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
是否拉人下水, 勇攀化學高山?
朱柏稍稍掙紮片刻,就很有良心地報出了四個人的名字。
一個是二十弟朱松,年僅十三歲, 但已經顯露出好學機敏的天賦。另三人是此前他就藩荊州時結識的朋友。
作為真兄弟、好朋友就不能僅僅有難同當地只會一起吃喝玩樂, 更要會有福同享。
正所謂: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無所事事地享樂是“難”, 用盡腦力的差事是“福”。
如今,朱柏得了父皇的青眼,被任命去研究一種棘手的新學問。
這般苦其心志又勞其筋骨的福氣豈能不請弟弟與朋友同享。大家的好日子都在後頭呢!
當下, 朱柏義正詞嚴地說出這串推舉理由。
朱元璋與朱棣仿佛真信了老十二的鬼話,都深以為然地點頭。
“你說得不錯。”
朱元璋沒有揭穿老十二的小心思,他是在拉人一起跳入學海無涯的深坑。
“松兒年歲不大, 但正好處在能給你搭把手的好年紀。年輕,想法跳脫, 不會被條條框框限制了。”
朱元璋先同意了二十子朱松加入化學研究組。
他不認為十三歲的孩子不可用。年歲小有小的好處, 在開辟新學科時反而是優勢,他們沒有被四書五經束縛過深。
至於另外三個被推舉的文士, 卻不能立刻啟用, 而要經過一番嚴格考察。
研究化學不免涉及軍工器物, 最重要的是機密不可外洩, 研究者的品性與學識一樣重要。
朱柏領命後,便想立刻告退。生怕多留一刻, 就會被多加一份工作。
即便封賞到位, 請恕他的覺悟還沒到位, 不想被無限加重工作量。
“這裏是皇宮, 沒有猛獸在後頭追著咬你, 作甚急著要離開。”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一眼朱柏, 還沒與這個小子算算舊賬。
既然朱柏思路清晰,在此前的突襲考試中居然敢糊弄著答題!細算起來就是欺君之罪。
兒孫都是債,裝糊塗的不只朱柏一人。
朱元璋已經不再慣著孩子們。
除去真糊塗的那幾個,別的誰也別想不勞而獲,更別想悠閑度日。
朱柏只能暫停亟待離去的腳步。
他能說啥?難道要說朱元璋與朱棣的組合比猛獸可怕多了?
此時,他只能找個借口自辯。
“兒臣哪有著急逃跑,只想著早一刻開始新研究,那才能不辜負父皇的信賴。”
“呵!”
朱元璋怎麽可能相信這類瞎話,但沒多費口舌罵人,只叫朱柏留下來聽一聽。
這會轉而去問朱棣:“年末特考的準備進行得如何了?”
在五月上旬,隨著冊封新太子的詔書一起發出了聖旨,昭告天下今年秋冬開特科。
近一個月以來,陸陸續續又放出後續條例。
七天前,核心考官們被選來觀看水鏡談小冰河,隨後被要求出年末考卷試題。
這次考核內容將為未來的科舉變革做準備,修訂前所未有的新考綱。
朱元璋知道七天不足以擬定所有考題,但必要問一問工作進度。
朱棣不是空手而來。恰恰相反,他提著一摞書冊。
其中正有數理、醫藥、奇物、農事等等科目的考題擬定進程報告。
將此奏折上呈,又將兩套書籍獻於朱元璋。
“上次,五弟建議務必令各府各地官員重視學習農業知識,那是積極應對小冰期來臨的基礎手段。第一步是加急刊印《王禎農書》。
輔以農學家王禎本人改良的活字印刷術,是能極大提升印刷速度。
兒臣去印書作坊實地勘察了。比起以往需要「以人尋字」,王禎改良之法能夠「以字就人」,確實高效了很多。”
朱棣指向散發著新鮮油墨味的《農書》。
“這是以輪///盤木活字排版印刷的第一套試印本,請父皇檢閱。”
朱元璋拿起其中一冊,隨意翻了幾頁。他沒有看字,而先選擇去看更易懂的配圖。
當場滿意地點頭,這些農具的細節畫得不錯!
