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香江黐線(加更)
關燈
小
中
大
“可是,大家都說今日能上300……”這麽重要的日子,王家人幹脆是不要了這個月的全勤獎,除了正在上學不能過來的嘉遽嘉祥兩兄弟,一家五口人全員集齊。
五個人都已經是成年人,雖然蘇韻帶著他們賺了不少,但股市的勢頭還紅火得很,所以五人都顯得有些猶豫。
“已經撐不住了,接下來再怎麽反覆,也不會再高過這個價了。”蘇韻搖搖頭,徑直推著蘇阿婆過去拋了自己手裏的300股。
這一通操作下來,牛奶股已經跌了10元。
於是頗為後悔的王家人也急忙跟在蘇韻的後頭,把手裏的100牛奶股拋了。
不用再跟著置牛大戰所導致的股市震蕩,而在交易所裏和人金錢搏鬥之後,接下來的半個月裏,蘇家和王家一群人都是在王家客廳裏新添的彩色電視機前,安安樂樂地做一個圍觀的吃瓜群眾。
自從王家在一個月之內賺到了從前全家人不吃不喝都要攢好幾十年的錢之後,從上到下都是高興得不得了,完完全全地把蘇韻當成了自家的大福星,就差沒滿懷寵愛地捧在手心裏。
與此同時,本來在家裏地位就不咋樣的嘉遽嘉祥兩兄弟,便因為蘇韻的地位上升,相應地於家庭地位排列表之中一跌再跌,成了連狗都嫌的存在。
不過這個年紀的熊孩子,可不都是連狗都嫌。
王嘉遽自我排解能力好,抱著那個在黎家二手琴行修覆好的舊吉他繼續蹲樓梯擾民去了;王嘉祥可憐巴巴地跟著自家二哥在樓梯蹲了幾天,患難與共的兄弟感情沒怎麽培養出來,卻是培養出了對吉他的興趣……
於是他只能在暴躁霸道二哥的夾縫下艱難求生,兩個熊孩子守著一把舊吉他,一人彈一會,然後互相嘲笑對方的辣雞技法。
有時候互嘲得狠了,便以王嘉遽仗著兄長的優勢,暴打傻弟弟一通完事。
蘇韻捧著瓜出來,差點沒眼看他們的傻樣:“這樣吧,你們要是期末考試達到我的要求,我就獎勵成績最好的那個人一把新吉他。”
嘉遽嘉祥異口同聲:“不了不了,高攀不起!”
聞得這個回覆,未來的蘇大戶翻了個白眼,轉頭回去幫蘇阿婆修風扇了。
說歸說,這兩個熊孩子心裏估計也較上了勁,回家纏了父母兄姐好一番,最後總算是得到了要是炒股再賺到錢的話,那麽今年新年就幫他們買吉他的承諾。
價格和數量都會隨炒股利潤而變的那種。
打打鬧鬧的日常如夏末涼風轉眼而逝,置牛大戰之中,兩家公司的股價起起落落落落落落,撩動著全港股民的心弦足足一個月。
最後,終於在月底,以牛奶公司的示弱落敗、置地公司興高采烈地刊出一個聲稱擁有牛奶公司80%以上股權的全版大廣告而收場。
至此,這一場轟動全港的世紀收購戰總算是落下了帷幕,垂涎牛奶公司那大片牧場地皮的置地有限公司,成功取消了牛奶公司的上市地位,全面將其收入囊中。
就是這樣拆股、換股、派息以及互相質疑、揭短、廣告轟炸,促使雙方大小股東心生恐慌,按以後的法規,起碼也得背一個誤導違規的責罰,偏偏這個年代股市法規尚未健全——就這樣,置地有限公司不費一分一毫現金,就鯨吞了牛奶公司這家規模宏大的機構,堪稱收購史上的經典之作。
當然,同時也成為了惡意收購戰和73年股災的開端。
但這個時候的蘇韻,也顧不上資本大佬們的這番搏鬥了——12月5日,九龍證券交易所中,編號為205的“香江天線”,正式掛牌上市。
蘇韻左手拿著一本清楚印刻著的招股書,右手捧著政府對瘋狂股市擔憂而印出來免費派發的《炒股須知》冊子,在交易大廳裏陷入了沈思。
招股書的裏信息大致可以分為幾點,蘇韻認真地看了又看,便以自己的理解,用最淺白的解讀,對應勾畫出了裏面的深坑:
第一點是“本公司剛成立,尚未開始經營”——明擺著的空殼公司。
第二點是“上市集資,作研究和發展用途”——既然要集資才能上市,那麽除去家底沒法支撐一次失誤之外,資本家把平民百姓的錢撈到手,到時你覺得他們還會還給你?
