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二更)
關燈
小
中
大
◎。◎
聽聞說起小麥成為主食的時間, 嬴政的關註度更提升幾分。
本集視頻的第一個驚喜是令他初見全球地圖。
這圖說實話有點糙,但他完全不在意,是看到了廣袤的遠方與無限的可能性。
盡管知道窮兵黷武要不得, 而且國土不是越大越好, 大秦不可能把整個地球都打下來, 但保留愛看地圖的小嗜好有何不可。
當看到地圖上的汪洋大海, 想起消失一年多的那個人。
徐福拿了一筆尋找海外仙山的錢款走了。
已知這廝找不出結果,他回來後可別想用仙蹤難覓就輕松交差。必是要人盡其用,來彌補朕永不可登仙山的遺憾。
嬴政就是在遷怒。不能責怪反而要感激水鏡與咕咕砸碎了他的修仙夢, 但那股憋屈勁總得有個宣洩口。自是要找上給他畫餅,把仙山美景吹得如假包換的徐福。
徐福回到鹹陽之日,就要殫精竭慮開發方士們的新用途。若是不能搞出有價值的器物, 他就準備去北邊修長城吧。
思緒飄遠了。
回到面前的小麥影像上,咕咕問此物在什麽時候成了主食。
嬴政可以先排除大秦時期, 如今的主食是粟。
提到粟, 這背後也有一段老秦人必會記憶深刻的故事。讓人記住了兩國之間別談感情,所謂秦晉之好全是背叛與算計。
春秋時期, 秦穆公是晉惠公的姐夫。
晉惠公未繼位前曾經允諾, 只要秦國給他庇護, 等他坐上晉國王位就割讓河西五城給秦。
當那天真的到了, 卻立刻撕毀協議。不料幾年後,晉國大旱, 只能向秦國借糧。
秦穆公思量之後, 將大批的粟通過水路與陸路交替送往晉國都城, 史稱“泛舟之役”。
盡心盡力的救援換來了什麽?
兩年後, 秦國災荒, 晉國大豐收。晉國不僅有借無還, 沒給秦國救援,而且趁機出兵攻打秦國,狠狠地背刺一刀。
嬴政很清楚軍功授爵制需要改變,但絕不能因此而廢弛軍力。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當下沒再回憶竹簡上記載的血淚史,還是先看水鏡說小麥。美洲作物太遙遠,而小麥相關故事說不定能對大秦有幫助。
水鏡:
【小麥很早就從西亞傳入了中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兩千年。商朝甲骨文有對它的記載,《周禮》中也見其成為五谷之一的蹤跡。
即便如此,小麥也不是主食。在漢朝之前,人們不喜歡吃。理由之一很樸實,當時它不好吃。
現在,我們調侃好吃的東西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事實上,食材的處理方式對口感的影響很大。
先秦時期,貴族階層習慣吃小米,即以粟為主食。
那時,人們的習慣是“粒食”。顧名思義,把一粒粒谷物蒸煮了吃。這樣能吃口感較軟的小米,卻不適合吃口感粗糲的小麥。
如今,我們早已習慣把小麥磨成粉,制作各種各樣的面食。漢朝之前卻無這種習慣。】
磨成粉?
