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468章 汝將背負惡名,永世不得翻身 (1)

關燈
恒河的水流平緩,沒有什麽激浪,縱然從禦書房外流過,書房內的兩人依然沒有聽到什麽水花聲響,但空氣中卻有著濃重的水分,只是一聞,就知道附近當然有大河大江。

幾個仆役端著茶水到了禦書房外,想要進去,卻被侍衛攔住,那侍衛低聲道:“陛下說了,不得召喚,不許進入禦書房。”幾個仆役無奈,又不敢離開,更擔心茶水會涼,額頭竟然微微見汗。

“這可如何是好?”某個仆役低聲問其他人。其他人堅決不回答,這種時候亂出主意要掉腦袋的。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書房內,楊暕翻開了《道德經》,重新看了一遍。他幾乎是帶著嘲笑看完的。“承擔全國的汙垢,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這簡直假大空的沒話說了。當皇帝是光輝耀眼的事情,皇帝容不得一絲的錯誤,所有的錯誤都是臣子的,這才是皇帝的真實情況。《道德經》這段“受國之垢”純粹是臆想一個偉大的皇帝而已,現實當中根本不存在。

裴矩微笑:“陛下不喜這句話?”楊暕坦率極了:“朕一點都不信。”裴矩看了一眼楊暕,欣賞他的老實:“哦?”

“孔子作《春秋》,有語‘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此為禮,自孔儒後流傳至今。上位者不能錯,帝皇不能錯。這是孔儒的核心。”楊暕看不懂格物道,但是在胡雪亭強行滅儒之中,卻仔細的研究了儒,以及收集了胡雪亭對儒的批判的言語,從中有了對儒的獨到見解,在他看來,儒的核心就是“尊者不能錯”。上級、父母、長輩、前輩能夠壓制下級、子女、晚輩、後輩的,就是他們的絕對正確,若是他們錯了並被指了出來,就會動搖他們權力和地位,這是整個儒學系統絕對不允許的事情。

“若是父母錯了,怎麽教育子女;若是夫子錯了,怎麽教育學生;若是上級錯了,怎麽管理工作;若是皇帝錯了,如何掌管天下?更進一步,若是父母、夫子、上級、皇帝錯了,又該承擔什麽責任?”楊暕冷笑著,總不能地位顛倒,或者跪下來認錯吧?

“自古以來,帝皇犯錯的多了,又有幾人承認自己錯了?縱然天怒人怨,必須站出來發《罪己詔》認錯,且不說其中內容避重就輕,只說帝皇如許之多,又有幾人發了《罪己詔》?”楊暕一點都不信什麽“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這種言語純粹就是罔顧事實。

裴矩點頭,楊暕雖然不認同這句話,但是理由很充分,不是傻逼,那就可以認真的解釋了。

“自周以後王朝滅亡,多因天下糧荒,民不聊生,天災之下百姓沒了活路,吃樹皮已經是好的了,易子而食也時有發生。天下百姓悲憤生路斷絕,怪責老天爺是沒用的,老天爺又不在乎你罵他恨他,看不見摸不著,存不存在都是臆想的東西,根本無法宣洩百姓的怒火,這百姓就會調轉矛頭怪責看得見摸得著的朝廷,若不是皇帝無道,貪官收刮民脂民膏,百姓又怎麽會沒有活路?”裴矩沈聲道。

楊暕點頭,當年讀書的時候總覺得百姓沒錯,若不是皇帝和貪官逼的,哪裏會有百姓願意造反?但大隨朝滅了,他對其中的看法就有些變化了,皇帝的錯誤真的有這麽大?

“不好說。”裴矩笑了,“大多數王朝確實是皇帝昏庸,官員禍亂朝政引起的國庫空虛,但是也有個別純粹是運氣不好。”春秋戰國時代共有66個小國,其中因為爆發災荒而滅亡的多了去了,個個都是因為朝廷官員腐敗?當然不是。糧食是硬通貨,也是稀缺貨,連續幾年遇到了災年,糧食庫存立馬沒了,皇帝再聖明,朝廷官員再清廉,還能變出糧食來?

