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林家出繼子26
關燈
小
中
大
“阿爹, 你可不老啊!”林明安笑吟吟地安慰林清道:“前幾日,在同學那裏,聽了一個‘範進中舉’的故事, 說有個叫範進的老秀才,家境貧寒, 借錢也一直堅持考鄉試。終於, 在年過半百之時, 千裏馬遇上伯樂,考中了舉人。大家都對那範進很佩服,認為其人意志堅定, 始終相信自己的才華學問,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我少時一直是阿爹親自教我的, 阿爹的學問好不好,我很清楚。阿爹以前只是少了點運氣罷了!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的!”林明安給林清打氣
林清微微搖頭, 覺得兒子是在安慰自己, 雖覺暖心,但對他的話不以為然。
“那麽,阿爹,我就給你剖析一番。”林明安道。
“阿爹,其實這些年,你的學問並沒有拉下多少。”林明安冷靜地分析。“許多人考舉人也要考很多年, 雖然他們是一直趕考,但也不可能把全副心思全用在準備考試上。除非是那些書院裏的學生,書院裏的先生會督促著他們拼命溫習。其他的秀才,不免要分神顧著家裏的生計產業的,他們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社畜和學生拼考試, 往往落於下風,因為你做不到像他們那麽心無旁鷲,柴米油鹽的生活總會幹擾心神。
“這些年來,阿爹一直很註重我的讀書。小的時候,阿爹親自教我經義文章,我上了學堂後,阿爹也時時檢查我的功課。這樣一來,阿爹等於是間接地在溫故知新,沒丟下學問!”—不用說本來就有還不錯的底子,放在現代社會,陪孩子學習,結果把自己學出來了,這樣的事也不少見。有一位母親為勉勵女兒考研,也跟著一起覆習,最後母女雙雙考取了,傳為佳話,還上了頭條。父母與子女相互扶持著攜手同行,一路相伴,不離不棄,林明安很欣賞這種親情和精神。
“即使現在有些生疏,但秋閨不是還有一年多嗎,有足夠的時間讓阿爹重拾書本。我們父子一起用功讀書,也能做個伴兒,互相監督著,誰也不準偷懶!”
林清有些意動,但畢竟告別科場多年,信心不足,臉上神色有些雀躍,同時也流露出幾分遲疑。
林明安看在眼裏,一本正經地道:“我再給阿爹說說咱們與其他人比較,優勢何在?”
林清和李君山的目光都緊緊地盯在了林明安身上。
“阿爹,無論是秋閨,還是春閨,無論怎麽出題,科舉考試都是考這三項:詩文、經義和策論,對不對?”
林明安豎起一根手指:“詩書,對我們父子來說是短板。咱們都不是那種天生的詩才,寫出的詩文平仄押韻,是不會錯的。內容也言之有物,合乎規範,詞句也說得過去,也能得到一句:還不錯的評價。但是,咱們自己心知肚明,和那些靈氣橫溢,一見驚艷的詩文比,那是有些遜色的了!”
林清微嘆了一句:“正是如此,但安哥兒,你的詩文卻是比我強的,不要妄自菲薄!”
“是啊,是啊!”李君山在一旁連連點頭:“我看安哥兒的詩文就寫得挺好啊,怎麽還說是短板?”
林明安無奈一笑,真正出色的詩才是天生的,不是靠努力就能彌補那種天賦和靈感的。他就是每天不停地讀書寫詩,也不可能成為李白啊!‘文章本無成妙手偶得之’,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但是呢,你經過不斷地學習和淬煉,做不到一百分,但總能達到八十分吧。在這個基礎上,再往九十分的方向努力。如果你最後只拿到六七十分,那就是自己的責任了,別推卸到天賦的頭上。
林明安把自己意思說了出來,然而,他語氣一轉:“如果這是在詩會上,確實是不足之處。但是,在考場上卻未必!或者說,這點缺憾的影響會放到最小!”
