了?”
她這話是問文襄。
文襄避無可避,硬著頭皮答:“殿下出城快一旬了,在西面的別院避暑。”
周太後聽後靜靜的,只是有些面色不虞,等文襄說完話她也不說話。
文襄看了眼,覺得她不像是生氣,又描補了幾句:“聽太微宮中報,娘娘壽宴那日,小殿下在永嘉寺跪了一整日,之後就不能起身了……”
在場的幾位夫人都聽的眼睛大瞪,也有些拿不準意思了,這到底是孝還是不孝了。
跪整整一日,那可不是說說的。
可周太後絲毫沒有動容,就仿佛趙幼澄躺了一日一般。
文襄也不敢再多嘴。
周太後隨後就說:“那,這樣吧,你讓人去……”
她說到一半,又改口:“她這個性格也是執拗,小小年紀怎能這樣。那就讓阿昭有空得閑了,替我去看看她,讓她不要任性,要愛惜身體。”
她這話說的很有幾分清淡。
柳氏還沒來得及說話,朱氏就應聲:“這是自然,阿昭為娘娘探望婉淳是應該的。其實說來,婉淳年紀不小了,娘娘這些年一直牽掛著她,為她操碎了心,兒女是不懂父母恩的。”
劉娘子聽的無話可說,今日她就是來奉茶陪坐的,沒有她說話的份。
可又讓夫君去看婉淳,夫君本就……
她明知不妥當,但無可奈何,更不能拒絕。
氣氛有些僵持在這裏了,誰知慶王妃突然說:“其實上次和皇後娘娘也說起她們姐妹幾個,婉淳是她們姐妹幾個最大的,懷寧都定親了,知道母後舍不得她,但到年紀該成婚,也是要成婚的。”
柳氏看她一眼,施夫人說:“倒也是,婉淳已經十六歲了,已經有些晚了。”
慶王妃見有人附和她的意思,就趁熱打鐵:“我倒是有個合適的人選。”
周太後淡淡的,看不出來高興,但也應承了慶王妃的話。
“哦?說來聽聽。”
慶王妃:“婉淳的品貌端莊,那自然是一等一的。縱觀京中適婚的兒郎都已經定親了,她也就吃虧在一直在姑蘇,不是在京中長大,京中沒有合適的,但各地勳貴子弟中倒是都不錯,我昨日和我家裏王爺提起小時候的玩伴,說起在涼州的肅王爺的獨子陳勉。聽說陳勉自幼在京中讀書,後來回了涼州,更是少年將軍……”
劉娘子聽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這慶王妃和婉淳公主怕是有仇吧。
她怎麽說得出口,涼州的肅王爺。
在場的人都被她大膽的建議說的面色各異,誰也不說好,誰也不反駁。
只有周太後笑笑,說:“倒也是個不錯的孩子,他小時候我倒是見過幾次。”
看得出來周太後是同意慶王妃做媒的。但對婚事沒肯定,也沒否定。
周太後自然是不拍板,慶王妃願意做這個鈴鐺,就讓她去試試,成了就成了,若是有人敲響這鈴鐺,不成也就算了。
至於她對婉淳,已經不抱希望了。
柳氏聽太後這樣說,就順著慶王妃的話說:“婉淳殿下貴為公主,這駙馬的人選自然是慎之又慎,自然要細細的選。”
施夫人說:“怎麽會,那肅王爺祖輩鎮守在西北,可是肱骨之臣,肅王爺這一輩兄弟幾個更是年少勇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已經是人傑。他的獨子在京中長大,前幾年才回了涼州,我倒是覺得這門第和婉淳最是相配。”
劉娘子聽的心驚,只覺得震驚。
讓那麽多人仰望的天家公主,自己的婚事也不能自己做主,甚至都不知道,由著別人這樣妄議。
慶王妃一直在極力撮合這件事,在座的幾位夫人都在附和,周太後的態度暧昧不明,應該也是同意的。
若是婉淳公主沒有異議,是不是這輩子就此定下了?