至於那一個“對未來派息未能保證”的描述——天,都說得這麽“明白”了,為什麽還是有人想要一頭撞進去?
這香江天線的招股書是明顯地在股壇渾水摸魚,但一群股民就是瘋狂追捧人手一張,炒得不亦樂乎;《炒股須知》這種老老實實告知股市風險的宣傳小冊子,要不是她過去拿了一本,派冊子的人今天就是一本都派不出的無人理睬結局……
只能說是無知害死人:因為這年頭電視機剛剛普及到家庭,人們聽到“香江天線”的公司名就展開了無限的遐想,認為這貨必然潛力無窮未來大有作為,於是招股書也不細看,一哄而上搶就完事。
當然,知道內裏端倪的蘇韻也是在交易廳裏和別人從每股1元爭著搶到了每股3元,最後收市股價跌到2.5元時,蘇韻又花光手上所有餘錢掃了一批。
從置牛大戰裏扣去亂七八糟的雜費,她收入了8萬9千多元;這一輪的香江天線,她一路搶著收購下來,平均2元每股,足足收了4萬股。
這年頭股市大熱,不少銀行為了吸引業務,紛紛推出了各種各樣低要求的金融杠桿服務,蘇韻借這個便利,就在銀行“冒險”開啟了目前能達到的最高倍數金融杠桿,將手裏的8萬多本金翻了6倍。
而這賬戶裏這多出來的43萬多,便被蘇韻全部買入了平均3元每股的天線股,總計超過14萬股。
本金加杠桿資金所購入的所有股票,在這一場股市泡沫結束之前高價拋出,再扣除銀行抽取的運作費用和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到最後如無意外,賬戶裏最終的錢款將能達到500萬以上!
當然,大賺特賺的同時也伴隨著相應的巨大風險:如果股價下跌,蘇家就得補交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如果下跌超過一定程度又補不齊保證金的話,結局就是被強行平倉,見財化水一場空。
這樣冒險到近乎瘋狂的炒股方式不止蘇家一個例子,但在時代眼光和知識水平的局限下,相對求穩的王家人並不敢抄蘇韻的作業,只是老老實實地用自己擁有的賬戶資金買了能夠購入的數量,是標準小富則安的小市民心態。
典型撐死膽大的,卻又餓不死膽小的——只要懂得及時拋出,總能賺到錢。
可惜的是,臨近瘋癲的股民總是不懂見好就收,只想著要更多更多。
辦完一切業務,蘇韻推著蘇阿婆往出口通道那邊走去時,那些瘋狂股民臉上尚未褪去的夢幻潮紅,竟是宛如將要滴血一般妖異。
人置身在這個大時代中,根本就無法再獨善其身。
但就像俄羅斯方塊一樣,合群之後,消失的就是自己。
秋風起,蟹腳肥,家庭條件都已經寬裕不少的蘇、王兩家,正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新鮮買回來的大閘蟹。
“那個香江天線說是發明了一種可供家庭使用的天線,是不是真的?”王嘉遽興致勃勃地問。
他們兩兄弟還小,學習又懶散,不像蘇韻那樣懂什麽股市風雲;不過,自從蘇韻帶著王家人炒了一個月股之後家裏待遇飛升,就滿心都是關註著股票的消息了。
“要是這次還能賺錢的話,那麽我和嘉祥,就都能買一把新吉他作為新年禮物了!”王嘉遽越說越興奮。
蘇韻看了一眼那個被王嘉遽盤得油光水滑的舊吉他,又想了想昨晚他拿回那張慘不忍睹的成績表後遭遇了一通男女混合雙打的事,便沈吟片刻,道:“天線這種東西……其實呢,你阿媽昨晚用來打你的晾衣架捊個造型豎上樓頂,也可以叫做一條天線了。”
飯桌一幹人等:目瞪口呆。
“這是一個泡沫,在破滅之前,我們就要跑路了。”蘇韻最後總結道。
因為……凡是泡沫,就必定是會炸的。
六個星期後的1973年1月23日,香江天線已升至30元的歷史最高位。
