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8章

關燈
十八

就在所有人忙著打探這新鮮出爐的港姐的消息時,陳敏嬌卻和杜風商討著公司的發展。

杜風出資租了個三層小樓, 說是租, 不過是給了點手續費用了自家的樓。

按照陳敏嬌的打算, 起步期有個兩三間辦公室其實都夠了, 她和杜風都不會常常待著。但是杜大少爺錢多的沒地花,又好面子,這才弄了個小樓來。

這下好了, 空蕩蕩的小樓, 除了陳敏嬌和杜風, 再無他人。

樓盤是先前裝修過的,杜風也就將就了。

他叫人做了牌匾,打算到時候弄在門口。

只是誰又能夠想到呢, 這名號響亮的天嬌公司, 現在不過是一個空殼。

“你打算怎麽做?”杜風問。

陳敏嬌環顧了四周, 又看他:“看你想要什麽了。”

“我想要什麽你都能給?”杜風疑惑地問。

陳敏嬌挑眉,毫不掩飾自信:“凡事總要試一試。”

杜風敲著桌子,玩笑話似的脫口而出:“我想要個電影帝國。”

他家老頭不是搞了個黑道帝國嗎?他是永遠翻不了身的太子爺。那他就要搞個電影帝國。

“你懂電影嗎?”陳敏嬌有些不信。

杜風嗤笑一聲, “但我懂資本。”

他留洋那些日子,學的都是怎麽玩金錢游戲。

“那正好。”陳敏嬌滿意了, 她勾唇笑起, 眉眼鋒利, “那就搞一個電影帝國。”

這種話若是讓前世的她說出來,只怕她自己都不信。

但是現在,她有野心, 杜風不甘心。她有點子,也有來自後世的靈性。而杜風,有錢有權。二者一拍即合。

而二人又恰好趕上此刻的香港。

像是《雙城記》中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個時代有著無數可以掌握的先機,也沒有後世無數的桎梏。但這個時代,也有著刀光劍影,有著血肉搏殺。

香港電影還正在風雨中搖曳著,找不到出路。

而亂世出英雄。

杜風那點少年熱血也被激起來了,試問哪個男孩沒有做過打造自己世界的夢呢?他有點激動地問:“怎麽搞?”

怎麽搞?

陳敏嬌想要為自己,也為香港,為整個華夏,創造一個東方夢工廠。

華夏需要一個能夠為自己造夢的地方。而非把所有的經典都拱手相讓,把十幾億的票房空手送給好萊塢。

她上輩子讀電影的時候,提及中國電影史,翻來覆去講的也就那幾部。然而這個時期,外國的異形已經開始崛起,電影特技發展,整個電影圈的商業鏈條也完整形成。

在這個世界,如果她能改變一點什麽呢?

做一只蝴蝶,小小的煽動翅膀,卻改變整個世界。

單是她一個人,她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充其量賺賺錢,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她遇上了杜風,這個此刻正把握著錢權,又懂得操控的男人。她沒學過金融,一個人,就算有點子,也無濟於事。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杜風就站在這裏。

可是香港太小了。同世界相比,不過只是一粒地圖上的芝麻。

這麽點連隔壁島國都比不過的國家,又怎麽可能同整個好萊塢相拼呢?陳敏嬌皺眉,他們現在的目光絕不能止步於香港。

“電影帝國,絕不是單單能拍出電影那麽簡單。”陳敏嬌說。

“電影制作的前期制作,電影的後期宣發。就連映時的盈利獲取和映後周邊售賣,都可以算作是電影帝國的一部分。”

陳敏嬌一把握住思路,就行雲流水地開始了自己的敘述。

“好的演員和電影從業人員也是很必要的。既然是帝國,那必然是所有電影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國度。就像是好萊塢。我們要有能夠吸引別人的本錢。我們拍好電影,更要拍賺錢的好電影。”

後世在劃分電影類型時,很容易用文藝片或者商業片去形容電影。雖然這種分類法在當時她處的那幾年裏已經漸漸被反駁,但無法否認的是,商業與文藝曾經是電影的兩大分類。

也曾經造就了無數的偏見。

很多人認為文藝片就是好,商業電影就是俗氣。

前世香港電影這些年興起的新浪潮就是這樣狀態。新浪潮這個詞對於關註電影來說應該並不陌生,法國新浪潮就曾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香港新浪潮卻有如臺風過境,只是曇花一現。

新浪潮,也就是作者電影,實驗電影,先鋒電影等獨立電影的統稱。港臺現在的影院包款制度,也正是新浪潮興起的一大助力。這種電影純粹追求作者想要表達的,或者展現個人藝術風格,不參與商業盈利。

許鞍華的一部《瘋劫》,是前世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端。

這部由許鞍華執導,一天之內完成劇本,二十來天完成拍攝的電影,在後世的香港電影史上占據了極大的地位。

然而這個世界,還沒有出現它的《瘋劫》,於是一切也沒有開始。

陳敏嬌還有機會來改變香港電影的道路。

由於新浪潮過於關註藝術性,而在短暫的藝術春天逝去以後,前世的香港電影就完全摒棄了藝術電影,開始向商業低頭。為了能夠賺錢,他們開始落入俗套,開始居於現狀,不敢挑戰,也無法創新。

不到十年。

香港電影走向了下坡路,以至於後世的二十一世紀,人們再提香港電影,能夠想到的也不過是上個世紀的許多經典而已。

張國榮在二十世紀末感嘆,香港電影已經窮途末路了。(註1)

陳敏嬌想要香港電影能夠在文藝與商業之中找到平衡。

她想讓新浪潮和商業化共處。

後世的一些影評家總愛把文藝片票房不好,在他們看來三俗的電影票房一路高歌的原因給怪罪於觀眾的審美能力不行,認知程度不高。

然而有人真的誘導或者引領過觀眾的喜好嗎?

