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
水鏡:
【孢粉數據對應哪個年代發生特大旱災, 九選一,現在大家心裏有了一個選擇。
我知道有些觀眾急著聽到答案,可能立刻、馬上、一秒不停就反手度娘, 去查歷史上旱災最嚴重的年份。
但勸你們不要急, 帶著你們選的答案看下去, 很快就能判斷是否選對了。】
水鏡前, 朱元璋接連三次深呼吸。
不急,他不急。最壞就是大明的某一年發生特大幹旱,難不成還能有更壞的情況出現?
水鏡裏畫面一變, 給出了幾張新表格。
【之前,我們了解到通孢粉能判斷某個時期的植物分布,從而推測氣候情況。
在考古歷史氣候變化時, 當然不僅用到孢粉測量,還能通過冰川冰芯、樹木年輪、洞穴堆積物等提取自然證據。
另外, 從文獻記載中尋找人文證據。將自然證據與人文證物相結合, 從多方面多角度構建出歷史時期氣候。
需要在此特別說明,以目前的科學技術, 在重建地球歷史溫度變化時, 其結果存在不確定性。
考古全球氣候演變需要大規模的數據去支撐, 但因可查的自然樣本與文獻資料分布不均, 導致數據不充分。
因此,現在分析結論存在缺陷, 但願隨著科技的進步它會被不斷完善。
即便如此, 仍能看看已有的考古情況。
學者們匯總多方面的研究數據, 對幾千年前的氣溫變化有了估測。
我們已經知道了ka BP, 代表“距今X千年”, 今即1950年的考古學紀年縮寫。
從史前時期, 大約8.5ka BP,中國進入了全新世大暖期。
這個大暖期持續了五千五百年,約在3ka BP前後結束。即公元前1050年左右,商末周初結束。
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是總體趨勢,並不意味著氣溫一直保持穩定,有震蕩很正常。
在8.5-7.2ka BP時期,升溫;7.2-6.0ka BP,氣溫最穩定最溫暖。隨後的6.0-5.0ka BP時期,氣候不斷波動,降溫又轉幹。
接下來的5.0-3.0ka BP,進入氣候波動相對緩和的亞穩定暖濕期。
必須註意,這段時間有兩千年之久。當我們回望時,不要局限於幾年的變化,而是要以幾百年來觀察。
要記住,兩千年的相對暖和之中,過個幾百年就會來一波氣溫振蕩很正常。
現在就來具體看看。
4.2ka BP~4ka BP,兩百年間出現了顯著的全球性降溫。
有的地方幹旱,比如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
此時,古埃及金字塔建造進入衰弱期,代表其政權的衰弱。蘇美爾的阿卡德帝國也走向衰亡。
有的地方暴雨,比如中歐的阿爾卑斯地區山前湖泊水位急劇上升,人們被迫遷徙。
再看華夏。
季風減弱,氣溫下降,黃河改道。
北邊:甘肅民勤盆地的湖泊退變為淺沼澤。
內蒙古涼城的岱海湖,湖面急劇退縮,而後水位再不覆從前。
東邊:古雲夢澤、鄱陽湖、洞庭湖等擴大,長江三峽、漢江等的洪水頻頻發生。
公元前兩千多年與洪水,這兩個詞是否令你們聯系到一位傳說中的人物?
