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莫向山中尋白玉
關燈
小
中
大
溫鏡覺得蹊蹺。
什麽路子的歹人敢在寺廟投宿?還是樹大根深、武力不俗的法源寺。投宿就罷了,怎還被知道了身份和生事的具體時辰?而法源寺知道了,只竭力遣散香客,卻並不報官?
為什麽?
除非是官府也管不了歹人,除非是法源寺也惹不起的人。
可話又說回來,十幾年前溫鏡他們兄弟千裏逃亡,小的小病的病,他那個傷一看就是高手搞的,苦別都敢不問來歷施手救人,這十好幾年過,法源寺如日中天,溫鏡還真想不出江湖上有什麽人能讓法源寺退避三舍。
他遙遙看著兩個光腦殼進了法源寺後門,匆匆下山回白玉樓。
·
揚州城有兩座食肆以“白玉”為名。
一座就叫白玉樓,在鳳凰街尾玉帶河畔,足有四層高,憑高遠眺,城中景色盡在眼底,足下是玉帶河一處回流寬闊水域,不比寶璋湖遜色半分。湖光山色,正配美味佳肴,白玉樓杯盤酒盞,屏風雅座,無一不精,無一不美。便是墻上掛的食牌也是青竹刻畫,白玉鑲邊,細細雕繪了竹葉作飾,更不用說上頭寫的吃食。
旁的便罷了,樓中有一品春湖釀,清新綿長,回味無窮,叫人想起春日裏晨間撲面而來沾在唇上的朝露,因此又叫白玉春曉,堪稱揚州一絕。
另一座叫百羽樓,在城南清寧坊,靠近城門,門庭也不小,闊五間,足足占了半條街;上下兩層,一層打尖一層住店,吃食講究一個份大量足,客房則簡素許多,也沒有隔間,也沒有裏外之分,每間進門右手一小間,上書“盥洗室”,沿著短短一條回廊往裏便是一座屏風,後頭就是垂著帷帳簡簡單單一張榻。雖然地方逼仄些,但勝在幹凈,還便宜,東南西北,遷客騷人,江湖過客,無論貴賤,都可在此尋得一隅棲息之地,是以為“百羽”。
南城百羽飛,北湖白玉貴。
北方有佳人,樓上人如玉的自然是溫鑰,南邊滿地雞毛的呢,掌櫃的自然就是溫鈺。
比較消費,市場占有,資本運作,成本節約,溫鏡不是專業的,但他見過豬跑。更慶幸的是他們家還有兩個人冰雪聰明,溫鏡稍稍一提,溫鈺溫鑰兩個就明白過來。
他二人按說是溫鏡的長兄長姐,可按溫鏡穿越前的年紀,總不免覺得是兩個小孩子。尤其是鑰娘,不過比他這具身體年長一歲罷了。雖然溫鏡在這個世界也是重頭來過,前世的經驗大部分沒卵用。
兩個“小孩子”聽了“沒啥經驗”的溫鏡講了晨起在法源寺的見聞,一時也是摸不著頭緒。
鑰娘若有所思:“日落行事,是什麽貴客這樣招賊惦記?大哥,你那邊兒也沒聽見什麽?”
清寧坊雖名曰清寧,可跟“清”“寧”二字半點沾不上邊,三教九流,魚龍混雜,是個打聽消息的好地方。溫鈺平時半開客棧,另一半也就是幹這個的,打聽打聽城中消息,看看有無異動,萬一有人追殺而至好有個先手預備,是以關於出現在揚州的生客和客棧溫鈺門兒清,可眼下他卻搖頭:“並未聽說。”
溫鏡沈吟:“說是要在在山上生事。”
他這話剛剛就說了,又提一遍,意思是山上行事,八成是劫財,進了城不方便動手。
可是這也不符合常理,溫鑰對著窗外瞧一瞧:“那就奇怪了,日落時分到觀音山,難道不進城過夜?進城過夜難道不住客棧?”
溫鈺道:“別忘了法源寺,有什麽人是法源寺都不想惹的?這樣的人瞄上的又會是什麽人?什麽東西?”