“怎麽說?”另兩人異口同聲地問道。
“科舉考試,考官出題一定是很嚴謹的,絕不會選擇那些標新立異的內容。這樣一來,考生們自由發揮的餘地並不太大,對於那些靈感天賦型的士子來說,就發揮不出他們的優勢了。”林明安說著,也為他們惋惜:“另外,考場做詩文,都是試帖詩,誰又能像平日裏自己寫詩一般酣暢淋漓,下筆若有神,針砭時事,直抒心胸的那種,真地寫成那樣,只怕考官也不敢取中。少不得寫得中規中矩,講究格式,語氣莊重典雅。大家都寫成那般,即使有人文采比別人高,也顯示不出多少來了。””—高考數學遇上葛軍出卷,除了那最優秀的不怎麽受影響,中等、中上等的學生就一起被拉下來,和學渣作伴了。題目太難,他不會,可你也不會啊!說不定,他胡亂答題,居然能蒙對一些,分數不比你差。或者,你平日能考85分,他只考30分。現在他連估帶猜,得了30分,你呢,考了60分,看看你倆誰更吃虧?
“再說經義,那就要看自己的基礎了。要熟讀四書五經等儒家典籍,還有各種大儒的註釋本。拿出一句話來,首先要知道出處,然後點題、破題,解釋論證,寫出合乎規範的文章來。有資格去考舉人的都是秀才,這經義的底子都不差。阿爹,我們一起向宋大儒討教,他學問深厚,尤其擅長治經義,經過他指點的學生,很多都考上了舉人。一年多的時間,有這樣的名師指點,咱們再反覆淬煉,經義,應該比旁人強。”
“但阿爹,你最有優勢的,應該是策論!”林明安目光炯炯地看著林清道:“這一項,一定會遠遠超過您在姑蘇秋閨時。這,應該感謝舅爺爺當年的決定”
“為什麽啊?”李君山有些納悶地問,自己爺爺難道讓人指點表舅了?
林清卻有點明白了兒子的意思,眼睛一亮。
“策問,就是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讓考生發表見解,提出對策。現在考試的策問基本上問的都是政事問題,所及範圍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都是實實在在的,與實際相關的,需要你好好地思考,給出解決方案。一般沒接觸過政事的,只在書房裏埋頭讀書的秀才,如何能回答得好。只能自己苦思冥想,胡亂拼湊寫出來。不說全是紙上談兵吧,論起實用價值來說,也是有限得很。秋閨的考官一般都是皇上委派下來的官員,要麽是在六部任職,要麽是擔任過地方主官的,政事經驗都很豐富。你策論裏提出的做法可不可行,有用沒用,他一眼就能分辨得出。由此,他就能判定你這人的現場應變能力和政務能力如何,?其中還考察了嚴謹的公文行文、措辭等想寫好不易。”
“阿爹在姑蘇時,想必也沒有接觸過這些,策論應該做得不行。這不是阿爹學問不好,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林明安為林清開解道。
“但阿爹在敘州,先是當舅爺爺的屬官,在旁觀察了作為地方長官,一地的政務,千頭萬緒,該如何安排?這就培養出了眼光。後來,又做了一縣主簿,直接和百姓打交道,明了民間的疾苦,實實在在做了很多事。這樣的經驗,是阿爹在姑蘇安逸過活時積累不到的,再看一百本書都不行!”
林清默默點頭讚同,策論一向是他的弱點,也練習寫了很多篇,但總覺得沒有開竅,不滿意卻也不知道怎麽改進。但現在敘州待了七八年後,卻是撥開雲霧,眼前一片明亮了。這是不是禍福相依,冥冥中自有安排?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阿爹的運氣好,書院的山長前些日子告訴我,朝廷要下一道恩旨。”林明安揚眉笑道:“日後百姓若離開原籍外出,在異地落地生活,若是在所居地滿了八年,置辦了田地房產,繳納賦稅,就有資格在所居地參加科舉,不必返還原籍考試。但要這居住地的官府出具公文說明,而且還要把戶籍遷來。”
“阿爹,江南的文風昌盛,優秀的學子眾多,在江南地界上,要中舉是很難的。”林明安又笑道:“但蜀地就要容易多了,以阿爹的水平,極有可能成功!”
