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竹簡迷蹤
關燈
小
中
大
說罷,渡邊教授圍著望鄉臺轉了起來:“我真想上去看看,傳說中的望鄉臺是否能看見親人……"
松下次仁趕緊阻攔:“教授萬萬不可,這裏的一切皆為死去的人打造,我們都是活人,上去看看實在不妥……"
我想了想說:“上面地勢高,我們上去看看地形也好,說不定能發現出去的捷徑。即使什麽也沒有發現總比我們現在亂闖亂撞好。再說了,我們一路走來死人能去的地方我們也去了,多了一個望臺鄉又有何妨?"
不過我要跟著上去的時候卻犯了難,由於受空間限制,登望鄉臺的臺階又窄又陡。如果我空手上去自然不是難事,可眼下背上多了一個綾子,想上去夠嗆。
二虎和我面臨著一模一樣的問題,他主動說道:“朱大哥,我和大小姐就不上去了,你把綾子小姐也放下來吧……"
綾子有些不情願,不過她也知道現在不是任性的時候,只好怏怏不樂的從我身上下來。
我正要轉身登上望鄉臺,綾子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叫了起來:“你們快點過來看看,我有新發現……"
我聞言走了回來,綾子此時側坐在望鄉臺墻腳根,手電照著和她頭頂位置差不多高的一塊巨石上,這塊巨石平面被打磨的平平整整,和周圍不規則的巨石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它上面刻滿了字,我看了一會兒,上面的記載給我帶來的震撼卻無以覆加。
“快告訴我上面寫了什麽?"綾子催促道。她看到“子曰之乎者也"之類的文字早就頭疼了。
我說:“這上面記載了第一批遣唐使到華夏後的所見所聞,他們對大唐的繁榮和強盛感到震撼和充滿了羨慕。這位遣唐使回到大奄島後,向大奄王匯報了他的經歷。一心想恢覆古奄國的大奄王深受打擊, 自知此生已無機會返回華夏再建商奄故國。
那遣唐使見大奄王情緒低落,便獻上一策,凡是大唐有的東西大奄王朝皆可仿制一模一樣的出來,這樣大奄王朝可與中土大唐並肩看齊了。大奄王聞言大喜,當即準其言,並命其負責建造等有關事宜。
這個遣唐使便率先修了望鄉臺,供大奄王死後登高遠眺中土大唐,希翼在陰間繼續未能完成的覆國大業……”
我停頓了一下,綾子以為我說完了,有一點失望:“原來這裏的一切都是這位前輩所造。不過我奇怪的是,他為什麽要把這個過程詳細的寫在石頭上。"
我說:“這個當然也是從大唐學來的,在華夏,但凡名剎古寺,都有類似刻滿字的石碑……等等!最後一句話似乎有問題……"
我反覆看了幾次最後一句話,再三確認沒有弄錯之後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興奮的差點跳起來。我終於找到竹簡的下落了!
最後一句話的大致意思是,記載先朝故國寶藏的竹簡就藏在望鄉臺中,希翼後世龜田家族能入主中原……可是竹簡具體的埋藏位置卻沒有寫,我頓時有些犯難,我總不能把望鄉臺給拆了吧?
我恨的牙齒癢癢的,要麽就是這個遣唐使故弄玄虛,騙人的。要麽就是這個遣唐使根本不打算讓這個竹簡重現人間。
我不死心,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期望從裏面找到線索。綾子說:“古人的書寫方式真奇怪,行文格式都是豎著的,我剛才還習慣性的準備橫著讀呢……"
“等等!”我突然像抓住了什麽東西:“綾子,把你說的話再說一遍。"
綾子很奇怪的看了我一眼,不還是照做了:“古人的……"
我說:“不是這句,最後一句話!”
