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二更
關燈
小
中
大
不同於玻璃和鏡子生意,巨大的利潤看得人眼紅,馬球場雖然聲勢浩大,但與之相比,還真屬於悶聲發大財的。
起碼到目前為止,還無人表現出覬覦之心,就連向來不和兒子客氣的皇阿瑪,這次也沒伸手。
當然,康熙仍舊是那個不和兒子客氣的皇阿瑪,這不,胤祉回來這才多久,連大哥的比賽都沒看幾場,便又被皇阿瑪派了出去。
朝廷在曲阜重修孔廟,如今已然落成,為表重視,康熙將兩個兒子都派了出去,一是胤祉,二是四阿哥,共同參加祭祀大典。
和上次人命關天的差事比起來,此次的差事便不那麽緊急了,而且靳輔當時是病倒在了送救災糧的路上,胤祉這才接了個連環任務,去曲阜參加個祭祀大典,便不可能有這樣的連環套了。
此去既不緊急,胤祉便打算帶著福晉同去,畢竟寶音想出京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只是礙於身份,不便出京罷了,上次不合適,這次倒是可以。
這是胤祉第二次出京辦差,但四阿哥卻是頭一次,為此他還特意去請教了太子,調查了孔家目前的當家人,甚至對山東當地的官員都做了一番了解。
四阿哥重視,四福晉自然也跟著上心,太子未曾大婚,她與太子的側福晉素來是沒什麽交往的,也是擔心日後二嫂進了門不好處理關系,所以基本沒怎麽走動過。
唯二的兩個妯娌,一個住在宮外,她不能出宮,也沒有渠道讓三嫂傳遞消息,另一個妯娌,便是大嫂了。
大嫂待人和善,很是好說話,雖然她們家爺和大阿哥立場不同,但大嫂不曾為難過她,相反,還為她解過圍。
四福晉躊躇再三,還是帶著禮物去尋了大嫂。
“四爺頭一次出京辦差,我也不知該備什麽行禮才好,特來向大嫂請教。”
帶的多了,怕旁人誤會爺貪圖享受,帶的少了,又怕爺路上不方便。
大福晉的氣色不算好,盡管每日都吃藥溫補,可頻繁生產到底還是傷了身子,而且幾個太醫都說了,她如今的身子骨幾年之內都不適合生養。
為著這些事兒,她還求了爺去找旁人,左右無論是誰生下皇孫,都是爺的兒子,如果能搶在其他幾位皇阿哥前面,那便是皇長孫,爺也算是了了心願了。
都是她不爭氣,連生四胎,都沒能為爺生個兒子,也不能怨爺去找旁人。
但大阿哥到底是沒去,皇阿瑪賞的人也好,額娘賞的人也罷,如今都只是有名無份。
因著她身體不適,大阿哥連生兒子的事情都緩下來了,如今她只盼著能早早的將身體養好,給大阿哥生一個嫡長子。
如今就在自己院中,大福晉並未上妝,素著一張臉,自然也就這樣不算好的氣色暴露無遺。
年紀尚小的四福晉瞧了都覺得唏噓,她從前也羨慕大嫂,羨慕三嫂,四阿哥雖然為人端方持正,寵愛李氏,卻從不會讓李氏越過她,按理她該滿足的,但妯娌三個,唯有她不得獨寵,心裏頭還挺不是滋味的。
可如今瞧著大嫂,她又覺得自己這般也好,生子的壓力不會放在她身上,不像大嫂,生了一胎又一胎,連身子都傷到了,還是未能生下個兒子。
誠親王後院無人,也無子嗣,三嫂雖然面上表現的很是輕松,可實際上的壓力應當也不輕吧。
大福晉不吝惜自己的經驗,一一講給四弟妹聽,末了還道:“這只是我的一些淺見,四阿哥和誠親王一同出京辦差,你不妨去問問三弟妹。”
據她所知,誠親王出門一貫是不喜歡多帶行李的,上次出京辦差,行李連一輛馬車都裝不滿。
這不在一起出門還好,若是一起出門,無論是弟弟的行李比哥哥的行李多的多,還是一個光頭阿哥的行李比鐵帽子親王的行李更多,都是不合適的。
所以還是要去詢問三嫂?
