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藏寶洞
關燈
小
中
大
廣陵地勢平坦,觀音山雖名為山,卻只是一片連綿幾十裏的山巒。出城北縱馬二刻就遙遙望見了依山而建的古寺群。
避開村落和古寺,當趙冉冉憑著七年前的印象站在一處夾谷入口時,她回頭欲言又止地看向身後人。
這一回出城她特意囑托段征帶了刀,只是到了山門前,事涉家族心血,防人之心她還是有的。
“再行數步就是了,你…還是在此略等片刻。”
望了眼前頭平坦敞亮的地勢,少年擺擺手,從懷裏遞出一只竹哨,遞了過去後就示意她趕快過去。
此處土質不好,山地貧瘠故而周邊實在太平的很。不過她還是接下竹哨,笑著說了句:“小征,待我取了銀子回來,若趕得及,帶你去霽月齋吃淮陽菜。”
藏寶洞的位置並不隱秘,妙在洞門與山壁融為一體,四周皆是荒草衰土一模一樣的景致,饒是趙冉冉記憶力驚人,也足足尋了半個時辰才在一處緩坡邊摸到了嵌刻的機關。
土黃色的石壁朝一側後移,露出僅供一人出入的矮門,稍稍高一些的男子進出,怕就要垂首而入了。
等趙冉冉進去後,石壁又轟得合攏了。
頃刻間遮去了外頭炙熱日陽,洞內一下子陷入了漆黑。
因著七年前的經歷,趙冉冉不僅沒有慌亂緊張,眼前反而又出現外祖母俞念嬙瘋瘋癲癲的身影。
走過一截低矮的穹隆石道,立在石道盡頭,她摸黑朝右上下探了探,觸到一個圓形凹槽時,便將左腕伸過去,用那只一直帶著的木鐲嵌進去輕輕一轉,巨幅的石墻向兩側分開。
眼前出現一條長長的石階。
她擡起頭循著記憶又瞧見了長階之上的微弱明光。
跨步上階,當她站在寬闊高深的巖洞中時,對著三十三盞長明燈和滿地碓壘的上百個寶箱,洞中時光凝滯,是七年來無人到訪的寂靜空無。
趙冉冉嘆了口氣,揮去那些宛若再現的記憶。兩步上前,又用木鐲的另一端打開了最外側的一口箱子。
這些箱子都是樟木包銅,內可防潮防蟲蛀外則可免於普通刀斧劈鑿,形制如出一轍,銅扣上皆是尋常難見的機關,輕易砍削不開,只是與木鐲上的紋路一嵌合,饒是歷經十餘載,也能極輕巧地開箱。
最外側的箱子裏不留間隙地擺著幾十個木制方盒,打開第一個盒子,熒綠奪目的光彩便溢了出來,是顆成色極好的夜明珠。再開一個盒子,並無光亮,卻是顆鴿蛋大小的東珠。
就這麽依次開了十餘個箱子,各色玉器名畫軟甲金器,甚至還有古時的青銅爵、傳說中的透光鏡並許多前朝皇族所用器皿飾物。
隨便哪一箱若要現世,怕都是連城之價,尋常人十輩子豪奢怕都用不盡了。
七年前趙冉冉只有十二歲,那時她衣食無憂,一顆心全在初識的外祖母身上。
而今日對著這珠玉千頃,才是大受震撼,依稀間有些明白過來,為何當年太外祖會允許身為獨女的外祖母與大理寺卿薛釗為妾,後來又會藏富退隱。
“福生無量天尊,小囡啊,燈座裏用的可是鯨魚膏呢,罪過罪過,天尊啊,可莫要牽累我兒了。”
望著墻頭寸滴寸金的長明燈,耳邊似又響起外祖母神神叨叨的老邁音調。
微青明光靜燃,撫著左腕木鐲,趙冉冉眼底漾起水色。
這些都是俞家留給她的,是她餘生活命的底氣。
