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贈送
關燈
小
中
大
在包菜和花菜的幼苗長到二十公分左右, 史佳瑞把移栽到盆裏剩下的苗送給了隔了兩棟的老教授。
孫教授有些意外,畢竟她跟史佳瑞並不熟,但帶孫子玩的時候,雙方倒是混了個臉熟。
不過她的心神很快就被眼前的幼苗吸引了心神。
冬天缺少新鮮的蔬果, 老是吃白菜土豆也會膩, 若是能在屋裏把這幼苗種起來, 冬天也能多個菜。
“這兩個蔬菜能種在室外,不會凍死,就是長得慢,個頭小。”
史佳瑞笑著解釋:“我想您會感興趣的。”
她主要是為了調劑三餐,並沒打算把精力都放在這上頭,還是交給適合的人去研究吧。
能住到這個家屬區的人,那身份都是可信的。
“我確實很感興趣。”孫教授笑笑,“這幼苗是你自己培育的?”
“以後您就知道了。”史佳瑞擺擺手,“我有事先走一步,有空再聊。”
孫教授並沒懷疑史佳瑞的話,她拉了下脖子上的圍巾, 準備去打電話給自己的同事。
若是這是真的, 又能找出原理, 或許北方的人民,飯桌上可以多添幾抹綠色了。
千年的實體店開了,凡是安裝了千年人工耳蝸的,均可到店裏進行護理,同時店裏還售賣輪椅、拐杖等相對平價的產品。
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這店是別想盈利的。
一個月後, 史佳瑞拿到報告, 發現咨詢人工耳蝸的不少, 但真正安裝佩戴的卻少,價格攔住了不少人。
她想到了分期付款。
在這個時代,說分期付款絕對是一個陌生而新鮮的詞,而且能不能還款,還真的是看個人的道德和良心了。
就算想出了其他的策略,比如擔保人、村證明或是街道證明等,也不一定能確保真實性。
畢竟現在是真的亂,造假的成本太低了。
最終,這個念頭只在史佳瑞腦中閃過,壓到了一摞文件的最底端。
史佳瑞弄出了新的耐寒的小青菜和菠菜,長得很慢,但也比包菜花菜快了。
煮面的時候揪兩棵小青菜放進去,味道都更好了。
正好,千年工廠那邊把她要的這批零件都送到了黎司越公司的倉庫那邊。
史佳瑞親自組裝,調好參數,最終有一百臺的機器,相比以前,現在多了屏幕,可以按鍵選擇。
相比之前,只能通過幾個按鈕旋轉,已經好很多了,等之後電子元件再升級,觸屏就更方便了。
史佳瑞兩百本的使用書,沒有詳細說其中的原理,其中列舉了她之前調整過的玉米金春一號。
她還記得李茂特地跑來大石大隊查看金春一號的生長情況。
後面她沒再關註,也不知道這個品種的玉米是否有被推廣出去,是否培育出更好的品種了。
史佳瑞明明已經不記得李茂的長相了,但是他看到玉米的那種激動情緒,卻留在了記憶裏。
這些農業人,對土地和農業的熱愛,枯燥的研究和堅持,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這些機器,黎司越會安排送給各個農業大學、農研所。
她希望,這些機器,可以讓研究員們找到最好的良種,實現所有作物種子的自給自足,解決糧食危機。
才有精力去研究經濟作物、改良土壤、延緩沙化、減少鹽堿地、解決水汙染等問題。
而在這麽多的植物中,或許就有她所需要的材料的成分。
所有的一切都是連鎖反應,當培育的植物越來越多,匯總起來就形成了大數據庫,史佳瑞要什麽就不用都自己辛辛苦苦去找了,還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
“不用想太多,這些機器都編號了,送上去的地方也都做了記錄,不會流落到外頭去的。”
“我不是在擔心這個,我是在想,只有一百臺,這數量是不是少了?”
“這樣足夠了,太多的話,有人就要起心思了。”
“行吧,對了,你要以什麽名義送出去?”史佳瑞想到這個事兒。
“以我公司的名義,你覺得呢?”黎司越倒不是想要這個功勞,而是不想史佳瑞去面對之後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
“我沒意見。”史佳瑞清楚這一點,“這倒是能省掉我不少麻煩。”
“店裏需要我幫忙嗎?”
“沒事,現在只有京市和蘇市兩家店,還能熬一熬。”
“我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不如多生產些產品,開拓客源?”
