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1)
關燈
小
中
大
七十五
陳敏嬌打算出發赴美找阿諾·德斯的前幾天, 有人找上門了。來的人是香港政府電影部門的人,喝官茶的人走起路來都和一般人不同,大搖大擺, 那模樣倒不像是要來如何商討問題, 而像是興師問罪的宇宙大王。
陳敏嬌素來不喜歡和這群人打交道,但是沒轍。
“陳小姐。”那滿面油膩似能刮下一層做炒飯的人朝著陳敏嬌伸手。
“蔡先生。”陳敏嬌同主位的人講話。
“這次來找陳小姐呢, 是因為聽說陳小姐一直有一個做香港電影節的想法。”蔡先生先發制人, “陳小姐雖然年輕, 但是資歷很深呢。不知道陳小姐有沒有意願, 來接受這個項目呢?”
這種塑料對話, 面子上當然要讓人過得去。
陳敏嬌笑著問,“您的意思是?”
她想做電影節那是一倆年前的事情了, 當時她和杜風還有野心昭昭在叫喊,現在兩個人一拍兩散,陳敏嬌都快忘了這茬。現在被人提起, 頓然有種物是人非的感觸。
“香港政府有計劃創辦香港國際電影節,目前呢,正在找搭夥人。”蔡先生這樣說道。
香港國際電影節, 按照陳敏嬌的記憶, 是在1982年成立的, 同樣也是在後世頗有一些名聲的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內地電影金雞獎,臺灣電影金馬獎,被後世並成為“華語三大電影獎”。(註1)
雖然所謂的金雞百花在頒獎給天使寶貝老師以後就一度在影視圈失去了它應有的權威性。(註2)
更有人笑稱, 金雞百花也不過是被資本操控的產物罷了,而在同類相比較下,盡管金像和金馬也有著自己的問題,但已然算是華語圈裏排得上名號的電影節與重量級獎項了。
現在,香港政府居然主動找上門來同她商量這件事,陳敏嬌直覺只怕沒那樣簡單。
“搭夥人?”她還是頭一次聽說電影節有這個概念的。
蔡先生點了點頭,“是的。你也知道香港電影的特殊,政府這邊呢能夠給的支持也不過一點小小的資金。”
這倒是實話。
別的國家地方拍電影,怎麽拍都不怕,背後都有一個強權性的存在為電影提供支撐,並且滿足電影一定程度上的風險理賠。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和地方會給這些拍電影的拿錢。
香港就比較特別了,不僅不給拿錢不說,有時候還會倒從你的褲兜裏掏出幾個子進他的腰包,美名其曰合法搶劫。
現在蔡先生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我們想借你的名聲借你的錢去搞一個電影節。
就像很久之前陳敏嬌和元何青討論過的,辦一個電影節其實並不賺錢,特別是當一個電影節做不到像奧斯卡或者四大這樣的級別的時候。香港政府的目的當然也應該不是單純為了錢,而是看準了一個電影節所擁有的影響力。
蔡先生觀察著陳敏嬌的神色。
“陳小姐,我想你也是一個極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聽了這話,陳敏嬌只差沒把隔夜飯吐出來。
她自己如何想是她的事,但是當有人用這種東西來脅迫她的時候,她就覺得格外地不爽。
“蔡先生,我也是一個商人。”陳敏嬌輕輕笑著說。
商人就重利。
誰來搞這個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那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辦得好勉強還能沾點光,辦得差,歷史裏什麽都能給你記下。
“陳小姐。香港需要一個電影節,需要一個自己的電影節。”
廢話。她當然知道了。
陳敏嬌似笑非笑地看著有些急切的蔡先生,“我想知道,除了我之外,蔡先生還找了哪些人?”
蔡先生沒想到陳敏嬌這麽不好對付,他簡直都快覺得自己額頭上的冷汗都出來了。“你是第一個。”
“是嗎?”陳敏嬌狐疑地看著他,“蔡先生,我非常明白香港電影的需求。但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去做這件事。只憑我一個人,同樣也是做不好的。”
“這……”
“要讓我參與這個電影節的創辦,我非常欣慰。但同時,你我都無比清楚,一個電影節的創辦需要耗費多大的資金和人力。光是一開始的制度確立問題,就需要很多人的商討。”陳敏嬌努努嘴,“我天嬌還沒大到這種人才應有盡有,怎麽也是得花錢去找吧。”
“的確是這樣。”蔡先生說。
陳敏嬌挑眉,“現在電影部門是打著讓我來當冤大頭,自己占門面得意思嗎?”
什麽搭夥人,到時候辦出來還不是賴在香港政府底下,香港政府擁有全權處理權。那這算什麽?還不如她自己去競標一個電影節創辦資格來得輕松容易名利兩收。
蔡先生弄懂了陳敏嬌在考慮些什麽,“事實上,在決定權這一方面,我們是可以做出讓步的。只要陳小姐你可以拿出一個足夠優秀的電影節策劃案,一經采用,那麽——”
陳敏嬌忍不住笑出聲,“抱歉。”她這樣說,語氣裏卻沒有多少歉意。
蔡先生被她這樣也弄得有些臉紅,一半氣的,一半羞的。
沒想到他一把年紀了,還要來哄騙小女孩。
陳敏嬌只覺得蔡先生在說夢話,瘋言瘋語,無可理喻。
她要是先把提案做出來交上去,明著說不采用,背地裏改改接著用,那這筆帳又怎麽算?
還是一紙合同來得牢靠。
陳敏嬌向蔡先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即讓她參與電影節也可以,但是必須充分地給予她和將來可能有的創作團體與組委會充分的自主權,香港政府只擁有一部分投票決定權,不擁有全部權力。
蔡先生聽了,臉白了半天,說要回去稟告一下才知道結果。
陳敏嬌講,隨便。
本來電影節就不是一個輕輕松松就能夠解決的事情。特別時對於第一屆來說。第一個吃螃蟹,是好是壞,誰知道。對她來說或許還好一些,她有後世的金像獎的規則可以做參考,但是這活要是被丟在別人頭上,那可真是天靈蓋上終日懸掛一刃,又苦又慌,焦得很。
制定規則聽上去像是一個擁有生殺予奪大權得過程,但實際上非常瑣碎。陳敏嬌光是現在坐在那一想,就覺得自己的腦子快要爆炸了。
光是從電影的評選上就能夠討論個十天半個月的。
一個電影節究竟該如何確立一部電影的評選資格?評選方式又是什麽?導演和制片方是需要主動向電影節報名投片,還是說電影節可以隨意招攬現有的規定時限內的電影。參與評選的電影是否在上映方面有所要求,涉及到的地區僅僅是香港還是說涵蓋了澳門,臺灣,內地,或者日本東南亞,甚至更廣闊。對於一部電影的時長該不該有要求,或者在創造規模上,需不需要考究。當一部電影屬於是中外合資拍攝的時候,又該如何去判斷。
光是上面這一絡的問題,就夠人糾結的了。
香港政府倒是想得好,也把她想得太傻白甜。她是有一些責任感和在電影表達上的追求,但也不代表她活該當個接盤俠,什麽東西丟過來她就應該受著。又或者是看她是一幹富豪裏,跟電影關系最為密切,又最為年輕無辜的一個,於是上來就想讓她當冤大頭。
拜托耶,她可是有名的電影臉,頭能大到哪裏去?
