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賠償 ◇
關燈
小
中
大
◎走了齊國的老路◎
不同於夏國的普天同慶, 燕國如今的情況已然十分焦灼。
燕國自南下後,就沒有打過什麽敗仗。
國富兵強,便讓這些軍人養成了心比天高的性子, 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 包括在此次戰事中吃了大虧的一眾老將軍們也一樣。
蒙陽被救回來的時候已經沒了大半條性命,被人直捅要害,又連夜逃命, 回了京城之後便高熱不退,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才醒過來。不過他還算是幸運的, 那驃騎大將軍直接沒熬過來,在回京的途中便駕鶴西去了。回京之後,家裏人聞此噩耗, 悲痛不已。
朝中上下也因為這場喪事備受打擊,大將軍的離世, 叫他們清醒地認識到,燕國興許真的不敵夏國了。
人力也終究沒辦法抵抗火炮的威力,是他們太高估自己,也太低估夏國了。
蒙陽也隱約有這種感覺, 只是他嘴硬不肯承認。甫一醒來, 蒙陽便連忙打聽夏國的事, 再得知夏國威脅燕國,要燕國賠償江陵府一切損失之後, 蒙陽跟其他幾個老將就一樣, 氣的直接破口大罵:“夏國人未免欺人太甚, 還想讓我們賠錢給他?想得倒美!若不是他們耍些陰謀詭計, 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再說了, 便是不賠, 他們又能拿我怎麽辦?還能打過來不成?他們有這個膽子嗎?”
朝中這麽有恃無恐的大有人在。
直到……夏國陳兵於東京路一帶,才讓他們慌了神。東京路的五州直接與燕國接壤,從東京路直接用兵,比派兵前往江陵府可簡單直接過了。
司徒恭聽說這事兒之後便在琢磨夏國的意圖。毫無疑問,夏國肯定不會打,也不敢打。他們雖然退了,但那都是因為夏國使了詭計,並非真正被擊退了。
夏國但凡是不想著跟他們魚死網破,都不會再貿然開兵,因為這時候打起來根本不合算。
不僅司徒恭這麽想,就連賀辭也這麽想。
朝中就沒有一個人是想要賠償議和的,然而司徒恭怕就怕,夏國又會使出別的謀算來。
官吏知道實情,百姓卻未必知道真相,一旦百姓亂起來,他們就是有雄兵百萬,也難擋夏國幾十萬之。
這兩國開戰,從來就不僅僅是軍人的事情。
然而,司徒恭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或者說,他足夠了解夏國行事的套路。
幾日過後,朝野內外果真謠言四起,都言之鑿鑿地說夏國隨時都會打過來,謠言傳著傳著,各地百姓忽然不約而同的開始搶起了米。
因為他們聽說,開戰之後國內就沒有米了,若是那會兒再買肯定遲了,能先囤多少就囤多少。
這當然也是顧淮南的手筆。
搶米這件事兒還是受了原先齊國糧商的啟發,糧食是國之根本,若糧食都搶完了,看燕國還慌不慌?
若說夏國的軍隊只是武力威懾,那顧淮南這一手絕對是從內部瓦解。不論燕國朝廷如何強調國內不缺米糧,可百姓就是不信。
一旦有人搶,便有人有樣學樣。且隨著眾人哄搶,糧食鋪子的存貨很快就見底了,下一批前來搶米的人得知鋪子裏頭已經沒了米,越發恐慌起來。
沒米的消息越傳越廣,恐慌也就越來越大,眾人甚至覺得,只要下午打過來,他們就會被火活餓死。
恐慌之下,對於朝廷的埋怨也就更深。
他們埋怨這群燕國人只顧著自己樂意,全然不管他們的生死,果然不是一族人,就是不一樣。若朝廷一直這副德性,那他們還擁護個屁!
轉頭去夏國豈不更好?
夏國可沒有把人不當人的,哪怕是華北一帶的齊國人,日子過得也依舊有聲有色。
不能開戰的輿論占據了上風,於是有些有頭有臉的人便費盡心思的給上頭遞話,問問朝廷能不能暫退一步,不管怎麽樣,先讓夏國退兵。什麽尊嚴,什麽國威,在填飽肚子這件事上根本不值得一提。連飯都吃不飽了,還要什麽國威,這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嗎?
