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拜佛禪坐
關燈
小
中
大
一月過去,沈香和槐容在後院也呆習慣了。
鄭青菡不比別家四肢不勤的大小姐,很多事都喜歡自己動手,性格又素來寡淡肅穆,平常偶爾見見管事唐昭,基本就沒別的事。
沈香和槐容也樂得清閑,平日裏和錦繡打絡子做針線,要不就幫鄭青菡曬曬藥草。
這幾天降溫,鄭青菡名下幾間鋪子開始賣裘衣,唐昭弄了幾件珍貴的狐裘和豹裘大衣送過來。
就說那狐裘,純白輕暖,恐怕價值連城。
沈香的目光尾隨著唐昭手上的狐裘,一路跟到書房門口,見唐昭進到書屋,方才收回眼睛。
鄭青菡和唐昭談事大多在書房,屋裏永遠只留錦繡一人服侍。
錦繡給唐昭倒好茶,退出書房。
唐昭平常進屋多是說生意經,今日把裘衣遞給鄭青菡,卻道:“藏在相國府的暗衛,李晨全打聽出來了。”
鄭青菡大喜過望,沒白把李晨安排進外院,果然摸出點頭緒。
她早就想一刀子解決掉鄭伯綏,只是相國府暗衛潛伏,她不敢輕易動手,以免打草驚蛇。
現在聽唐昭一言,立馬問道:“有多少人手,功夫如何?”
唐昭清了清嗓子道:“人數不多,大約十人,功夫了得,跟護院打扮一致,要不是李晨摸清底細,任誰也分辨不出區別。”
鄭青菡沈住氣盤算,在府裏下殺手動靜太大,等哪一天鄭伯綏出門,再殺他個措手不及,不由壓低聲道:“咱們的人可贏得過那些暗衛?”
“打個平手沒問題。”唐昭皺眉道:“你要幹什麽?”
鄭青菡是重生之人,殺鄭伯綏等於是報殺父之仇,而唐昭並不知她重生,要把想法說出來,還不把唐昭活活嚇死。
弒父是天下第一大罪,父為子綱的規矩擺在那兒,鄭青菡不便跟他明說,只道:“摸清底細也好有個防範。”
唐昭再精明,也想不到“弒父”那上頭去。
反正鄭青菡和鄭伯綏一向不對盤,早些日子鄭伯綏讓人查封淘金船,還要把鄭青菡嫁進狼窩虎穴,眼下鄭青菡以守為攻,也是有道理的。
送走唐昭,鄭青菡坐在正房仔細盤算,蔣瀲邁進屋道:“想什麽想得出神,我都快走到你跟前,你連個反應也沒有。”
鄭青菡忙給蔣瀲行禮,沒見到麟哥兒,幾分失望道:“母親要來,也該把弟弟抱來。”
蔣瀲道:“有事跟你商量,把他抱來,還不鬧騰。”
鄭青菡不禁笑道:“我就喜歡弟弟鬧騰,姐弟之間就該有熱乎勁。”
蔣瀲心裏一軟,眼淚差點沒出來。
高門大戶的小姐個個都是嬌養貴養,沒見過像鄭青菡一樣,跟只烏龜似得縮在後院宅子,連席面應酬也沒有。
母親早亡,父親打壓,手足相殘,婚事不順,什麽倒黴事全落頭上,說句難聽的話,鐵打的人也得趴下,也虧得她一步步走到今天。
蔣瀲接過錦繡遞來的茶,開口道:“我瞧你整日在後院悶得發慌,後日是阿彌陀佛聖誕,府上要去天寶寺拜佛禪坐,你正好出去散散心。”
鄭青菡楞了一下道:“天寶寺?”
蔣瀲笑道:“還沒去過天寶寺吧?你不知道,平常年例,京都的大戶人家都喜歡去天寶寺拜懺。”
鄭青菡當然知道,今年的盂蘭會大齋她和柳影剛去過,還有高僧主持灑凈儀式。
那日,還下了一場大雨。
她還記得,雨水很大,敲打在二十四股油紙傘上叭叭作響。
是蘇轍先到的天寶寺,他的傘落在柳影的頭上。
容瑾晚到一步,傘便落在她的頭上。
當初,她還有心裏嘀咕,蘇轍真是個毫不識相的家夥,卻沒想到,不識相的原是自己。
鄭青菡的嘴角不經意間微微上揚。
蔣瀲會錯意道:“瞧瞧,聽見能出門,嘴角都開始帶笑。本來就是,年紀輕輕的,就該給熟識的女眷下下貼子,一來能解悶,二來也能有通家之誼,等過幾天,就給沛國公府喬郡主和連小姐下貼子,叫她們來咱們府裏坐坐,你也不怕悶出毛病。”
鄭青菡笑了笑,開口道:“後日,父親、弟妹和姨娘都會去天寶寺嗎?”