嬴政看到這裏,不由擊掌。是了,這樣小麥的口感就能軟和些了。至於用什麽器具呢?想來墨家必有方法。
就聽水鏡報出一個人的名字。不是墨家人,而是其對頭。
【石磨,是將小麥從谷粒轉為麥粉的重要工具。戰國年間,魯班制出石磨。
一件物品從被創造出來到它被廣泛使用,經歷了漫長的幾百年。直至漢朝,石磨加工技術才慢慢普及,讓小麥能夠從“粒食”變成“粉食”。
影響小麥是否成為主食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口感,還要看它在種植時能否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土壤。
小麥從地中海氣候的西亞傳來,而中原大地是季風氣候。
在中國已經形成一套作物輪種規律。小麥要打破原來的規律插隊,又要符合當地氣候與它自身的生長條件,此絕非易事。
其中,耗水量是個大問題。小麥耐旱,但種植過程中的耗水量是粟的兩倍。
灌溉成本怎麽算?當地土壤是否合適?這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先秦時期,小麥多種於齊魯之地的河流邊。漢朝興建了多處水利工程,讓小麥的種植範圍外擴了。
石磨+水利工程,卻仍舊沒有將小麥變成人們餐桌上的主食。興修水利所耗費錢財不菲,此法還不夠讓小麥深入田間地頭。
北方地區農民們在不斷提升“節水保墑”術,即保持土地的一定濕度,讓保留的水分便於植物生長。
在原有的“深耕熟耘”與“耕”、“耱”基礎上,慢慢再加上“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體方法。①
放示意圖1-4.jpg
通過這些操作,讓土地吸水儲存能力大幅提升,從而小麥能夠廣泛種植。
有了這種農業技術變化,到了中唐時期,唐代宗李豫開啟了中國史上第一次收“麥稅”。
小麥終於獲得了被征稅資格,這表示它不是雜稼了,與粟上升到了同樣的主糧地位。
至於小麥超越粟的地位,還要等到宋朝時期。
由這段小麥的發展史,能看到外來的農作物在中國生根發展需要漫長的時間。
再回頭看十六世紀傳入大明的美洲高產作物“三兄弟”,它們在明朝的境遇各有不同。總結一下,三者之中以番薯種植最多,玉米次之,土豆最末。
即便是種的最多的番薯,也限於閩粵之地。萬歷末年的《泉州府志》記載“貧者賴以充饑”。至於其他地區,如江蘇有徐光啟在萬歷晚年引種,但效果並不好。
其餘地方或有零星記錄,都是當做新奇食物瞧個熱鬧。北方就更少了,因為當時沒能解決番薯種植的越冬問題。
番薯有大優點,耐旱、耐澇、抗病蟲害,但是它喜溫怕冷。當小冰期來臨,北方想種植番薯需著重解決此困難。
這個問題難解決嗎?
我相信中華民族的種田本事,事實證明如此。
乾隆十一年前後,山東德州的農民解決了番薯越冬難題,讓北方得以大面積種植番薯。
這時距離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之死,過去了一百零二年,尚未跳出小冰河期的冷期氣候,也沒有出現跨時代的科學技術飛躍。
換言之,假如明朝早些重視番薯,百分之九十九是能解決越冬問題。當天災來臨時,多了一份保命的口糧。
遺憾是番薯、玉米、土豆,三者在明朝傳入中國,可它們被大面積推廣種植都要等清朝年間。
外來農作物的本地化推廣,固然客觀上受到自然條件與技術水平的束縛,但先要問一問主觀上足夠努力去克服困難了嗎?
明朝沒做到。
番薯在閩粵種植後,不是沒人看到它的高產優點。
萬歷年間,何喬遠寫的《閩書》,卷一百五十讚美“番薯”。
說它“不需天澤,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爭肥壤,能守讓者也;無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氣者也”等等。
他也曾參政,首創了宗室入仕之法,試解決明朝後期嚴重的宗室問題。
明後期宗室數量龐大。其中或是兼並土地肥得流油,或因無法科舉做官又不得經商的祖訓而淒慘度日。
何喬遠敢於觸碰這種痼疾,他的下場卻是得罪肅王之子,只因奏牘不恭之罪就被貶去了廣西。
萬歷年間已經進入明朝災荒期,對於一位在朝廷有名有姓官員寫的高產作物文章,當時又引起了多少重視?
答案是沒多少。
無獨有偶,錯失的機會不只一次。
引進番薯的途徑之一,是福建商人陳振龍與陳經綸父子從呂宋得到番薯藤帶回大明。上書福建巡司金學曾,請其在省內推廣試種。
陳經綸在種植甘薯時,又發現了一種滅蝗蟲的方法。
他發現鷺鳥會吃蝗蟲,但不易人工飼養,就用家養的鴨子來代替,這就有了養鴨除蝗。寫成了《治蝗筆記》,詳細記錄甘薯田養鴨治蟲。
明廷有重視過嗎?鴨子治理蝗災需要慢功夫。崇禎年間蝗災肆意,倘若提前布局又會如何?
又一次,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才發揮其功效。
陳家後人陳九振在蕪湖做官,將祖輩傳下來的養鴨蝗術推廣出去,後來在清朝書籍中常見此法。
比如《治蝗全法》就收錄此術,且記載使用效果。“鹹豐七年四月,無錫軍嶂山,山上之蝻,亦一鴨七八百捕,頃刻即盡。”
回望大明,高產作物、滅蝗方法都送到了眼前,為什麽硬生生錯過?!