“是啊,咱們這裏是比不上江南的。”李君山承認,又好奇地問道:“但邊疆之地,怕是比起咱們這裏,考舉人更要容易得多,比如貴州。哎,安哥兒,那如果我去那裏買地置房,那是不是也可以占個便宜?你考上了秀才,爺爺可更要逼著我讀書了!”他一想到這,就發起愁來。
“山表哥,別做夢了!”林明安撇了他一眼:“朝廷還要你實際居住、上學的記錄呢,要實實在在地住在那裏的,不準弄虛作假,查出來就不止革掉功名那麽簡單了!”——這就是古代版的高考移民啊!放在現代,幾個邊遠省份的高考分數線那麽低,落戶也很松,為啥沒多少人利用這個漏洞呢?因為抓緊了學籍啊!戶口和學籍必須是統一的,有幾個父母能決然放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脈圈,帶著孩子落戶邊疆,只為了高考?在古代,要背井離鄉,更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的。像他們家這樣情形的,是少而又少,這真是天註定!
“還有,秋閨是最折磨人的,一科要考三天,吃住都在考場裏,天氣又酷熱,如果身體不好,可頂不住的。所以,阿爹,從明天開始,你就要跟著我一起練氣吐納,早晚打打八段錦、五禽戲。到了明年,天氣漸熱起來的時候,咱們就在家中模仿貢院,搭起考房來。我們拿往年的卷子實實在在地考上九天,提前模擬一下。這樣等到真地考試的時候,就不會慌亂緊張了。”
林清沈吟了片刻,覺得此法可行。他秋閨失利,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會怯場。一入貢院,在逼仄壓抑的隔間裏,又悶又熱,汗如雨下地寫著卷子,耳邊傳來各種憂愁、興奮,或哭或笑的聲音,混雜著渾濁難聞的氣味,再看著衙役們走來走去地死死盯著考生們的目光,心就亂了。十分的水平,只能發揮出五六分來。他也恨自己每臨大事無靜氣!那或許,以毒攻毒,主動出擊,模擬一次後,心理上反而能適應了呢?
想到這裏,他的種種擔心就被林明安妥帖的安排抹平了。他沈吟著道:“安哥兒,這事,阿爹要和你舅爺爺商議一下,還涉及到公事的安排。”
“舅爺爺通達善斷,他一定會讚成我這個提議的。”林明安很有把握地回答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我少時一直是阿爹親自教我的, 阿爹的學問好不好,我很清楚。阿爹以前只是少了點運氣罷了!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的!”林明安給林清打氣
林清微微搖頭, 覺得兒子是在安慰自己, 雖覺暖心,但對他的話不以為然。
“那麽,阿爹,我就給你剖析一番。”林明安道。
“阿爹,其實這些年,你的學問並沒有拉下多少。”林明安冷靜地分析。“許多人考舉人也要考很多年, 雖然他們是一直趕考,但也不可能把全副心思全用在準備考試上。除非是那些書院裏的學生,書院裏的先生會督促著他們拼命溫習。其他的秀才,不免要分神顧著家裏的生計產業的,他們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社畜和學生拼考試, 往往落於下風,因為你做不到像他們那麽心無旁鷲,柴米油鹽的生活總會幹擾心神。
“這些年來,阿爹一直很註重我的讀書。小的時候,阿爹親自教我經義文章,我上了學堂後,阿爹也時時檢查我的功課。這樣一來,阿爹等於是間接地在溫故知新,沒丟下學問!”—不用說本來就有還不錯的底子,放在現代社會,陪孩子學習,結果把自己學出來了,這樣的事也不少見。有一位母親為勉勵女兒考研,也跟著一起覆習,最後母女雙雙考取了,傳為佳話,還上了頭條。父母與子女相互扶持著攜手同行,一路相伴,不離不棄,林明安很欣賞這種親情和精神。
“即使現在有些生疏,但秋閨不是還有一年多嗎,有足夠的時間讓阿爹重拾書本。我們父子一起用功讀書,也能做個伴兒,互相監督著,誰也不準偷懶!”
林清有些意動,但畢竟告別科場多年,信心不足,臉上神色有些雀躍,同時也流露出幾分遲疑。
林明安看在眼裏,一本正經地道:“我再給阿爹說說咱們與其他人比較,優勢何在?”
