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不覺龍門是險津
關燈
小
中
大
秋闈:不覺龍門是險津
崇禎十一年秋
入了秋,天氣一天涼過一天。
距離小叔叔和羅家哥哥院試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祖母雖然也囑咐他們用功,但還沒有囑咐他們莫要貪涼、少吃瓜藕的時候多。
見了祖母的態度如此,家中上下也就並不緊張了。
一則,小叔叔不過才十四五歲,十分年輕。去應考不過是為了熟悉考場環境。就像開了春,野鴨子先伸處一只腳掌到池子裏試試溫涼。考上自然是撞了大運,考不上那也沒什麽,來年捐個生員就是。
二則,借著機會,或是能見著本省學政,瞧見人家如何為官做宰,長個見識。
三則,出了門去,認得了其他童生,交了朋友,總比日日在家中和女眷仆婦廝混的好。
四則,透過考試題目,能夠明白些治國理政、經濟文章的要義,這都是要千錘百煉,方才琢磨得出來的。
家中雖這樣,張先生卻如臨大敵。直到考試前一日,方才有些高興的神色。臨了,忽地站起身來,朝著我們拱了拱手,說:我祝願諸君都能采芹泮水、食餼上庠!
我們連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行起禮來。舉止雖然是這樣,我卻腹誹道:就算考中了秀才,離著先生說的那一步還遠著十萬八千裏呢!就像要去西牛賀洲取經,現下怕是連玉門關都沒出得呢!更何況,學堂裏也只有兩個學生去了,先生怕是把我們三個給忘了。
雖然這般,我還是很高興的。父親早年間雖然捐了個出身,但到底是不一樣的。這可是自從曾祖父以來,我家第一遭科考。
祖母早早命人備下各色事物,自不必提。親友們也接連差遣人過來,送了毛筆、定勝糕和粽子,取的是筆定糕粽——“必定高中”之意。
莊子裏的家人聽說了,來繳納佃租米糧也不忘在上頭貼些紅紙,高高地在外頭說一句:祝兩位小爺高中大吉,封妻蔭子!
我們只管在簾子裏頭哄笑。只有小璨呆呆地問道:什麽封妻蔭子?
小璨方才過了生日,已經十一歲了。
我們也都各自準備了禮物。
我和小璨送了小叔叔和羅家哥哥每人一只新筆,都是在祖母那裏挑的。剛一送完,小叔叔就問:“穎棠呀,你到時候要用哪一支?”
這還用說,自然是要用舊的,用順了手的。
素白表姐則送了兩方從家中帶來的端硯,樣子都是素的,沒有雕刻。祖母瞧見那細膩的質地,又說太貴重了。
由於那筆不是我們出的錢,也不是我們出的力,我和小璨又商量著給兩位學子繡只荷包手巾,表表心意,路上還能裝些零碎東西。
在端娘的嘮叨下,熬了幾晚,終於成了。我給小叔叔的是枚繡了杏花的荷包,給羅家哥哥的是一枚繡了桂花的。
小叔叔見了,又搶白說:“怎麽這等偏心,我竟不知道你還同我一般姓陳!瞧瞧!他的是蟾宮折桂,到了我這兒進士及第就行了?我可真是白疼你了!”
我瞥了他一眼就走,理睬他純屬多餘。他離著進士及第還遠著呢!
小璨給小叔叔的汗巾繡了一支荷花,針腳很粗;給羅家哥哥的繡了幾根蘭草,同樣針腳很粗。是粗到良家子弟系不出門的程度。
小叔叔見了卻叫好,說:“不枉我平日疼你”。又說:“給穎棠的那是什麽?”
小璨答道是:“蘭草”。
“那又是什麽寓意?什麽官兒和蘭草有關系?”小叔叔今天竟是和我們姐妹杠上了。
“不知道,穎棠哥哥當不當官有什麽要緊?”