對,就是廣為人知的“大禹”。
依照如今的考古發現,大禹大概率不是虛構傳說人物。
他極有可能真實存在,確實治理了水患,但具體治理操作過程與傳說有所出入。
洪水傳說,不只存在於中國,《吉爾伽美什史詩》、《聖經》等其他地區的書籍中亦有記載。
對比氣候考古所得,4.2-4.0ka BP的兩百年氣候異常振蕩期,全球多處頻頻發生水災。
《竹書紀年》提到了堯帝幾次命人治水。
“十九年,命共工治河”、“六十一年,帝命崇伯鯀治河患”、“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
這個時間段,在中國對應到堯舜禹時期。
持續性的北旱東澇,新石器文化走向衰落。齊家文化、兩處文化、龍山文化等等或衰弱或終結。
大禹因為治水有功,後來繼承了舜的首領位置。此時,經過了兩百年的氣候降溫,時間到了4.0ka BP。
4.0ka BP,氣溫回暖。
廣義上的先秦歷史故事由此開始。
大禹不再搞禪讓制,讓兒子啟繼承了他的首領位置,由此創立了夏朝。
此前,北旱東澇造成了多處文化走向終結。
中原地區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受災程度相對較低,這也是它作為夏朝誕生地的原因之一。
4.0-3.5ka BP,前兩百年氣溫緩慢上升,後三百年顯著轉轉暖。
二裏頭文化呈現出擴趨勢。商取代夏後,這種擴張趨勢仍未停止。
3.5ka BP,降溫來了!氣溫開始變得不穩定。
北方游牧民族紛紛南侵,商朝內鬥不止,開始頻繁地遷都。
降溫到了3.3ka BP結束。
其後兩百年,維持了氣溫平暖的狀態。商朝在這個時間段內出現了武丁盛世。
3.1-3.0ka BP ,這一百年發生了突然降溫。
約公元前1100年,即3.05kaBP,冰島發生了全新世以來最大的火山噴發。
部分學者認為火山噴發是全球降溫主因。
也有一些持質疑意見,但至少認同火山活動讓降溫趨勢雪上加霜,讓降溫幅度加劇。
這次降溫,標志著從8.5-3.0ka BP的中國全新世大暖期結束。
我們已經看到持續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中有過幾次振蕩。新石器時代文化、夏朝、商朝在這段時間內興衰變化。
當大暖期結束會發生什麽?
3.0kaBP,即公元前1050年。
商朝在這一時間左右滅亡,被周朝取代了。
3.0kaBP起,氣溫回暖了。
雖然從更長的時間段觀察,其溫暖程度比不過此前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但在3.0-2.85kaBP的一百五十年呈溫暖趨勢。
換句話說,西周早期雖不及殷商時溫暖,但也在偏暖溫度中度過。
當時,西周官方的銘文先刻在青銅器上,後來多記載於竹簡上。竹子喜暖,它能在黃河流域的廣泛生長,也表明了氣候的溫暖程度。
在溫暖中,西周從周武王傳至周懿王。
司馬遷描述:“懿王之時,王室遂衰”。此後,周孝王奪位,也是周朝史上的第一次奪位之變。
2.85kaBP,周孝王執政期間,正遇上了氣溫變化點,降溫趨勢來了。
從2.85-2.7kaBP,一百五十年間的氣溫幹冷。
是從周孝王在位開始,漢水、長江結冰。此後氣候異常頻發,多位君王都遇上了大旱。比如周厲王、周幽王、周宣王等等。
《竹書紀年》:“涇、渭、洛竭,岐山崩”,《詩經》:“旱魃為虐,如惔如焚”,能在古籍中找到諸如此類氣候異常現象的相關記載。
西周走過了前一百五十年的興盛,從2.85kaBP的降溫起,後來的一百多年日益衰落。
這股降溫在2.7kaBP得以緩解。
此時是公元前750年。西周已經在公元前771年滅亡,此時進入了東周春秋。
整個春秋時期氣溫偏暖,與其後的戰國時期氣溫溫涼形成對比。
兩個時期對比來看,春秋相對平和,戰國則是諸侯國之間征戰不休。
說到這裏,各位觀眾可能看出了奇妙的現象。
——朝代興亡與氣候暖冷變化居然同步了!
王朝上升的和平時期——氣候溫暖。
王朝衰敗的戰亂不休期——氣溫下降轉冷。
從夏朝興起到戰國兵亂,莫不如是。
以往研究歷史,對於王朝興衰的分析多集中在戰亂、經濟、君王能力等因素上,對於氣候因素的關註度不高。
直至九十年代,科技發展對於古代氣候的考古越來越深入,能從更長的時空維度看到氣候變化的威力。
地球上仿佛存在一只看不見手,動則以千百年,將文明推向興盛,又將文明拽入衰亡。冷期暖期的跨度之長,足以將一個王朝擺布於股掌之間。
這是巧合嗎?