就聽朱棣說:“此書從百餘年前的元貞二年開始撰寫,從寫書、定稿到刊印歷經十七年。元朝皇慶二年發行之後,至今八十多年沒有再次大規模重印。
數十年過去,朝野對農業的認知發生了一定變化。五弟提議對書中的某些內容進行補充修正,這次先改動了農具與農作物的配圖。”
朱元璋看了那些改動之處。
五兒子朱橚沒有直接刪除王禎的原版配圖,而是把改版與原版的對比圖一起刊印出來。
從旁標註有何種區別。又提及明朝疆域遼闊,各個地域合適的農具與耕種方式需因地制宜。
如果查閱農書的人對於不同地域農具的細節差別有所心得,不妨進一步完善這幅對比圖。
“很好!老五的這番修訂是在做啟發式改良。”
朱元璋很滿意,朱橚將推陳出新的精神融於《王禎農書》的刊印中。
朱棣:“按照現在的印書速度,今年年內有望給第一批重點府縣官員派送農書,趕在明年春耕開始前令其閱覽一二。兒臣以為不能操之過急,不能立刻讓官員們向民間傳授農書所記,以免他們搞生搬硬套。”
朱元璋讚同:“先命相關官吏其學習書籍,把當地實際農業情況與書中理論的相同與相異處都撰寫出來,作為年度官員考評的標準之一。”
至於誰有豐富的農業知識能來做考官?
這就要看今年年末的特考能吸納多少天南海北的實操型農業人才。
一個人不能懂大明境內各地農事,那就組建一個部門,農業部的成立已經在日程之上。
朱柏沒有傻站在一側,也被朱元璋塞了一冊圖文並茂的農書。
這會他明白父皇為什麽讓自己留下來旁聽,是讓他瞧一瞧做新學問該用何種態度。
警告他別想著慢慢混日子,會對他進行定期考察,而且必要見到成果。
哪怕是實驗失敗,也要把失敗內容給一五一十地記錄下來。剔除了走錯的岔路,才能走向正道坦途。
今日,朱棣不只帶來了《王禎農書》,還有一本《存真圖》。
瞧這封皮字跡是朱高熾寫的。
朱棣表示他家胖長子在離開京城後的臨別贈禮。
宅家最快樂的朱高熾,不得不與幾位皇孫一起被迫趕鴨子上架,組成微服考察團深入民間。
朱棣當然要就考察內容給出範圍,再三詢問朱高熾是否明白了,小胖子表示懂了。
四天前,考察團出發。
昨天宵禁之前,一個侍衛折返京城,將朱高熾親筆謄抄的《存真圖》送到太子府。
隨書附言:
爹,請安心。兒子知道考察哪些內容,這不就立刻舉個例子,把相關代表性書籍給送來。
原本想在離開京城前將此書獻出,但考察團是被催促著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給攆出京城,走得太過匆忙導致忘了送出一些贈禮。
朱棣簡述此書來歷,“昨夜,兒臣迅速瀏覽了一番,《存真圖》此書倒是有趣。高熾收集了好幾篇殘卷,將它覆原成完整的一本。”
朱柏側目向望去,想瞅一瞅是什麽好書。
“哦?”