這下就連祖母也笑罵著,讓她少說些呆話。
院試後,第五日一早,就聽見外頭有人高聲說放了榜了。我和小璨一個筋鬥雲就翻到了祖母那裏,小叔叔和羅家哥哥卻早已經給人拉走了。直到晚上方才回來。
兩個人都是一頭一身的花紅彩紙碎屑,臉上都有了幾分醉意,想來是在外頭被灌了酒。祖母連忙叫雲嬌姐姐端醒酒湯來。
小璨湊了上去,一連聲地問,在外頭吃了什麽,說了什麽,做了什麽,見了什麽人?
羅家哥哥尚且能答一兩句,小叔叔卻只是笑。
扶著他的小童說:“外頭的掌櫃們滿口封妻蔭子地敬個不停,咱們小爺太過實心眼,不懂得推辭,才醉到了這般田地。”
不過他到底還算有心,給我們帶來不少點心糕餅。臨了還親自給外間桌子那只青瓷花瓶裏貯了水,又讓陪著的小童將一支禦衣黃牡丹遞了過來,親手插了進去。
安置妥當了,剛要講話,就吐了,祖母連忙喚人扶他去安睡。
秋風吹進來,那一支禦衣黃顫顫巍巍地,薄綢般的花瓣搖曳著,真如一位嬌貴的美人。這時節,這花是不多見的,難為小叔叔這般有孝心。
自從成了秀才,這家裏的人對待小叔叔和從前就不一樣了,父親也將他看做了大人,不再如孩童一般了。我本以為,他們自此就要去忙著與那些讀書人結交,不再整日裏同我們玩了。
誰知道小叔叔竟是個百善孝為先的人,晨昏定省,來的更為殷勤了,只要得了閑就來探望祖母,陪著說話。
早上,我們一進屋,就瞧見素白表姐在刺繡,小叔叔居然在旁邊劈線,一個繡的生疏,一個劈的粗糙,真是笑死人了。
或許真是他近來長進了,生出這許多耐心來。過了一會兒,雲嬌姐姐來教素白表姐如何運針。表姐學了,還沒繡兩針,小叔叔就說這繡的很好,還細細端詳著說比那露香園的韓夫人繡的還好。
又過了幾日,徐家表姐寫詩,小叔叔就說比李清照寫的還好。小璨站到凳子上,只瞧見紙上只有兩句開頭,還沒寫完。
小叔叔原來拙嘴笨腮,現在卻突然說話如此婉轉動聽起來。小叔叔素來不會說謊,現在更是情真意切,一雙眼睛無比志誠,真是咄咄怪事。
更怪的是,素白姐姐本來是個利落的人,最見不得別人啰裏啰嗦,此刻卻由著小叔叔廢話。
不久,我便有些明白了。小燦是傻子,我可不是。不過話說回來,小璨雖然是傻子,說起話來卻有幾分道理。她纏著祖母說:
“把素白姐姐留在咱們家吧,不走了”。
祖母問:“怎麽留呀”。她卻答不上來。祖母見狀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多說。
掌燈的時候,我回到家裏,在簾子下面卻聽見父親和母親說,徐家門第是我們高攀不起的。我想怎麽高攀不起了?素白姐姐那麽溫和爽朗,整日和我們廝混,沒有一點架子,根本不需要攀。
母親聽了卻忽然賭氣起來,說父親心裏有門第之見,最記得高攀兩個字,我們李家跟你們陳家比自然也是高攀了。
父親惹了禍,哄了許久才好。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這年秋末,發生了一件大事——我們第一次見到皇宮裏的官差。
他們各個穿著威嚴端正的衣服,都是些極好的玄青錦緞;帶來的卻是炭灰色的消息。
領頭的那位一進門,就說:聖旨到,徐素白接旨。
我們一家從沒見過這樣的場面,也沒接待過皇上的官差,各個都慌,只有祖母定了定神,沈住氣讓人擺好香案。
素白表姐在前,陳家人並著眾仆婦在後,黑壓壓地跪了一地。
那官兒說的也是一口郎朗的北京官話:制曰:徐泰安忠貞可嘉……其女徐素白奉旨進宮,陪伴太後,不必前往九江迎父親靈柩。
一個字一個字的,本來是很清楚的,但我好像卻無法明白那些話是什麽意思。我不敢擡頭,既不敢看失去了父親的素白表姐,也不敢在宮裏的官差眼皮子底下異動失禮。
