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章

關燈
卻說林如海一路舟車勞頓,終於到了京城。他一下船,便看到自家京城老宅的管家林忠帶了一群下人在岸邊迎接他,老頭子滿頭的白發,滿臉的皺紋兒,一見林如海,眼淚便撲簌簌的下來了:“恭喜老爺高升,老奴來接老爺回家了……”林如海連忙上前扶起林忠,也落了淚:“忠叔快快起來,這些年辛苦您了!咱們先回家罷!”

林家在京城是有宅子的,只是過去是侯府,後來最後一位林老侯故去了,便摘了侯府的牌子,家裏也把逾制的地方改了。如今林如海升了官,匾額便又改了新的,家裏也重新修整了。

畢竟過去是侯府,雖然比不上榮寧二府,卻也是個有花園有流水的大宅。因林如海的高祖父懷念江南生活,所以當日封侯建府的時候便沒有按照規整的格局建那種整個兒的幾進幾出的一層層的院落。而是有些像許太太在揚州買的那座宅子的樣子,進了大門之後,整個宅子便分了東西兩部分,也是東邊是園子,西邊是住宅。且園子倒比住宅大了一半兒。

東邊是個占了整個宅子一大半兒的大園子,裏面亭臺樓閣,分別有幾座精致的房舍,有兩座大些,有小院子圍著,裏面有小小的四五間,或是六七間房舍。有一座小些,是靠著假山而建的三間房子,只靠樹木遮掩,還有一座獨立的二層小樓立在園子中間的小湖中央……院子最北面又修了座很是寬敞的有個大廳的幾間房子,卻是游園時聚會游戲的地方。

雖也是住的房子在宅子西邊,但是格局與許太太那個宅子卻是有點兒不同了,許太太那邊提起來說是從南到北一溜五進的院子,但其實正經的院子只有三個。而林如海這邊卻是實打實的五進院兒,從南到北一拉溜實打實的五個大院兒,後面兩個大院兒因最大,還另隔開了變成了四小院兒。

侯府大門便修在正對著西邊這一溜院子的地方,這樣進了大門,便有一條平整的甬道從南到北通下去,儀門,正廳,穿堂,然後便是做了林如海外書房的一座大屋,正房名喚肅和堂的,五間正房十分巍峨,接見外客並在家辦公讀書皆在此處。

再往北走的一個院子則是林如海起居的地方,叫做逸仙居。也是五間正房跟廂房數間,孟姨娘跟著林如海在這院子住著,當然她有自己的房間,她帶了兩個丫頭在東廂占了三間房住下了。

這院子再往後的院子修的很是精致,開闊明亮,院中滿是花草樹木,房子倒沒林如海那兩個院子高,正房五間耳房兩間又有東西各四間廂房。這院子自然就是為林黛玉準備的了,林如海特地把名字改了叫做安和苑。雖黛玉不在,孟姨娘卻依然放了三個人在安和苑裏整飭花草收拾房間。逸仙居與安和苑的東邊皆有角門通向花園。

過了安和苑,便是被隔開的兩個大院子,這倆院子的格局整個兒是被重修規劃過的,南北兩個院子,變成了東西各兩個的,南北並列的四個小院兒,兩個貼著花園兒,分別有東角門通到園子裏去,這兩個院子本也是家裏人住的,不過林家人少,所以經常空著。另兩個小院兒的西墻卻挨著大街,有小門直接通到大街上去。當日這兩個院子卻是林老侯借給兩個在京做官的林家小輩兒住的,所以對著家裏的那道門反倒是經常鎖著的。不過後來林家一直人丁稀薄,這兩個院子居然有六七十年沒有正經住過人了。

因一時半會兒用不上,於是孟姨娘便命人把這些院子依然鎖了房門,每個院子只留了一個人天天打掃。

林如海說孟姨娘太講究,家裏就這麽幾個人,她便是自己收拾一個院子出來舒舒服服的住也沒什麽。孟姨娘聽罷怒道:“胡說!咱們家的院子不像別人家把院子隔了又隔到處跨院兒,便是那四個小院兒也都是整齊的主人用的院兒,我一個姨娘占那麽一個院兒像什麽樣子!當我不知道麽?你就想把我趕的遠遠的,省的有人嘮叨你!”

林如海大笑:“你也知道自己嘮叨?當日母親總說你話少,說你如何的溫文懂事討人喜歡,現在可不是也成了討人嫌的嘮叨老太婆了!”