朱元璋揚起眉毛,他也沒聽過這本書,被勾起了幾分好。
“聽這名字,去偽存真,該是在揭示世情真相。高熾自幼博覽群書,必是選了一本好書。這點,你這個當爹也要自愧弗如。高熾性子穩重懂事,只是太過端莊喜靜,但願此去民間考察能讓他好動些。”
朱元璋說著隨手一翻《存真圖》。
下一刻,清晰的心肝脾肺腎赫然竄入眼簾。
字面意思上的把五種器官擺在了面前。這圖不能說畫得分毫畢現,但也足夠栩栩如生。
所謂存真,存的是人體之真。
這是一本解剖書。假如配上紅色,妥妥就是殺人分屍現場圖。
這年頭,一般人真沒見過此等畫作。
誰家兒子敢給老爹送這種書做臨別禮物,必是把老爹刺激到血壓飆升,當場將書砸在逆子頭上。
昨夜,朱棣收到胖兒子的這份別後“孝敬禮”,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這書獻得有錯嗎?
完全沒有錯,發展醫學正需要解剖學知識。
但若要說小胖子獻上這本書絕無其他含義,那也絕不可能。
朱棣確定胖兒子早就謄抄好《存真圖》。
他不在京城時送出,反而還讓侍衛在入夜之前送來,就是傳達一個意思:
「爹,你怎麽忍心剝奪兒子安居家中的快樂,那是兒子為數不多的喜好啊!來吧,互相傷害了!兒子特意給爹獻上刺激型畫冊,不用謝。」
朱棣:“此等古籍文獻,之前兒臣聞所未聞。誠如父皇所言,高熾博覽群書,兒臣甘拜下風。看了這書,兒臣方知此乃北宋時期的舊作。由楊介考訂校正成書,是迄今為止醫學史上少有的解剖佳作。”
朱元璋面色微僵,臉有一些疼。
剛剛他親口誇獎小胖子“穩重懂事”、“端莊喜靜”,還希望朱高熾在民間轉一圈後能夠好動一些。
朱棣默默欣賞著父皇被打臉,也不知朱元璋現在是否有“億”點點憂心了,擔憂皇孫微服考察隊過於好動?
小胖子今天敢送解剖書刺激他爹,明天就敢在地方上捅破一個大窟窿,後天給他皇爺爺幹出一票大的。
朱棣:暗中期待!
作者有話說:
二更延遲到明天【頂鍋蓋逃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是否拉人下水, 勇攀化學高山?
朱柏稍稍掙紮片刻,就很有良心地報出了四個人的名字。
一個是二十弟朱松,年僅十三歲, 但已經顯露出好學機敏的天賦。另三人是此前他就藩荊州時結識的朋友。
作為真兄弟、好朋友就不能僅僅有難同當地只會一起吃喝玩樂, 更要會有福同享。
正所謂: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無所事事地享樂是“難”, 用盡腦力的差事是“福”。
如今,朱柏得了父皇的青眼,被任命去研究一種棘手的新學問。
這般苦其心志又勞其筋骨的福氣豈能不請弟弟與朋友同享。大家的好日子都在後頭呢!
當下, 朱柏義正詞嚴地說出這串推舉理由。
朱元璋與朱棣仿佛真信了老十二的鬼話,都深以為然地點頭。
“你說得不錯。”
朱元璋沒有揭穿老十二的小心思,他是在拉人一起跳入學海無涯的深坑。
“松兒年歲不大, 但正好處在能給你搭把手的好年紀。年輕,想法跳脫, 不會被條條框框限制了。”
朱元璋先同意了二十子朱松加入化學研究組。
他不認為十三歲的孩子不可用。年歲小有小的好處, 在開辟新學科時反而是優勢,他們沒有被四書五經束縛過深。
至於另外三個被推舉的文士, 卻不能立刻啟用, 而要經過一番嚴格考察。
研究化學不免涉及軍工器物, 最重要的是機密不可外洩, 研究者的品性與學識一樣重要。
朱柏領命後,便想立刻告退。生怕多留一刻, 就會被多加一份工作。
即便封賞到位, 請恕他的覺悟還沒到位, 不想被無限加重工作量。
“這裏是皇宮, 沒有猛獸在後頭追著咬你, 作甚急著要離開。”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一眼朱柏, 還沒與這個小子算算舊賬。
既然朱柏思路清晰,在此前的突襲考試中居然敢糊弄著答題!細算起來就是欺君之罪。
兒孫都是債,裝糊塗的不只朱柏一人。
朱元璋已經不再慣著孩子們。
除去真糊塗的那幾個,別的誰也別想不勞而獲,更別想悠閑度日。
朱柏只能暫停亟待離去的腳步。
他能說啥?難道要說朱元璋與朱棣的組合比猛獸可怕多了?
