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9章
直郡王都已經打算把他和福晉的命根子送過去了,自然對老三要籌建的幼兒園甚是上心,一口氣給老三推薦了十幾位武師傅。
擅長拳腳功夫的,擅長熬煉筋骨的,騎術一流的,刀法出眾的……
都是直郡王為自己兒子準備的武師傅,只是還沒來得及用上。
人選都很不錯,其中有幾位,胤祉瞧著名字都覺得眼熟,只是請來教小孩子,到幼兒園來當老師,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按照胤祉的設想,幼兒園還處在寓教於樂的階段,武學方面,學幾套簡單的拳法也就差不多了,完全沒必要在幼兒園就加碼。
“幼兒園又不是上書房,都是些不到六歲的小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再稍微學習東西就足夠了。”胤祉可沒打算讓這些小娃娃們在幼兒園卷起來,“我之所以想建這樣一所學堂,便是想著讓弘晴多接觸同齡人,並沒有打算讓他在這個階段能學多少東西。”
正是抱著這個目的,他連學費都不打算收,只是招生名額是有限的,貧寒之家的小孩子,能考進來的概率很低,胤祉沒有統計過京城百姓的文盲率,可也知道一定高的嚇人,家中連個識字的人都沒有,小孩再聰明,也很難通過入學考試。
胤祉見大哥是打定主意準備把弘昱送進來,不得不提醒道:“幼兒園建成後會公開招生,完成報名的小孩子還要通過入學考試,才能被招進來,趁現在還有時間,不如讓大侄子多準備準備,爭取自己考進去。”
後門不是不能開,只是最好不開,胤祉也希望這所幼兒園可以更純粹些。
“這麽點兒的孩子就考試?”直郡王訝異道,弘昱上個月才剛剛學寫字,現在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不是筆試。”胤祉解釋道,“背誦詩詞文章、簡單的算數題,到時候會有面試的先生打分。”
他也會在一旁盯著的,畢竟將來這些可都是他兒子的同窗。
直郡王點了點頭,不光準備回去把算術課給兒子安排上,詩詞文章也要多背一些,爭取考個頭名!
聞風而至的不止有直郡王,還有五貝勒,同樣問了入學考試的內容,準備回去就給兒子安排上。
“小九和欽天監的西洋官員熟,我讓他幫忙給弘昇請一位算術先生,側福晉平日裏倒也有領著弘昇念《論語》,不過一直沒正經開蒙,看來還是要請位先生。”
那倒是也不必,胤祉默道,幼兒園的入學考試還不至於卷到這種程度。
“三歲小孩的入學考試能有多難,你別把它想象成書院的入學考試,不需要這麽……誇張,你和弟妹平日裏多教教就行了。”
弘昇離三周歲的生日還差兩個月呢,沒正經開蒙才是正常的。
皇阿瑪對兒子們拔苗助長,那也是等到六歲之後,而且皇阿瑪是真的有皇位給兒子繼承。
“我哪有時間教他。”五貝勒撐著一雙眼睛看向三哥,如今他一個月有二十七天都要去內務府當差,就只有三天在府裏頭歇著,哪有功夫教弘昇。
有功夫教也不成,他在上書房一直都是墊底的,如何教兒子,肯定是要給弘昇請幾位學問好的先生。
他在上書房墊底,那是因為他長到八歲,都沒人教過他漢語,皇阿瑪也不希望被太後撫養過的他是個出類拔萃的,他這也算是奉旨墊底了。
但弘昇不同,他希望弘昇能夠成為一個文武兼備的人,一個能夠在學業上名列前茅的人,跟他這個阿瑪不一樣。
胤祉忙著哄兒子、籌辦學校,絲毫不知,因為一個尚未建起來的幼兒園,京城已經悄悄卷起來了。
直郡王給自家兒子請了上一屆的狀元汪繹做開蒙先生,五貝勒家的長子,開蒙先生也是狀元出身,如今在翰林院做侍講學士。
有這兩位帶頭,開蒙先生的標準直接被拔高了。
翰林院的大人們,隔三差五就被邀請去做開蒙先生,能開口邀他們的,基本上都是皇室宗親,地位顯赫,手裏頭也不差銀子。
翰林院是清貴之地,出了名的錢少事多,但這裏面的大人們前程遠大,沒有幾個人會為了銀子去給三歲孩童開蒙,當然,若是龍子鳳孫那就另當別論了。
皇氏宗親雖然也流有皇家的血脈,但已經不能算是龍子鳳孫了,像簡親王世子雅爾江阿便請不到願意給他家小孩開蒙的翰林院官員,只能退而求其次,從官位不高、出身不好的二甲進士裏選。
京城品級不高的漢臣,突然就成了香餑餑,有不願意給幾歲小娃娃開蒙的,但也有大把的人願意,畢竟銀子是真香,皇室宗親給銀子給的都很痛快。
底層官員大搞副業,中層官員默默圍觀,高層官員滿頭霧水。
誠親王和納蘭明珠憋了半天,結果就這?