恨得孟姨娘咬牙切齒直想捶他,到底還是忍住了。扭頭讓人連做了兩天饅頭卷子包子餅,就是不做一口林如海喜歡的米飯,把林如海弄得哭笑不得。只是不等他開口要米飯,孟姨娘便先心疼他吃的少了,特地的吩咐廚房拿了上好的胭脂稻,蒸了給林如海端上桌去。

林家雖然人口一直不多,但開國時畢竟是侯府的規格,連同原址上的一座明朝的留下來的老宅,太祖劃了60畝地(註1)出來給林侯建府。實在是當時孟老先生發了狠,把京城的滿人幾乎殺了個幹凈,滿人幾乎被清空了,再加上之前京都的攻堅戰哪裏會不激烈?普通老百姓也死了大半,因此這樣下來,北京城裏幾乎少了一半的人口!尤其是那些大宅子真的是十室九空。

所以建國時京裏真的是空出了好多地方,於是江太祖給手下人分宅子的時候那叫個豪邁啊,要不榮寧二府怎麽就占了大半條街呢?只不過當時百廢待興,好多家分的宅子壓根沒法住,就跟宅基地差不多,那些宅子大都是勳貴們自己修的,江太祖實在沒時間挨個給他們修宅子了。林府也一樣,除了不能逾制,裏面的格局全是自己規劃,人口少要不了太多的房子,就使勁兒建大園子。因積年老仆往往容易生事,所以林家一般三代以上的家奴便會免了身價銀子放出去,體面些的還會另賞安家銀子甚至田地。而在林家當值的因為少有幾代的老仆,因此親眷也少些,並不如京裏一些人家,仆人再有後代,後代再有後代,仆人多的連活兒都安排不下。

林如海一回來,那些因主人在外,宅子裏用不到,便在外找活兒幹的下人便也被召集回來,另有家裏有十歲以上的姑娘小子也帶來了,連同林如海帶回的下人,總共50餘人。

孟姨娘粗粗一算,也勉強夠用,只是要再采買幾個周正的小丫頭與家裏這幾個小丫頭一起調教,等黛玉回來挑了用。揚州那邊風氣簡樸,最講究的小姐也不過三四個丫頭,比如黛玉,貼身的丫頭其實只有雪雁春纖二人,貼身伺候足夠了,出門也就是帶這兩個,其他都是下一等的正經幹活的,她的院子上下全算進去統共四個丫頭兩個婆子,於一位小姐而言算是相當奢侈的配置了。可是京裏不同,各家攀比慣了,如林如海這樣二品大員的嫡女,出個門都要帶個兩對兒三對兒的大丫頭撐門面,便是林家人都不慣如此,也只能入鄉隨俗了。只是畢竟林家一向不願意攀比這些,孟姨娘估摸著以後屋裏伺候的體面丫頭再加兩個就成了,院子裏也添兩個,考慮到有些丫頭年紀大了要放出去,再提前訓練兩三個備用,足夠了。

雖初回京城,孟姨娘倒不是特別忙亂。畢竟林管家在林如海回來之前便把家裏打掃的一幹二凈,她只要把從揚州帶回來的東西歸置好了就成,只是許多規矩得再理理了。

林管家年紀大了,已經快七十了,他是老侯爺從小的書童,所以林如海叫他一聲忠叔並不過分。不過畢竟年紀大了,過去是看老宅,現在林如海回來,卻不能再讓他做大管家了,實在是太累,老人家身體受不了,便依然讓自己在揚州時的管家錢明河做大管家,老管家林忠逐漸把工作移交了。

老林忠倒也沒什麽意見。其實他早就被老侯爺放了良籍,他的兒子在京郊買了幾百畝地,早做了個小地主,幾次想接他去享福,只是他不舍得離開林家罷了。如今林如海回來了,他老人家也就放心了,便告辭準備回兒子家。林如海挺難過的,但是再沒有攔著人家回家跟兒孫團聚的道理,好在京郊並不遠,想見面也容易。便又送了老人三百兩銀子傍身,又派新任的大管家錢明河親自跟車把老爺子送回京郊家中,順便又把老爺子的曾孫子林平接到了家裏——他答應幫忙把林忠的大曾孫送到官學裏讀書,林平恰是他家脫籍後第四代,可以參加科舉了。

當然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的後話,林如海首要的任務是面聖。

面聖的過程並沒什麽波瀾,聖上登基六年了,林如海是當日老聖人為現任皇帝準備的一批新血中比較出色的一個,老聖人當日就沒少讓自己的寶貝兒子多跟當時這些未來的中流砥柱打交道,所以林如海跟現任的皇帝還真的挺熟的。皇帝看他在揚州呆了不到四年,頭發就白了不少,很是不忍,也有些慶幸自己及時把林如海召了回來,不然再過兩年,保不齊就回不來了!鹽政的事情確實很麻煩,殫精竭慮還提心吊膽的,以後確實不能讓人幹的太久,不然就不是信任磨練,而是把人往死裏折騰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林如海升職的旨意早就下過了,也不需要再提一遍,只是命他到衙門做交接——左都禦史已經去世兩個月了,沒辦法跟他做交接了,好在林如海過去就是禦史,跟禦史臺的其他官員熟得很,接手的倒也不亂。從此以後便回到了天子腳下,要過隔三岔五上朝的日子了。

