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一百九十九·清流平岸舟行疾
關燈
小
中
大
無名殿。
溫鏡坐在窗前攤開幾頁箋子,無名殿三個字在腦中反覆掂量,食指曲起無意識地在案上一遍遍敲過。
往事已矣,過去的事和過去的人他原本奉勸過自己不必再耗費心思,可如今看來,不費一費心思是不行。倘若果真是無名殿…他翻看白玉樓為數不多的和無名殿打交道的記錄,可以啊,竟然是無名殿。原以為李沽雪頂多是什麽兵部轄下料理江湖事的門戶,沒想到是可上達天聽的無名殿。
再想一想也合理,尋常州府怎麽管得了當年的居庸溫氏。實在是,溫鏡兀自笑起來,從一開始就該想到的。榮升臺是皇商,能料理皇商的能是什麽人,也只能是皇帝的人。
人家可不是什麽小嘍啰,鹹陽一觀,如今是發號施令的人物了。
話說回來,這幾年查居庸關案他們姐弟進展不多,尤其朱明死了以後基本擱置,如今倒是天上掉下的線索續上了茬。至於旁的,溫鏡慢吞吞將箋子疊起來擱好,算了。
正在這時,或許是夜太靜,又或許是月無明,今夜終歸有哪裏不對,溫鏡敏銳地朝窗外望去。窗外一道破空之聲攸地逼近,一息以後溫鏡面前多了一枚箭。箭身中棱長脊,兩側有羽,箭頭扁平鋒利,帶著一封信紮在案上直有寸許,真正意義上的入木三分。而窗外茫茫的靜夜安謐如斯,射箭的人不知所蹤。
細觀此箭,羽翼卻比尋常的箭矢要長一些,白羽足有溫鏡半個手掌寬,乃是一枚大羽箭。
良相發頂進賢冠,上將腰間大羽箭。雖然本朝在兵器這項上監管不甚嚴,刀劍櫓弓民間皆可鍛造交易,只要不沾甲弩矛具便隨意百姓們佩帶,但是這當中卻並不包含大羽箭。大羽箭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游獵儲兵不用這種箭,上陣殺敵也不用,只有開戰前誓師開封箭矢,祠五兵祭六纛宣七恨,這上才會由主將射出大羽箭。
如今鹹陽無戰事,偏偏有人在溫鏡的二層小樓外頭射進來一枚大羽箭。
溫鏡掀開信來看。…十月十,曲江池,白玉宴上無賓客,赤血染桂枝。十月初十有人於望江樓設宴圍殺你兄,欲知詳情,今夜子時,城外詳談…
子夜,溫鏡望一望案上的燭漏已是亥時三刻,他沒有猶豫,拎著采庸縱身一躍,直接從小樓上躍進了鹹陽的夜。
幾乎是緊跟著他的身影,院外有一個人提著劍現出身形,追隨他而去。
·
初十,溫鏡心裏清楚這封信的蹊蹺,今日初九,越過今夜就是初十,萬萬來不及向長安去信詢問再等回信兒,唯有先赴約一探究竟。而若說寫信人真的有心預警,真的想幫白玉樓逃過一劫,那這信便不應該出現在鹹陽信樗坊,而應該出現在長安隆慶坊。
因此傳信之人目的就是引他一見。
又如何?明知山有虎,偏偏向山而行,溫鏡抱著劍凝望黑沈沈的水面,找上門的麻煩一如想見你的人,他們總有法子,躲是躲不開的。
只是寫信人約在渭水邊卻不知是何緣故,子時近在眼前,到底會是誰?
忽然一陣北風嗚咽,溫鏡驀然朝遠處河上望去,下游飄來一葉小舟。舟沒什麽,每日渭水上行的舟船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奇就奇在這小舟並沒有人撐船,舟上只一人孑孑獨立,而小舟依然地駛得飛快。還是逆流而上,全憑舟上的人內力驅使,溫鏡握緊手中劍。
來人溫鏡看一眼就收回目光背過了身,沒別的,此人一身宓紫戴有面具,而溫鏡平生最討厭藏頭遮臉的人。
面具人朗聲笑道:“這位可是白玉樓二公子?”
他輕功很好,衣袖一鼓瞬間來到岸上,溫鏡仍舊不動,心裏吐槽怎麽你約的還有別人嗎,嘴上只是道:“願請教閣下名諱。”
“不忙,”面具人呵呵笑道,“二公子英才神縱俊骨天成,老夫神交久矣,今日才有緣得見。”
他自稱一句老夫,想來年紀不輕,溫鏡凝神感知,神情漸漸變得凝重:這個面具人內功很深厚。又是留信又是駕舟,你氣勢拿得足咱也不能輸啊,溫鏡混不在意似的,繼續背對著面具人意態悠閑道:“比不得閣下逆水行舟的風采。”
言罷他轉過身。
甫一見他相貌不知為何面具人稍有停滯,一息過後才重新開口:“二公子上頭有位兄長這世人皆知,不知家中還有些什麽人?”
