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1)
關燈
小
中
大
皇帝離宮當日, 養心殿平時負責擬旨傳旨的太監送來一道聖旨,戰戰兢兢地道:“這是晉封宋閣老為次輔的旨意, 皇上前幾日讓小的擬旨, 但這幾日一直沒提,奴才顧著幫忙打點行裝什麽的,竟也忘了。”
裴行昭無語了一下, “這是皇上早就與哀家、首輔定下的事,去傳旨吧。”
“是!”
隨後幾日, 百官有重要的事去內閣值房找閣員,有重要又需要抓緊的事, 便由閣員陪著到清涼殿,請太後示下。倒也都很快適應了皇帝不在朝堂的情形。
皇帝在朝天觀住下的第三日, 派人傳信回來,說他向道長請教完一些問題之後, 就開始閉關修行。
閉關, 便是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中,打坐,修煉心法, 一般起初的階段想走火入魔也難,便不用人護著, 只需要仆從將水和飯食放在門外,小小的告一段落,心神回歸到現實之中才用飯,而不似平時一樣,到了飯點兒就吃。
在裴行昭看來, 這對皇帝來說是非常吃苦的事兒, 也屬實不知道修道是怎麽個修法, 修煉時心神會得到怎樣的愉悅之情。偶爾好奇,卻從不深究,萬一感興趣,也開始修道,張閣老可就要氣得找不著北了。
她對傳話的人說聲知道了,又問皇帝有沒有問起政務。如果問起,她就寫封回信,交代一下。
傳話的人說沒有,皇上請太後娘娘保重鳳體,萬事全都仰仗您了。
裴行昭默了下,打賞之後遣了他。也不知道做過帝王的人死了之後,能不能看到人世間的情形。先帝要是看得到,會不會氣得倒仰?
三月的最後一天,官員休沐。
阿蠻、阿嫵、李江海留在壽康宮,忙著整理書房,要把裴行昭常看的書和文具搬到清涼殿。
楊攸和韓琳回到京城,進宮覆命。
裴行昭遣了宮人,把手裏的折子放到一邊,吩咐她們平身,沒好氣地道:“到了那邊,不及時傳消息回來,也算有情可原。回來又用了這麽多天,你們是坐著八擡大轎回來的麽?”
二人俱是理虧地笑,韓琳小聲道:“這事兒不怪郡主,怪我。我不一向是這樣的麽,辦完差事都要玩兒幾天才回來。”
裴行昭看著楊攸,“她是去賭了,還是去青樓了?”
“去、去青樓?”楊攸直接磕巴了,訝然地睜大眼睛,這是她從沒聽說過的。
“有什麽好稀奇的,沒去過小倌樓,我已經燒高香了。”
“太後娘娘!”韓琳委屈兮兮地望著裴行昭,“我這回既沒賭,也沒找名妓喝酒,是去辦了點兒私事。您還記不記得,我提過一個老道士?他手裏好多稀奇古怪的圖,都藏在密室裏。下棋贏了我之後,拿著我給他的一把金葉子雲游去了……”
“收你金葉子?”這次輪到裴行昭訝然了,那到底是個什麽道士?
“是啊,這算什麽,他只要手裏有錢,就去享受大魚大肉,他那一派,一個月只吃十天素齋,他從來陽奉陰違。”
裴行昭也算是長見識了,“不管那些。人家雲游去,關你什麽事兒?”
韓琳答道:“我去做賊了。他那裏我去探過好幾次路,機關消息都摸清楚了,這回就帶著幹糧,在他密室裏悶了幾日,看他藏的那些圖了。”
“這又是為什麽?”
韓琳晃了晃小腦瓜,“就想瞧瞧有沒有藏寶圖,真有的話,那就拿回宮裏,也省得你們總愁國庫空虛,絞盡腦汁地想法子。但是……”她悻悻的甩了甩手,“沒有,只有在宅邸道觀寺廟那種地方,布陣挖密道密室的圖,再就是一些地形圖、堪輿圖。”
裴行昭笑出來,“你啊。我也就做做那種夢,你還真去幹這種事兒了。”
韓琳見她沒生氣,放松下來,“反正也沒什麽事兒。只是楊姐姐擔心我闖禍,堅持要一起去一起回,陪了我好幾天,看圖看得眼發花。”
喚楊攸楊姐姐,看起來兩個女孩子相處得還不錯。裴行昭點了點頭,“花了多少金葉子,我給你補上。”
韓琳擺了擺小手,“不用,下回我去賭坊……”話說到一半,意識到失言了,惱火地咬住舌尖,又揉了揉眼睛——乏得厲害,腦子真的不太清醒。
裴行昭笑微微地看著她,“你敢再去賭坊,就到沈幫主名下的賭坊當老板得了。我不要你了,省得被你氣死。”
“好、吧,我不去賭了。”
“也不準去青樓喝酒。”
“……哦。”
“找阿嫵拿錢去。還給你備了一匹寶馬,一個小酒壺,一張好弓,就是你總想搶走的那張弓。”
“真的啊?”韓琳立時雙眼放光、笑靨如花,也顧不得楊攸還在,跑上漢白玉石階,緊緊地抱了裴行昭一下,“我就知道,我師父最好了!我練騎射去!”說話間,已撒著歡兒地跑了。
“個毛孩子。”裴行昭啼笑皆非。
楊攸忍俊不禁。
裴行昭起身,對楊攸打了個手勢,“到裏面說說話。”
兩人到了宴息室。
裴行昭取出一壇酒,兩個酒杯,茶幾上本就有幾色幹果,便充作下酒的小菜。
幹了第一杯酒,裴行昭問道:“心裏舒坦些沒有?”
“嗯。”楊攸點了點頭,“不見得人死了就什麽都看淡看開,可起碼輕松了一些,確定他不能再膈應我。”停了停,說起另一回事,“韓琳的箭法真好。”
“這回又是用箭處置的人?”韓琳在信裏只說,要把徐興南點天燈,再炸得屍骨無存。
“是啊,她手特別穩,應該是特別冷靜的緣故。”
“板著她喝酒,也是怕她總當醉貓,久了手就不穩了。”裴行昭一笑,“到底才十五,七歲才開始正經習武,沒到由著性子喝酒的年月。”
“也對。”
“得跟你說一聲,我把你娘訓了一通。”
楊攸逸出愉悅的笑聲,“進了城門後,親信跟著我們走了一段,告訴我了,說我娘現在有個過日子的樣兒了。我真得謝謝您,不然早晚被她氣死。”頓了頓,又納悶兒,“她到底是怎麽了?出事之後,好幾個月每天哭一場,後來就跟中了邪似的,順著她就得拆家,不順著她就絮絮叨叨、絮絮叨叨……”語畢搖了搖頭,不想再回顧。
裴行昭還是那種猜測,“被壓垮了吧?快四十的人了,一連失去兩個頂梁柱,她絮叨犯渾也算給自己找了個事兒。不像我們打過仗的,遇事再傷心也能消化掉,也不像心性堅韌經得起事兒的,她能怎樣?”
“也只能這麽想。”楊攸嘆了口氣,“真該早請您對付她。”
裴行昭笑道:“太後能收拾她,裴郡主就夠嗆了,保不齊她比我還有理。”
楊攸也笑,“才怪。”
裴行昭問道:“雁臨已經到金吾衛當差了,你呢?想到哪裏?”
