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史實較多)
關燈
小
中
大
◎土木堡之變◎
朱元璋與朱棣被氣到雙雙吐血, 卻不是喊太醫的時候。
本集影像尚未結束,他們必須撐下去。想要先懲治罪魁禍首宣洩怒火,但又找不到喊打喊殺的對象。
此時, 朱元璋與朱棣都冒出了相同的念頭。
怎麽就沒一個人在土木堡之變殺了王振與朱祁鎮, 不讓他們禍害大明而另選新帝呢!
朱瞻基不會只有朱祁鎮一個兒子吧?
就算朱祁鎮是獨子, 也能從藩王之中過繼兒子繼位。
不過, 兩人皆知這只能是狂怒後的暴論,他們都不會如此天真,清楚這種方案的可實行性極低。
盡管只聽咕咕講了土木堡之變相關內容, 沒有獲知更多英宗時期朝堂勢力分布細節,但可以看出宦官王振掌權後一時無人爭鋒。
文官也好,武將也罷, 沒有出現權臣與王振抗衡。
弒殺王振與皇帝,將此設計為兩人互鬥而死的結果。又在瓦剌大軍壓境之際, 當機立斷擁立新君。
絕大多數朝臣都做不出來這種驚天之舉。
在土木堡之變沒有發生前, 大軍眾人的怨懟之氣沒有達到頂點,豈會做出形同謀反之事。
不成功就要被滅九族。
等到驚變發生, 明軍被瓦剌奇襲時, 再談後悔卻已經晚了。
隔著一面水鏡, 是隔著遙不可及的時空, 那個大明已經發生的歷史無法更改。
水鏡的出現是一種示警。
讓人時刻不敢忘後世之痛,保證這個世界不會重蹈覆轍。
如此想著, 朱元璋與朱棣的心情更加不好了, 完全沒有被自我安慰到, 更加心如刀割的疼。
朱祁鎮將親征視作兒戲, 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大明不是他一拳一腿打出來的, 哪能知道立國之難, 治國艱辛。
皇帝被俘,世上最有名就是靖康之變。
後世史書,恐怕要把土木堡之變與靖康之難相提並論了,大明因此也有了洗不去的汙點。
朱元璋與朱棣一言不發盯著水鏡,精神高度緊張地看著後續。
已知被俘父子檔宋徽宗與宋欽宗引發了北宋覆滅,那麽朱祁鎮被俘後,大明會踏上相同的悲慘命運嗎?
水鏡:【讓我們看看土木堡之變的後續。此時,大明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每一步的選擇都關乎亡國與否。
八月十五,土木堡慘敗,大明的皇帝被瓦剌方面俘虜,二十多萬主力軍被坑殺,隨行官員死傷慘重。
八月十六,消息在夜晚傳回京城,從西長安門入報。
京師戒嚴,朝臣緊急集合商議怎麽辦。
皇上被俘,主力軍幾乎全滅,京師不滿十萬守軍,要怎麽對抗來勢洶洶的瓦剌軍?
首先定基調,朝廷是戰或逃?
哦,用文雅一點詞匯,是不是要遷都。
這時,有人提議南遷。
禮部尚書胡濙當即否定,他表示永樂帝把皇陵定在北平,就是讓後代不再遷都。
兵部侍郎於謙也說,誰談遷都就要殺了誰,這是動搖軍心。如今,應該速速招來勤王兵馬,死守京城。
陳循,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非常讚同於謙的說法。
由此,朝臣們定下了留守北平的基調。
與此同時,後宮之中尚有疑懼。孫太後問太監李永昌怎麽說。
李永昌表示,咱們絕不能學南宋。倉廩府庫、官員百姓都在北平,怎麽能一遷了之重覆靖康之難。
這下,孫太後也不再動搖,有了留守的覺悟。由此,外朝與後宮的意見統一了。】
朱元璋與朱棣聽到此處,終是能稍稍松一口氣,幸而沒再重覆宋朝的逃亡。
沒有逃,這該是一個好的反擊戰開端吧?