她可沒那個閑工夫去折騰這些,如果是在被港英政府操控的情況下。她如果要弄一個電影節,那就一定要弄一個不說完全,至少有80%都是屬於純粹電影人的天地的存在。
蔡先生估計是被她唬著了,真真回去和上面的人討論了,過了兩天才重新找上門來。
“陳小姐,我們可以同意你提出的要求,但是有一點是我們必須要提出的。”蔡先生一本正經地朝著陳敏嬌強調。
“蔡先生,請說。”
陳敏嬌掃了一眼蔡先生手上厚厚的一疊紙,有些頭疼。
她這兩天細細想了一下關於香港電影節的事,越想越覺得有個隱患特別明顯。現在看蔡先生這個架勢,她不知為何,總有一種莫名其妙地預感,直覺這個人要說的和她憂慮的將會是同一個東西。
果不其然,在蔡先生說出開頭幾個字的時候,陳敏嬌就覺得自己猜中了。
“我們希望,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所有電影,都一定要是香港電影。”
哇哦。
陳敏嬌在心裏嘆氣。
後世的香港電影節也就是金像獎越來越走向沒落的原因也是因為它有一個極其閉關鎖國的要求——所有的參賽電影都必須是香港電影。
這一條規則,從1982年一直沿用到永遠,至少在陳敏嬌穿越來這個世界之前,還沒聽說過香港金像獎組委會有打算改變規則的消息。
香港電影又是什麽意思呢?
金像獎苛刻地給出了三個條件,並且指出,滿足其中兩個就能夠被稱為香港電影。
這第一嘛,就是導演必須是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人,並且還一定要是永久性的居民身份證。你丫大陸來,不行。灣灣人,不行。
第二呢,就是電影的出品公司,也就是電影開場出現的那一排或者結尾出現的那一排公司裏一定要有一個是在香港合法註冊過的電影公司。
第三就更變態了。眾所周知,一部電影的創作絕非是導演一個人的功勞,電影這個工業產品背後的產業鏈是非常巨大的,它的制作部門也是五花八門。金像獎把電影分了十六個工作項目,其中包括監制,攝影,編劇,剪輯,美術,動作設計,男女主演,男女配角等。要是想要成為香港電影呢,電影的十六個工作項目中就一定要有最少六個項目的工作人員是香港居民,還是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那種香港居民。
這都不龜毛,誰還算龜毛?
後世的香港可是有著東方好萊塢的美譽的啊。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更是香港電影的輝煌時期,那些一個又一個閃耀的明星在熠熠發光。
香港電影節本可以借著這股東風飛得更高更遠,卻是栽在了這樣一個“香港”電影的門檻上。
蔡先生看出陳敏嬌聽了這話後神情的不好,於是訕訕說,“這是我們討論後得出的結果,我們認為,既然我們要辦的是香港電影節,那就應該大力扶持香港電影,讓香港電影先開花結果。”
陳敏嬌就看著蔡先生不說話。
她倒要聽聽這個人還能放出些什麽彩虹屁來。
蔡先生被盯地發毛,又說了幾句話,就瞥著陳敏嬌的眼色問,“陳小姐,你怎麽看?”
上面可是放話了,勢必要拿下陳敏嬌這個搭夥人。她簡直就是現階段香港演員裏最會拍電影還最能賺錢的。像她這樣的人全香港打著燈籠也是找不來第二個的,更別提她現在在整個香港電影圈也是充滿了十足的話語權。
天嬌現在可是幾乎插手了香港電影行業的方方面面。
前有電影制作的前期準備資源,比如說簽訂了經紀人的新生代導演和演員,還有自己的影視設備專供代理線,後有院線和自己的膠片沖印廠。還擁有著全香港最大的影視城,以及周邊生產線。
除此之外,陳敏嬌個人的人脈和產業也是讓香港政府在意的地方。她和CAA以及索尼的關系,可以用好得特別來形容。
讓她來插手這個電影節,無疑是最為合適的。
她的錢能讓她招來一群英雄好漢出謀劃策,她的才華能夠吸引一大批人前赴後繼,她的人脈足以讓一幹元老為她撐腰出山給第一屆金像獎站街。
不把她看穩了,虧得是他們。
蔡先生早就有這個自覺了。
“我怎麽看?”陳敏嬌挑眉反問,倒是有幾分女王氣場,“要我說,你們提出來的香港電影的標準,就不能用。”
蔡先生沒想到陳敏嬌的態度這樣強烈。
她反對地太過堅決,甚至沒有什麽猶疑的時刻。
“蔡先生,你懂電影嗎?”
蔡先生點了點頭,“這個是自然。”
陳敏嬌一聲輕笑。“那蔡先生,你懂你口裏的香港電影嗎?”
蔡先生楞了下。
“你口口聲聲說的香港電影,這每年的產出,來來去去,也不過就是幾十部。”她的眼敏銳而帶著狠厲,毫不留情地刺破蔡先生的想象,打破他因無知而帶上的鐐銬,“現在在香港說要拍電影的導演,十個裏有九個不是香港本地人。”她這話說得是有些誇張了,但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這個時代,許多外地人來到香港追夢,要拍電影。反觀香港本地人,更多地則是靠著電視劇和商業賺錢。
他們這輕輕松松一個香港電影的門檻,確實把無數人攔在了未來的門外。
就連臺灣,都不敢說只要臺灣電影。這香港屁大點的地方,政府居然能夠狂到說出只要香港電影這種話。陳敏嬌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氣。目光短淺實在可怕。
她想要的香港,是世界電影的集中處,是一個能夠用勇氣有膽量容納多元創作的地方。這種多元不僅僅體現在電影的文化表達上,更加體現在對於電影創作者政治身份包括國籍民族身份問題的包容上。
不能說為了保護香港電影,強調香港電影的特殊性就來設立這樣一個門檻。到時候被門檻絆倒的,有可能不是別人,而是香港電影自己。
蔡先生微微地反駁著,“可是,可是現在滿眼望去,別的也比不上香港啊。”
陳敏嬌簡直要鼓掌叫好了,這人怎麽這麽自大還鼠目寸光?
“你說內地十億人口,臺灣兩千萬人口,拍出電影沒一個能比得上香港的?”陳敏嬌質問他。
蔡先生別別嘴,他的臉有些微微的紅,不知道是被氣的還是被急成這樣的。
“可內地昨年拍的電影,還不到香港拍的零頭。臺灣那邊更是有金馬獎,人家又怎麽回來參加我們的獎項?”蔡先生不服氣。
內地因為那十年的原因,之前幾乎沒有什麽作品的產出,但在改革開放以後,各位電影人們都慢慢重新開始了創作,雖然創作數量上遠遠不能匹敵香港這種快速節奏下的產物,但五十多部,以及算得上不錯了。蔡先生只看到了表面,卻沒有思考到問題的重點。
陳敏嬌搖了搖頭,“那你知道別人零頭都不到,票房是多少嗎?”