此時,他只能找個借口自辯。
“兒臣哪有著急逃跑,只想著早一刻開始新研究,那才能不辜負父皇的信賴。”
“呵!”
朱元璋怎麽可能相信這類瞎話,但沒多費口舌罵人,只叫朱柏留下來聽一聽。
這會轉而去問朱棣:“年末特考的準備進行得如何了?”
在五月上旬,隨著冊封新太子的詔書一起發出了聖旨,昭告天下今年秋冬開特科。
近一個月以來,陸陸續續又放出後續條例。
七天前,核心考官們被選來觀看水鏡談小冰河,隨後被要求出年末考卷試題。
這次考核內容將為未來的科舉變革做準備,修訂前所未有的新考綱。
朱元璋知道七天不足以擬定所有考題,但必要問一問工作進度。
朱棣不是空手而來。恰恰相反,他提著一摞書冊。
其中正有數理、醫藥、奇物、農事等等科目的考題擬定進程報告。
將此奏折上呈,又將兩套書籍獻於朱元璋。
“上次,五弟建議務必令各府各地官員重視學習農業知識,那是積極應對小冰期來臨的基礎手段。第一步是加急刊印《王禎農書》。
輔以農學家王禎本人改良的活字印刷術,是能極大提升印刷速度。
兒臣去印書作坊實地勘察了。比起以往需要「以人尋字」,王禎改良之法能夠「以字就人」,確實高效了很多。”
朱棣指向散發著新鮮油墨味的《農書》。
“這是以輪///盤木活字排版印刷的第一套試印本,請父皇檢閱。”
朱元璋拿起其中一冊,隨意翻了幾頁。他沒有看字,而先選擇去看更易懂的配圖。
當場滿意地點頭,這些農具的細節畫得不錯!
就聽朱棣說:“此書從百餘年前的元貞二年開始撰寫,從寫書、定稿到刊印歷經十七年。元朝皇慶二年發行之後,至今八十多年沒有再次大規模重印。
數十年過去,朝野對農業的認知發生了一定變化。五弟提議對書中的某些內容進行補充修正,這次先改動了農具與農作物的配圖。”
朱元璋看了那些改動之處。
五兒子朱橚沒有直接刪除王禎的原版配圖,而是把改版與原版的對比圖一起刊印出來。
從旁標註有何種區別。又提及明朝疆域遼闊,各個地域合適的農具與耕種方式需因地制宜。
如果查閱農書的人對於不同地域農具的細節差別有所心得,不妨進一步完善這幅對比圖。
“很好!老五的這番修訂是在做啟發式改良。”
朱元璋很滿意,朱橚將推陳出新的精神融於《王禎農書》的刊印中。
朱棣:“按照現在的印書速度,今年年內有望給第一批重點府縣官員派送農書,趕在明年春耕開始前令其閱覽一二。兒臣以為不能操之過急,不能立刻讓官員們向民間傳授農書所記,以免他們搞生搬硬套。”
朱元璋讚同:“先命相關官吏其學習書籍,把當地實際農業情況與書中理論的相同與相異處都撰寫出來,作為年度官員考評的標準之一。”
至於誰有豐富的農業知識能來做考官?
