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24千金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4章 224千金
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 請元錦上臺時,沒有介紹她的身份。
看到她一個20來歲的小年輕上臺, 不止鄭老心裏不是滋味,受邀參加發布會的不少嘉賓都很納悶。
只有考古界的專家和名人和傳統記憶手藝人,清楚知道元錦為什麽會上臺,也知道今天的這個數據庫跟她有關。
“冷老,你這麽捧自己的徒弟是不是太過了。”坐在冷老爺子左邊的花絲鑲嵌傳承人,壓低了嗓音說,“你這徒弟年輕不經事,今天可是好多媒體記者在, 說錯了話可不好收場。”
冷老爺子當沒聽到, 臉上掛著慈愛又驕傲的笑容,目送元錦走上發言臺。
“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 我為什麽要請她上來住持數據庫上線儀式。”司長面帶微笑,不疾不徐開口, “我先介紹下她的身份。她是我國知名醫用設備生產企業萬康集團的董事長, 也是構建考古數據庫的開元科技的創始人。考古數據庫, 是開元科技捐贈給我司成立的賀禮。”
此話一出, 整個會場瞬間安靜下來。
剛剛質疑元錦憑什麽上臺鄭老,目瞪口呆。
另外一位大師也被震到, 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
都是收徒弟,人家怎麽就收了個金疙瘩回來。萬康集團的規模如今已經千億級別, 跨界送賀禮,這份賀禮給的還不是考古司,而是整個考古專業。
這個排面,誰還敢說她不配?
“司長言重,我當初有建數據庫的想法, 只是想減輕師父查資料的麻煩。”元錦落落大方地說,“數據庫能夠建成,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後面還有將近兩千人的團隊,還有無數的專家顧問。因此我最終決定免費將這個數據庫贈與考古司,這是所有考古人努力的成果。”
掌聲熱烈響起。
“溫董說的對,數據庫是我們所有考古人努力的成果,今後也將為所有的考古人服務,為所有人服務。”司長做了個有請的手勢,笑道,“現在請我們的數據庫發起人,建造者,溫元錦女士為我們啟動數據庫上線儀式。”
元錦朝司長點點頭,不動聲色地通過藍牙耳機,給數據庫技術團隊發號施令。
APP和PC端網站今天準點上線,各大應用商店同步推薦。
數據庫的名字叫古樹,寓意生長千年依舊常青不倒,啟動儀式設計,是將APP標志上的樹放入水晶操作臺的凹槽中。
元錦從禮儀姑娘手裏接過那棵樹,笑道,“司長,這棵樹得我們一起種。”
司長笑了下,將麥遞給身邊的工作人員,走到元錦身邊和她一塊將代表數據庫的樹種下。
大屏幕亮起,數據庫出現在網站上,各個應用商店上同步出現推薦。
元錦回頭看了看大屏幕,唇角彎起淺淺的笑容,“司長,我今天的任務完成了。”
司長微笑頷首。
元錦回到老爺子身邊坐下,立刻便有無數道目光投到她身上。
冷老爺子微微歪了下頭,小聲跟她說,“沒你這麽捧師父的。”
“下回你捧我。”元錦擡手遮住嘴,故作神秘地說,“李老師那個陳年老項目快要出結果了,機會給你,不要忘了。”
冷老爺子哼了聲,坐直回去。
元錦止不住笑。
發布會還沒結束,考古數據庫就上了各個平臺熱門推薦、熱搜。
這是國內首個考古數據庫,發布會邀請了眾多專家、大師參與,重視程度可見一般。
短短幾分鐘時間,數據庫的訪問量已經接近五千萬次。
湊熱鬧的網友下載或打開網站後,發現還有非遺技藝和傳統技藝分類,紛紛截圖發到各個平臺。
司長也在這時,鄭重感謝參與影像資料錄制留存的專家,感謝那些傳統技藝手藝人。
高爆發的訪問和下載安裝登錄,數據庫穩如泰山,無論看視頻還是看資料都無比絲滑。沖在前排嘗鮮的考古專業的學生狂喜,喜歡各種古代知識的網友也興奮得奔走相告。
數據庫內可查詢到每個朝代的律法、查到每個朝代的科舉政策、科舉考題、答案,民風民俗、官員體系、服飾更疊,發型變遷、家具變遷,等等。
