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
鹹陽·招賢館
嬴政微服出行, 暗中視察選拔人才的情況。
早在發出砍頭奇怪文風公告之前,已經對招賢館進行了調試整改。
加強監管流程,例如確保登記選拔信息的官吏不會以貌取人, 又如杜絕發生暗中構陷將自薦者拒之門外的可能性。
優化自薦流程。
定期舉行暢談會, 不空談, 而由朝廷給出民生相關的各種議題。
官吏需將辯論內容記錄在冊, 這也是考察自薦者的依據之一。
若不善言辭,而只善書寫,提供竹簡與筆墨供人當場直抒胸臆。
今天議題是“如何更好發展農業”。
嬴政選擇站在角落觀察, 而室內一點也不冷清。
參與辯論的二十六人從內到外圍成兩圈,秩序井然地席地而坐。以身高排序,確保了視野不受阻。
靠著三面墻的位置, 預留好了站立觀眾位置。今天沒有發言意願,或者不好意思講話, 也能做一個好聽眾。
主持官:“閑話不敘, 進入今日暢談。今日以「農事發展」為題,願諸位暢所欲言。”
簡單介紹規則:
暢談會分三輪進行。第一輪依照座次序列發言;第二輪舉牌補充發言;第三輪舉牌提問, 舉牌回答。
最後離開前勿忘找書吏, 核對竹簡所記的今日各自發言內容, 如有需要可補充。
凡是進入暢談會的發言者都已經經過兩輪考核挑選。哪怕本次來鹹陽自薦失敗了, 但也能獲得一筆車馬費作為補償。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
這一批趕來招賢館的人與以往相似又不同。一來受到天命在秦的影響,二來聽了砍頭公告後聞風而動, 是判斷出朝廷有新的人才政策。
來到鹹陽, 發現氣象果然不同。本來的鹹陽城似巍峨高山, 現在多了一種潺潺河流帶來活力感。比起往年的肅穆, 更添生機勃發。
“有請第一位發言。”
主持官的話音一落, 暢談會正式開始。
不多時, 輪到了排在前位的贏乘雷與贏雲旗。
今日參會者中,兩人看起來最年輕。侃侃而談,毫無拘束之態。
嬴雲旗:“論及農事,不知諸位是否感到遺憾?書海浩渺,竟少有相關專著。就鄙人所知,《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辨土》、《審時》四篇,是現今少有的專論農事之作。”
接下去,論及四篇所涵蓋的內容與思想。
他書中的農業政策談起,再談耕地播種、改良土壤、時令農作規則,以及農業管理模式等方面。
眾人為暢談農事發展而來,豈會不知農書的重要性。
往最實際的方向說,一本好的農書能給官員帶去參考知識,助其管理當地農作。
書中所言不一定全部合適實際種田情況,但能夠開拓視野,比如怎麽沃土、怎麽澆灌、怎麽選種等等。這些訊息,甲地知而乙地不知,需要通過農書傳播推廣。
贏雲旗接著發言,聊起讀《上農》四篇後的疑惑與不解。
大秦幅員遼闊,必不是四篇文章就能記錄全境農業知識。她與兄長今天就是來拋磚引玉,讓所有參與者能放開了膽子直抒胸臆。
當下,效果很好。
與會者聽到有人先提出了呂不韋主編的著作,也都沒了顧慮,更加敢於無話不說了。
討論會的氣氛愈加熱烈。
殿內,站立的觀眾們也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不少躍躍欲試想要加入發言探討中。
人群中,卻也有異常沈默的人。
張良頂著絡腮胡的偽裝,手持虛假戶籍證混入了招賢館。
明知此舉莽撞是冒著被逮捕入獄的風險,卻無法控制想親眼一睹選才現場與自己的預測是否吻合。
好消息是他的推測正確,壞消息是他的身份尷尬,背著刺殺始皇帝的通緝令。
偽裝術能令他逃亡四野,卻不能讓他堂堂正正地出現在朝堂之上。如要出人頭地,除非被特赦。
下一刻,張良驀地一僵。
不是錯覺,斜對角有一道視線穿透人群落在了他身上。
對方是高個大漢,著裝樸素。乍一看隱沒於人群,但對上那雙眼睛後,忽而壓力如泰山壓頂。
是嬴政!
