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廢後
關燈
小
中
大
第74章 廢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瑈璇這一躺,躺了三個月。
本就瘦小纖細,這一場受傷,更是輕飄飄得似乎風吹得走。身形卻漸漸微微隆起,瑈璇常常手撫腹部,嘴角彎彎,臉上是近乎聖潔的光輝。
孩子,總算是保住了。太醫們都說,真是個奇跡。朝臣們議論,卻認為皇帝恭儉有制勤政愛民,這是上天的眷顧。只有朱瞻基知道,為了保這個孩子,瑈璇吃了多少苦頭。
各種湯藥丸藥針灸火炙,她都甘之如飴逆來順受,偶爾皺眉軟軟叫一聲“苦!”有氣沒力,倒似撒嬌。還有稀奇古怪的偏方土方,朱瞻基不放心讓她嘗試,她卻與華太醫商量了,只要吃不死,就吃。有一次朱瞻基親眼見她吞了一條酒泡醉蜈蚣落肚,活的!枉朱瞻基自詡北征上過蒙古南征下過交趾,文韜武略英明神武,還是喉頭發癢、險些吐出來。三天沒敢碰瑈璇,手放到她的臉頰上想起那蜈蚣又趕緊抽回來。
那麽好動的一個人,就躺在榻上,遵醫囑、一動不動。書都不能看,因為勞神也會有礙。偶爾華太醫開恩,允許她看幾頁,她便眉花眼笑。如此三個多月,整整一百天。
朱瞻基除了早朝便守在幹清宮,內閣議事就在幹清宮的外間,批奏章也搬到了幹清宮。後來幹脆讓內閣先看奏章,將批閱建議擬定辭書,用小票墨書,貼在奏章上進呈,稱為“票擬”;自己掃視一遍再用紅筆批示,便叫做“批紅”。此時的三楊內閣,清正強幹,朱瞻基大多批個“準”即可,省了不少時間。可惜此時還沒有“ok”,不然當更簡單。
到明朝中葉之後,皇帝常常將此“批紅”政務交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當時有人認為這是宦官攫取了宰相之權:“然內閣制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後來亦有不少史學家認為,“票擬”“批紅”制度助長了宦官專權,比如位高如張居正,也不得不行賄太監以換取批紅。
其實說到底,專制制度之下,是批紅還是批藍,都不過是皇權獨裁的形式;宦官作為皇帝的幫手,任務是牽制內閣、控制政府機構,即使沒有批紅、一定也會有別的方式行使皇權,不可能讓內閣不經過皇帝便決策成功。
朱瞻基這時已三十一歲,才有第一個孩子,在當時絕對是“老來得子”。每日陪在榻前,常常無故咧嘴而笑、或者望著瑈璇呆呆出神,是初為人父的極度喜悅。而對這唯一的龍種,前朝後庭裏裏外外,都盼著這是個男孩。大明的皇位,等著繼承人呢。
張太後日日過來,親自煲湯熬藥。瑈璇本是個隨和散漫的性格,很快便與太後說說笑笑,親密一如母女。只是張太後頗有些懊悔,在宮中幾十年,見過胡皇後這樣端莊老實的、也見過孫巧這樣飛揚活潑的,可瑈璇這樣灑脫大方一如男子、坦蕩博大恰似須眉的還是第一次看到。怎麽以前,就沒多關心她呢?
孫巧也來了,跪在幹清宮門口,低頭不語。瑈璇正昏睡不醒,朱瞻基礙於太後阻攔不能懲處孫巧、心底可恨她不分皂白下手狠毒,讓金英轟了出去。一連三次,便不再來。又每日讓人或鮮花、或異果、或精巧刺繡送過來,朱瞻基仍舊統統扔了出去;後來煩了,聲色俱厲地嚴令不許承幹宮再送東西來,孫巧才作罷。而孫重附逆,朱瞻基又到底看在太後份上,只罰了三年俸祿,不了了之。
瑈璇惦記著內書堂的課,不停念叨,直到朱瞻基親自挑了個新的先生、柴山說喜歡新先生,才放了心。這新先生是個科考不中的落地秀才,河北蔚縣人,本在鄉裏做個學堂教官、不知怎麽進宮成了內侍,名叫王振,人看起來倒是滿臉正氣。朱瞻基粗粗考了考,文墨倒也頗通,內書堂教教識字應該是足夠了。小內侍們都有些怕這新先生,海壽看了幾次,待學生確實比瑈璇嚴厲。
當然眾人都沒想到,這王振日後成了大人物,改寫了大明歷史。就是他,直接促成了“土木堡之變”,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大明皇帝朱祈鎮被蒙古人俘虜的一出慘劇。
這一日朱瞻基照例在宮前議事,瑈璇在暖閣中躺著、不能看書,輕輕吟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一邊輕撫腹部:“寶貝,這個聽得懂嗎?欲呢,就是想、要的意思。。”
正在嘮裏嘮叨,張太後進來了。瑈璇叫聲“母後!”急忙要起身,張太後一把按住:“你躺著,別動。”一邊自己在塌邊坐下。身後宮女拎著個湯筒,進門便倒進碗中,拿勺子輕輕蕩著,勺碗相擊、發出清脆的聲音。張太後見差不多不燙了,伸手接過,讓宮女扶起瑈璇上身,親自一勺一勺餵著。
瑈璇嘻嘻笑道:“母後這湯真好喝。北京也有筍啊?”