【八月十七,那一邊的朱祁鎮被也先帶著去宣府城叫門了。
京城這一邊,所有官員都知道了土木堡之難,很多人恐慌起來。
這天看到了從前線逃回來的殘兵。他們血汙狼藉,渾身是傷,不知道皇上在哪裏。
中午,朝廷準備了一堆金銀珠寶與綾羅綢緞,派出了使者去往也先營地,請他歸還皇上車駕。
八月十八,皇太後孫氏下令召見百官,命朱祁鈺監國。
可能有人問為什麽是孫太後下令,因為宣宗朱瞻基留下遺詔,其中有一條“凡國家重務,皆上白皇太後、皇後,然後施行。”
其中的皇太後,指的是朱瞻基的母親張氏,即英宗朝的太皇太後張氏,她在正統七年去世了。
其中的皇後就是朱祁鎮的母親孫氏,而今的孫太後了。
由此可見,孫太後有著一定幹政權力。
對比太皇太後張氏活著時沒有王振宦官專權,孫太後在對朱祁鎮的約束上遠不如前者。
話說回來,八月十八的群臣會議發生了什麽?
那番場景被記錄在《否泰錄》中。
其撰寫者劉定之歷經四朝,宣宗十年的進士,見證了四位皇帝朱瞻基、朱祁鎮、朱祁鈺、朱見深。
他寫:“十八日,皇太後召百官入集闕下,命郕王權總萬幾。於午門南面見百官,始啟事奉令施行,眾皆謂行且即真矣。
數日內外洶洶不自保。已而,皇太後詔天下,立皇子見深為皇太子。”
這段話值得挖一挖細節,頗有意思。
我們已經知道朱祁鎮在出征前把一眾大臣的建議都否決了。他沒有立太子,當時只說讓朱祁鈺留守京城。
因此,孫太後命朱祁鈺來監國沒有任何毛病。
妙就妙在“眾皆謂行且即真矣”。
臣子們都認同朱祁鈺監國,並且讓他“即真”。
啥是“即真”,就是從攝政或監國狀態轉而做真皇帝。
朱祁鎮被俘,容易讓人聯想到雪鄉二聖。
宋徽宗被俘虜後給趙構去過一封親筆信。其中寫“可便即真,來救父母”,也就是讓他登基的詔書。
此處,我們不談宋徽宗有沒有寫過這封信,但這封即真之詔的內容是被記載於史冊。
無獨有偶,早在《漢書·王莽傳》中也有這個詞。
其中說:“莽既滅翟義,自謂威德日盛,獲天人助,遂謀即真之事矣……禦王冠,即真天子位。”
“即真”就是登基的意思了。
話說回來。
十五日朱祁鎮被俘,十八日有朝臣就提出了讓朱祁鈺繼位的想法。
孤證不立,同一件事也出現在了當朝大臣陳循的《芳洲文集續編》,記錄了一些大臣是提出了這個想法,但也有人不認同。①
對此,孫太後當天下了一道命令。②
說皇帝去親征了,在此之前命郕王祁鈺暫管國事,現在大軍沒有班師回朝,而朝中諸事需要人管理,就讓朱祁鈺出來管一管。
當然,對此也可以理解。
這會大家都知道土木堡之變了,皇太後不去提兒子的醜事。
盡管我們知道,當時的明朝臣子也都知道,所謂的“今尚未班師”,是永遠不可能等不到大軍回來的那天了。二十多萬軍兵都被朱祁鎮與王振坑死在了土木堡。
換句話說,朝堂之上,最初是群臣提議要立朱祁鈺為新皇帝,但是孫太後並不願意。
不立新帝,先要把太子給立了。
八月二十日,孫太後叫太監金英傳旨,立朱祁鎮的庶長子朱見深為太子。
至此,留守北平的基調定了,太子也定了,監國的朱祁鈺也定了。
接下去就是一系列人事調動,是為全面對敵,又何嘗沒有一番對空懸帝位的鬥爭。
大臣們不可能做皇帝,但是能選擇自己支持誰。
是被俘的朱祁鎮?是監國的朱祁鈺?或是只有兩歲太子朱見深?
