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九章

關燈
第九章

四、六兩軍會師之後,即按中央的指示,將紅四軍改稱紅二軍,將二、六兩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紅二軍團成立了前敵委員會,賀龍任軍團總指揮,周逸群任政委,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病愈來洪湖的孫德清任參謀長。二軍軍長賀龍(兼),政委朱勉之,六軍軍長鄺繼勳,政委柳直荀(兼)。前委書記為周逸群。紅二軍轄第十四師和警衛團;紅六軍轄第十六、十七兩個師。至此,紅二軍團有了20000餘人,5000多支槍。

紅二軍團成立後,趁國民黨的中原大戰打得正酣,遂致力於拔去紅色蘇區內的“白樁”。很快,天門、京山、鐘祥、荊門、沔陽等縣的“白樁”一個一個地被拔掉了。紅二軍團正準備繼續拔“白樁”時,湖北省委又下來了指示,令紅二軍團按李立三中央的精神,攻打宜昌、沙市等中等城市,然後再去攻打武漢。鄂西特委和軍團前委一致認為,二、六兩軍剛剛會師,配合作戰還不習慣,宜、沙兩城又大,又缺少重武器與攻城經驗,力量上的對比也太懸殊,實在不宜攻打。因此,大家一致舉張先不打宜、沙,繼續在蘇區內拔“白樁”,鞏固剛剛建立起來的革命根據地。

紅二軍團按照正確的戰略思想和靈活的戰術,在蘇區內連連取勝,將“白樁”拔得只剩下監利縣城等少數幾個。然而,湖北省委又再次來信,命令紅二軍團立即去攻打荊州、沙市兩城。省委批評湘鄂西特委和紅二軍團前委,說他們只集中而不進攻,是右傾機會主義的表現。

對省委的再三指令,鄂西特委和紅二軍團前委都想不通,於是再次拒不執行錯誤的指示,繼續堅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則,準備去攻打洪湖地區最大的反動堡壘——監利縣城。就在這時,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柳直荀飛馬直奔軍團指揮部。而他的後面,則跟著一個左右洪湖蘇區的重要人物。

1930年9月初的一天。破曉時分,天地間大霧彌漫,幾米開外就看不見人影。賀龍、周逸群、孫德清和段德昌等人站在屋外,興奮地看著天氣,濃霧已將他們的頭發、胡子、睫毛濡濕,看上去顯得灰蒙蒙的。霧太大,他們的肩頭也打濕了。

望著無邊的霧障,賀龍開心地說:“這是一個打仗的大好天氣呀。”

段德昌躍躍欲試,興奮地說:“終於到了打監利縣城的時候!”

周逸群說:“天助我軍也!”

賀龍鄭重地說:“大家快進屋,我們來制訂進攻計劃。”

眾將剛圍到桌子上,柳直荀就來了。他的衣服已經被霧水濕了一層,頭發上的霧水還直往下滴。

賀龍關心地問:“直荀,什麽事這樣急,渾身都打濕了?”

柳直荀用手抹了一下頭發上的霧水,往屋外一指,說:“大家看,這是誰來了?”

大家扭頭一看,只見一個人像落湯雞一般地走進門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新上任的鄂西特委書記周小康。剛才過一條小河時,因為霧太濃,馬陷進了河中一個深坑,把周小康也浸在水裏了。賀龍連忙讓周小康進裏屋換了他的衣服。

周小康換了衣服出來,大家看見他的模樣,都哈哈笑了起來。賀龍的衣服本來就很肥大,周小康的個頭卻很瘦小,他穿上賀龍的衣服,就像小孩子穿大人的衣服一樣滑稽。不過大家只笑了兩聲,臉馬上就僵住了,因為周小康的臉色很不好看。

周小康也不坐下,硬梆梆地沖眾將問道:“省委的三次指示,你們都收到了嗎?”見賀龍和周逸群都點了頭,他就質問道:“你們為什麽不打荊沙、宜昌?”

