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倒貼

關燈
完了,一個夫君就讓她累成這樣,以後若是五個夫君一起上,那她豈不是小命休矣?

●︶3︶● 《五夫臨門》 ●︶3︶●作者落花淺笑 ●︶3︶●

陽光透過紙糊的窗戶,照在硬邦邦的土炕上。屋外茂密的竹林裏,傳來鳥兒啾啾的鳴叫聲,若是側耳仔細聆聽,還能聽到後院的豬哼雞鳴。

李明珠被張文從睡夢中叫醒,揉了揉眼睛,下炕洗漱。

璀璨的晨曦中,眾人像往常一樣,每人喝一碗羊奶,吃完張小寶做的香噴噴的早飯,然後就各自忙碌起來。

張虎和張有財去了田裏;張文帶著5兩銀子和450個銅錢,去錢莊將5兩銀子換成銅錢,然後挨家挨戶地去還錢;

張武暫時沒接到木匠活,就留在家裏,將後院那兩畝空地開墾出來,以便今後種菜;

前幾日曬在房頂上的木耳已經幹透,李明珠提出要和張小寶去集市,將木耳、魚和竹筍賣掉,還說要把昨天李秀蓮送的那兩匹綢緞賣掉,將賣得的錢用來還債。

此時,張文、張虎和張有財已經離開院子,只剩張小寶和張武在家。

一聽李明珠竟然打算賣綢緞,張小寶和張武都堅決反對,想讓她留著綢緞做新衣裳。

然而,李明珠態度堅決,執意要賣掉綢緞,聲稱債都沒還,若是自己穿上綢緞新衣,債主心裏肯定會不痛快。

見勸不了李明珠,張武和張小寶只得由著她,心裏都是萬分感動。

張武扛著鋤頭去後院時,眼眶都是紅的;張小寶默不作聲,死死抱著李明珠,抱了很久很久,怎麽也不肯撒手。

黃昏時,木耳、魚和竹筍,被李明珠和張小寶賣掉一半,只賣了18文錢;倒是那兩匹綢緞價值不菲,賣了整整340文錢。

張文、張虎和張有財回家後,從張武口中得知,李明珠居然把綢緞賣了,頓時大吃一驚。

他們五兄弟本來欠別人12兩銀子,已經欠了長達3、4年,但明珠剛嫁過來幾天,就替他們還了5兩銀子又450個銅錢;現在,她竟然還把李秀蓮送她的綢緞也賣了,打算再幫他們還債……

張文頓時心如刀割,只覺得自己前所未有的窩囊。堂堂男子漢,居然連娘子的嫁妝也保不住,甚至還淪落到要靠娘子變賣嫁妝來倒貼自己!

“你們給我聽好,”張文一拳狠狠砸在大槐樹的樹幹上,咬牙切齒地對四個弟弟說道,“明珠這樣挖心掏肺地對我們好,將來我們若是發達了,誰敢辜負明珠,我就跟他斷絕兄弟關系!”

張文的拳頭砸得血肉模糊,李明珠嚇得尖叫一聲,心疼地捧著他的手,不停地為他吹氣;

張武立刻從廚房裏找來藥草,放在石臼裏搗爛,再將藥草小心翼翼地敷在張文的傷口上;

緊接著,張武、張虎和張有財面容緊繃,鄭重其事地先後發毒誓,說無論日後貧窮還是富貴,自己絕不會對不起李明珠,絕不會再娶其他女子,否則就天打五雷轟;

張小寶更是啪嗒啪嗒地掉下眼淚,哭著附和張文的話,說如果誰辜負李明珠,自己也要跟他斷絕兄弟關系!

吃過晚飯,在李明珠的再三催促下,張武帶著賣綢緞得來的340文錢,走家串戶地去還錢。

晚上,眾人坐在炕上一算賬,發現現在家裏還剩2兩銀子和900個銅板。

其中,那2兩是李明珠的嫁妝,而那900個銅板,則是張家五兄弟的錢,包括這幾個月來賣魚、賣竹筍、賣桌椅等物賺來的銀錢。

由於前幾天還了張四叔240文錢,今天又還了5兩銀子和790文錢的債,所以現在家裏還欠別人5兩銀子又970個銅錢。

李明珠大松一口氣,興高采烈地說:“現在只欠5970文錢了,我們再加把勁兒,不久後就能把所有債務還清了!”

