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
朱元璋等兒子們排排坐好,沒有開門見山對眾人提起給水鏡留評,而像是搞月度考試一般,話接上回。
“距離你們欣賞水鏡影像過去一個月了,想來都已經冷靜下來了。現在說說有什麽新的想法。這一個月總不能是吃喝玩樂白過的。”
近一個月,朝堂上爆發了藍玉案,正在大肆清掃相關謀反相關人員。
藩王們非常安靜,沒有一個攪合其中。有的人深怕惹禍上身,有的人是被水鏡砸暈沒回神。
朱元璋先點名了朱棡,“老三,上次你提到不要輕易派人出洋,朕讓你查一查水師的情況,你有什麽新想法嗎?”
朱棡義正詞嚴地說:“兒臣調查水師之後,更以為出使西洋之舉不可輕易做。”
緊接著他就擺出了數據。
“海上多危險,洪武七年六月一場風暴,造成了海運軍官的七百十七人死亡;洪武十五年五月,統計的溺死者人數又高達兩百。”①
“另外,根據兒臣初步估算,出使西洋一次若以兩萬人數計,船只至少需要上百艘。
不含給藩屬國的賞賜,出行一次的耗費都要百萬兩白銀以上。下西洋既勞民又傷財,豈可輕易進行。”
朱棡將更詳細的內容寫成了奏折,這就交給了朱元璋。
他特意看了一眼朱棣,意有所指:“震懾四海固然重要,但若太過就變成了好大喜功。”
朱元璋翻了翻老三遞上的奏折,這些數字倒也不誇張。
如今,大明水師負責從江南走海路運糧去遼東。人員傷亡、船只的維修與新造、路途開銷等等費用,全部有據可查。
正是因此,他原本決定在遼東屯田初見成效後就叫停海運,但新一集的水鏡內容隱隱透出了後世“海權”的重要性。
評論中有一句“不可能想到三百多年後被視為奇巧淫技的技術與工業革命聯系上”,那句話仿佛將一扇黑色大門杵在了他的面前。
神秘大門緊緊關閉著,它的背後是未知。
朱元璋嗅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不安氣息。
《周易》雲:“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那麽工業革命,它又是哪一種改朝換代?為什麽聞所未聞?距今居然只剩三百多年,大明會不會正好趕上了?
人一旦看得長遠了,就知道不能只關註眼前的得與失。
“老三說得不錯。”
朱元璋一邊認真讚同朱棡指出的下西洋弊端,一邊卻暗道人不能只看眼前。
就像他把子孫後代的名字怎麽起都想好了,按照五行規律給安排妥當,安排到了二十輩。
算算時間,差不多能是能撞上工業革命。名字都想得那麽遠,對於其他危機,既然看到了就不能視而不見。
朱棡渾然不知朱元璋的心變了,他得到父皇的認同,矜持地笑了,控制住沒有露出得意的情緒。
朱元璋環視眾人,又問:“對於老三說的,你們有什麽補充嗎?”
屋內一時間安靜。
老二朱樉撇了撇嘴,直接把「您老都認同了,誰敢隨便提反對意見」寫在臉上。
朱元璋不鹹不淡地點名朱棣,“老四,你說呢?永樂帝命人七下西洋,你該不會眼神不好,看不見其中弊端吧?”
朱棣已經逐漸習慣來自朱元璋的不陰不陽,他用最平靜的語氣講出了最說不得的話。
“兒臣以為二哥的調查流於表面。海上傷亡是多,但造成人員死亡的原因不能只從天災去解釋。
這也與大明水師如今的構成相關,多是內陸的官兵。他們之中很多人出海前就沒見過大海,更不談海上經驗豐富,難免就傷亡多了。”
此話一出,全場死寂。
朱橚、朱柏、朱桂、朱權都隱晦地向四哥投去相當覆雜的一瞥。
——不愧是會造反的永樂帝,居然敢當面直指父皇的決策弊端。勇!真的勇!
大明水師是朱元璋一手發展壯大的。
成立水師為了打仗,基本要求就是衷心,最初來自淮西之地的官兵比重很大。
這些官兵或能適應河運,但對海運真的不夠熟悉。
對於海運熟悉的是什麽人?