之所以會發生這番矛盾,說到底還是因為鎮與鈺不是親兄弟。
問題根源回到了朱瞻基身上。如今的孫太後,不是宣宗的原配嫡妻。
朱瞻基的原配妻子胡善祥,是朱棣在永樂十五年給孫子選的皇太孫妃。
然後,大明朝的第一位廢後在宣德三年出現了。
胡善祥做錯了什麽嗎?
她沒有。素來有賢名,但無過被廢。
借口是要找的,朱瞻基說胡善祥只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身體不好恐怕生不出兒子了。
當時,胡皇後26歲,朱瞻基30歲,完全可以再生育。
回頭來看,胡善祥比朱瞻基多活了八年。
哪有什麽身體不好。如果不是被廢之後的心情苦悶,她必定還能活得更長一些。
借口就是借口。
同年,朱瞻基扶正了貴妃孫氏。
說起孫氏,她的父親孫忠與朱高熾的岳母都是永城人。
這就有了孫氏年少被帶入宮養育的契機。
孫氏被朱高熾的妻子張氏(即後來的太皇太後張氏)撫養過幾年。
永樂十五年,選皇太孫妃。朱棣定下胡善祥為太孫妃,而孫氏只能作為太孫嬪。
朱瞻基繼位後,宣德元年,孫氏立刻被升為貴妃。
按照明朝的規矩,皇後有冊有寶,貴妃有冊無寶。孫氏卻因帝寵獲得破格殊榮,寶與冊都有了。
宣德二年,孫氏生下朱祁鎮。
宣德三年,胡皇後被廢,孫氏很快立為繼後。
胡善祥被廢,只能幽居做了道姑。她被炮灰是因為誰,答案不言而喻。
朱瞻基的母親張氏活著時頗為照顧胡氏。
朱祁鎮繼位後,正統七年,太皇太後張氏病逝;很快,胡善祥就一年後也去世。
在對胡氏的葬禮規格上,楊士奇曾經請用皇後禮儀,而被告知宮內的孫太後不同意,最終只用嬪禮下葬胡善祥。
又見「嬪」字。
如今的孫太後最初只是朱瞻基的太孫嬪,胡善祥卻從皇後成了一個道姑以嬪禮下葬。
且說朱祁鈺,他的生母是吳氏,初為宮女,生子後封為賢妃。
現在我們都知道朱祁鎮不堪為帝,恨不得朱祁鈺能把叫門老哥暗暗做掉,就不會發生後來的那些事。這可能嗎?
萬果皆有因。
土木堡之變,何嘗不是朱瞻基埋下的因。他廢後重立,給了朱祁鎮以嫡子繼位的正統性,而後來人想要推翻這種正統性很困難。
老朱家這一代的關系非常覆雜。如今,孫太後的勢力顯然頗大。
朱祁鈺自幼沒有接受過做皇帝的教育。
從前沒想過有當皇帝,沒有心性、才智、權謀、勢力等多方基礎,又何談完全大權在握。
草蛇灰線,伏脈千裏。
明朝歷史的一些悲劇,在一開始就埋下了不安的種子。
朱祁鈺的心性遠談不上堅毅果斷,行事更談不上深沈狠辣,也就無法高瞻遠矚後一擊必中。這對他的命運,以及與他命運相連的大臣們造成了重大影響。
回到正統十四年,大明正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在打響京城保衛戰之前,有一件事必須做好。不論個人的政治傾向,先確保這一時段大家能齊心協力,那麽對於王振的清算勢在必行。
王振死了,可朝堂上還有不少他的黨羽。
如果不給王振明確定罪,對戰瓦剌時突然冒出王振同黨搞背刺怎麽辦?這種事不是不可能發生,而是極可能發生,帶路黨、背刺黨一直存在。
八月二十三,右都禦史陳鎰帶頭上奏,要滅王振全族。
細數王振的一系列大罪,說著說著,說到了此次土木堡之變就情緒激動,聲淚俱下。
這下點燃了整個火/藥/桶。
土木堡之劫,誰能不恨。如今我們回顧歷史都血壓飆升恨不得把朱祁鎮的墳給一把火燒了,但礙於文物保護法與刑法不可能去做。
當時的朝臣們勢必也恨,比我們更恨。
陳鎰的話直接引爆全場,群臣激憤,幾乎都大喊大叫一定要監國的朱祁鈺下令議定王振罪行,讓天下安心。
朱祁鈺哪裏見過這種悲狂架勢,他被嚇住,起身就要離開,說改天再對王振進行議罪。
改天個屁!