那就繼續拉長鏡頭去看,而首先要得到一份中華五千年的氣候數據。
這裏就要提到著名的竺可楨曲線。
早在1972年,竺可楨先生通過歷代文獻,提出《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總結了五千多年的中國氣溫變化曲線圖。
八十年代以來,學者們在此基礎上根據新的考古物證不斷完善氣候曲線模型。
然後,另一些學者再將王朝興衰的曲線繪制出來,將它與氣候曲線進行比對。發現兩者幾乎重疊,從而驗證了“冷抑暖揚“的大致歷史發展規律。
此處需要著重說明:警惕!不要掉入氣候決定論的陷阱中。
氣候冷暖脈動,只是王朝興衰的影響因素之一。
兩條曲線對照時也出現了無法重疊的部分,那就是人為因素占比重,人力對歷史發展影響強的體現。
對於為什麽會有此規律,兩句樸實的俗語可以解釋說明,即“民以食為天”與“看天吃飯”。
中國古代文明主要起源於中東部地域,屬於典型的季風氣候。
暖期,季風雨帶北進,且維持時間較長。北方降雨增加,而南邊降雨減少。
如此一來,北方濕潤天氣更利於當地糧食種植,南方的洪澇災害減少亦是利於當地農業發展。
氣溫下降進入冷期,情況就反著來了。
季風雨帶南移,且維持時間較短。北幹南澇出現,不利於全境的農業生產。
隨之,糧食大面積歉收出現。很多人吃不飽,是一切動亂的根源。
如果天公不作美的時間較短,還能通過政府調控比如開倉放糧去救災。
然而,氣候脈動進入冷期後,持續時間以百年為打底計數。
即便其中有短暫回暖,整體趨勢也是呈氣溫下降。這就導致人們長期在吃不飽的狀態,而發生了動亂。
提及動亂,必要提北方游牧南侵。
氣溫偏冷,食物短缺,北方勢力南下搶奪資源,這成了歷史循環。
有人就要問了。氣候溫暖時期,北方游牧與中原王朝獲得的食物量都偏高,雙方都是呈上升趨勢,那個時候也會南侵啊。
此處,涉及相對發展。
同在風調雨順時期,誰興盛更快。同在糧食減產期,誰的抵抗力更弱。
先說氣溫降低時。
北方勢力南侵,其根本目標是搶到資源就行。
中原王朝依托於農耕文明建立,希望糧食增產,無法似北方勢力去搶掠資源。在王朝範圍內,也沒地方去搶。
顯然,北方勢力的目標更易完成,中原王朝的目標因氣候降溫難以達成。
因此,氣候冷期,動亂叢生。
回過頭去看氣候暖期,北方游牧與中原王朝孰強孰弱?
來!
先看一看哪些朝代上了氣候暖期榜。
不正經地說,這些王朝都是幸運兒。開局不錯,趕上了大環境向上,老天爺給飯吃。】
嬴政與朱元璋豎起了耳朵,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水鏡。
畫面切換到幾張曲線圖。
第一張是總圖。
豎軸表氣溫,橫軸表朝代。一張從秦朝開始到清朝結束的氣候變化曲線呈現在眼前。
後五張是地域分圖。
豎軸表氣溫,橫軸則是某朝代某地區。可以看到同一個朝代不同地區的溫度變化差異。
嬴政迅速瀏覽幾幅圖表。
他先確定了兩大暖期是秦漢、隋至唐前期,接下來相對溫暖期是宋朝到元中期。①
朱元璋緊盯著水鏡,越看臉色越白。
秦漢以降,前兩次的寒冷時段分別是:東漢末年開始到魏晉南北朝、唐後期至五代十國。
這兩個時期是出了名的混亂,混亂到讓人記不清楚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各地勢力名稱。
第三次寒潮是什麽時候呢?
朱元璋看著曲線圖,腦子嗡嗡作響。
寒潮已經來了,從元朝中後期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
天意如刀。
可悲可笑,屠刀揮落時,他竟然毫無察覺。
是他眼光不夠長遠,被一時的好天氣蒙蔽了。
大明的早期與中期有五六十多年的溫暖,而其餘時間氣溫都偏低,而在明末跌到了谷底。
此前,他的想法大錯特錯。
認為九選一的最差結果是明朝某個年代遇上特大旱災。豈料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原來大明是常年不得風調雨順。
水鏡:
【通過這幾幅氣候冷暖脈動變化圖,再去看溫暖時期,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勢力的強弱對比。
我們發現了氣候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同在暖期,秦、漢、唐,中原王朝興盛一時,能夠很好控制住北方勢力。
宋朝則不然,重文輕武的國策讓它再未收覆燕雲十六州,而被北方的遼、金壓制。
不僅是對外,對內也一樣,朝局穩定性與人為因素息息相關。
比如秦朝,它處於氣溫上升期,秦末更是進入穩定溫暖期。
大秦趕走了匈奴,但還是二世而亡。是天公不作美嗎?並不是。
秦亡有多方面的因素。
統一時間太短,多數人習慣於分裂的思維沒有改變。
從秦國到秦朝的轉變過程,國策調整不及時,再遇上了胡亥與趙高一踩油門,大秦轟然崩塌。
話到此處,我們已經認識到了氣候的影響力。
回到九選一選擇題,特大幹旱是發生在明朝末年。
朱由檢在位期間,幹旱時間長達七年,而受災範圍由南到北特別廣,史稱“崇禎大旱”。
極端氣候不是始於崇禎年間。
如今回頭看,氣候變冷始於元朝中後期,史稱明清小冰河時期。
長期寒冷潮不單單發生在中國,全球都進入小冰河時期。
十七世紀,凜冬已至,全球各地又都發生了什麽呢?