是誠親王太廢了扶不起來,還是納蘭明珠太老不中用了?
看來索額圖雖然退了,但太子的儲君之位還是穩穩當當。
幾乎沒有人註意到,九阿哥處置了刑部的四名官員,因為這四名官員的品級都在正三品以下,也並非太子黨的人。
直郡王的大刀揮到一半,就被納蘭明珠攔住了,兵部左侍郎耿額暫時不能動,留著日後有用。
有什麽用處,直郡王不知,但也把‘刀’放下了。
十阿哥如今在工部待的時長已經和七貝勒不相上下了。
這些細節幾乎沒有人留意到,全都被誠親王準備籌建的學堂吸引住了目光。
選址在南城的學堂還在修建,招生簡章就已經貼遍了京城的各個街道,這也是許多人忙著給自家幼童請開蒙先生的原因。
先不說這所學堂能請來什麽樣的先生,單是和皇孫一起上課做同窗而非伴讀,就足夠有誘惑力了,別說那些皇室宗親了,就連太子黨的成員,不少都跟著動了心。
誠親王這麽大的動靜,萬歲爺不可能不知道,可這位不曾言語,有了經驗的眾臣也不敢貿然彈劾,上次那麽大的陣勢都被壓下來了。
收攬人心的方式萬萬種,給三到六歲的幼童開學堂,這路數實在讓人看不懂。
太子這會兒也說不清是失望還是慶幸,但他讓索額圖致仕這一布棋是走對了,老三如此沈得住氣,若他不往後退一步,皇阿瑪是不會安心的。
不知不覺間,老三收了不少兄弟在身邊,倒是他這邊,朝臣雖多,在民間支持他的士子也不少,可唯獨沒有皇阿哥。
既然皇阿瑪忌憚他在朝堂上的勢力,那他可以暫時收攏在朝堂上的勢力,轉而補缺別處的短板。
老四如今除了戶部的差事,是什麽都不願意再管了,一心一意在府裏頭種田,毓慶宮這個月還收到了四貝勒府送來的花生和甜瓜,據說都是老四親手種的、親手摘的。
老四不願意摻和他和老三的事兒,那他也不勉強,反正兄弟多的是。
除去跟了老三的,再除去老四。
老七可用,老八就算了,皇阿瑪前腳把安郡王的外甥女賜給老八做福晉,他若是後腳就收了老八,那就是在跟皇阿瑪打擂臺了。
十二,雖然文武皆不出眾,也不被皇阿瑪看重,但有一個好舅舅,托合齊是他的人,而且就算不看在托合齊的面子上,十二也比老七更合適。
畢竟他不需要老七在朝堂的影響力,相反如果收了已經在朝堂上辦差的老七,很有可能觸動到皇阿瑪那顆敏感的心。
十二比老七合適,十三比十四合適。
十三的出身比十四差,但性格比十四強,文武也跟十四相當,就連在皇阿瑪那兒的寵愛,兩人也是不分伯仲的。
他不需要一個出身好的皇阿哥跟隨,十三比十四合適多了。
七月二十五日,十三阿哥的生母,庶妃章佳氏病逝,原本一個沒有品級的庶妃病逝,對除了十三阿哥以外的皇阿哥來說,並無影響。
但章佳氏病逝的第二日,被萬歲爺追封為敏妃。
庶妃什麽也不是,敏妃就算是皇阿哥們的庶母了,庶母去世,需守孝百日,就如同當年平妃過世那樣。
這守孝的流程大家都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了,除了至親之人,一般也不會完全遵守守孝的規矩,但是不能吃葷腥這一樣,就根本守不住,不過面上的規矩還是能做全的,比如……不剃頭。
孝期裏的許多規矩在胤祉看來都是沒必要的,但有一條他相當喜歡,那便是孝期內不能剃頭。
不剃頭就意味著腦門上能長出一層密密的頭發茬,短一些是板寸,長一些就是寸頭,雖然不夠平整,但也比光頭好看。
每到這時候,平日裏喜歡戴帽子的胤祉,除了上朝,基本上都不會再戴帽子了,他實在太懷念腦門上有頭發的日子了。
自從整頓過內務府之後,胤祉和十三的關系便疏遠了許多,如今他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喪母的十三和兩個妹妹,只能囑咐老五讓內務府多上點心,無論是敏妃的喪儀,還是三個弟弟妹妹的日常起居,都更周全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直郡王都已經打算把他和福晉的命根子送過去了,自然對老三要籌建的幼兒園甚是上心,一口氣給老三推薦了十幾位武師傅。
擅長拳腳功夫的,擅長熬煉筋骨的,騎術一流的,刀法出眾的……
都是直郡王為自己兒子準備的武師傅,只是還沒來得及用上。