幸好大江的第一位皇帝是個懶鬼,他死活不肯學別的朝代的皇帝天天天不亮就上朝,他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神馬事情都要跟老子匯報了才去做,養你們這些大臣吃幹飯啊!所以是五日一小朝,十日一朝,十日一休沐。詳細來說每月逢六(初六十六二十六)開小朝會,這時候三省六部還有禦史臺京兆尹什麽的比較重要的人員在太和殿上朝,一般處理日常事務;每月逢一(初一十一二十一),禦門聽政,在京的七品往上的官員一起到太和門列隊,這是大部分官員親自見皇帝上奏一些事情的時機。而每月逢十(初十,二十,三十)則是大家休息的日子,這個日子不止皇帝跟官員,連學校都會放假。

平日的話內閣官員(大江按照明制:內閣是三公三孤:分別為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跟左都禦史上午到紫禁城裏的文淵殿上班,一般情況下皇帝也會過來一起辦公,下午的話官員們則回到自己的衙門處理日常事務,接見他們的下級官員。

所以別看看起來似乎上朝的時間少了,其實皇帝並不閑,大臣們反倒有了更多的時間處理自己任內的事務,而不是每天耽誤半天時間跑到殿上因為別人的事務杵著。

林如海是禦史,所以每天的朝會都要參加,而他又是禦史頭子,所以每天上午也要到文淵殿蹲著,這是大江獨有的制度。這真是個損主意!明明左都禦史是禦史頭子,跟內閣沒半毛錢的關系,偏也要去文淵殿蹲著,而右都禦使明明跟左都禦史同級,只是個次序問題,卻不需要去。所以大江的禦史制度挺好玩的,明明同級,可是左都禦史的權利實際上遠遠高於右都禦使,而不像別的朝代只是個位次問題而已。

這個制度開國不到十年就出現了,起源依然是因為江太祖那個腦袋間歇性抽風的家夥。其實水益曾雖然腦袋間歇性抽一抽,但總的來說真不是壞人——好吧皇帝真的不能用好人壞人來區別,不過水益曾真的只是個普通人:好色,懶惰,腦子裏總是有各種的奇思妙想,是同時又很重情義。這種性格對於跟著他打江山的兄弟們他真的是最好不過了,但是做他的大臣真的太苦逼了,尤其是內閣大臣,他突發奇想的時候太多了,比如那個選秀制度,要不是那個撞柱子的禦史真的把這位江太祖嚇著了,就他那犟脾氣,大臣們真懷疑他會跟閣老們死磕下去。

除了選秀的那次鬧劇,這位江太祖還幹過一次幾百年後被女性們讚頌的,絕對超越時代的事情:他下旨禁止女人纏足!其實這一點是水益曾在戰爭中得到的教訓,小腳女人跑不快,讓民眾撤退的時候凈拖後腿了!有一天水益曾在內閣開會的時候打了個瞌睡,不小心夢到當年打仗的事情了,一睜眼就狂暴了。於是這家夥一聲令下,都給我放腳!不放腳的就算殘疾人,每人多加三成稅。

江太祖理由也很簡單,裹小腳的女人是幹不了重活的,你讓你家女人裹腳,這就說明你家太有錢了,有閑錢養廢人,有錢燒的慌那就上稅吧!而且,裹腳的女人絕對不能參見選秀哦!!(你到底對選秀有多執著啊!)尼瑪,這招太狠了!而且也太不符合中國國情了,哪有為這種事情收稅的?可是神奇的是最後這完全超越了時代的政策居然沒被PASS掉!

其實旨意是在內閣開會的時候擬的。當時才建國,六個閣老有三個都是武將出身,對這命令沒啥抵觸的,他們自己的老婆都是大腳婆娘!另外三個文人閣老都老的走不動了,才建國哪裏有神馬出名的文臣?這三位都是明朝的遺臣了,最小的都六十九了!小腳神馬的對他們真的是無可無不可的,也就通過了。

等到初一禦門聽政,旨意一下,百官驚詫,可是也只是稍微爭論了一下。雖然大江也有許多小腳癖的官員,不過真的沒哪個禦史好意思因為這個去撞柱子,他們也還要臉呢!誰抽風了跟這位江太祖似的把女人的小腳掛嘴邊啊,要因為這個事情出名兒的話,百年之後史書上怎麽評價啊!所以這政策也就執行下去了。