下集,我們在《植物考古之讓明朝見識小冰河時代的威力》中再一探究竟。
就這樣,咕咕先吃飯去了。祝大家也吃得愉快。】
水鏡前。
嬴政與朱元璋顯然是沒法好好吃飯了,都被紮心了。
尤其是朱元璋,那種想吐血的感覺又來了。
咋回事?自從看了水鏡,這都成習慣性吐血了。總不能吐吐更健康吧?
作者有話說:
文中氣候數據參考:《中國歷朝氣候變化》,葛全勝等,2011年出版。
1972年,竺可楨先生開歷史氣候研究之先河。
到了21世紀,葛全勝等人在整體上突破了竺可楨先生的溫度曲線,在此書中列出了更多的數據,得出了分辨率更高且更為精確的結果。
①竺可楨在1972年根據歷史文獻推演的氣候變化規律時,認為中國沒有存在與歐洲對應的中世紀暖期。
九十年代以來,滿志敏等人從文獻證明10世紀-13世紀,中國存在暖期,與歐洲中世紀暖期對應。
後來,越來越多的古氣候考古證明中國宋到元中期的暖期存在。它與歐洲中世紀暖期的區別在於溫暖程度與起止時間不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水鏡:
【孢粉數據對應哪個年代發生特大旱災, 九選一,現在大家心裏有了一個選擇。
我知道有些觀眾急著聽到答案,可能立刻、馬上、一秒不停就反手度娘, 去查歷史上旱災最嚴重的年份。
但勸你們不要急, 帶著你們選的答案看下去, 很快就能判斷是否選對了。】
水鏡前, 朱元璋接連三次深呼吸。
不急,他不急。最壞就是大明的某一年發生特大幹旱,難不成還能有更壞的情況出現?
水鏡裏畫面一變, 給出了幾張新表格。
【之前,我們了解到通孢粉能判斷某個時期的植物分布,從而推測氣候情況。
在考古歷史氣候變化時, 當然不僅用到孢粉測量,還能通過冰川冰芯、樹木年輪、洞穴堆積物等提取自然證據。
另外, 從文獻記載中尋找人文證據。將自然證據與人文證物相結合, 從多方面多角度構建出歷史時期氣候。
需要在此特別說明,以目前的科學技術, 在重建地球歷史溫度變化時, 其結果存在不確定性。
考古全球氣候演變需要大規模的數據去支撐, 但因可查的自然樣本與文獻資料分布不均, 導致數據不充分。
因此,現在分析結論存在缺陷, 但願隨著科技的進步它會被不斷完善。
即便如此, 仍能看看已有的考古情況。
學者們匯總多方面的研究數據, 對幾千年前的氣溫變化有了估測。
我們已經知道了ka BP, 代表“距今X千年”, 今即1950年的考古學紀年縮寫。
從史前時期, 大約8.5ka BP,中國進入了全新世大暖期。
這個大暖期持續了五千五百年,約在3ka BP前後結束。即公元前1050年左右,商末周初結束。
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是總體趨勢,並不意味著氣溫一直保持穩定,有震蕩很正常。
在8.5-7.2ka BP時期,升溫;7.2-6.0ka BP,氣溫最穩定最溫暖。隨後的6.0-5.0ka BP時期,氣候不斷波動,降溫又轉幹。
接下來的5.0-3.0ka BP,進入氣候波動相對緩和的亞穩定暖濕期。
必須註意,這段時間有兩千年之久。當我們回望時,不要局限於幾年的變化,而是要以幾百年來觀察。
要記住,兩千年的相對暖和之中,過個幾百年就會來一波氣溫振蕩很正常。
現在就來具體看看。
4.2ka BP~4ka BP,兩百年間出現了顯著的全球性降溫。
有的地方幹旱,比如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
此時,古埃及金字塔建造進入衰弱期,代表其政權的衰弱。蘇美爾的阿卡德帝國也走向衰亡。
有的地方暴雨,比如中歐的阿爾卑斯地區山前湖泊水位急劇上升,人們被迫遷徙。
再看華夏。
季風減弱,氣溫下降,黃河改道。
北邊:甘肅民勤盆地的湖泊退變為淺沼澤。
內蒙古涼城的岱海湖,湖面急劇退縮,而後水位再不覆從前。
東邊:古雲夢澤、鄱陽湖、洞庭湖等擴大,長江三峽、漢江等的洪水頻頻發生。
公元前兩千多年與洪水,這兩個詞是否令你們聯系到一位傳說中的人物?