或許,有一件事能給出我們答案。
萬歷年間發生過一起水稻事件。
徐貞明上書皇帝,希望在北方試種水稻,他有了讓水稻在北方增大產量的方法。
這樣做好處多多。能減少漕運送糧的途中損耗,更能增加北方百姓的糧食收入。
我們知道萬歷年間已在十七世紀全球小冰期危機之始。糧食多多的,聽起來該是被采納的良策且立刻執行。
事實確實卻極為荒唐,部分北地大臣圍而攻之,極力反對北方水稻種植。因為一旦成功,北方就要分擔原本部分南方的運糧任務,其賦稅額度必增高。
不改變,是對當下既得利益者最好的選擇。
對於大明來說,這種選擇不是一次兩次,而是許許多多次當革新之物到來時選擇了打壓。
萬果皆有因,萬歷朝結束的二十四年後,明亡。
如今再看明之亡,是不是亡於天公不作美的小冰河期,想來各位觀眾朋友們心中自有答案。
補一句,這種北方種稻方式也為他人做了嫁衣。
清朝,雍正全面推行了前朝徐貞明的方案。十餘年後,京津與河北水稻成片。
因此,大明在責問天道公或不公之前,不妨先問究竟有沒有盡到人事。
下集見。】
水鏡前,一時寂靜。
這一句句都是罵到了朱元璋頭上,誰叫大明的開國皇帝從前就缺乏這種革新理念呢!
作者有話說:
①參考文章:
《小麥在中國:技術調試與飲食融入》,杜新豪
——
本章其他參考書籍:《食物改變歷史》,羅格·著,《食日談》,李昕升·著
——
《治蝗筆記》中寫:“鷺性食魚子,但去來無常,非可馴養,因想鴨亦陸居而水游,性喜食魚子與鷺鳥同。窩畜數雛,爰從鷺鳥所在放之,於彼岸蘆荻唼其種類,比鷺尤捷而多,蓋其嘴扁闊而腸寬大也。遂教其土人群畜鴨雛,春夏之間隨地放之,是年北方遂無蝗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聽聞說起小麥成為主食的時間, 嬴政的關註度更提升幾分。
本集視頻的第一個驚喜是令他初見全球地圖。
這圖說實話有點糙,但他完全不在意,是看到了廣袤的遠方與無限的可能性。
盡管知道窮兵黷武要不得, 而且國土不是越大越好, 大秦不可能把整個地球都打下來, 但保留愛看地圖的小嗜好有何不可。
當看到地圖上的汪洋大海, 想起消失一年多的那個人。
徐福拿了一筆尋找海外仙山的錢款走了。
已知這廝找不出結果,他回來後可別想用仙蹤難覓就輕松交差。必是要人盡其用,來彌補朕永不可登仙山的遺憾。
嬴政就是在遷怒。不能責怪反而要感激水鏡與咕咕砸碎了他的修仙夢, 但那股憋屈勁總得有個宣洩口。自是要找上給他畫餅,把仙山美景吹得如假包換的徐福。
徐福回到鹹陽之日,就要殫精竭慮開發方士們的新用途。若是不能搞出有價值的器物, 他就準備去北邊修長城吧。
思緒飄遠了。
回到面前的小麥影像上,咕咕問此物在什麽時候成了主食。
嬴政可以先排除大秦時期, 如今的主食是粟。
提到粟, 這背後也有一段老秦人必會記憶深刻的故事。讓人記住了兩國之間別談感情,所謂秦晉之好全是背叛與算計。
春秋時期, 秦穆公是晉惠公的姐夫。
晉惠公未繼位前曾經允諾, 只要秦國給他庇護, 等他坐上晉國王位就割讓河西五城給秦。
當那天真的到了, 卻立刻撕毀協議。不料幾年後,晉國大旱, 只能向秦國借糧。
秦穆公思量之後, 將大批的粟通過水路與陸路交替送往晉國都城, 史稱“泛舟之役”。
盡心盡力的救援換來了什麽?
