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77章鹽農遺孀

關燈
第277章 鹽農遺孀

汪彤兒奇怪地問道:“他爹爹既然是在鹽場被倭匪殺害的,鹽場沒給撫恤金?”

“給了的,死者每人二十兩銀子,重傷十兩銀子,輕傷是五兩銀子。”朱管事搖了搖頭:“只是,這麽多銀子也只夠棺木跟墳塋,等喪事辦完也就所剩無幾了。”

汪彤兒一聽,心中溢滿同情心來。

她最看不得別人受難,自己要是沒遇見也就罷了,既然遇到,怎麽能放手不管?

“朱管事,我想幫助這些被倭匪殺害的鹽農的家屬,還要請你幫忙可好?”

這世道,窮人的命真是不值錢!

你就是去李記茶館吃個早膳有時還要花個十兩二十兩銀子。

朱管事沒想到汪彤兒會說出此等話來,忙拉著那個叫阿貴的小孩一起跪到汪彤兒面前,感激涕零:“小的替死去的兄弟家屬謝謝秦少爺的大恩大德!”

這世道少有富人願意站出來幫助落難的窮苦老百性。

“誒呀,朱管事,快起來。”汪彤兒邊說邊把他倆拉起身。

沒成想,剛剛給汪彤倒茶的婦人也拉著倆個四五歲的女兒過來給她磕頭。

汪彤兒趕緊把她拉起身,這才註意到原來是個二十多歲面黃肌瘦的年輕媳婦,只是生活的艱辛,顯得滿臉的滄桑。

朱管事見汪彤兒盯著面前的婦人瞧,忙給她介紹道:“她的男人是跟小的一起做個鹽場小管事的王大山。”

“就是那個瘦高個的?”

難怪今兒沒見到他,原來是被倭匪給害死。

汪彤兒記得清楚,原因唄,當然是這兩個管事一高一矮咯。

“是呀,只是大山死了,苦了她們娘仨,被狠心的婆婆跟小叔子給趕了出來,說她是克夫命······”

心善的朱管事見她們娘仨沒處去,好心的收留她們母女仨,只得先暫時住在鹽場這兒幫忙燒飯打雜。

橫豎鹽場這兒每日燒飯的也要七八個夥夫,她在這幫忙燒竈,洗菜等雜活,勉強維持娘仨不被餓死。

鹽場一日管兩頓飯,都是苞米或是粟米飯,菜大多是些鹹菜蘿蔔還有鹹魚。

畢竟在海灘上曬鹽,買些不值銀子的小海魚用鹽腌制,再曬成魚幹煮給鹽農們吃還是劃算的。

汪彤兒聽他這麽一說,不由想起還有那些沒兒子旁身的寡婦被親戚跟街坊四鄰吃絕戶的事來,於是,問道:“還有沒有吃‘絕戶’的現狀發生?”

聽汪彤兒這麽一說,那個年輕的寡婦立馬擡起錯愕的眼眸看著汪彤兒,沒想到這富貴的少爺還知道有吃‘絕戶這事。喃喃地說道:“李強家的婆娘就是被吃‘絕戶’,娘兒幾個被親戚給掃地出門,如今還住在西山破廟裏,以乞討為生。”

王家的寡婦心中慶幸遇到好人,在鹽場幫忙,不用饑頓飽頓去乞討,也有個遮風擋雨的地。不用想李強媳婦那樣住到門都沒有的破廟裏······

等到冬日可就難捱了!

據說那個死去的李強人如其名,身強體壯,妻子跟他相反,身子骨纖細,因此家裏的田地都是給李強的哥哥種,等收割時送點口糧來就行。

李強媳婦平常在家繡花賣繡品,日子過得還不錯。

只是他們家跟王大山一樣,沒能生個兒子。這李強在世還好,倒也沒人說嘴,李強一死,棺木剛落葬,大伯子跟小叔子就堂而皇之登門,把她家一掃而光,然後房子被大伯子一家給住了進去,說是自家原來的房子留給兒子成親住······

家裏的田地理所當然的被小叔子一家給霸占去了。

因時代所限,不得已啊!女人只有生了兒子才能立足。

世情如此,誰又能抵抗呢?

沒有兒子的人家,死後沒人上墳還是小事,而是,活著的女兒再多,也保不住自家的家業,能被人趁勢奪了。

你若是招女婿,有些女婿待女方高堂去後,多的是贅婿暗戳戳地露出可憎面目,奪家產,爭子嗣,休原配,納新婦。從貧到富,從無到有,人性的險惡越發顯露的清楚。

不用說,招女婿也是有風險的。

所以,為啥拼死拼活的要生兒子呢?!也不是老百姓非得這樣做,有那麽多重男輕女的。而是,自古以來,生男兒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這就是現實!冷酷的,殘忍的。

而久而之久的,就有了定例。誰都改變不了,也撼動不了的。

“朱管事,你辛苦一下,帶個晚把死者家屬統計一下,明早我派人來取名冊,約個時間讓他們去秦家門前取銀子。”

汪彤兒待在溱州的日子沒幾日,因此要朱管事連夜把這四十幾戶的死者家屬名單弄好。本來想讓她們直接到鹽場來領銀子的,想了想估計都是老弱婦孺的,鹽場離得太遠,自己坐馬車都得近一個時辰,她們邁著兩只腿走路豈不要半日時間才能到?

“好好,好的,小的代替那些死去的兄弟婆娘謝謝秦大爺!”朱管事說完跪下來,結結實實的給汪彤兒磕了三個響頭。

汪彤兒猝不防及,還沒來得及阻止,朱管事已經跪了下來。

一直站在他身邊的阿貴跟王嫂子也趕緊拉著孩子跪了下來······

汪彤兒無奈,一手扶額。

她是拉住阿貴,那王家的媳婦領著倆孩子又跪著,拉住王家媳婦,那阿貴膝蓋一彎還是要給自己下跪。

算了吧,跪就跪吧。

“恩人的大恩大德,俺來生再報。”

“好好,王嫂子,快起來吧。”

既然想救助你們,就沒想到圖報。

“那個王嫂子,還要麻煩你走一趟,去西山破廟裏把李嫂子接出來,去西葫蘆街尾找顧秀才顧一鳴,他會安排你一家跟那位李嫂子住下來的。”

汪彤兒本著好事做到底的原則,幹脆把西葫蘆街的那個當初用來做秦玉墳塋的宅子,讓她們兩戶孤兒寡母的住,豈不更好?橫豎閑著在那兒也浪費。

至於埋墳塋的院子幹不幹凈,總比孤兒寡母的住在破廟強。

還有這年輕的王嫂子帶著倆女兒住在這男人堆裏,太不方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