太外祖商海馳騁一生,最後都凝聚成這些冰冷無情的珠玉金銀。太外祖深情,為妻守喪半生,俞家敗落後,也就僅剩了她這一條外姓血脈。
長嘆一口後,她將幾只箱子又原樣封好。
只從其中一只箱子裏取了兩包散碎的金銀,掖好後便匆匆依原路折返了回去。
在山道上她就將金銀混了,分裝了兩個荷包並一個大袋。
“算那金子的分量,該能抵上四五百兩銀子了。”少年隨手掂了掂將那個大袋的拋進了身後的竹筐裏,往上蓋了層他四處采來的普通草藥。
回頭試探著看她:“按現下的市價,緊巴巴地算著過,吃一年勉強夠了。”
他這話說的驚喜裏又攙了愁悶。
還是感念他的護送相救,她只是頓了片刻就笑著回道:“不過取了十之一二罷了,走吧,我想吃霽月齋的點心了。”
回家栓了馬又藏好金子,到東關街時,日陽西斜已經是酉初時分了。
晚市沒有趕上,叫賣新鮮菜肉的攤子都漸漸收了,兩人從西北沿長街行至東南,一路上鼻息裏香氣不斷,河岸堤壩垂柳旁,一溜貨郎或是在炸糕,或是賣片湯餃餌,還有賣酸漬梅子山楂的……
時近端午,還有不少人擺了鮮嫩的粽葉在賣。
淮揚菜天下聞名,縱是街市小點亦皆精巧。為這人世煙火所熏,趙冉冉難得心緒敞明了些,沿著河岸吃了一路。
十九年來,記憶中這般自由自在地在市井裏閑逛,也僅是幾次南下省親時才有的待遇。加之從小養大她的乳母戚氏也是江南人士,對這廣陵市井,她莫名覺著親切。
段征跟著她,與貨郎們議價頗為熟稔,他手上提了好幾串油紙包,倒是沒什麽偏好,只看她吃什麽,便依樣要雙份的,自個兒也吃一遍。
趙冉冉的右眼外側也有胎記,面紗無法遮盡,淮揚人含蓄也總有些行人好奇些要朝她臉上琢磨,這些或稀奇或厭惡的目光投來時,段征總會適時偏了身子擋下。
“郎君同夫人是新婚吧,瞧這偏疼著的,姑娘家都愛甜,買一塊嘗嘗?”
賣糯米糕的婦人展開食盒,臉上笑吟吟的,說起話來透著股子小商販的精明熱絡。
夕陽斜照,運河裏畫舫行近,不知哪個琵琶女驟撥起弦,將婦人的善意調笑壓輕了許多。
本是打量著食盒的趙冉冉倏然紅透了臉,尷尬著就要擺手說清。
在他身旁的段征先是一楞,繼而反應極快地壓下她的手,客氣地應了那賣糕婦人,一並接下兩大塊松軟滾燙的佚?糯米糕。
見旁側又過來兩個客人,趙冉冉未及解釋也就快步沿岸前行。
糯米糕是用荷葉包著的,待微溫時,他解開一角用帕子掰了一小塊過去,原以為她還介意方才的誤會並不肯吃呢,手上一空,包著米糕的帕子就被人接了。
趙冉冉駐足在堤柳下,一面望著畫舫出神,一面低頭就吃起了米糕。
彤雲似將天光烘得愈明,萬丈霞光從西天邊映照上她左頰,照的那一雙常帶愁霧的清冷鳳眸溫情天真,眼尾眉角的那一點殷紅愈發柔弱妖冶入骨。
河風輕拂,吹散她鬢邊一縷青絲。
一聲戲腔合著弦音遙遙唱出,段征心下一熱,在咿咿呀呀的曲聲唱詞裏,他忽然伸手將那縷青絲攏了攏,湊到她耳側試著喚了聲:“不稱你阿姐了,往後喚你冉冉可好。”
女子愕然回頭,一口糯米糕堵在嘴裏,吐也不是咽又不下,鼓著嘴睜大雙眸擡首瞧他。
恰好一陣柳枝打來,正好將她遮面的絹帛揚起一半。
面紗下半面如玉,趙冉冉並不知道,此刻自己兩頰滾圓的模樣,瞧著實在有些惑人。
沾著糕粉的櫻口一點,段征喉間稍動,借著愈響的曲調溫聲湊近,又換了聲:“冉冉。”