朝臣們怎麽可能等,又憑什麽等。
八月十五,土木堡之變。八月二十三,都過了二十多萬將士的頭七。今天必須給說法,不然大家就不走了。
朱祁鈺就說讓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去把王振家給抄了。
馬順?
那怎麽行!
群臣更加氣憤了。馬順是王振黨羽,是該被定罪的同黨。他管著錦衣衛,由他去處理王振的問題不就是明擺著什麽問題也得不到處理。
金英,替孫太後傳旨冊封皇太子的太監。往日在人前有幾分面子,現在說話讓朝臣們退下。
當下沒一個人聽金英的。
群臣已經在暴怒邊緣了,神擋弒神,就要去暴打金英。
金英避得快。
另一邊,馬順居然自己主動跳了出來。
他顯然沒有意識到天已經變了。以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呵斥群臣讓眾人乖乖退走。
好家夥!這種時候了,你還敢上躥下跳。
戶科給事中王竑暴怒,一拳直接掄上馬順的腦袋,給他一擊暴打。一邊打一邊罵,細數馬順以前與王振種種勾結之事。
這下場面徹底失控。
大臣們一擁而上,群毆馬順。你一拳我一腳,很快就把馬順給打死了。
死了一個馬順,場面沒有冷靜下來。
這次是官員們群體性的暴怒失控,殺了一個還不夠。王振的黨羽何止馬順,這就又看向了太監毛貴與王長隨,兩人也是王振的得力助手。
太監金英反應很快,他與這兩個太監不合,立刻把兩人踹到了暴動的人群裏。
群臣又把毛貴與王長隨給群毆致死。
殺了三個人,大臣們都是頭發胡子衣服一團亂。
這會怒火終於消除了一些,腦袋恢覆理智了,不安也就隨之而來。
血濺朝堂,他們殺人了!
沒有得到詔令,把三個人給殺了,其中之一是身有官職的錦衣衛指揮使。
這才後知後覺地惶恐。
如此行為,大逆不道。往大了說就是今天敢殺馬順,明天就敢直接殺了朱祁鈺。
氣氛一度凝固。
朱祁鈺已經看傻了。這麽兇猛的嗎?監國很危險,他起身就離開。
關鍵時刻,於謙站了出來,果斷地拉住了朱祁鈺。
不能讓郕王離開,必須在第一時間把這場群毆定性,否則事後被追究,大家都會被扣上重罪。更重要的是現在大明的主要敵人是瓦剌,不能再節外生枝。
朝臣們後怕沈默,朱祁鈺慌亂不安。
唯有於謙,他堅定且勇敢地站了出來勸說郕王:大臣們絕無其他想法,都是為了大明江山著想。馬順是罪有應得,還請郕王不要怪罪大家剛剛的失態行為。
於謙的果決與英勇刻在了他的骨子裏。不是只在朝堂上敢說,更是在面對千軍萬馬時敢打。很快,在北京保衛戰中,他身士卒地體現出來。】
作者有話說:
①“有言擁立郕王者,先生即彪言於眾曰:皇上為憫生靈,安社稷而出,黃天眷佑,不久必回。今當立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郕王輔之,徐圖迎覆,豈容有他議。”
②《明英宗實錄》:“皇太後敕郕王祁鈺:邇者虜寇犯邊,皇帝率六軍親征,已嘗敕爾朝百官。今尚未班師,國家庶務不可久曠,命爾暫總百官理其事。
爾尚夙夜秪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眾,欽哉。又敕文武群臣,凡合行大小事務,悉啟王聽令而行,毋致違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朱元璋與朱棣被氣到雙雙吐血, 卻不是喊太醫的時候。
本集影像尚未結束,他們必須撐下去。想要先懲治罪魁禍首宣洩怒火,但又找不到喊打喊殺的對象。
此時, 朱元璋與朱棣都冒出了相同的念頭。
怎麽就沒一個人在土木堡之變殺了王振與朱祁鎮, 不讓他們禍害大明而另選新帝呢!