對,就是廣為人知的“大禹”。
依照如今的考古發現,大禹大概率不是虛構傳說人物。
他極有可能真實存在,確實治理了水患,但具體治理操作過程與傳說有所出入。
洪水傳說,不只存在於中國,《吉爾伽美什史詩》、《聖經》等其他地區的書籍中亦有記載。
對比氣候考古所得,4.2-4.0ka BP的兩百年氣候異常振蕩期,全球多處頻頻發生水災。
《竹書紀年》提到了堯帝幾次命人治水。
“十九年,命共工治河”、“六十一年,帝命崇伯鯀治河患”、“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
這個時間段,在中國對應到堯舜禹時期。
持續性的北旱東澇,新石器文化走向衰落。齊家文化、兩處文化、龍山文化等等或衰弱或終結。
大禹因為治水有功,後來繼承了舜的首領位置。此時,經過了兩百年的氣候降溫,時間到了4.0ka BP。
4.0ka BP,氣溫回暖。
廣義上的先秦歷史故事由此開始。
大禹不再搞禪讓制,讓兒子啟繼承了他的首領位置,由此創立了夏朝。
此前,北旱東澇造成了多處文化走向終結。
中原地區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受災程度相對較低,這也是它作為夏朝誕生地的原因之一。
4.0-3.5ka BP,前兩百年氣溫緩慢上升,後三百年顯著轉轉暖。
二裏頭文化呈現出擴趨勢。商取代夏後,這種擴張趨勢仍未停止。
3.5ka BP,降溫來了!氣溫開始變得不穩定。
北方游牧民族紛紛南侵,商朝內鬥不止,開始頻繁地遷都。
降溫到了3.3ka BP結束。
其後兩百年,維持了氣溫平暖的狀態。商朝在這個時間段內出現了武丁盛世。
3.1-3.0ka BP ,這一百年發生了突然降溫。
約公元前1100年,即3.05kaBP,冰島發生了全新世以來最大的火山噴發。
部分學者認為火山噴發是全球降溫主因。
也有一些持質疑意見,但至少認同火山活動讓降溫趨勢雪上加霜,讓降溫幅度加劇。
這次降溫,標志著從8.5-3.0ka BP的中國全新世大暖期結束。
我們已經看到持續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中有過幾次振蕩。新石器時代文化、夏朝、商朝在這段時間內興衰變化。
當大暖期結束會發生什麽?