張太後擡手送過一勺:“筍還是南方的好,這是蘇州府才貢來的、是你家鄉的。鴨子是南京帶來的,一起燉了倒味道不壞。”
瑈璇忙忙吞下筍湯:“真鮮,舌頭都要鮮掉了。”
太後笑:“慢點兒!多呢,喜歡喝的話有的是。”愛憐地擦了擦瑈璇的口邊一絲湯汁:“你剛才在念什麽?”
“古詩啊,念給寶貝聽,多少讓他記得些,省得將來打他手心。”瑈璇說得理所當然。
太後有些好笑:“他這會兒哪裏聽得到?”
瑈璇手撫腹部,認真地道:“聽得到,一定聽得到。”仿佛在幫母親說話,腹中的胎兒忽然動了一動。
瑈璇呆了呆,旋即大叫:“母後,他動了!他動了!”太後也是又驚又喜:“真的動了!動了!”側頭揚聲叫道:“皇上!快叫皇上!”
朱瞻基聽到暖閣中又叫又笑,扔下大臣,急急忙忙跑過來:“怎麽了?”瑈璇語無倫次地只叫:“快,快,他在動!”張太後拉起皇帝的大手,放在瑈璇腹部。
沒有動靜,朱瞻基帶著疑惑帶著期待靜靜等著。瑈璇開始嘮叨:“寶貝,這就是你父皇!呃,為娘教你讀書識字,父皇就帶你騎馬射箭,還要鬥蛐蛐打獵……”
腹中的胎兒像是聽懂了,真的踢了一下。朱瞻基嚇一跳,下意識地縮回手,又急忙後悔地放了上去。胎兒很乖巧地又大力踢了一腳,朱瞻基感受著這奇妙的接觸,雙眼發直,喃喃道:“父皇,父皇帶你去騎馬射箭……”不知何時,已經熱淚盈眶。
朱瞻基送太後出了幹清宮,心境猶未平服。張太後笑道:“這下好了,這麽活潑的胎兒,看樣子是個男孩。就是個公主,也定是個可愛的公主。”朱瞻基有些呆呆的,半晌望著母親說道:“母後!孩兒要一套金冊金寶。”
皇帝冊封後妃之時,會在儀式上宣讀所冊封的詔書,這個詔書稱為“金冊”。封皇後時,還有一個寶文,稱為“金寶”,都是純金打就。妃子則是金冊金印,金印說是金印實際是白銀鍍金。而嬪則只有金冊。朱瞻基張口就是金冊金寶,自然是將瑈璇當皇後看了。
張太後一怔:“陳琙並未得冊封,這金冊金寶如何賜?”
朱瞻基神色黯然:“無論如何,孩兒要給她。孩兒當年錯娶,是我不對。可是這麽多年,瑈璇陪孩兒一路走來,孩兒欠她實多!倘如她不能做皇後,孩兒一生難安。”這些話,朱瞻基在心中思慮多年,和母親如此誠懇說出、卻猶豫了很久。
張太後責備道:“現今的皇後好好的,你如何再立皇後? 哀家知道陳琙好,封她個妃子,有金冊金印,你多待她好些,不也可以?”
朱瞻基搖搖頭:“不。孩兒不能那樣對她。她於孩兒,仿佛高皇後於高皇帝、猶如皇祖母於皇祖父、也似母後您於父皇。”
張皇後默然不語。兒子原來是這麽想!
高皇後於高皇帝,指的是馬皇後對於朱元璋,開國創業之艱辛、相扶相持一路走過;皇祖母於皇祖父,說的是徐皇後與朱棣,靖難中以北京方隅之地抗衡朝廷、一起經歷槍林箭雨;而自己守著多病的朱高熾,幾十年小心周旋、其間的辛酸也實不足對外人道也。
這個兒子呢?朱瞻基是自幼封的皇太孫,可是太宗多年猜忌、漢王趙王奪嫡打壓東宮,朱瞻基的登基之路其實一路坎坷,比起三代祖先、五十步百步而已。瑈璇陪他一起多年打拼、幾次力挽狂瀾、數度救他性命,胡善祥也好孫巧也好,確實沒法比。而懂他、明白他、支持他、甚至幫助他,更是只有瑈璇才能達到的高度。
兒子還年青,皇帝之路也才剛剛開始,是否,應該成全他呢?