蔣瀲點頭道:“老爺奉佛十餘載,俯伏受教,對於神靈十分崇信,阿彌陀佛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後日是佛祖聖誕,是天下佛子們的節日,全府都會去。”
這麽多人,要下手殺鄭伯綏怕是不易,鄭青菡收笑,面露失望。
蔣瀲沒留意她的表情,想了想道:“眾生平等,都有佛性,放生的日子定在菩薩的聖誕最為殊勝,天寶寺西邊辟有專門的放生池,供人放養動物,到時候把買來的龜、魚、螺拿去放生,也算善行一樁。”
拜佛禪坐,放生護生,圖得就是個“福慧雙修”。
前世,鄭青菡醫者仁心,救過無數條性命。
到頭來,好人沒好報,只落得個刀箭牢獄,橫死枉生。
可見,“善有善報”這種說辭並不存在。
不信歸不信,去還是得去。
到了後日阿彌陀佛聖誕,相國府一幹人等坐馬車去了天寶寺。
進到天寶寺正廳,阿彌陀佛的金身就印入眼簾,金身右手下垂,掌心向前是為願印,左手持蓮華,跏趺坐下寶蓮。
鄭伯綏領家眷在佛前拈香頂禮參拜,天寶寺眾僧念三寶雲經,梵文聲回蕩在佛堂,呈現一片萬德莊重。
參拜結束,天寶寺高僧遍灑甘露,為相國府諸人賜得法水洗禮,清靜三業。
法水賜完,眾人恭誦佛經,法音宣流,離苦得樂。
事畢,已是中午時分,因阿彌陀佛聖誕日,眾生要把慈悲精神體現在吃食上,相國府諸人兼在殿內奉齋,天寶寺的素食做得講究,口味相當可口。
飯後,鄭伯綏帶著男眷去了佛茶會,正所謂“茶禪一味”,茶禪恰有共通之處。
茶如禪意,亦如人生,體會其苦,品味其香,自省自悟。
只是,人有萬千色相,茶有千般滋味,有些人就算再喝一輩子,也領悟不出其中意義。
鄭青菡目光冷冷的射向鄭伯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鄭青菡不比別家四肢不勤的大小姐,很多事都喜歡自己動手,性格又素來寡淡肅穆,平常偶爾見見管事唐昭,基本就沒別的事。
沈香和槐容也樂得清閑,平日裏和錦繡打絡子做針線,要不就幫鄭青菡曬曬藥草。
這幾天降溫,鄭青菡名下幾間鋪子開始賣裘衣,唐昭弄了幾件珍貴的狐裘和豹裘大衣送過來。
就說那狐裘,純白輕暖,恐怕價值連城。
沈香的目光尾隨著唐昭手上的狐裘,一路跟到書房門口,見唐昭進到書屋,方才收回眼睛。
鄭青菡和唐昭談事大多在書房,屋裏永遠只留錦繡一人服侍。
錦繡給唐昭倒好茶,退出書房。
唐昭平常進屋多是說生意經,今日把裘衣遞給鄭青菡,卻道:“藏在相國府的暗衛,李晨全打聽出來了。”
鄭青菡大喜過望,沒白把李晨安排進外院,果然摸出點頭緒。
她早就想一刀子解決掉鄭伯綏,只是相國府暗衛潛伏,她不敢輕易動手,以免打草驚蛇。
現在聽唐昭一言,立馬問道:“有多少人手,功夫如何?”
唐昭清了清嗓子道:“人數不多,大約十人,功夫了得,跟護院打扮一致,要不是李晨摸清底細,任誰也分辨不出區別。”
鄭青菡沈住氣盤算,在府裏下殺手動靜太大,等哪一天鄭伯綏出門,再殺他個措手不及,不由壓低聲道:“咱們的人可贏得過那些暗衛?”
“打個平手沒問題。”唐昭皺眉道:“你要幹什麽?”