林清和李君山的目光都緊緊地盯在了林明安身上。
“阿爹,無論是秋閨,還是春閨,無論怎麽出題,科舉考試都是考這三項:詩文、經義和策論,對不對?”
林明安豎起一根手指:“詩書,對我們父子來說是短板。咱們都不是那種天生的詩才,寫出的詩文平仄押韻,是不會錯的。內容也言之有物,合乎規範,詞句也說得過去,也能得到一句:還不錯的評價。但是,咱們自己心知肚明,和那些靈氣橫溢,一見驚艷的詩文比,那是有些遜色的了!”
林清微嘆了一句:“正是如此,但安哥兒,你的詩文卻是比我強的,不要妄自菲薄!”
“是啊,是啊!”李君山在一旁連連點頭:“我看安哥兒的詩文就寫得挺好啊,怎麽還說是短板?”
林明安無奈一笑,真正出色的詩才是天生的,不是靠努力就能彌補那種天賦和靈感的。他就是每天不停地讀書寫詩,也不可能成為李白啊!‘文章本無成妙手偶得之’,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但是呢,你經過不斷地學習和淬煉,做不到一百分,但總能達到八十分吧。在這個基礎上,再往九十分的方向努力。如果你最後只拿到六七十分,那就是自己的責任了,別推卸到天賦的頭上。
林明安把自己意思說了出來,然而,他語氣一轉:“如果這是在詩會上,確實是不足之處。但是,在考場上卻未必!或者說,這點缺憾的影響會放到最小!”
“怎麽說?”另兩人異口同聲地問道。
“科舉考試,考官出題一定是很嚴謹的,絕不會選擇那些標新立異的內容。這樣一來,考生們自由發揮的餘地並不太大,對於那些靈感天賦型的士子來說,就發揮不出他們的優勢了。”林明安說著,也為他們惋惜:“另外,考場做詩文,都是試帖詩,誰又能像平日裏自己寫詩一般酣暢淋漓,下筆若有神,針砭時事,直抒心胸的那種,真地寫成那樣,只怕考官也不敢取中。少不得寫得中規中矩,講究格式,語氣莊重典雅。大家都寫成那般,即使有人文采比別人高,也顯示不出多少來了。””—高考數學遇上葛軍出卷,除了那最優秀的不怎麽受影響,中等、中上等的學生就一起被拉下來,和學渣作伴了。題目太難,他不會,可你也不會啊!說不定,他胡亂答題,居然能蒙對一些,分數不比你差。或者,你平日能考85分,他只考30分。現在他連估帶猜,得了30分,你呢,考了60分,看看你倆誰更吃虧?
“再說經義,那就要看自己的基礎了。要熟讀四書五經等儒家典籍,還有各種大儒的註釋本。拿出一句話來,首先要知道出處,然後點題、破題,解釋論證,寫出合乎規範的文章來。有資格去考舉人的都是秀才,這經義的底子都不差。阿爹,我們一起向宋大儒討教,他學問深厚,尤其擅長治經義,經過他指點的學生,很多都考上了舉人。一年多的時間,有這樣的名師指點,咱們再反覆淬煉,經義,應該比旁人強。”
“但阿爹,你最有優勢的,應該是策論!”林明安目光炯炯地看著林清道:“這一項,一定會遠遠超過您在姑蘇秋閨時。這,應該感謝舅爺爺當年的決定”
“為什麽啊?”李君山有些納悶地問,自己爺爺難道讓人指點表舅了?
