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成災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成災
趙氏與她最熟,取笑道:“還沒過門兒就這樣孝順了?池大郎哪輩子修來的福氣,有你這樣個小媳婦兒?”
說得鄭琰臉上一紅,昂首道:“你已經是我家媳婦了,就是喜歡我,我也不能嫁給你了,三郎要紅眼的!”
趙氏以袖掩面道:“算我怕了你了,虧得是個小娘子,要是個小郎君,單你這張嘴,不知要惹多少官司!你快些使人往城裏送東西罷。”
鄭琰雙頰猶紅,沖趙氏一皺鼻子:“我可斯文了。”
趙氏無語退場。
鄭琰她爹正在上班,跟一群努力挖坑埋太子的同事們認真討論民生問題:“今年雨水少,恐怕收成要少,全國稅賦或許要吃緊,若是沒有補貼的項目,要及早報給聖人,重訂郡守、刺史考核標準。”
葉廣學道:“秋收的結果還沒全報上來,具體情形如何,還要等各地郡守入京詳詢。”
鄭靖業就有些瞧不上他,鄭某人是從田間地頭走上丞相寶座的,對於這些常識比同僚們都要清楚,撇撇嘴:“等他們入京就晚了。稅賦是其一,若久旱成災,還要提早預備下賑災的錢米。”
蔣進賢和個稀泥:“只盼不要真的成災才好。”
“凡事做最壞的打算才不至於被動。”鄭靖業不冷不熱地回了一句。
葉廣學心裏也不痛快了,心說,聖人年事已高,最恨有人生事,現在大家的首要任務不是扳倒東宮麽?你在這兒裝什麽大瓣兒蒜啊?口中換了個說法:“未有定論,不便驚動天子。我們這裏有數不成了。”
鄭靖業挑眉,心說,我可是提醒過你了,你不同意,我單獨上奏。便問蔣進賢:“蔣兄怎麽說?”
蔣進賢被逼迫表態,依舊和稀泥:“眼下上奏為時過早,不若我們把一切章程都擬定了。不成災就驚動聖人,成災了,我們本章也寫好了,往上一遞。”
韋知勉這塊布景板也跟著和了一回稀泥,表示讚成蔣進賢。鄭靖業與葉廣學兩方都不滿意。
鄭靖業暗罵這三個同事蠢!他老人家也會幹些收回扣的勾當,心裏總歸是有數的,凡事把握住一個度,壓在讓人想跳腳又覺得可以忍耐的那條線內,不出紕漏,才好騰出手來做別的。你不把這可能出現的災情處理好,那頭抄板磚砸太子砸得正起勁兒,這邊兒皇帝問你一個瀆職把你給削成白板了,太子不落井下石才怪!
越發堅定了秘奏的信念。
韋知勉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正要勸和兩句,外面一青衫小官兒飛奔過來:“見過諸位相公。”
韋知勉正好開口訓道:“慌慌張張,不成體統!究竟何事?”
“葉相公家人在外報信兒,趙國夫人……歿了!”
葉廣學的臉變作土灰色,趙國夫人祁氏,他的親媽,死了。作為宰相,作為天下臣子的帶頭人之一,要為下屬作榜樣,不能給禦史制造機會,葉廣學必須丁憂!祁氏是他親媽、是他爹的原本正室,一丁就是三年。
在這個倒太子、扶新王的節骨眼兒上走了,死不瞑目啊。
鄭靖業還假惺惺地勸他:“節哀。”心裏已經翻騰開了,得,又去了一個,得趕緊搶地盤兒了。其他兩人的想法也都差不多,規勸的話也是相仿。
鄭靖業額外提醒:“聖人那裏要上折子的,或奪情或依奏,都要聖人作裁決。”
葉廣學拱拱手:“我這就具表上奏。”抖開本空白折子,刷刷寫就,往禦前一遞,也不管皇帝批不批,就奔回家裏辦喪事兒去了。不是他想走,而是不得不走。留下來名聲就臭了,壞人如鄭靖業,不但給爹媽守孝,岳母的孝他都按份兒守了不當官兒。
隨著祁氏這一走,熙山的空氣又緊張了起來,又一個丞相離崗,政治地圖要重新劃分了麽?本來五個丞相的,少一個不補,還不算什麽,再少一個,總要補上來了吧?誰來當這個新丞相,新丞相的立場如何,直接關系到未來的朝政走向,尤其是已經白熱化了的易儲之爭。究竟是保東宮還是倒東宮?倒東宮的話,倒完東宮又支持哪一位皇子?