史佳瑞撐著下巴,“這有點難,畢竟大家的消費能力都擺在那。”
“很快就會好的。”黎司越說,“我得到消息,又要開始嚴打了。”
史佳瑞有些意外:“真的?”
“是的,最近有些地方是越來越猖狂了。”黎司越想起自己聽說的事,眸色深了深。
這年頭,長途司機運輸是最危險的。
“確實需要整治了,亂象太多。”史佳瑞不會去說國家的不好,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不可能面面俱到。
這些為惡的人,是被迷了心,還是天生向惡,自然會有屬於他們的結局在。
今年,他們一家三口回海市過年,史佳瑞特地去母校看了看。
相比京市,海市更熱鬧,人的思想也更為開放,街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外語培訓班。
還有不少的中介,跨過婚姻中介、出國務工等等。
那種氛圍怎麽說呢,史佳瑞不喜歡,有那麽多人在為這個國家變得更好而奮鬥,卻也有很多人,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逃離。
倒是天真的小寶開開心心的,滿眼都是吃的,根本就沒有大人這麽多的想法。
史佳瑞見到了幾位老同學,大家聊了聊天,到底沒有一起吃飯。
或許等到畢業三十年,大家對於相聚會更有情感吧。
春節短暫的相聚後,一家子又回到京市,該幹嘛幹嘛。
而此時,這一百臺機器,也陸續抵達各個農業大學或是農研所。
李茂自從帶回金春一號玉米的改良版後,回到了仙河市,又繼續深入研究金春一號。
通過各種手段,他培育出了一款春分一號,它的味道並不好,但是產量大,植株高、茂盛,適合山區種植,很適合用來當飼料。
這款春分一號,被放到山區推廣,後來,他又開發出了春分二號三號,調入了省裏的農研所。
雖然他不是什麽大領導,只是玉米組一名勤勤懇懇的研究員,但他手中有成果,再熬幾年,就能順利退休了。
這天,李茂先到單位拿資料,準備去試驗地裏轉一下,查不多到時候育苗了。
他一到單位,就看到先來的人正圍著什麽東西在討論。
他依稀聽到什麽機器、優化種子、調整數據啥的。
“你們在看什麽?”李茂好奇地問。
大家轉頭看向李茂,接著有人往他手裏塞了一小本說明書。
“李茂,金春一號是你研究的吧,你之前拿到金春一號的的優化版後,怎麽就沒繼續研究下去?”
“是我研究的。”李茂並不奇怪大家問,畢竟大家的工作差不多,有時會討論,基本對對方的研究有些了解。
“我覺得金春一號經過優化已經很完美,我就在基礎上研究了春分一號。”
李茂邊說著邊翻開了小冊子,看到後面的內容,眼睛不由瞪大了。
“李茂,你沒事吧?”有人看他老半天沒有翻動冊子,不由擔心地問。
李茂深吸了口氣,放下冊子,從口袋裏掏出一包的玉米種子,“這機器那麽厲害嗎?我先來試一試。”
其他人反應過來,馬上去拿種子,因為不確定每一次優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又是朝著什麽方向的,只能多次實驗。
那麽多研究員,那麽多種植物,這有得排隊了。
李茂剛把他的玉米放進去,馬上就有人趕過來,“李茂等等,把我這兩個地瓜也放進去。”
“還有我的大豆。”
“這都是不同的種子,你們確定要用同一種參數?”李茂問道。
“反正都是在無數種參數組合中篩選,萬一有的種子就適合這種參數呢?”
“我覺得有點不靠譜,每種參數是什麽作用又不清楚,這樣一次次地試,得種多少年才能得到想要的?”
“這只是多一種篩選方法罷了,我們現在用的,不也要經過多年的種植篩選?”
李茂深吸了口氣說:“我覺得可以試一試,只要有一次是成功的,那就值當了。”
金春一號的優化版,現在依然是他們F省內口感、味道最好的玉米,加上產量不錯,很多村子都會種。
據說仙河市那邊已經在研發金春一號玉米的罐頭了,若是能成功,金春一號也能出口掙外匯了。
只要能優化出一種有價值的作物,那幾年的嘗試完全是值得。
就算是優化失敗的品種,也不見得就沒有用處了,或許能雜交出特別的品種來?