是方國珍的部下。
方家世代行船,一直以海運販鹽為生。
元末,方國珍割據浙東,是反元的一大勢力。明初投誠朱元璋後,他的手下船隊都被大明收編。
問題在於朱元璋能對那些人能完全放心嗎?
肯定不能,更不能把運送糧食去遼東的重任交於他們。
如此一來,過去十幾年來的海運主力其實都是內陸官兵。
如果說海上風浪是天災,造成海運傷亡數字頗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人為造成的。
此中實情,朱元璋明白,所以他曾經想過停止海運。
朱棡去調查水師情況時,分析出這一層的傷亡原因嗎?如果說分析不出是傻,但想到了又怎麽敢說呢?
畢竟,近年來朱元璋的脾氣真的不和善。
這種原因往深了詮釋,不等於說父皇對底層官兵的性命視若無睹。
眼下,朱棣竟然直言不諱地講出來了!
其餘十二個兄弟都被嚇了一跳,大氣不敢喘,豎著耳朵就等朱元璋發飆。
“呵!”
朱元璋冷聲道,“朱棣,你倒是越活越誠實了。”
直呼其名了!
生氣了,絕對是生氣了!
朱棣沒在怕的。永樂帝就連朱元璋最忌諱的造反都做了,如今他裝成乖乖兒子聽老爹話的話,還會有誰信?
不如表現得敢作敢為,但表現得坦誠不等於蠢。
“兒臣如今能直面海運中暗藏的危機,全憑父皇十幾年的苦心庇護。”
朱棣緩緩道來,“父皇將方國珍手下海運勢力收歸大明所有,令其徹底衷心於朱家,而融合最需要的是時間。從洪武初年一步步走到今天,假以時日,那些人就成了可用之才。兒臣無不感念父愛如山。”
簡單說來,洪武初年大明剛剛建國,地方勢力歸順後,舊部的可信度不高,但時間會讓一切發生變化。
這些年,威望甚大的功勳武將或是自然老死了,或是半途被朱元璋給廢了。
經過一番權力更疊,等到永樂帝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本來不可用的官兵已經變得可用。
至於朱元璋最初打壓方國珍等舊部時,有沒有主觀上想過讓那些底層官兵有一天被繼任者所用,讓他們出使西洋?
水鏡沒出現前朱元璋想讓朱允炆繼位,朱允炆會搞七下西洋嗎?可能性很低。那也就不存在皇爺爺幫孫子安排得如此長遠。
有的事,看破不說破。
朱棣很懂什麽話不該講。
“哼!”
朱元璋冷哼出聲,似乎沒被這番話安撫到。
他又說,“厚往薄來是朝貢規矩。去往西洋耗費頗大,又當怎麽說?”
此問一出,朱棣正欲對答,卻被老爹瞪了一眼。
“你給朕安靜一會。”
朱元璋沒給朱棣發言機會,看向了其他兒子,“你們呢?有誰想說點什麽嗎?”
沒人立即出聲。
殿內氣氛越發壓抑,朱元璋的臉色也越發陰沈。
朱棡覺得朱棣這次恐怕要栽。
有的實情絕對說不得,必須揣著明白裝糊塗,而朱棣剛剛講出的那部分已然是在老虎頭上拔毛,惹怒了朱元璋。
此時,寧王朱權開口了。
“有關下西洋能獲得哪些錢財上的利益,兒臣私以為不必太擔憂虧損。大明對藩屬國,厚往薄來是事實,可後來還跟了一句——互市交易。貢與市相伴而生,不可能在錢財上只出不進。”
大明的好東西能高價賣出去,對方還不覺得貴。藩屬國會用香料、胡椒等在大明賣高價的物品來換。
當然肯定有人反對,因為會觸碰一些人的利益。
互市交易具體如何定價,所賺的錢財是入國庫或是入皇帝的內帑,其中怎麽分配平衡,那些又是後話了。
這番分析不是多麽深奧的學問,只看有沒有人敢頂著朱元璋給的壓力說出來。
朱權說完,寂靜仍在蔓延。
朱棣卻知道氣氛輕松了一些。
他看向朱元璋,見老爹沒有再封他的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比起賺錢多少,先要處理的是海盜。陳祖義此賊盤踞西洋十幾年,對他的高價懸賞不停,至今卻沒人將其擒獲。如果大明使團出行,此賊是一大隱患。務必要一舉拿下,讓西洋諸國嘆服大明軍威。”
這話講完,安靜的氣氛又維持了好一會。
朱元璋卻突然變了臉,陰沈表情一掃而空。
他轉向了朱棡,“老三,你都聽到了吧。你提出的出洋弊端,其實能找到一些解決方法。接下去你就仔細斟酌如何妥當處理出洋問題。”
朱棡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滿眼的不可思議。
這是什麽意思?父皇其實是支持出海的?本以為自己的奏折是順應了父皇海禁策略,哪裏想到結果南轅北轍。
為什麽?想不通!