人選都很不錯,其中有幾位,胤祉瞧著名字都覺得眼熟,只是請來教小孩子,到幼兒園來當老師,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按照胤祉的設想,幼兒園還處在寓教於樂的階段,武學方面,學幾套簡單的拳法也就差不多了,完全沒必要在幼兒園就加碼。
“幼兒園又不是上書房,都是些不到六歲的小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再稍微學習東西就足夠了。”胤祉可沒打算讓這些小娃娃們在幼兒園卷起來,“我之所以想建這樣一所學堂,便是想著讓弘晴多接觸同齡人,並沒有打算讓他在這個階段能學多少東西。”
正是抱著這個目的,他連學費都不打算收,只是招生名額是有限的,貧寒之家的小孩子,能考進來的概率很低,胤祉沒有統計過京城百姓的文盲率,可也知道一定高的嚇人,家中連個識字的人都沒有,小孩再聰明,也很難通過入學考試。
胤祉見大哥是打定主意準備把弘昱送進來,不得不提醒道:“幼兒園建成後會公開招生,完成報名的小孩子還要通過入學考試,才能被招進來,趁現在還有時間,不如讓大侄子多準備準備,爭取自己考進去。”
後門不是不能開,只是最好不開,胤祉也希望這所幼兒園可以更純粹些。
“這麽點兒的孩子就考試?”直郡王訝異道,弘昱上個月才剛剛學寫字,現在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不是筆試。”胤祉解釋道,“背誦詩詞文章、簡單的算數題,到時候會有面試的先生打分。”
他也會在一旁盯著的,畢竟將來這些可都是他兒子的同窗。
直郡王點了點頭,不光準備回去把算術課給兒子安排上,詩詞文章也要多背一些,爭取考個頭名!
聞風而至的不止有直郡王,還有五貝勒,同樣問了入學考試的內容,準備回去就給兒子安排上。
“小九和欽天監的西洋官員熟,我讓他幫忙給弘昇請一位算術先生,側福晉平日裏倒也有領著弘昇念《論語》,不過一直沒正經開蒙,看來還是要請位先生。”
那倒是也不必,胤祉默道,幼兒園的入學考試還不至於卷到這種程度。
“三歲小孩的入學考試能有多難,你別把它想象成書院的入學考試,不需要這麽……誇張,你和弟妹平日裏多教教就行了。”
弘昇離三周歲的生日還差兩個月呢,沒正經開蒙才是正常的。
皇阿瑪對兒子們拔苗助長,那也是等到六歲之後,而且皇阿瑪是真的有皇位給兒子繼承。
“我哪有時間教他。”五貝勒撐著一雙眼睛看向三哥,如今他一個月有二十七天都要去內務府當差,就只有三天在府裏頭歇著,哪有功夫教弘昇。
有功夫教也不成,他在上書房一直都是墊底的,如何教兒子,肯定是要給弘昇請幾位學問好的先生。
他在上書房墊底,那是因為他長到八歲,都沒人教過他漢語,皇阿瑪也不希望被太後撫養過的他是個出類拔萃的,他這也算是奉旨墊底了。
但弘昇不同,他希望弘昇能夠成為一個文武兼備的人,一個能夠在學業上名列前茅的人,跟他這個阿瑪不一樣。
胤祉忙著哄兒子、籌辦學校,絲毫不知,因為一個尚未建起來的幼兒園,京城已經悄悄卷起來了。
直郡王給自家兒子請了上一屆的狀元汪繹做開蒙先生,五貝勒家的長子,開蒙先生也是狀元出身,如今在翰林院做侍講學士。
有這兩位帶頭,開蒙先生的標準直接被拔高了。
翰林院的大人們,隔三差五就被邀請去做開蒙先生,能開口邀他們的,基本上都是皇室宗親,地位顯赫,手裏頭也不差銀子。
翰林院是清貴之地,出了名的錢少事多,但這裏面的大人們前程遠大,沒有幾個人會為了銀子去給三歲孩童開蒙,當然,若是龍子鳳孫那就另當別論了。
皇氏宗親雖然也流有皇家的血脈,但已經不能算是龍子鳳孫了,像簡親王世子雅爾江阿便請不到願意給他家小孩開蒙的翰林院官員,只能退而求其次,從官位不高、出身不好的二甲進士裏選。
京城品級不高的漢臣,突然就成了香餑餑,有不願意給幾歲小娃娃開蒙的,但也有大把的人願意,畢竟銀子是真香,皇室宗親給銀子給的都很痛快。
底層官員大搞副業,中層官員默默圍觀,高層官員滿頭霧水。
誠親王和納蘭明珠憋了半天,結果就這?