凡是和古代有關的知識,天上地下,所有的史料、文獻都能在數據內查到。
無gg無模糊信息幹擾,想查什麽就能查到什麽,無比方便快捷。
穩定的系統,簡潔明了的UI設計,快速精準的檢索類目、搜索結果,都讓這款APP的口碑持續上漲。也打破了許多人,對政府出品的應用軟件,這不行那不行的固有印象。
發布會結束後不到半個小時,各個網絡平臺上的知名考古界人士,紛紛站出來感謝元錦,感謝她為考古工作做出的巨大貢獻。
元錦沒看網上的報道,會議結束就和師父一起,避開一大群想要打招呼的人,躲到車上準備開溜。
記者關於她個人的采訪她也沒答應。
“我家那門檻明天得墊高一點。”老爺子靠著椅背,打趣道,“剛才有多少人覺得你不配上臺,現在就有多少人想跟你套交情。”
萬康醫院開業不過兩年,就迅速成為崇城最有名的醫院,費用和公立醫院一樣便宜。上了年紀的人,哪個不擔心自己得病,哪個不操心醫生不好找。
“你幫我擋著唄。”元錦笑容俏皮,“要不咱請徐伯過來擋著。”
徐伯白天在冷家,晚上吃完飯回別墅那邊幫她守家。
原先的傭人她安排到康覆中心去工作,工資、福利比在別墅高,活差不多。現在別墅除了徐伯,平常都是請鐘點工打理,她偶爾會回去住,大部分時間都在師父這邊。
“那倒不用了,他們也不敢太放肆。”冷老爺子略得意,“你師父我的架子也很大的。”
元錦低低笑出聲。
師父不僅架子大,脾氣也大。
車子駛出停車區,元錦隔著車窗,看到那些受邀過來的手藝人開心離開,唇角一點點上揚。
傳統技藝影像資料錄制還沒結束。
一些被工業淘汰掉的手藝,她也要留存下來。這些技藝是華國經濟生活、文化、智慧的一部分,是組成國家歷史的一部分,也是見證者。
學習這些被淘汰的技藝的手藝人,有很多日子過的都不行。
她在想辦法讓這些手藝重新煥發生命,想辦法讓這些看起來老土,費時費力卻沒有工業出品的好用的東西,重新進入市場。
技藝傳承,得有傳才有承。
……
數據庫上線一事沸騰了兩天慢慢平息下來。
元錦和老爺子閉門謝客,專心制作第三件圖紙上的作品——蓮渚艷。
“這裏不對,應該是0.1毫米直徑的兩股絲。”老爺子推了推老花鏡,拿著鑷子將完成平填的蜻蜓翅膀取下來。“0.15毫米直徑的兩股絲看著有些笨重。”
元錦取下填好的翅膀,從編號為0.1的盒子中,取出直徑0.1毫米兩股絲的配件。
他們現在做的這件作品,技藝只覆雜繁瑣,是之前所有作品的之最。
作品高45公分,寬30公分,整體造型由兩支荷花、一支荷葉和一只蜻蜓組成。完成整件作品需要同時用到花絲鑲嵌、鏨刻、點翠、絹花、玉雕五種技藝。
師徒倆確定工藝便用了半年之久。
“焊接時不能燒太久。”冷老爺子斂眉看她操作,“這裏一定要仔細,翅膀的紋路太細,你燒時間長翅膀會直接融出一個洞來。”
十足仿真的蜻蜓翅膀,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知道。”元錦填好蜻蜓翅膀,拿起噴槍開始焊接。
這件作品單看圖樣就知道,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物件,主人不是達官貴人就是皇親國戚,也不知古代的匠人做出來沒有。
考古數據庫錄入工作從開展到收尾,她全程參與。為了更好地跟員工解釋專家顧問的意圖,她自學了考古本科專業。
所有的文獻當中,都沒有提到這樣的一幅作品。
“師父,你覺得這件作品,最有可能出現在什地方?”元錦放下完成焊接的蜻蜓翅膀,用鑷子將翅膀放到一旁備用,“我記得最愛荷花的是南宋的楊萬裏,有沒有可能是送給他的。”
圖紙出自唐代,具體年份不詳。
從唐代到南宋間隔了兩百多年,說不定那會圖紙就已出現損毀的情況,而不是後來才損毀。
“你這是瞎想,沒有任何的史料可以佐證。”冷老爺子好笑端起茶杯喝茶,“不過也算是個思路,他生平最愛荷花,又當過江東轉運副使,有人投其所好在所難免。”
他這徒弟的腦瓜子裏,永遠都有稀奇古怪的想法。
“我就隨便那麽一猜。”元錦自己也笑起來,開始焊接另外一支翅膀,“作品雖然還沒完成,通過我們準備的這些配件,也能看出來並非是凡品。”
“這件作品的觀賞性和鶴鹿同春一樣高,藝術價值也高,用料在古代更是貴重。”冷老爺子摘下老花鏡,停了手裏的活,轉頭看她,“想去學考古了?”