父皇以前喜歡與偏愛的,從來都不是與他對著幹的兒子啊!
朱棡被朱元璋一棒悶棍敲暈了,其餘人都若有所思。
此時,朱元璋把今天瞧到的水鏡內容有選擇性地說了出來,暫時沒有提起他對工業革命的不解與憂慮。
隱去這一條,其他都說了。
“現在有一次留言機會,朕欲獲知史上大明可能遭遇的坎坷。從這次的水鏡影像來看,朱祁鎮此人身上必有一劫。
你們想一想要怎麽留言,大膽點說,集思廣益,控制在二十字以內。只一條要求,所留評論務必要引起後世人的表達欲,讓他們跟著發表意見才行。”
朱元璋拋出問題,掃視兒子們。
老三朱棡還有點沒回過神來,其他人多是在認真思考。
呦!不對,有一個人在走神。
就見朱樉興致缺缺,濫竽充數般垂著腦袋,他似乎在思考,其實是發呆。
這個老二!
朱元璋心頭竄出一股火氣。
要說朱樉小時候是非常聰慧且英武不凡,但是自從成年就藩,他的性情就變了。或者說是暴露本性,大興土木,完全不顧百姓疾苦,行事荒唐。
自從一個月前看了水鏡,朱樉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後又變了性子,就像是霜打的茄子。
他變得萬事不管了,整天想的就是兩件事,弄清自己怎麽死的以及怎麽活得久一點。
丹藥是不敢吃的,老十朱檀三年前嗑丹藥嗑死了。
朱樉該是知道自己以往行為有多不端,恨他的人不少,近一個月變得清心寡欲甚至開始吃素。又一邊讓護衛們使勁鍛煉,增加守衛的本事。
朱元璋瞧不慣二兒子一臉明天就要見閻王的狀態。
自己也知道了洪武帝史上在洪武三十一駕崩,沒像朱樉一樣丟了魂。日子所剩不多,就更要抓緊時間好好過。
這會故意點名,“朱樉!你在做什麽春秋大夢,現在把我的話都當做耳旁風了。立刻、馬上,你說該留什麽評論。”
朱樉冷不丁被提問,沒時間回神多想,脫口而出:
“留評?我、我知道。就說「朱祁鎮其實挺英勇,有人反駁,來比史料」,控制在二十個字以內了。父皇,我有認真聆聽您的教誨,真的。您剛剛教了該怎麽釣魚上鉤。”
剛剛,朱元璋對朱棡和顏悅色又對朱棣黑臉,何嘗不是釣魚引出他們的心裏話。
朱樉立刻活學活用,想出了這條評論。
後世人不喜朱祁鎮,那就故意和他們反著來,要看他們怎麽反駁。
這下,眾人齊齊看向朱樉。是該說他傻呢?還是聰明呢?