今日才初三,初一三嫂剛剛進宮請過安,在十五之前,也不知道三嫂還會不會進宮。
因為怕耽誤自家爺的差事,嫁進來這麽久,四福晉還是頭一次向四阿哥求助。
四福晉不能隨意出宮,四阿哥卻是可以的,再說如今皇阿瑪管得緊,三哥也不能像去年那樣遲遲不去衙門了,一個月裏總要有一半的時間去戶部衙門點個卯,再待上一兩個時辰。
不問三哥還好,不問三哥,這一次出京去曲阜便是一樁彰顯皇室尊師重道的重要差事,問了三哥,這差事便失去了該有的莊重。
三哥不僅打算帶著三嫂同去,還打算順道好好逛一逛濟南府,據說那裏有個風景極美的大明湖。
濟南府距離曲阜不遠,三哥順道去看看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他跟三哥說話的語氣和順序,不像是順道去濟南府看看,倒像是專程去濟南府看大明湖,順便去曲阜參加祭祀大典,更別說還帶著女眷。
四阿哥真想問問他三哥,去年輕車簡從直奔河南的爽利勁兒哪裏去了,若非三哥去的快,就算有兩位太醫在,還真不一定能把靳輔大人從鬼門關拉回來。
如今倒好,去曲阜雖不是人命關天的事兒,可那是孔家所在之地,孔聖人魂歸之所,天下讀書人都看著呢,怎可輕忽懈怠。
而且這是皇阿瑪交待的差事,自然應當慎重對待,而不是如三哥這般……隨意。
可不就是隨意,胤祉不是不知道孔聖人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他只是對如今的孔家人沒什麽好感,而且也不太喜歡這種所謂祭祀典禮的儀式。
再說了,天下讀書人和他又有什麽關系呢。
去曲阜參加祭祀典禮,於他就是走個流程,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公費旅游。
胤祉既然把這次出差當做了公費旅行,那一切自然就照著旅行的標準來。
先做好攻略,山東境內的美景,他知道的就那麽幾處,最出名的自然是泰山,只是自秦始皇在泰山封禪起,人們便賦予了泰山不一樣的含義,為了避免麻煩,這一處就可以被劃掉了。
除了泰山,便是大明湖,還珠格格的故事雖是杜撰的,但這故事太過經典,‘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實在讓人記憶猶新,而且此去山東,還是與老四同行,姑且將那故事當成真的,在大明湖畔遇到夏雨荷的可是老四將來的兒子,若能和老四同游大明湖畔,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旅行不必帶很多的行李,尤其是吃食,美食從來都是旅行的一部分。
倒是有一樣東西是必帶的,那便是用來合影留念的照相機,如今沒有照相機,但有畫師,帶上位擅長西洋畫技的畫師,再帶上位擅長人物畫的本土畫師,寫實和寫意的留影這不都有了。
最好再帶上位擅長風景畫的,將一路上的美景都畫下來,既可以帶回來給額娘和二姐姐一觀,傳到後世,也方便後來人研究古代的地理風貌。
胤祉認識的風景畫畫得最好的便是餘國柱了,可惜餘國柱管著馬球場,還在著手倒騰戲院,實在走不開。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餘國柱帶不走,帶走餘國柱的小兒子餘錦也好。
這位在丹青上得了餘國柱的幾分真傳,頗具靈氣,而且不喜讀書,餘國柱當初年紀輕輕便考取了進士,餘錦則至今都是一位童生,也不打算接著往上考了,卻甚是喜愛游學,重點是前面的‘游’字,這是個喜歡出來旅游寫生的,帶上正好。