朱瞻基不會只有朱祁鎮一個兒子吧?
就算朱祁鎮是獨子, 也能從藩王之中過繼兒子繼位。
不過, 兩人皆知這只能是狂怒後的暴論,他們都不會如此天真,清楚這種方案的可實行性極低。
盡管只聽咕咕講了土木堡之變相關內容, 沒有獲知更多英宗時期朝堂勢力分布細節,但可以看出宦官王振掌權後一時無人爭鋒。
文官也好,武將也罷, 沒有出現權臣與王振抗衡。
弒殺王振與皇帝,將此設計為兩人互鬥而死的結果。又在瓦剌大軍壓境之際, 當機立斷擁立新君。
絕大多數朝臣都做不出來這種驚天之舉。
在土木堡之變沒有發生前, 大軍眾人的怨懟之氣沒有達到頂點,豈會做出形同謀反之事。
不成功就要被滅九族。
等到驚變發生, 明軍被瓦剌奇襲時, 再談後悔卻已經晚了。
隔著一面水鏡, 是隔著遙不可及的時空, 那個大明已經發生的歷史無法更改。
水鏡的出現是一種示警。
讓人時刻不敢忘後世之痛,保證這個世界不會重蹈覆轍。
如此想著, 朱元璋與朱棣的心情更加不好了, 完全沒有被自我安慰到, 更加心如刀割的疼。
朱祁鎮將親征視作兒戲, 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大明不是他一拳一腿打出來的, 哪能知道立國之難, 治國艱辛。
皇帝被俘,世上最有名就是靖康之變。
後世史書,恐怕要把土木堡之變與靖康之難相提並論了,大明因此也有了洗不去的汙點。
朱元璋與朱棣一言不發盯著水鏡,精神高度緊張地看著後續。
已知被俘父子檔宋徽宗與宋欽宗引發了北宋覆滅,那麽朱祁鎮被俘後,大明會踏上相同的悲慘命運嗎?
水鏡:【讓我們看看土木堡之變的後續。此時,大明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每一步的選擇都關乎亡國與否。
八月十五,土木堡慘敗,大明的皇帝被瓦剌方面俘虜,二十多萬主力軍被坑殺,隨行官員死傷慘重。
八月十六,消息在夜晚傳回京城,從西長安門入報。
京師戒嚴,朝臣緊急集合商議怎麽辦。
皇上被俘,主力軍幾乎全滅,京師不滿十萬守軍,要怎麽對抗來勢洶洶的瓦剌軍?
首先定基調,朝廷是戰或逃?
哦,用文雅一點詞匯,是不是要遷都。
這時,有人提議南遷。
禮部尚書胡濙當即否定,他表示永樂帝把皇陵定在北平,就是讓後代不再遷都。
兵部侍郎於謙也說,誰談遷都就要殺了誰,這是動搖軍心。如今,應該速速招來勤王兵馬,死守京城。
陳循,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非常讚同於謙的說法。
由此,朝臣們定下了留守北平的基調。
與此同時,後宮之中尚有疑懼。孫太後問太監李永昌怎麽說。
李永昌表示,咱們絕不能學南宋。倉廩府庫、官員百姓都在北平,怎麽能一遷了之重覆靖康之難。
這下,孫太後也不再動搖,有了留守的覺悟。由此,外朝與後宮的意見統一了。】
朱元璋與朱棣聽到此處,終是能稍稍松一口氣,幸而沒再重覆宋朝的逃亡。
沒有逃,這該是一個好的反擊戰開端吧?