作者有話說:
①數據參考《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陳曉珊·著。
其中,也以《西洋朝貢典錄》的黃省家族為例,對洪武時代的海運人員構成進行研究。
洪武年間多是用淮西內陸的官兵。等到永樂年間下西洋時,則是用了那些歸順大明的其他沿海勢力舊部。在經歷了洪武帝一朝後,這些人基本歸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朱元璋等兒子們排排坐好,沒有開門見山對眾人提起給水鏡留評,而像是搞月度考試一般,話接上回。
“距離你們欣賞水鏡影像過去一個月了,想來都已經冷靜下來了。現在說說有什麽新的想法。這一個月總不能是吃喝玩樂白過的。”
近一個月,朝堂上爆發了藍玉案,正在大肆清掃相關謀反相關人員。
藩王們非常安靜,沒有一個攪合其中。有的人深怕惹禍上身,有的人是被水鏡砸暈沒回神。
朱元璋先點名了朱棡,“老三,上次你提到不要輕易派人出洋,朕讓你查一查水師的情況,你有什麽新想法嗎?”
朱棡義正詞嚴地說:“兒臣調查水師之後,更以為出使西洋之舉不可輕易做。”
緊接著他就擺出了數據。
“海上多危險,洪武七年六月一場風暴,造成了海運軍官的七百十七人死亡;洪武十五年五月,統計的溺死者人數又高達兩百。”①
“另外,根據兒臣初步估算,出使西洋一次若以兩萬人數計,船只至少需要上百艘。
不含給藩屬國的賞賜,出行一次的耗費都要百萬兩白銀以上。下西洋既勞民又傷財,豈可輕易進行。”
朱棡將更詳細的內容寫成了奏折,這就交給了朱元璋。
他特意看了一眼朱棣,意有所指:“震懾四海固然重要,但若太過就變成了好大喜功。”
朱元璋翻了翻老三遞上的奏折,這些數字倒也不誇張。
如今,大明水師負責從江南走海路運糧去遼東。人員傷亡、船只的維修與新造、路途開銷等等費用,全部有據可查。
正是因此,他原本決定在遼東屯田初見成效後就叫停海運,但新一集的水鏡內容隱隱透出了後世“海權”的重要性。
評論中有一句“不可能想到三百多年後被視為奇巧淫技的技術與工業革命聯系上”,那句話仿佛將一扇黑色大門杵在了他的面前。
神秘大門緊緊關閉著,它的背後是未知。
朱元璋嗅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不安氣息。
《周易》雲:“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那麽工業革命,它又是哪一種改朝換代?為什麽聞所未聞?距今居然只剩三百多年,大明會不會正好趕上了?
人一旦看得長遠了,就知道不能只關註眼前的得與失。
“老三說得不錯。”
朱元璋一邊認真讚同朱棡指出的下西洋弊端,一邊卻暗道人不能只看眼前。
就像他把子孫後代的名字怎麽起都想好了,按照五行規律給安排妥當,安排到了二十輩。
算算時間,差不多能是能撞上工業革命。名字都想得那麽遠,對於其他危機,既然看到了就不能視而不見。
朱棡渾然不知朱元璋的心變了,他得到父皇的認同,矜持地笑了,控制住沒有露出得意的情緒。
朱元璋環視眾人,又問:“對於老三說的,你們有什麽補充嗎?”
屋內一時間安靜。
老二朱樉撇了撇嘴,直接把「您老都認同了,誰敢隨便提反對意見」寫在臉上。
朱元璋不鹹不淡地點名朱棣,“老四,你說呢?永樂帝命人七下西洋,你該不會眼神不好,看不見其中弊端吧?”
朱棣已經逐漸習慣來自朱元璋的不陰不陽,他用最平靜的語氣講出了最說不得的話。
“兒臣以為二哥的調查流於表面。海上傷亡是多,但造成人員死亡的原因不能只從天災去解釋。
這也與大明水師如今的構成相關,多是內陸的官兵。他們之中很多人出海前就沒見過大海,更不談海上經驗豐富,難免就傷亡多了。”
此話一出,全場死寂。
朱橚、朱柏、朱桂、朱權都隱晦地向四哥投去相當覆雜的一瞥。
——不愧是會造反的永樂帝,居然敢當面直指父皇的決策弊端。勇!真的勇!
大明水師是朱元璋一手發展壯大的。
成立水師為了打仗,基本要求就是衷心,最初來自淮西之地的官兵比重很大。
這些官兵或能適應河運,但對海運真的不夠熟悉。
對於海運熟悉的是什麽人?