“但百姓可不管這些,既然大多數是朝廷貪腐引起的,那所有的災難就都怪責到了朝廷頭上,從管理角度講,無法做到糧滿倉,沒有應對災害的本事,那就是皇帝和朝廷官員的錯,百姓的憤怒也不能說是怪錯了人。”裴矩道,人力有時窮,沒糧食就是沒糧食,但責任終究是上位者的。

“只是這大隨朝卻不是因為沒有糧食才滅亡的。”裴矩很不客氣的用了“滅亡”二字,楊暕也不在意,大隨就是滅了,拉其普特的大隨只是流亡政府而已,和難民一個性質。

“大隨立國以來就沒有遇到過災年,倉庫裏有的是糧食,縱然流民遍地,只要拿出倉庫裏的糧食加些野菜,做成薄粥救濟流民,未必就不能安定兩三年。”裴矩道。楊暕緩緩點頭,大隨大小糧倉數百,六大糧倉儲存有海量的糧食,雖然不見得能夠供應天下所有人吃飯,但是這年景也不曾災荒,地裏依然可以長莊稼,存糧和新糧結合,就救不了流民?

“為何不開倉救濟難民?”楊暕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大隨各地流民四起,鮮有官府大規模開倉放糧的。

裴矩搖頭不答,只是繼續說下去。“所謂內憂外患,這滅國的王朝中還有很多是因為外敵入侵而滅亡的。可是,我大隨雖然在高句麗大敗了,死傷數十萬人,但卻也不曾有外敵入侵我大隨。”

楊暕又是點頭,大隨朝兵強馬壯,周邊藩國個個都被打趴下了跪下叫大隨爸爸,大隨怕過了誰?縱然高句麗打贏了大隨,但只要是個人都知道大隨是敗在了勞師遠征不毛之地,要糧食沒糧食,要衣服沒衣服,疾病,饑餓,勞累造成了大隨軍的士氣低落,逃兵不斷,戰局不順士兵立刻崩潰。高句麗打敗了楊広之後沒敢繼續進攻大隨腹地,就是表明了高句麗同樣無力派遣數萬或者數十萬大軍度過原始森林一般的遼東,這高句麗對大隨的威脅其實是不大的。

“大隨是部落聯盟……”裴矩的嘴角露出了笑容,這個詞語其實是胡雪亭發明的,但是朝野都覺得很是精準,竟然就都采用了這個詞語。“……大隨十二衛軍,左禦衛來護兒、右禦衛大將軍蘇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右翊衛大將軍楊軒感,左屯衛大將軍高穎,右屯衛大將軍李渾;左、右驍騎衛大將軍楊恕;左武衛大將軍魚俱羅;右武衛大將軍賀若弼,再算上親自領左、右候衛的先帝楊広。大隨的實權大佬個個都是人精,大隨滅亡了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他們誰都不願意大隨滅亡,可為何大隨竟然還是滅亡了呢?”

裴矩看楊暕,楊暕臉色蒼白,既無內憂,又無外患,朝中大佬個個都想維持朝廷不倒,但大隨就是忽然完蛋了,不是楊広的鍋都說不過去。

“陛下言,楊恕,高穎,李建成或愛國,或愛民,或兼而有之。若是換成他們其中的一個與先帝易地而處,為大隨天下主,可能穩定大隨朝廷,延續大隨江山社稷?”

楊暕苦笑,裴矩這問題真是大膽又誅心了,若不是大隨朝逃難到了蠻夷之地,若不是裴矩老得都不怕死了,若不是楊暕自己真心想要知道原因,裴矩就憑這句話就得人頭落地。

“或者能。”楊暕認真的想了想,李建成這個家夥仁義無雙的水分很大,但是懂得招攬民心,而楊恕高穎都是治理天下的高手,換成他們三個中的任何一個當大隨的皇帝都將有新的局面,大隨說不定真的就延續下去了。

“延續十幾年或許可以,等人口到了6000萬的上限,這天下的紛亂,王朝的易主將無法改變。”裴矩嚴肅的道。

“聖上以為先帝楊広為了權利而意圖消耗十二衛,誅殺朝廷權臣,所以大隨才滅亡了?其實不是,先帝是為了最後一次嘗試拯救大隨才意圖誅殺朝廷權臣的。”裴矩笑了。楊暕反倒一怔,這個判斷和當今主流完全不同。

“先帝意圖誅殺權臣,奪回兵權;楊恕意圖殺光非漢族的華夏人,殺光門閥。這二人的手段不同,目的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想要給大隨朝續命,可惜兩個人都輸了。”裴矩認真無比,當年身在局中或者有些困惑,但如今以胡雪亭成功當了皇帝為結果,倒推當年朝中各個大事的因果,這才發現事情遠遠沒有當年想的那麽簡單。

