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家宴 我有嘉賓 中心喜之

關燈
家宴我有嘉賓中心喜之

崇禎十五年夏 1642年

“陳大姑娘替我保管著吧,我如今四處游歷,也帶不著這樣的物件了。”小小的白玉無事牌,連帶著一小截紅珊瑚枝,又回到了我手裏。確切地說,他並沒有接過去。

這算怎麽一回事呢?我心中懊惱。

“什麽好東西?”小叔叔忽然站在我身後,好奇地瞧著。這一日,不知怎得,他忽然恢覆了少年時的模樣,盡管頑皮起來。“馨遠,你小時候管我侄女叫妹妹,現在管我侄女叫陳大姑娘,稱呼雖然變了,不過總是和她是同輩,那你該管我叫什麽呢?”

小叔叔已經年近弱冠,卻又開起了這樣的無聊玩笑,占人便宜。

這一日,羅家哥哥來家中拜訪。

這麽說也不對,由於周侍郎洗刷冤屈這一件事。現在他又不是羅家哥哥,而成了什麽周家哥哥了。不僅樣貌變了,姓名也變了,姓周,名穎棠,字馨遠,真是咄咄怪事。

我們如今也不是小璀和小璨了,分別是陳大姑娘,陳二姑娘。

變了的還有很多,比方說,我當了家,卻沒了往日那般精致的點心給人吃了;比方說,小璨當年要將母親分享給人,現在卻連自己也沒有母親了。

新的周家哥哥來過幾次,但我總是不在,不是在處理事情,就是在絲綢行裏,並不得見。

這一日,我與趙先生又是口角一番,以前我總以為要壓過人去,讓人曉得我雙目如炬,得了勝才算了事。現在,我已經知道了一些退讓。賬目管的清楚,具體行動總要留給人一些寬裕。再說如今這樣局面,坊中掌櫃夥計不離不棄,已經是大仁大義了。

回到家中,端娘告訴我們少去四處走動,尤其不要到父親的書房去。說是近日客人往來頻繁,我們姐妹年紀大了,總該有個樣子,莫要讓人笑話。

“什麽客人?”小璨問。

“莫要管,都是些外客,和你沒有關系。”

“哪裏來的外客?”

“杭州來的,一個爆發的鹽商。”

“你見了?是老是少,什麽模樣?”

“見那人做什麽?鹽商還能有什麽模樣,不過是腰間有些銀錢就振衣作響之輩。”端娘臉上似乎有不屑的神色。說來也怪,同樣是經商人家,卻也要分個三六九等、比個高低貴賤來了。我看,她是見不得人家有銀錢,我們落魄。

端娘這些日子總是晴雨不定的。一時間,瞧著我們姐妹琴棋書畫、針線女工樣樣不行,說我倆竟還不如兩塊頑石,一絲也不開竅,早晚要讓我們的母親蒙羞。一時間,父親不知道說了什麽,端娘卻要極力反駁,在她口中,我們倆又樣樣好了起來,伶俐乖覺,美貌動人,道成了兩塊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了。

父親走了,她自己還在那裏不休的嘀咕著什麽:莫說湖州、就是杭州、南京、北京的高門大戶、世家子弟,我們小璀和和小璨都般配、都去得。

“端娘說什麽?去北京幹什麽?”小璨問。

“噓,收聲。”我說。

小璨聽了,輕手輕腳地將幾塊石頭放進母親留下的一個金絲楠盒子裏。這些無用之物又是幹什麽的?

近來,她越發古怪了,有時候是拿著石頭盒子,有時候抱著貓只管在荒蕪的園子裏東游西逛。自打祖母死後,那只小貓就歸了她了,養的又瘦又野又沒規矩,倒是和她很親。

“馮六郎是誰?”

“與你不相幹。別擋著。”不知道小璨又在哪聽了什麽話。我哪裏知道,懶得理她,她專會在人看賬本子的時候攪合。

父親做事也越發沒了章法。忽的一日說是家裏要請人吃飯,要我和端娘準備,又說太冷清了,要人人都去。

我也是不懂,本來我們經商人家又不是為官做宰的,並沒有那些規矩,也怕不拋頭露面見人的,再說,湖州水道上掌船販絲的娘子多了去了。可是端娘前些日子,分明說過讓我們姐妹謹慎回避,不要撞見了外客。父親這會兒卻又讓我們與外客一同去吃飯。這可是,誰說的清呢,父親這兩年想什麽,我一件不知道,半點也弄不清。

總之,想來端娘能當的家、能做的主還是比父親略差一些。

敲定了菜肴果品,我幹忙著又出門去,到絲綢行裏看了一眼近日的賬目,生絲數目上和前幾年的對比,出海的花色和織造司要送到北京的花色。父親叫我去吃飯,或是因為我在坊裏管了這麽一段日子,有賬目要問我。想來是他連日醉酒,忘記了囑咐我這一件,我須得自己記得,莫要在客人面前露了怯,讓人瞧不起我們陳家做生意沒章法。

來的這一位就是端娘沒瞧過,也瞧不上的鹽商馮六郎,馮端禮。

都說鹽商巨富又粗鄙。這位馮官人富不富不知道,看著也並不粗鄙。

墨黑的眼睛,白皙臉龐,約摸二十七八歲的樣子,身量很高,舉止斯文。

父親稱他為世兄,我想可是奇了,我可從沒聽過我們和這一位家裏有什麽故交。幸而小璨並沒有問出口來,原來她在那裏楞神呢,父親說什麽,完全沒聽。

我坐在呢,既不低頭,也不仰視,只等著父親問賬目,好回話。一個管家的姑娘,羞羞怯怯的可不行。

可是,他們兩個卻只管寒暄,半點也不提。我餘光裏看見那位馮六郎穿著一件淡粉色的圓領袍,系著一根墨綠的絲絳。那料子是哪家織的?華貴耀眼,那樣的花紋,我竟然不認得,也不知道是不是杭州新流行的,銷路好不好,價格貴不貴?我在心裏慢慢勾勒著,想著明日裏畫出來,拿到絲織坊去,給織娘們看看,織不織的出來。