蔡天成和李樓兩個,年年都要問她一次,什麽時候去學考古。
這幾年,省內的考古工作在她的支持下,出了不少的成果。比如從已發掘的唐墓中,提取到的各種作物DNA,織物纖維、紙張纖維等等。
她沒去就捐了不少經費,去了那還得了。
“沒想去,該看的書和資料我都看過,各個朝代的歷史我也學了一遍,知識夠用了。”元錦搖頭,“我就是好奇,我們手裏的這些圖紙做出來的成品,都去了哪裏。”
國外的博物館和私人藏家的藏品,能看到的她這些年都特意飛過去看過,還是沒有找到和圖樣相似的作品。
“可能還長埋在地下,也有可能在動蕩的歲月中,徹底消失了。”冷老爺子慢悠悠放下杯子,眉眼間浮起淡淡的笑容,“我們現在還原的也不一定對,有東西在,說不定在我百年後會有真品出土。”
覆原圖紙上的作品,每一道工序他們進行了細致的拍攝。真有真品出現用的是什麽技藝,什麽手法,上古樹APP就能看到。
“確實也是這個理。”元錦將焊接好的翅膀,小心翼翼組裝到雕好的蜻蜓身上,拿來相機拍照,“這個東西太精致了。”
蜻蜓翅膀的紋路,跟真的蜻蜓一模一樣,薄薄的一層。
“蜻蜓做完,接下來該做絹花了。”冷老爺子重新拿起工具,“我的荷葉桿還沒雕完。”
為了拍攝非遺技藝影像資料,她專程跟絹花傳承人學了絹花制作,成了對方的半個徒弟。還學了木雕,幾乎是拍什麽學什麽。
人家是徒弟遍天下,她是到處有師父。
“又不趕工期不用急。”元錦把相機收起來,開始制作荷花的花蕊。
兩支荷花一只半開不開,一支是花骨朵。
花骨朵容易,半開的這支要做花蕊,技藝再純熟也需要十天時間。花蕊的蕊絲是0.15毫米直徑的銀絲,每一根銀絲的頭頭都要仔細掐成開花的模樣,花心也要做成剛有形狀的蓮蓬樣子。
師徒一忙就是半個月,苦尋了好幾年都沒影子的鶴鹿同春實物,意外出現。
元錦和冷老爺子看到省文物局發布的考古成果通報,第一時間給李樓打電話。
他先拿走了圖紙,後來拿走他們覆制出來的實物,有結果了也不提前說一聲。
電話接通,李樓裹著開心的嗓音傳來,“我剛想給你們打電話,發現鶴鹿同春實物的墓葬坑,身份是宋朝的古物收藏家。經過修覆,鶴鹿同春青銅器的技藝比你們制作的花絲工藝要簡單一些。”
“現在方便我們過去看看嗎。”元錦不自覺彎起唇角,“我跟師父辛苦了兩年才做出來,青銅器實物到底長什麽樣,想親眼看看。”
她以為這件東西永遠不會實物出現的一天。
“你們過來吧,我在研究所。”李樓的笑聲傳來,“中午我請你們吃飯,是你們制作的實物讓我有了研究的方向,終於確定文物的年代和墓主的身份。”
元錦答應下來,結束通話便解下身上的圍裙,扶著老爺子一道出去。
老爺子這些年一直不願意搬家,每次出了門都得走很長一段路才能拿到車。
幸好研究所裏的不是特別遠。
到地方停車上樓,李樓和幾個同事還在研究室裏忙活,師徒倆先去接待區待著。
“宋代官方大規模仿造青銅器,實物出自宋代,不知道是仿制品還收藏的盜掘得來的古物。”元錦拿出手機打開古樹APP,搜索宋朝青銅器。
她仔細看了一會,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送茶過來,笑容洋溢地跟元錦打招呼,“小仙女好。”
元錦:?