胤祉準備的甚是齊全,四阿哥只覺一盆涼水當頭潑下,硬生生對這次的差事少了幾分期待感,回阿哥所後,也只是吩咐福晉隨意收拾便好,無需參考三哥那裏。
頭一次出京辦差,他總不能就把女眷帶上,也不可能敷衍潦草行事。
三哥特立獨行也不是一次兩次,左右皇阿瑪喜歡,又已經是鐵帽子親王了,升無可升,此般態度也好,也免得太子忌憚。
他卻是不同的,光頭阿哥一個,若不用功,皇阿瑪何時給他封爵,後頭的弟弟們慢慢長大,到時候太子身邊也不止他一個皇阿哥可用,若不賣力,怎能得太子重用。
他既不像三哥一樣得皇阿瑪喜愛,也不像大哥一樣讓皇阿瑪看重,自然要用功賣力。
頭一次出京辦差,勢必要辦得圓滿才行,不能讓皇阿瑪和太子失望。
出京這日,胤祉頭一次在行李上壓弟弟一頭,倒不是他自個兒的行李多,而是他這邊人多。
他,福晉,福晉嫡親的弟弟壽山,拖家帶口的表兄巴圖一家,因為巴圖曾做過他的哈哈珠子,因此在所有的表兄弟當中,巴圖同他是最親近的。
光是自家人就這麽多了,更不要說他還帶了三位畫師,二十幾個侍衛,還有嬤嬤、丫鬟和小廝,青竹姑姑和杜成海也在。
和老四那邊比起來,他這邊出行的隊伍可謂十分之浩大。
胤祉本就是抱著旅游的態度上路的,隊伍自然也就走不快,而且祭祀大典舉行的日子是要等他們到了才會定下來,因此在他看來,這一路上根本不用著急。
四阿哥卻是個急性子,這又是他頭一次辦差事,正在興頭上,恨不得一路快馬加鞭趕到曲阜。
面對慢吞吞的三哥,三哥車隊裏年紀不大的幾個小娃娃,時不時便要停下來作畫的畫師們,四阿哥實在是不能忍,主動找上三哥:“不如我們先行一步,三嫂帶其他人在後面慢慢走,等辦完了差事,三哥再回來接三嫂,三哥覺得呢?”
胤祉並不是很想同意老四的方案,以老四的性子,辦完了差事怕是不會在山東逗留幾日,老四回京覆命,他在外頭繼續游山玩水,皇阿瑪不把他召回去才怪了呢。
但他也沒理由拖著老四和他一起,自己不上進沒什麽,自己不上進還拖著別人,那就不叫鹹魚了,那叫臭魚。
如果此次和他一起出京辦差的是老五便好了,是老五的話,他們哥倆能在外頭浪上小半年,只要皇阿瑪不下旨召回,他們就能一直浪。
如今只能和老四先行一步了,到時候老四回京覆命,他就寫道病假的折子呈上去,反正上火也是一種病,他不寫明病情,就不能算是欺君,就算皇阿瑪把太醫派來了,送折子的時間加上太醫趕路的時間,怎麽也得大半個月吧,夠他們在濟南府逛的了。
只是可能又要麻煩吳太醫來回奔波了,等回了京城,他還真得專門去吳太醫家中走一趟,方院使就算了,誰讓方院使負責皇阿瑪的脈案呢,他若和方院使有私底下的往來,那不是上趕著給自己找麻煩嗎,所以方院使那裏還是算了吧。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皇阿瑪要使喚他,他總不能老老實實的任由使喚吧,那得忙成什麽樣,他不能抗旨不遵,難道還不能鉆空子偷懶嗎。
胤祉隨老四率先出發,明明是一件不怎麽急的差事,但卻馬不停蹄,風餐露宿,都快趕上他去年趕往河南時的辛苦程度了,可那時候是人命關天,如今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老四這般認真,雖瞧著甚是可愛,但胤祉卻是萬分想念老五,難怪老祖宗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種時候,鹹魚就應當和鹹魚待在一起。