這些尋常百姓可沒有軍人那班的骨氣,為了自己的性命安危,他們什麽都可以妥協,也恨不得朝廷趕緊妥協,立馬妥協,最好明天就讓夏國退兵。
朝野內外流言蜚語屢禁不止,燕國儼然成為一盤散沙,不僅如此,甚至隱約還有原齊國人仇視燕國人的情況。都已經成這樣了,如何作戰?
哪怕軍中對夏國還是一如既往的仇視,但是光靠這些軍隊,能頂什麽用呢?
司徒恭哪怕不願承認也不行了,如今的燕國,已經比不上夏國了。
服輸很難,但司徒恭不是輸不起的人。早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便輸嫡兄許多,可是他隱忍了十年,最後還不是將一種兄弟踩在腳下?
他不可能一直都輸。
眼下他是及不上夏國,但是一年之後呢,兩年之後呢?他不信到時候燕國還掌握不了火炮的技術。只要有了火炮,夏國的威脅便會蕩然無存。
眼下先蟄伏,實在是不得已之舉。
最終,燕國還是同意議和。司徒恭甚至做好了夏國獅子大開口的準備,不料夏國要的並不多,只要了此次的軍費開支,以及修繕江陵府費用,在之後面沒有了,還有一條不太引人註目的——取消一切關稅,夏國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燕國境內自由流通、買賣。
這與當初齊國的境遇,何其相似?
司徒恭反覆摩挲著國書,心中久久不能平覆。
不,還是有不一樣的,最起碼,他絕對不會淪落到齊皇那樣的境地。
接下來這幾年,燕國上下都該好好理一理了。
燕國朝臣郁郁不得志,夏國這邊的大臣們卻因為打了一場翻身仗,格外揚眉吐氣。
回京的途中,蕭瑾還見到了穆寒一眾人。
當初一萬多的朱雀軍,如今只剩下三千。
穆寒是過來請罪的,當初是他率領朱雀軍向蕭瑾請命,如今人都沒了,也怪他安排不周。
那日挑撥了燕國軍中關系之後,朱雀們本可以趁亂,全身而退,誰知燕國人竟然如此狠毒,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屠殺之下,只有一小部分人突出重圍跑了出來,餘下大多葬身敵營。
這些事兒,穆寒每每不敢細想,但卻萬分自責。
蕭瑾不能怪他,也從未怪過他:“與你無關,恨只恨燕國太心狠手辣了。他們枉死在敵國軍營,朕回京之後會給他們立個長生碑,讓他們享受萬民香火,也讓天下人知道他們的功勞。”
長生碑不過是個念想,蕭瑾只是不希望他們在不明不白中死去,連死後都沒留下只言片語。
穆寒等聽此,眼眶都紅了。
若真有來世今生,但願這些弟兄們飽食人間香火,來日投身到和平的國家,一輩子都不要跟戰爭扯上關系。
蕭瑾一邊行路,一邊安排交代各項任務,等回到臨安府,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兒了。
百官迎回聖上,本該是最要緊的事,可這回蕭瑾發現,他這些攪風攪雨的大臣們見到他,竟然沒有上回的激動。
這是怎麽回事?
久別重逢,就這個反應?
還是馮慨之眼明心亮,立馬道:“聖上勿怪,想必是諸位大人操持婚禮,都無暇分心他顧了。”
事實還真是如此,皇帝大婚,兩國之喜,如今朝中上下都已經忙瘋了,哪怕再稀罕蕭瑾,如今也比不上蕭瑾自己的婚事來得重要了。
在大婚這件事情上,什麽人都得往後靠一靠。
是以,自以為擊退燕軍,發出風頭的蕭瑾,在回去的第一天就被冷落了。
而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因為蕭瑾一直被冷落到了婚禮前一天。
這段時間,除了禮官,蕭瑾就沒見過什麽多餘的大臣。
而等到眾人終於想到蕭瑾時,距離成婚也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了。
明日,他們聖上便得再次成親了。
哪怕大臣們這段時間忙得昏天暗地顧不得在意蕭瑾的感受,但仔細一想,新郎官還是不能得罪的,要不婚禮當場撂挑子怎麽辦?