溫鏡淡淡笑道:“怎麽閣下是要給溫某說親麽?”他笑意淡下來,“我沒有見過你,深夜相邀到底所為何事,不如直言。”
不然真的要忍不住,真想一劍給你臉上的龜殼劈開哦。
聞他此言面具人也不再遮掩,右掌伸開捏一個起手式:“請。”
溫鏡也不磨嘰,一劍祭出第一招便直取面具人掌心。倒不是他逞兇鬥狠,而是他感覺得出對方內力深厚,而與這種內功厲害的老怪物纏鬥,那是純純的冤種,哪兒耗得過人家?唯有以快取勝。
一夕雲遮霧起,渭水河畔愈發陰沈,鹹陽城外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天。白日裏這處攝武擂臺熱鬧喧天,夜間也依舊不安寧,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四野郁郁,壓得人有些透不過氣。
李沽雪貓在擂臺上,到河邊按說還有些距離,可是兩名高手不遺餘力的相爭卻波及甚遠,李沽雪掌中“歸來”也感受到威壓,顫動不止。比手裏的劍更掙動難安的是胸口的一顆心。李沽雪觀戰,越觀心裏越七上八下:看得出,兩人功夫…似乎有些師出同源的意思,只是一方較另一方多出一二十年的苦功,功力不可同日而語。
正逢此時,溫鏡手上積攢了一套春風拂夜,李沽雪知道這招是《春山訣》裏最為刁鉆淩厲的招式,講究迅捷無聲、取人於無形,如今阿月的劍今非昔比,這招叫李沽雪去接恐怕都不是那麽輕易。可是面具人毫無所懼,一雙肉掌輕輕巧巧對上,一掌一劍內力噴薄,轟地一聲兩人分開各自落地,溫鏡臉都是白的。
李沽雪沒再觀望,長劍鏘地出鞘加入戰局。
溫鏡與面具人交手許久,場面上暫時維持住勢均力敵,采庸的速度快到了極致,他碧雲行天一步一步也行到極致,但這也暴露了一個事實:單論內力他並沒有勝算。他維持不了多久,劍招越快消耗越大,因此李沽雪一劍加入戰局的時候溫鏡是松了一口氣的。
有些微微的氣惱和疑惑,但也確確實實松了一口氣。緊接著他的一口氣又提起來:為什麽李沽雪來的這麽及時?不早不晚,恰在此時出手來助。
大羽箭傳的信和行舟的面具人會不會都是李沽雪的手筆?
--------------------
作者有話要說:
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溫鏡坐在窗前攤開幾頁箋子,無名殿三個字在腦中反覆掂量,食指曲起無意識地在案上一遍遍敲過。
往事已矣,過去的事和過去的人他原本奉勸過自己不必再耗費心思,可如今看來,不費一費心思是不行。倘若果真是無名殿…他翻看白玉樓為數不多的和無名殿打交道的記錄,可以啊,竟然是無名殿。原以為李沽雪頂多是什麽兵部轄下料理江湖事的門戶,沒想到是可上達天聽的無名殿。
再想一想也合理,尋常州府怎麽管得了當年的居庸溫氏。實在是,溫鏡兀自笑起來,從一開始就該想到的。榮升臺是皇商,能料理皇商的能是什麽人,也只能是皇帝的人。
人家可不是什麽小嘍啰,鹹陽一觀,如今是發號施令的人物了。
話說回來,這幾年查居庸關案他們姐弟進展不多,尤其朱明死了以後基本擱置,如今倒是天上掉下的線索續上了茬。至於旁的,溫鏡慢吞吞將箋子疊起來擱好,算了。
正在這時,或許是夜太靜,又或許是月無明,今夜終歸有哪裏不對,溫鏡敏銳地朝窗外望去。窗外一道破空之聲攸地逼近,一息以後溫鏡面前多了一枚箭。箭身中棱長脊,兩側有羽,箭頭扁平鋒利,帶著一封信紮在案上直有寸許,真正意義上的入木三分。而窗外茫茫的靜夜安謐如斯,射箭的人不知所蹤。
細觀此箭,羽翼卻比尋常的箭矢要長一些,白羽足有溫鏡半個手掌寬,乃是一枚大羽箭。
良相發頂進賢冠,上將腰間大羽箭。雖然本朝在兵器這項上監管不甚嚴,刀劍櫓弓民間皆可鍛造交易,只要不沾甲弩矛具便隨意百姓們佩帶,但是這當中卻並不包含大羽箭。大羽箭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游獵儲兵不用這種箭,上陣殺敵也不用,只有開戰前誓師開封箭矢,祠五兵祭六纛宣七恨,這上才會由主將射出大羽箭。
如今鹹陽無戰事,偏偏有人在溫鏡的二層小樓外頭射進來一枚大羽箭。
溫鏡掀開信來看。…十月十,曲江池,白玉宴上無賓客,赤血染桂枝。十月初十有人於望江樓設宴圍殺你兄,欲知詳情,今夜子時,城外詳談…
子夜,溫鏡望一望案上的燭漏已是亥時三刻,他沒有猶豫,拎著采庸縱身一躍,直接從小樓上躍進了鹹陽的夜。
幾乎是緊跟著他的身影,院外有一個人提著劍現出身形,追隨他而去。
·
初十,溫鏡心裏清楚這封信的蹊蹺,今日初九,越過今夜就是初十,萬萬來不及向長安去信詢問再等回信兒,唯有先赴約一探究竟。而若說寫信人真的有心預警,真的想幫白玉樓逃過一劫,那這信便不應該出現在鹹陽信樗坊,而應該出現在長安隆慶坊。
因此傳信之人目的就是引他一見。
又如何?明知山有虎,偏偏向山而行,溫鏡抱著劍凝望黑沈沈的水面,找上門的麻煩一如想見你的人,他們總有法子,躲是躲不開的。
只是寫信人約在渭水邊卻不知是何緣故,子時近在眼前,到底會是誰?