“我聽您的。”
“上回你提暗衛親衛的事兒,我是沒好氣才那樣說,但也真不會讓你當那種差。和這回一樣有兇險的情形很多,韓琳樂此不疲,但你不同,有家有業的。”
“那您打算把我放哪兒?”
“自己就沒有想去的地方?雁臨就滿心滿意地想到錦衣衛,被否了才退而求其次。”
楊攸看著裴行昭,欲言又止,隨後笑了笑,“一時真想不出。”
裴行昭留意到了她神色間閃過猶豫掙紮,但是暫且擱下,“到驍騎衛如何?上回跟顏大統領一起吃飯,他說驍騎衛那幫小子缺個會操練的人,近來瞧著少了銳氣,多了懶散。”
“那我就過去當差。練兵的法子,我自認跟您學到了很多,還算有些心得。”
“成啊,十二衛裏,有一支像模像樣的,別的就會跟著較勁,慢慢的就都生龍活虎的了。”裴行昭道,“明日傳旨到你府裏。”
“嗯!”
裴行昭和她碰了碰杯,再喝盡一杯酒,“瞧著你似乎還有什麽為難的事,不方便跟我說,還是不知道從何說起?”
楊攸為彼此倒上酒,沈了沈,道:“其實,我還想查清楚一些事。”
“嗯,慢慢說。”
楊攸輕聲道:“不瞞您說,有很久了,我就像是個防賊的,瞧著身邊哪個人都不對,懷疑哪一個都可能是賊。也只是心裏像個防賊的,實際上根本兼顧不到,不乏心思恍惚的時候,能把公務應付得不出大錯便已是勉為其難。”
“這又怎麽說?”裴行昭端著酒杯,身形倚著雕花座椅靠椅,顯得舒適而悠閑,是不介意長談的意態。
“您近來所作的種種,都是因我哥哥和陸將軍的冤案而起,但您的用意,的確是為了警示世人,再不可輕易起謀害忠良之心,可是,僅止於此麽?”
裴行昭眼眸微瞇,“說說你的猜測。”
“在世人看來,您為那樁案子已經做得太多,已經將參與構陷的人全部殺盡,可以放下這塊心病,專心於政務了。但我不這麽認為。”
裴行昭似笑非笑,喝了一口酒。
楊攸又道:“那些被您處決的人,就是罪魁禍首麽?不見得。”她視線筆直地望著裴行昭,目光清明,神色真摯,“您始終在找的,應該是引發案子發生的人,包括那些背叛我哥哥和陸將軍的人,但一定還有別人參與,不然,那案子發生不了;不然,在我這兒是無法說得通的。”
裴行昭唇角揚了揚,笑意中有著幾分傷感,卻只是問:“你想怎樣?”
楊攸的語聲輕的似這時節的風,“之前,那個畜生害得我幾乎成為刀俎下的魚肉,被欺辱了去。擱在平時,我應該也不至於介懷到這地步,當被臭蟲咬了一下便是了,會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可發生的時候,哥哥身陷囹圄,父親病重,您在軍中禦敵,沒可能騰出手,我走投無路,又經了那件事,有時真的是憤懣得快瘋了,心裏常這樣罵自己:沒出息,沒腦子,睜眼瞎。”
裴行昭很是心疼。韓琳沒在信中提及楊攸到底受了什麽委屈,但一定是令人聽了便怒火中燒,不然,那孩子也不可能用弓箭懲處猶不解氣,還要在那之後用極刑。
十三歲就跟在她身邊的女孩子,一點點成長,一步步變得沈穩內斂,不要說是楊楚成的妹妹,便是不是,她也會視為不可失的手足。
楊攸垂了眼瞼,言語隨著思緒流淌而出:“我大抵也是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所至,應該做正經事,不論是在公務上更加幹練,還是著手始終橫亙於心的疑影兒,可我偏就不能有個正經的樣子。
“我總是嫌惡那兩個色中厲鬼:徐興南、他那個上峰,更是時時刻刻厭惡自己。
“現在想想,我應該也是經不起事兒的,用那些做理由,不能面對父兄的先後故去,不能為他們做那些該做的事:昭雪,緝拿處決涉案人員。
“我對自己失望到了什麽份兒上,沒法兒說清。每回聽到您這邊又有什麽動向,又為哥哥做了什麽,都會又哭又笑又恨自己。我連給您一點點幫襯都做不到,好像那是您一個人的事兒似的。
“這樣的日子久了,就更沒出息了。這回的事情,起先我想的是,您看我這麽沒出息,大抵會放任自流,至多成全我殺了徐興南這一事,隨後就讓我自生自滅。
“那麽,我倒是可以專心做我早就該做的事情了,最起碼,我得知道,那個案子到底是怎麽發生的?哥哥和陸將軍怎麽會去所謂的幕僚的別院,還破例有心情看女子獻藝?
“這些您還沒查到,若是查到,怎麽都會知會我和陸家的。”
裴行昭把玩著酒杯,“的確還沒查到,要是查到了,你怎麽都會知情。”如果楊攸是那個誘因,已經落到她手裏,要不是那個誘因而她已經得手,便要如實相告。楊攸既然已想到了那些,便不需遮遮掩掩地應對。
楊攸眼中有了愧意,“在這之前,我是怎麽都得除了心病才能如常做人。
“我想過,但凡出點兒岔子,便要與那畜生同歸於盡,倒也沒什麽放不下的:哥哥和陸將軍的事,您會查到原委,現今的楊家於我來說,也早已不是家,沒什麽好留戀,也沒什麽放不下的。
“可您指派韓琳幫我殺了那畜生,幫我料理家事,要我如雁臨一般繼續為官。
“那麽,我本該做的,都會竭盡全力,尤其哥哥與陸將軍的案子誘因。
“在何處當差,我真的不在乎,只要是您安排的。我只希望,為了案子的事,要是求您成全什麽,還請您予以照拂,譬如我私下裏做什麽事,會稟明您,唯求您不要阻止。”
裴行昭用指尖刮一下眉骨,“怎麽說?”
楊攸仍舊對她開誠布公:“譬如眼下,我會想想法子,讓廖雲奇一家進京來。
“我可能是疑心病發作得太厲害了吧?瞧著以往情分深厚的人,也總會想到特別多的可能,雖然沒必要,但也不能因為沒必要就不懷疑。
“我反覆跟廖雲奇說了,要他進京也是您的意思,他還是說想安心將養,在痊愈之前,在進京候缺之前,沒必要進京。
“他爹娘也是這個意思。
“尋常遇到這類情形,可以認為他廖家有風骨,但現在,未免有些不正常了吧?
“太醫院自先帝到今上掌權,已有好幾位聖手進到太醫院。既然您隆恩照拂,對傷勢嚴重的廖雲奇來說,不是幸事麽?即便他廖家不重仕途,難道也不在意廖雲奇的安危麽?不想他盡快痊愈麽?
“這種我想不通的事,還有一些,將人弄到跟前觀望才是長久之計,日後都想做到。
“我……總是要您做主、幫扶,才能辦一些事。那些事,都會及時告知您,保不齊要您隆恩照拂。”
裴行昭認真地凝視楊攸多時,“這些話,你必然已在心裏斟酌許久。直到今日才說出來,也必然是什麽可能都想到了。”
“是,想到了。”楊攸殷切地望住她,“明知不應該、沒資格,我還是想問您,可以麽?”