禦書房中偶有涼風刮入,很是涼爽,楊暕的額頭和背上卻都是汗水。

“究竟是為了什麽?”楊暕問道,這才發現聲音也嘶啞了。他苦笑了,時過境遷,大隨早已滅亡,此刻知道原因不過是馬後炮而已,不可能改變什麽,但他的心就是活潑潑的跳著。

“來人,拿茶水進來。”他大聲的道。

禦書房外的仆役急忙進來,卻有些驚慌,這茶水早就涼了。

楊暕取過茶水,大口的飲下,只覺冰涼的茶水入喉甚是舒爽。“好茶!”他讚道。仆役站在一邊終於舒了口氣,聖上還是很體恤仆役的。

等仆役出去,裴矩這才道:“究竟是什麽讓大隨滅亡?”

淡淡的聲音讓楊暕剛剛平靜的心又一次劇烈的跳動。“究竟是什麽?”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問道,卻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說的。

“也不是什麽新鮮的東西,無非是門閥占據了大隨的大部分官職、田地、商鋪、軍隊、糧食、金銀、人口。嘿嘿,果真是部落聯盟。出了洛陽,誰知道大隨是什麽東西?門閥不點頭,地方官不點頭,這大隨的政令就是一紙空文。聖上只是盟主,能管理的地方不過是一掌之地。”裴矩冷笑著。

“各地流民無數,開倉放糧可救濟流民,可這開倉放糧放的究竟是大隨的糧食,還是門閥的糧食?救的是大隨的人還是門閥的人?地方若是沒了糧食,中央可會補足?”

“從結果看,這各地的門閥都認為放的是自己的糧,救的是大隨的人,流民吃光了自己的糧食,自己就會餓死。所以,流民是必須平定的,但放糧是萬萬不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剿。”

楊暕怔怔的聽著,這些他想到過,只是沒有想到惡劣到了這個程度。

“這其實也沒錯的。”裴矩淡淡的道。“大隨法令,各地府縣遇到災荒,管好自己就行,以鄰為壑本來就是歷朝歷代地方官員的絕招,各地府縣官員、各門閥世家何錯之有?”

楊暕閉上眼睛,是啊,何錯之有,何錯之有!

“當然錯了。”裴矩又笑了。“可是,又能怎麽辦?與民爭利已經會被人罵死,奪取國民的財產更是會被國民推翻,四書五經都是這麽寫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也是這麽說的,先帝又能怎麽樣?難道奪取所有門閥的金銀、田地、糧食、人口,然後被天下所有人罵死和推翻?於理不合,於法不容。”

“除了說何錯之有,除了下令各地平亂,先帝還能做什麽?楊恕高穎還能做什麽?”

“大隨的癥結就是世間的道理,社會的規則,百姓的人情世故,就是門閥控制一切,就是天下百姓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就是人人打著偉光正高大上的旗幟,只想著別人犧牲,就是人人其實都知道某件事是錯的,卻人人都只能微笑著說做的對。”裴矩的聲音中帶著慍怒,儒學或許初衷是好的,但發展到了今日,已經是萬惡的源頭,所有的世俗都已經成了抑制社會前進的阻力,整個大隨的天下都散發著腐臭,不徹底革除社會的規則,清楚一切弊端,天下已經無法前進。

楊暕渾身發抖,有些猜到了,卻又不敢繼續猜。

裴矩話題一轉,卻又談到了其他。“《道德經》,《論語》,《史記》都在講怎麽治理天下,什麽樣的人才是好皇帝,然後呢?”

“天下帝皇數百人,各領風騷。”

“劉邦識人善用,聚天下猛士,終於守四方天下;劉備孤身對抗天下群賊,以仁義立國;董卓蠻橫兇殘,刀劍鋒利,殺人如麻,卻也坐了皇帝。這些還是亂世取天下的,那些皇子皇孫呢?有的因為長相俊美,有的因為孝順,有的因為兄弟都死光了,就剩下他一個,這些人可能無德無才,但也就當了皇帝了。這天下當皇帝的辦法其實還是很多的。”

“這大隋朝的先帝楊広,又憑什麽當皇帝呢?先帝有才華,詩歌當世一流;先帝有武功,乃平陳統帥;先帝有儀容,俊雅無雙。這些是先帝當皇帝的資本,卻不足以當個雄主,更不足以力挽狂瀾。”