等到聽見素白表姐那句謝恩的時候,好像過去了一個時辰那麽長。
這官差有要務在身,自然無暇多等,不多時我就看見素白表姐出了門,登上輦車。她穿著祖母臨時找來的、自己年輕時候的一身縞素衣裳,如同一支梅花;手裏捧著那道聖旨,卻比禦衣黃比更為明亮鮮艷。
我們都恭恭敬敬地站在大門外,瞧著那輦車碾過地上稀疏的落葉,悄聲無息地走遠了,只留下兩條車轍。
風一吹,臉上一涼,我才發現那是兩道淚痕,低頭看去,小璨也哭了。
我回頭,羅家哥哥不在,只有小叔叔一個人垂頭站在那兒。我納悶著,好像自從接旨,自始至終都沒瞧見他。
再一回頭,小叔叔也不見了。
素白表姐走後,小叔叔並沒用一直慘然不樂,反而奮發讀書起來。原來眾人調侃他蟾宮折桂,他並不當一回事,現在倒是十分當真了。
父親說他是開了竅,知道上進了,要是能出個舉人、進士,對我家可是莫大光耀門楣。
附註:
1、標題:唐代袁皓的《及第後作》:升平時節逢公道,不覺龍門是險津。
2、參加縣試、府試,成績合格者才稱為童生,才有資格去參考院試。院試,由本省學政主持,成績合格者為生員,也叫秀才。生員分為三種,廩生、增生、附生。成績最優秀的生員才叫廩生,每月享受國家津貼補助,相當於現在國家獎學金、當上秀才已經有些特權了,如以免除一個人的徭役、見到縣官可不下跪等等。
3、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八《俗讖》載:“錫邑呼中字如粽音,凡大試則親友贈筆及定勝糕、米粽各一盒,祝曰筆定糕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崇禎十一年秋
入了秋,天氣一天涼過一天。
距離小叔叔和羅家哥哥院試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祖母雖然也囑咐他們用功,但還沒有囑咐他們莫要貪涼、少吃瓜藕的時候多。
見了祖母的態度如此,家中上下也就並不緊張了。
一則,小叔叔不過才十四五歲,十分年輕。去應考不過是為了熟悉考場環境。就像開了春,野鴨子先伸處一只腳掌到池子裏試試溫涼。考上自然是撞了大運,考不上那也沒什麽,來年捐個生員就是。
二則,借著機會,或是能見著本省學政,瞧見人家如何為官做宰,長個見識。
三則,出了門去,認得了其他童生,交了朋友,總比日日在家中和女眷仆婦廝混的好。
四則,透過考試題目,能夠明白些治國理政、經濟文章的要義,這都是要千錘百煉,方才琢磨得出來的。
家中雖這樣,張先生卻如臨大敵。直到考試前一日,方才有些高興的神色。臨了,忽地站起身來,朝著我們拱了拱手,說:我祝願諸君都能采芹泮水、食餼上庠!
我們連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行起禮來。舉止雖然是這樣,我卻腹誹道:就算考中了秀才,離著先生說的那一步還遠著十萬八千裏呢!就像要去西牛賀洲取經,現下怕是連玉門關都沒出得呢!更何況,學堂裏也只有兩個學生去了,先生怕是把我們三個給忘了。
雖然這般,我還是很高興的。父親早年間雖然捐了個出身,但到底是不一樣的。這可是自從曾祖父以來,我家第一遭科考。
祖母早早命人備下各色事物,自不必提。親友們也接連差遣人過來,送了毛筆、定勝糕和粽子,取的是筆定糕粽——“必定高中”之意。
莊子裏的家人聽說了,來繳納佃租米糧也不忘在上頭貼些紅紙,高高地在外頭說一句:祝兩位小爺高中大吉,封妻蔭子!