我等綾子說完,興奮的抱著她轉了一圈,綾子連忙幹咳了幾聲,示意二虎還在邊上,我這才驚覺自己忘乎所以了:“綾子,你說的話讓我得到了一個啟發,想到了在古代華夏非常流行的藏頭詩。
最初這種藏頭詩流行於那些才子佳人當中,他們互相傾慕但又受封建禮法的限制無法公然談情說愛,便將自己的心思寄情於詩詞上,心上人收到之後便可明白彼此的心意。
後來藏頭詩逐漸運用到軍事上,用來傳遞情報,這些東西以後有空我再跟你講吧, 咱們先看看能不能用破解藏頭詩的方式去解讀巨石上的話……”
說罷我取每句話的開頭第一個字,念了起來:“由此往南十尺。"二虎聞言說道:“這古人也忒麻煩,藏件破東西還要弄一些道道出來。"他雖然在抱怨,人已經照我說的走了起來:“一米等於三尺,十尺就是三米多一點……咦,這上面刻著箭頭!"
我和綾子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伸手擊了一下掌:“成了!"
我背起綾子,朝二虎走去,一眼就看到了那個箭頭,我們順著箭頭所指的方向看去,頓時怔住了。
那邊有個亭子,亭子裏有一個老婦人的雕像,那老婦人雕的栩栩如生,慈眉善目。正是華夏民間傳說中的孟婆。
我頓時感覺怪怪的,按照我們一路來順序,接下去喝了孟婆湯後該去閻羅殿了,可那樣一來鬼魂不是失憶了嗎,沒有記憶了還怎麽接受審判啊?
這個建造陰間的遣唐使是不是弄錯了?這個念頭在我腦海裏一閃而過,我並沒有去深究,這些神鬼文化又不在我考察之列,我何必去糾結古人的對與錯呢!按指示找到竹簡才是正事。
我趕緊將綾子放下,示意二虎幫忙照看一下。沒等她出聲抗議,拿著手電去了亭子。亭子裏除了一個由孟婆掌管的醧忘臺外什麽也沒有。
那竹簡到底藏在哪裏?我試著去轉動醧忘臺上的石碗,希望能打開機關, 我很快就失望了,那石碗並不是機關總樞,它是可以拿起來的。 如果毛春華在這裏,恐怕這個石碗早已成為他的考古戰利品了。
難道竹簡在孟婆身上?我拿手電照向雕像,孟婆左手拿碗,右手呈倒孟婆湯狀。我註意到它的右手中指斜指亭子西邊的雕欄上。
我趕緊去查看雕欄,可那竹簡依然音訊全無,卻意外發現雕欄上密密麻麻的刻著文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松下次仁趕緊阻攔:“教授萬萬不可,這裏的一切皆為死去的人打造,我們都是活人,上去看看實在不妥……"
我想了想說:“上面地勢高,我們上去看看地形也好,說不定能發現出去的捷徑。即使什麽也沒有發現總比我們現在亂闖亂撞好。再說了,我們一路走來死人能去的地方我們也去了,多了一個望臺鄉又有何妨?"
不過我要跟著上去的時候卻犯了難,由於受空間限制,登望鄉臺的臺階又窄又陡。如果我空手上去自然不是難事,可眼下背上多了一個綾子,想上去夠嗆。
二虎和我面臨著一模一樣的問題,他主動說道:“朱大哥,我和大小姐就不上去了,你把綾子小姐也放下來吧……"
綾子有些不情願,不過她也知道現在不是任性的時候,只好怏怏不樂的從我身上下來。
我正要轉身登上望鄉臺,綾子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叫了起來:“你們快點過來看看,我有新發現……"
我聞言走了回來,綾子此時側坐在望鄉臺墻腳根,手電照著和她頭頂位置差不多高的一塊巨石上,這塊巨石平面被打磨的平平整整,和周圍不規則的巨石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它上面刻滿了字,我看了一會兒,上面的記載給我帶來的震撼卻無以覆加。
“快告訴我上面寫了什麽?"綾子催促道。她看到“子曰之乎者也"之類的文字早就頭疼了。
我說:“這上面記載了第一批遣唐使到華夏後的所見所聞,他們對大唐的繁榮和強盛感到震撼和充滿了羨慕。這位遣唐使回到大奄島後,向大奄王匯報了他的經歷。一心想恢覆古奄國的大奄王深受打擊, 自知此生已無機會返回華夏再建商奄故國。
那遣唐使見大奄王情緒低落,便獻上一策,凡是大唐有的東西大奄王朝皆可仿制一模一樣的出來,這樣大奄王朝可與中土大唐並肩看齊了。大奄王聞言大喜,當即準其言,並命其負責建造等有關事宜。
這個遣唐使便率先修了望鄉臺,供大奄王死後登高遠眺中土大唐,希翼在陰間繼續未能完成的覆國大業……”
我停頓了一下,綾子以為我說完了,有一點失望:“原來這裏的一切都是這位前輩所造。不過我奇怪的是,他為什麽要把這個過程詳細的寫在石頭上。"
我說:“這個當然也是從大唐學來的,在華夏,但凡名剎古寺,都有類似刻滿字的石碑……等等!最後一句話似乎有問題……"
我反覆看了幾次最後一句話,再三確認沒有弄錯之後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興奮的差點跳起來。我終於找到竹簡的下落了!