“因為先帝、高穎、楊恕都好名。”裴矩緩緩的道,至於楊広奢侈殘暴等等缺點在百姓的眼中是大罪,在歷代皇帝眼中卻不算什麽。皇帝不奢侈,難道還穿破衣服?而楊広的殘暴不仁放在每天都要烹死一個宮女的皇帝眼中那更是溫柔的像個小白兔了。

楊暕失笑道:“這三人好名?”先帝楊広好名,所以遠征高句麗,差點還要溝通運河,又喜歡萬國來朝,這好名二字絕對沒錯。楊恕呢?都要每天造房子拆房子以汙其名了,哪裏好名了?高穎為人端方,又哪裏好名了?

裴矩笑了:“你看到的,都是小名。大名者,萬人稱讚,流芳百世。”

“先帝、楊恕、高穎想要國富民強,天下平安,知道大隨的癥結在哪裏,也知道該如何做,卻不敢做。”

“想要拯救天下很簡單,只要顛覆整個天下的一切,破除所有舊的規則,殺光了所有占有利益的人,殺光了所有打著儒教的道德旗號,卻一毛不拔的人,殺光了所有打著祖宗傳統,不願意變革,阻擾百姓遷移到江南和遼東的人,這天下就穩定了。”

“割去腐肉以求新生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可壯士斷臂容易,斷掉兩只手兩只腳呢?斷掉大半個身體呢?”裴蘊冷冷的道,知易行難,不過如此。

楊暕渾身發抖,“顛覆一切規則”聽著就讓人聞到了血腥的氣味,不由自主的顫抖,但這些事情不就是胡雪亭做的嗎?門閥、官僚、儒教、傳統道德、不願意遷移到遼東和江南的普通百姓,一個個都在胡雪亭的手下血流成河。

“可是,這是數以千萬計的百姓?”楊暕嘶啞著嗓子,難道拯救天下不是該善良正義嗎?難道拯救天下反而要殺光所有人?

裴矩盯著楊暕的眼睛,平靜的問道:“那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人,不該殺嗎?那些為了當皇帝,就想要放突厥進中原的門閥不該殺嗎?那些不甘居於人下,想要一展所長就挑動天下大亂的俊傑不該殺嗎?那些明明只要去遼東去江南就有田地有吃的,卻偏偏不願意離開中原,寧可造反的流民不該殺嗎?那些為了兒子娶妻,把女兒賣到窯子的人不該殺嗎?那些為了自己能夠吃肉,把姐妹嫁給村口的傻子只為了節省幾兩銀子嫁妝的人不該殺嗎?那些看著人淹死,然後笑瞇瞇的為了撈屍體的錢討價還價的人不該殺嗎?那些以關中人以上等人自豪,用毀滅洛陽教訓天下人別惹關中人的人不該殺嗎?那些坐看士卒戰死,躲在門後不願意救援的人不該殺嗎?”

“世道如此,該殺者千萬,大隨半個身體就是因為這些人而腐爛了,並且更多的不該殺的人被這些該殺的人吞噬,同化。”

楊暕無語,當然都該殺了。可是這是千萬百姓啊,誰殺了,誰就背負千萬年的惡名!白起殺了幾十萬降卒就遺臭萬年,若是殺了千萬百姓,這是遺臭億萬年,樹立雕像跪在墳墓前接受唾罵都不夠了。他嘿嘿的笑,縱然知道不殺了這些人、不摧毀舊有規則大隨就要滅亡,有幾人敢殺。

人生自古誰無死,難道要留個惡名在世間?

“時局逼人,誰都想偉光正的拯救世界,可是,天下已經到了無法這麽做的地步,又該如何?既想取締惡俗,要想被百姓崇敬;既想平定亂世,又想流芳百世;既想與天下作對,又想保住地位權勢家族。這世上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情?”裴矩笑著,道理誰都懂,楊広,高穎,楊恕都想做流芳百世的英雄,哪怕是殺人,滅門閥,也想要天下百姓都誇獎他們做的對,拯救了世界,所以希望師出有名,有罪而誅,最好門閥和那些百姓自己作死,那就殺得名正言順了。

“可是,大隨都要滅亡了,高穎,楊恕可以為了自己的名而縛手縛腳,為什麽先帝卻也不敢?”楊暕問道,若是換成了他,在大隨滅亡和自己被天下人咒罵之間,無論如何都選擇殺光該殺的人,摧毀該摧毀的一切拯救大隨。

“先帝,楊恕,高穎都有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魄力和眼光。”裴矩點頭。“但是,同時清理讓大隨墮落的根源只是讓自己背負惡名嗎?”