【八月十七,那一邊的朱祁鎮被也先帶著去宣府城叫門了。
京城這一邊,所有官員都知道了土木堡之難,很多人恐慌起來。
這天看到了從前線逃回來的殘兵。他們血汙狼藉,渾身是傷,不知道皇上在哪裏。
中午,朝廷準備了一堆金銀珠寶與綾羅綢緞,派出了使者去往也先營地,請他歸還皇上車駕。
八月十八,皇太後孫氏下令召見百官,命朱祁鈺監國。
可能有人問為什麽是孫太後下令,因為宣宗朱瞻基留下遺詔,其中有一條“凡國家重務,皆上白皇太後、皇後,然後施行。”
其中的皇太後,指的是朱瞻基的母親張氏,即英宗朝的太皇太後張氏,她在正統七年去世了。
其中的皇後就是朱祁鎮的母親孫氏,而今的孫太後了。
由此可見,孫太後有著一定幹政權力。
對比太皇太後張氏活著時沒有王振宦官專權,孫太後在對朱祁鎮的約束上遠不如前者。
話說回來,八月十八的群臣會議發生了什麽?
那番場景被記錄在《否泰錄》中。
其撰寫者劉定之歷經四朝,宣宗十年的進士,見證了四位皇帝朱瞻基、朱祁鎮、朱祁鈺、朱見深。
他寫:“十八日,皇太後召百官入集闕下,命郕王權總萬幾。於午門南面見百官,始啟事奉令施行,眾皆謂行且即真矣。
數日內外洶洶不自保。已而,皇太後詔天下,立皇子見深為皇太子。”
這段話值得挖一挖細節,頗有意思。
我們已經知道朱祁鎮在出征前把一眾大臣的建議都否決了。他沒有立太子,當時只說讓朱祁鈺留守京城。
因此,孫太後命朱祁鈺來監國沒有任何毛病。
妙就妙在“眾皆謂行且即真矣”。
臣子們都認同朱祁鈺監國,並且讓他“即真”。
啥是“即真”,就是從攝政或監國狀態轉而做真皇帝。
朱祁鎮被俘,容易讓人聯想到雪鄉二聖。
宋徽宗被俘虜後給趙構去過一封親筆信。其中寫“可便即真,來救父母”,也就是讓他登基的詔書。
此處,我們不談宋徽宗有沒有寫過這封信,但這封即真之詔的內容是被記載於史冊。
無獨有偶,早在《漢書·王莽傳》中也有這個詞。
其中說:“莽既滅翟義,自謂威德日盛,獲天人助,遂謀即真之事矣……禦王冠,即真天子位。”
“即真”就是登基的意思了。
話說回來。
十五日朱祁鎮被俘,十八日有朝臣就提出了讓朱祁鈺繼位的想法。
孤證不立,同一件事也出現在了當朝大臣陳循的《芳洲文集續編》,記錄了一些大臣是提出了這個想法,但也有人不認同。①
對此,孫太後當天下了一道命令。②
說皇帝去親征了,在此之前命郕王祁鈺暫管國事,現在大軍沒有班師回朝,而朝中諸事需要人管理,就讓朱祁鈺出來管一管。
當然,對此也可以理解。
這會大家都知道土木堡之變了,皇太後不去提兒子的醜事。
盡管我們知道,當時的明朝臣子也都知道,所謂的“今尚未班師”,是永遠不可能等不到大軍回來的那天了。二十多萬軍兵都被朱祁鎮與王振坑死在了土木堡。
換句話說,朝堂之上,最初是群臣提議要立朱祁鈺為新皇帝,但是孫太後並不願意。
不立新帝,先要把太子給立了。
八月二十日,孫太後叫太監金英傳旨,立朱祁鎮的庶長子朱見深為太子。
至此,留守北平的基調定了,太子也定了,監國的朱祁鈺也定了。
接下去就是一系列人事調動,是為全面對敵,又何嘗沒有一番對空懸帝位的鬥爭。
大臣們不可能做皇帝,但是能選擇自己支持誰。
是被俘的朱祁鎮?是監國的朱祁鈺?或是只有兩歲太子朱見深?