裴行昭回望她片刻,綻出春風般的笑靨,“可以。”
楊攸主動提及她關註的廖雲奇,是她沒想到的。但這也不能成為她對楊攸全然信任的憑據,就如她如今不會決然地懷疑誰似的。
全然的信任,不是一番推心置腹地交談就能達成的。
當然,有勝於無百倍。
一生還長,她對自己保守的估算,是十年八年內死不了,那這類事便不用急,足夠她查清楚了。
“足夠了。”楊攸眼中唯有感激。
“但我是什麽性子,你也是知道的。”裴行昭托了她手臂,讓她起身,又示意她落座。“我只希望,你是我可以相信的人。”停了停,又寂寥地一笑,“我早就希望聽到這樣的話,自我為兩位異姓兄長昭雪之後,該是一直隱隱地盼望著。
“我可以一個人做盡所有事,真的沒關系,可我也希望,他們的至親,和我有著一樣的心思,一樣的懷疑,一樣地想弄清楚全部真相。”
“我明白。”楊攸說。
她真的明白、懂得。
說出那些懷疑的人,要麽是哥哥與陸麒的至親摯友,要麽就是參與其中卻做戲混淆視聽。
她若早一些訴諸這些,裴行昭會毫不猶豫地繼續把她當做並肩作戰的人。
可她卻因為那些齷齪惡心的事掉入了情緒的深淵,到此刻才能訴諸原委。裴行昭要是能全然相信,也就不是她最尊敬愛戴的裴行昭了。
“但你也不要自責,有很多心思是沒必要的。”裴行昭婉言勸解楊攸,“我能為你兄長昭雪,是因為在其時我敢說東南不能沒有我,先帝也明白,他也不是真的架不住我多少道折子,只是怕逆著我來,引得我煽動得軍中嘩變,那麽,他先前的全部心血都白費了。
“我的路走的算是太順了,先帝算計來算計去,最終卻等於是一步步掉進了自己挖下的坑,不得不成全我一些主張,哪怕是勉為其難。
“可你不同,和別人一樣,沒有絕對的強權者的支持,辦什麽事情都舉步維艱。
“不要怪自己。
“誰都要走一步看一步,我亦如此,也是該忍時則忍,該狠時才狠。”
楊攸用力點頭,“我曉得的,我都知道。”
“來日方長。”裴行昭喝盡杯中酒,“早點兒回家,好生歇息。”
楊攸欣然稱是,喝完酒,放下酒杯道辭回了府中。
在宮裏逗留的時間委實不短,進到府邸裏的外書房,已近正午。
丫鬟、小廝各司其職,奉上酒水飯菜。
楊攸在宮裏確實喝了幾杯,而且是越喝酒食欲越好的性子,便從善如流,坐在飯桌前用膳。
就著幾樣菜消耗掉小半碗白米飯,她才有功夫細細品味飯菜的味道。
這些……怎麽像是她與哥哥在軍中數度懷念過的、念叨過的母親的好廚藝?
一定就是了。那種幾乎只屬於母親能帶來的懷念的溫暖的味道,沒有人能效法。
她唇角徐徐上揚。
在這之前,真的是恨上了母親,簡直是鉆到地縫裏也不能挖出幫她開脫的因由。
但是,母親被敲打了,便在立竿見影地付諸行動了。
她一時間是有點兒接受不來,但這不妨礙她會接受母親可喜的改變,並會尋機適度地表示領情、認同和感激。
親人麽,若實在不能要了,她之前只想遠遠地避開,分家或死生相隔都無所謂,但若能相互為著彼此付出應盡的本分,便該感激對方,感恩於帶來這種改變的人。
進到四月,裴行昭接到各封疆大吏針對北直隸推植棉花的表態:
有一些想當即效法,但火速與北直隸、松江、雲南三方通信之後,便知是不可一蹴而就的事,現下連種子都只能籌集到一點點,那就只能先適度地嘗試種植,明年再在轄區適度地撥出田地試驗,可行便也照本宣科,為國為民謀利。
另外一些,則是委婉地表明,當地不論是否推植棉花,細算過賬之後,收益都與如今大抵持平,那麽,日後便是效法北直隸,也只是為著百姓供給自己的一應禦寒的衣物被褥,到時還望朝廷予以諒解,也如給予北直隸的益處一般,給予自己治下的百姓免除賦稅。
裴行昭就各地情形,為每個人設身處地地想了想,結論是這都是情理之中的,自是好言好語地給予表示認可讚同的批示。
這種一切依照常態發展的情形,已維持了數日,讓很多人真就以為,皇帝在不在京城、朝堂都是一樣的,都沒人當回事。但很多人不能代表裴行昭,裴行昭在這種事情上,也決不能隨大流,她是覺得,誰要是不給她個下馬威,或者不惹出點兒事情,才是不正常的,尤其文官、言官。
原因無他,重用女子中的人才,是從先帝在位期間才施行並推廣的,對此心懷抵觸的文官不在少數——尋常武官服不服一個人,不分文武亦不分男女,他們只看實打實的排兵布陣的方案和取得的功績,認可了,也便真的認可了,起碼絕不會處心積慮地算計謀害同道中人。文官尤其言官卻是不同。
晉陽殞命沒引起質疑,主要是因為她親筆寫就了認罪悔過的折子,對於看不過女子當權的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死一個少一個的事兒,才不會認真追究。
攝政的兩女子死了一個,還剩一個,要是不找機會或制造機會生事給她添堵,才是怪事。
其實那種事要是深想,結果最起碼也是誰也討不到好處的事兒,可很多人為人處世就是不用想太多的。
要不然,何以有那麽撞死在金殿、被處以極刑的死諫的言官?他們那股子想要以一死青史留名的迫切與視死如歸,不做其同類,便不能明白。
可那些人又有誰深想過,他們的多少前輩在很多人眼裏,不過是一根兒筋、禍及九族的令人難評功過是非的存在罷了。
或許,那些人也不願想不算成功的前例,只想成為那些人裏真正為萬人稱頌的翹楚,且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成為那一類人。
裴行昭正對此心生隱憂的時候,官員之間便出了一檔子事兒,事情還不小,關乎言官和武將中的兩個重臣:
大半夜的,在京城的長街之上,英國公把右都禦史方誠濡打了。
說起來,不過是英國公給了方誠濡一巴掌,但武官出手,總要分用沒用真力。英國公用沒用真力,沒人敢說,但方誠濡被抽得當即昏迷不醒卻像是實情——起碼次日清早趕到宮裏告狀的時候,面頰上浮著五指山,氣色倒也像是患了重病似的蠟黃。
方誠濡不是自己來到清涼殿的,來幫他鳴不平的文官、言官不在少數。
所以,挺少見的,裴行昭大上午的就要面對一眾揪著一件事顛三倒四地訴苦、申斥、指桑罵槐的官員。
她聽了一陣,又凝神觀望了一陣,將視線鎖住方誠濡:“方禦史,你說的重點是,你被英國公打了一巴掌,哀家知道了;你的同僚的重點是,言官饒是親王帝王也不可輕易責打,英國公已算藐視王法,哀家也知道了。可哀家還不知道的是,你與英國公到底起了什麽言辭間的沖突,以至於他對你動手?”
方誠濡回望裴行昭的目光有點兒冷,也有點兒意料之中的得意,“微臣不曾稟明太後娘娘,便是擔心說了也不作數,您根本不相信,如此一來,便不如您將英國公請來,問問他怎麽說。他若如實回答,臣無二話,若他胡編亂造,臣再駁斥也不遲。這橫豎都是一樣的,太後娘娘說是不是?”