“若是如此容易,這救世主也太容易了些。”裴矩冷冷的嘲諷,以為是傳說故事嗎?所有壞人都自己作死,所有的好處都是主角的,世上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情。

“強行遷移百姓、對百姓動以酷刑,都是大惡,朝野定然會竭力反對。百姓哀嚎,士子悲憤,公車上書,伏地請願,群情洶湧,如此浩大的民怨之下,只是留下惡名?先帝不過是部落聯盟的盟主,地位搖搖欲墜,就不怕其餘部落首領抓住這個把柄,認為帝皇不仁,聯合推翻了他?翻開歷史書,被朝廷權臣廢除的皇帝可不是一個兩個,先帝敢強行遷移百姓,敢執行酷刑嚴法,那是實打實的惡行了,被眾多大臣廢除的可能至少有七成。先帝料及後果,豈敢提出遷移百姓,執行酷法嚴刑?”

“楊恕權傾朝野,先帝疑懼,群臣不滿,百姓羨慕妒忌恨,沒有罪名都在制造罪名拉他下馬,若是如此大動作,你猜先帝,高穎,朝野官員和百姓會不會立刻以大罪誅滅楊恕滿門甚至株連九族?楊恕不怕死,他怕不怕子孫後代也都死了呢?看楊恕每日沈醉拆房子和造房子,顯然他是怕的。”

“高穎,賀若弼就不怕?顯然也怕的。強行遷移百姓,執行酷法嚴刑,廢除天下舊俗乃是得罪了天下所有人,被政敵攻訐那是意料中事,拿整個家族的人頭冒險的事情實在太大了,沒有把握誰敢動手?”

“先帝、楊恕、高穎都是能夠判斷利弊之人,都看見了一個可怕的可能,那就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嘿嘿,如同楊恕尋到借口殺戮門閥,以為可以借此不斷的完成給大隨續命的目的,結果被天下人圍攻而死,若是沒有胡雪亭楊軒感成就大業,你猜先帝坐穩了天下,李建成奪了天下,高穎成了皇帝,阿貓阿狗成了天子,會不會給楊恕翻案,認為他是為了挽救大隨而割掉腐肉?以老臣看,先帝和高穎多半是不發一言,汙蔑賢達的事情他們做不出來,但為之翻案得罪天下的事情他們也做不出來,唯有任由門閥宣傳楊恕桀紂殘暴了。至於李建成那是不用多想,定然是要殺光了司徒府所有人懸頭示眾,以示其愛民如子,誅殺破壞天下的元兇了,不如此,何來仁義無雙?”

“諸葛亮扶持幼主,天下皆知。若是劉阿鬥倒黴,在禦花園玩水淹死了,你說別人會以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只怕立刻會說諸葛亮是另一個王莽,為了權利和地位弒主。蜀國立刻內亂,群起征討諸葛亮,諸葛亮的人頭定然是要掛在城頭之上了。”

“世間的奇妙,就在於盡力做事了,一旦失敗,所有的目的、初衷、付出全部會被扭曲。”

裴矩微笑著,微微覺得口幹,可惜這禦書房中自然是沒有他的茶水的,很是遺憾,這楊暕終究是紈絝皇子出身,一點都不體惜他人,只管自己喝茶,也不知道請他喝杯茶水。

楊暕怔怔的聽著,只覺如夢亦如幻。

良久,楊暕大笑出聲,用力拍桌:“朕還以為楊恕是個厲害的,原來也是愛名的。怪不得楊恕等了這麽久才敢對門閥動手。”

“無非是牽涉太多,沒有把握,不想失敗後背個汙名而已。”裴矩淡淡的道,無罪誅殺的惡名太大,幾人敢背?楊恕已經很了不起了,抓住李園和北方門閥中人意圖謀反的罪名立即不審而族誅,楊広敢嗎?但這話就不能說出口了。