張良背脊發涼,這種眼神意味著自己被認出來了。
怎麽就立刻被認出來了呢?
按理說始皇帝從沒有見過他的正臉,至多通過別人的口述或看過畫像而已。他搞刺殺時是蒙面,嬴政總不能透過面罩瞧得清楚吧?
這會不可避免再次想起刺殺當日的博浪沙。
光天化日之下,突然冒出的仙跡著實不符合常理。由彼及此,嬴政有特殊觀相術也實屬正常?
張良腦子有點亂,他無法不多想,他親歷了奇異現場。此時,更是宛如被猛禽盯上的野兔,深知今日怕是兇多吉少。
很快就有侍衛來到了,將張良“請”到招賢館的後院喝杯水。
清靜小院,鳥語花香。
室內,一條木案,兩張席墊,侍衛立於後側。
嬴政先行坐下,不急不緩地說,“你也別站著了。”
張良身體僵硬,慢一拍在木案另一側坐下。
他保持著不能更標準的正襟危坐姿勢,一時間卻不敢直視對面的人。
曾經,他從不畏懼始皇帝。敢於散盡家財,抱著死也無妨的想法,千裏迢迢去搞刺殺。
如今,相對而坐。
明明對方沒有喊打喊殺,那些侍衛的佩劍也都在劍鞘之中,但莫名的惶恐湧上心頭。
張良清楚自己是後悔了。
不是因為逃亡被抓會命不久矣,而是發現此生走到盡頭時一事無成。
他承認了大秦統一六國的合理性,承認了嬴政有著遠超韓王的能力,就是否定了過去自己的理想與堅持。
人生目標出了錯,刺殺變得非常可笑。
大罪已犯,他才發現比起讓嬴政死,更希望是能參與到建設偉大的王朝之中。
氣氛異常古怪。
一條木案,劃出兩個世界。
嬴政神色平靜,還有幾分閑適聽窗外鳥鳴。
張良目光越垂越低,強忍著不讓沮喪情緒外洩。
沈默彌漫了許久,久到讓一個人覺得窒息。
嬴政忽然開口:“聽說過趙高嗎?他曾經犯下死罪,朕特赦於他活命且繼續做中書令。謀逆是死罪,但非絕無一線生機。大秦廣納各方賢能,若有匡扶天下的不世之才,又能大徹大悟地忠於大秦,朕未嘗不可法外容情。”
張良倏然擡頭,此言仿如仙音,甚至比博浪沙當日聽到的仙諭更加震懾人心。
此刻再看嬴政,其形貌不怒自威,目光深不可測。韓國王族與之相比,就是螢火與太陽爭輝。
其實,嬴政對待六國遺民足夠寬容了。
公諸天下的文書所言是真,始皇帝沒有沒收六國貴族的所有家財,希望是六國歸心共建大秦。偏偏,叛亂之人以此做了禍亂天下的本錢。
嬴政:“當下只餘一問。張良,你可有讓朕法外開恩的本領?”
沒有本事的話,也不必刀下留人,就是這麽現實。
張良下意識地摸向袖子,其中藏著他寫的帛書。
自從刺殺失敗開始大逃亡,他在途中斷斷續續寫下了一卷治國策。
說官吏架構,說軍功利弊,說開疆拓土與休養生息的同時進展,也說不可再分封六國舊人。
祖上五代為相,他自幼耳濡目染習得一二,但也知未曾躬體力行,見識終是不足。
此卷帛書為誰而作?又希望誰能批判地接納它?