沒有吧。

打破文藝和商業那看似不可逾越的隔閡,是陳敏嬌想要做的。偏向藝術性的電影能夠提升整個香港的電影質量,換句話說,叫提升B格。而商業電影可以源源不斷地為一個電影帝國提供資金,在成熟的電影市場中,二者都應該能夠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

她和杜風要做的,就是為他們找到這種方式,並且加以引領。

引領電影從業者,也引領觀眾。

“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拿下1/3的院線。”陳敏嬌沖杜風笑,“也是我們的賭約。只有拿下了自己掌控的院線,才可能完全地改變香港的電影現在的放映制度。實話告訴你吧,一個投機取巧的事。”

陳敏嬌像個小狐貍,“我集訓那段日子舍友姓周。”

“周氏?”杜風皺眉猜測。

陳敏嬌打了個響指:“沒錯。她家雖然主要專註於房地產和玩具開發,但是這無線的周氏,也算是和她沾點邊。”

“周氏在無線的電視臺嘗到了甜頭,加之最近電影行業不景氣。聽她說,她uncle有院線轉手或者合並的打算。”

最近的香港電影是特別低迷,昨年的整個香港電影裏的電影票房冠軍也不過拿下了全球90萬美金的電影票房。

周氏投資的電影更是虧得顆粒無收。

“學義那邊應該也得到消息,估計也會去下手問問。”陳敏嬌看向杜風,“你有把握嗎?”

這是杜風的專業了,他當然心中有數。

“拿下周氏的院線,夠我們的電影放映了。而我有個辦法,讓學義主動開放院線。”

杜風感到好奇:“怎麽做?”

其實這個辦法很簡單,也就是後世用的預估排片法。現在沒有人用,不過是沒有想到,也不夠大膽。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能最先品出蟹黃的美味。

“改變現在的影院包款制度,選拔對電影眼光有水平的人,依照對電影的評測進行排檔。”

杜風一點就通:“就算是沒有得到包款的錢,也可以適度從分成中得回來?”

陳敏嬌笑著點頭:“是的。”

“但是要讓誰來排片呢?”杜風有些擔心,“這樣做風險很大。”

“高風險,高收益。”

這也是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賭/博的道理。

“至於讓誰來。”陳敏嬌自信一笑,指了指自己,“你不如信我一年。”

一年,也夠其他的電影人在熏陶之下成長起來,擁有了對於一部電影是否好壞的預測能力。

只要一個市場裏有一方做出了更順應時代發展的改變,那麽這個市場的其他人也會被裹挾著前進。

學義極有可能被倒逼改變。

“還有。”陳敏嬌最後強調,“你不要只單單拘泥於香港市場,內地,臺灣,還有別的市場,都要在企劃裏考慮到。”

“內地?”杜風對於內地毫無了解,在他的想象裏,那就是一個窮而落後還封閉的地方。就連現在,內陸與香港的關口都沒有徹底打開。

要知道,她在電影史裏學到,1978年,改革開放,而中國電影內地觀影人次,高達293億。

一個電影帝國,當然不能只在香港。它可以在香港出生,也可以讓香港成為一個標志。但廣納整個華夏的資源,才是正道。特別是等待華夏經濟騰飛以後,這個帝國,將是助力,也會被反推。

不過那個時候,她應該都幾十歲了吧。陳敏嬌好笑地想著。明明是上輩子的二八年華,這一生到那個時候,卻已經步入中年了。

“好。”杜風說,他胸中湧起了熱血。

“這樣吧。”看見杜風這樣,陳敏嬌忍不住更加認真了些,“明天我交一份規劃給你。”

“沒問題。”

其實這個夢,太大了。大到有時候不敢說出口。就像是那些站在高考許願榜前,想著985211甚至清華北大的一般孩子,他們不是沒有過野望,只是怕自己能力不夠,撐不起夢想,還被壓了個粉碎,丟人現眼。

兩個人現在也不過是在這空無他人的房間暢想著。雖然兩人都隱隱約約把這當玩笑,但誰也不會知道的,改變電影史的帝國,將會從這個裝修寒磣的小破樓開始。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的所有票房數據來自電影票房和百度搜索。但是為了劇情需要會有所改動,我會盡力做到貼切現實情況。

《我不是藥神》很好看,中國電影也在一點點成長。

註1: 為了寫文,這段時間一直在看和香港有關的書。其中《張國榮的時光》很溫柔,大家去看的話會發現Leslie私下模樣,敏感脆弱又堅韌,和明月星辰同光。此話來自本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