裴行昭目光也變得涼涼的,隨後融入的卻並非對方的得意,而是輕蔑,“你既然擔心說了也不作數,又何必進宮來說?難道你的擔心在哀家這兒,早一些與遲一些是有差別的?哀家不這麽看,哀家認定的事情,不管誰說什麽都未見得能有所改變。”
“……”方誠濡哽住。怎麽會有這樣的上位者?她怎麽能明打明地不講理?
“你可思量清楚,要麽自己說清楚原委,要麽就將此事略過不提。哀家不可能照著你以為的那樣行事。”裴行昭的重點其實是在末一句,想讓這起子言官見好就收,大事化小,放棄追究這件引發文官武將沖突的事。
但是,方誠濡關註的重點只在她前半段言語,迅速權衡之後,道:“昨夜臣多喝了幾杯,在街頭與英國公偶然遇見,真的是有些喝醉了,奚落了他前些日子在大殿上質疑馬老將軍提議事項的事兒,話趕話的多說了幾句,萬沒想到竟惹得他忘了奉行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處世之道,對臣揮拳相向。這便是事情的起因,還請太後娘娘明鑒,為臣做主。”
其餘官員紛紛出聲附和,一副如何都要討個說法群情激憤的樣子。
這要是不把英國公喚來說說原委,給個說法,這些人保不齊就幹得出在午門前幹嚎的事兒。裴行昭忍著氣,作勢一邊斟酌一邊批閱折子,實則寫了張字條,不著痕跡地遞給身側的李江海,同時吩咐道:“去傳英國公進宮來回話。”
李江海若無其事地拿好了字條,領命出宮之後,才將字條展開來看,發現是言簡意賅地寫著方誠濡的說辭,那便不是交代他什麽,而是要他給英國公看,要英國公提前有個準備。
那麽,這樣說來,小太後根本就沒在意過英國公與馬老將軍作對的那一茬?
一定是的。事實讓李江海有了定論,也便知道該如何跟英國公說話了。
之後,英國公看到小太後親筆寫就的甚至稍顯潦草的字條,沈默了好一陣子。
他沈默期間,李江海把一應相關見聞娓娓道來。
“多謝太後,多謝公公。”英國公望著李江海,彎了彎唇,“事情因我而起,我會盡力平息事態。”
李江海沒做多想,想著他這樣的表態,便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自家小太後為難了,這是最重要的,因而再無別的憂心,請他隨自己從速進宮回話。
英國公到了清涼殿,裴行昭讓他和方誠濡理論。
方誠濡指了指自己浮腫的面頰,冷笑道:“國公爺,您勢大,是托孤重臣,可這毆打言官的罪責,是不能推卻的吧?”
“做過的事,我便不會否認。”英國公答完,轉向裴行昭,拱手一禮,“此事不論是何原由,臣動手都是不可否認的過錯,因此自請太後降罪,另外,容臣私下裏向方大人登門致歉賠罪。”
“英國公不想說說原由麽?”裴行昭的視線在英國公和方誠濡的面上逡巡著,就見前者眼中閃過黯然,後者閃過快意。
她不懂,她很想弄清楚,然而——
英國公道:“臣以為,不論是何原由,歸咎起來,不過口角二字,委實不值得細說,也不想平白耽擱太後娘娘的工夫。”
方誠濡倒也繞著彎兒地附和:“英國公有自知之明就好,不然,真要少不得又要再起一番口角了,真是那樣的話,方某不見得能再受得住你的鐵拳。”
“如此說來,方禦史願意大事化小?”裴行昭縱觀他的言行,不認為他會同意。
可方誠濡偏就同意了,“英國公都有心上門致歉了,臣又如何敢拿大呢?臣只希望,英國公不是說說而已。”停了停,身形便搖了搖,擡手扶額,“這是怎麽回事?事情剛有了眉目,倒撐不住了……”不消片刻,竟暈倒在地。
裴行昭險些黑臉,瞅著躺在屬於自己的地盤兒上的那東西,很想命人把他扔出去。
其餘官員卻高呼道:“太醫,傳太醫!”見沒宮人動,才向著裴行昭行禮請求,“請太後娘娘為方大人傳太醫。”
“傳。”裴行昭吩咐完內侍,又道,“但願方大人真有個好歹,太醫怎麽都診不出個什麽的話,哀家不免要犯疑心病了。說暈就暈,也不知是太巧了,還是怎麽回事。”
她口口聲聲其實都在懷疑方誠濡裝蒜,但又真沒明確指出,那麽別人也就只有聽著的份兒了,再意難平也是無用。
英國公則眼瞼微擡,望了小太後一眼,心情特別覆雜。
裴行昭對他道:“哀家本想讓英國公在這兒賠個禮就是了,可方禦史發作得也不知是太巧了,還是怎麽回事,那你也只好私下裏登門賠禮致歉了。可以做到麽?”
“臣可以,一定做到。”
裴行昭又凝了他一眼,見他仍舊沒有談及起因的意思,想著自己就算是想偏幫也不成了,便也罷了,隨他們去。只希望英國公拿出點兒切實的誠意,不然,這事兒真的不能善了——打文官的武官皇親國戚甚至帝王,都會被史官記下一筆的,就算有情可原,那也得不著什麽好話,最重要的是,若當事人不能完好的解決,之後多年都會被言官窮追猛打。
裴行昭打心底敬重的言官、直臣不少,但這並不妨礙她認為他們的一些同行形同瘋狗。她不想英國公被瘋狗纏上。
可接下來的事態發展,並不是她所希望的那樣:
方誠濡在清涼殿“暈倒”又被送回府中之後,便一直暈著。
英國公三次登門,前兩次都吃了閉門羹,因為方誠濡未醒,他的夫人閉門謝客,不允許任何人進門。
第三次,英國公世子疑心自己的父親心高氣傲的年頭太多,如今也不肯低頭,便隨父親一起去了。
這次倒是被請進了方家門裏,卻是被晾在了方誠濡的病房院落外,足足被晾了一個時辰。
英國公就一直默默地站著,等著,似是等到地老天荒也無妨的樣子。
英國公世子卻是跪倒在院門前,高聲替父親賠罪認錯。同樣的說辭,重覆了不下十次,才被方誠濡的管家出來阻止:
“我家老爺剛醒,聽了這些話,一時間也不知是神思不清忘了之前發生過什麽,還是另有什麽別的心思,反正就是請您二位先回府,容他仔細斟酌了再說。”
殺人不過頭點地,英國公父子其實已經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對方再不通融,他們又還能怎樣?
難不成真的為了抽了人一巴掌,英國公就也跪地請求原諒麽?根本不用,他請對方抽回去就是了。作為世子的兒子已經跪了那麽久,已經是做到了極致,還能如何?
裴行昭聽暗衛錦衣衛稟明所見所聞之後,也在想:方誠濡還能怎樣?還能要英國公如何?事實證明,行伍的經歷限制了她的想象,對於文官的認知,她還是少了些——
翌日,方誠濡又“昏迷不醒”了,他的同僚門生舊部結伴到了清涼殿,人數達五十餘人之眾,這要是膽兒小的,認為文官逼宮也未嘗不可。
裴行昭其實沒必要全部召見,但是心裏著實惱火了,索性就讓他們底氣十足地來見自己,倒要看看他們到底要唱哪一出戲。
這些人其實還是上回那些言論,只是加以無限度地發揮,便有了對英國公的種種欲加之罪,譬如他曾是原本罪不可恕的晉陽公主的黨羽,譬如他曾在金殿上明目張膽毫無章法毫無理由且膽大妄為地否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裴行昭無語了一下, “這是皇上早就與哀家、首輔定下的事,去傳旨吧。”
“是!”