沒有去做之前,會是什麽結果,誰也不知道。
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其他的農研所、農業大學,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這儀器感興趣。
但只要有一個人感興趣,可以利用這個儀器培育出有價值的植物,那麽未來就是一群人搶著要用這臺儀器了。
李茂此時還不知道,他培育的金春一號,將進入所有的農業方面的研究人員眼中,連帶著他也在圈內小小出名了一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孫教授有些意外,畢竟她跟史佳瑞並不熟,但帶孫子玩的時候,雙方倒是混了個臉熟。
不過她的心神很快就被眼前的幼苗吸引了心神。
冬天缺少新鮮的蔬果, 老是吃白菜土豆也會膩, 若是能在屋裏把這幼苗種起來, 冬天也能多個菜。
“這兩個蔬菜能種在室外,不會凍死,就是長得慢,個頭小。”
史佳瑞笑著解釋:“我想您會感興趣的。”
她主要是為了調劑三餐,並沒打算把精力都放在這上頭,還是交給適合的人去研究吧。
能住到這個家屬區的人,那身份都是可信的。
“我確實很感興趣。”孫教授笑笑,“這幼苗是你自己培育的?”
“以後您就知道了。”史佳瑞擺擺手,“我有事先走一步,有空再聊。”
孫教授並沒懷疑史佳瑞的話,她拉了下脖子上的圍巾, 準備去打電話給自己的同事。
若是這是真的, 又能找出原理, 或許北方的人民,飯桌上可以多添幾抹綠色了。
千年的實體店開了,凡是安裝了千年人工耳蝸的,均可到店裏進行護理,同時店裏還售賣輪椅、拐杖等相對平價的產品。
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這店是別想盈利的。
一個月後, 史佳瑞拿到報告, 發現咨詢人工耳蝸的不少, 但真正安裝佩戴的卻少,價格攔住了不少人。
她想到了分期付款。
在這個時代,說分期付款絕對是一個陌生而新鮮的詞,而且能不能還款,還真的是看個人的道德和良心了。
就算想出了其他的策略,比如擔保人、村證明或是街道證明等,也不一定能確保真實性。
畢竟現在是真的亂,造假的成本太低了。
最終,這個念頭只在史佳瑞腦中閃過,壓到了一摞文件的最底端。
史佳瑞弄出了新的耐寒的小青菜和菠菜,長得很慢,但也比包菜花菜快了。
煮面的時候揪兩棵小青菜放進去,味道都更好了。
正好,千年工廠那邊把她要的這批零件都送到了黎司越公司的倉庫那邊。
史佳瑞親自組裝,調好參數,最終有一百臺的機器,相比以前,現在多了屏幕,可以按鍵選擇。
相比之前,只能通過幾個按鈕旋轉,已經好很多了,等之後電子元件再升級,觸屏就更方便了。
史佳瑞兩百本的使用書,沒有詳細說其中的原理,其中列舉了她之前調整過的玉米金春一號。
她還記得李茂特地跑來大石大隊查看金春一號的生長情況。
後面她沒再關註,也不知道這個品種的玉米是否有被推廣出去,是否培育出更好的品種了。
史佳瑞明明已經不記得李茂的長相了,但是他看到玉米的那種激動情緒,卻留在了記憶裏。
這些農業人,對土地和農業的熱愛,枯燥的研究和堅持,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這些機器,黎司越會安排送給各個農業大學、農研所。
她希望,這些機器,可以讓研究員們找到最好的良種,實現所有作物種子的自給自足,解決糧食危機。
才有精力去研究經濟作物、改良土壤、延緩沙化、減少鹽堿地、解決水汙染等問題。
而在這麽多的植物中,或許就有她所需要的材料的成分。
所有的一切都是連鎖反應,當培育的植物越來越多,匯總起來就形成了大數據庫,史佳瑞要什麽就不用都自己辛辛苦苦去找了,還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
“不用想太多,這些機器都編號了,送上去的地方也都做了記錄,不會流落到外頭去的。”
“我不是在擔心這個,我是在想,只有一百臺,這數量是不是少了?”
“這樣足夠了,太多的話,有人就要起心思了。”
“行吧,對了,你要以什麽名義送出去?”史佳瑞想到這個事兒。
“以我公司的名義,你覺得呢?”黎司越倒不是想要這個功勞,而是不想史佳瑞去面對之後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
“我沒意見。”史佳瑞清楚這一點,“這倒是能省掉我不少麻煩。”
“店裏需要我幫忙嗎?”
“沒事,現在只有京市和蘇市兩家店,還能熬一熬。”
“我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不如多生產些產品,開拓客源?”
史佳瑞撐著下巴,“這有點難,畢竟大家的消費能力都擺在那。”
“很快就會好的。”黎司越說,“我得到消息,又要開始嚴打了。”
史佳瑞有些意外:“真的?”