但是,政策是通過了,這件事情把卻大家徹底刺激到了!尼瑪,這皇帝的腦袋想一出是一出,太可怕了!上次選秀的事情匡禦史撞了一臉血,躺了大半年才起來,好歹把咱們的閨女從這家夥的龍爪裏救出來了!這次沒人肯犧牲下撞下柱子,我們的這點愛好就被扼殺了!(大江的好多官員也繼承了明朝的惡習,頗有一些有小腳癖,變態的很)。

這皇帝太坑人了,不行不行,得想辦法。閣老們也苦逼透了,武將出身的幾位真的不懂治國,現在邊境還不穩,他們主要關心的是軍隊的問題。三個老家夥也忙,又老實在沒精力隨時管教著太祖不讓他抽風,哪裏有精神整天因為女人的裹腳布打口水仗啊!還有正事呢!大家總不能因為他們這幾位管不住皇帝讓這六位讓賢吧?就算心裏想也不敢說啊。

最後大家一合計,想出個餿招,跟皇帝說應該讓禦史頭子也蹲在內閣,監督大家下達的政令是不是符合規範,閣老們也是需要人監督的嘛!水益曾哪裏知道大家想整的是他啊?尋思這些人想的還挺周到,我內閣這幫人粗的粗老的老,總出狀況,是該有人幫忙看著點……就點頭答應了,從此開始了他苦逼的三五不時的被勸諫的日子。

絕對沒有比大江的皇帝更怕禦史的了!開國皇帝的規定,弄得禦史天天都能蹲在紫禁城裏,看賊似的看著皇帝,這皇帝做的太忒瑪苦逼了!水益曾一輩子胡鬧,最後被人哄著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跳進去了。

不過這位江太祖雖然有種種毛病,但是,就像前面說的,他真的是個好人,而且真的是個特別寬容的好人,所以盡管他做皇帝不算合格,交代事情總被禦史噴,但是只要禦史能說的讓他覺得有道理,他一定會接受意見。選秀那次真的意外,匡老頭太激動了,沒等水益曾張嘴就直接撞柱子了!其實他正準備說,那就依愛卿所言吧!誰知道老大人沒等他說出口,就撞了!從那以後這太祖對禦史們尊重的很,生怕再給撞殘一個,他受不了。他也只是好色點,但是真的只是個小愛好,他不是那種荒淫的不知道輕重的家夥。

所以林如海不是內閣成員,卻像內閣成員一樣能天天面聖……說真的他這位置真心不討皇帝喜歡,但是皇帝喜歡林如海,所以讓他坐這個自己討厭的位置——好歹心裏能舒服些吧!

說真的,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辦公真的是挺讓人神經緊張的一件事情。好在林如海到紫禁城值班的時間比上朝的時間更晚,大江本來上朝的時間就晚,在辰時二刻(八點,大江的滿朝文武真該感激水益曾那個懶鬼的!畢竟大臣要比皇帝起碼提前到半個時辰的。),而到文淵殿值守的時間是巳時,你提前去半個時辰可以,再早了,對不起啊,宮門都不給你開。下班的時間也早,午時就可以撤退,回自己的都察院工作了。

※※※

※※※

作者有話要說:

註1:一畝=666.67平方米。

60畝=40000平方米,如果是個正方形就是200米*200米那麽大,當然林府是個長方形。

越寫越憎恨高鶚,尼瑪寫續書就寫續書,你沒事兒亂改前面幹嘛?就一個浪女回頭的尤三姐你都要把她的處女膜給補上,你就尊重一下曹雪芹的原著會死啊!整個基調都給弄變味了好不好!

還有王熙鳳到底是王子騰的女兒還是侄女……餵老高你認真看看原著成不成?明明一開始看人家寫的意思王熙鳳就是王子騰的親閨女,要不然她哪裏來的底氣那麽狂?看劉姥姥進賈府那一章關於王家的描述寫的很清楚吧?“那時只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與王夫人隨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門連宗之族,餘者皆不認識”“……你道這璉二奶奶是誰?就是太太的內侄女,當日大舅老爺的女兒,小名鳳哥的”。夠清楚的吧?!王夫人的大哥就是璉二奶奶的爹,王夫人的大哥就是王子騰,王熙鳳根本就是王子騰的閨女!尼瑪這多清楚的事實啊!!!這老高偏整出個侄女的說法,好吧最後王熙鳳就成了個仗著叔叔做大官就傲的不能行了的二缺,坑死我們這些同人作者了!

好多時候,尊重原著寫搞不好還得被噴沒文化,沒你妹啊!我幹嘛要照著跟我一樣是個同人作者的高鶚說的來啊?原作BUG就夠多了,我忒瑪再按著老高說的來,我直接太監好了,寫個毛啊。要再加上劉心武那個神經病的論調,我這文更得改名了,就叫《親歷紅樓的香艷秘史》怎麽樣?保證賣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