蔡先生被問住了,這……
“九個億。”陳敏嬌報出這個數字,“別人的票價是按毛算,你自己想想吧。”(註3)
蔡先生被這個數給擊中了。實話實說,他這一輩子還沒見過這麽多錢呢。
陳敏嬌看一眼就知道這人懵圈了,於是更加給人丟□□包。
“更何況,內地是什麽政治情況你比我還清楚吧,蔡先生?”陳敏嬌笑吟吟,“現在還只是一個發展的初步階段,你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來看,內地的電影票房絕不有這麽個數。”
“更重要的是,香港電影現在什麽拍攝流程你不會不懂吧?這五十部要是能出來十部精品,我也就謝天謝地了。”她講這些話的時候絲毫不怕,她又沒講假話。有些缺點,就是必須要點出來,“就連我們天嬌都有這個毛病,圖快。”
蔡先生有幾分被說服。
“總之,我不能同意你們提出的香港電影的標準。我認為,只要是在華夏國土上的電影,都能夠算入參賽範圍內。”
“這?華夏國土?”
“我的意思是,內地,香港,臺灣,澳門,一起算。”
蔡先生的臉色不太好看。
“這個真的需要考慮。”
陳敏嬌倒是無所謂,她也不是非要接這個盤不可。“當然,你想考慮多久就多久。”
一聽這話,蔡先生就覺得勢頭不太好。他趕緊改了口,說是要立刻打個電話回去問問。好在他們談事情的地方也有著固定電話,蔡先生找到後就立刻撥了過去。
陳敏嬌悠哉游哉看了快一個小時報紙,蔡先生終於給了她答覆,說,沒問題。
於是接下來的一切都變得好談。
陳敏嬌很是爽快地簽訂了合約,成為了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暨金像獎的主辦人。
靳斯行事後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只是恨鐵不成鋼地嘆了口氣,念她,有錢也不是這個花法。他看準了搞這麽一個電影節是要賠錢的。陳敏嬌自己確實不在意,她現在錢多得沒地方花了,更何況,她能夠稍微從這麽一個獎項中獲得點利益呢。
利益這種東西不是沒有,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
陳敏嬌先是打電話告知了阿諾這件事,提出可能要把行程往後推移一段時間,十分抱歉。阿諾也十分善解人意,並且表示,他正好和編劇在劇本上有一些分歧,也需要一段時間考慮。兩人一拍即合,把陳敏嬌去美國的時間往後挪了挪。
阿諾手上這個片子,是一個略中性女人覆仇的故事。這個電影是他很早之前的一個概念,但是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演員。他不是沒有見過別的優秀的女演員,可總是覺得有哪裏少了一點什麽。要麽就是不夠狠,要麽就是不夠硬,或者硬過頭又沒有那份細膩。可當他在亞太國際電影節上看到了陳敏嬌並且觀看了她的《七殺》後,他立刻就覺得,這就是他的女主角。他的女主角活生生地從他的腦海裏以及還沒有成型的劇本中走了出來。
阿諾回去以後立刻找人開始了劇本創作,他甚至看了陳敏嬌的其他作品,研究了她的表演風格。
阿諾是一個很容易把感情投射給自己電影的女主演的人。他對於女性有一種特殊的關懷,他甚至帶了一點奇異的偏愛。這導致了他鏡頭下的女人都美得各有特色,且都是帶著濃密且畸形的愛意出現的。
對於他來說,陳敏嬌就是他此時此刻的繆斯,是維納斯,是美的化身,是靈感的來源。
所以陳敏嬌無論說什麽,他都可以答應。
但對於陳敏嬌而言,她是有一些歉意地,於是她火速招兵買馬,開始為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出謀劃策。
元何青是她的老將,當然要用。陳敏嬌還挖了墻角,從金馬獎那邊撬來一個元老級別的人,王伯之。剩下的組委會的人,也基本都是各路的精英,對於電影保有著極大的熱情。
陳敏嬌在這一次的組委會雛形建立中只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新舊交替。她在新生代和老一派中都挑選出來了人,讓他們互相交流溝通,在碰撞中誕生出新點子。
陳敏嬌並不打算照搬後世香港電影節的規章制度,在任何情況下,照搬一個東西都一定不能徹底地完完全全地適應當下的情況。雖然大方向相同,但是小細節上的差異有時候也能決定成敗。她既然是要認真地做這件事,那麽就要做到最好。偷工減料必然是不可以的。
陳敏嬌給了組委會五天時間擬定初步規則。
她充當的不過是一個拍板和最後考察的角色。她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知識和理解以及後世的經驗,來判斷這些人提出的規則是否合適或者為最優,或者還有什麽更改的空間。
“說說你們的看法吧。”陳敏嬌坐在辦公桌的最上位。
元何青和王伯之互看一眼。
王伯之把手裏的紙遞給元何青,元何青接過,咳嗽一聲,略微重新整理下思路。
“是這樣的,我們討論出來的是,在電影的投送階段,任何在香港上映的電影都能直接參選。”
陳敏嬌輕輕敲了下指尖,她的白襯衫把她整個人襯得淩厲又不失優雅。
“只是香港上映?”
元何青懂得陳敏嬌的顧慮,“根據統計,如果涵蓋內地,去年整個華夏地區出品的電影的有五百多部。如果是我們來評選的話,這個完成難度是非常大的。再更具推測,等電影節按照計劃在1982開啟的話,那麽到時候需要評選的電影可能更多,預估有超過六百部。”
陳敏嬌皺了皺眉,“報名好像也不好。”
元何青十分讚同,“是的。畢竟我們的電影節還沒有任何名氣,準確來說,現在更是處於雛形階段。要讓那些導演和制片方主動報名,估計會遺落很多明珠。”
做電影節的最怕的就是這一點。
陳敏嬌嘆了口氣,事情比她想象得還要覆雜。
等等。
“元生。”陳敏嬌眼睛一亮,“我讓《每日港影》和《電影雜刊》搞地電影評分的數據是有保留的吧?”
“你的意思是——”
“雖然五六百部聽上去有些駭人,但是如果參考這種評分,是能夠很快地篩選出一些糟粕吧?”她當時的一時興起,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這樣說也沒有錯。”元何青思索了片刻,“可我覺得就這樣直接把內地電影納入評選範圍也很危險。”
元何青努力地組織了下措辭,“上次是我和你一起去的,我們都清楚,內地的情況很特殊。”
“這個是的確的。”陳敏嬌的食指不耐地敲了下桌面,“這樣,你去聯系李國良,跟他溝通這件事。讓他和電影局那邊說,如果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就自己先審核一批片子再送過來。”
陳敏嬌可是清楚內地的算盤。
內地十有八九都不會放過金像獎這個平臺。本來內地就卯足了勁想要靠電影來做文化政治宣傳工作,現在有機會讓自己拍的電影在香港電影界熠熠生輝,他們要是能放過那還有鬼。
元何青有些欣喜,“阿嬌,這個辦法好。”
王伯之甚至笑出聲,“沒想到啊,你還是個小滑頭。把這種活丟給內地自己解決,先讓他們篩掉一層,再留下的電影,也就好解決多了。”
陳敏嬌一本正經,“我可不是這個意思啊。我那是怕我們選出的片子不合內地的政治要求,不滿足時代素質。反正內地人多,幾百部電影,看看也就過了。”
組委會有人提出了疑問,“為什麽這麽麻煩,不直接放棄內地電影呢?”