東宮在著急,太子想推出太子妃陳氏的父親,現在的鴻臚寺卿陳慶成,如果東宮岳父做了丞相,東宮顯然會穩妥。如果皇帝覺得東宮不穩,或者想要開始處理交接班事宜,一定會同意這個建議的。
趙逸想得深一些:“殿下不要自己提出陳慶成,只請示陛下,五相去其三,至少要補進一位才行。也不要只提陳慶成一人,可多提幾個差不多的人選,如國子祭酒也是清貴世家。聖人有意東宮,自然會定陳慶成,若是有別的想法,咱們也不至於太難看,也算是摸了聖人的脈,好有應對之策。”
太子勉強同意了這個比較不痛快的建議,隔天就暗令已方馬仔上表建言,把葉廣學恨得不行——這是不想讓我回來啊!
而包括遠在京外的齊王在內,誰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一個局面出現,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人選。
皇帝這一病,也給大家提了一個醒兒:皇帝畢竟已經老了,想做什麽的都得趕緊,太子耗得起,大家耗不起。
用鄭琰的話來說就是,所有沒登基的太子都是在考試。太子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只要不廢了他,得分再低也能上位。想幹翻太子,必須讓他死當,壓分是沒用的。哪怕他考了60分,也算是涉險過關,照樣拿畢業證。得毫不猶豫地扛起大砍刀,刀刀見血地削得太子不及格還不讓他補考才行。
鄭琰沒打算讓鄭家人出頭,甚至鄭黨骨幹都不要說太子不好,在這件事情上起因就是你皇帝的疏忽,鄭氏是萬不能背這圖謀東宮的政治包袱的。太子已經讓她砍得滿身血口子了,別人是絕不肯放過這樣的好形勢的。
鄭琰手裏的一張王牌是苗妃,苗妃的死穴是兒子。自從聽了鄭琰的話,雖然沒當上皇後,卻總攬了後宮事務,苗妃對鄭琰這個小軍師不說言聽計從,內心也是佩服得緊。十分方便鄭琰挑拔點兒什麽。
鄭琰現在顧不上東宮,她在跟她爹商量事情:“我陪阿娘去葉家吊唁了,那裏人來人往的,魏王妃也回去了。蔣相公家、韋相公家、諸王、公主,也有自己去的,也有使人去的。師母身上不方便,使府中長史過去的,先生倒是親自去了。”
“聖人業已令有司備祭儀、作祭文了。”
“聖人沒說再拜誰為相?”
鄭靖業撚須道:“聖人自有主張,一靜不如一動,聖人不想大動。”
鄭琰心頭一跳:“不動?”
“蓄力罷了,聖人把建議拜相的本章駁回了。反指責丞相是不是都在偷懶,道是五十年前朝廷只一相,事事政令通行,怎麽現在有三個丞相了還要再添。”要動太子,就不能讓朝廷動蕩,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維持原樣,反正眼下的丞相就沒有是太子死黨的。
鄭琰低頭看著自己的鞋尖兒:“只怕時間不多了。”
鄭靖業倒沈得住氣:“本章裏建言鴻臚寺卿為相,聖人這一駁回,東宮肯定坐不住。他現在是動輒得咎,他的兄弟姐妹、庶母們怎麽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阿爹,我是這樣想的,太子再無道也是太子,以臣謀君,千載史筆,難看得很!非但名聲不好,還易令人生遐思,還是現成的替罪羊,既有別人,我們也不用冒這個頭。眼下最讓人擔心的,是那些人能不能成事。”
“你可不要小看了他們,只等看他們建功吧!”
鄭靖業也有猜錯的時候,最不肯放過機會的卻是蔣卓。他比較圓滿地解決了與顧氏的婚姻問題,對內也平息了家族內部的不滿,連鄴侯那裏都安撫好了,自己卻因為身陷緋聞,不得不暫時低調行事。
今聞葉廣學丁憂,他第一時間找上了族叔蔣進賢。
蔣進賢對蔣卓還是很看好的,這小子腦子好使,做事好看,主意也是有的,眼下名聲也是有了。守與先師之承諾,等同於出讓爵位與弟弟的高義,誰不說一聲蔣郎有德行?