“是的,最近有些地方是越來越猖狂了。”黎司越想起自己聽說的事,眸色深了深。
這年頭,長途司機運輸是最危險的。
“確實需要整治了,亂象太多。”史佳瑞不會去說國家的不好,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不可能面面俱到。
這些為惡的人,是被迷了心,還是天生向惡,自然會有屬於他們的結局在。
今年,他們一家三口回海市過年,史佳瑞特地去母校看了看。
相比京市,海市更熱鬧,人的思想也更為開放,街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外語培訓班。
還有不少的中介,跨過婚姻中介、出國務工等等。
那種氛圍怎麽說呢,史佳瑞不喜歡,有那麽多人在為這個國家變得更好而奮鬥,卻也有很多人,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逃離。
倒是天真的小寶開開心心的,滿眼都是吃的,根本就沒有大人這麽多的想法。
史佳瑞見到了幾位老同學,大家聊了聊天,到底沒有一起吃飯。
或許等到畢業三十年,大家對於相聚會更有情感吧。
春節短暫的相聚後,一家子又回到京市,該幹嘛幹嘛。
而此時,這一百臺機器,也陸續抵達各個農業大學或是農研所。
李茂自從帶回金春一號玉米的改良版後,回到了仙河市,又繼續深入研究金春一號。
通過各種手段,他培育出了一款春分一號,它的味道並不好,但是產量大,植株高、茂盛,適合山區種植,很適合用來當飼料。
這款春分一號,被放到山區推廣,後來,他又開發出了春分二號三號,調入了省裏的農研所。
雖然他不是什麽大領導,只是玉米組一名勤勤懇懇的研究員,但他手中有成果,再熬幾年,就能順利退休了。
這天,李茂先到單位拿資料,準備去試驗地裏轉一下,查不多到時候育苗了。
他一到單位,就看到先來的人正圍著什麽東西在討論。
他依稀聽到什麽機器、優化種子、調整數據啥的。
“你們在看什麽?”李茂好奇地問。
大家轉頭看向李茂,接著有人往他手裏塞了一小本說明書。
“李茂,金春一號是你研究的吧,你之前拿到金春一號的的優化版後,怎麽就沒繼續研究下去?”
“是我研究的。”李茂並不奇怪大家問,畢竟大家的工作差不多,有時會討論,基本對對方的研究有些了解。
“我覺得金春一號經過優化已經很完美,我就在基礎上研究了春分一號。”
李茂邊說著邊翻開了小冊子,看到後面的內容,眼睛不由瞪大了。
“李茂,你沒事吧?”有人看他老半天沒有翻動冊子,不由擔心地問。
李茂深吸了口氣,放下冊子,從口袋裏掏出一包的玉米種子,“這機器那麽厲害嗎?我先來試一試。”
其他人反應過來,馬上去拿種子,因為不確定每一次優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又是朝著什麽方向的,只能多次實驗。
那麽多研究員,那麽多種植物,這有得排隊了。
李茂剛把他的玉米放進去,馬上就有人趕過來,“李茂等等,把我這兩個地瓜也放進去。”
“還有我的大豆。”
“這都是不同的種子,你們確定要用同一種參數?”李茂問道。
“反正都是在無數種參數組合中篩選,萬一有的種子就適合這種參數呢?”
“我覺得有點不靠譜,每種參數是什麽作用又不清楚,這樣一次次地試,得種多少年才能得到想要的?”
“這只是多一種篩選方法罷了,我們現在用的,不也要經過多年的種植篩選?”
李茂深吸了口氣說:“我覺得可以試一試,只要有一次是成功的,那就值當了。”
金春一號的優化版,現在依然是他們F省內口感、味道最好的玉米,加上產量不錯,很多村子都會種。
據說仙河市那邊已經在研發金春一號玉米的罐頭了,若是能成功,金春一號也能出口掙外匯了。
只要能優化出一種有價值的作物,那幾年的嘗試完全是值得。
就算是優化失敗的品種,也不見得就沒有用處了,或許能雜交出特別的品種來?
沒有去做之前,會是什麽結果,誰也不知道。
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其他的農研所、農業大學,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這儀器感興趣。
但只要有一個人感興趣,可以利用這個儀器培育出有價值的植物,那麽未來就是一群人搶著要用這臺儀器了。
李茂此時還不知道,他培育的金春一號,將進入所有的農業方面的研究人員眼中,連帶著他也在圈內小小出名了一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