陳敏嬌瞥了那個年輕女孩一眼,又掃了一下在座的各位,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我呢,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電影節有多少期待。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投了這樣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想要看到的,不是一個小家子氣的電影節。”
“我要的是,讓香港電影,甚至華夏電影,成為一個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這彈丸之地拍出來的東西就叫香港電影或者華夏電影。”
“這麽說,懂了嗎?”
那問話的女孩有些沈默,低著頭,咬唇不說話。
“如果你們覺得這跟你們的理念不同,沒關系,盡管提。退出沒關系,這一次的酬薪,該結我還是會結。”
會議室的氣壓忽然變得低迷。
王伯之喝了口水,笑著打哈哈,“阿嬌啊,我們都跟著你走。”
老生發話了,下面的人也都點頭讚同。
陳敏嬌挑眉,“那可不準反悔。”
“行了,說下一個。”
元何青清了清嗓子,“是這樣的,我們原本打算是分兩輪進行。第一輪就是剛才提到的初次篩選,第二輪就是找業內資深電影人或者影評人進行評選。”
元何青自己就是影評界的,這一方面的人脈,陳敏嬌向來是比較放心的。
“原本?”陳敏嬌把頭發撩到耳後,“現在是有新的方案了嗎?”
元何青把那眼鏡往上推了幾分,“是的,就是在你剛才提到評分的時候,我忽然想出來的。”他羞赧地笑了下,帶了一些不確定和不自信。
陳敏嬌鼓勵他,“沒事,說吧。”
元何青沈默了幾秒,組織了下措辭。
“我覺得我們可以挑戰一下讓觀眾參與評選,就像我們當初采用了那個觀影後發布打分表給觀眾一樣。”
對於元何青的提議,有人提出了異議。
“但是這種放權給觀眾的行為,很容易影響到電影評選的權威性。”那個人說出自己的顧慮,“觀眾對於電影的審美有時候是和專業人士是有差別的。而且,萬一有人利用這種方式作假呢?我還是看好第一種。”
元何青不是那種能和人對著辯駁的類型,他拿著筆的時候罵人可兇,可當著面就什麽說不出來。元何青想反駁了,一句話沒說,倒是把自己的脖子憋紅了。
陳敏嬌看笑了,給他解圍,“我覺得你們說的都挺有道理的。你提出的觀眾選擇和專業選擇相悖這一點,我不能否認。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有時候觀眾的選擇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這個時代大多數的選擇?觀眾選擇的好壞,其實背後映照得是這個時代文化審美層級的高低。我們不能去單獨怪觀眾的審美能力不足或者怎樣,還要考慮一下,我們作為文化傳播者,是否盡到了自己的義務,我們是否給出了足夠優秀的作品給他們選擇。”
陳敏嬌喝了口茶,洇了下嗓子。
“有大餐有屎的話,誰還會上趕著吃屎呢?”
撲哧。有人因為她的這句話笑出聲來。
“我個人覺得元何青的提議很哈,但是需要有一些改動。”
元何青眼睛亮了亮,“阿嬌,你覺得該怎麽改?”
“適當分配觀眾評分和專業評分的比例吧。我也不是很懂這個,這個你們下來再繼續研究,應該是有什麽辦法來達到最基本的公平的。”陳敏嬌雙手交叉,至於下顎以下,她的兩個大拇指悄悄地打著架,“我希望你們都清楚一點,不管這個電影節如何創辦,它最後肯定都是逃不掉四個字的。”
元何青,王伯之,以及所有人都註視著陳敏嬌。
“政治鬥爭。”
陳敏嬌去內地一趟,算是徹底明白這件事了。
“所以,我希望你們在選擇專業評選人士的時候,也不要做一些會落人口實的事。”
這話一出,大家都懂了。
要二十個評委全都是香港的,那肯定會有問題。
“我讚同觀眾投票參與進來也是因為,這樣會擴大各個政治陣營的人參與投票。”陳敏嬌看向元何青,“我記得,《電影雜刊》好像今年剛剛和內地談成全面進入內地市場的事吧。”
元何青作為總編,對於這件事當然熟悉,“是的,已經談好了。”
“那就更方便了呀。”陳敏嬌把兩手放在桌面上,“在雜志中提供投票頁,再回收就好。臺灣和澳門也是早就發行了的,這內地的門一開,不就輕松了嗎?”
“可是——”元何青有些躊躇,“內地的人口也太多了吧。”
“笨。”陳敏嬌調侃他,“我們只要限定發往內地雜志中有投票頁的雜志的數量不就好啦。”
一群人笑作一團。
“這個就先說定了。記住了啊。”陳敏嬌敲桌板如同敲黑板,“我可給你們布置了任務的。”
“明啦明啦!”
“知咯!”
眼看氣氛活躍起來,陳敏嬌離開開始下一個問題的討論。
“設立獎項這件事,你們怎麽決定的?”
陳敏嬌記得,當時的第一屆金像獎只有五個競賽項目。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當時的最佳女主還是惠英紅拿下的,那個風情萬千又不失英氣的女人。
金像獎是從第二屆開始有了更多的變化,首先體現在競賽項目的擴大上。其次呢,也體現在金像獎的獎座設計上。金像獎的《星光榮耀》獎座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歷經了艱難險阻,在金像獎成立八年之後,才徹底確定下來的,於1991年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正式啟用。
元何青一聽陳敏嬌的問題,就立刻報出了十多個競賽單元。
陳敏嬌有幾分驚喜,“沒想到你們考慮這麽多。”
元何青伸手撓了撓後腦勺。
陳敏嬌的確覺得自己找來的這群人還不錯,至少眼光比當初的那群人遠多了。他們一口氣提出的十二個獎項中,還涵蓋了最佳剪輯,最佳動作指導,最佳美術等。
要知道以前的香港電影可完全不重視這些。
電影節獎項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行業的標桿展示,有了這些獎項,想必到時候各個崗位上,都會湧現出一批新的人才。這對於香港電影乃至華夏電影,都是一件好事。
對於他們的這個決定,陳敏嬌表示十分讚許。
“這個很好。”陳敏嬌笑著誇了他們一通,“還有,記得考慮好電影節的獎杯。最好是找設計師設計,反正還有一年多時間,應該也夠你們打磨了。我挺看好和相信你們。”
陳敏嬌擡手看表,這個會議已經開了快兩個多小時。
“今天就先休息吧。”陳敏嬌笑著說,“晚上想吃什麽,我請客。”
能夠喚醒人類快樂的最簡單的兩個字,可能就是請客了。陳敏嬌看著面前歡呼的一群人,如是想著。
作者有話要說:
註1:摘百度百科。
註2:我絕沒有說天使寶貝老師不好的意思,至少她的頭換得還挺好看。
註3:九個億。數據來自電影票房吧。我自己也挺震驚的,不知道是不是發布數據的人看錯了。不過細細一想好像也對。
我綠日萬又回來了。
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陳敏嬌打算出發赴美找阿諾·德斯的前幾天, 有人找上門了。來的人是香港政府電影部門的人,喝官茶的人走起路來都和一般人不同,大搖大擺, 那模樣倒不像是要來如何商討問題, 而像是興師問罪的宇宙大王。
陳敏嬌素來不喜歡和這群人打交道,但是沒轍。
“陳小姐。”那滿面油膩似能刮下一層做炒飯的人朝著陳敏嬌伸手。
“蔡先生。”陳敏嬌同主位的人講話。
“這次來找陳小姐呢, 是因為聽說陳小姐一直有一個做香港電影節的想法。”蔡先生先發制人, “陳小姐雖然年輕, 但是資歷很深呢。不知道陳小姐有沒有意願, 來接受這個項目呢?”