或許是河面上的靡靡之音太過催人,又許是少年的嗓音神態過於溫良,趙冉冉嚼著糕點望過去,心裏頭不可遏制地起了個念頭,覺著這人的眉眼實在是生的奪目絢爛。
平日裏他雖也瞧著溫良無害,只是她擅察人心,多多少少能覺出些他的不真誠來。
只是這一刻,他眼裏的情緒叫她看的心悸。
尤其是那一聲“冉冉”,一下將她拉回到同表兄私會的時日。
轉頭遮好面紗又兩口咽下米糕,趙冉冉對著垂柳低語著回了句:“我還大你兩歲,這麽叫於禮不合。”說完她也沒去看他,只是快步沿河岸朝霽月齋而去。
見她青灰色背影裊裊,少年舐唇嗤笑著變了臉,心道閻越山長他十三歲還不是恭稱他大哥,‘禮’是什麽東西,本事夠了,踩那‘禮’去了泥地裏,又誰人敢質疑。
因是街市邊差不多吃了半飽,又有方才那一場柳下風波,到了霽月齋時,趙冉冉自不願再入內與他雅間相對,只連碗包了炸藕合與筍尖煨幹絲兩道名點也就去櫃前結了賬。
霽月齋油亮的烏木櫃上,擺滿了各色名露陳釀。
趙冉冉朝那排架子邊的酒牌上看了兩圈,提著兩大包菜便當先出了門。
留神到她的動作,段征刻意慢了半步,隨手拋了錠銀子就讓夥計挑了壺好的,用布網兜了才狀若無事地跟上。
揚琴婉轉伴著伶人隱約的唱書慢調從霽月齋樓上傳出,正是酉正宴客的好時辰。
四周的街市酒樓一片人聲鼎沸的熱鬧。
薄暮冥冥裏,彤雲掙紮著散盡,天際湛青千裏。
兩個人各懷心思地沿河朝城北走著,身後不遠處忽有對行商夫妻路過,婦人認出了人,急切地喊了句:“噫!當家的,你快瞧那人呀,可不是趙尚書家的,不是俞大人先前要定親的那位!”
作者有話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避開村落和古寺,當趙冉冉憑著七年前的印象站在一處夾谷入口時,她回頭欲言又止地看向身後人。
這一回出城她特意囑托段征帶了刀,只是到了山門前,事涉家族心血,防人之心她還是有的。
“再行數步就是了,你…還是在此略等片刻。”
望了眼前頭平坦敞亮的地勢,少年擺擺手,從懷裏遞出一只竹哨,遞了過去後就示意她趕快過去。
此處土質不好,山地貧瘠故而周邊實在太平的很。不過她還是接下竹哨,笑著說了句:“小征,待我取了銀子回來,若趕得及,帶你去霽月齋吃淮陽菜。”
藏寶洞的位置並不隱秘,妙在洞門與山壁融為一體,四周皆是荒草衰土一模一樣的景致,饒是趙冉冉記憶力驚人,也足足尋了半個時辰才在一處緩坡邊摸到了嵌刻的機關。
土黃色的石壁朝一側後移,露出僅供一人出入的矮門,稍稍高一些的男子進出,怕就要垂首而入了。
等趙冉冉進去後,石壁又轟得合攏了。
頃刻間遮去了外頭炙熱日陽,洞內一下子陷入了漆黑。
因著七年前的經歷,趙冉冉不僅沒有慌亂緊張,眼前反而又出現外祖母俞念嬙瘋瘋癲癲的身影。
走過一截低矮的穹隆石道,立在石道盡頭,她摸黑朝右上下探了探,觸到一個圓形凹槽時,便將左腕伸過去,用那只一直帶著的木鐲嵌進去輕輕一轉,巨幅的石墻向兩側分開。
眼前出現一條長長的石階。
她擡起頭循著記憶又瞧見了長階之上的微弱明光。
跨步上階,當她站在寬闊高深的巖洞中時,對著三十三盞長明燈和滿地碓壘的上百個寶箱,洞中時光凝滯,是七年來無人到訪的寂靜空無。