他認錯人了?自己每個星期最少來研究所兩次,沒人不認識自己。
看他的樣子也不是新來的啊。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 請元錦上臺時,沒有介紹她的身份。
看到她一個20來歲的小年輕上臺, 不止鄭老心裏不是滋味,受邀參加發布會的不少嘉賓都很納悶。
只有考古界的專家和名人和傳統記憶手藝人,清楚知道元錦為什麽會上臺,也知道今天的這個數據庫跟她有關。
“冷老,你這麽捧自己的徒弟是不是太過了。”坐在冷老爺子左邊的花絲鑲嵌傳承人,壓低了嗓音說,“你這徒弟年輕不經事,今天可是好多媒體記者在, 說錯了話可不好收場。”
冷老爺子當沒聽到, 臉上掛著慈愛又驕傲的笑容,目送元錦走上發言臺。
“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 我為什麽要請她上來住持數據庫上線儀式。”司長面帶微笑,不疾不徐開口, “我先介紹下她的身份。她是我國知名醫用設備生產企業萬康集團的董事長, 也是構建考古數據庫的開元科技的創始人。考古數據庫, 是開元科技捐贈給我司成立的賀禮。”
此話一出, 整個會場瞬間安靜下來。
剛剛質疑元錦憑什麽上臺鄭老,目瞪口呆。
另外一位大師也被震到, 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
都是收徒弟,人家怎麽就收了個金疙瘩回來。萬康集團的規模如今已經千億級別, 跨界送賀禮,這份賀禮給的還不是考古司,而是整個考古專業。
這個排面,誰還敢說她不配?
“司長言重,我當初有建數據庫的想法, 只是想減輕師父查資料的麻煩。”元錦落落大方地說,“數據庫能夠建成,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後面還有將近兩千人的團隊,還有無數的專家顧問。因此我最終決定免費將這個數據庫贈與考古司,這是所有考古人努力的成果。”
掌聲熱烈響起。
“溫董說的對,數據庫是我們所有考古人努力的成果,今後也將為所有的考古人服務,為所有人服務。”司長做了個有請的手勢,笑道,“現在請我們的數據庫發起人,建造者,溫元錦女士為我們啟動數據庫上線儀式。”
元錦朝司長點點頭,不動聲色地通過藍牙耳機,給數據庫技術團隊發號施令。
APP和PC端網站今天準點上線,各大應用商店同步推薦。
數據庫的名字叫古樹,寓意生長千年依舊常青不倒,啟動儀式設計,是將APP標志上的樹放入水晶操作臺的凹槽中。
元錦從禮儀姑娘手裏接過那棵樹,笑道,“司長,這棵樹得我們一起種。”
司長笑了下,將麥遞給身邊的工作人員,走到元錦身邊和她一塊將代表數據庫的樹種下。
大屏幕亮起,數據庫出現在網站上,各個應用商店上同步出現推薦。
元錦回頭看了看大屏幕,唇角彎起淺淺的笑容,“司長,我今天的任務完成了。”
司長微笑頷首。
元錦回到老爺子身邊坐下,立刻便有無數道目光投到她身上。
冷老爺子微微歪了下頭,小聲跟她說,“沒你這麽捧師父的。”
“下回你捧我。”元錦擡手遮住嘴,故作神秘地說,“李老師那個陳年老項目快要出結果了,機會給你,不要忘了。”
冷老爺子哼了聲,坐直回去。
元錦止不住笑。
發布會還沒結束,考古數據庫就上了各個平臺熱門推薦、熱搜。
這是國內首個考古數據庫,發布會邀請了眾多專家、大師參與,重視程度可見一般。
短短幾分鐘時間,數據庫的訪問量已經接近五千萬次。
湊熱鬧的網友下載或打開網站後,發現還有非遺技藝和傳統技藝分類,紛紛截圖發到各個平臺。
司長也在這時,鄭重感謝參與影像資料錄制留存的專家,感謝那些傳統技藝手藝人。
高爆發的訪問和下載安裝登錄,數據庫穩如泰山,無論看視頻還是看資料都無比絲滑。沖在前排嘗鮮的考古專業的學生狂喜,喜歡各種古代知識的網友也興奮得奔走相告。
數據庫內可查詢到每個朝代的律法、查到每個朝代的科舉政策、科舉考題、答案,民風民俗、官員體系、服飾更疊,發型變遷、家具變遷,等等。
凡是和古代有關的知識,天上地下,所有的史料、文獻都能在數據內查到。