這種塑料對話, 面子上當然要讓人過得去。
陳敏嬌笑著問,“您的意思是?”
她想做電影節那是一倆年前的事情了, 當時她和杜風還有野心昭昭在叫喊,現在兩個人一拍兩散,陳敏嬌都快忘了這茬。現在被人提起, 頓然有種物是人非的感觸。
“香港政府有計劃創辦香港國際電影節,目前呢,正在找搭夥人。”蔡先生這樣說道。
香港國際電影節, 按照陳敏嬌的記憶, 是在1982年成立的, 同樣也是在後世頗有一些名聲的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內地電影金雞獎,臺灣電影金馬獎,被後世並成為“華語三大電影獎”。(註1)
雖然所謂的金雞百花在頒獎給天使寶貝老師以後就一度在影視圈失去了它應有的權威性。(註2)
更有人笑稱, 金雞百花也不過是被資本操控的產物罷了,而在同類相比較下,盡管金像和金馬也有著自己的問題,但已然算是華語圈裏排得上名號的電影節與重量級獎項了。
現在,香港政府居然主動找上門來同她商量這件事,陳敏嬌直覺只怕沒那樣簡單。
“搭夥人?”她還是頭一次聽說電影節有這個概念的。
蔡先生點了點頭,“是的。你也知道香港電影的特殊,政府這邊呢能夠給的支持也不過一點小小的資金。”
這倒是實話。
別的國家地方拍電影,怎麽拍都不怕,背後都有一個強權性的存在為電影提供支撐,並且滿足電影一定程度上的風險理賠。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和地方會給這些拍電影的拿錢。
香港就比較特別了,不僅不給拿錢不說,有時候還會倒從你的褲兜裏掏出幾個子進他的腰包,美名其曰合法搶劫。
現在蔡先生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我們想借你的名聲借你的錢去搞一個電影節。
就像很久之前陳敏嬌和元何青討論過的,辦一個電影節其實並不賺錢,特別是當一個電影節做不到像奧斯卡或者四大這樣的級別的時候。香港政府的目的當然也應該不是單純為了錢,而是看準了一個電影節所擁有的影響力。
蔡先生觀察著陳敏嬌的神色。
“陳小姐,我想你也是一個極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聽了這話,陳敏嬌只差沒把隔夜飯吐出來。
她自己如何想是她的事,但是當有人用這種東西來脅迫她的時候,她就覺得格外地不爽。
“蔡先生,我也是一個商人。”陳敏嬌輕輕笑著說。
商人就重利。
誰來搞這個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那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辦得好勉強還能沾點光,辦得差,歷史裏什麽都能給你記下。
“陳小姐。香港需要一個電影節,需要一個自己的電影節。”
廢話。她當然知道了。
陳敏嬌似笑非笑地看著有些急切的蔡先生,“我想知道,除了我之外,蔡先生還找了哪些人?”
蔡先生沒想到陳敏嬌這麽不好對付,他簡直都快覺得自己額頭上的冷汗都出來了。“你是第一個。”
“是嗎?”陳敏嬌狐疑地看著他,“蔡先生,我非常明白香港電影的需求。但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去做這件事。只憑我一個人,同樣也是做不好的。”
“這……”
“要讓我參與這個電影節的創辦,我非常欣慰。但同時,你我都無比清楚,一個電影節的創辦需要耗費多大的資金和人力。光是一開始的制度確立問題,就需要很多人的商討。”陳敏嬌努努嘴,“我天嬌還沒大到這種人才應有盡有,怎麽也是得花錢去找吧。”
“的確是這樣。”蔡先生說。
陳敏嬌挑眉,“現在電影部門是打著讓我來當冤大頭,自己占門面得意思嗎?”
什麽搭夥人,到時候辦出來還不是賴在香港政府底下,香港政府擁有全權處理權。那這算什麽?還不如她自己去競標一個電影節創辦資格來得輕松容易名利兩收。
蔡先生弄懂了陳敏嬌在考慮些什麽,“事實上,在決定權這一方面,我們是可以做出讓步的。只要陳小姐你可以拿出一個足夠優秀的電影節策劃案,一經采用,那麽——”
陳敏嬌忍不住笑出聲,“抱歉。”她這樣說,語氣裏卻沒有多少歉意。
蔡先生被她這樣也弄得有些臉紅,一半氣的,一半羞的。
沒想到他一把年紀了,還要來哄騙小女孩。
陳敏嬌只覺得蔡先生在說夢話,瘋言瘋語,無可理喻。
她要是先把提案做出來交上去,明著說不采用,背地裏改改接著用,那這筆帳又怎麽算?
還是一紙合同來得牢靠。
陳敏嬌向蔡先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即讓她參與電影節也可以,但是必須充分地給予她和將來可能有的創作團體與組委會充分的自主權,香港政府只擁有一部分投票決定權,不擁有全部權力。
蔡先生聽了,臉白了半天,說要回去稟告一下才知道結果。
陳敏嬌講,隨便。
本來電影節就不是一個輕輕松松就能夠解決的事情。特別時對於第一屆來說。第一個吃螃蟹,是好是壞,誰知道。對她來說或許還好一些,她有後世的金像獎的規則可以做參考,但是這活要是被丟在別人頭上,那可真是天靈蓋上終日懸掛一刃,又苦又慌,焦得很。
制定規則聽上去像是一個擁有生殺予奪大權得過程,但實際上非常瑣碎。陳敏嬌光是現在坐在那一想,就覺得自己的腦子快要爆炸了。
光是從電影的評選上就能夠討論個十天半個月的。
一個電影節究竟該如何確立一部電影的評選資格?評選方式又是什麽?導演和制片方是需要主動向電影節報名投片,還是說電影節可以隨意招攬現有的規定時限內的電影。參與評選的電影是否在上映方面有所要求,涉及到的地區僅僅是香港還是說涵蓋了澳門,臺灣,內地,或者日本東南亞,甚至更廣闊。對於一部電影的時長該不該有要求,或者在創造規模上,需不需要考究。當一部電影屬於是中外合資拍攝的時候,又該如何去判斷。
光是上面這一絡的問題,就夠人糾結的了。
香港政府倒是想得好,也把她想得太傻白甜。她是有一些責任感和在電影表達上的追求,但也不代表她活該當個接盤俠,什麽東西丟過來她就應該受著。又或者是看她是一幹富豪裏,跟電影關系最為密切,又最為年輕無辜的一個,於是上來就想讓她當冤大頭。
拜托耶,她可是有名的電影臉,頭能大到哪裏去?