賀龍說:“我們開會反覆研究了,一致認為現在不宜攻打大城市,只能先打小城市,今天,我們正準備去打監利縣城。”

“不能攻打大城市,為什麽?”周小康的臉色更難看了。

周逸群解釋道:“紅二軍團初建,力量薄弱,二軍和六軍現在的作戰配合能力也還比較

差,而且缺乏攻堅經驗,缺乏重型武器……”

不等周逸群說完,周小康就武斷地說:“這樣吧,打監利的事以後再說,現在馬上開前委會,研究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段德昌去打監利的勁頭十足,滿以為這次可在老天的幫助下輕易打下監利,現在見周小康不問青紅皂白就自作主張,強令取消紅二軍團集體作出的計劃,心中很不高興,他的劍眉也不由鎖了起來。

“我們已下令部隊作好了出發準備。” 段德昌有點生氣地說。

周小康不高興地看了段德昌一眼,沒有吭聲。

賀龍和周逸群心中也不高興,覺得周小康有些太剛愎自用,但是他特委書記,是洪湖蘇區的一把手,只好勉強服從了。

前委擴大會議匆忙召開了。除以上人外,還有鄺繼勳、段玉林、王炳南、朱勉之、許光達、王一鳴等師以上的幹部參加了這個會議。會上,周小康嚴肅地批評了前委和軍團委,指責他們一再拒不執行中央和省委指示,是害怕敵人,安於現狀,思想右傾。

周小康嚴肅地說:“中央認為,全國的革命高潮已經到來,各地武裝力量要大力組織暴動。”他用不可置疑的口氣說:“從中央到地方,都要成立暴動行動委員會,在國民黨大打軍閥戰這有利時機,大收漁人之利。現在,中央已經命令紅一軍團攻打漢口,紅三軍團攻打武昌,紅二軍團的任務是攻打漢陽。這樣,武漢三鎮就可以被我們同進攻下。”

周小康雖然臉色不好,但說得越來越激昂。他接著說:“眼下,我們紅二軍團一定要按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先打下荊州、沙市和宜昌三個中等城市,然後揮師東下,攻打漢陽,達到中央制定的各路紅軍會師武漢,飲馬長江的戰略目標!”

周小康的嘴邊都說起了白沫,大家卻不吭聲,不見半點振作之氣。柳直荀見會場的氣氛很僵,便起緩和氣氛。

柳直荀推心置腹地說:“我和周小康同志這次從省委來,就怕大家思想上偏右,認識不足,從而誤了大事。我們紅二軍團是大部隊,不能大材小用,蘇區內的‘白樁子’,交給赤衛隊和農軍去拔就足夠了嘛。監利由他們去打,是沒有問題的。”

周逸群說:“打大城市當然好,只是我們的把握實在很小;當然,中央和省委的命令,我們也要執行。”他掃了大家一遍,說:“我看,荊、沙、宜這三個城市,我們就盡力去打好了。”

聽了周逸群的這番話,周小康的臉色這才有所好轉。他扭頭向賀龍問道:“雲卿,你的意見呢?”

賀龍看了段德昌一眼,還是不說話。

柳直荀小聲對賀龍說:“你表個態吧。”

賀龍這才說:“中央要在一省或幾省內,通過暴動奪取勝利,確實激動人心。不過紅二軍團不過萬餘人,武器落後,又從沒打過這樣大的攻堅戰,我擔心不能取得預期效果。仗一打起來,是要流血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打有把握的仗,”

段德昌說:“離我們最近的沙市城中,有國民黨名將李虎臣的一個師,李虎臣最長於打防禦戰,……”

周小康不耐煩地打斷段德昌的話:“在李虎臣立足未穩之時,你們為什麽不攻打沙市?”

段德昌說:“李虎臣立足未穩時,我們更是立足未穩!”

周小康簡直有些惱怒了,他武斷地說:“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你們思想上右傾!”

周小康一到蘇區,就左一個右傾,右一個右傾,簡直是帽子滿天飛。段德昌簡直有些忍不住了,便要發火。鄺繼勳見氣氛不好,也趕緊出來圓場。

鄺繼勳說:“德昌,既然中央、省委和特委都要打,我看還是服從的好。”

大家見再發表與周小康不同的意見,對革命內部不利,又見中央、省委和特委思想一致,也不再想去白白地戴右傾帽子,只好同意去攻打荊州、沙市和宜昌三個中等城市。賀龍、段德昌等極力反對打大中城市的將領,只有把自己的想法強壓下去。

紅二軍團經過兩天的準備,即渡過漢江的支流東荊河,向荊、沙方向進發。途中,部隊按賀龍的意見,首先攻打沙洋鎮。不到幾個小時,沙洋即被紅二軍團攻破。接著,紅二軍團便開始攻打沙市城。

黃昏時分,紅二軍團開到了沙市城外東南方向的交星樓附近。這時,早有敵偵察兵飛報李虎臣。李虎臣久經沙場,根本沒把紅二軍團放在眼中;他幹脆派一團士兵出城迎戰,自己則在城上指揮。在陣前指揮的段德昌見敵人來勢兇猛,武器精良,即火速令部隊撤至荊江大堤以南,搶占有利地勢,居高臨下地阻擊敵人。薄幕降臨的時候,紅軍傷亡甚小,士氣高漲;敵人所占地勢不利,死傷數倍於紅軍。李虎臣見紅二軍團不可小視,急忙令自己的隊伍撤進城裏。