其實,有的答案早在心底。
故而在前途迷茫時就落筆成書,而且還一直隨身攜帶著,亦是明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鄙人偶有所得,願請陛下一觀。”
張良沒將帛書直接放於木案上,而是側身擡手,向侍衛方向呈遞出去。
荊軻刺秦,圖窮匕見,此事傳遍天下。
張良作為同樣有刺殺前科的罪犯,在細節之處謹慎行事,主動請侍衛檢查帛書沒有暗藏危險。
嬴政瞧著這一幕,滿意之餘卻不會多給幾分信任。
可信與否要時間去驗證。在獲知趙高與李斯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之後,他不會疑神疑鬼,但能給出的信任越發少了。
接過侍衛遞來的帛書,翻閱起來。
表面不動聲色,心中暗道不錯,張良是有些謀略在腦子裏的。不愧在咕咕的敘述中有謀聖之稱,這人不是浪得虛名。
待嬴政看完此卷文字,不見喜怒地擡頭。
“朕惜才,但你要記住了,機會只有一次。幾年前,朕特赦趙高免於死罪,他卻不知珍惜地欺君罔上,落得挫骨揚灰的下場。前車之鑒,願君牢記。今日起,你先隨蒙毅做事。”
張良聽到這些話,無法克制地喜形於色。
不只是命保住了,更重要的是始皇帝認可了他的諫言。
他向嬴政深深一拜,“今日之後,鄙人必以國士報秦。”
嬴政微微頷首。啟用張良除了看重他的才華,亦有另一層深意。
大秦並非嚴酷治國,真心歸秦者,舊罪可免。待改良的律法審核通過後,更多人能感受到這種改變。
**
**
明朝·文淵閣
朱元璋在立了朱棣為太子後,又下發了準備遷都北京的詔書。
這個選址不能說出人意料,畢竟它是燕王封地,卻徹底舍棄了先太子朱標去巡查的洛陽與長安。
遷都一事不在一朝一夕,前前後後少說要十幾年之久。
隨即又一道聖旨下發,準備開始疏浚連通南北的大運河。洪武帝在旨意中明說,水路通暢便於糧草調運賑災,也便於商貿發展。
誰人不知朱元璋抑制商貿發展。
近日接連數道聖旨,無不表明皇上變了。
回頭再看這種改變不是無跡可查,年初藩王們的古怪變化在前,必是受到朱元璋的影響。
無人不好奇刺激源頭是什麽,但早學會了在洪武朝壓制好奇心,那會害死人的。
五月下旬的傍晚。
晚飯時候,五位皇子與七位朝臣被臨時傳召去往上書房。
上書房,墻頭的水鏡保持靜止畫面。
今天,朱元璋再見水鏡浮現,此次開頭顯出一行提示。
【增加播放新功能:觀眾可以聲控主動暫停播放,每集暫停次數不限,疊加暫停總時長不能超過半個時辰。超時,立即終止播放。】
上集咕咕在末尾預告,這回要講十七世紀的大明與全球小冰河期狀況。
儲存與重播視頻的次數有限要省著用,而很快要成立應對小冰河研究所,有必要放出一些消息。剛好多了暫停功能,有時間抓一批人來一起看首播。
五位皇子都見過水鏡給的世面。
七個朝臣卻是乍見此物,難免楞在當場。
“放輕松,都坐好。紙筆給你們預備好,想記錄就記錄。記不過來時,就喊朕暫停影像。”
朱元璋沒多給前情提要,直接喊了開始播放。
都說做人要學會分享。朕以前不懂,但活到老學到老,現在學會了。果斷找來十二人陪著,其中有七人是第一次看到水鏡,奇景共欣賞的感覺真不錯。
朱棣深呼吸。
他沒有不祥的預感,沒有預感因為確定今天水鏡說不出好話必成事實。那就來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
作者有話說:
謝謝各位的支持,我會努力的(づ ̄3 ̄)づ
——
【小劇場】
朱八八:為什麽我的活動評分居然只有48分?不及格啊!朕不及格!系統,你偏心眼過分了!
系統:瞧,我公正的小眼神,絕無黑幕。活動根據上傳書籍版本的稀有程度來打分。給你48是給多了,還加了友情卷面分。
朱八八:不早說是這種評分標準!