是方國珍的部下。
方家世代行船,一直以海運販鹽為生。
元末,方國珍割據浙東,是反元的一大勢力。明初投誠朱元璋後,他的手下船隊都被大明收編。
問題在於朱元璋能對那些人能完全放心嗎?
肯定不能,更不能把運送糧食去遼東的重任交於他們。
如此一來,過去十幾年來的海運主力其實都是內陸官兵。
如果說海上風浪是天災,造成海運傷亡數字頗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人為造成的。
此中實情,朱元璋明白,所以他曾經想過停止海運。
朱棡去調查水師情況時,分析出這一層的傷亡原因嗎?如果說分析不出是傻,但想到了又怎麽敢說呢?
畢竟,近年來朱元璋的脾氣真的不和善。
這種原因往深了詮釋,不等於說父皇對底層官兵的性命視若無睹。
眼下,朱棣竟然直言不諱地講出來了!
其餘十二個兄弟都被嚇了一跳,大氣不敢喘,豎著耳朵就等朱元璋發飆。
“呵!”
朱元璋冷聲道,“朱棣,你倒是越活越誠實了。”
直呼其名了!
生氣了,絕對是生氣了!
朱棣沒在怕的。永樂帝就連朱元璋最忌諱的造反都做了,如今他裝成乖乖兒子聽老爹話的話,還會有誰信?
不如表現得敢作敢為,但表現得坦誠不等於蠢。
“兒臣如今能直面海運中暗藏的危機,全憑父皇十幾年的苦心庇護。”
朱棣緩緩道來,“父皇將方國珍手下海運勢力收歸大明所有,令其徹底衷心於朱家,而融合最需要的是時間。從洪武初年一步步走到今天,假以時日,那些人就成了可用之才。兒臣無不感念父愛如山。”
簡單說來,洪武初年大明剛剛建國,地方勢力歸順後,舊部的可信度不高,但時間會讓一切發生變化。
這些年,威望甚大的功勳武將或是自然老死了,或是半途被朱元璋給廢了。
經過一番權力更疊,等到永樂帝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本來不可用的官兵已經變得可用。
至於朱元璋最初打壓方國珍等舊部時,有沒有主觀上想過讓那些底層官兵有一天被繼任者所用,讓他們出使西洋?
水鏡沒出現前朱元璋想讓朱允炆繼位,朱允炆會搞七下西洋嗎?可能性很低。那也就不存在皇爺爺幫孫子安排得如此長遠。
有的事,看破不說破。
朱棣很懂什麽話不該講。
“哼!”
朱元璋冷哼出聲,似乎沒被這番話安撫到。
他又說,“厚往薄來是朝貢規矩。去往西洋耗費頗大,又當怎麽說?”
此問一出,朱棣正欲對答,卻被老爹瞪了一眼。
“你給朕安靜一會。”
朱元璋沒給朱棣發言機會,看向了其他兒子,“你們呢?有誰想說點什麽嗎?”
沒人立即出聲。
殿內氣氛越發壓抑,朱元璋的臉色也越發陰沈。
朱棡覺得朱棣這次恐怕要栽。
有的實情絕對說不得,必須揣著明白裝糊塗,而朱棣剛剛講出的那部分已然是在老虎頭上拔毛,惹怒了朱元璋。
此時,寧王朱權開口了。
“有關下西洋能獲得哪些錢財上的利益,兒臣私以為不必太擔憂虧損。大明對藩屬國,厚往薄來是事實,可後來還跟了一句——互市交易。貢與市相伴而生,不可能在錢財上只出不進。”
大明的好東西能高價賣出去,對方還不覺得貴。藩屬國會用香料、胡椒等在大明賣高價的物品來換。
當然肯定有人反對,因為會觸碰一些人的利益。
互市交易具體如何定價,所賺的錢財是入國庫或是入皇帝的內帑,其中怎麽分配平衡,那些又是後話了。
這番分析不是多麽深奧的學問,只看有沒有人敢頂著朱元璋給的壓力說出來。
朱權說完,寂靜仍在蔓延。
朱棣卻知道氣氛輕松了一些。
他看向朱元璋,見老爹沒有再封他的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比起賺錢多少,先要處理的是海盜。陳祖義此賊盤踞西洋十幾年,對他的高價懸賞不停,至今卻沒人將其擒獲。如果大明使團出行,此賊是一大隱患。務必要一舉拿下,讓西洋諸國嘆服大明軍威。”
這話講完,安靜的氣氛又維持了好一會。
朱元璋卻突然變了臉,陰沈表情一掃而空。
他轉向了朱棡,“老三,你都聽到了吧。你提出的出洋弊端,其實能找到一些解決方法。接下去你就仔細斟酌如何妥當處理出洋問題。”
朱棡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滿眼的不可思議。
這是什麽意思?父皇其實是支持出海的?本以為自己的奏折是順應了父皇海禁策略,哪裏想到結果南轅北轍。
為什麽?想不通!