忽然一陣北風嗚咽,溫鏡驀然朝遠處河上望去,下游飄來一葉小舟。舟沒什麽,每日渭水上行的舟船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奇就奇在這小舟並沒有人撐船,舟上只一人孑孑獨立,而小舟依然地駛得飛快。還是逆流而上,全憑舟上的人內力驅使,溫鏡握緊手中劍。
來人溫鏡看一眼就收回目光背過了身,沒別的,此人一身宓紫戴有面具,而溫鏡平生最討厭藏頭遮臉的人。
面具人朗聲笑道:“這位可是白玉樓二公子?”
他輕功很好,衣袖一鼓瞬間來到岸上,溫鏡仍舊不動,心裏吐槽怎麽你約的還有別人嗎,嘴上只是道:“願請教閣下名諱。”
“不忙,”面具人呵呵笑道,“二公子英才神縱俊骨天成,老夫神交久矣,今日才有緣得見。”
他自稱一句老夫,想來年紀不輕,溫鏡凝神感知,神情漸漸變得凝重:這個面具人內功很深厚。又是留信又是駕舟,你氣勢拿得足咱也不能輸啊,溫鏡混不在意似的,繼續背對著面具人意態悠閑道:“比不得閣下逆水行舟的風采。”
言罷他轉過身。
甫一見他相貌不知為何面具人稍有停滯,一息過後才重新開口:“二公子上頭有位兄長這世人皆知,不知家中還有些什麽人?”
溫鏡淡淡笑道:“怎麽閣下是要給溫某說親麽?”他笑意淡下來,“我沒有見過你,深夜相邀到底所為何事,不如直言。”
不然真的要忍不住,真想一劍給你臉上的龜殼劈開哦。
聞他此言面具人也不再遮掩,右掌伸開捏一個起手式:“請。”
溫鏡也不磨嘰,一劍祭出第一招便直取面具人掌心。倒不是他逞兇鬥狠,而是他感覺得出對方內力深厚,而與這種內功厲害的老怪物纏鬥,那是純純的冤種,哪兒耗得過人家?唯有以快取勝。
一夕雲遮霧起,渭水河畔愈發陰沈,鹹陽城外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天。白日裏這處攝武擂臺熱鬧喧天,夜間也依舊不安寧,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四野郁郁,壓得人有些透不過氣。
李沽雪貓在擂臺上,到河邊按說還有些距離,可是兩名高手不遺餘力的相爭卻波及甚遠,李沽雪掌中“歸來”也感受到威壓,顫動不止。比手裏的劍更掙動難安的是胸口的一顆心。李沽雪觀戰,越觀心裏越七上八下:看得出,兩人功夫…似乎有些師出同源的意思,只是一方較另一方多出一二十年的苦功,功力不可同日而語。
正逢此時,溫鏡手上積攢了一套春風拂夜,李沽雪知道這招是《春山訣》裏最為刁鉆淩厲的招式,講究迅捷無聲、取人於無形,如今阿月的劍今非昔比,這招叫李沽雪去接恐怕都不是那麽輕易。可是面具人毫無所懼,一雙肉掌輕輕巧巧對上,一掌一劍內力噴薄,轟地一聲兩人分開各自落地,溫鏡臉都是白的。
李沽雪沒再觀望,長劍鏘地出鞘加入戰局。
溫鏡與面具人交手許久,場面上暫時維持住勢均力敵,采庸的速度快到了極致,他碧雲行天一步一步也行到極致,但這也暴露了一個事實:單論內力他並沒有勝算。他維持不了多久,劍招越快消耗越大,因此李沽雪一劍加入戰局的時候溫鏡是松了一口氣的。
有些微微的氣惱和疑惑,但也確確實實松了一口氣。緊接著他的一口氣又提起來:為什麽李沽雪來的這麽及時?不早不晚,恰在此時出手來助。
大羽箭傳的信和行舟的面具人會不會都是李沽雪的手筆?
--------------------
作者有話要說:
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