兩年後, 秦國災荒, 晉國大豐收。晉國不僅有借無還, 沒給秦國救援,而且趁機出兵攻打秦國,狠狠地背刺一刀。
嬴政很清楚軍功授爵制需要改變,但絕不能因此而廢弛軍力。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當下沒再回憶竹簡上記載的血淚史,還是先看水鏡說小麥。美洲作物太遙遠,而小麥相關故事說不定能對大秦有幫助。
水鏡:
【小麥很早就從西亞傳入了中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兩千年。商朝甲骨文有對它的記載,《周禮》中也見其成為五谷之一的蹤跡。
即便如此,小麥也不是主食。在漢朝之前,人們不喜歡吃。理由之一很樸實,當時它不好吃。
現在,我們調侃好吃的東西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事實上,食材的處理方式對口感的影響很大。
先秦時期,貴族階層習慣吃小米,即以粟為主食。
那時,人們的習慣是“粒食”。顧名思義,把一粒粒谷物蒸煮了吃。這樣能吃口感較軟的小米,卻不適合吃口感粗糲的小麥。
如今,我們早已習慣把小麥磨成粉,制作各種各樣的面食。漢朝之前卻無這種習慣。】
磨成粉?
嬴政看到這裏,不由擊掌。是了,這樣小麥的口感就能軟和些了。至於用什麽器具呢?想來墨家必有方法。
就聽水鏡報出一個人的名字。不是墨家人,而是其對頭。
【石磨,是將小麥從谷粒轉為麥粉的重要工具。戰國年間,魯班制出石磨。
一件物品從被創造出來到它被廣泛使用,經歷了漫長的幾百年。直至漢朝,石磨加工技術才慢慢普及,讓小麥能夠從“粒食”變成“粉食”。
影響小麥是否成為主食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口感,還要看它在種植時能否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土壤。
小麥從地中海氣候的西亞傳來,而中原大地是季風氣候。
在中國已經形成一套作物輪種規律。小麥要打破原來的規律插隊,又要符合當地氣候與它自身的生長條件,此絕非易事。
其中,耗水量是個大問題。小麥耐旱,但種植過程中的耗水量是粟的兩倍。
灌溉成本怎麽算?當地土壤是否合適?這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先秦時期,小麥多種於齊魯之地的河流邊。漢朝興建了多處水利工程,讓小麥的種植範圍外擴了。
石磨+水利工程,卻仍舊沒有將小麥變成人們餐桌上的主食。興修水利所耗費錢財不菲,此法還不夠讓小麥深入田間地頭。
北方地區農民們在不斷提升“節水保墑”術,即保持土地的一定濕度,讓保留的水分便於植物生長。
在原有的“深耕熟耘”與“耕”、“耱”基礎上,慢慢再加上“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體方法。①
放示意圖1-4.jpg
通過這些操作,讓土地吸水儲存能力大幅提升,從而小麥能夠廣泛種植。
有了這種農業技術變化,到了中唐時期,唐代宗李豫開啟了中國史上第一次收“麥稅”。
小麥終於獲得了被征稅資格,這表示它不是雜稼了,與粟上升到了同樣的主糧地位。
至於小麥超越粟的地位,還要等到宋朝時期。
由這段小麥的發展史,能看到外來的農作物在中國生根發展需要漫長的時間。
再回頭看十六世紀傳入大明的美洲高產作物“三兄弟”,它們在明朝的境遇各有不同。總結一下,三者之中以番薯種植最多,玉米次之,土豆最末。
即便是種的最多的番薯,也限於閩粵之地。萬歷末年的《泉州府志》記載“貧者賴以充饑”。至於其他地區,如江蘇有徐光啟在萬歷晚年引種,但效果並不好。
其餘地方或有零星記錄,都是當做新奇食物瞧個熱鬧。北方就更少了,因為當時沒能解決番薯種植的越冬問題。
番薯有大優點,耐旱、耐澇、抗病蟲害,但是它喜溫怕冷。當小冰期來臨,北方想種植番薯需著重解決此困難。
這個問題難解決嗎?
我相信中華民族的種田本事,事實證明如此。
乾隆十一年前後,山東德州的農民解決了番薯越冬難題,讓北方得以大面積種植番薯。
這時距離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之死,過去了一百零二年,尚未跳出小冰河期的冷期氣候,也沒有出現跨時代的科學技術飛躍。
換言之,假如明朝早些重視番薯,百分之九十九是能解決越冬問題。當天災來臨時,多了一份保命的口糧。
遺憾是番薯、玉米、土豆,三者在明朝傳入中國,可它們被大面積推廣種植都要等清朝年間。
外來農作物的本地化推廣,固然客觀上受到自然條件與技術水平的束縛,但先要問一問主觀上足夠努力去克服困難了嗎?