等傍晚出宮後,劉娘子突然很想給趙幼澄偷偷送個消息。
她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麽要送這個信。看就是覺得應該去和她說一聲,她若是不喜歡,就不好答應。
婉淳在她眼裏,永遠都是第一次見的那樣,有些高傲冷冷的,不可一世的態度。
有那麽一刻,她是很想讓這樁婚事成的,若是成了,婉淳公主說不準就去西北了,夫君也就不用惦記著她了。
可下一刻,她又不這麽想。
婉淳公主雖然對她很不客氣,但是,她還是想偷偷給她送這個信。
晚間回去,周聿昭已經聽朱氏說過這件事了,回了自己院子周聿昭就安排:“太後娘娘命我去西面的別院去探望婉淳公主,我明日有事……”
劉娘子急著說:“夫君有事,那要不我明日去探望殿下……”
或許她說的有些急切,周聿昭看著她,他獨自去確實不太合適,就又改了主意,說:“也好,若是太晚回不來,我後日去接你。”
劉娘子聽著替他更衣的手一頓,他後日肯定會去接她的,明日是因為太急,他騰挪不出時間,但是後日他一定有空。
因為他心裏惦念著婉淳公主,怎麽可能不去呢。
她若無其事說:“好。”
第二日一早劉娘子就出發了,禮物是周聿昭準備的。
她看著那一盒子珍貴的補品,心裏澀到快失了五感,剩下的半車禮物也沒興致知道了。
他的心思如此顯眼,毫不遮掩。
她們劉家說得好聽是清貴,其實是家貧。就是別人罵得酸儒。
她因為親事丟了臉,父親不準她再歸家,也不準家裏人和她聯系,好生有骨氣,母親才不管父親的迂腐,總說嫂嫂耐不得貧窮,她暗中屢屢接濟。就像嫂嫂說的那樣,她能進周家說來還是因為嫂嫂。
周家的富貴她已經沾了,所以沒資格說不貪圖。更沒資格指責周聿昭愛慕別人。
出城後往西走,越走越清靜,西面山中靜謐,甚至能看到山中的雲霧,劉娘在站在別院外心裏感嘆,這位殿下真是活得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她有什麽好為她可惜的?真是可笑。
趙幼澄也沒想到劉娘子能追到這裏來。
趙幼澄還是滿是驚訝:“劉娘子怎麽來了?”
章嬤嬤也搖頭。
李嗣同正在書房記錄那兩人的見聞,他們三人整日在一起,而她則要整理他們成冊的文稿,和查閱其他人的記錄,最後才能成冊。
冬青端著茶進來,劉娘子看冬青,結果回頭看到後面的人抱著書進進出出,她好奇多問了句:“這是幹什麽?”
冬青見她看後面,就答覆:“殿下這些時日很忙,正在修正一些文稿。”
劉娘子的驚訝寫在臉上,等她回頭看趙幼澄,只見趙幼澄一身素錦袍,只用一根白玉簪子將頭發挽起,看著像是山中修士一般,雖然一身素凈,但自有一番飄逸自在。
大概是因為不在太微宮,所以殿下見客也顯得很隨意,甚至手上還沾了墨跡。
她頓時就慎重了很多,問:“殿下,可否換個地方說話。”
趙幼澄自從上次見過,兩人幾乎沒有任何交集。而且還生過齟齬,實在不知道她怎麽會來尋自己。
見她認真,就領著人穿過正堂。到後面院子裏,李嗣同見她進來,招呼說:“殿下,今日完成的都放在你那裏了,我們要去山上了。”
據說這幾日她們在山上發現了一種青白的鹿,這些人日日上山,也不打獵,只是想活捉。
趙幼澄:“舅舅小心些。”
等幾人走後,她才領著劉娘子進了書房。
滿屋子的書稿,目之所及之處,都是墨跡,劉娘
LJ
子看的震驚,也顧不上故弄玄虛:“慶王妃和太後娘娘提起,要為殿下做媒,對方是世代鎮守涼州的肅王爺的獨子。”
趙幼澄聽得皺眉有些不可置信看著她。劉娘子怎麽會趕路兩個時辰,就為了來給她偷偷說這個。
劉娘子見趙幼澄沈默不語,既不好奇,並不氣憤,也無什麽羞怯的意思。
“所以劉娘子來,是為了和我說這個?”
劉娘子這才意識到自己進門後就失了分寸。
“殿下恕罪,我都昏頭了,太後娘娘聽聞殿下在娘娘生辰那日跪了一日,擔心殿下,命夫君來探望。只是夫君有公務在身,我便代夫君來探望殿下。”
趙幼澄聽著了然,微微點點頭,這才像是皇祖母做出來的事情。
她甚至問:“九嬸是直接為肅王爺的獨子保媒的嗎?”
劉娘子:“是,慶王妃主動提議的。”
趙幼澄點點頭。
“謝你特意走一趟。”
劉娘子已經沒有來之前那些心思了,她隱約感覺到殿下和京中那幫貴夫人們是不一樣的。
哪裏不一樣她暫時還說不上來。
而且劉娘子已經知道,周聿昭在哪個宅子養外室了。
對這場陰差陽錯的婚事,她有欣喜和恐懼。剩下的委屈和傷心,不足一提,她都接受。
“那日謝殿下提醒。”
趙幼澄此刻腦子裏還在想文稿的事情,這段時間在這裏實在清凈,對京中那些事難免不太認真,茫然問:“什麽提醒?”