紅二軍團逼退敵兵,即連續發起攻城,夜色中,雙方打起了黑仗。雖是在黑夜,戰鬥卻很激烈。但這時退守於城墻上的敵人已變成居高臨下,有掩體,武器好,士兵軍事素質高,致使紅軍傷亡很大。

紅軍戰士的思想素質明顯高於白軍,他們打得十分勇敢,十分頑強,但是打得沒有章法,互相之間配合得很差。十七師一個團發起沖鋒,但動作不一,一個連率先沖上去了,因為兵力太弱,被敵人的火力壓退。而這時,後一步沖鋒的兩個連則還在向前沖鋒,打得不成樣子。紅二軍第四師的一個連好不容易登上了城墻,竟被紅六軍的炮彈轟了下來,有的官兵竟在陣前互相埋怨起來。指揮官們見攻城攻成這樣,只有幹著急。

仗打了一夜,城卻沒有攻下來,紅軍的傷亡也很大。打到第二天上午10時左右,在長江裏游弋的敵人的軍艦(國民黨、美國和英國的海軍)也向紅軍開起炮來。紅軍腹背受敵,處境危急。

賀龍見再打下去就會全軍覆滅,緊急召來鄺繼勳和段德昌,三人統一了意見之後,即不顧周小康的指示,急令部隊迅速撤退。

紅二軍團退至沙洋方才站定腳跟,清點人馬進,這才發現傷亡了1000多人。接著,紅二軍團退到了江陵普濟觀。

紅二軍團在普濟觀休整,安置傷員,又開了前委擴大會。會上,賀龍、周逸群和段德昌等人再次力主不打大城市,先把蘇區內的“白樁子”拔幹凈,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讚同。周小康和柳直荀其實對打大城市心中沒什麽底,只是身在特委的位置上,不能不堅決執行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如果他們自己稍有猶豫,就無法執行中央的命令。現在沙市城這一仗打下來,他們也明白了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實力實在太懸殊,不能硬拼,因此同意了賀龍、周逸群和段德昌等人的意見。然而就在這時,中央和省委又發來了新的指示。這回的指示竟然是要紅二軍團配合紅三軍團,去攻打湖南首府長沙!這一下,眾將實在不明白中央和省委是怎麽想的。

鄂西特委、紅二軍團前委和軍團委開會討論之後,決定再來一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都聽從中央和省委指示的周小康和柳直荀,現在深入地方後,也對洪湖地區的形勢有了比較客觀的認識,兩人也都同意賀龍等人的意見。這樣,紅二軍團決定不打長沙,而去全力鞏固和擴大蘇區。會議決定:紅二軍到漢江以北的鐘祥、京山、漢川、應城一帶去活動,開辟新的蘇區;紅六軍則在長江與漢江之間活動,鞏固以監利洪湖為中心的蘇區。

紅二軍還沒來得及向江漢以北開拔,“左傾”中央的實權人物李立三又派來了一位“欽差大臣”,並由這位“欽差”頂替周小康,擔任鄂西蘇區特委書記,兼紅二軍團政治委員和前委書記,一手掌握湘鄂西黨和軍隊的大權。

這位“欽差大臣”就是鄧中夏。

鄧中夏原名鄧康,1894年生於湖南宜章一個破落的地主家庭,1913年考入湖南高等師範,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同年參加革命。此後,鄧中夏即開始了職業革命家的活動,領導起各地的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成了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的領袖。1922年,鄧中夏被選為中央委員,成為出色的革命家和理論家。1928年,鄧中夏在蘇聯擔任了中華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的代表,並任執行委員。1930年7月,鄧中夏回到上海,任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長;9月即被派到洪湖。鄧中夏的到來,使李立三的左傾思想在洪湖得到了全面貫徹。

鄧中夏來到洪湖蘇區,時值9月中旬。這時,周小康與柳直旬對洪湖的局面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湘鄂西高層在思想上也團結一致,因此鄧中夏的到來,使賀龍等人喜出望外。鄧中夏是黨內的老資格,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有豐富的鬥爭經驗,在黨內的威望很高。大家對鄧中夏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鄧中夏這位資深革命家,竟然在觀點上與湘鄂西的廣大幹部迥然不同。鄧中夏聽了賀龍等人不攻打長沙的匯報,便提出了相反的觀點。鄧中夏認為:紅二軍團的力量比較薄弱雖是事實,攻打沙市失利也有客觀原因,但是主觀原因還是主要的。他批評鄂西特委、紅二軍團前委和軍團委,說他們眼光太淺,沒有放開眼界去看國際國內的總體形勢,是農民意識在作怪。最後,鄧中夏提出一個方案:先打下洪湖蘇區的中心重鎮——監利縣城,以鼓舞目前低落的士氣,從而增強攻打長沙的信心。