他們聖上那不靠譜的性子,絕對做得出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同於夏國的普天同慶, 燕國如今的情況已然十分焦灼。
燕國自南下後,就沒有打過什麽敗仗。
國富兵強,便讓這些軍人養成了心比天高的性子, 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 包括在此次戰事中吃了大虧的一眾老將軍們也一樣。
蒙陽被救回來的時候已經沒了大半條性命,被人直捅要害,又連夜逃命, 回了京城之後便高熱不退,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才醒過來。不過他還算是幸運的, 那驃騎大將軍直接沒熬過來,在回京的途中便駕鶴西去了。回京之後,家裏人聞此噩耗, 悲痛不已。
朝中上下也因為這場喪事備受打擊,大將軍的離世, 叫他們清醒地認識到,燕國興許真的不敵夏國了。
人力也終究沒辦法抵抗火炮的威力,是他們太高估自己,也太低估夏國了。
蒙陽也隱約有這種感覺, 只是他嘴硬不肯承認。甫一醒來, 蒙陽便連忙打聽夏國的事, 再得知夏國威脅燕國,要燕國賠償江陵府一切損失之後, 蒙陽跟其他幾個老將就一樣, 氣的直接破口大罵:“夏國人未免欺人太甚, 還想讓我們賠錢給他?想得倒美!若不是他們耍些陰謀詭計, 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再說了, 便是不賠, 他們又能拿我怎麽辦?還能打過來不成?他們有這個膽子嗎?”
朝中這麽有恃無恐的大有人在。
直到……夏國陳兵於東京路一帶,才讓他們慌了神。東京路的五州直接與燕國接壤,從東京路直接用兵,比派兵前往江陵府可簡單直接過了。
司徒恭聽說這事兒之後便在琢磨夏國的意圖。毫無疑問,夏國肯定不會打,也不敢打。他們雖然退了,但那都是因為夏國使了詭計,並非真正被擊退了。
夏國但凡是不想著跟他們魚死網破,都不會再貿然開兵,因為這時候打起來根本不合算。
不僅司徒恭這麽想,就連賀辭也這麽想。
朝中就沒有一個人是想要賠償議和的,然而司徒恭怕就怕,夏國又會使出別的謀算來。
官吏知道實情,百姓卻未必知道真相,一旦百姓亂起來,他們就是有雄兵百萬,也難擋夏國幾十萬之。
這兩國開戰,從來就不僅僅是軍人的事情。
然而,司徒恭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或者說,他足夠了解夏國行事的套路。
幾日過後,朝野內外果真謠言四起,都言之鑿鑿地說夏國隨時都會打過來,謠言傳著傳著,各地百姓忽然不約而同的開始搶起了米。
因為他們聽說,開戰之後國內就沒有米了,若是那會兒再買肯定遲了,能先囤多少就囤多少。
這當然也是顧淮南的手筆。
搶米這件事兒還是受了原先齊國糧商的啟發,糧食是國之根本,若糧食都搶完了,看燕國還慌不慌?
若說夏國的軍隊只是武力威懾,那顧淮南這一手絕對是從內部瓦解。不論燕國朝廷如何強調國內不缺米糧,可百姓就是不信。
一旦有人搶,便有人有樣學樣。且隨著眾人哄搶,糧食鋪子的存貨很快就見底了,下一批前來搶米的人得知鋪子裏頭已經沒了米,越發恐慌起來。
沒米的消息越傳越廣,恐慌也就越來越大,眾人甚至覺得,只要下午打過來,他們就會被火活餓死。
恐慌之下,對於朝廷的埋怨也就更深。
他們埋怨這群燕國人只顧著自己樂意,全然不管他們的生死,果然不是一族人,就是不一樣。若朝廷一直這副德性,那他們還擁護個屁!
轉頭去夏國豈不更好?
夏國可沒有把人不當人的,哪怕是華北一帶的齊國人,日子過得也依舊有聲有色。
不能開戰的輿論占據了上風,於是有些有頭有臉的人便費盡心思的給上頭遞話,問問朝廷能不能暫退一步,不管怎麽樣,先讓夏國退兵。什麽尊嚴,什麽國威,在填飽肚子這件事上根本不值得一提。連飯都吃不飽了,還要什麽國威,這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嗎?