她可沒那個閑工夫去折騰這些,如果是在被港英政府操控的情況下。她如果要弄一個電影節,那就一定要弄一個不說完全,至少有80%都是屬於純粹電影人的天地的存在。
蔡先生估計是被她唬著了,真真回去和上面的人討論了,過了兩天才重新找上門來。
“陳小姐,我們可以同意你提出的要求,但是有一點是我們必須要提出的。”蔡先生一本正經地朝著陳敏嬌強調。
“蔡先生,請說。”
陳敏嬌掃了一眼蔡先生手上厚厚的一疊紙,有些頭疼。
她這兩天細細想了一下關於香港電影節的事,越想越覺得有個隱患特別明顯。現在看蔡先生這個架勢,她不知為何,總有一種莫名其妙地預感,直覺這個人要說的和她憂慮的將會是同一個東西。
果不其然,在蔡先生說出開頭幾個字的時候,陳敏嬌就覺得自己猜中了。
“我們希望,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所有電影,都一定要是香港電影。”
哇哦。
陳敏嬌在心裏嘆氣。
後世的香港電影節也就是金像獎越來越走向沒落的原因也是因為它有一個極其閉關鎖國的要求——所有的參賽電影都必須是香港電影。
這一條規則,從1982年一直沿用到永遠,至少在陳敏嬌穿越來這個世界之前,還沒聽說過香港金像獎組委會有打算改變規則的消息。
香港電影又是什麽意思呢?
金像獎苛刻地給出了三個條件,並且指出,滿足其中兩個就能夠被稱為香港電影。
這第一嘛,就是導演必須是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人,並且還一定要是永久性的居民身份證。你丫大陸來,不行。灣灣人,不行。
第二呢,就是電影的出品公司,也就是電影開場出現的那一排或者結尾出現的那一排公司裏一定要有一個是在香港合法註冊過的電影公司。
第三就更變態了。眾所周知,一部電影的創作絕非是導演一個人的功勞,電影這個工業產品背後的產業鏈是非常巨大的,它的制作部門也是五花八門。金像獎把電影分了十六個工作項目,其中包括監制,攝影,編劇,剪輯,美術,動作設計,男女主演,男女配角等。要是想要成為香港電影呢,電影的十六個工作項目中就一定要有最少六個項目的工作人員是香港居民,還是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那種香港居民。
這都不龜毛,誰還算龜毛?
後世的香港可是有著東方好萊塢的美譽的啊。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更是香港電影的輝煌時期,那些一個又一個閃耀的明星在熠熠發光。
香港電影節本可以借著這股東風飛得更高更遠,卻是栽在了這樣一個“香港”電影的門檻上。
蔡先生看出陳敏嬌聽了這話後神情的不好,於是訕訕說,“這是我們討論後得出的結果,我們認為,既然我們要辦的是香港電影節,那就應該大力扶持香港電影,讓香港電影先開花結果。”
陳敏嬌就看著蔡先生不說話。
她倒要聽聽這個人還能放出些什麽彩虹屁來。
蔡先生被盯地發毛,又說了幾句話,就瞥著陳敏嬌的眼色問,“陳小姐,你怎麽看?”
上面可是放話了,勢必要拿下陳敏嬌這個搭夥人。她簡直就是現階段香港演員裏最會拍電影還最能賺錢的。像她這樣的人全香港打著燈籠也是找不來第二個的,更別提她現在在整個香港電影圈也是充滿了十足的話語權。
天嬌現在可是幾乎插手了香港電影行業的方方面面。
前有電影制作的前期準備資源,比如說簽訂了經紀人的新生代導演和演員,還有自己的影視設備專供代理線,後有院線和自己的膠片沖印廠。還擁有著全香港最大的影視城,以及周邊生產線。
除此之外,陳敏嬌個人的人脈和產業也是讓香港政府在意的地方。她和CAA以及索尼的關系,可以用好得特別來形容。
讓她來插手這個電影節,無疑是最為合適的。
她的錢能讓她招來一群英雄好漢出謀劃策,她的才華能夠吸引一大批人前赴後繼,她的人脈足以讓一幹元老為她撐腰出山給第一屆金像獎站街。
不把她看穩了,虧得是他們。
蔡先生早就有這個自覺了。
“我怎麽看?”陳敏嬌挑眉反問,倒是有幾分女王氣場,“要我說,你們提出來的香港電影的標準,就不能用。”
蔡先生沒想到陳敏嬌的態度這樣強烈。
她反對地太過堅決,甚至沒有什麽猶疑的時刻。
“蔡先生,你懂電影嗎?”
蔡先生點了點頭,“這個是自然。”
陳敏嬌一聲輕笑。“那蔡先生,你懂你口裏的香港電影嗎?”
蔡先生楞了下。
“你口口聲聲說的香港電影,這每年的產出,來來去去,也不過就是幾十部。”她的眼敏銳而帶著狠厲,毫不留情地刺破蔡先生的想象,打破他因無知而帶上的鐐銬,“現在在香港說要拍電影的導演,十個裏有九個不是香港本地人。”她這話說得是有些誇張了,但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這個時代,許多外地人來到香港追夢,要拍電影。反觀香港本地人,更多地則是靠著電視劇和商業賺錢。
他們這輕輕松松一個香港電影的門檻,確實把無數人攔在了未來的門外。
就連臺灣,都不敢說只要臺灣電影。這香港屁大點的地方,政府居然能夠狂到說出只要香港電影這種話。陳敏嬌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氣。目光短淺實在可怕。
她想要的香港,是世界電影的集中處,是一個能夠用勇氣有膽量容納多元創作的地方。這種多元不僅僅體現在電影的文化表達上,更加體現在對於電影創作者政治身份包括國籍民族身份問題的包容上。
不能說為了保護香港電影,強調香港電影的特殊性就來設立這樣一個門檻。到時候被門檻絆倒的,有可能不是別人,而是香港電影自己。
蔡先生微微地反駁著,“可是,可是現在滿眼望去,別的也比不上香港啊。”
陳敏嬌簡直要鼓掌叫好了,這人怎麽這麽自大還鼠目寸光?
“你說內地十億人口,臺灣兩千萬人口,拍出電影沒一個能比得上香港的?”陳敏嬌質問他。
蔡先生別別嘴,他的臉有些微微的紅,不知道是被氣的還是被急成這樣的。
“可內地昨年拍的電影,還不到香港拍的零頭。臺灣那邊更是有金馬獎,人家又怎麽回來參加我們的獎項?”蔡先生不服氣。
內地因為那十年的原因,之前幾乎沒有什麽作品的產出,但在改革開放以後,各位電影人們都慢慢重新開始了創作,雖然創作數量上遠遠不能匹敵香港這種快速節奏下的產物,但五十多部,以及算得上不錯了。蔡先生只看到了表面,卻沒有思考到問題的重點。
陳敏嬌搖了搖頭,“那你知道別人零頭都不到,票房是多少嗎?”