鄭青菡是重生之人,殺鄭伯綏等於是報殺父之仇,而唐昭並不知她重生,要把想法說出來,還不把唐昭活活嚇死。
弒父是天下第一大罪,父為子綱的規矩擺在那兒,鄭青菡不便跟他明說,只道:“摸清底細也好有個防範。”
唐昭再精明,也想不到“弒父”那上頭去。
反正鄭青菡和鄭伯綏一向不對盤,早些日子鄭伯綏讓人查封淘金船,還要把鄭青菡嫁進狼窩虎穴,眼下鄭青菡以守為攻,也是有道理的。
送走唐昭,鄭青菡坐在正房仔細盤算,蔣瀲邁進屋道:“想什麽想得出神,我都快走到你跟前,你連個反應也沒有。”
鄭青菡忙給蔣瀲行禮,沒見到麟哥兒,幾分失望道:“母親要來,也該把弟弟抱來。”
蔣瀲道:“有事跟你商量,把他抱來,還不鬧騰。”
鄭青菡不禁笑道:“我就喜歡弟弟鬧騰,姐弟之間就該有熱乎勁。”
蔣瀲心裏一軟,眼淚差點沒出來。
高門大戶的小姐個個都是嬌養貴養,沒見過像鄭青菡一樣,跟只烏龜似得縮在後院宅子,連席面應酬也沒有。
母親早亡,父親打壓,手足相殘,婚事不順,什麽倒黴事全落頭上,說句難聽的話,鐵打的人也得趴下,也虧得她一步步走到今天。
蔣瀲接過錦繡遞來的茶,開口道:“我瞧你整日在後院悶得發慌,後日是阿彌陀佛聖誕,府上要去天寶寺拜佛禪坐,你正好出去散散心。”
鄭青菡楞了一下道:“天寶寺?”
蔣瀲笑道:“還沒去過天寶寺吧?你不知道,平常年例,京都的大戶人家都喜歡去天寶寺拜懺。”
鄭青菡當然知道,今年的盂蘭會大齋她和柳影剛去過,還有高僧主持灑凈儀式。
那日,還下了一場大雨。
她還記得,雨水很大,敲打在二十四股油紙傘上叭叭作響。
是蘇轍先到的天寶寺,他的傘落在柳影的頭上。
容瑾晚到一步,傘便落在她的頭上。
當初,她還有心裏嘀咕,蘇轍真是個毫不識相的家夥,卻沒想到,不識相的原是自己。
鄭青菡的嘴角不經意間微微上揚。
蔣瀲會錯意道:“瞧瞧,聽見能出門,嘴角都開始帶笑。本來就是,年紀輕輕的,就該給熟識的女眷下下貼子,一來能解悶,二來也能有通家之誼,等過幾天,就給沛國公府喬郡主和連小姐下貼子,叫她們來咱們府裏坐坐,你也不怕悶出毛病。”
鄭青菡笑了笑,開口道:“後日,父親、弟妹和姨娘都會去天寶寺嗎?”
蔣瀲點頭道:“老爺奉佛十餘載,俯伏受教,對於神靈十分崇信,阿彌陀佛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後日是佛祖聖誕,是天下佛子們的節日,全府都會去。”
這麽多人,要下手殺鄭伯綏怕是不易,鄭青菡收笑,面露失望。
蔣瀲沒留意她的表情,想了想道:“眾生平等,都有佛性,放生的日子定在菩薩的聖誕最為殊勝,天寶寺西邊辟有專門的放生池,供人放養動物,到時候把買來的龜、魚、螺拿去放生,也算善行一樁。”
拜佛禪坐,放生護生,圖得就是個“福慧雙修”。
前世,鄭青菡醫者仁心,救過無數條性命。
到頭來,好人沒好報,只落得個刀箭牢獄,橫死枉生。
可見,“善有善報”這種說辭並不存在。
不信歸不信,去還是得去。
到了後日阿彌陀佛聖誕,相國府一幹人等坐馬車去了天寶寺。
進到天寶寺正廳,阿彌陀佛的金身就印入眼簾,金身右手下垂,掌心向前是為願印,左手持蓮華,跏趺坐下寶蓮。
鄭伯綏領家眷在佛前拈香頂禮參拜,天寶寺眾僧念三寶雲經,梵文聲回蕩在佛堂,呈現一片萬德莊重。
參拜結束,天寶寺高僧遍灑甘露,為相國府諸人賜得法水洗禮,清靜三業。
法水賜完,眾人恭誦佛經,法音宣流,離苦得樂。
事畢,已是中午時分,因阿彌陀佛聖誕日,眾生要把慈悲精神體現在吃食上,相國府諸人兼在殿內奉齋,天寶寺的素食做得講究,口味相當可口。
飯後,鄭伯綏帶著男眷去了佛茶會,正所謂“茶禪一味”,茶禪恰有共通之處。
茶如禪意,亦如人生,體會其苦,品味其香,自省自悟。
只是,人有萬千色相,茶有千般滋味,有些人就算再喝一輩子,也領悟不出其中意義。
鄭青菡目光冷冷的射向鄭伯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