其實,鄧中夏提出要攻打監利縣城的目的,主要是想下車伊始打一個勝仗,一是向中央顯示自己的能力,二是在洪湖蘇區的幹部群眾中樹立自己的威信。這明明是他個人的意見,他卻嚴肅地說:“打長沙不僅是中央的意見,也是共產國際的意圖。”

鄧中夏亮出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這兩把尚方寶劍,很快就壓下了不同的意見。

共產國際也叫第三國際,是全世界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組織的國際聯合組織,任務是爭取工人階級的大多數和基本勞動群眾到共產主義方面來,為實現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主義制度而鬥爭。但共產國際並不真正了解各國的具體形勢,對中國這樣的大國的了解更是有限。然而在各國都有一批狂熱地擁戴共產國際的積極分子,中共中央的主要高層領導人,更是陷入了這種狂熱的漩流。

9月22日夜晚,洪湖地區風雨交加,一片漆黑,紅二軍團從雞鳴鋪出發,逼向監利縣城。

監利縣城是洪湖地區的重鎮,緊傍長江北岸,是國民黨軍隊最重要的據點,駐紮的軍隊僅縣保安團就16個連,游擊隊曾兩度攻打這座城池,都無功而返。

是日午夜時分,紅二軍團分兩路人馬,從城北的茶庵廟和城東的東門、黃高橋開始攻城,監利、石首、沔陽、江陵等地的各路農軍、赤衛隊、少先隊也前來吶喊助威,殺聲震天。敵人遭到突襲,只得傖促應戰,亂作一團。

城內駐軍中有國民黨西北軍的一個營,其中一個連長楊嘉瑞是地下黨員,他受命堅守江堤。這時,紅軍中有人認出了楊嘉瑞,即在江堤下大喊他的名字,意思是叫他陣前反水。敵營長王元生聽了,帶了幾個衛士,怒氣沖沖地直奔楊嘉瑞的陣地。

王元生沖楊家瑞怒喝:“楊嘉瑞,堤下的紅軍怎麽叫喊你?你要清楚,這可是個人格問題!”

楊嘉瑞鎮靜地說:“人格不人格,我有什麽問題?”

王元生說:“紅軍為什麽會喊你的名字?”

楊嘉瑞若無其事地說:“這我怎麽知道?如果他們要喊你的名字,那你又有什麽辦法。”

王元生答不上來,又擔心若是逼急了,真會把楊嘉瑞逼得陣前反水,於是,他不再追究紅軍在堤下喊楊嘉瑞名字的事。不過,他把他的副營長安排得與楊嘉瑞在一起,把他監視起來了。這時,江堤下“楊嘉瑞、楊嘉瑞”的喊聲更多了。敵副營長看出了問題,情知不妙,如果楊嘉瑞要陣前反水,首先就會對他下手,三十六計走為上,這個副營長趕緊溜了。敵營長王元生見臉都嚇白了的副營長,知道楊嘉瑞那邊要出事了,於是他提著槍殺,氣騰騰地逼了過來。楊嘉瑞對手下的一個兄弟一使眼色,那個兄弟揮起一槍,擊斃了王元生。楊嘉瑞即率九、十兩連火線起義,迎進紅軍。

敵守軍腹背受敵,被打得潰不成軍,由南門直往江邊逃竄,卻正好鉆進段德昌的十七師設下的口袋裏,被打了個全軍覆沒。敵人調來八艘軍艦,但被紅軍擊退。來自朱家河的援敵,則被紅軍布置的打援部隊於上車灣擊潰。

天亮時分,戰鬥結束,紅二軍團全殲敵新編第三師教導團和監利縣保安團2000多人,俘獲敵兵及土豪劣紳近700人,繳獲追擊炮5門,槍支近2000多枝,軍用物資無數。不過,此次戰鬥中,紅軍也損失了不少人馬。

此次攻打監利縣城獲勝,鄧中夏認為是自己指揮有方,在暗自得意的同時,其冒進思想也進一步嚴重。這為他後來的錯誤指揮作下了鋪墊。

23日,紅二軍團及監利群眾在城內上清觀舉行了祝捷大會。自此,荊江兩岸和鄂西湘西連成了一體,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