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40章 我在紅樓當公主111

關燈
秋高氣爽,大雁南飛,一輛輛馬車順著前兩年剛剛鋪成的水泥路面向著著城外行去,這些馬車的規制明顯不俗,最後面的也是朱輪青幨,前面的,要麽是金幨紅蓋,要麽就是紅幨紅蓋,乍一看,還以為是宗室女性集體出行。

事實上也差不多,這一行女子中,起碼也有個鄉君的封號,不過,除了為首的那個之外,其他的都不是真正的宗室。

這些自然是風瑜可卿她們一行,可卿如今已經一十多歲,秋收剛剛結束,她們莊子上的各種作物還有各種器具,都大放異彩,即便是最挑剔的人,也得說負責這些事情的女子都是國之棟梁,別說什麽巾幗不讓須眉了,那等須眉男兒,遇到這等女子,簡直應該羞愧得去ziha!因著她們立下的功勞,徒景辰不僅將她們一一冊封,還給了恩典,開放南山行宮半個月,許她們盡情游玩,這才有了這般盛況。

風瑜這些年拿出了幾種土化肥的配方,不過在工業時代到來之前,這些土化肥其實產量也有限,所以,風瑜找了海商,從那些候鳥經常落腳的海島上開采糞石,這些糞石粉碎之後就是上好的肥料,加上各地皇莊上培育出來的雜交良種,如今一畝地能產水稻七八百斤,小麥四五百斤。蟲害也是個問題,風瑜一方面搞出了人工孵化技術,讓民間可以用更低的成本養殖雞鴨等家禽,將家禽散入地頭,啄食各種害蟲,另一方面,又弄出了一種蟲梳,用這個在地裏面梳理禾苗,就能將附著在禾苗上的蟲子梳出來。

現在農業技術的發展已經在倒逼鋼鐵冶煉了,畢竟,那些農業機器雖說有的可以用木頭,但是很多關鍵的地方還是要用鋼鐵的,如今柳芾已經破除了駙馬不得領實職的潛規則,正式領了工部的職司,帶著一幫人熱火朝天地搞起了小高爐,然後琢磨著先將煤炭變成焦炭,好提升爐溫,提高鋼鐵的質量。柳炯也跟柳湘蓮一起按照風瑜給的提示,琢磨著能不能先搞個能投入使用的蒸汽機來。

這也讓許多讀書人無所適從,說這些都是奇技淫巧吧,但是似乎整個大齊從上到下都能從中得利,最重要的是,從民間到官場,工匠都開始吃香起來,工部那邊,好些原本只能埋頭幹活,一個不好就要背鍋的大匠一下子就成了香餑餑,以至於翻身做主了,不再被那些上頭的官吏轄制,有了極大的自主權,相應的,所得到的名聲和收入也提升了許多。畢竟,本朝又沒有強行綁定職業,也不能說你給工部做了大匠,就不能再在別處做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不說江南那些富商大賈,便是京中那些宗親勳貴,一個個瞧著兩個公主府的動靜,都是眼珠子發紅。如今天下太平,朝堂上也沒多少事情,對於這些宗親勳貴來說,也沒法爭權,那不就只能逐利了嘛!比起那等兼並土地,巧取豪奪的手段,找些能工巧匠,再有一些好主意,甚至哪怕就是跟著兩個公主府跟風呢,只要速度足夠快,都能攫取足夠的利益,而且也不會傷了名聲,誰不樂意呢!。

另外就是在地方上,大家也不一門心思只想要讀什麽聖賢書了,畢竟,科舉這種事情,真不是那麽容易的,三年也就是三百個進士,一百年也才一萬個,而如今大齊有多少人呢?已經是破億了,也就是說,一萬個人裏頭,都別想有一個進士,這裏頭還得去掉那些世代書香的人家,對於寒門子弟來說,十萬個人去參加科舉,都未必能中一個進士,底層百姓更是如此。

因此,對於中下層來說,現在更劃算的就是在蒙學裏頭讀幾年書,認識一些常用字,會基本的算術,然後進那些大作坊,跟著老師傅學手藝,學個幾年,工錢就幾乎能滿足一家人的生活了,若是再娶一個自個有紡織機或者是在織坊做工的媳婦,那麽,一家子就算是成了當地的殷實人家了。若是有資質,有運道,能做大匠,那就更了不得了,哪個工坊出了個大匠不得供著啊!