問完她就後悔了,失笑:“劉娘子不必這樣。”
“我叫玉娘。”
我有名字,不叫‘劉娘子’,不叫‘那個女人’,更不叫‘那個小門小戶出來的’。
趙幼澄疑惑看她,他們之間談不上交情,見過幾次她都不曾給過她好臉,甚至都是訓斥之言。
兩人正安靜,聽見外面問:“婉淳呢?”
方氏帶著果酒過來了。
見房中有客人,驚訝:“有客人?”
劉玉娘起身:“夫人,又見面了。”
方氏開朗笑說:“稀客呀。”
方氏的驚訝立刻收起來,這位可不多見。
劉玉娘實在不想得罪她,解釋:“太後娘娘擔心殿下,特命夫君來探望殿下,只是夫君有事在忙,所以就是我來了。”
方氏點點頭,笑說:“讓娘娘只管放心,婉淳這裏實在是避暑的好地方,我倒是舍不得走了。”
劉娘子笑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趙幼澄知道方氏故意,笑著說:“冬青,去取酒。”
方氏這幾日閑著在她這裏看游記,陪她聊天,也得了趣味。
劉玉娘才漸漸明白,她這裏只有書香,沒有是非。
猶如鬧市中的靜寺,寺中有鐘聲暮鼓,能聽得到墻外是世俗之音,卻不在意,也不理睬。
而墻外的人邀朋宴客,好不熱鬧。對靜寺不得而知,只嘲寺中孤苦,卻不知寺中人的足樂。
一時間竟然也不知道誰可憐誰。
方氏笑說:“ 婉淳整日埋首在書中,不問世事。和她說起京中的事她都要想好久才知道說的是誰。”
趙幼澄聽得好笑,也不解釋,她的世事不在京中,也不在京中的貴夫人們口中。
進了四月糧價又漲了一成,可朝廷依舊不當回事。
陛下若是還是警而不治,怕是會釀成大禍。
她終於知道,前世陛下明明一樣勤儉,卻還是無能為力。一個王朝潰敗的如此迅速,簡直讓人不可置信。
趙幼澄大大方方說:“劉娘子說,九嬸為我在皇祖母那裏保媒,對方是肅王爺的獨子。表嫂知道肅王爺嗎?”
方氏聽的大驚:“什麽?”
“你表哥沒提這回事啊。”
趙幼澄見劉玉娘想解釋,笑說:“表哥怎麽會知道,劉娘子昨日才宮裏出來,自然是親耳聽到的。不過也快了,既然九嬸這麽上心,想必宮中也會給我旨意。”
方氏簡直覺得慶王妃腦子有毛病。
“她可真是……”
劉娘子見兩人毫不介意說這件事,補充說:“當時施夫人、醇親王府的老王妃,和我家祖母,還有西府的祖母也都在。”
趙幼澄對這件事是不在意的,她雖然不出門,但和康親王府的那位老祖宗關系很親厚。
陛下也在,眼下皇祖母做不了她的主。
哦,還有一個裴峴。
她突然生出心思,要給裴峴去信,問問他,認不認識肅王爺那位獨子,據說也在京中求學,快成年了才回了涼州。那麽裴峴怎麽看人家?是不是真如九嬸說的那樣青年才俊?
方氏和劉娘子倒是聊得挺好,方氏性格活潑又對這件事上心,追著問:“太後娘娘準了嗎?”
劉玉娘看了眼趙幼澄:“太後娘娘,準了。”
方氏詫異,太後娘娘給婉淳說親,都不曾給露個風聲,反而和慶王妃多有溝通,這是什麽道理?
趙幼澄想,皇祖母是真的存心思打發她出京,她若是出京,弟弟是不能走的。
不論陰謀陽謀,管用就行。
她刺傷她一次,皇祖母必定會還回來一次。她早有準備,能拿住她把柄也就親事這一件事了。
她現在根本不怕有人用親事要挾她。
方氏嘆氣:“京中人多嘴雜,確實讓人煩擾,城外倒是自在。”
趙幼澄不想多說這些,問:“趙琰呢?”
“上山去了。”
劉娘子自覺臉皮也厚了,坐在桌案前,隨手翻起桌上的書,大多是游記,還有一些雜談,食貨志,鬼怪故事……”
方氏看的就是鬼怪故事。
趙幼澄見劉玉娘沒有要走的意思,她也不好逐客,若是在太微宮,送客也就送走了。但這是在城外,一個女眷她不好把人打發出去。
但因為是周聿昭的妻子,她更沒有什麽話可和她說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