是誠親王太廢了扶不起來,還是納蘭明珠太老不中用了?
看來索額圖雖然退了,但太子的儲君之位還是穩穩當當。
幾乎沒有人註意到,九阿哥處置了刑部的四名官員,因為這四名官員的品級都在正三品以下,也並非太子黨的人。
直郡王的大刀揮到一半,就被納蘭明珠攔住了,兵部左侍郎耿額暫時不能動,留著日後有用。
有什麽用處,直郡王不知,但也把‘刀’放下了。
十阿哥如今在工部待的時長已經和七貝勒不相上下了。
這些細節幾乎沒有人留意到,全都被誠親王準備籌建的學堂吸引住了目光。
選址在南城的學堂還在修建,招生簡章就已經貼遍了京城的各個街道,這也是許多人忙著給自家幼童請開蒙先生的原因。
先不說這所學堂能請來什麽樣的先生,單是和皇孫一起上課做同窗而非伴讀,就足夠有誘惑力了,別說那些皇室宗親了,就連太子黨的成員,不少都跟著動了心。
誠親王這麽大的動靜,萬歲爺不可能不知道,可這位不曾言語,有了經驗的眾臣也不敢貿然彈劾,上次那麽大的陣勢都被壓下來了。
收攬人心的方式萬萬種,給三到六歲的幼童開學堂,這路數實在讓人看不懂。
太子這會兒也說不清是失望還是慶幸,但他讓索額圖致仕這一布棋是走對了,老三如此沈得住氣,若他不往後退一步,皇阿瑪是不會安心的。
不知不覺間,老三收了不少兄弟在身邊,倒是他這邊,朝臣雖多,在民間支持他的士子也不少,可唯獨沒有皇阿哥。
既然皇阿瑪忌憚他在朝堂上的勢力,那他可以暫時收攏在朝堂上的勢力,轉而補缺別處的短板。
老四如今除了戶部的差事,是什麽都不願意再管了,一心一意在府裏頭種田,毓慶宮這個月還收到了四貝勒府送來的花生和甜瓜,據說都是老四親手種的、親手摘的。
老四不願意摻和他和老三的事兒,那他也不勉強,反正兄弟多的是。
除去跟了老三的,再除去老四。
老七可用,老八就算了,皇阿瑪前腳把安郡王的外甥女賜給老八做福晉,他若是後腳就收了老八,那就是在跟皇阿瑪打擂臺了。
十二,雖然文武皆不出眾,也不被皇阿瑪看重,但有一個好舅舅,托合齊是他的人,而且就算不看在托合齊的面子上,十二也比老七更合適。
畢竟他不需要老七在朝堂的影響力,相反如果收了已經在朝堂上辦差的老七,很有可能觸動到皇阿瑪那顆敏感的心。
十二比老七合適,十三比十四合適。
十三的出身比十四差,但性格比十四強,文武也跟十四相當,就連在皇阿瑪那兒的寵愛,兩人也是不分伯仲的。
他不需要一個出身好的皇阿哥跟隨,十三比十四合適多了。
七月二十五日,十三阿哥的生母,庶妃章佳氏病逝,原本一個沒有品級的庶妃病逝,對除了十三阿哥以外的皇阿哥來說,並無影響。
但章佳氏病逝的第二日,被萬歲爺追封為敏妃。
庶妃什麽也不是,敏妃就算是皇阿哥們的庶母了,庶母去世,需守孝百日,就如同當年平妃過世那樣。
這守孝的流程大家都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了,除了至親之人,一般也不會完全遵守守孝的規矩,但是不能吃葷腥這一樣,就根本守不住,不過面上的規矩還是能做全的,比如……不剃頭。
孝期裏的許多規矩在胤祉看來都是沒必要的,但有一條他相當喜歡,那便是孝期內不能剃頭。
不剃頭就意味著腦門上能長出一層密密的頭發茬,短一些是板寸,長一些就是寸頭,雖然不夠平整,但也比光頭好看。
每到這時候,平日裏喜歡戴帽子的胤祉,除了上朝,基本上都不會再戴帽子了,他實在太懷念腦門上有頭發的日子了。
自從整頓過內務府之後,胤祉和十三的關系便疏遠了許多,如今他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喪母的十三和兩個妹妹,只能囑咐老五讓內務府多上點心,無論是敏妃的喪儀,還是三個弟弟妹妹的日常起居,都更周全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