我們只管在簾子裏頭哄笑。只有小璨呆呆地問道:什麽封妻蔭子?
小璨方才過了生日,已經十一歲了。
我們也都各自準備了禮物。
我和小璨送了小叔叔和羅家哥哥每人一只新筆,都是在祖母那裏挑的。剛一送完,小叔叔就問:“穎棠呀,你到時候要用哪一支?”
這還用說,自然是要用舊的,用順了手的。
素白表姐則送了兩方從家中帶來的端硯,樣子都是素的,沒有雕刻。祖母瞧見那細膩的質地,又說太貴重了。
由於那筆不是我們出的錢,也不是我們出的力,我和小璨又商量著給兩位學子繡只荷包手巾,表表心意,路上還能裝些零碎東西。
在端娘的嘮叨下,熬了幾晚,終於成了。我給小叔叔的是枚繡了杏花的荷包,給羅家哥哥的是一枚繡了桂花的。
小叔叔見了,又搶白說:“怎麽這等偏心,我竟不知道你還同我一般姓陳!瞧瞧!他的是蟾宮折桂,到了我這兒進士及第就行了?我可真是白疼你了!”
我瞥了他一眼就走,理睬他純屬多餘。他離著進士及第還遠著呢!
小璨給小叔叔的汗巾繡了一支荷花,針腳很粗;給羅家哥哥的繡了幾根蘭草,同樣針腳很粗。是粗到良家子弟系不出門的程度。
小叔叔見了卻叫好,說:“不枉我平日疼你”。又說:“給穎棠的那是什麽?”
小璨答道是:“蘭草”。
“那又是什麽寓意?什麽官兒和蘭草有關系?”小叔叔今天竟是和我們姐妹杠上了。
“不知道,穎棠哥哥當不當官有什麽要緊?”
這下就連祖母也笑罵著,讓她少說些呆話。
院試後,第五日一早,就聽見外頭有人高聲說放了榜了。我和小璨一個筋鬥雲就翻到了祖母那裏,小叔叔和羅家哥哥卻早已經給人拉走了。直到晚上方才回來。
兩個人都是一頭一身的花紅彩紙碎屑,臉上都有了幾分醉意,想來是在外頭被灌了酒。祖母連忙叫雲嬌姐姐端醒酒湯來。
小璨湊了上去,一連聲地問,在外頭吃了什麽,說了什麽,做了什麽,見了什麽人?
羅家哥哥尚且能答一兩句,小叔叔卻只是笑。
扶著他的小童說:“外頭的掌櫃們滿口封妻蔭子地敬個不停,咱們小爺太過實心眼,不懂得推辭,才醉到了這般田地。”
不過他到底還算有心,給我們帶來不少點心糕餅。臨了還親自給外間桌子那只青瓷花瓶裏貯了水,又讓陪著的小童將一支禦衣黃牡丹遞了過來,親手插了進去。
安置妥當了,剛要講話,就吐了,祖母連忙喚人扶他去安睡。
秋風吹進來,那一支禦衣黃顫顫巍巍地,薄綢般的花瓣搖曳著,真如一位嬌貴的美人。這時節,這花是不多見的,難為小叔叔這般有孝心。
自從成了秀才,這家裏的人對待小叔叔和從前就不一樣了,父親也將他看做了大人,不再如孩童一般了。我本以為,他們自此就要去忙著與那些讀書人結交,不再整日裏同我們玩了。
誰知道小叔叔竟是個百善孝為先的人,晨昏定省,來的更為殷勤了,只要得了閑就來探望祖母,陪著說話。
早上,我們一進屋,就瞧見素白表姐在刺繡,小叔叔居然在旁邊劈線,一個繡的生疏,一個劈的粗糙,真是笑死人了。
或許真是他近來長進了,生出這許多耐心來。過了一會兒,雲嬌姐姐來教素白表姐如何運針。表姐學了,還沒繡兩針,小叔叔就說這繡的很好,還細細端詳著說比那露香園的韓夫人繡的還好。
又過了幾日,徐家表姐寫詩,小叔叔就說比李清照寫的還好。小璨站到凳子上,只瞧見紙上只有兩句開頭,還沒寫完。
小叔叔原來拙嘴笨腮,現在卻突然說話如此婉轉動聽起來。小叔叔素來不會說謊,現在更是情真意切,一雙眼睛無比志誠,真是咄咄怪事。
