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7章 南下的人

關燈
第27章 南下的人

◎是心裏思念的人◎

可見在這個家裏沒人敢不聽話。人太多, 趙幼澄都沒有認全,只記住老王妃的幾個兒媳婦。

等人走後,老王妃才說:“兒孫不肖, 讓阿鯉見笑了。”

趙幼澄不好接這話:“怎麽會, 我畢竟已經及笄了。繞不開定親這事。”

老王妃似乎很喜愛她,看了又看,才笑著說:“你父王成婚的時候, 還是我家王爺主持的,這一晃都快二十年了。”

趙幼澄:“您可要保重身體, 咱們宗室一大家子人,都盼著您這個老壽星照看著。”

老王妃笑著說:“你和你母妃一模一樣, 說話做事都透著股聰慧勁兒。”

趙幼澄聽著莫名覺得親切。

老王妃又說:“中秋那日, 大媳婦說宮中遇見施夫人, 話中問起你的親事, 我又有些不放心,所以就想看看你, 我們家老王爺去的時候,心心念念惦記著你,說是先帝臨終特特給他囑托, 要照看好你們姐弟兩……”

趙幼澄聽得恍惚, 她對皇祖父印象很淡,只知道父王去世的時候,皇祖父立刻下旨將母妃遷到了太微宮……

見她不說話,老王妃:“別怨你皇祖父,他下旨讓你南下, 就是怕他們拿你的命數說事。你父王去後先帝爺猶如剜心之痛, 他擔心你們姐弟兩有什麽差池……”

要說沒有怨是不可能的。

可不遷不合適, 包括她和弟弟,在陛下登基後,很不好安排。

只是她不知道,是先帝下旨讓她南下,她只以為是她命數確實有礙吧,皇祖父痛失愛子,不喜歡她也是可以理解的。

哪知道皇祖父是真的愛護他們姐弟。

老王妃見她面色不好,又笑著說:“瞧我,上了年紀了,話就多了。

趙幼澄笑說:“怎麽會,有老祖宗在,家裏才會穩當。”

老王妃這才說:“我知道,你是個心裏有成算的孩子,宮裏的旨意你若是覺得不妥當,就只管來尋我老婆子。我上年紀了,也不愛出門,但是這些小輩們若是做的不對,我還是能說一說的。”

她這話說的有些突兀,也很明白。

她有先帝的旨意,不懼怕宮中的人。趙幼澄也聽明白了,她和皇祖母怕是不對付。

趙幼澄立刻笑說:“我求之不得,我總怕我做錯了什麽,有損父王的名聲。”

老王妃笑瞇瞇說:“睿親王府上一群丫頭們,和你年紀一般,他們家最是和睦,你有時間多去看看,正是好年紀,思慮不要那麽重,有我們這些老家夥在呢。”

趙幼澄只管笑著答應,老王妃說的很隱晦,又說:“她們那日回來,和我說起施夫人,倒是問起你的親事。你覺得呢?”

趙幼澄前思後想,老王妃叫她來家裏,大概就是為了她的親事吧。皇祖父既然托孤給宗室中的人,無非是怕陛下不能善待她和阿弟。但也信不過皇祖母。

這份拳拳愛護之心,讓她有些意外。

“我的親事,怕是要陛下和皇祖母點頭才行。皇祖母年紀大了,陛下肯定是不願意皇祖母再受累。我眼下養病,不好議這些。”

她說起自己的親事毫無羞澀之意。

老王妃看她一眼,笑呵呵說:“阿鯉聰慧過人,比起來我那幾個孫女實在有些駑笨。”

趙幼澄:“有您在,她們就不會淋雨,一輩子都可以站在屋檐下看雨,只需要順著自己意願,一輩子開開心心就好了。”

老王妃聽的有些心酸,又有些替她惋惜。

趙幼澄直到傍晚才告辭,趙氏挽留了她幾次,她看得出來,趙氏是個厚道人,性格也好。

她便說:“我改日邀請幾位姐姐到太微宮做客。”