林清卻有點明白了兒子的意思,眼睛一亮。
“策問,就是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讓考生發表見解,提出對策。現在考試的策問基本上問的都是政事問題,所及範圍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都是實實在在的,與實際相關的,需要你好好地思考,給出解決方案。一般沒接觸過政事的,只在書房裏埋頭讀書的秀才,如何能回答得好。只能自己苦思冥想,胡亂拼湊寫出來。不說全是紙上談兵吧,論起實用價值來說,也是有限得很。秋閨的考官一般都是皇上委派下來的官員,要麽是在六部任職,要麽是擔任過地方主官的,政事經驗都很豐富。你策論裏提出的做法可不可行,有用沒用,他一眼就能分辨得出。由此,他就能判定你這人的現場應變能力和政務能力如何,?其中還考察了嚴謹的公文行文、措辭等想寫好不易。”
“阿爹在姑蘇時,想必也沒有接觸過這些,策論應該做得不行。這不是阿爹學問不好,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林明安為林清開解道。
“但阿爹在敘州,先是當舅爺爺的屬官,在旁觀察了作為地方長官,一地的政務,千頭萬緒,該如何安排?這就培養出了眼光。後來,又做了一縣主簿,直接和百姓打交道,明了民間的疾苦,實實在在做了很多事。這樣的經驗,是阿爹在姑蘇安逸過活時積累不到的,再看一百本書都不行!”
林清默默點頭讚同,策論一向是他的弱點,也練習寫了很多篇,但總覺得沒有開竅,不滿意卻也不知道怎麽改進。但現在敘州待了七八年後,卻是撥開雲霧,眼前一片明亮了。這是不是禍福相依,冥冥中自有安排?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阿爹的運氣好,書院的山長前些日子告訴我,朝廷要下一道恩旨。”林明安揚眉笑道:“日後百姓若離開原籍外出,在異地落地生活,若是在所居地滿了八年,置辦了田地房產,繳納賦稅,就有資格在所居地參加科舉,不必返還原籍考試。但要這居住地的官府出具公文說明,而且還要把戶籍遷來。”
“阿爹,江南的文風昌盛,優秀的學子眾多,在江南地界上,要中舉是很難的。”林明安又笑道:“但蜀地就要容易多了,以阿爹的水平,極有可能成功!”
“是啊,咱們這裏是比不上江南的。”李君山承認,又好奇地問道:“但邊疆之地,怕是比起咱們這裏,考舉人更要容易得多,比如貴州。哎,安哥兒,那如果我去那裏買地置房,那是不是也可以占個便宜?你考上了秀才,爺爺可更要逼著我讀書了!”他一想到這,就發起愁來。
“山表哥,別做夢了!”林明安撇了他一眼:“朝廷還要你實際居住、上學的記錄呢,要實實在在地住在那裏的,不準弄虛作假,查出來就不止革掉功名那麽簡單了!”——這就是古代版的高考移民啊!放在現代,幾個邊遠省份的高考分數線那麽低,落戶也很松,為啥沒多少人利用這個漏洞呢?因為抓緊了學籍啊!戶口和學籍必須是統一的,有幾個父母能決然放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脈圈,帶著孩子落戶邊疆,只為了高考?在古代,要背井離鄉,更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的。像他們家這樣情形的,是少而又少,這真是天註定!
“還有,秋閨是最折磨人的,一科要考三天,吃住都在考場裏,天氣又酷熱,如果身體不好,可頂不住的。所以,阿爹,從明天開始,你就要跟著我一起練氣吐納,早晚打打八段錦、五禽戲。到了明年,天氣漸熱起來的時候,咱們就在家中模仿貢院,搭起考房來。我們拿往年的卷子實實在在地考上九天,提前模擬一下。這樣等到真地考試的時候,就不會慌亂緊張了。”
林清沈吟了片刻,覺得此法可行。他秋閨失利,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會怯場。一入貢院,在逼仄壓抑的隔間裏,又悶又熱,汗如雨下地寫著卷子,耳邊傳來各種憂愁、興奮,或哭或笑的聲音,混雜著渾濁難聞的氣味,再看著衙役們走來走去地死死盯著考生們的目光,心就亂了。十分的水平,只能發揮出五六分來。他也恨自己每臨大事無靜氣!那或許,以毒攻毒,主動出擊,模擬一次後,心理上反而能適應了呢?
想到這裏,他的種種擔心就被林明安妥帖的安排抹平了。他沈吟著道:“安哥兒,這事,阿爹要和你舅爺爺商議一下,還涉及到公事的安排。”
“舅爺爺通達善斷,他一定會讚成我這個提議的。”林明安很有把握地回答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