趙冉冉嘆了口氣,揮去那些宛若再現的記憶。兩步上前,又用木鐲的另一端打開了最外側的一口箱子。
這些箱子都是樟木包銅,內可防潮防蟲蛀外則可免於普通刀斧劈鑿,形制如出一轍,銅扣上皆是尋常難見的機關,輕易砍削不開,只是與木鐲上的紋路一嵌合,饒是歷經十餘載,也能極輕巧地開箱。
最外側的箱子裏不留間隙地擺著幾十個木制方盒,打開第一個盒子,熒綠奪目的光彩便溢了出來,是顆成色極好的夜明珠。再開一個盒子,並無光亮,卻是顆鴿蛋大小的東珠。
就這麽依次開了十餘個箱子,各色玉器名畫軟甲金器,甚至還有古時的青銅爵、傳說中的透光鏡並許多前朝皇族所用器皿飾物。
隨便哪一箱若要現世,怕都是連城之價,尋常人十輩子豪奢怕都用不盡了。
七年前趙冉冉只有十二歲,那時她衣食無憂,一顆心全在初識的外祖母身上。
而今日對著這珠玉千頃,才是大受震撼,依稀間有些明白過來,為何當年太外祖會允許身為獨女的外祖母與大理寺卿薛釗為妾,後來又會藏富退隱。
“福生無量天尊,小囡啊,燈座裏用的可是鯨魚膏呢,罪過罪過,天尊啊,可莫要牽累我兒了。”
望著墻頭寸滴寸金的長明燈,耳邊似又響起外祖母神神叨叨的老邁音調。
微青明光靜燃,撫著左腕木鐲,趙冉冉眼底漾起水色。
這些都是俞家留給她的,是她餘生活命的底氣。
太外祖商海馳騁一生,最後都凝聚成這些冰冷無情的珠玉金銀。太外祖深情,為妻守喪半生,俞家敗落後,也就僅剩了她這一條外姓血脈。
長嘆一口後,她將幾只箱子又原樣封好。
只從其中一只箱子裏取了兩包散碎的金銀,掖好後便匆匆依原路折返了回去。
在山道上她就將金銀混了,分裝了兩個荷包並一個大袋。
“算那金子的分量,該能抵上四五百兩銀子了。”少年隨手掂了掂將那個大袋的拋進了身後的竹筐裏,往上蓋了層他四處采來的普通草藥。
回頭試探著看她:“按現下的市價,緊巴巴地算著過,吃一年勉強夠了。”
他這話說的驚喜裏又攙了愁悶。
還是感念他的護送相救,她只是頓了片刻就笑著回道:“不過取了十之一二罷了,走吧,我想吃霽月齋的點心了。”
回家栓了馬又藏好金子,到東關街時,日陽西斜已經是酉初時分了。
晚市沒有趕上,叫賣新鮮菜肉的攤子都漸漸收了,兩人從西北沿長街行至東南,一路上鼻息裏香氣不斷,河岸堤壩垂柳旁,一溜貨郎或是在炸糕,或是賣片湯餃餌,還有賣酸漬梅子山楂的……
時近端午,還有不少人擺了鮮嫩的粽葉在賣。
淮揚菜天下聞名,縱是街市小點亦皆精巧。為這人世煙火所熏,趙冉冉難得心緒敞明了些,沿著河岸吃了一路。
十九年來,記憶中這般自由自在地在市井裏閑逛,也僅是幾次南下省親時才有的待遇。加之從小養大她的乳母戚氏也是江南人士,對這廣陵市井,她莫名覺著親切。
段征跟著她,與貨郎們議價頗為熟稔,他手上提了好幾串油紙包,倒是沒什麽偏好,只看她吃什麽,便依樣要雙份的,自個兒也吃一遍。
趙冉冉的右眼外側也有胎記,面紗無法遮盡,淮揚人含蓄也總有些行人好奇些要朝她臉上琢磨,這些或稀奇或厭惡的目光投來時,段征總會適時偏了身子擋下。
“郎君同夫人是新婚吧,瞧這偏疼著的,姑娘家都愛甜,買一塊嘗嘗?”