3.0kaBP,即公元前1050年。
商朝在這一時間左右滅亡,被周朝取代了。
3.0kaBP起,氣溫回暖了。
雖然從更長的時間段觀察,其溫暖程度比不過此前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但在3.0-2.85kaBP的一百五十年呈溫暖趨勢。
換句話說,西周早期雖不及殷商時溫暖,但也在偏暖溫度中度過。
當時,西周官方的銘文先刻在青銅器上,後來多記載於竹簡上。竹子喜暖,它能在黃河流域的廣泛生長,也表明了氣候的溫暖程度。
在溫暖中,西周從周武王傳至周懿王。
司馬遷描述:“懿王之時,王室遂衰”。此後,周孝王奪位,也是周朝史上的第一次奪位之變。
2.85kaBP,周孝王執政期間,正遇上了氣溫變化點,降溫趨勢來了。
從2.85-2.7kaBP,一百五十年間的氣溫幹冷。
是從周孝王在位開始,漢水、長江結冰。此後氣候異常頻發,多位君王都遇上了大旱。比如周厲王、周幽王、周宣王等等。
《竹書紀年》:“涇、渭、洛竭,岐山崩”,《詩經》:“旱魃為虐,如惔如焚”,能在古籍中找到諸如此類氣候異常現象的相關記載。
西周走過了前一百五十年的興盛,從2.85kaBP的降溫起,後來的一百多年日益衰落。
這股降溫在2.7kaBP得以緩解。
此時是公元前750年。西周已經在公元前771年滅亡,此時進入了東周春秋。
整個春秋時期氣溫偏暖,與其後的戰國時期氣溫溫涼形成對比。
兩個時期對比來看,春秋相對平和,戰國則是諸侯國之間征戰不休。
說到這裏,各位觀眾可能看出了奇妙的現象。
——朝代興亡與氣候暖冷變化居然同步了!
王朝上升的和平時期——氣候溫暖。
王朝衰敗的戰亂不休期——氣溫下降轉冷。
從夏朝興起到戰國兵亂,莫不如是。
以往研究歷史,對於王朝興衰的分析多集中在戰亂、經濟、君王能力等因素上,對於氣候因素的關註度不高。
直至九十年代,科技發展對於古代氣候的考古越來越深入,能從更長的時空維度看到氣候變化的威力。
地球上仿佛存在一只看不見手,動則以千百年,將文明推向興盛,又將文明拽入衰亡。冷期暖期的跨度之長,足以將一個王朝擺布於股掌之間。
這是巧合嗎?
那就繼續拉長鏡頭去看,而首先要得到一份中華五千年的氣候數據。
這裏就要提到著名的竺可楨曲線。
早在1972年,竺可楨先生通過歷代文獻,提出《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總結了五千多年的中國氣溫變化曲線圖。
八十年代以來,學者們在此基礎上根據新的考古物證不斷完善氣候曲線模型。
然後,另一些學者再將王朝興衰的曲線繪制出來,將它與氣候曲線進行比對。發現兩者幾乎重疊,從而驗證了“冷抑暖揚“的大致歷史發展規律。
此處需要著重說明:警惕!不要掉入氣候決定論的陷阱中。
氣候冷暖脈動,只是王朝興衰的影響因素之一。
兩條曲線對照時也出現了無法重疊的部分,那就是人為因素占比重,人力對歷史發展影響強的體現。
對於為什麽會有此規律,兩句樸實的俗語可以解釋說明,即“民以食為天”與“看天吃飯”。
中國古代文明主要起源於中東部地域,屬於典型的季風氣候。
暖期,季風雨帶北進,且維持時間較長。北方降雨增加,而南邊降雨減少。
如此一來,北方濕潤天氣更利於當地糧食種植,南方的洪澇災害減少亦是利於當地農業發展。
氣溫下降進入冷期,情況就反著來了。
季風雨帶南移,且維持時間較短。北幹南澇出現,不利於全境的農業生產。
隨之,糧食大面積歉收出現。很多人吃不飽,是一切動亂的根源。
如果天公不作美的時間較短,還能通過政府調控比如開倉放糧去救災。
然而,氣候脈動進入冷期後,持續時間以百年為打底計數。
即便其中有短暫回暖,整體趨勢也是呈氣溫下降。這就導致人們長期在吃不飽的狀態,而發生了動亂。
提及動亂,必要提北方游牧南侵。
氣溫偏冷,食物短缺,北方勢力南下搶奪資源,這成了歷史循環。
有人就要問了。氣候溫暖時期,北方游牧與中原王朝獲得的食物量都偏高,雙方都是呈上升趨勢,那個時候也會南侵啊。
此處,涉及相對發展。
同在風調雨順時期,誰興盛更快。同在糧食減產期,誰的抵抗力更弱。
先說氣溫降低時。
北方勢力南侵,其根本目標是搶到資源就行。
中原王朝依托於農耕文明建立,希望糧食增產,無法似北方勢力去搶掠資源。在王朝範圍內,也沒地方去搶。
顯然,北方勢力的目標更易完成,中原王朝的目標因氣候降溫難以達成。
因此,氣候冷期,動亂叢生。
回過頭去看氣候暖期,北方游牧與中原王朝孰強孰弱?