父皇以前喜歡與偏愛的,從來都不是與他對著幹的兒子啊!
朱棡被朱元璋一棒悶棍敲暈了,其餘人都若有所思。
此時,朱元璋把今天瞧到的水鏡內容有選擇性地說了出來,暫時沒有提起他對工業革命的不解與憂慮。
隱去這一條,其他都說了。
“現在有一次留言機會,朕欲獲知史上大明可能遭遇的坎坷。從這次的水鏡影像來看,朱祁鎮此人身上必有一劫。
你們想一想要怎麽留言,大膽點說,集思廣益,控制在二十字以內。只一條要求,所留評論務必要引起後世人的表達欲,讓他們跟著發表意見才行。”
朱元璋拋出問題,掃視兒子們。
老三朱棡還有點沒回過神來,其他人多是在認真思考。
呦!不對,有一個人在走神。
就見朱樉興致缺缺,濫竽充數般垂著腦袋,他似乎在思考,其實是發呆。
這個老二!
朱元璋心頭竄出一股火氣。
要說朱樉小時候是非常聰慧且英武不凡,但是自從成年就藩,他的性情就變了。或者說是暴露本性,大興土木,完全不顧百姓疾苦,行事荒唐。
自從一個月前看了水鏡,朱樉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後又變了性子,就像是霜打的茄子。
他變得萬事不管了,整天想的就是兩件事,弄清自己怎麽死的以及怎麽活得久一點。
丹藥是不敢吃的,老十朱檀三年前嗑丹藥嗑死了。
朱樉該是知道自己以往行為有多不端,恨他的人不少,近一個月變得清心寡欲甚至開始吃素。又一邊讓護衛們使勁鍛煉,增加守衛的本事。
朱元璋瞧不慣二兒子一臉明天就要見閻王的狀態。
自己也知道了洪武帝史上在洪武三十一駕崩,沒像朱樉一樣丟了魂。日子所剩不多,就更要抓緊時間好好過。
這會故意點名,“朱樉!你在做什麽春秋大夢,現在把我的話都當做耳旁風了。立刻、馬上,你說該留什麽評論。”
朱樉冷不丁被提問,沒時間回神多想,脫口而出:
“留評?我、我知道。就說「朱祁鎮其實挺英勇,有人反駁,來比史料」,控制在二十個字以內了。父皇,我有認真聆聽您的教誨,真的。您剛剛教了該怎麽釣魚上鉤。”
剛剛,朱元璋對朱棡和顏悅色又對朱棣黑臉,何嘗不是釣魚引出他們的心裏話。
朱樉立刻活學活用,想出了這條評論。
後世人不喜朱祁鎮,那就故意和他們反著來,要看他們怎麽反駁。
這下,眾人齊齊看向朱樉。是該說他傻呢?還是聰明呢?
作者有話說:
①數據參考《長風破浪——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研究》,陳曉珊·著。
其中,也以《西洋朝貢典錄》的黃省家族為例,對洪武時代的海運人員構成進行研究。
洪武年間多是用淮西內陸的官兵。等到永樂年間下西洋時,則是用了那些歸順大明的其他沿海勢力舊部。在經歷了洪武帝一朝後,這些人基本歸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