趙氏一直送她到門外,見她形單影只的,回去和老王妃感慨:“殿下看著年紀小小的,卻十分守禮,怪不得陛下和娘娘都喜愛。”

老王妃卻搖搖頭:“不過是因為吃了苦頭,才會什麽都懂。”

說完也不願意再說了。

趙幼澄回去後,見冬青正等著她,見她回來就說:“正要等殿下來拿主意,今日收了好多禮。”

“那來我看看。”

冬青給她端了燉好的湯,她看了眼,最上面的帖子是施家的。

她冷笑一聲:“真是陰魂不散。”

章嬤嬤將東西都攏起來勸說:“殿下先吃東西,晚飯後再看吧。”

趙幼澄手握著調羹,略思索便說:“章嬤嬤,明日開始在永嘉寺我要為父王母後的忌日做法事,閉門謝客。就說我當年南下未曾守滿孝,這次之後我要閉門為父王母後誦經祈福。”

這和守孝無異了。

章嬤嬤驚訝問:“殿下怎麽突然想起來……這麽耽擱下去……”

就會誤了親事。

趙幼澄毫不在乎,只說:“章嬤嬤只管去就是了,我領了陛下的差事,不方便出門,現在哪有時間想這些,等阿弟能從宮中出來了再說。”

章嬤嬤聽得心酸不已,拗不過她的性子,出門後抹著眼淚去安排了。

裴峴在江寧、京口、江都、再到松江府一帶按慣例巡查,裴慎跟著他這麽久,上船後就說:“秋糧怕是不好上京。”

裴峴正在看邸報,問:“怎麽了?”

“水運碼頭上聚集了很多船,被攔住的大多是糧商的船。”

裴峴看到京中兄長的來信,說是河南旱災,鳳陽府北面幹旱,南面因為淮水遭災秋糧欠收,鳳陽府上折子求朝廷賑災,內閣的意思是讓淮安、揚州兩府秋糧就地賑災。陛下駁了,說是夏糧未上京,下旨讓江南夏糧用來賑災,以保證秋糧不受影響。

裴峴心裏嘆氣,夏糧早已經不在庫中了。陛下清楚,若是這次不把賣夏糧的庫銀拿出來,這筆錢也不會上京,不過是在戶部填上一筆欠的庫銀。

他一路上遇見的船九成都是北上的運糧船,市面上不會突然有這麽多糧食,滯留在這裏的夏糧,就地賣了還沒有運出去。

這一來一去,賣了多少,折損了多少,夠不夠鳳陽府賑災,又是一場官司。

大哥信中告誡他一定要小心行事,江南官場盤根錯節,不是他能攪渾水的地方。

他心裏想,大哥高看他了,別說是他,就是陛下如今拿江南也毫無沒辦法。

他在回信中,也將這事淡淡和大哥提了,寫完信問裴慎:“是全都攔著了,還是截留了一部分?”

“一部分,只是這北上的運糧船實在太多了,咱們一路南下這麽久,運河上的糧船就沒有斷過。”

裴峴:“去問問,被扣住的糧商怎麽回事。”

裴慎下船後不久,他才出了船艙望了眼碼頭周邊的船,因著他穿的尋常,隔壁船上的人站在船頭也朝碼頭眺望著,相隔不過幾丈,那人見他出來,便問:“這位兄臺可是從江洲北上的?”

裴峴問:“你們這是也被扣住了?”

那人也不計較,大概是太著急,忙說:“嗐,我們是蘇州的糧商,被扣在這裏。說是揚州府要加稅。”

裴峴挑眉:“這是為何?”

因著裴峴的船吃水深,對方也以為他是商船,低聲說:“說是北方建奴叩關,朝廷要加稅給邊關將士籌餉。”

裴峴皺眉:“這是誰說的?”