無gg無模糊信息幹擾,想查什麽就能查到什麽,無比方便快捷。
穩定的系統,簡潔明了的UI設計,快速精準的檢索類目、搜索結果,都讓這款APP的口碑持續上漲。也打破了許多人,對政府出品的應用軟件,這不行那不行的固有印象。
發布會結束後不到半個小時,各個網絡平臺上的知名考古界人士,紛紛站出來感謝元錦,感謝她為考古工作做出的巨大貢獻。
元錦沒看網上的報道,會議結束就和師父一起,避開一大群想要打招呼的人,躲到車上準備開溜。
記者關於她個人的采訪她也沒答應。
“我家那門檻明天得墊高一點。”老爺子靠著椅背,打趣道,“剛才有多少人覺得你不配上臺,現在就有多少人想跟你套交情。”
萬康醫院開業不過兩年,就迅速成為崇城最有名的醫院,費用和公立醫院一樣便宜。上了年紀的人,哪個不擔心自己得病,哪個不操心醫生不好找。
“你幫我擋著唄。”元錦笑容俏皮,“要不咱請徐伯過來擋著。”
徐伯白天在冷家,晚上吃完飯回別墅那邊幫她守家。
原先的傭人她安排到康覆中心去工作,工資、福利比在別墅高,活差不多。現在別墅除了徐伯,平常都是請鐘點工打理,她偶爾會回去住,大部分時間都在師父這邊。
“那倒不用了,他們也不敢太放肆。”冷老爺子略得意,“你師父我的架子也很大的。”
元錦低低笑出聲。
師父不僅架子大,脾氣也大。
車子駛出停車區,元錦隔著車窗,看到那些受邀過來的手藝人開心離開,唇角一點點上揚。
傳統技藝影像資料錄制還沒結束。
一些被工業淘汰掉的手藝,她也要留存下來。這些技藝是華國經濟生活、文化、智慧的一部分,是組成國家歷史的一部分,也是見證者。
學習這些被淘汰的技藝的手藝人,有很多日子過的都不行。
她在想辦法讓這些手藝重新煥發生命,想辦法讓這些看起來老土,費時費力卻沒有工業出品的好用的東西,重新進入市場。
技藝傳承,得有傳才有承。
……
數據庫上線一事沸騰了兩天慢慢平息下來。
元錦和老爺子閉門謝客,專心制作第三件圖紙上的作品——蓮渚艷。
“這裏不對,應該是0.1毫米直徑的兩股絲。”老爺子推了推老花鏡,拿著鑷子將完成平填的蜻蜓翅膀取下來。“0.15毫米直徑的兩股絲看著有些笨重。”
元錦取下填好的翅膀,從編號為0.1的盒子中,取出直徑0.1毫米兩股絲的配件。
他們現在做的這件作品,技藝只覆雜繁瑣,是之前所有作品的之最。
作品高45公分,寬30公分,整體造型由兩支荷花、一支荷葉和一只蜻蜓組成。完成整件作品需要同時用到花絲鑲嵌、鏨刻、點翠、絹花、玉雕五種技藝。
師徒倆確定工藝便用了半年之久。
“焊接時不能燒太久。”冷老爺子斂眉看她操作,“這裏一定要仔細,翅膀的紋路太細,你燒時間長翅膀會直接融出一個洞來。”
十足仿真的蜻蜓翅膀,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知道。”元錦填好蜻蜓翅膀,拿起噴槍開始焊接。
這件作品單看圖樣就知道,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物件,主人不是達官貴人就是皇親國戚,也不知古代的匠人做出來沒有。
考古數據庫錄入工作從開展到收尾,她全程參與。為了更好地跟員工解釋專家顧問的意圖,她自學了考古本科專業。
所有的文獻當中,都沒有提到這樣的一幅作品。
“師父,你覺得這件作品,最有可能出現在什地方?”元錦放下完成焊接的蜻蜓翅膀,用鑷子將翅膀放到一旁備用,“我記得最愛荷花的是南宋的楊萬裏,有沒有可能是送給他的。”
圖紙出自唐代,具體年份不詳。
從唐代到南宋間隔了兩百多年,說不定那會圖紙就已出現損毀的情況,而不是後來才損毀。
“你這是瞎想,沒有任何的史料可以佐證。”冷老爺子好笑端起茶杯喝茶,“不過也算是個思路,他生平最愛荷花,又當過江東轉運副使,有人投其所好在所難免。”
他這徒弟的腦瓜子裏,永遠都有稀奇古怪的想法。
“我就隨便那麽一猜。”元錦自己也笑起來,開始焊接另外一支翅膀,“作品雖然還沒完成,通過我們準備的這些配件,也能看出來並非是凡品。”
“這件作品的觀賞性和鶴鹿同春一樣高,藝術價值也高,用料在古代更是貴重。”冷老爺子摘下老花鏡,停了手裏的活,轉頭看她,“想去學考古了?”