蔡先生被問住了,這……
“九個億。”陳敏嬌報出這個數字,“別人的票價是按毛算,你自己想想吧。”(註3)
蔡先生被這個數給擊中了。實話實說,他這一輩子還沒見過這麽多錢呢。
陳敏嬌看一眼就知道這人懵圈了,於是更加給人丟□□包。
“更何況,內地是什麽政治情況你比我還清楚吧,蔡先生?”陳敏嬌笑吟吟,“現在還只是一個發展的初步階段,你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來看,內地的電影票房絕不有這麽個數。”
“更重要的是,香港電影現在什麽拍攝流程你不會不懂吧?這五十部要是能出來十部精品,我也就謝天謝地了。”她講這些話的時候絲毫不怕,她又沒講假話。有些缺點,就是必須要點出來,“就連我們天嬌都有這個毛病,圖快。”
蔡先生有幾分被說服。
“總之,我不能同意你們提出的香港電影的標準。我認為,只要是在華夏國土上的電影,都能夠算入參賽範圍內。”
“這?華夏國土?”
“我的意思是,內地,香港,臺灣,澳門,一起算。”
蔡先生的臉色不太好看。
“這個真的需要考慮。”
陳敏嬌倒是無所謂,她也不是非要接這個盤不可。“當然,你想考慮多久就多久。”
一聽這話,蔡先生就覺得勢頭不太好。他趕緊改了口,說是要立刻打個電話回去問問。好在他們談事情的地方也有著固定電話,蔡先生找到後就立刻撥了過去。
陳敏嬌悠哉游哉看了快一個小時報紙,蔡先生終於給了她答覆,說,沒問題。
於是接下來的一切都變得好談。
陳敏嬌很是爽快地簽訂了合約,成為了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暨金像獎的主辦人。
靳斯行事後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只是恨鐵不成鋼地嘆了口氣,念她,有錢也不是這個花法。他看準了搞這麽一個電影節是要賠錢的。陳敏嬌自己確實不在意,她現在錢多得沒地方花了,更何況,她能夠稍微從這麽一個獎項中獲得點利益呢。
利益這種東西不是沒有,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
陳敏嬌先是打電話告知了阿諾這件事,提出可能要把行程往後推移一段時間,十分抱歉。阿諾也十分善解人意,並且表示,他正好和編劇在劇本上有一些分歧,也需要一段時間考慮。兩人一拍即合,把陳敏嬌去美國的時間往後挪了挪。
阿諾手上這個片子,是一個略中性女人覆仇的故事。這個電影是他很早之前的一個概念,但是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演員。他不是沒有見過別的優秀的女演員,可總是覺得有哪裏少了一點什麽。要麽就是不夠狠,要麽就是不夠硬,或者硬過頭又沒有那份細膩。可當他在亞太國際電影節上看到了陳敏嬌並且觀看了她的《七殺》後,他立刻就覺得,這就是他的女主角。他的女主角活生生地從他的腦海裏以及還沒有成型的劇本中走了出來。
阿諾回去以後立刻找人開始了劇本創作,他甚至看了陳敏嬌的其他作品,研究了她的表演風格。
阿諾是一個很容易把感情投射給自己電影的女主演的人。他對於女性有一種特殊的關懷,他甚至帶了一點奇異的偏愛。這導致了他鏡頭下的女人都美得各有特色,且都是帶著濃密且畸形的愛意出現的。
對於他來說,陳敏嬌就是他此時此刻的繆斯,是維納斯,是美的化身,是靈感的來源。
所以陳敏嬌無論說什麽,他都可以答應。
但對於陳敏嬌而言,她是有一些歉意地,於是她火速招兵買馬,開始為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出謀劃策。
元何青是她的老將,當然要用。陳敏嬌還挖了墻角,從金馬獎那邊撬來一個元老級別的人,王伯之。剩下的組委會的人,也基本都是各路的精英,對於電影保有著極大的熱情。
陳敏嬌在這一次的組委會雛形建立中只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新舊交替。她在新生代和老一派中都挑選出來了人,讓他們互相交流溝通,在碰撞中誕生出新點子。
陳敏嬌並不打算照搬後世香港電影節的規章制度,在任何情況下,照搬一個東西都一定不能徹底地完完全全地適應當下的情況。雖然大方向相同,但是小細節上的差異有時候也能決定成敗。她既然是要認真地做這件事,那麽就要做到最好。偷工減料必然是不可以的。
陳敏嬌給了組委會五天時間擬定初步規則。
她充當的不過是一個拍板和最後考察的角色。她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知識和理解以及後世的經驗,來判斷這些人提出的規則是否合適或者為最優,或者還有什麽更改的空間。
“說說你們的看法吧。”陳敏嬌坐在辦公桌的最上位。
元何青和王伯之互看一眼。
王伯之把手裏的紙遞給元何青,元何青接過,咳嗽一聲,略微重新整理下思路。
“是這樣的,我們討論出來的是,在電影的投送階段,任何在香港上映的電影都能直接參選。”
陳敏嬌輕輕敲了下指尖,她的白襯衫把她整個人襯得淩厲又不失優雅。
“只是香港上映?”
元何青懂得陳敏嬌的顧慮,“根據統計,如果涵蓋內地,去年整個華夏地區出品的電影的有五百多部。如果是我們來評選的話,這個完成難度是非常大的。再更具推測,等電影節按照計劃在1982開啟的話,那麽到時候需要評選的電影可能更多,預估有超過六百部。”
陳敏嬌皺了皺眉,“報名好像也不好。”
元何青十分讚同,“是的。畢竟我們的電影節還沒有任何名氣,準確來說,現在更是處於雛形階段。要讓那些導演和制片方主動報名,估計會遺落很多明珠。”
做電影節的最怕的就是這一點。
陳敏嬌嘆了口氣,事情比她想象得還要覆雜。
等等。
“元生。”陳敏嬌眼睛一亮,“我讓《每日港影》和《電影雜刊》搞地電影評分的數據是有保留的吧?”
“你的意思是——”
“雖然五六百部聽上去有些駭人,但是如果參考這種評分,是能夠很快地篩選出一些糟粕吧?”她當時的一時興起,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這樣說也沒有錯。”元何青思索了片刻,“可我覺得就這樣直接把內地電影納入評選範圍也很危險。”
元何青努力地組織了下措辭,“上次是我和你一起去的,我們都清楚,內地的情況很特殊。”
“這個是的確的。”陳敏嬌的食指不耐地敲了下桌面,“這樣,你去聯系李國良,跟他溝通這件事。讓他和電影局那邊說,如果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就自己先審核一批片子再送過來。”
陳敏嬌可是清楚內地的算盤。
內地十有八九都不會放過金像獎這個平臺。本來內地就卯足了勁想要靠電影來做文化政治宣傳工作,現在有機會讓自己拍的電影在香港電影界熠熠生輝,他們要是能放過那還有鬼。
元何青有些欣喜,“阿嬌,這個辦法好。”
王伯之甚至笑出聲,“沒想到啊,你還是個小滑頭。把這種活丟給內地自己解決,先讓他們篩掉一層,再留下的電影,也就好解決多了。”
陳敏嬌一本正經,“我可不是這個意思啊。我那是怕我們選出的片子不合內地的政治要求,不滿足時代素質。反正內地人多,幾百部電影,看看也就過了。”
組委會有人提出了疑問,“為什麽這麽麻煩,不直接放棄內地電影呢?”