更怪的是,素白姐姐本來是個利落的人,最見不得別人啰裏啰嗦,此刻卻由著小叔叔廢話。
不久,我便有些明白了。小燦是傻子,我可不是。不過話說回來,小璨雖然是傻子,說起話來卻有幾分道理。她纏著祖母說:
“把素白姐姐留在咱們家吧,不走了”。
祖母問:“怎麽留呀”。她卻答不上來。祖母見狀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多說。
掌燈的時候,我回到家裏,在簾子下面卻聽見父親和母親說,徐家門第是我們高攀不起的。我想怎麽高攀不起了?素白姐姐那麽溫和爽朗,整日和我們廝混,沒有一點架子,根本不需要攀。
母親聽了卻忽然賭氣起來,說父親心裏有門第之見,最記得高攀兩個字,我們李家跟你們陳家比自然也是高攀了。
父親惹了禍,哄了許久才好。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這年秋末,發生了一件大事——我們第一次見到皇宮裏的官差。
他們各個穿著威嚴端正的衣服,都是些極好的玄青錦緞;帶來的卻是炭灰色的消息。
領頭的那位一進門,就說:聖旨到,徐素白接旨。
我們一家從沒見過這樣的場面,也沒接待過皇上的官差,各個都慌,只有祖母定了定神,沈住氣讓人擺好香案。
素白表姐在前,陳家人並著眾仆婦在後,黑壓壓地跪了一地。
那官兒說的也是一口郎朗的北京官話:制曰:徐泰安忠貞可嘉……其女徐素白奉旨進宮,陪伴太後,不必前往九江迎父親靈柩。
一個字一個字的,本來是很清楚的,但我好像卻無法明白那些話是什麽意思。我不敢擡頭,既不敢看失去了父親的素白表姐,也不敢在宮裏的官差眼皮子底下異動失禮。
等到聽見素白表姐那句謝恩的時候,好像過去了一個時辰那麽長。
這官差有要務在身,自然無暇多等,不多時我就看見素白表姐出了門,登上輦車。她穿著祖母臨時找來的、自己年輕時候的一身縞素衣裳,如同一支梅花;手裏捧著那道聖旨,卻比禦衣黃比更為明亮鮮艷。
我們都恭恭敬敬地站在大門外,瞧著那輦車碾過地上稀疏的落葉,悄聲無息地走遠了,只留下兩條車轍。
風一吹,臉上一涼,我才發現那是兩道淚痕,低頭看去,小璨也哭了。
我回頭,羅家哥哥不在,只有小叔叔一個人垂頭站在那兒。我納悶著,好像自從接旨,自始至終都沒瞧見他。
再一回頭,小叔叔也不見了。
素白表姐走後,小叔叔並沒用一直慘然不樂,反而奮發讀書起來。原來眾人調侃他蟾宮折桂,他並不當一回事,現在倒是十分當真了。
父親說他是開了竅,知道上進了,要是能出個舉人、進士,對我家可是莫大光耀門楣。
附註:
1、標題:唐代袁皓的《及第後作》:升平時節逢公道,不覺龍門是險津。
2、參加縣試、府試,成績合格者才稱為童生,才有資格去參考院試。院試,由本省學政主持,成績合格者為生員,也叫秀才。生員分為三種,廩生、增生、附生。成績最優秀的生員才叫廩生,每月享受國家津貼補助,相當於現在國家獎學金、當上秀才已經有些特權了,如以免除一個人的徭役、見到縣官可不下跪等等。
3、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八《俗讖》載:“錫邑呼中字如粽音,凡大試則親友贈筆及定勝糕、米粽各一盒,祝曰筆定糕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