儒家本來就是一個一直在不斷改良的學問,因此,現在儒家的學問開始以空談為恥,開始講究實學。尤其,民間女子在經濟生活中開始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理學便開始變得不合時宜起來。原本前朝中後期,心學出現了興盛的情況,但是一直以來,心學並沒有成為主流,也就是在民間講學罷了,而如今,心學打著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名頭開始卷土重來,朝堂上,也有許多人轉變立場,變成了心學的擁躉。一些家中本身就有各種作坊,或者是與這些行當有著一定聯系的學子,更是也開始研究起了這些學問。

他們這些人原本基礎不錯,又見識廣博,還找來了海外傳教士帶來的各種關於自然科學的書籍,覺得別人翻譯得不準,還自己翻譯。另外,風瑜和可卿撰寫的一部分教材也難免外流了一部分。

不過,比起他們這樣暫時還很難成體系的學習,這些年陸續投入到可卿風瑜門下的那些女子進度還是要強許多的。像是黛玉,要不是因為是臣子之女,也不會僅僅只是冊封了一個郡主。實際上,風瑜曾經建議給個正經的官職甚至是爵位,給女子封爵並非沒有先例,秦漢的時候都有這樣的事情。以前這些人還沒有現在這些女子的功勞呢,怎麽她們能封爵,輪到現在就不能了?

徒景辰對此倒是挺有想法,在他看來,無論男女,只要能給自己做事,那封誰不是封呢?相比較而言,給女子封爵其實成本還更低一些,但是,這種事情,在朝堂上卻是很難通過的,所以,得緩緩圖之才行。像是郡主、縣主、鄉君這樣的冊封,在朝堂上通過卻很簡單,說白了,這些冊封聽起來好聽,實際上沒有實權,也不需要支出太多,甚至,更多的支出是從宗人府走,所以,即便是再食古不化的人,也不好多說什麽,畢竟人家做出了這樣大的貢獻,你連這點名位都不給,那你才做了多少事情,又怎麽有臉面忝居高位呢?

對於這群女子來說,她們倒是對如今所得到的待遇已經是心滿意足,畢竟,她們從來沒想過,女子也能因功封爵,如今能靠著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靠著自己的父兄得到如今的地位,她們已經能夠揚眉吐氣。

只是叫人詬病的是,這些女子在有了一定的地位之後,壓根就不樂意出嫁了。

像是黛玉,林家這邊倒是非常開明,當初允許黛玉跟著可卿搞農業,就做好了一輩子養著黛玉的準備。何況,就像是豐國公主許諾不嫁之後,頓時各項待遇愈發水漲船高,哪怕很多人知道,長寧公主幹得不比豐國公主差,但是在許多事情上,還是差了一點。黛玉作為林家女,跟外嫁成為別家婦,一個是給娘家帶來榮耀,一個卻是給夫家帶來榮耀,區別大了去了!

其他人家有見識的也是這樣的想法,與其花一大筆嫁妝將女兒送到其他人家裏做牛做馬,還不如留女兒在家裏呢,她自個有俸祿,有名聲,有能力,在家還能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嫁人之後,這些年的辛苦就只能是夫家名聲上的一個點綴,如我家如何如何,人家於國有功的縣主鄉君都搶著嫁……這不是掉價嘛!

也就是一些半上不下的人家為此發愁,他們家裏養個女兒,很多時候其實就是為了有個好親事,結果如今女兒比兒子還出息,兒子出去了,都要被人笑話,然後還有些不懷好意或者根本就是滿肚子壞水的人明裏暗裏擠兌嘲諷,頓時就後悔起來,覺得女兒再出息有什麽用,到了這個年紀還嫁不出去,簡直就是恥辱雲雲。

對於這樣的人家,可卿的做法就是,直接找了徒景辰,給這些女子賜宅賜產,讓她們可以單獨立戶,誰想要來嘰嘰歪歪,你也要有資格上門才行,你能借著血脈親情一次兩次上門說教乃至辱罵,難道還能十次八次上門不成!

像是薛寶琴,她母親和兄長倒是對於她不嫁的事情沒什麽意見,畢竟當年出過梅家的事情,薛寶琴難免對婚姻失去信心,何況,薛寶琴如今也是鄉君了,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資質其實在一眾女官中算不上出眾,因此這些年來,只專攻於一樣作物的改良,那就是玉米,這種作物也是海外的舶來品,這個時候,其實產量很一般,一根桿子上能有七八個穗,但是玉米穗並不大,上面的玉米粒也是稀稀拉拉,因此民間其實並不樂意多種。薛寶琴運氣不錯,找到了幾種性狀比較突出的親本,通過數年之間反覆雜交,終於培育出了一種大穗、早熟的硬粒玉米品種,一下子將玉米的產量提升了一倍多,通過測試,最後發現,玉米比起稻麥更耐存儲,風瑜又嘗試著用玉米芯制糖大獲成功,如此,玉米的經濟價值就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薛寶琴因此獲封鄉君。

這時候,梅家舔著臉上門重提婚事,被薛家拒絕後就在背後各種詆毀,薛氏族人也想要從中分一杯羹,見薛蝌不同意,也是各種小動作不斷,等到聖上賜下宅邸之後,薛寶琴就幹脆帶著母親搬了過去,薛蝌也在鄉君府旁邊買了個宅子,帶著妻兒住了過去,這才省了許多麻煩。

薛寶琴春風得意,薛寶釵那邊卻是一地雞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