賣糯米糕的婦人展開食盒,臉上笑吟吟的,說起話來透著股子小商販的精明熱絡。
夕陽斜照,運河裏畫舫行近,不知哪個琵琶女驟撥起弦,將婦人的善意調笑壓輕了許多。
本是打量著食盒的趙冉冉倏然紅透了臉,尷尬著就要擺手說清。
在他身旁的段征先是一楞,繼而反應極快地壓下她的手,客氣地應了那賣糕婦人,一並接下兩大塊松軟滾燙的佚?糯米糕。
見旁側又過來兩個客人,趙冉冉未及解釋也就快步沿岸前行。
糯米糕是用荷葉包著的,待微溫時,他解開一角用帕子掰了一小塊過去,原以為她還介意方才的誤會並不肯吃呢,手上一空,包著米糕的帕子就被人接了。
趙冉冉駐足在堤柳下,一面望著畫舫出神,一面低頭就吃起了米糕。
彤雲似將天光烘得愈明,萬丈霞光從西天邊映照上她左頰,照的那一雙常帶愁霧的清冷鳳眸溫情天真,眼尾眉角的那一點殷紅愈發柔弱妖冶入骨。
河風輕拂,吹散她鬢邊一縷青絲。
一聲戲腔合著弦音遙遙唱出,段征心下一熱,在咿咿呀呀的曲聲唱詞裏,他忽然伸手將那縷青絲攏了攏,湊到她耳側試著喚了聲:“不稱你阿姐了,往後喚你冉冉可好。”
女子愕然回頭,一口糯米糕堵在嘴裏,吐也不是咽又不下,鼓著嘴睜大雙眸擡首瞧他。
恰好一陣柳枝打來,正好將她遮面的絹帛揚起一半。
面紗下半面如玉,趙冉冉並不知道,此刻自己兩頰滾圓的模樣,瞧著實在有些惑人。
沾著糕粉的櫻口一點,段征喉間稍動,借著愈響的曲調溫聲湊近,又換了聲:“冉冉。”
或許是河面上的靡靡之音太過催人,又許是少年的嗓音神態過於溫良,趙冉冉嚼著糕點望過去,心裏頭不可遏制地起了個念頭,覺著這人的眉眼實在是生的奪目絢爛。
平日裏他雖也瞧著溫良無害,只是她擅察人心,多多少少能覺出些他的不真誠來。
只是這一刻,他眼裏的情緒叫她看的心悸。
尤其是那一聲“冉冉”,一下將她拉回到同表兄私會的時日。
轉頭遮好面紗又兩口咽下米糕,趙冉冉對著垂柳低語著回了句:“我還大你兩歲,這麽叫於禮不合。”說完她也沒去看他,只是快步沿河岸朝霽月齋而去。
見她青灰色背影裊裊,少年舐唇嗤笑著變了臉,心道閻越山長他十三歲還不是恭稱他大哥,‘禮’是什麽東西,本事夠了,踩那‘禮’去了泥地裏,又誰人敢質疑。
因是街市邊差不多吃了半飽,又有方才那一場柳下風波,到了霽月齋時,趙冉冉自不願再入內與他雅間相對,只連碗包了炸藕合與筍尖煨幹絲兩道名點也就去櫃前結了賬。
霽月齋油亮的烏木櫃上,擺滿了各色名露陳釀。
趙冉冉朝那排架子邊的酒牌上看了兩圈,提著兩大包菜便當先出了門。
留神到她的動作,段征刻意慢了半步,隨手拋了錠銀子就讓夥計挑了壺好的,用布網兜了才狀若無事地跟上。
揚琴婉轉伴著伶人隱約的唱書慢調從霽月齋樓上傳出,正是酉正宴客的好時辰。
四周的街市酒樓一片人聲鼎沸的熱鬧。
薄暮冥冥裏,彤雲掙紮著散盡,天際湛青千裏。
兩個人各懷心思地沿河朝城北走著,身後不遠處忽有對行商夫妻路過,婦人認出了人,急切地喊了句:“噫!當家的,你快瞧那人呀,可不是趙尚書家的,不是俞大人先前要定親的那位!”
作者有話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