李明珠這一番話和她開心的模樣,惹得五兄弟不約而同地紅了眼眶。

這一晚,李明珠睡得很香,五兄弟卻同時失眠,在炕上睜著眼睛直到天亮,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賺更多的錢,如何才能改善家裏的經濟情況。

●︶3︶● 《五夫臨門》 ●︶3︶●作者落花淺笑 ●︶3︶●

這幾日正是插秧的時節,張家五兄弟明日就要插秧了。

根據當地風俗,插秧當天要吃湯圓。因此,大清早張小寶就來到廚房,查看十幾天前泡在瓦缸裏的珍珠糯。

剛揭開瓦缸蓋子,濃郁的酒糟氣息就迎面撲來,張小寶用手指輕輕一撚,糯米便碎成粉末狀。

見糯米已經泡好,張小寶便將它打撈起來,用石磨磨成米漿,又找來竹篩,鋪上竈灰,將幹凈的棉布放在竈灰上。

緊接著,把流質狀的米漿倒在棉布上,拿到院子裏去曬。

翌日,米漿被陽光曬幹,變成了湯圓粉。張小寶和張虎用湯圓粉包上用芝麻、白糖、化豬油配制的餡心,做出一只只雪白軟糯的湯圓。

吃完湯圓,張小寶去打漁,其餘四兄弟前往田地裏插秧。李明珠想看看自家的地,就跟著去了田裏。

清晨,朝霞融金,如火如荼。頭頂碧藍的天空,好似光滑的綢緞,倒映在平靜無波的水田上。

水田裏,嫩綠的秧苗蔓延成一片綠絨毯,村民們正忙得熱火朝天。

插秧前,首先要打行子,就好像用直尺和鉛筆畫格子一般,用一條條筆直的秧繩,把整片田地分成若幹塊,再用木樁將秧繩固定。

如此一來,沿著秧繩插秧苗,秧苗就能插得整整齊齊,仿佛訓練有素的兵陣。

由於昨天就已經打完行子,所以現在張武、張虎和張有財戴著鬥笠,高挽褲管,赤腳踩進淹沒小腿肚的水田裏,直接開始插秧。

他們低頭彎腰,左手捧秧,右手出秧,飛快地插起秧苗來。

一邊插秧,一邊後退,那翠綠的秧苗隨即一列列地增加,在水田裏迎風招展,彌漫著春天的氣息。

明媚的陽光下,村民們插秧時,忽然有壯年男子高聲開唱: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底清凈方為道(稻),退步原來是向前……”豪邁的歌聲中氣十足,洋溢著喜悅和愜意,在水田上空久久回蕩。

“這就是我們五兄弟的地,”張文指著張武等人正在插秧的那塊水田,笑道,“走,我帶你去看看你分到的地。”

按照當地風俗,每個人年滿5周歲時都能分到半畝薄田,人若是去世,那田地就會被收回。

此外,女子出嫁到外村後,她家裏屬於她的那半畝薄田,幾個月後就將被收回,由村長重新分配給其他人。

與此同時,該女子嫁到哪個村落,那個村的村長就要重新分給她半畝薄田。

前些天,李明珠嫁給五兄弟後,桃花村的村長就分給她半畝田地,那半畝田地和張家五兄弟的半畝田地隔得並不遠,走路只需十分鐘。

本來張家五兄弟有五個人,按理說應該有兩畝半田地;

但多年前,五兄弟父母雙亡,年幼的張文無力撫養四個弟弟,為了討生活,他不僅向親朋好友借了許多債,還不得不賣掉一畝半田地。

如此一來,張家五兄弟就只剩一畝田地;不過李明珠現在嫁過來了,家裏也就多了半畝地。

再加上後院那兩畝地,李明珠和張家兄弟現在總共有三畝半地。倘若將這三畝半地辛勞耕耘一番,不難想象,以後的日子不會再緊緊巴巴,而是會越來越紅火。

不一會兒,看完不遠處李明珠的那半畝田地,李明珠和張文便折了回來。

這時,張武等人還在插秧,那半畝水田裏,已經有小半片被插上秧苗。

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在微風吹拂下,正輕輕搖曳,似乎很快就會長成一頃頃金黃的稻田。

李明珠看看彎腰插秧的張武等三兄弟,再看看附近同樣站著插秧的村民們,心裏又驚又喜,腦海中瞬間閃現出一個賺錢的好辦法——

這個時代還沒有秧馬,大家都是站著插秧,如果讓張家五兄弟做出秧馬去買,肯定能小賺一筆!

穿越前,每逢寒暑假,李明珠就會去鄉下的外婆家。外婆那個村的村民們,插秧都是要用秧馬的。

秧馬,顧名思義,就是奔馳在秧田裏的馬,也是種植水稻時,用於插秧和拔秧的工具。

秧馬形如玩具木馬,在小板凳的四只腳下,釘上一大片長方形木板,木板頭尾微微上翹,這就是秧馬了。

插秧時,人坐在秧馬上,用右手將秧馬頭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後用雙腳使秧馬向後漸漸挪動;

拔秧時,將秧苗拔起,捆縛成一束一束,放在秧馬的後倉中。

這樣一來,插秧和拔秧時都可以減輕勞動強度,事半功倍!

想出賺錢的好辦法後,李明珠不禁滿面春風,低聲對張文道:“文哥哥,我們回家吧,我……”

話還沒說完,就被不遠處憤怒尖厲的女聲打斷:“張武,你這個禽/獸不如的混賬東西,你給老娘滾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親苑梨襄的地雷,TAT,我喜極而泣了,抱抱你,你好可愛啊,於是今天加更100字!這幾天存稿用完了,我正努力碼字中,爭取能日更,其實還有點卡文,嚶嚶嚶!

下圖中就是秧馬,其實就是小板凳下面加了塊木板,做起來還是很簡單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