想完了這些,我低頭看見自己的衣裳,忽然就有些眼氣。家裏今年還沒做過衣裳呢,小璨如今竄了個子,就穿我剩下的。我呢,端娘就改了祖母和母親年輕時的舊衣來。所幸我同他們身量都差不多。

然而再好的綾羅放久了,顏色都有些暗淡,像是成色不純的銀子蒙了灰銹,再說,一二十年、三四十年前的花樣紋路,再怎麽好,如今看來也有些過時了。縱使端娘再手巧,再剪裁得宜,卻也熨燙不平時間的痕跡。

我正在這裏為著我們姐妹兩個的衣衫自慚形穢。卻又有人進來了。

“馨遠世兄,你來了,快請進。”父親站起身來,微笑著問候。

我瞧見我們的羅家哥哥,不,周家哥哥正站在門口。穿著一件苧麻的淡青色袍子。

這次沒叫錯,從祖母那裏論,他確實算是我們家的世交晚輩。

一屋子人坐定了,我發現無論是坐著的主人,站著的奴婢,各個都穿著綾羅,只有周穎棠一身布衣,忽然覺得有些好笑。

原本只有有了功名的人才能著錦緞。洪武帝可是不許經商人家穿的。如今卻正好調了過來。父親平日出門為著祖母教誨,原是很少穿的,今日也穿了起來;我們家是做絲綢的,哪有賣油娘子水梳頭的道理,是以伺候的婢女也穿著。那位馮六郎更不必說了。

菜肴端上來之前,照例是擺了些冷盤,大家喝茶閑聊寒暄。既然還是沒我說話的份,我便慢慢四處打量,看著各處是不是布置的合體得宜。忽然間,我瞧見周家哥哥身後那個大花瓶裏,還插著端陽日的五瑞花,並沒有新的替換。石榴、葵花、菖蒲、艾葉尚可,那支黃梔花卻已經有些卷曲了。察覺了這個,我心裏便覺得有些窘迫,這時候該換些木筆來才更相宜,方能顯示出我們精心待客,不至於怠慢。

可是,這怎麽能怪得了端娘呢,這些花還是端陽時候買的,好不容易養護著,今日才還能夠用。過去,家裏這時候,海棠、牡丹、芍藥、茉莉、山茶,想要就有,如今可是都沒了,能省則省。

上了菜,依然沒有人問我賬目的事情。

馮六郎和我們周家哥哥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什麽金陵防務,什麽民不聊生,什麽張獻忠逆賊一句一句的飄進我耳朵裏。

“馮兄,不能一概以逆賊論處。是賊不假,可是今年水旱接連,稅務征收又急。朝中可曾體恤?非但不體恤,還專門派了一幹酷吏貪官下來。如此,一環扣著一環,鬥獸棋一般,貓吃老鼠,狼吃貓,老虎吃狼,獅子又吃老虎,大象再吃獅子。一級吃一級,到了最後,最底下的老鼠,生計全無,只得返身作勢吞象。”

周家哥哥的話聽得我一驚,這已經算誹謗朝政了。

馮六郎卻說,這個比喻有些不恰當,朝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天災連綿,譬如杭州的知府周大人年年帶著人祈雨,從來不忘。

小璨忽然驚醒了一般,插起話來。非但沒有問誰要吃貓,反而唱反調地說:鬥獸棋一說是君子善假於物,朝廷就是不體恤的。

馮六郎笑了笑,沒有與她爭論,只說:是借物言志罷。暗搓搓地給周家哥哥扣了個對國對君不滿的帽子。

小璨反駁說:“君子愛人,是為仁。不是言自己的志,而是為了公心。”“季夏暑氣微,涼飈日夕發,素商司清秋,炎光灼人骨。農夫筋力殫,畝畝水易靖,刺史念群氓,徒行叩天闕。”她到真是不依不饒,又念起詩來了。

什麽意思?我可沒見什麽刺史叩天闕,再說刺史裝模作樣的叩天闕有什麽用,還不是大災不斷!小璨竟然會諷刺人了。

馮六郎說:“陳二姑娘,你在閨閣裏不出門,或許未曾聽聞,那張獻忠李自成無端暴虐,殺人如麻,遇到旅人商賈更是不放過,可是與仁義沾不上半點關系。”

他們這樣雞同鴨講,有什麽意思。幹嘛要談這些,平定叛軍,要天下雨,哪個是在座的人能管的了得。怎麽還不談賬目?我聽得都有些煩了,再說,小璨這樣得罪客人,對生意怕是沒好處。

父親打了圓場,說:“馮六郎和馨遠說的原都沒有錯,馨遠是讀書人,憂心君父;馮六郎和我們一樣經商,感念天恩。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和本分是應當的。畢竟,各守本分,方才天下太平。”

父親稱周家哥哥馨遠,稱馮姓客人為六郎,想來還是有親疏分別的。

然而現在天下並不太平,盜匪四起,那到底是誰沒有守本分呢?

我只是這般想,小璨卻開口問了出來。

四座大驚,父親只好請她回去休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