當然,在戶部當差時,胤祉便不喜歡鹹魚紮堆了,而是更喜歡老四這樣的人間珍寶。
也怪皇阿瑪,人事安排的還不夠妥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起碼到目前為止,還無人表現出覬覦之心,就連向來不和兒子客氣的皇阿瑪,這次也沒伸手。
當然,康熙仍舊是那個不和兒子客氣的皇阿瑪,這不,胤祉回來這才多久,連大哥的比賽都沒看幾場,便又被皇阿瑪派了出去。
朝廷在曲阜重修孔廟,如今已然落成,為表重視,康熙將兩個兒子都派了出去,一是胤祉,二是四阿哥,共同參加祭祀大典。
和上次人命關天的差事比起來,此次的差事便不那麽緊急了,而且靳輔當時是病倒在了送救災糧的路上,胤祉這才接了個連環任務,去曲阜參加個祭祀大典,便不可能有這樣的連環套了。
此去既不緊急,胤祉便打算帶著福晉同去,畢竟寶音想出京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只是礙於身份,不便出京罷了,上次不合適,這次倒是可以。
這是胤祉第二次出京辦差,但四阿哥卻是頭一次,為此他還特意去請教了太子,調查了孔家目前的當家人,甚至對山東當地的官員都做了一番了解。
四阿哥重視,四福晉自然也跟著上心,太子未曾大婚,她與太子的側福晉素來是沒什麽交往的,也是擔心日後二嫂進了門不好處理關系,所以基本沒怎麽走動過。
唯二的兩個妯娌,一個住在宮外,她不能出宮,也沒有渠道讓三嫂傳遞消息,另一個妯娌,便是大嫂了。
大嫂待人和善,很是好說話,雖然她們家爺和大阿哥立場不同,但大嫂不曾為難過她,相反,還為她解過圍。
四福晉躊躇再三,還是帶著禮物去尋了大嫂。
“四爺頭一次出京辦差,我也不知該備什麽行禮才好,特來向大嫂請教。”
帶的多了,怕旁人誤會爺貪圖享受,帶的少了,又怕爺路上不方便。
大福晉的氣色不算好,盡管每日都吃藥溫補,可頻繁生產到底還是傷了身子,而且幾個太醫都說了,她如今的身子骨幾年之內都不適合生養。
為著這些事兒,她還求了爺去找旁人,左右無論是誰生下皇孫,都是爺的兒子,如果能搶在其他幾位皇阿哥前面,那便是皇長孫,爺也算是了了心願了。
都是她不爭氣,連生四胎,都沒能為爺生個兒子,也不能怨爺去找旁人。
但大阿哥到底是沒去,皇阿瑪賞的人也好,額娘賞的人也罷,如今都只是有名無份。
因著她身體不適,大阿哥連生兒子的事情都緩下來了,如今她只盼著能早早的將身體養好,給大阿哥生一個嫡長子。
如今就在自己院中,大福晉並未上妝,素著一張臉,自然也就這樣不算好的氣色暴露無遺。
年紀尚小的四福晉瞧了都覺得唏噓,她從前也羨慕大嫂,羨慕三嫂,四阿哥雖然為人端方持正,寵愛李氏,卻從不會讓李氏越過她,按理她該滿足的,但妯娌三個,唯有她不得獨寵,心裏頭還挺不是滋味的。
可如今瞧著大嫂,她又覺得自己這般也好,生子的壓力不會放在她身上,不像大嫂,生了一胎又一胎,連身子都傷到了,還是未能生下個兒子。
誠親王後院無人,也無子嗣,三嫂雖然面上表現的很是輕松,可實際上的壓力應當也不輕吧。
大福晉不吝惜自己的經驗,一一講給四弟妹聽,末了還道:“這只是我的一些淺見,四阿哥和誠親王一同出京辦差,你不妨去問問三弟妹。”
據她所知,誠親王出門一貫是不喜歡多帶行李的,上次出京辦差,行李連一輛馬車都裝不滿。
這不在一起出門還好,若是一起出門,無論是弟弟的行李比哥哥的行李多的多,還是一個光頭阿哥的行李比鐵帽子親王的行李更多,都是不合適的。
所以還是要去詢問三嫂?