來!
先看一看哪些朝代上了氣候暖期榜。
不正經地說,這些王朝都是幸運兒。開局不錯,趕上了大環境向上,老天爺給飯吃。】
嬴政與朱元璋豎起了耳朵,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水鏡。
畫面切換到幾張曲線圖。
第一張是總圖。
豎軸表氣溫,橫軸表朝代。一張從秦朝開始到清朝結束的氣候變化曲線呈現在眼前。
後五張是地域分圖。
豎軸表氣溫,橫軸則是某朝代某地區。可以看到同一個朝代不同地區的溫度變化差異。
嬴政迅速瀏覽幾幅圖表。
他先確定了兩大暖期是秦漢、隋至唐前期,接下來相對溫暖期是宋朝到元中期。①
朱元璋緊盯著水鏡,越看臉色越白。
秦漢以降,前兩次的寒冷時段分別是:東漢末年開始到魏晉南北朝、唐後期至五代十國。
這兩個時期是出了名的混亂,混亂到讓人記不清楚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各地勢力名稱。
第三次寒潮是什麽時候呢?
朱元璋看著曲線圖,腦子嗡嗡作響。
寒潮已經來了,從元朝中後期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
天意如刀。
可悲可笑,屠刀揮落時,他竟然毫無察覺。
是他眼光不夠長遠,被一時的好天氣蒙蔽了。
大明的早期與中期有五六十多年的溫暖,而其餘時間氣溫都偏低,而在明末跌到了谷底。
此前,他的想法大錯特錯。
認為九選一的最差結果是明朝某個年代遇上特大旱災。豈料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原來大明是常年不得風調雨順。
水鏡:
【通過這幾幅氣候冷暖脈動變化圖,再去看溫暖時期,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勢力的強弱對比。
我們發現了氣候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同在暖期,秦、漢、唐,中原王朝興盛一時,能夠很好控制住北方勢力。
宋朝則不然,重文輕武的國策讓它再未收覆燕雲十六州,而被北方的遼、金壓制。
不僅是對外,對內也一樣,朝局穩定性與人為因素息息相關。
比如秦朝,它處於氣溫上升期,秦末更是進入穩定溫暖期。
大秦趕走了匈奴,但還是二世而亡。是天公不作美嗎?並不是。
秦亡有多方面的因素。
統一時間太短,多數人習慣於分裂的思維沒有改變。
從秦國到秦朝的轉變過程,國策調整不及時,再遇上了胡亥與趙高一踩油門,大秦轟然崩塌。
話到此處,我們已經認識到了氣候的影響力。
回到九選一選擇題,特大幹旱是發生在明朝末年。
朱由檢在位期間,幹旱時間長達七年,而受災範圍由南到北特別廣,史稱“崇禎大旱”。
極端氣候不是始於崇禎年間。
如今回頭看,氣候變冷始於元朝中後期,史稱明清小冰河時期。
長期寒冷潮不單單發生在中國,全球都進入小冰河時期。
十七世紀,凜冬已至,全球各地又都發生了什麽呢?
下集,我們在《植物考古之讓明朝見識小冰河時代的威力》中再一探究竟。
就這樣,咕咕先吃飯去了。祝大家也吃得愉快。】
水鏡前。
嬴政與朱元璋顯然是沒法好好吃飯了,都被紮心了。
尤其是朱元璋,那種想吐血的感覺又來了。
咋回事?自從看了水鏡,這都成習慣性吐血了。總不能吐吐更健康吧?
作者有話說:
文中氣候數據參考:《中國歷朝氣候變化》,葛全勝等,2011年出版。
1972年,竺可楨先生開歷史氣候研究之先河。
到了21世紀,葛全勝等人在整體上突破了竺可楨先生的溫度曲線,在此書中列出了更多的數據,得出了分辨率更高且更為精確的結果。
①竺可楨在1972年根據歷史文獻推演的氣候變化規律時,認為中國沒有存在與歐洲對應的中世紀暖期。
九十年代以來,滿志敏等人從文獻證明10世紀-13世紀,中國存在暖期,與歐洲中世紀暖期對應。
後來,越來越多的古氣候考古證明中國宋到元中期的暖期存在。它與歐洲中世紀暖期的區別在於溫暖程度與起止時間不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