系統:老子曰過,知者不言。
朱八八:每日胸悶get√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鹹陽·招賢館
嬴政微服出行, 暗中視察選拔人才的情況。
早在發出砍頭奇怪文風公告之前,已經對招賢館進行了調試整改。
加強監管流程,例如確保登記選拔信息的官吏不會以貌取人, 又如杜絕發生暗中構陷將自薦者拒之門外的可能性。
優化自薦流程。
定期舉行暢談會, 不空談, 而由朝廷給出民生相關的各種議題。
官吏需將辯論內容記錄在冊, 這也是考察自薦者的依據之一。
若不善言辭,而只善書寫,提供竹簡與筆墨供人當場直抒胸臆。
今天議題是“如何更好發展農業”。
嬴政選擇站在角落觀察, 而室內一點也不冷清。
參與辯論的二十六人從內到外圍成兩圈,秩序井然地席地而坐。以身高排序,確保了視野不受阻。
靠著三面墻的位置, 預留好了站立觀眾位置。今天沒有發言意願,或者不好意思講話, 也能做一個好聽眾。
主持官:“閑話不敘, 進入今日暢談。今日以「農事發展」為題,願諸位暢所欲言。”
簡單介紹規則:
暢談會分三輪進行。第一輪依照座次序列發言;第二輪舉牌補充發言;第三輪舉牌提問, 舉牌回答。
最後離開前勿忘找書吏, 核對竹簡所記的今日各自發言內容, 如有需要可補充。
凡是進入暢談會的發言者都已經經過兩輪考核挑選。哪怕本次來鹹陽自薦失敗了, 但也能獲得一筆車馬費作為補償。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
這一批趕來招賢館的人與以往相似又不同。一來受到天命在秦的影響,二來聽了砍頭公告後聞風而動, 是判斷出朝廷有新的人才政策。
來到鹹陽, 發現氣象果然不同。本來的鹹陽城似巍峨高山, 現在多了一種潺潺河流帶來活力感。比起往年的肅穆, 更添生機勃發。
“有請第一位發言。”
主持官的話音一落, 暢談會正式開始。
不多時, 輪到了排在前位的贏乘雷與贏雲旗。
今日參會者中,兩人看起來最年輕。侃侃而談,毫無拘束之態。
嬴雲旗:“論及農事,不知諸位是否感到遺憾?書海浩渺,竟少有相關專著。就鄙人所知,《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辨土》、《審時》四篇,是現今少有的專論農事之作。”
接下去,論及四篇所涵蓋的內容與思想。
他書中的農業政策談起,再談耕地播種、改良土壤、時令農作規則,以及農業管理模式等方面。
眾人為暢談農事發展而來,豈會不知農書的重要性。
往最實際的方向說,一本好的農書能給官員帶去參考知識,助其管理當地農作。
書中所言不一定全部合適實際種田情況,但能夠開拓視野,比如怎麽沃土、怎麽澆灌、怎麽選種等等。這些訊息,甲地知而乙地不知,需要通過農書傳播推廣。
贏雲旗接著發言,聊起讀《上農》四篇後的疑惑與不解。
大秦幅員遼闊,必不是四篇文章就能記錄全境農業知識。她與兄長今天就是來拋磚引玉,讓所有參與者能放開了膽子直抒胸臆。
當下,效果很好。
與會者聽到有人先提出了呂不韋主編的著作,也都沒了顧慮,更加敢於無話不說了。
討論會的氣氛愈加熱烈。
殿內,站立的觀眾們也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不少躍躍欲試想要加入發言探討中。
人群中,卻也有異常沈默的人。
張良頂著絡腮胡的偽裝,手持虛假戶籍證混入了招賢館。
明知此舉莽撞是冒著被逮捕入獄的風險,卻無法控制想親眼一睹選才現場與自己的預測是否吻合。
好消息是他的推測正確,壞消息是他的身份尷尬,背著刺殺始皇帝的通緝令。
偽裝術能令他逃亡四野,卻不能讓他堂堂正正地出現在朝堂之上。如要出人頭地,除非被特赦。
下一刻,張良驀地一僵。
不是錯覺,斜對角有一道視線穿透人群落在了他身上。
對方是高個大漢,著裝樸素。乍一看隱沒於人群,但對上那雙眼睛後,忽而壓力如泰山壓頂。
是嬴政!