隨後幾日, 百官有重要的事去內閣值房找閣員,有重要又需要抓緊的事, 便由閣員陪著到清涼殿,請太後示下。倒也都很快適應了皇帝不在朝堂的情形。
皇帝在朝天觀住下的第三日, 派人傳信回來,說他向道長請教完一些問題之後, 就開始閉關修行。
閉關, 便是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中,打坐,修煉心法, 一般起初的階段想走火入魔也難,便不用人護著, 只需要仆從將水和飯食放在門外,小小的告一段落,心神回歸到現實之中才用飯,而不似平時一樣,到了飯點兒就吃。
在裴行昭看來, 這對皇帝來說是非常吃苦的事兒, 也屬實不知道修道是怎麽個修法, 修煉時心神會得到怎樣的愉悅之情。偶爾好奇,卻從不深究,萬一感興趣,也開始修道,張閣老可就要氣得找不著北了。
她對傳話的人說聲知道了,又問皇帝有沒有問起政務。如果問起,她就寫封回信,交代一下。
傳話的人說沒有,皇上請太後娘娘保重鳳體,萬事全都仰仗您了。
裴行昭默了下,打賞之後遣了他。也不知道做過帝王的人死了之後,能不能看到人世間的情形。先帝要是看得到,會不會氣得倒仰?
三月的最後一天,官員休沐。
阿蠻、阿嫵、李江海留在壽康宮,忙著整理書房,要把裴行昭常看的書和文具搬到清涼殿。
楊攸和韓琳回到京城,進宮覆命。
裴行昭遣了宮人,把手裏的折子放到一邊,吩咐她們平身,沒好氣地道:“到了那邊,不及時傳消息回來,也算有情可原。回來又用了這麽多天,你們是坐著八擡大轎回來的麽?”
二人俱是理虧地笑,韓琳小聲道:“這事兒不怪郡主,怪我。我不一向是這樣的麽,辦完差事都要玩兒幾天才回來。”
裴行昭看著楊攸,“她是去賭了,還是去青樓了?”
“去、去青樓?”楊攸直接磕巴了,訝然地睜大眼睛,這是她從沒聽說過的。
“有什麽好稀奇的,沒去過小倌樓,我已經燒高香了。”
“太後娘娘!”韓琳委屈兮兮地望著裴行昭,“我這回既沒賭,也沒找名妓喝酒,是去辦了點兒私事。您還記不記得,我提過一個老道士?他手裏好多稀奇古怪的圖,都藏在密室裏。下棋贏了我之後,拿著我給他的一把金葉子雲游去了……”
“收你金葉子?”這次輪到裴行昭訝然了,那到底是個什麽道士?
“是啊,這算什麽,他只要手裏有錢,就去享受大魚大肉,他那一派,一個月只吃十天素齋,他從來陽奉陰違。”
裴行昭也算是長見識了,“不管那些。人家雲游去,關你什麽事兒?”
韓琳答道:“我去做賊了。他那裏我去探過好幾次路,機關消息都摸清楚了,這回就帶著幹糧,在他密室裏悶了幾日,看他藏的那些圖了。”
“這又是為什麽?”
韓琳晃了晃小腦瓜,“就想瞧瞧有沒有藏寶圖,真有的話,那就拿回宮裏,也省得你們總愁國庫空虛,絞盡腦汁地想法子。但是……”她悻悻的甩了甩手,“沒有,只有在宅邸道觀寺廟那種地方,布陣挖密道密室的圖,再就是一些地形圖、堪輿圖。”
裴行昭笑出來,“你啊。我也就做做那種夢,你還真去幹這種事兒了。”
韓琳見她沒生氣,放松下來,“反正也沒什麽事兒。只是楊姐姐擔心我闖禍,堅持要一起去一起回,陪了我好幾天,看圖看得眼發花。”
喚楊攸楊姐姐,看起來兩個女孩子相處得還不錯。裴行昭點了點頭,“花了多少金葉子,我給你補上。”
韓琳擺了擺小手,“不用,下回我去賭坊……”話說到一半,意識到失言了,惱火地咬住舌尖,又揉了揉眼睛——乏得厲害,腦子真的不太清醒。
裴行昭笑微微地看著她,“你敢再去賭坊,就到沈幫主名下的賭坊當老板得了。我不要你了,省得被你氣死。”
“好、吧,我不去賭了。”
“也不準去青樓喝酒。”
“……哦。”
“找阿嫵拿錢去。還給你備了一匹寶馬,一個小酒壺,一張好弓,就是你總想搶走的那張弓。”
“真的啊?”韓琳立時雙眼放光、笑靨如花,也顧不得楊攸還在,跑上漢白玉石階,緊緊地抱了裴行昭一下,“我就知道,我師父最好了!我練騎射去!”說話間,已撒著歡兒地跑了。
“個毛孩子。”裴行昭啼笑皆非。
楊攸忍俊不禁。
裴行昭起身,對楊攸打了個手勢,“到裏面說說話。”
兩人到了宴息室。
裴行昭取出一壇酒,兩個酒杯,茶幾上本就有幾色幹果,便充作下酒的小菜。
幹了第一杯酒,裴行昭問道:“心裏舒坦些沒有?”
“嗯。”楊攸點了點頭,“不見得人死了就什麽都看淡看開,可起碼輕松了一些,確定他不能再膈應我。”停了停,說起另一回事,“韓琳的箭法真好。”
“這回又是用箭處置的人?”韓琳在信裏只說,要把徐興南點天燈,再炸得屍骨無存。
“是啊,她手特別穩,應該是特別冷靜的緣故。”
“板著她喝酒,也是怕她總當醉貓,久了手就不穩了。”裴行昭一笑,“到底才十五,七歲才開始正經習武,沒到由著性子喝酒的年月。”
“也對。”
“得跟你說一聲,我把你娘訓了一通。”
楊攸逸出愉悅的笑聲,“進了城門後,親信跟著我們走了一段,告訴我了,說我娘現在有個過日子的樣兒了。我真得謝謝您,不然早晚被她氣死。”頓了頓,又納悶兒,“她到底是怎麽了?出事之後,好幾個月每天哭一場,後來就跟中了邪似的,順著她就得拆家,不順著她就絮絮叨叨、絮絮叨叨……”語畢搖了搖頭,不想再回顧。
裴行昭還是那種猜測,“被壓垮了吧?快四十的人了,一連失去兩個頂梁柱,她絮叨犯渾也算給自己找了個事兒。不像我們打過仗的,遇事再傷心也能消化掉,也不像心性堅韌經得起事兒的,她能怎樣?”
“也只能這麽想。”楊攸嘆了口氣,“真該早請您對付她。”
裴行昭笑道:“太後能收拾她,裴郡主就夠嗆了,保不齊她比我還有理。”
楊攸也笑,“才怪。”
裴行昭問道:“雁臨已經到金吾衛當差了,你呢?想到哪裏?”
“我聽您的。”
“上回你提暗衛親衛的事兒,我是沒好氣才那樣說,但也真不會讓你當那種差。和這回一樣有兇險的情形很多,韓琳樂此不疲,但你不同,有家有業的。”
“那您打算把我放哪兒?”