現在這位“重然諾”“高義”“有德行”的好少年,在幹著一件鄭琰都不肯直接出頭的恐怖勾當——說服蔣進賢盡快對太子下手。“叔父有兩甥(淑妃二子魏王、晉王),皆不得意於太子。東宮心胸狹隘,陳氏不甘落於人後,叔父危矣!聽聞廣平郡王諫太子戒酒,反遭訓斥,父子天性尚且如此,何況兄弟臣子?”
蔣卓說的事情蔣進賢也是知道的,廣平郡王請趙逸做說客效果不佳,只好自己來。兒子勸老子,語氣再溫和,還是針對他的缺點去的,太子也不高興。雖然廣平郡王說的是:“請阿爹愛惜身體。”
太子滿不在乎地說:“我素來體健,些許酒,不礙事。”他已經成癮了,也需要用酒精來麻痹自己。
廣平郡王不得不把話說得露骨一點:“酒多了不但傷身而且傷神,還誤事。萬一聖人那裏再有事相召,阿爹再到得晚了,可如何是好?”
太子一時火起,這事是他的恥辱,親爹病了他是最後一個到的,眾人輕蔑的目光讓他永生難忘。手頭有什麽就撈什麽往廣平郡王身上鏢:“你也來笑話親生父親麽?我的事情,什麽時候要你來插嘴了?”
廣平郡王反射性地躲過,不料扔的這是個瓷器,沒砸著人,碰一旁柱子上撞了個碎,碎片飛濺,在廣平郡王臉上劃出一道口子來。廣平郡王臉上火辣辣的疼,雖不至於,至少得休養一個禮拜才能沒痕跡。滿心都是悲哀,小時候他爹不是這樣兒的!
得,他也得躲一躲羞。還沒躲好,皇帝想孫子了,叫他過去說話。廣平郡王是皇帝對於拿下太子的一大顧忌:蕭綽真是個好孩子,長得好、人品好、出身也好。每每對太子不滿意的時候,廣平郡王一到皇帝面前陪著說說話、騎騎馬、練練武,皇帝就會想:“這倒是個好孩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趙氏與她最熟,取笑道:“還沒過門兒就這樣孝順了?池大郎哪輩子修來的福氣,有你這樣個小媳婦兒?”
說得鄭琰臉上一紅,昂首道:“你已經是我家媳婦了,就是喜歡我,我也不能嫁給你了,三郎要紅眼的!”
趙氏以袖掩面道:“算我怕了你了,虧得是個小娘子,要是個小郎君,單你這張嘴,不知要惹多少官司!你快些使人往城裏送東西罷。”
鄭琰雙頰猶紅,沖趙氏一皺鼻子:“我可斯文了。”
趙氏無語退場。
鄭琰她爹正在上班,跟一群努力挖坑埋太子的同事們認真討論民生問題:“今年雨水少,恐怕收成要少,全國稅賦或許要吃緊,若是沒有補貼的項目,要及早報給聖人,重訂郡守、刺史考核標準。”
葉廣學道:“秋收的結果還沒全報上來,具體情形如何,還要等各地郡守入京詳詢。”
鄭靖業就有些瞧不上他,鄭某人是從田間地頭走上丞相寶座的,對於這些常識比同僚們都要清楚,撇撇嘴:“等他們入京就晚了。稅賦是其一,若久旱成災,還要提早預備下賑災的錢米。”
蔣進賢和個稀泥:“只盼不要真的成災才好。”
“凡事做最壞的打算才不至於被動。”鄭靖業不冷不熱地回了一句。
葉廣學心裏也不痛快了,心說,聖人年事已高,最恨有人生事,現在大家的首要任務不是扳倒東宮麽?你在這兒裝什麽大瓣兒蒜啊?口中換了個說法:“未有定論,不便驚動天子。我們這裏有數不成了。”
鄭靖業挑眉,心說,我可是提醒過你了,你不同意,我單獨上奏。便問蔣進賢:“蔣兄怎麽說?”