張良背脊發涼,這種眼神意味著自己被認出來了。
怎麽就立刻被認出來了呢?
按理說始皇帝從沒有見過他的正臉,至多通過別人的口述或看過畫像而已。他搞刺殺時是蒙面,嬴政總不能透過面罩瞧得清楚吧?
這會不可避免再次想起刺殺當日的博浪沙。
光天化日之下,突然冒出的仙跡著實不符合常理。由彼及此,嬴政有特殊觀相術也實屬正常?
張良腦子有點亂,他無法不多想,他親歷了奇異現場。此時,更是宛如被猛禽盯上的野兔,深知今日怕是兇多吉少。
很快就有侍衛來到了,將張良“請”到招賢館的後院喝杯水。
清靜小院,鳥語花香。
室內,一條木案,兩張席墊,侍衛立於後側。
嬴政先行坐下,不急不緩地說,“你也別站著了。”
張良身體僵硬,慢一拍在木案另一側坐下。
他保持著不能更標準的正襟危坐姿勢,一時間卻不敢直視對面的人。
曾經,他從不畏懼始皇帝。敢於散盡家財,抱著死也無妨的想法,千裏迢迢去搞刺殺。
如今,相對而坐。
明明對方沒有喊打喊殺,那些侍衛的佩劍也都在劍鞘之中,但莫名的惶恐湧上心頭。
張良清楚自己是後悔了。
不是因為逃亡被抓會命不久矣,而是發現此生走到盡頭時一事無成。
他承認了大秦統一六國的合理性,承認了嬴政有著遠超韓王的能力,就是否定了過去自己的理想與堅持。
人生目標出了錯,刺殺變得非常可笑。
大罪已犯,他才發現比起讓嬴政死,更希望是能參與到建設偉大的王朝之中。
氣氛異常古怪。
一條木案,劃出兩個世界。
嬴政神色平靜,還有幾分閑適聽窗外鳥鳴。
張良目光越垂越低,強忍著不讓沮喪情緒外洩。
沈默彌漫了許久,久到讓一個人覺得窒息。
嬴政忽然開口:“聽說過趙高嗎?他曾經犯下死罪,朕特赦於他活命且繼續做中書令。謀逆是死罪,但非絕無一線生機。大秦廣納各方賢能,若有匡扶天下的不世之才,又能大徹大悟地忠於大秦,朕未嘗不可法外容情。”
張良倏然擡頭,此言仿如仙音,甚至比博浪沙當日聽到的仙諭更加震懾人心。
此刻再看嬴政,其形貌不怒自威,目光深不可測。韓國王族與之相比,就是螢火與太陽爭輝。
其實,嬴政對待六國遺民足夠寬容了。
公諸天下的文書所言是真,始皇帝沒有沒收六國貴族的所有家財,希望是六國歸心共建大秦。偏偏,叛亂之人以此做了禍亂天下的本錢。
嬴政:“當下只餘一問。張良,你可有讓朕法外開恩的本領?”
沒有本事的話,也不必刀下留人,就是這麽現實。
張良下意識地摸向袖子,其中藏著他寫的帛書。
自從刺殺失敗開始大逃亡,他在途中斷斷續續寫下了一卷治國策。
說官吏架構,說軍功利弊,說開疆拓土與休養生息的同時進展,也說不可再分封六國舊人。
祖上五代為相,他自幼耳濡目染習得一二,但也知未曾躬體力行,見識終是不足。
此卷帛書為誰而作?又希望誰能批判地接納它?