楊暕慘然,胡雪亭就不知道壯志未酬身先死,那就是歷史上最大的暴徒了?知道,卻依然做了。“嘿嘿,好一個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裴矩笑:“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當了皇帝,就要成為背鍋之王。世上的百姓是短視的,是自私自利的,是只管今天碗裏有吃的,不管明天會不會洪水滔天的。想當明君很容易,討好百姓就行了,只要殺幾個貪官,發一些福利,鬧災荒的時候去現場看看,見到百姓死傷哭幾聲,定然可以被百姓擁戴的。可這些對天下的長治久安有用嗎?表面功夫而已,與社稷主的責任何幹?為了江山社稷天下百姓長遠的利益,敢於去做百姓不滿的事情,損害百姓眼前的利益,任由百姓誤會和唾罵,哪怕成功後百姓認為理所當然無人喝彩,哪怕失敗後遺臭萬年,卻絕不遲疑,這才是身為社稷主的責任和心胸。”

楊暕苦笑,今日才知道當個合格的皇帝竟然是黑臉黑面的背鍋俠,如此說來那些偉光正的皇帝其實都是昏君?這當然偏激了,但他忍不住就這麽想,那些偉光正的皇帝是把應該承擔的責任都推卸給了那些大臣呢,還是根本沒有想過要承擔天下的責任。

“當了皇帝後,明君就是背鍋俠,昏君就是享福,不過如此。”裴矩笑,以為皇帝好做嗎?

楊暕定了定神,又問道:“所以,胡雪亭摧毀了一切陳腐的規則,無罪而誅天下門閥,殺光了禍害天下的儒教,殺光了被儒教毒害的百姓,殺光了所有抓著大義、傳統、良心、道德,以為自己就是要占便宜的百姓,殺光了世間的罪惡,背負了屠夫、妖魔、人渣、瘋子、變態等等的罵名,就取得了天下?”

裴矩點頭,又搖頭:“你搞錯了因果關系。”

“不是背負了罪惡,就能成為社稷主,而是身為社稷主,就有背負罪惡的義務和責任。”裴矩道,這其中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就像到張三的鋪子可以買到醬油,不能理解成買醬油就必須到張三的鋪子。

“胡雪亭若是只懂得殺殺殺,與董卓有什麽區別,無非是一個殘暴的君主而已,定然為百姓推翻。但胡雪亭瘋狂殺戮的背後,卻是她主動背負了罵名,有目的的割掉讓大隨覆滅的爛瘡,結束了惡俗陳規,讓天下人走上了更好的道路。”

“以老臣看,胡雪亭未必就有為了天下而犧牲自己的精神,胡雪亭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好,心情更爽,但是就這自私自利的目的之下,她不管不顧的為天下割掉了爛瘡。其心之堅定,其意之果決,其運氣之好,老臣甚為佩服。”裴矩嘆息,胡雪亭明明可以看見失敗的危機,卻只憑意氣用事,一心要把世界變成她眼中的世界,這並不是什麽值得誇獎的勇氣。理想主義者未必都是正面的,殘暴不仁的董卓難道不是想把世界變成他眼中的美好世界?個人主義、理想主義、腦殘、革命者只有一線之隔。只不過胡雪亭的價值觀湊巧稍微符合社會的運作,並且成功了而已。

他微微有些猶豫,胡雪亭坐穩了天下之後不體恤民生民力,繼續東征西討各個蠻夷之國,別人或者以為有窮兵黷武的味道,他卻以為這是胡雪亭高瞻遠矚,功在千秋,利在萬世,為天下百姓建萬世不朽之功業,如此見識和智慧,怎麽可能會是沒有目的的任性而為呢?定然是早早就有了明確的目的和計劃。但這些話沒有必要與楊暕說,楊暕的言行和思路一直在模仿胡雪亭,若是被他知道這輩子只怕都追不上胡雪亭,對他對新大隨都未必是好事。

裴蘊微笑道:“老臣距離胡雪亭遠了,有些看不清,還需要時日。這胡雪亭是真的為了天下開道,還是走了走了狗屎運的暴君昏君,時間將會證明一切。”楊暕微微點頭,追趕胡雪亭還是有機會的。

裴矩看了他一眼,心道果然如此,繼續說道:“天下有識之士誰不知道惡俗陳規貽害無窮?吃飯穿衣走路都要有規矩,看見女子溺水只能旁觀的世界哪裏好了?只是無力無膽站出來而已。如今胡雪亭傻乎乎的扛著靶子打破世界,縱然嘴上只能唾沫胡雪亭,但為何就不去胡雪亭的地盤享受惡俗陳規被打破後的紅利呢?胡雪亭的一套規則與眾不同卻又自洽,雖不知道有無重大漏洞,但至少看著比舊有的要更好。”

“丹陽雖小,胡雪亭也是一國之主。天下雖大,稱孤道寡者雖眾,唯有胡雪亭受國之垢,受國不祥,是合格的社稷主。胡雪亭立於華夏亂世之中,縱然周圍楊広高穎賀若弼宇文述個個比她高大,她卻如鶴立雞群。有識之士不投靠她,又能投靠誰?”