陳敏嬌瞥了那個年輕女孩一眼,又掃了一下在座的各位,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我呢,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電影節有多少期待。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投了這樣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想要看到的,不是一個小家子氣的電影節。”
“我要的是,讓香港電影,甚至華夏電影,成為一個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這彈丸之地拍出來的東西就叫香港電影或者華夏電影。”
“這麽說,懂了嗎?”
那問話的女孩有些沈默,低著頭,咬唇不說話。
“如果你們覺得這跟你們的理念不同,沒關系,盡管提。退出沒關系,這一次的酬薪,該結我還是會結。”
會議室的氣壓忽然變得低迷。
王伯之喝了口水,笑著打哈哈,“阿嬌啊,我們都跟著你走。”
老生發話了,下面的人也都點頭讚同。
陳敏嬌挑眉,“那可不準反悔。”
“行了,說下一個。”
元何青清了清嗓子,“是這樣的,我們原本打算是分兩輪進行。第一輪就是剛才提到的初次篩選,第二輪就是找業內資深電影人或者影評人進行評選。”
元何青自己就是影評界的,這一方面的人脈,陳敏嬌向來是比較放心的。
“原本?”陳敏嬌把頭發撩到耳後,“現在是有新的方案了嗎?”
元何青把那眼鏡往上推了幾分,“是的,就是在你剛才提到評分的時候,我忽然想出來的。”他羞赧地笑了下,帶了一些不確定和不自信。
陳敏嬌鼓勵他,“沒事,說吧。”
元何青沈默了幾秒,組織了下措辭。
“我覺得我們可以挑戰一下讓觀眾參與評選,就像我們當初采用了那個觀影後發布打分表給觀眾一樣。”
對於元何青的提議,有人提出了異議。
“但是這種放權給觀眾的行為,很容易影響到電影評選的權威性。”那個人說出自己的顧慮,“觀眾對於電影的審美有時候是和專業人士是有差別的。而且,萬一有人利用這種方式作假呢?我還是看好第一種。”
元何青不是那種能和人對著辯駁的類型,他拿著筆的時候罵人可兇,可當著面就什麽說不出來。元何青想反駁了,一句話沒說,倒是把自己的脖子憋紅了。
陳敏嬌看笑了,給他解圍,“我覺得你們說的都挺有道理的。你提出的觀眾選擇和專業選擇相悖這一點,我不能否認。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有時候觀眾的選擇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這個時代大多數的選擇?觀眾選擇的好壞,其實背後映照得是這個時代文化審美層級的高低。我們不能去單獨怪觀眾的審美能力不足或者怎樣,還要考慮一下,我們作為文化傳播者,是否盡到了自己的義務,我們是否給出了足夠優秀的作品給他們選擇。”
陳敏嬌喝了口茶,洇了下嗓子。
“有大餐有屎的話,誰還會上趕著吃屎呢?”
撲哧。有人因為她的這句話笑出聲來。
“我個人覺得元何青的提議很哈,但是需要有一些改動。”
元何青眼睛亮了亮,“阿嬌,你覺得該怎麽改?”
“適當分配觀眾評分和專業評分的比例吧。我也不是很懂這個,這個你們下來再繼續研究,應該是有什麽辦法來達到最基本的公平的。”陳敏嬌雙手交叉,至於下顎以下,她的兩個大拇指悄悄地打著架,“我希望你們都清楚一點,不管這個電影節如何創辦,它最後肯定都是逃不掉四個字的。”
元何青,王伯之,以及所有人都註視著陳敏嬌。
“政治鬥爭。”
陳敏嬌去內地一趟,算是徹底明白這件事了。
“所以,我希望你們在選擇專業評選人士的時候,也不要做一些會落人口實的事。”
這話一出,大家都懂了。
要二十個評委全都是香港的,那肯定會有問題。
“我讚同觀眾投票參與進來也是因為,這樣會擴大各個政治陣營的人參與投票。”陳敏嬌看向元何青,“我記得,《電影雜刊》好像今年剛剛和內地談成全面進入內地市場的事吧。”
元何青作為總編,對於這件事當然熟悉,“是的,已經談好了。”
“那就更方便了呀。”陳敏嬌把兩手放在桌面上,“在雜志中提供投票頁,再回收就好。臺灣和澳門也是早就發行了的,這內地的門一開,不就輕松了嗎?”
“可是——”元何青有些躊躇,“內地的人口也太多了吧。”
“笨。”陳敏嬌調侃他,“我們只要限定發往內地雜志中有投票頁的雜志的數量不就好啦。”
一群人笑作一團。
“這個就先說定了。記住了啊。”陳敏嬌敲桌板如同敲黑板,“我可給你們布置了任務的。”
“明啦明啦!”
“知咯!”
眼看氣氛活躍起來,陳敏嬌離開開始下一個問題的討論。
“設立獎項這件事,你們怎麽決定的?”
陳敏嬌記得,當時的第一屆金像獎只有五個競賽項目。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當時的最佳女主還是惠英紅拿下的,那個風情萬千又不失英氣的女人。
金像獎是從第二屆開始有了更多的變化,首先體現在競賽項目的擴大上。其次呢,也體現在金像獎的獎座設計上。金像獎的《星光榮耀》獎座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歷經了艱難險阻,在金像獎成立八年之後,才徹底確定下來的,於1991年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正式啟用。
元何青一聽陳敏嬌的問題,就立刻報出了十多個競賽單元。
陳敏嬌有幾分驚喜,“沒想到你們考慮這麽多。”
元何青伸手撓了撓後腦勺。
陳敏嬌的確覺得自己找來的這群人還不錯,至少眼光比當初的那群人遠多了。他們一口氣提出的十二個獎項中,還涵蓋了最佳剪輯,最佳動作指導,最佳美術等。
要知道以前的香港電影可完全不重視這些。
電影節獎項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行業的標桿展示,有了這些獎項,想必到時候各個崗位上,都會湧現出一批新的人才。這對於香港電影乃至華夏電影,都是一件好事。
對於他們的這個決定,陳敏嬌表示十分讚許。
“這個很好。”陳敏嬌笑著誇了他們一通,“還有,記得考慮好電影節的獎杯。最好是找設計師設計,反正還有一年多時間,應該也夠你們打磨了。我挺看好和相信你們。”
陳敏嬌擡手看表,這個會議已經開了快兩個多小時。
“今天就先休息吧。”陳敏嬌笑著說,“晚上想吃什麽,我請客。”
能夠喚醒人類快樂的最簡單的兩個字,可能就是請客了。陳敏嬌看著面前歡呼的一群人,如是想著。
作者有話要說:
註1:摘百度百科。
註2:我絕沒有說天使寶貝老師不好的意思,至少她的頭換得還挺好看。
註3:九個億。數據來自電影票房吧。我自己也挺震驚的,不知道是不是發布數據的人看錯了。不過細細一想好像也對。
我綠日萬又回來了。
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