今日才初三,初一三嫂剛剛進宮請過安,在十五之前,也不知道三嫂還會不會進宮。
因為怕耽誤自家爺的差事,嫁進來這麽久,四福晉還是頭一次向四阿哥求助。
四福晉不能隨意出宮,四阿哥卻是可以的,再說如今皇阿瑪管得緊,三哥也不能像去年那樣遲遲不去衙門了,一個月裏總要有一半的時間去戶部衙門點個卯,再待上一兩個時辰。
不問三哥還好,不問三哥,這一次出京去曲阜便是一樁彰顯皇室尊師重道的重要差事,問了三哥,這差事便失去了該有的莊重。
三哥不僅打算帶著三嫂同去,還打算順道好好逛一逛濟南府,據說那裏有個風景極美的大明湖。
濟南府距離曲阜不遠,三哥順道去看看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他跟三哥說話的語氣和順序,不像是順道去濟南府看看,倒像是專程去濟南府看大明湖,順便去曲阜參加祭祀大典,更別說還帶著女眷。
四阿哥真想問問他三哥,去年輕車簡從直奔河南的爽利勁兒哪裏去了,若非三哥去的快,就算有兩位太醫在,還真不一定能把靳輔大人從鬼門關拉回來。
如今倒好,去曲阜雖不是人命關天的事兒,可那是孔家所在之地,孔聖人魂歸之所,天下讀書人都看著呢,怎可輕忽懈怠。
而且這是皇阿瑪交待的差事,自然應當慎重對待,而不是如三哥這般……隨意。
可不就是隨意,胤祉不是不知道孔聖人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他只是對如今的孔家人沒什麽好感,而且也不太喜歡這種所謂祭祀典禮的儀式。
再說了,天下讀書人和他又有什麽關系呢。
去曲阜參加祭祀典禮,於他就是走個流程,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公費旅游。
胤祉既然把這次出差當做了公費旅行,那一切自然就照著旅行的標準來。
先做好攻略,山東境內的美景,他知道的就那麽幾處,最出名的自然是泰山,只是自秦始皇在泰山封禪起,人們便賦予了泰山不一樣的含義,為了避免麻煩,這一處就可以被劃掉了。
除了泰山,便是大明湖,還珠格格的故事雖是杜撰的,但這故事太過經典,‘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實在讓人記憶猶新,而且此去山東,還是與老四同行,姑且將那故事當成真的,在大明湖畔遇到夏雨荷的可是老四將來的兒子,若能和老四同游大明湖畔,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旅行不必帶很多的行李,尤其是吃食,美食從來都是旅行的一部分。
倒是有一樣東西是必帶的,那便是用來合影留念的照相機,如今沒有照相機,但有畫師,帶上位擅長西洋畫技的畫師,再帶上位擅長人物畫的本土畫師,寫實和寫意的留影這不都有了。
最好再帶上位擅長風景畫的,將一路上的美景都畫下來,既可以帶回來給額娘和二姐姐一觀,傳到後世,也方便後來人研究古代的地理風貌。
胤祉認識的風景畫畫得最好的便是餘國柱了,可惜餘國柱管著馬球場,還在著手倒騰戲院,實在走不開。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餘國柱帶不走,帶走餘國柱的小兒子餘錦也好。
這位在丹青上得了餘國柱的幾分真傳,頗具靈氣,而且不喜讀書,餘國柱當初年紀輕輕便考取了進士,餘錦則至今都是一位童生,也不打算接著往上考了,卻甚是喜愛游學,重點是前面的‘游’字,這是個喜歡出來旅游寫生的,帶上正好。