明朝沒做到。
番薯在閩粵種植後,不是沒人看到它的高產優點。
萬歷年間,何喬遠寫的《閩書》,卷一百五十讚美“番薯”。
說它“不需天澤,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爭肥壤,能守讓者也;無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氣者也”等等。
他也曾參政,首創了宗室入仕之法,試解決明朝後期嚴重的宗室問題。
明後期宗室數量龐大。其中或是兼並土地肥得流油,或因無法科舉做官又不得經商的祖訓而淒慘度日。
何喬遠敢於觸碰這種痼疾,他的下場卻是得罪肅王之子,只因奏牘不恭之罪就被貶去了廣西。
萬歷年間已經進入明朝災荒期,對於一位在朝廷有名有姓官員寫的高產作物文章,當時又引起了多少重視?
答案是沒多少。
無獨有偶,錯失的機會不只一次。
引進番薯的途徑之一,是福建商人陳振龍與陳經綸父子從呂宋得到番薯藤帶回大明。上書福建巡司金學曾,請其在省內推廣試種。
陳經綸在種植甘薯時,又發現了一種滅蝗蟲的方法。
他發現鷺鳥會吃蝗蟲,但不易人工飼養,就用家養的鴨子來代替,這就有了養鴨除蝗。寫成了《治蝗筆記》,詳細記錄甘薯田養鴨治蟲。
明廷有重視過嗎?鴨子治理蝗災需要慢功夫。崇禎年間蝗災肆意,倘若提前布局又會如何?
又一次,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才發揮其功效。
陳家後人陳九振在蕪湖做官,將祖輩傳下來的養鴨蝗術推廣出去,後來在清朝書籍中常見此法。
比如《治蝗全法》就收錄此術,且記載使用效果。“鹹豐七年四月,無錫軍嶂山,山上之蝻,亦一鴨七八百捕,頃刻即盡。”
回望大明,高產作物、滅蝗方法都送到了眼前,為什麽硬生生錯過?!
或許,有一件事能給出我們答案。
萬歷年間發生過一起水稻事件。
徐貞明上書皇帝,希望在北方試種水稻,他有了讓水稻在北方增大產量的方法。
這樣做好處多多。能減少漕運送糧的途中損耗,更能增加北方百姓的糧食收入。
我們知道萬歷年間已在十七世紀全球小冰期危機之始。糧食多多的,聽起來該是被采納的良策且立刻執行。
事實確實卻極為荒唐,部分北地大臣圍而攻之,極力反對北方水稻種植。因為一旦成功,北方就要分擔原本部分南方的運糧任務,其賦稅額度必增高。
不改變,是對當下既得利益者最好的選擇。
對於大明來說,這種選擇不是一次兩次,而是許許多多次當革新之物到來時選擇了打壓。
萬果皆有因,萬歷朝結束的二十四年後,明亡。
如今再看明之亡,是不是亡於天公不作美的小冰河期,想來各位觀眾朋友們心中自有答案。
補一句,這種北方種稻方式也為他人做了嫁衣。
清朝,雍正全面推行了前朝徐貞明的方案。十餘年後,京津與河北水稻成片。
因此,大明在責問天道公或不公之前,不妨先問究竟有沒有盡到人事。
下集見。】
水鏡前,一時寂靜。
這一句句都是罵到了朱元璋頭上,誰叫大明的開國皇帝從前就缺乏這種革新理念呢!
作者有話說:
①參考文章:
《小麥在中國:技術調試與飲食融入》,杜新豪
——
本章其他參考書籍:《食物改變歷史》,羅格·著,《食日談》,李昕升·著
——
《治蝗筆記》中寫:“鷺性食魚子,但去來無常,非可馴養,因想鴨亦陸居而水游,性喜食魚子與鷺鳥同。窩畜數雛,爰從鷺鳥所在放之,於彼岸蘆荻唼其種類,比鷺尤捷而多,蓋其嘴扁闊而腸寬大也。遂教其土人群畜鴨雛,春夏之間隨地放之,是年北方遂無蝗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