“左右不是咱們能得著的東西,只叫他們小心些,今日出去都結個伴便是。我這兒相鄰的便是州臺府衙,橫豎亂不起來的,大哥,你那邊晚間可好好看著門。”鑰娘又瞧一瞧溫鏡,笑道,“你又怎的管這等閑事?別操這個心了,今日樓裏掛出去的是瀟湘清露,竹盞還指望你削呢。”
溫鏡無奈一笑。
瀟湘清露,就是竹蓀雞湯,給煨在截好的竹盞裏頭,還是他出的主意。他長腿一翻,從小院兒的條凳上站起身來,給他姐姐挑竹子去。
眾所周知,若是手上的活兒不費腦子,那麽人的腦子便會給自己找事。削竹子便是這麽一件不太費腦子的事,溫鏡就想起了昨兒晚上自己回房以後躺在榻上的胡思亂想。
不免就又想起了溫鈺偶爾流露出的幾句“母親”。溫鏡其實對“母親”印象並不多,原身的記憶在他降臨的那一刻就都沒了,家裏的事也是後來才一點點慢慢知道一些。
家門傾覆,父母雙亡,他們幾個逃出生天,半路上卻還有仇家劫殺,當時能拎得動刀的只有溫鈺,小小年紀武功卻不弱,楞是砍了別人七八個。只剩下一個,心黑手狠的,一直埋伏在近旁,只等著溫鈺力竭,反應遲緩,便從暗處襲來。溫鏡就是竄出去替大哥擋了這要命的一擊,又挨了一掌,而後昏死過去。
也算命大,他活了過來,而後,他這冒牌貨鳩占鵲巢地享了兄弟阿姐十餘年的手足溫情。他懷疑就是這一暈,暈出了他大哥無限的愧疚和親近,人前人後沒一句正經、從不示弱的溫鈺,偶爾對著他這能漏幾句心裏話出來。
要說溫家,溫鏡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大約是怕說多了幾個小的傷心,溫鈺從不多言。小時候偶爾還能聽見街坊幾句議論,隔壁嬸娘慣喜歡用“溫賊”嚇唬幺兒,常常掛在嘴邊的即是:“你再頑劣,仔細溫賊將你捉去賣與蠻子剝你的皮!”
溫賊,與靺鞨蠻子脫不開幹系的奸賊,將我四境將士的命親手送出去的賣國賊。兄妹幾個聽見這話只能賠笑,萬萬不敢承認白玉溫和居庸關那個溫有任何關系。
溫鈺說過,外頭的傳聞不要信。溫鑰有時會紅一紅眼睛,說二弟弟你別聽他們,咱們是好人家。後來又過了幾年,外頭也確實沒了傳聞,“溫賊”已經過去太久,無論是罪過還是故事,人們都不再提起。
嗯,好人家。溫鏡猜測他們家從前必也是高門,武學世家,不然哪裏養得出溫鑰的細皮嫩肉,又哪裏教得出溫鈺的武功和一身的氣派。哪怕十餘年歲月蹉跎,溫鈺至今走到哪別人都還以為他是哪家的貴公子。
貴公子溫鈺如今只有名下區區兩座酒樓——須知揚州這個地界,俗話怎麽說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自古繁華之地,本朝又坐擁運河外港,富商雲集,巨賈盈巷,兩家小飯莊哪裏就稱得上“貴”,只勉強養得活一家子人罷了。
再有傳世絕學,飯還是要吃的,當大俠也得吃飯。
一路逃難,甫一安頓下來,開始思考何以糊口,他們兄妹便決定開一間飯莊。一開始只靠著溫鑰一雙巧手,溫鏡時不時腦子裏蹦出來的新花樣,還有溫鈺一肩挑的扁擔,兄妹四個在這偌大的揚州城才勉強不再餓肚子。十餘年經營,路邊攤終於開成了食肆,一家開成了兩家,白玉樓也算是城裏的老字號了。就這,溫鏡白日裏還要裏裏外外跑堂幫忙,比如眼下,給他姐砍砍竹子。
也是因為他不會幹別的。掌廚他不行,溫鑰從前常常說他,別人是紙上談兵,他是“紙上掂勺”,說起菜系菜譜一套一套的,真的掂起勺來兩眼一抹黑。
算賬他也不行,至今他也沒搞懂算盤的原理。
有一年秋天,溫鑰生病,又正巧是月末收賬的日子,溫老大著急帶著鑰娘瞧病,叫溫鏡管幾天的賬。可是翻了天,溫鑰病愈回樓裏一看賬本,差點又給氣得躺回屋裏。
溫鏡和當時已經認字開蒙的三弟面面相覷,互相嫌棄得不行。銳哥兒大聲道:“我都和二哥說了,酒坊的帳記錯了,杏花天和蘭亭香雪的數目記反了,他不聽!他的算盤也打得不對,多給人家結了七兩二錢銀子!”
溫鏡想起那時他叫他幼弟訓得一楞一楞的。
兄妹幾個忙忙碌碌吵吵鬧鬧,卻也平平安安,有時穿越而來的溫鏡會稍稍感到惶惑,是這些吵鬧填滿了他的孤單。人要知足,知足常樂;也要感恩,感恩是福。苦別大和尚的恩也是恩,溫鏡希望一家人長長久久,也希望這次法源寺能平安。他手中削著竹子,心裏定了主意。
--------------------
作者有話要說:
寶璋湖:保彰湖,即現瘦西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什麽路子的歹人敢在寺廟投宿?還是樹大根深、武力不俗的法源寺。投宿就罷了,怎還被知道了身份和生事的具體時辰?而法源寺知道了,只竭力遣散香客,卻並不報官?