最後一句話的大致意思是,記載先朝故國寶藏的竹簡就藏在望鄉臺中,希翼後世龜田家族能入主中原……可是竹簡具體的埋藏位置卻沒有寫,我頓時有些犯難,我總不能把望鄉臺給拆了吧?
我恨的牙齒癢癢的,要麽就是這個遣唐使故弄玄虛,騙人的。要麽就是這個遣唐使根本不打算讓這個竹簡重現人間。
我不死心,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期望從裏面找到線索。綾子說:“古人的書寫方式真奇怪,行文格式都是豎著的,我剛才還習慣性的準備橫著讀呢……"
“等等!”我突然像抓住了什麽東西:“綾子,把你說的話再說一遍。"
綾子很奇怪的看了我一眼,不還是照做了:“古人的……"
我說:“不是這句,最後一句話!”
我等綾子說完,興奮的抱著她轉了一圈,綾子連忙幹咳了幾聲,示意二虎還在邊上,我這才驚覺自己忘乎所以了:“綾子,你說的話讓我得到了一個啟發,想到了在古代華夏非常流行的藏頭詩。
最初這種藏頭詩流行於那些才子佳人當中,他們互相傾慕但又受封建禮法的限制無法公然談情說愛,便將自己的心思寄情於詩詞上,心上人收到之後便可明白彼此的心意。
後來藏頭詩逐漸運用到軍事上,用來傳遞情報,這些東西以後有空我再跟你講吧, 咱們先看看能不能用破解藏頭詩的方式去解讀巨石上的話……”
說罷我取每句話的開頭第一個字,念了起來:“由此往南十尺。"二虎聞言說道:“這古人也忒麻煩,藏件破東西還要弄一些道道出來。"他雖然在抱怨,人已經照我說的走了起來:“一米等於三尺,十尺就是三米多一點……咦,這上面刻著箭頭!"
我和綾子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伸手擊了一下掌:“成了!"
我背起綾子,朝二虎走去,一眼就看到了那個箭頭,我們順著箭頭所指的方向看去,頓時怔住了。
那邊有個亭子,亭子裏有一個老婦人的雕像,那老婦人雕的栩栩如生,慈眉善目。正是華夏民間傳說中的孟婆。
我頓時感覺怪怪的,按照我們一路來順序,接下去喝了孟婆湯後該去閻羅殿了,可那樣一來鬼魂不是失憶了嗎,沒有記憶了還怎麽接受審判啊?
這個建造陰間的遣唐使是不是弄錯了?這個念頭在我腦海裏一閃而過,我並沒有去深究,這些神鬼文化又不在我考察之列,我何必去糾結古人的對與錯呢!按指示找到竹簡才是正事。
我趕緊將綾子放下,示意二虎幫忙照看一下。沒等她出聲抗議,拿著手電去了亭子。亭子裏除了一個由孟婆掌管的醧忘臺外什麽也沒有。
那竹簡到底藏在哪裏?我試著去轉動醧忘臺上的石碗,希望能打開機關, 我很快就失望了,那石碗並不是機關總樞,它是可以拿起來的。 如果毛春華在這裏,恐怕這個石碗早已成為他的考古戰利品了。
難道竹簡在孟婆身上?我拿手電照向雕像,孟婆左手拿碗,右手呈倒孟婆湯狀。我註意到它的右手中指斜指亭子西邊的雕欄上。
我趕緊去查看雕欄,可那竹簡依然音訊全無,卻意外發現雕欄上密密麻麻的刻著文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