報紙雜志正在照著武俠小說的口吻,形容目前香江的經濟已經像小說裏面的主角一樣“打通了任督兩脈後,假以時日必定武功大進”的熱火朝天時;一個“只要在樓頂豎上一根普通的鐵線,照樣都可以接收到電視信號”的消息同時也不脛而走,狠狠地打破了這一番熱鬧煙雲。
早就趕在股價最高位時全部拋售的蘇韻,最後一次沈默地走出交易所門口時,看到的,便是一片繁華美夢破滅的混亂場面。
“股市急跌初期,股民前仆後繼地飛身跳入金魚缸、擠爆交易所,想趁低吸納,結果現在卻反手被困!各位觀眾看看這些人的模樣,像不像街市上一只只被紮好套牢的大閘蟹……”聞風而來的各個媒體,正在吐沫橫飛地解說著股災過後的場面,言語之間儼然是對後悔不已的股民進行著敲骨吸髓的惡毒。
“不但是股市震蕩,香江天線這個欺世盜名濫竽充數的空殼公司,甚至已經演變成了國際笑話,更有理性的股民將其戲稱為‘香江黐線’……”
舊時的香江還是以做服裝、黐塑膠花等產業,以及憑借深水良港優勢而生的航運為主,又逢大逃港熱潮帶來了整個城市的人口爆炸,以至於這些輕工產業裏,遍布了一大堆工時廉價的工人和趁著空閑、領物資回家制作的臨時工。
所謂“黐線”的由來,就是工人為了多賺點錢養家糊口,日做夜做黐塑膠花,黐到整個人頭昏腦漲暈暈乎乎,就促使了罵人發神經都是你“黐膠花”啊——延伸到後來,電子產品盛行,工人們改黐膠花為黐線路,這一句罵人的詞匯就重新演變成了“黐線”……
這般只要用點腦子細想都知道不可能的東西,卻造成了一個敢上、一群敢炒的瘋狂場面,可不就是全民黐線。
“那邊有人跳樓啦!”隨著一聲驚呼,那群吐沫橫飛的記者便又急匆匆地扛著長.槍.短炮蜂擁而去。
滿目蕭條之中,蘇韻忽然就明白了,從前看那部講述股市震撼人心的電視劇裏,那一句“逢人領遺產”的由來。
她現在超過五百萬的身家,其中也許有著資本大佬們的一絲毫毛,但更多的,應該是某些股民家庭的血和淚。
後悔嗎?
不會的——因為她手上這些資金,會遵循著她的良心和目標用在正途,而不是化作資本大佬再一次收割無辜人民血肉的鐮刀。
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五個人都已經是成年人,雖然蘇韻帶著他們賺了不少,但股市的勢頭還紅火得很,所以五人都顯得有些猶豫。
“已經撐不住了,接下來再怎麽反覆,也不會再高過這個價了。”蘇韻搖搖頭,徑直推著蘇阿婆過去拋了自己手裏的300股。
這一通操作下來,牛奶股已經跌了10元。
於是頗為後悔的王家人也急忙跟在蘇韻的後頭,把手裏的100牛奶股拋了。
不用再跟著置牛大戰所導致的股市震蕩,而在交易所裏和人金錢搏鬥之後,接下來的半個月裏,蘇家和王家一群人都是在王家客廳裏新添的彩色電視機前,安安樂樂地做一個圍觀的吃瓜群眾。
自從王家在一個月之內賺到了從前全家人不吃不喝都要攢好幾十年的錢之後,從上到下都是高興得不得了,完完全全地把蘇韻當成了自家的大福星,就差沒滿懷寵愛地捧在手心裏。
與此同時,本來在家裏地位就不咋樣的嘉遽嘉祥兩兄弟,便因為蘇韻的地位上升,相應地於家庭地位排列表之中一跌再跌,成了連狗都嫌的存在。
不過這個年紀的熊孩子,可不都是連狗都嫌。
王嘉遽自我排解能力好,抱著那個在黎家二手琴行修覆好的舊吉他繼續蹲樓梯擾民去了;王嘉祥可憐巴巴地跟著自家二哥在樓梯蹲了幾天,患難與共的兄弟感情沒怎麽培養出來,卻是培養出了對吉他的興趣……
於是他只能在暴躁霸道二哥的夾縫下艱難求生,兩個熊孩子守著一把舊吉他,一人彈一會,然後互相嘲笑對方的辣雞技法。
有時候互嘲得狠了,便以王嘉遽仗著兄長的優勢,暴打傻弟弟一通完事。
蘇韻捧著瓜出來,差點沒眼看他們的傻樣:“這樣吧,你們要是期末考試達到我的要求,我就獎勵成績最好的那個人一把新吉他。”
嘉遽嘉祥異口同聲:“不了不了,高攀不起!”