“百姓是個神奇的東西,有好處的時候可以扭曲正義,以惡為善,只為了自己得到一文錢的好處,不管別人是不是損失了一百兩銀子,當損失大於收益的時候,又可以扭曲邪惡,以善為惡,只為了自己能夠安然無恙。”

“在百姓的眼中,於亂世之中鼓吹仁義道德,卻盜賊橫行流民四起官員腐敗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高穎,賀若弼,魚俱羅的地盤相比,殺人如麻,規則清楚,有飯吃,不會有危險的江南大越真是神仙住的地方了。”

“有識之士如楊恭仁,庚質等人投靠大越,愚蠢又現實的百姓投靠大越,被胡雪亭的強大規則壓制的百姓就越多,胡雪亭的兵力,糧食越多,地盤就越穩定,有識之士和百姓就越投靠,如此良性循環,胡雪亭不統一天下,誰還能統一天下?”

楊暕淒慘的笑著,是啊,就是這麽簡單。他忽然更加深入的理解“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裴矩道。

楊暕點頭,這句話他知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善惡是對比而成,人人都是善,沒有了惡,這又怎麽會有善呢?世上不會存在全是惡,或者全是善的國家。”

“告訴百姓什麽是惡,什麽不能做,才會有真正的善出現。胡雪亭用屠刀告訴了天下人什麽是不允許做的‘惡’,這善也就出現了。雖然胡雪亭心中的善未必是真善,惡未必是真惡,但有了明確的法,惡法好過無法。”裴矩悠悠的道,以為胡雪亭作為奸臣從屍山血海中,從一片仁義長者的包圍中踏上龍椅是容易的嗎?沒有背負天下的心和意志,沒有明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胡雪亭早已成了塵土。

楊暕苦笑,不加區分的滅儒,肯定是錯的,但這個規則很清楚明白,對各地官員和百姓來說比用虛無縹緲的道德管理天下容易操作多了。

“不過,胡雪亭的名聲定然是臭到了極點。胡雪亭不在意名聲,也知道殺人放火是洗不白的,沒什麽洗刷的動作,但料來大越的二世,三世帝皇定然是要洗白胡雪亭的,誰願意有個黑的發亮的開國皇帝?只是這屠戮關中、江西數百萬百姓,遷移中原千萬人口,百姓流離失所是絕對洗不白的。清除儒教可以無恥的定義為清除邪教,殺戮數百萬百姓難道還能定義為斬妖除魔?這胡雪亭定然是要成為歷史上最有名的暴君和昏君的。”裴矩緩緩的道。

楊暕默然,摧毀陳腐的習俗和規則,掃除弊端,為了百姓開道,卻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世間萬物可笑莫過於此。他想到了曾經聽胡雪亭說過的一句話,不由得喃喃的道:“你將背負惡名,永世不得翻身。但這和你所要拯救的東西比起來,根本不值得一提。”

裴矩第一次聽見這句話,細思之下,緩緩點頭,這句話很是符合胡雪亭的一生了。

楊暕沈默許久,忽然問裴矩:“裴侍郎與我說這些,為了什麽?”

“為了讓你當個合格的皇帝。”裴矩淡淡的道。他笑了笑,道:“老夫壽元將近,早死幾年和晚死幾年也沒什麽區別,有些話就敢說真話了。”

“華夏被蠻夷荼毒三百年,大隨朝終於脫穎而出,本該縱橫天下,橫掃六合,如胡雪亭這般飛到極西之地去,老夫是沒想過的,老夫甚至不知道波斯之西還有國家。但剿滅突厥,高句麗,吐谷渾,統一所有沒有高山、嚴寒、瘟疫阻攔的地盤,老夫本來以為大隨做得到的。”裴矩的聲音平靜,卻帶著哀傷,原本威脅大隨的突厥黨項吐谷渾等蠻夷在他的挑撥之下已經或內訌分裂,或一蹶不起,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