胤祉準備的甚是齊全,四阿哥只覺一盆涼水當頭潑下,硬生生對這次的差事少了幾分期待感,回阿哥所後,也只是吩咐福晉隨意收拾便好,無需參考三哥那裏。
頭一次出京辦差,他總不能就把女眷帶上,也不可能敷衍潦草行事。
三哥特立獨行也不是一次兩次,左右皇阿瑪喜歡,又已經是鐵帽子親王了,升無可升,此般態度也好,也免得太子忌憚。
他卻是不同的,光頭阿哥一個,若不用功,皇阿瑪何時給他封爵,後頭的弟弟們慢慢長大,到時候太子身邊也不止他一個皇阿哥可用,若不賣力,怎能得太子重用。
他既不像三哥一樣得皇阿瑪喜愛,也不像大哥一樣讓皇阿瑪看重,自然要用功賣力。
頭一次出京辦差,勢必要辦得圓滿才行,不能讓皇阿瑪和太子失望。
出京這日,胤祉頭一次在行李上壓弟弟一頭,倒不是他自個兒的行李多,而是他這邊人多。
他,福晉,福晉嫡親的弟弟壽山,拖家帶口的表兄巴圖一家,因為巴圖曾做過他的哈哈珠子,因此在所有的表兄弟當中,巴圖同他是最親近的。
光是自家人就這麽多了,更不要說他還帶了三位畫師,二十幾個侍衛,還有嬤嬤、丫鬟和小廝,青竹姑姑和杜成海也在。
和老四那邊比起來,他這邊出行的隊伍可謂十分之浩大。
胤祉本就是抱著旅游的態度上路的,隊伍自然也就走不快,而且祭祀大典舉行的日子是要等他們到了才會定下來,因此在他看來,這一路上根本不用著急。
四阿哥卻是個急性子,這又是他頭一次辦差事,正在興頭上,恨不得一路快馬加鞭趕到曲阜。
面對慢吞吞的三哥,三哥車隊裏年紀不大的幾個小娃娃,時不時便要停下來作畫的畫師們,四阿哥實在是不能忍,主動找上三哥:“不如我們先行一步,三嫂帶其他人在後面慢慢走,等辦完了差事,三哥再回來接三嫂,三哥覺得呢?”
胤祉並不是很想同意老四的方案,以老四的性子,辦完了差事怕是不會在山東逗留幾日,老四回京覆命,他在外頭繼續游山玩水,皇阿瑪不把他召回去才怪了呢。
但他也沒理由拖著老四和他一起,自己不上進沒什麽,自己不上進還拖著別人,那就不叫鹹魚了,那叫臭魚。
如果此次和他一起出京辦差的是老五便好了,是老五的話,他們哥倆能在外頭浪上小半年,只要皇阿瑪不下旨召回,他們就能一直浪。
如今只能和老四先行一步了,到時候老四回京覆命,他就寫道病假的折子呈上去,反正上火也是一種病,他不寫明病情,就不能算是欺君,就算皇阿瑪把太醫派來了,送折子的時間加上太醫趕路的時間,怎麽也得大半個月吧,夠他們在濟南府逛的了。
只是可能又要麻煩吳太醫來回奔波了,等回了京城,他還真得專門去吳太醫家中走一趟,方院使就算了,誰讓方院使負責皇阿瑪的脈案呢,他若和方院使有私底下的往來,那不是上趕著給自己找麻煩嗎,所以方院使那裏還是算了吧。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皇阿瑪要使喚他,他總不能老老實實的任由使喚吧,那得忙成什麽樣,他不能抗旨不遵,難道還不能鉆空子偷懶嗎。
胤祉隨老四率先出發,明明是一件不怎麽急的差事,但卻馬不停蹄,風餐露宿,都快趕上他去年趕往河南時的辛苦程度了,可那時候是人命關天,如今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老四這般認真,雖瞧著甚是可愛,但胤祉卻是萬分想念老五,難怪老祖宗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種時候,鹹魚就應當和鹹魚待在一起。
當然,在戶部當差時,胤祉便不喜歡鹹魚紮堆了,而是更喜歡老四這樣的人間珍寶。
也怪皇阿瑪,人事安排的還不夠妥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