聞得這個回覆,未來的蘇大戶翻了個白眼,轉頭回去幫蘇阿婆修風扇了。
說歸說,這兩個熊孩子心裏估計也較上了勁,回家纏了父母兄姐好一番,最後總算是得到了要是炒股再賺到錢的話,那麽今年新年就幫他們買吉他的承諾。
價格和數量都會隨炒股利潤而變的那種。
打打鬧鬧的日常如夏末涼風轉眼而逝,置牛大戰之中,兩家公司的股價起起落落落落落落,撩動著全港股民的心弦足足一個月。
最後,終於在月底,以牛奶公司的示弱落敗、置地公司興高采烈地刊出一個聲稱擁有牛奶公司80%以上股權的全版大廣告而收場。
至此,這一場轟動全港的世紀收購戰總算是落下了帷幕,垂涎牛奶公司那大片牧場地皮的置地有限公司,成功取消了牛奶公司的上市地位,全面將其收入囊中。
就是這樣拆股、換股、派息以及互相質疑、揭短、廣告轟炸,促使雙方大小股東心生恐慌,按以後的法規,起碼也得背一個誤導違規的責罰,偏偏這個年代股市法規尚未健全——就這樣,置地有限公司不費一分一毫現金,就鯨吞了牛奶公司這家規模宏大的機構,堪稱收購史上的經典之作。
當然,同時也成為了惡意收購戰和73年股災的開端。
但這個時候的蘇韻,也顧不上資本大佬們的這番搏鬥了——12月5日,九龍證券交易所中,編號為205的“香江天線”,正式掛牌上市。
蘇韻左手拿著一本清楚印刻著的招股書,右手捧著政府對瘋狂股市擔憂而印出來免費派發的《炒股須知》冊子,在交易大廳裏陷入了沈思。
招股書的裏信息大致可以分為幾點,蘇韻認真地看了又看,便以自己的理解,用最淺白的解讀,對應勾畫出了裏面的深坑:
第一點是“本公司剛成立,尚未開始經營”——明擺著的空殼公司。
第二點是“上市集資,作研究和發展用途”——既然要集資才能上市,那麽除去家底沒法支撐一次失誤之外,資本家把平民百姓的錢撈到手,到時你覺得他們還會還給你?
至於那一個“對未來派息未能保證”的描述——天,都說得這麽“明白”了,為什麽還是有人想要一頭撞進去?
這香江天線的招股書是明顯地在股壇渾水摸魚,但一群股民就是瘋狂追捧人手一張,炒得不亦樂乎;《炒股須知》這種老老實實告知股市風險的宣傳小冊子,要不是她過去拿了一本,派冊子的人今天就是一本都派不出的無人理睬結局……
只能說是無知害死人:因為這年頭電視機剛剛普及到家庭,人們聽到“香江天線”的公司名就展開了無限的遐想,認為這貨必然潛力無窮未來大有作為,於是招股書也不細看,一哄而上搶就完事。
當然,知道內裏端倪的蘇韻也是在交易廳裏和別人從每股1元爭著搶到了每股3元,最後收市股價跌到2.5元時,蘇韻又花光手上所有餘錢掃了一批。
從置牛大戰裏扣去亂七八糟的雜費,她收入了8萬9千多元;這一輪的香江天線,她一路搶著收購下來,平均2元每股,足足收了4萬股。
這年頭股市大熱,不少銀行為了吸引業務,紛紛推出了各種各樣低要求的金融杠桿服務,蘇韻借這個便利,就在銀行“冒險”開啟了目前能達到的最高倍數金融杠桿,將手裏的8萬多本金翻了6倍。
而這賬戶裏這多出來的43萬多,便被蘇韻全部買入了平均3元每股的天線股,總計超過14萬股。
本金加杠桿資金所購入的所有股票,在這一場股市泡沫結束之前高價拋出,再扣除銀行抽取的運作費用和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到最後如無意外,賬戶裏最終的錢款將能達到500萬以上!