蔡天成和李樓兩個,年年都要問她一次,什麽時候去學考古。
這幾年,省內的考古工作在她的支持下,出了不少的成果。比如從已發掘的唐墓中,提取到的各種作物DNA,織物纖維、紙張纖維等等。
她沒去就捐了不少經費,去了那還得了。
“沒想去,該看的書和資料我都看過,各個朝代的歷史我也學了一遍,知識夠用了。”元錦搖頭,“我就是好奇,我們手裏的這些圖紙做出來的成品,都去了哪裏。”
國外的博物館和私人藏家的藏品,能看到的她這些年都特意飛過去看過,還是沒有找到和圖樣相似的作品。
“可能還長埋在地下,也有可能在動蕩的歲月中,徹底消失了。”冷老爺子慢悠悠放下杯子,眉眼間浮起淡淡的笑容,“我們現在還原的也不一定對,有東西在,說不定在我百年後會有真品出土。”
覆原圖紙上的作品,每一道工序他們進行了細致的拍攝。真有真品出現用的是什麽技藝,什麽手法,上古樹APP就能看到。
“確實也是這個理。”元錦將焊接好的翅膀,小心翼翼組裝到雕好的蜻蜓身上,拿來相機拍照,“這個東西太精致了。”
蜻蜓翅膀的紋路,跟真的蜻蜓一模一樣,薄薄的一層。
“蜻蜓做完,接下來該做絹花了。”冷老爺子重新拿起工具,“我的荷葉桿還沒雕完。”
為了拍攝非遺技藝影像資料,她專程跟絹花傳承人學了絹花制作,成了對方的半個徒弟。還學了木雕,幾乎是拍什麽學什麽。
人家是徒弟遍天下,她是到處有師父。
“又不趕工期不用急。”元錦把相機收起來,開始制作荷花的花蕊。
兩支荷花一只半開不開,一支是花骨朵。
花骨朵容易,半開的這支要做花蕊,技藝再純熟也需要十天時間。花蕊的蕊絲是0.15毫米直徑的銀絲,每一根銀絲的頭頭都要仔細掐成開花的模樣,花心也要做成剛有形狀的蓮蓬樣子。
師徒一忙就是半個月,苦尋了好幾年都沒影子的鶴鹿同春實物,意外出現。
元錦和冷老爺子看到省文物局發布的考古成果通報,第一時間給李樓打電話。
他先拿走了圖紙,後來拿走他們覆制出來的實物,有結果了也不提前說一聲。
電話接通,李樓裹著開心的嗓音傳來,“我剛想給你們打電話,發現鶴鹿同春實物的墓葬坑,身份是宋朝的古物收藏家。經過修覆,鶴鹿同春青銅器的技藝比你們制作的花絲工藝要簡單一些。”
“現在方便我們過去看看嗎。”元錦不自覺彎起唇角,“我跟師父辛苦了兩年才做出來,青銅器實物到底長什麽樣,想親眼看看。”
她以為這件東西永遠不會實物出現的一天。
“你們過來吧,我在研究所。”李樓的笑聲傳來,“中午我請你們吃飯,是你們制作的實物讓我有了研究的方向,終於確定文物的年代和墓主的身份。”
元錦答應下來,結束通話便解下身上的圍裙,扶著老爺子一道出去。
老爺子這些年一直不願意搬家,每次出了門都得走很長一段路才能拿到車。
幸好研究所裏的不是特別遠。
到地方停車上樓,李樓和幾個同事還在研究室裏忙活,師徒倆先去接待區待著。
“宋代官方大規模仿造青銅器,實物出自宋代,不知道是仿制品還收藏的盜掘得來的古物。”元錦拿出手機打開古樹APP,搜索宋朝青銅器。
她仔細看了一會,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送茶過來,笑容洋溢地跟元錦打招呼,“小仙女好。”
元錦:?
他認錯人了?自己每個星期最少來研究所兩次,沒人不認識自己。
看他的樣子也不是新來的啊。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