蔣進賢被逼迫表態,依舊和稀泥:“眼下上奏為時過早,不若我們把一切章程都擬定了。不成災就驚動聖人,成災了,我們本章也寫好了,往上一遞。”
韋知勉這塊布景板也跟著和了一回稀泥,表示讚成蔣進賢。鄭靖業與葉廣學兩方都不滿意。
鄭靖業暗罵這三個同事蠢!他老人家也會幹些收回扣的勾當,心裏總歸是有數的,凡事把握住一個度,壓在讓人想跳腳又覺得可以忍耐的那條線內,不出紕漏,才好騰出手來做別的。你不把這可能出現的災情處理好,那頭抄板磚砸太子砸得正起勁兒,這邊兒皇帝問你一個瀆職把你給削成白板了,太子不落井下石才怪!
越發堅定了秘奏的信念。
韋知勉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正要勸和兩句,外面一青衫小官兒飛奔過來:“見過諸位相公。”
韋知勉正好開口訓道:“慌慌張張,不成體統!究竟何事?”
“葉相公家人在外報信兒,趙國夫人……歿了!”
葉廣學的臉變作土灰色,趙國夫人祁氏,他的親媽,死了。作為宰相,作為天下臣子的帶頭人之一,要為下屬作榜樣,不能給禦史制造機會,葉廣學必須丁憂!祁氏是他親媽、是他爹的原本正室,一丁就是三年。
在這個倒太子、扶新王的節骨眼兒上走了,死不瞑目啊。
鄭靖業還假惺惺地勸他:“節哀。”心裏已經翻騰開了,得,又去了一個,得趕緊搶地盤兒了。其他兩人的想法也都差不多,規勸的話也是相仿。
鄭靖業額外提醒:“聖人那裏要上折子的,或奪情或依奏,都要聖人作裁決。”
葉廣學拱拱手:“我這就具表上奏。”抖開本空白折子,刷刷寫就,往禦前一遞,也不管皇帝批不批,就奔回家裏辦喪事兒去了。不是他想走,而是不得不走。留下來名聲就臭了,壞人如鄭靖業,不但給爹媽守孝,岳母的孝他都按份兒守了不當官兒。
隨著祁氏這一走,熙山的空氣又緊張了起來,又一個丞相離崗,政治地圖要重新劃分了麽?本來五個丞相的,少一個不補,還不算什麽,再少一個,總要補上來了吧?誰來當這個新丞相,新丞相的立場如何,直接關系到未來的朝政走向,尤其是已經白熱化了的易儲之爭。究竟是保東宮還是倒東宮?倒東宮的話,倒完東宮又支持哪一位皇子?
東宮在著急,太子想推出太子妃陳氏的父親,現在的鴻臚寺卿陳慶成,如果東宮岳父做了丞相,東宮顯然會穩妥。如果皇帝覺得東宮不穩,或者想要開始處理交接班事宜,一定會同意這個建議的。
趙逸想得深一些:“殿下不要自己提出陳慶成,只請示陛下,五相去其三,至少要補進一位才行。也不要只提陳慶成一人,可多提幾個差不多的人選,如國子祭酒也是清貴世家。聖人有意東宮,自然會定陳慶成,若是有別的想法,咱們也不至於太難看,也算是摸了聖人的脈,好有應對之策。”
太子勉強同意了這個比較不痛快的建議,隔天就暗令已方馬仔上表建言,把葉廣學恨得不行——這是不想讓我回來啊!
而包括遠在京外的齊王在內,誰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一個局面出現,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人選。
皇帝這一病,也給大家提了一個醒兒:皇帝畢竟已經老了,想做什麽的都得趕緊,太子耗得起,大家耗不起。
用鄭琰的話來說就是,所有沒登基的太子都是在考試。太子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只要不廢了他,得分再低也能上位。想幹翻太子,必須讓他死當,壓分是沒用的。哪怕他考了60分,也算是涉險過關,照樣拿畢業證。得毫不猶豫地扛起大砍刀,刀刀見血地削得太子不及格還不讓他補考才行。
鄭琰沒打算讓鄭家人出頭,甚至鄭黨骨幹都不要說太子不好,在這件事情上起因就是你皇帝的疏忽,鄭氏是萬不能背這圖謀東宮的政治包袱的。太子已經讓她砍得滿身血口子了,別人是絕不肯放過這樣的好形勢的。
鄭琰手裏的一張王牌是苗妃,苗妃的死穴是兒子。自從聽了鄭琰的話,雖然沒當上皇後,卻總攬了後宮事務,苗妃對鄭琰這個小軍師不說言聽計從,內心也是佩服得緊。十分方便鄭琰挑拔點兒什麽。
鄭琰現在顧不上東宮,她在跟她爹商量事情:“我陪阿娘去葉家吊唁了,那裏人來人往的,魏王妃也回去了。蔣相公家、韋相公家、諸王、公主,也有自己去的,也有使人去的。師母身上不方便,使府中長史過去的,先生倒是親自去了。”
“聖人業已令有司備祭儀、作祭文了。”
“聖人沒說再拜誰為相?”