“自己就沒有想去的地方?雁臨就滿心滿意地想到錦衣衛,被否了才退而求其次。”
楊攸看著裴行昭,欲言又止,隨後笑了笑,“一時真想不出。”
裴行昭留意到了她神色間閃過猶豫掙紮,但是暫且擱下,“到驍騎衛如何?上回跟顏大統領一起吃飯,他說驍騎衛那幫小子缺個會操練的人,近來瞧著少了銳氣,多了懶散。”
“那我就過去當差。練兵的法子,我自認跟您學到了很多,還算有些心得。”
“成啊,十二衛裏,有一支像模像樣的,別的就會跟著較勁,慢慢的就都生龍活虎的了。”裴行昭道,“明日傳旨到你府裏。”
“嗯!”
裴行昭和她碰了碰杯,再喝盡一杯酒,“瞧著你似乎還有什麽為難的事,不方便跟我說,還是不知道從何說起?”
楊攸為彼此倒上酒,沈了沈,道:“其實,我還想查清楚一些事。”
“嗯,慢慢說。”
楊攸輕聲道:“不瞞您說,有很久了,我就像是個防賊的,瞧著身邊哪個人都不對,懷疑哪一個都可能是賊。也只是心裏像個防賊的,實際上根本兼顧不到,不乏心思恍惚的時候,能把公務應付得不出大錯便已是勉為其難。”
“這又怎麽說?”裴行昭端著酒杯,身形倚著雕花座椅靠椅,顯得舒適而悠閑,是不介意長談的意態。
“您近來所作的種種,都是因我哥哥和陸將軍的冤案而起,但您的用意,的確是為了警示世人,再不可輕易起謀害忠良之心,可是,僅止於此麽?”
裴行昭眼眸微瞇,“說說你的猜測。”
“在世人看來,您為那樁案子已經做得太多,已經將參與構陷的人全部殺盡,可以放下這塊心病,專心於政務了。但我不這麽認為。”
裴行昭似笑非笑,喝了一口酒。
楊攸又道:“那些被您處決的人,就是罪魁禍首麽?不見得。”她視線筆直地望著裴行昭,目光清明,神色真摯,“您始終在找的,應該是引發案子發生的人,包括那些背叛我哥哥和陸將軍的人,但一定還有別人參與,不然,那案子發生不了;不然,在我這兒是無法說得通的。”
裴行昭唇角揚了揚,笑意中有著幾分傷感,卻只是問:“你想怎樣?”
楊攸的語聲輕的似這時節的風,“之前,那個畜生害得我幾乎成為刀俎下的魚肉,被欺辱了去。擱在平時,我應該也不至於介懷到這地步,當被臭蟲咬了一下便是了,會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可發生的時候,哥哥身陷囹圄,父親病重,您在軍中禦敵,沒可能騰出手,我走投無路,又經了那件事,有時真的是憤懣得快瘋了,心裏常這樣罵自己:沒出息,沒腦子,睜眼瞎。”
裴行昭很是心疼。韓琳沒在信中提及楊攸到底受了什麽委屈,但一定是令人聽了便怒火中燒,不然,那孩子也不可能用弓箭懲處猶不解氣,還要在那之後用極刑。
十三歲就跟在她身邊的女孩子,一點點成長,一步步變得沈穩內斂,不要說是楊楚成的妹妹,便是不是,她也會視為不可失的手足。
楊攸垂了眼瞼,言語隨著思緒流淌而出:“我大抵也是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所至,應該做正經事,不論是在公務上更加幹練,還是著手始終橫亙於心的疑影兒,可我偏就不能有個正經的樣子。
“我總是嫌惡那兩個色中厲鬼:徐興南、他那個上峰,更是時時刻刻厭惡自己。
“現在想想,我應該也是經不起事兒的,用那些做理由,不能面對父兄的先後故去,不能為他們做那些該做的事:昭雪,緝拿處決涉案人員。
“我對自己失望到了什麽份兒上,沒法兒說清。每回聽到您這邊又有什麽動向,又為哥哥做了什麽,都會又哭又笑又恨自己。我連給您一點點幫襯都做不到,好像那是您一個人的事兒似的。
“這樣的日子久了,就更沒出息了。這回的事情,起先我想的是,您看我這麽沒出息,大抵會放任自流,至多成全我殺了徐興南這一事,隨後就讓我自生自滅。
“那麽,我倒是可以專心做我早就該做的事情了,最起碼,我得知道,那個案子到底是怎麽發生的?哥哥和陸將軍怎麽會去所謂的幕僚的別院,還破例有心情看女子獻藝?
“這些您還沒查到,若是查到,怎麽都會知會我和陸家的。”
裴行昭把玩著酒杯,“的確還沒查到,要是查到了,你怎麽都會知情。”如果楊攸是那個誘因,已經落到她手裏,要不是那個誘因而她已經得手,便要如實相告。楊攸既然已想到了那些,便不需遮遮掩掩地應對。
楊攸眼中有了愧意,“在這之前,我是怎麽都得除了心病才能如常做人。
“我想過,但凡出點兒岔子,便要與那畜生同歸於盡,倒也沒什麽放不下的:哥哥和陸將軍的事,您會查到原委,現今的楊家於我來說,也早已不是家,沒什麽好留戀,也沒什麽放不下的。
“可您指派韓琳幫我殺了那畜生,幫我料理家事,要我如雁臨一般繼續為官。
“那麽,我本該做的,都會竭盡全力,尤其哥哥與陸將軍的案子誘因。
“在何處當差,我真的不在乎,只要是您安排的。我只希望,為了案子的事,要是求您成全什麽,還請您予以照拂,譬如我私下裏做什麽事,會稟明您,唯求您不要阻止。”
裴行昭用指尖刮一下眉骨,“怎麽說?”
楊攸仍舊對她開誠布公:“譬如眼下,我會想想法子,讓廖雲奇一家進京來。
“我可能是疑心病發作得太厲害了吧?瞧著以往情分深厚的人,也總會想到特別多的可能,雖然沒必要,但也不能因為沒必要就不懷疑。
“我反覆跟廖雲奇說了,要他進京也是您的意思,他還是說想安心將養,在痊愈之前,在進京候缺之前,沒必要進京。
“他爹娘也是這個意思。
“尋常遇到這類情形,可以認為他廖家有風骨,但現在,未免有些不正常了吧?
“太醫院自先帝到今上掌權,已有好幾位聖手進到太醫院。既然您隆恩照拂,對傷勢嚴重的廖雲奇來說,不是幸事麽?即便他廖家不重仕途,難道也不在意廖雲奇的安危麽?不想他盡快痊愈麽?
“這種我想不通的事,還有一些,將人弄到跟前觀望才是長久之計,日後都想做到。
“我……總是要您做主、幫扶,才能辦一些事。那些事,都會及時告知您,保不齊要您隆恩照拂。”
裴行昭認真地凝視楊攸多時,“這些話,你必然已在心裏斟酌許久。直到今日才說出來,也必然是什麽可能都想到了。”
“是,想到了。”楊攸殷切地望住她,“明知不應該、沒資格,我還是想問您,可以麽?”