其實,有的答案早在心底。
故而在前途迷茫時就落筆成書,而且還一直隨身攜帶著,亦是明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鄙人偶有所得,願請陛下一觀。”
張良沒將帛書直接放於木案上,而是側身擡手,向侍衛方向呈遞出去。
荊軻刺秦,圖窮匕見,此事傳遍天下。
張良作為同樣有刺殺前科的罪犯,在細節之處謹慎行事,主動請侍衛檢查帛書沒有暗藏危險。
嬴政瞧著這一幕,滿意之餘卻不會多給幾分信任。
可信與否要時間去驗證。在獲知趙高與李斯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之後,他不會疑神疑鬼,但能給出的信任越發少了。
接過侍衛遞來的帛書,翻閱起來。
表面不動聲色,心中暗道不錯,張良是有些謀略在腦子裏的。不愧在咕咕的敘述中有謀聖之稱,這人不是浪得虛名。
待嬴政看完此卷文字,不見喜怒地擡頭。
“朕惜才,但你要記住了,機會只有一次。幾年前,朕特赦趙高免於死罪,他卻不知珍惜地欺君罔上,落得挫骨揚灰的下場。前車之鑒,願君牢記。今日起,你先隨蒙毅做事。”
張良聽到這些話,無法克制地喜形於色。
不只是命保住了,更重要的是始皇帝認可了他的諫言。
他向嬴政深深一拜,“今日之後,鄙人必以國士報秦。”
嬴政微微頷首。啟用張良除了看重他的才華,亦有另一層深意。
大秦並非嚴酷治國,真心歸秦者,舊罪可免。待改良的律法審核通過後,更多人能感受到這種改變。
**
**
明朝·文淵閣
朱元璋在立了朱棣為太子後,又下發了準備遷都北京的詔書。
這個選址不能說出人意料,畢竟它是燕王封地,卻徹底舍棄了先太子朱標去巡查的洛陽與長安。
遷都一事不在一朝一夕,前前後後少說要十幾年之久。
隨即又一道聖旨下發,準備開始疏浚連通南北的大運河。洪武帝在旨意中明說,水路通暢便於糧草調運賑災,也便於商貿發展。
誰人不知朱元璋抑制商貿發展。
近日接連數道聖旨,無不表明皇上變了。
回頭再看這種改變不是無跡可查,年初藩王們的古怪變化在前,必是受到朱元璋的影響。
無人不好奇刺激源頭是什麽,但早學會了在洪武朝壓制好奇心,那會害死人的。
五月下旬的傍晚。
晚飯時候,五位皇子與七位朝臣被臨時傳召去往上書房。
上書房,墻頭的水鏡保持靜止畫面。
今天,朱元璋再見水鏡浮現,此次開頭顯出一行提示。
【增加播放新功能:觀眾可以聲控主動暫停播放,每集暫停次數不限,疊加暫停總時長不能超過半個時辰。超時,立即終止播放。】
上集咕咕在末尾預告,這回要講十七世紀的大明與全球小冰河期狀況。
儲存與重播視頻的次數有限要省著用,而很快要成立應對小冰河研究所,有必要放出一些消息。剛好多了暫停功能,有時間抓一批人來一起看首播。
五位皇子都見過水鏡給的世面。
七個朝臣卻是乍見此物,難免楞在當場。
“放輕松,都坐好。紙筆給你們預備好,想記錄就記錄。記不過來時,就喊朕暫停影像。”
朱元璋沒多給前情提要,直接喊了開始播放。
都說做人要學會分享。朕以前不懂,但活到老學到老,現在學會了。果斷找來十二人陪著,其中有七人是第一次看到水鏡,奇景共欣賞的感覺真不錯。
朱棣深呼吸。
他沒有不祥的預感,沒有預感因為確定今天水鏡說不出好話必成事實。那就來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
作者有話說:
謝謝各位的支持,我會努力的(づ ̄3 ̄)づ
——
【小劇場】
朱八八:為什麽我的活動評分居然只有48分?不及格啊!朕不及格!系統,你偏心眼過分了!
系統:瞧,我公正的小眼神,絕無黑幕。活動根據上傳書籍版本的稀有程度來打分。給你48是給多了,還加了友情卷面分。
朱八八:不早說是這種評分標準!
系統:老子曰過,知者不言。
朱八八:每日胸悶get√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