那人以為他不知道,便說:“漕運總督任大人已經回京,眼下江都巡撫領著漕運的差事,那位劉大人最是喜歡象牙雕品,我已經傳信回去讓家裏人準備了,小兄弟若是沒準備,還是要早早備好才是。”

“謝這位兄臺。”

那人擺手:“嗐,出門在外,不過是一句方便的事,咱們這種人賺的就是水上的這點辛苦錢,能少一些麻煩最好不過了。”

裴峴陪著站在船頭聽著那人的抱怨,江都巡撫劉正東暫代漕運總督,劉正東和楊芳蓮是同年,兩人都是浙江紹興府人,當年拜的老師是曾汝昌。

曾汝昌就是嘉興人,曾做過先帝的老師,當年國朝不穩,草原鐵騎南下,曾汝昌領命北上和談,為穩住草原突厥部,被扣在草原七年,歸朝後先帝賜忠親王,一時榮耀至極。

曾汝昌死後,其子曾慶國因為邊將王威案被免職,之後再沒有入仕。他和劉正東是一肩挑擔的關系。

江南文官之間的關系錯綜覆雜,幾乎都是姻親。

大哥在信中說,楊芳蓮在獄中已自戕未遂,死不認罪,如今內閣鬧起來了。

他聽著隔壁船上的人又在和其他人在詢問何時放關的事,至於象牙這東西一時半會兒不好找。

建奴叩關這是軍報,朝廷都沒有指令,兄長在朝廷堂部才有所耳聞,沒想到江南之地居然已經借此在運河上加稅,簡直猖狂至極了。不用說也是內閣幾位大人定下的安撫邊關的借口。

加稅加了多少,用在邊關多少,這都不好說。

等裴慎回來,裴慎打聽的很詳細,加稅兩成,有路子的把禮送到劉正東手裏,他都收了,但是沒靠山的只能據實繳稅,這段時間被扣住的運糧船很多。

現在情況變成了,有門路送禮,劉正東收了禮才是關鍵,沒有門路的送禮也送不出去。

這關系這麽聯系起來,可不就牢固了嘛。

趙幼澄在京中並不知道這回事,只收到信糧船被扣,她皺眉問:“為什麽會被扣?”

她記得建元十九年,建奴叩關,草原部落南下,整個北方一線用兵,朝廷告急,才從江南征糧,糧船全部被扣,她才求助過師兄,師兄回信師伯已經幫忙了。

她不記得眼下漕運為什麽會扣運糧船。

她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去江都,冬淩問:“殿下,要不我走一趟江南吧。”

趙幼澄搖頭:“讓我想想。”

她轉念一想裴峴就在江南,一下覺得有了靠山,立刻說:“師叔就在江南,我讓人去找他。”

她現在求裴峴辦事,真是一點都不心虛。要是前世她肯定拉不下臉來,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她很是不在乎臉面。用裴峴簡直理直氣壯。

她寫了信交給彭懿,試探問:“能快馬送到師叔手中嗎?我舅舅遇上麻煩了。”

彭懿只答:“可以。”

不過幾日,裴峴就收到她的信了:隴西李家糧船被扣,望師叔轉圜一二。

她的第二封信,寫的情真意切。第一封信交給彭懿之後,她第二封信也沒那麽急,主要是為了感謝裴峴。

她的生絲布匹店,放出的風聲是裴家遠親,糧店是隴西李家的名號。眼下運糧船被扣,還是小心為上。

裴峴看了眼吩咐裴慎:“讓人打聽一聲,隴西李家的船有多少,你帶我的私印去讓放行了。”

裴慎好奇看他一眼,但沒有多嘴,就出去辦事了。

晚了幾日,裴峴果真收到她的感謝信了,通篇溢美之詞,虛偽至極,是她的手筆。也只有她才能寫出來這種話。

裴峴在燈下看的認真,一邊看一邊嗤笑她拍馬屁的小心思,尤其她在最後寫到:裴大人護救之恩,趙阿鯉銘記於心,無以為報。裴大人畢竟是長輩,若是他日裴大人大婚,我必定送一份大禮,以謝裴大人的回護之恩。

裴峴不經她提醒都想不起他的親事,那位劉大人想必不太能看得上他,要不然他臨行前登門拜訪沒見到,劉家也沒什麽信,也不見大哥信中提及劉家人。

他原本冷硬的心腸,被趙幼澄的信勾起幾分思緒,也想起了自己的親事。

作者有話說:

明天有事,提前更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