鄭靖業撚須道:“聖人自有主張,一靜不如一動,聖人不想大動。”
鄭琰心頭一跳:“不動?”
“蓄力罷了,聖人把建議拜相的本章駁回了。反指責丞相是不是都在偷懶,道是五十年前朝廷只一相,事事政令通行,怎麽現在有三個丞相了還要再添。”要動太子,就不能讓朝廷動蕩,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維持原樣,反正眼下的丞相就沒有是太子死黨的。
鄭琰低頭看著自己的鞋尖兒:“只怕時間不多了。”
鄭靖業倒沈得住氣:“本章裏建言鴻臚寺卿為相,聖人這一駁回,東宮肯定坐不住。他現在是動輒得咎,他的兄弟姐妹、庶母們怎麽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阿爹,我是這樣想的,太子再無道也是太子,以臣謀君,千載史筆,難看得很!非但名聲不好,還易令人生遐思,還是現成的替罪羊,既有別人,我們也不用冒這個頭。眼下最讓人擔心的,是那些人能不能成事。”
“你可不要小看了他們,只等看他們建功吧!”
鄭靖業也有猜錯的時候,最不肯放過機會的卻是蔣卓。他比較圓滿地解決了與顧氏的婚姻問題,對內也平息了家族內部的不滿,連鄴侯那裏都安撫好了,自己卻因為身陷緋聞,不得不暫時低調行事。
今聞葉廣學丁憂,他第一時間找上了族叔蔣進賢。
蔣進賢對蔣卓還是很看好的,這小子腦子好使,做事好看,主意也是有的,眼下名聲也是有了。守與先師之承諾,等同於出讓爵位與弟弟的高義,誰不說一聲蔣郎有德行?
現在這位“重然諾”“高義”“有德行”的好少年,在幹著一件鄭琰都不肯直接出頭的恐怖勾當——說服蔣進賢盡快對太子下手。“叔父有兩甥(淑妃二子魏王、晉王),皆不得意於太子。東宮心胸狹隘,陳氏不甘落於人後,叔父危矣!聽聞廣平郡王諫太子戒酒,反遭訓斥,父子天性尚且如此,何況兄弟臣子?”
蔣卓說的事情蔣進賢也是知道的,廣平郡王請趙逸做說客效果不佳,只好自己來。兒子勸老子,語氣再溫和,還是針對他的缺點去的,太子也不高興。雖然廣平郡王說的是:“請阿爹愛惜身體。”
太子滿不在乎地說:“我素來體健,些許酒,不礙事。”他已經成癮了,也需要用酒精來麻痹自己。
廣平郡王不得不把話說得露骨一點:“酒多了不但傷身而且傷神,還誤事。萬一聖人那裏再有事相召,阿爹再到得晚了,可如何是好?”
太子一時火起,這事是他的恥辱,親爹病了他是最後一個到的,眾人輕蔑的目光讓他永生難忘。手頭有什麽就撈什麽往廣平郡王身上鏢:“你也來笑話親生父親麽?我的事情,什麽時候要你來插嘴了?”
廣平郡王反射性地躲過,不料扔的這是個瓷器,沒砸著人,碰一旁柱子上撞了個碎,碎片飛濺,在廣平郡王臉上劃出一道口子來。廣平郡王臉上火辣辣的疼,雖不至於,至少得休養一個禮拜才能沒痕跡。滿心都是悲哀,小時候他爹不是這樣兒的!
得,他也得躲一躲羞。還沒躲好,皇帝想孫子了,叫他過去說話。廣平郡王是皇帝對於拿下太子的一大顧忌:蕭綽真是個好孩子,長得好、人品好、出身也好。每每對太子不滿意的時候,廣平郡王一到皇帝面前陪著說說話、騎騎馬、練練武,皇帝就會想:“這倒是個好孩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