裴行昭回望她片刻,綻出春風般的笑靨,“可以。”
楊攸主動提及她關註的廖雲奇,是她沒想到的。但這也不能成為她對楊攸全然信任的憑據,就如她如今不會決然地懷疑誰似的。
全然的信任,不是一番推心置腹地交談就能達成的。
當然,有勝於無百倍。
一生還長,她對自己保守的估算,是十年八年內死不了,那這類事便不用急,足夠她查清楚了。
“足夠了。”楊攸眼中唯有感激。
“但我是什麽性子,你也是知道的。”裴行昭托了她手臂,讓她起身,又示意她落座。“我只希望,你是我可以相信的人。”停了停,又寂寥地一笑,“我早就希望聽到這樣的話,自我為兩位異姓兄長昭雪之後,該是一直隱隱地盼望著。
“我可以一個人做盡所有事,真的沒關系,可我也希望,他們的至親,和我有著一樣的心思,一樣的懷疑,一樣地想弄清楚全部真相。”
“我明白。”楊攸說。
她真的明白、懂得。
說出那些懷疑的人,要麽是哥哥與陸麒的至親摯友,要麽就是參與其中卻做戲混淆視聽。
她若早一些訴諸這些,裴行昭會毫不猶豫地繼續把她當做並肩作戰的人。
可她卻因為那些齷齪惡心的事掉入了情緒的深淵,到此刻才能訴諸原委。裴行昭要是能全然相信,也就不是她最尊敬愛戴的裴行昭了。
“但你也不要自責,有很多心思是沒必要的。”裴行昭婉言勸解楊攸,“我能為你兄長昭雪,是因為在其時我敢說東南不能沒有我,先帝也明白,他也不是真的架不住我多少道折子,只是怕逆著我來,引得我煽動得軍中嘩變,那麽,他先前的全部心血都白費了。
“我的路走的算是太順了,先帝算計來算計去,最終卻等於是一步步掉進了自己挖下的坑,不得不成全我一些主張,哪怕是勉為其難。
“可你不同,和別人一樣,沒有絕對的強權者的支持,辦什麽事情都舉步維艱。
“不要怪自己。
“誰都要走一步看一步,我亦如此,也是該忍時則忍,該狠時才狠。”
楊攸用力點頭,“我曉得的,我都知道。”
“來日方長。”裴行昭喝盡杯中酒,“早點兒回家,好生歇息。”
楊攸欣然稱是,喝完酒,放下酒杯道辭回了府中。
在宮裏逗留的時間委實不短,進到府邸裏的外書房,已近正午。
丫鬟、小廝各司其職,奉上酒水飯菜。
楊攸在宮裏確實喝了幾杯,而且是越喝酒食欲越好的性子,便從善如流,坐在飯桌前用膳。
就著幾樣菜消耗掉小半碗白米飯,她才有功夫細細品味飯菜的味道。
這些……怎麽像是她與哥哥在軍中數度懷念過的、念叨過的母親的好廚藝?
一定就是了。那種幾乎只屬於母親能帶來的懷念的溫暖的味道,沒有人能效法。
她唇角徐徐上揚。
在這之前,真的是恨上了母親,簡直是鉆到地縫裏也不能挖出幫她開脫的因由。
但是,母親被敲打了,便在立竿見影地付諸行動了。
她一時間是有點兒接受不來,但這不妨礙她會接受母親可喜的改變,並會尋機適度地表示領情、認同和感激。
親人麽,若實在不能要了,她之前只想遠遠地避開,分家或死生相隔都無所謂,但若能相互為著彼此付出應盡的本分,便該感激對方,感恩於帶來這種改變的人。
進到四月,裴行昭接到各封疆大吏針對北直隸推植棉花的表態:
有一些想當即效法,但火速與北直隸、松江、雲南三方通信之後,便知是不可一蹴而就的事,現下連種子都只能籌集到一點點,那就只能先適度地嘗試種植,明年再在轄區適度地撥出田地試驗,可行便也照本宣科,為國為民謀利。
另外一些,則是委婉地表明,當地不論是否推植棉花,細算過賬之後,收益都與如今大抵持平,那麽,日後便是效法北直隸,也只是為著百姓供給自己的一應禦寒的衣物被褥,到時還望朝廷予以諒解,也如給予北直隸的益處一般,給予自己治下的百姓免除賦稅。
裴行昭就各地情形,為每個人設身處地地想了想,結論是這都是情理之中的,自是好言好語地給予表示認可讚同的批示。
這種一切依照常態發展的情形,已維持了數日,讓很多人真就以為,皇帝在不在京城、朝堂都是一樣的,都沒人當回事。但很多人不能代表裴行昭,裴行昭在這種事情上,也決不能隨大流,她是覺得,誰要是不給她個下馬威,或者不惹出點兒事情,才是不正常的,尤其文官、言官。
原因無他,重用女子中的人才,是從先帝在位期間才施行並推廣的,對此心懷抵觸的文官不在少數——尋常武官服不服一個人,不分文武亦不分男女,他們只看實打實的排兵布陣的方案和取得的功績,認可了,也便真的認可了,起碼絕不會處心積慮地算計謀害同道中人。文官尤其言官卻是不同。
晉陽殞命沒引起質疑,主要是因為她親筆寫就了認罪悔過的折子,對於看不過女子當權的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死一個少一個的事兒,才不會認真追究。
攝政的兩女子死了一個,還剩一個,要是不找機會或制造機會生事給她添堵,才是怪事。
其實那種事要是深想,結果最起碼也是誰也討不到好處的事兒,可很多人為人處世就是不用想太多的。
要不然,何以有那麽撞死在金殿、被處以極刑的死諫的言官?他們那股子想要以一死青史留名的迫切與視死如歸,不做其同類,便不能明白。
可那些人又有誰深想過,他們的多少前輩在很多人眼裏,不過是一根兒筋、禍及九族的令人難評功過是非的存在罷了。
或許,那些人也不願想不算成功的前例,只想成為那些人裏真正為萬人稱頌的翹楚,且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成為那一類人。
裴行昭正對此心生隱憂的時候,官員之間便出了一檔子事兒,事情還不小,關乎言官和武將中的兩個重臣:
大半夜的,在京城的長街之上,英國公把右都禦史方誠濡打了。
說起來,不過是英國公給了方誠濡一巴掌,但武官出手,總要分用沒用真力。英國公用沒用真力,沒人敢說,但方誠濡被抽得當即昏迷不醒卻像是實情——起碼次日清早趕到宮裏告狀的時候,面頰上浮著五指山,氣色倒也像是患了重病似的蠟黃。
方誠濡不是自己來到清涼殿的,來幫他鳴不平的文官、言官不在少數。
所以,挺少見的,裴行昭大上午的就要面對一眾揪著一件事顛三倒四地訴苦、申斥、指桑罵槐的官員。
她聽了一陣,又凝神觀望了一陣,將視線鎖住方誠濡:“方禦史,你說的重點是,你被英國公打了一巴掌,哀家知道了;你的同僚的重點是,言官饒是親王帝王也不可輕易責打,英國公已算藐視王法,哀家也知道了。可哀家還不知道的是,你與英國公到底起了什麽言辭間的沖突,以至於他對你動手?”
方誠濡回望裴行昭的目光有點兒冷,也有點兒意料之中的得意,“微臣不曾稟明太後娘娘,便是擔心說了也不作數,您根本不相信,如此一來,便不如您將英國公請來,問問他怎麽說。他若如實回答,臣無二話,若他胡編亂造,臣再駁斥也不遲。這橫豎都是一樣的,太後娘娘說是不是?”