為什麽?
除非是官府也管不了歹人,除非是法源寺也惹不起的人。
可話又說回來,十幾年前溫鏡他們兄弟千裏逃亡,小的小病的病,他那個傷一看就是高手搞的,苦別都敢不問來歷施手救人,這十好幾年過,法源寺如日中天,溫鏡還真想不出江湖上有什麽人能讓法源寺退避三舍。
他遙遙看著兩個光腦殼進了法源寺後門,匆匆下山回白玉樓。
·
揚州城有兩座食肆以“白玉”為名。
一座就叫白玉樓,在鳳凰街尾玉帶河畔,足有四層高,憑高遠眺,城中景色盡在眼底,足下是玉帶河一處回流寬闊水域,不比寶璋湖遜色半分。湖光山色,正配美味佳肴,白玉樓杯盤酒盞,屏風雅座,無一不精,無一不美。便是墻上掛的食牌也是青竹刻畫,白玉鑲邊,細細雕繪了竹葉作飾,更不用說上頭寫的吃食。
旁的便罷了,樓中有一品春湖釀,清新綿長,回味無窮,叫人想起春日裏晨間撲面而來沾在唇上的朝露,因此又叫白玉春曉,堪稱揚州一絕。
另一座叫百羽樓,在城南清寧坊,靠近城門,門庭也不小,闊五間,足足占了半條街;上下兩層,一層打尖一層住店,吃食講究一個份大量足,客房則簡素許多,也沒有隔間,也沒有裏外之分,每間進門右手一小間,上書“盥洗室”,沿著短短一條回廊往裏便是一座屏風,後頭就是垂著帷帳簡簡單單一張榻。雖然地方逼仄些,但勝在幹凈,還便宜,東南西北,遷客騷人,江湖過客,無論貴賤,都可在此尋得一隅棲息之地,是以為“百羽”。
南城百羽飛,北湖白玉貴。
北方有佳人,樓上人如玉的自然是溫鑰,南邊滿地雞毛的呢,掌櫃的自然就是溫鈺。
比較消費,市場占有,資本運作,成本節約,溫鏡不是專業的,但他見過豬跑。更慶幸的是他們家還有兩個人冰雪聰明,溫鏡稍稍一提,溫鈺溫鑰兩個就明白過來。
他二人按說是溫鏡的長兄長姐,可按溫鏡穿越前的年紀,總不免覺得是兩個小孩子。尤其是鑰娘,不過比他這具身體年長一歲罷了。雖然溫鏡在這個世界也是重頭來過,前世的經驗大部分沒卵用。
兩個“小孩子”聽了“沒啥經驗”的溫鏡講了晨起在法源寺的見聞,一時也是摸不著頭緒。
鑰娘若有所思:“日落行事,是什麽貴客這樣招賊惦記?大哥,你那邊兒也沒聽見什麽?”
清寧坊雖名曰清寧,可跟“清”“寧”二字半點沾不上邊,三教九流,魚龍混雜,是個打聽消息的好地方。溫鈺平時半開客棧,另一半也就是幹這個的,打聽打聽城中消息,看看有無異動,萬一有人追殺而至好有個先手預備,是以關於出現在揚州的生客和客棧溫鈺門兒清,可眼下他卻搖頭:“並未聽說。”
溫鏡沈吟:“說是要在在山上生事。”
他這話剛剛就說了,又提一遍,意思是山上行事,八成是劫財,進了城不方便動手。
可是這也不符合常理,溫鑰對著窗外瞧一瞧:“那就奇怪了,日落時分到觀音山,難道不進城過夜?進城過夜難道不住客棧?”
溫鈺道:“別忘了法源寺,有什麽人是法源寺都不想惹的?這樣的人瞄上的又會是什麽人?什麽東西?”