之所以會發生這番矛盾,說到底還是因為鎮與鈺不是親兄弟。
問題根源回到了朱瞻基身上。如今的孫太後,不是宣宗的原配嫡妻。
朱瞻基的原配妻子胡善祥,是朱棣在永樂十五年給孫子選的皇太孫妃。
然後,大明朝的第一位廢後在宣德三年出現了。
胡善祥做錯了什麽嗎?
她沒有。素來有賢名,但無過被廢。
借口是要找的,朱瞻基說胡善祥只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身體不好恐怕生不出兒子了。
當時,胡皇後26歲,朱瞻基30歲,完全可以再生育。
回頭來看,胡善祥比朱瞻基多活了八年。
哪有什麽身體不好。如果不是被廢之後的心情苦悶,她必定還能活得更長一些。
借口就是借口。
同年,朱瞻基扶正了貴妃孫氏。
說起孫氏,她的父親孫忠與朱高熾的岳母都是永城人。
這就有了孫氏年少被帶入宮養育的契機。
孫氏被朱高熾的妻子張氏(即後來的太皇太後張氏)撫養過幾年。
永樂十五年,選皇太孫妃。朱棣定下胡善祥為太孫妃,而孫氏只能作為太孫嬪。
朱瞻基繼位後,宣德元年,孫氏立刻被升為貴妃。
按照明朝的規矩,皇後有冊有寶,貴妃有冊無寶。孫氏卻因帝寵獲得破格殊榮,寶與冊都有了。
宣德二年,孫氏生下朱祁鎮。
宣德三年,胡皇後被廢,孫氏很快立為繼後。
胡善祥被廢,只能幽居做了道姑。她被炮灰是因為誰,答案不言而喻。
朱瞻基的母親張氏活著時頗為照顧胡氏。
朱祁鎮繼位後,正統七年,太皇太後張氏病逝;很快,胡善祥就一年後也去世。
在對胡氏的葬禮規格上,楊士奇曾經請用皇後禮儀,而被告知宮內的孫太後不同意,最終只用嬪禮下葬胡善祥。
又見「嬪」字。
如今的孫太後最初只是朱瞻基的太孫嬪,胡善祥卻從皇後成了一個道姑以嬪禮下葬。
且說朱祁鈺,他的生母是吳氏,初為宮女,生子後封為賢妃。
現在我們都知道朱祁鎮不堪為帝,恨不得朱祁鈺能把叫門老哥暗暗做掉,就不會發生後來的那些事。這可能嗎?
萬果皆有因。
土木堡之變,何嘗不是朱瞻基埋下的因。他廢後重立,給了朱祁鎮以嫡子繼位的正統性,而後來人想要推翻這種正統性很困難。
老朱家這一代的關系非常覆雜。如今,孫太後的勢力顯然頗大。
朱祁鈺自幼沒有接受過做皇帝的教育。
從前沒想過有當皇帝,沒有心性、才智、權謀、勢力等多方基礎,又何談完全大權在握。
草蛇灰線,伏脈千裏。
明朝歷史的一些悲劇,在一開始就埋下了不安的種子。
朱祁鈺的心性遠談不上堅毅果斷,行事更談不上深沈狠辣,也就無法高瞻遠矚後一擊必中。這對他的命運,以及與他命運相連的大臣們造成了重大影響。
回到正統十四年,大明正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在打響京城保衛戰之前,有一件事必須做好。不論個人的政治傾向,先確保這一時段大家能齊心協力,那麽對於王振的清算勢在必行。
王振死了,可朝堂上還有不少他的黨羽。
如果不給王振明確定罪,對戰瓦剌時突然冒出王振同黨搞背刺怎麽辦?這種事不是不可能發生,而是極可能發生,帶路黨、背刺黨一直存在。
八月二十三,右都禦史陳鎰帶頭上奏,要滅王振全族。
細數王振的一系列大罪,說著說著,說到了此次土木堡之變就情緒激動,聲淚俱下。
這下點燃了整個火/藥/桶。
土木堡之劫,誰能不恨。如今我們回顧歷史都血壓飆升恨不得把朱祁鎮的墳給一把火燒了,但礙於文物保護法與刑法不可能去做。
當時的朝臣們勢必也恨,比我們更恨。
陳鎰的話直接引爆全場,群臣激憤,幾乎都大喊大叫一定要監國的朱祁鈺下令議定王振罪行,讓天下安心。
朱祁鈺哪裏見過這種悲狂架勢,他被嚇住,起身就要離開,說改天再對王振進行議罪。
改天個屁!