這些尋常百姓可沒有軍人那班的骨氣,為了自己的性命安危,他們什麽都可以妥協,也恨不得朝廷趕緊妥協,立馬妥協,最好明天就讓夏國退兵。
朝野內外流言蜚語屢禁不止,燕國儼然成為一盤散沙,不僅如此,甚至隱約還有原齊國人仇視燕國人的情況。都已經成這樣了,如何作戰?
哪怕軍中對夏國還是一如既往的仇視,但是光靠這些軍隊,能頂什麽用呢?
司徒恭哪怕不願承認也不行了,如今的燕國,已經比不上夏國了。
服輸很難,但司徒恭不是輸不起的人。早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便輸嫡兄許多,可是他隱忍了十年,最後還不是將一種兄弟踩在腳下?
他不可能一直都輸。
眼下他是及不上夏國,但是一年之後呢,兩年之後呢?他不信到時候燕國還掌握不了火炮的技術。只要有了火炮,夏國的威脅便會蕩然無存。
眼下先蟄伏,實在是不得已之舉。
最終,燕國還是同意議和。司徒恭甚至做好了夏國獅子大開口的準備,不料夏國要的並不多,只要了此次的軍費開支,以及修繕江陵府費用,在之後面沒有了,還有一條不太引人註目的——取消一切關稅,夏國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燕國境內自由流通、買賣。
這與當初齊國的境遇,何其相似?
司徒恭反覆摩挲著國書,心中久久不能平覆。
不,還是有不一樣的,最起碼,他絕對不會淪落到齊皇那樣的境地。
接下來這幾年,燕國上下都該好好理一理了。
燕國朝臣郁郁不得志,夏國這邊的大臣們卻因為打了一場翻身仗,格外揚眉吐氣。
回京的途中,蕭瑾還見到了穆寒一眾人。
當初一萬多的朱雀軍,如今只剩下三千。
穆寒是過來請罪的,當初是他率領朱雀軍向蕭瑾請命,如今人都沒了,也怪他安排不周。
那日挑撥了燕國軍中關系之後,朱雀們本可以趁亂,全身而退,誰知燕國人竟然如此狠毒,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屠殺之下,只有一小部分人突出重圍跑了出來,餘下大多葬身敵營。
這些事兒,穆寒每每不敢細想,但卻萬分自責。
蕭瑾不能怪他,也從未怪過他:“與你無關,恨只恨燕國太心狠手辣了。他們枉死在敵國軍營,朕回京之後會給他們立個長生碑,讓他們享受萬民香火,也讓天下人知道他們的功勞。”
長生碑不過是個念想,蕭瑾只是不希望他們在不明不白中死去,連死後都沒留下只言片語。
穆寒等聽此,眼眶都紅了。
若真有來世今生,但願這些弟兄們飽食人間香火,來日投身到和平的國家,一輩子都不要跟戰爭扯上關系。
蕭瑾一邊行路,一邊安排交代各項任務,等回到臨安府,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兒了。
百官迎回聖上,本該是最要緊的事,可這回蕭瑾發現,他這些攪風攪雨的大臣們見到他,竟然沒有上回的激動。
這是怎麽回事?
久別重逢,就這個反應?
還是馮慨之眼明心亮,立馬道:“聖上勿怪,想必是諸位大人操持婚禮,都無暇分心他顧了。”
事實還真是如此,皇帝大婚,兩國之喜,如今朝中上下都已經忙瘋了,哪怕再稀罕蕭瑾,如今也比不上蕭瑾自己的婚事來得重要了。
在大婚這件事情上,什麽人都得往後靠一靠。
是以,自以為擊退燕軍,發出風頭的蕭瑾,在回去的第一天就被冷落了。
而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因為蕭瑾一直被冷落到了婚禮前一天。
這段時間,除了禮官,蕭瑾就沒見過什麽多餘的大臣。
而等到眾人終於想到蕭瑾時,距離成婚也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了。
明日,他們聖上便得再次成親了。
哪怕大臣們這段時間忙得昏天暗地顧不得在意蕭瑾的感受,但仔細一想,新郎官還是不能得罪的,要不婚禮當場撂挑子怎麽辦?
他們聖上那不靠譜的性子,絕對做得出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