“左右不是咱們能得著的東西,只叫他們小心些,今日出去都結個伴便是。我這兒相鄰的便是州臺府衙,橫豎亂不起來的,大哥,你那邊晚間可好好看著門。”鑰娘又瞧一瞧溫鏡,笑道,“你又怎的管這等閑事?別操這個心了,今日樓裏掛出去的是瀟湘清露,竹盞還指望你削呢。”
溫鏡無奈一笑。
瀟湘清露,就是竹蓀雞湯,給煨在截好的竹盞裏頭,還是他出的主意。他長腿一翻,從小院兒的條凳上站起身來,給他姐姐挑竹子去。
眾所周知,若是手上的活兒不費腦子,那麽人的腦子便會給自己找事。削竹子便是這麽一件不太費腦子的事,溫鏡就想起了昨兒晚上自己回房以後躺在榻上的胡思亂想。
不免就又想起了溫鈺偶爾流露出的幾句“母親”。溫鏡其實對“母親”印象並不多,原身的記憶在他降臨的那一刻就都沒了,家裏的事也是後來才一點點慢慢知道一些。
家門傾覆,父母雙亡,他們幾個逃出生天,半路上卻還有仇家劫殺,當時能拎得動刀的只有溫鈺,小小年紀武功卻不弱,楞是砍了別人七八個。只剩下一個,心黑手狠的,一直埋伏在近旁,只等著溫鈺力竭,反應遲緩,便從暗處襲來。溫鏡就是竄出去替大哥擋了這要命的一擊,又挨了一掌,而後昏死過去。
也算命大,他活了過來,而後,他這冒牌貨鳩占鵲巢地享了兄弟阿姐十餘年的手足溫情。他懷疑就是這一暈,暈出了他大哥無限的愧疚和親近,人前人後沒一句正經、從不示弱的溫鈺,偶爾對著他這能漏幾句心裏話出來。
要說溫家,溫鏡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大約是怕說多了幾個小的傷心,溫鈺從不多言。小時候偶爾還能聽見街坊幾句議論,隔壁嬸娘慣喜歡用“溫賊”嚇唬幺兒,常常掛在嘴邊的即是:“你再頑劣,仔細溫賊將你捉去賣與蠻子剝你的皮!”
溫賊,與靺鞨蠻子脫不開幹系的奸賊,將我四境將士的命親手送出去的賣國賊。兄妹幾個聽見這話只能賠笑,萬萬不敢承認白玉溫和居庸關那個溫有任何關系。
溫鈺說過,外頭的傳聞不要信。溫鑰有時會紅一紅眼睛,說二弟弟你別聽他們,咱們是好人家。後來又過了幾年,外頭也確實沒了傳聞,“溫賊”已經過去太久,無論是罪過還是故事,人們都不再提起。
嗯,好人家。溫鏡猜測他們家從前必也是高門,武學世家,不然哪裏養得出溫鑰的細皮嫩肉,又哪裏教得出溫鈺的武功和一身的氣派。哪怕十餘年歲月蹉跎,溫鈺至今走到哪別人都還以為他是哪家的貴公子。
貴公子溫鈺如今只有名下區區兩座酒樓——須知揚州這個地界,俗話怎麽說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自古繁華之地,本朝又坐擁運河外港,富商雲集,巨賈盈巷,兩家小飯莊哪裏就稱得上“貴”,只勉強養得活一家子人罷了。
再有傳世絕學,飯還是要吃的,當大俠也得吃飯。
一路逃難,甫一安頓下來,開始思考何以糊口,他們兄妹便決定開一間飯莊。一開始只靠著溫鑰一雙巧手,溫鏡時不時腦子裏蹦出來的新花樣,還有溫鈺一肩挑的扁擔,兄妹四個在這偌大的揚州城才勉強不再餓肚子。十餘年經營,路邊攤終於開成了食肆,一家開成了兩家,白玉樓也算是城裏的老字號了。就這,溫鏡白日裏還要裏裏外外跑堂幫忙,比如眼下,給他姐砍砍竹子。
也是因為他不會幹別的。掌廚他不行,溫鑰從前常常說他,別人是紙上談兵,他是“紙上掂勺”,說起菜系菜譜一套一套的,真的掂起勺來兩眼一抹黑。
算賬他也不行,至今他也沒搞懂算盤的原理。
有一年秋天,溫鑰生病,又正巧是月末收賬的日子,溫老大著急帶著鑰娘瞧病,叫溫鏡管幾天的賬。可是翻了天,溫鑰病愈回樓裏一看賬本,差點又給氣得躺回屋裏。
溫鏡和當時已經認字開蒙的三弟面面相覷,互相嫌棄得不行。銳哥兒大聲道:“我都和二哥說了,酒坊的帳記錯了,杏花天和蘭亭香雪的數目記反了,他不聽!他的算盤也打得不對,多給人家結了七兩二錢銀子!”
溫鏡想起那時他叫他幼弟訓得一楞一楞的。
兄妹幾個忙忙碌碌吵吵鬧鬧,卻也平平安安,有時穿越而來的溫鏡會稍稍感到惶惑,是這些吵鬧填滿了他的孤單。人要知足,知足常樂;也要感恩,感恩是福。苦別大和尚的恩也是恩,溫鏡希望一家人長長久久,也希望這次法源寺能平安。他手中削著竹子,心裏定了主意。
--------------------
作者有話要說:
寶璋湖:保彰湖,即現瘦西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