這就要看今年年末的特考能吸納多少天南海北的實操型農業人才。
一個人不能懂大明境內各地農事,那就組建一個部門,農業部的成立已經在日程之上。
朱柏沒有傻站在一側,也被朱元璋塞了一冊圖文並茂的農書。
這會他明白父皇為什麽讓自己留下來旁聽,是讓他瞧一瞧做新學問該用何種態度。
警告他別想著慢慢混日子,會對他進行定期考察,而且必要見到成果。
哪怕是實驗失敗,也要把失敗內容給一五一十地記錄下來。剔除了走錯的岔路,才能走向正道坦途。
今日,朱棣不只帶來了《王禎農書》,還有一本《存真圖》。
瞧這封皮字跡是朱高熾寫的。
朱棣表示他家胖長子在離開京城後的臨別贈禮。
宅家最快樂的朱高熾,不得不與幾位皇孫一起被迫趕鴨子上架,組成微服考察團深入民間。
朱棣當然要就考察內容給出範圍,再三詢問朱高熾是否明白了,小胖子表示懂了。
四天前,考察團出發。
昨天宵禁之前,一個侍衛折返京城,將朱高熾親筆謄抄的《存真圖》送到太子府。
隨書附言:
爹,請安心。兒子知道考察哪些內容,這不就立刻舉個例子,把相關代表性書籍給送來。
原本想在離開京城前將此書獻出,但考察團是被催促著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給攆出京城,走得太過匆忙導致忘了送出一些贈禮。
朱棣簡述此書來歷,“昨夜,兒臣迅速瀏覽了一番,《存真圖》此書倒是有趣。高熾收集了好幾篇殘卷,將它覆原成完整的一本。”
朱柏側目向望去,想瞅一瞅是什麽好書。
“哦?”
朱元璋揚起眉毛,他也沒聽過這本書,被勾起了幾分好。
“聽這名字,去偽存真,該是在揭示世情真相。高熾自幼博覽群書,必是選了一本好書。這點,你這個當爹也要自愧弗如。高熾性子穩重懂事,只是太過端莊喜靜,但願此去民間考察能讓他好動些。”
朱元璋說著隨手一翻《存真圖》。
下一刻,清晰的心肝脾肺腎赫然竄入眼簾。
字面意思上的把五種器官擺在了面前。這圖不能說畫得分毫畢現,但也足夠栩栩如生。
所謂存真,存的是人體之真。
這是一本解剖書。假如配上紅色,妥妥就是殺人分屍現場圖。
這年頭,一般人真沒見過此等畫作。
誰家兒子敢給老爹送這種書做臨別禮物,必是把老爹刺激到血壓飆升,當場將書砸在逆子頭上。
昨夜,朱棣收到胖兒子的這份別後“孝敬禮”,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這書獻得有錯嗎?
完全沒有錯,發展醫學正需要解剖學知識。
但若要說小胖子獻上這本書絕無其他含義,那也絕不可能。
朱棣確定胖兒子早就謄抄好《存真圖》。
他不在京城時送出,反而還讓侍衛在入夜之前送來,就是傳達一個意思:
「爹,你怎麽忍心剝奪兒子安居家中的快樂,那是兒子為數不多的喜好啊!來吧,互相傷害了!兒子特意給爹獻上刺激型畫冊,不用謝。」
朱棣:“此等古籍文獻,之前兒臣聞所未聞。誠如父皇所言,高熾博覽群書,兒臣甘拜下風。看了這書,兒臣方知此乃北宋時期的舊作。由楊介考訂校正成書,是迄今為止醫學史上少有的解剖佳作。”
朱元璋面色微僵,臉有一些疼。
剛剛他親口誇獎小胖子“穩重懂事”、“端莊喜靜”,還希望朱高熾在民間轉一圈後能夠好動一些。
朱棣默默欣賞著父皇被打臉,也不知朱元璋現在是否有“億”點點憂心了,擔憂皇孫微服考察隊過於好動?
小胖子今天敢送解剖書刺激他爹,明天就敢在地方上捅破一個大窟窿,後天給他皇爺爺幹出一票大的。
朱棣:暗中期待!
作者有話說:
二更延遲到明天【頂鍋蓋逃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