當然,大賺特賺的同時也伴隨著相應的巨大風險:如果股價下跌,蘇家就得補交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如果下跌超過一定程度又補不齊保證金的話,結局就是被強行平倉,見財化水一場空。
這樣冒險到近乎瘋狂的炒股方式不止蘇家一個例子,但在時代眼光和知識水平的局限下,相對求穩的王家人並不敢抄蘇韻的作業,只是老老實實地用自己擁有的賬戶資金買了能夠購入的數量,是標準小富則安的小市民心態。
典型撐死膽大的,卻又餓不死膽小的——只要懂得及時拋出,總能賺到錢。
可惜的是,臨近瘋癲的股民總是不懂見好就收,只想著要更多更多。
辦完一切業務,蘇韻推著蘇阿婆往出口通道那邊走去時,那些瘋狂股民臉上尚未褪去的夢幻潮紅,竟是宛如將要滴血一般妖異。
人置身在這個大時代中,根本就無法再獨善其身。
但就像俄羅斯方塊一樣,合群之後,消失的就是自己。
秋風起,蟹腳肥,家庭條件都已經寬裕不少的蘇、王兩家,正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新鮮買回來的大閘蟹。
“那個香江天線說是發明了一種可供家庭使用的天線,是不是真的?”王嘉遽興致勃勃地問。
他們兩兄弟還小,學習又懶散,不像蘇韻那樣懂什麽股市風雲;不過,自從蘇韻帶著王家人炒了一個月股之後家裏待遇飛升,就滿心都是關註著股票的消息了。
“要是這次還能賺錢的話,那麽我和嘉祥,就都能買一把新吉他作為新年禮物了!”王嘉遽越說越興奮。
蘇韻看了一眼那個被王嘉遽盤得油光水滑的舊吉他,又想了想昨晚他拿回那張慘不忍睹的成績表後遭遇了一通男女混合雙打的事,便沈吟片刻,道:“天線這種東西……其實呢,你阿媽昨晚用來打你的晾衣架捊個造型豎上樓頂,也可以叫做一條天線了。”
飯桌一幹人等:目瞪口呆。
“這是一個泡沫,在破滅之前,我們就要跑路了。”蘇韻最後總結道。
因為……凡是泡沫,就必定是會炸的。
六個星期後的1973年1月23日,香江天線已升至30元的歷史最高位。
報紙雜志正在照著武俠小說的口吻,形容目前香江的經濟已經像小說裏面的主角一樣“打通了任督兩脈後,假以時日必定武功大進”的熱火朝天時;一個“只要在樓頂豎上一根普通的鐵線,照樣都可以接收到電視信號”的消息同時也不脛而走,狠狠地打破了這一番熱鬧煙雲。
早就趕在股價最高位時全部拋售的蘇韻,最後一次沈默地走出交易所門口時,看到的,便是一片繁華美夢破滅的混亂場面。
“股市急跌初期,股民前仆後繼地飛身跳入金魚缸、擠爆交易所,想趁低吸納,結果現在卻反手被困!各位觀眾看看這些人的模樣,像不像街市上一只只被紮好套牢的大閘蟹……”聞風而來的各個媒體,正在吐沫橫飛地解說著股災過後的場面,言語之間儼然是對後悔不已的股民進行著敲骨吸髓的惡毒。
“不但是股市震蕩,香江天線這個欺世盜名濫竽充數的空殼公司,甚至已經演變成了國際笑話,更有理性的股民將其戲稱為‘香江黐線’……”
舊時的香江還是以做服裝、黐塑膠花等產業,以及憑借深水良港優勢而生的航運為主,又逢大逃港熱潮帶來了整個城市的人口爆炸,以至於這些輕工產業裏,遍布了一大堆工時廉價的工人和趁著空閑、領物資回家制作的臨時工。
所謂“黐線”的由來,就是工人為了多賺點錢養家糊口,日做夜做黐塑膠花,黐到整個人頭昏腦漲暈暈乎乎,就促使了罵人發神經都是你“黐膠花”啊——延伸到後來,電子產品盛行,工人們改黐膠花為黐線路,這一句罵人的詞匯就重新演變成了“黐線”……
這般只要用點腦子細想都知道不可能的東西,卻造成了一個敢上、一群敢炒的瘋狂場面,可不就是全民黐線。
“那邊有人跳樓啦!”隨著一聲驚呼,那群吐沫橫飛的記者便又急匆匆地扛著長.槍.短炮蜂擁而去。
滿目蕭條之中,蘇韻忽然就明白了,從前看那部講述股市震撼人心的電視劇裏,那一句“逢人領遺產”的由來。
她現在超過五百萬的身家,其中也許有著資本大佬們的一絲毫毛,但更多的,應該是某些股民家庭的血和淚。
後悔嗎?
不會的——因為她手上這些資金,會遵循著她的良心和目標用在正途,而不是化作資本大佬再一次收割無辜人民血肉的鐮刀。
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