裴行昭目光也變得涼涼的,隨後融入的卻並非對方的得意,而是輕蔑,“你既然擔心說了也不作數,又何必進宮來說?難道你的擔心在哀家這兒,早一些與遲一些是有差別的?哀家不這麽看,哀家認定的事情,不管誰說什麽都未見得能有所改變。”
“……”方誠濡哽住。怎麽會有這樣的上位者?她怎麽能明打明地不講理?
“你可思量清楚,要麽自己說清楚原委,要麽就將此事略過不提。哀家不可能照著你以為的那樣行事。”裴行昭的重點其實是在末一句,想讓這起子言官見好就收,大事化小,放棄追究這件引發文官武將沖突的事。
但是,方誠濡關註的重點只在她前半段言語,迅速權衡之後,道:“昨夜臣多喝了幾杯,在街頭與英國公偶然遇見,真的是有些喝醉了,奚落了他前些日子在大殿上質疑馬老將軍提議事項的事兒,話趕話的多說了幾句,萬沒想到竟惹得他忘了奉行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處世之道,對臣揮拳相向。這便是事情的起因,還請太後娘娘明鑒,為臣做主。”
其餘官員紛紛出聲附和,一副如何都要討個說法群情激憤的樣子。
這要是不把英國公喚來說說原委,給個說法,這些人保不齊就幹得出在午門前幹嚎的事兒。裴行昭忍著氣,作勢一邊斟酌一邊批閱折子,實則寫了張字條,不著痕跡地遞給身側的李江海,同時吩咐道:“去傳英國公進宮來回話。”
李江海若無其事地拿好了字條,領命出宮之後,才將字條展開來看,發現是言簡意賅地寫著方誠濡的說辭,那便不是交代他什麽,而是要他給英國公看,要英國公提前有個準備。
那麽,這樣說來,小太後根本就沒在意過英國公與馬老將軍作對的那一茬?
一定是的。事實讓李江海有了定論,也便知道該如何跟英國公說話了。
之後,英國公看到小太後親筆寫就的甚至稍顯潦草的字條,沈默了好一陣子。
他沈默期間,李江海把一應相關見聞娓娓道來。
“多謝太後,多謝公公。”英國公望著李江海,彎了彎唇,“事情因我而起,我會盡力平息事態。”
李江海沒做多想,想著他這樣的表態,便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自家小太後為難了,這是最重要的,因而再無別的憂心,請他隨自己從速進宮回話。
英國公到了清涼殿,裴行昭讓他和方誠濡理論。
方誠濡指了指自己浮腫的面頰,冷笑道:“國公爺,您勢大,是托孤重臣,可這毆打言官的罪責,是不能推卻的吧?”
“做過的事,我便不會否認。”英國公答完,轉向裴行昭,拱手一禮,“此事不論是何原由,臣動手都是不可否認的過錯,因此自請太後降罪,另外,容臣私下裏向方大人登門致歉賠罪。”
“英國公不想說說原由麽?”裴行昭的視線在英國公和方誠濡的面上逡巡著,就見前者眼中閃過黯然,後者閃過快意。
她不懂,她很想弄清楚,然而——
英國公道:“臣以為,不論是何原由,歸咎起來,不過口角二字,委實不值得細說,也不想平白耽擱太後娘娘的工夫。”
方誠濡倒也繞著彎兒地附和:“英國公有自知之明就好,不然,真要少不得又要再起一番口角了,真是那樣的話,方某不見得能再受得住你的鐵拳。”
“如此說來,方禦史願意大事化小?”裴行昭縱觀他的言行,不認為他會同意。
可方誠濡偏就同意了,“英國公都有心上門致歉了,臣又如何敢拿大呢?臣只希望,英國公不是說說而已。”停了停,身形便搖了搖,擡手扶額,“這是怎麽回事?事情剛有了眉目,倒撐不住了……”不消片刻,竟暈倒在地。
裴行昭險些黑臉,瞅著躺在屬於自己的地盤兒上的那東西,很想命人把他扔出去。
其餘官員卻高呼道:“太醫,傳太醫!”見沒宮人動,才向著裴行昭行禮請求,“請太後娘娘為方大人傳太醫。”
“傳。”裴行昭吩咐完內侍,又道,“但願方大人真有個好歹,太醫怎麽都診不出個什麽的話,哀家不免要犯疑心病了。說暈就暈,也不知是太巧了,還是怎麽回事。”
她口口聲聲其實都在懷疑方誠濡裝蒜,但又真沒明確指出,那麽別人也就只有聽著的份兒了,再意難平也是無用。
英國公則眼瞼微擡,望了小太後一眼,心情特別覆雜。
裴行昭對他道:“哀家本想讓英國公在這兒賠個禮就是了,可方禦史發作得也不知是太巧了,還是怎麽回事,那你也只好私下裏登門賠禮致歉了。可以做到麽?”
“臣可以,一定做到。”
裴行昭又凝了他一眼,見他仍舊沒有談及起因的意思,想著自己就算是想偏幫也不成了,便也罷了,隨他們去。只希望英國公拿出點兒切實的誠意,不然,這事兒真的不能善了——打文官的武官皇親國戚甚至帝王,都會被史官記下一筆的,就算有情可原,那也得不著什麽好話,最重要的是,若當事人不能完好的解決,之後多年都會被言官窮追猛打。
裴行昭打心底敬重的言官、直臣不少,但這並不妨礙她認為他們的一些同行形同瘋狗。她不想英國公被瘋狗纏上。
可接下來的事態發展,並不是她所希望的那樣:
方誠濡在清涼殿“暈倒”又被送回府中之後,便一直暈著。
英國公三次登門,前兩次都吃了閉門羹,因為方誠濡未醒,他的夫人閉門謝客,不允許任何人進門。
第三次,英國公世子疑心自己的父親心高氣傲的年頭太多,如今也不肯低頭,便隨父親一起去了。
這次倒是被請進了方家門裏,卻是被晾在了方誠濡的病房院落外,足足被晾了一個時辰。
英國公就一直默默地站著,等著,似是等到地老天荒也無妨的樣子。
英國公世子卻是跪倒在院門前,高聲替父親賠罪認錯。同樣的說辭,重覆了不下十次,才被方誠濡的管家出來阻止:
“我家老爺剛醒,聽了這些話,一時間也不知是神思不清忘了之前發生過什麽,還是另有什麽別的心思,反正就是請您二位先回府,容他仔細斟酌了再說。”
殺人不過頭點地,英國公父子其實已經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對方再不通融,他們又還能怎樣?
難不成真的為了抽了人一巴掌,英國公就也跪地請求原諒麽?根本不用,他請對方抽回去就是了。作為世子的兒子已經跪了那麽久,已經是做到了極致,還能如何?
裴行昭聽暗衛錦衣衛稟明所見所聞之後,也在想:方誠濡還能怎樣?還能要英國公如何?事實證明,行伍的經歷限制了她的想象,對於文官的認知,她還是少了些——
翌日,方誠濡又“昏迷不醒”了,他的同僚門生舊部結伴到了清涼殿,人數達五十餘人之眾,這要是膽兒小的,認為文官逼宮也未嘗不可。
裴行昭其實沒必要全部召見,但是心裏著實惱火了,索性就讓他們底氣十足地來見自己,倒要看看他們到底要唱哪一出戲。
這些人其實還是上回那些言論,只是加以無限度地發揮,便有了對英國公的種種欲加之罪,譬如他曾是原本罪不可恕的晉陽公主的黨羽,譬如他曾在金殿上明目張膽毫無章法毫無理由且膽大妄為地否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