朝臣們怎麽可能等,又憑什麽等。
八月十五,土木堡之變。八月二十三,都過了二十多萬將士的頭七。今天必須給說法,不然大家就不走了。
朱祁鈺就說讓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去把王振家給抄了。
馬順?
那怎麽行!
群臣更加氣憤了。馬順是王振黨羽,是該被定罪的同黨。他管著錦衣衛,由他去處理王振的問題不就是明擺著什麽問題也得不到處理。
金英,替孫太後傳旨冊封皇太子的太監。往日在人前有幾分面子,現在說話讓朝臣們退下。
當下沒一個人聽金英的。
群臣已經在暴怒邊緣了,神擋弒神,就要去暴打金英。
金英避得快。
另一邊,馬順居然自己主動跳了出來。
他顯然沒有意識到天已經變了。以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呵斥群臣讓眾人乖乖退走。
好家夥!這種時候了,你還敢上躥下跳。
戶科給事中王竑暴怒,一拳直接掄上馬順的腦袋,給他一擊暴打。一邊打一邊罵,細數馬順以前與王振種種勾結之事。
這下場面徹底失控。
大臣們一擁而上,群毆馬順。你一拳我一腳,很快就把馬順給打死了。
死了一個馬順,場面沒有冷靜下來。
這次是官員們群體性的暴怒失控,殺了一個還不夠。王振的黨羽何止馬順,這就又看向了太監毛貴與王長隨,兩人也是王振的得力助手。
太監金英反應很快,他與這兩個太監不合,立刻把兩人踹到了暴動的人群裏。
群臣又把毛貴與王長隨給群毆致死。
殺了三個人,大臣們都是頭發胡子衣服一團亂。
這會怒火終於消除了一些,腦袋恢覆理智了,不安也就隨之而來。
血濺朝堂,他們殺人了!
沒有得到詔令,把三個人給殺了,其中之一是身有官職的錦衣衛指揮使。
這才後知後覺地惶恐。
如此行為,大逆不道。往大了說就是今天敢殺馬順,明天就敢直接殺了朱祁鈺。
氣氛一度凝固。
朱祁鈺已經看傻了。這麽兇猛的嗎?監國很危險,他起身就離開。
關鍵時刻,於謙站了出來,果斷地拉住了朱祁鈺。
不能讓郕王離開,必須在第一時間把這場群毆定性,否則事後被追究,大家都會被扣上重罪。更重要的是現在大明的主要敵人是瓦剌,不能再節外生枝。
朝臣們後怕沈默,朱祁鈺慌亂不安。
唯有於謙,他堅定且勇敢地站了出來勸說郕王:大臣們絕無其他想法,都是為了大明江山著想。馬順是罪有應得,還請郕王不要怪罪大家剛剛的失態行為。
於謙的果決與英勇刻在了他的骨子裏。不是只在朝堂上敢說,更是在面對千軍萬馬時敢打。很快,在北京保衛戰中,他身士卒地體現出來。】
作者有話說:
①“有言擁立郕王者,先生即彪言於眾曰:皇上為憫生靈,安社稷而出,黃天眷佑,不久必回。今當立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郕王輔之,徐圖迎覆,豈容有他議。”
②《明英宗實錄》:“皇太後敕郕王祁鈺:邇者虜寇犯邊,皇帝率六軍親征,已嘗敕爾朝百官。今尚未班師,國家庶務不可久曠,命爾暫總百官理其事。
爾尚夙夜秪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眾,欽哉。又敕文武群臣,凡合行大小事務,悉啟王聽令而行,毋致違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