朱瞻基見母親默認,有些高興,凝望著太後又說道:“母後!善祥是個好人,孩兒也不忍廢她,可是這事一開始就錯了!”
張太後見朱瞻基滿額頭汗水,急得青筋暴起,不由嘆道:“你一句錯了,別人的一輩子可是搭在裏面了!就不論善祥,立後事關國本,哀家決定不了,你和朝臣商議吧!”
朱瞻基望著母親的背影,心中沮喪。怏怏不樂地回進宮中,幾位大臣還在等著。皇帝一去半天,都不知怎麽了。
朱瞻基坐下,以手支頤呆呆發楞,良久才收斂心神,望向群臣。楊士奇接著剛才的話題:“陛下!我軍困守昌江,安遠侯柳升還要十萬大軍增援。”
朱瞻基眉頭緊皺:“要那許多?”
夏原吉是皇帝特許坐在黃花梨圈椅上,也連忙阻攔:“十萬大軍的糧草委實艱難,即使勉強湊,至少也得幾個月時間。”
楊士奇沈吟一會兒,道:“莫若讓黔國公沐晟增援吧?朝廷大軍趕過去也晚了。”這話一出,明顯的在座幾個人都松了口氣。
朱瞻基擺擺手:“那就下朕敕令,讓黔國公速速增援!另外上次問王通的,朕讓他交給黎利的書信,交了嗎?”
楊士奇稟道:“陛下,這事臣知道,陳姑娘的三封信驛站錯投到了雲南,這才轉到交趾。微臣已催促成山伯盡快交到黎利等人手中。”
難怪這麽久沒有反應!信中已經許了“安南”,就算黎利看不出,阮廌和陳皓兩個瑈璇教出來的一定會明白。朱瞻基凝神思索,嘆道:“連年征戰,所為何來?”
望了望金幼孜:“金卿幾年前就勸過太宗‘ 向也,南征北討出師連年,輜重牛馬耗散巨萬。又江北困於營造,江南疲於轉輸’”頓了頓似在回憶,金幼孜見皇帝居然記得自己多年前的奏章,心中感動,連忙接道:“丁男疲於匠役,婦女困於耕耘。富者,怨征斂之苦;貧者,罹凍餒之難。”
朱瞻基點點頭:“正是。大明將士何辜,交趾百姓何辜?希望黎利收到這信,能好好想一想,歸降順化。”
楊榮讚道:“陛下仁厚,體恤百姓,黎利當能體會陛下苦心。”
朱瞻基皺眉不答,回想在交趾時與黎利的交往,不是個簡單人物。然而他是為了他的族人,為了交趾百姓,他有錯嗎?究竟是誰的錯呢?出神良久,搖搖頭,決定放在一邊。環顧群臣,又道:“朕有一大事與卿等商議。實在是不得已的事,但是必須要做。”
眾臣見皇帝說得慎重,俱皆凝神細聽。
朱瞻基接著說道:“朕已三十有一,尚且無子。中宮一直無出,身體又不好。如今陳姑娘有孕,按禮制母以子貴,朕欲立陳姑娘為後。”
眾人大驚,面面相覷,半晌無人答話。
朱瞻基等了一會兒,見都不說話,只好點名。先問楊榮:“楊卿覺得如何?”
楊榮皺了皺眉:“一國不可二後,要立陳姑娘,就要先廢胡皇後。”
朱瞻基點點頭:“諸位熟讀經史,廢後一事,可有先例?”
吏部尚書蹇義答道:“有過。宋仁宗曾經廢郭皇後。”
朱瞻基一喜:“有先例就好,本朝便照辦即可。”看看幾個大臣還是嘿然不語,指了指楊士奇道:“楊卿認為呢?”
楊士奇遲疑著,跨上一步答道:“陛下!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事陛下與皇後,猶如子事父母。怎能為人子而議廢母?”
楊榮與楊士奇的關系一直有些微妙,見楊士奇這麽說朱瞻基變了臉色,知道皇帝心中不喜,便反駁道:“這是陛下旨意,如何不能議?”
楊士奇一怔,依舊答道:“正因為是陛下旨意,臣不敢輕易妄言。”張輔見二人說得有些僵,連忙打圓場:“這事太大,還是改日上朝時群臣商議吧?”
朱瞻基有些遲疑:“要與群臣議嗎?”雖說“帝王無家事”,可這要到朝上議?史官就坐在一邊,記錄……萬一不成,不但為天下所笑,抑且貽譏後世。
楊士奇看出皇帝的顧慮,這次答得快:“當年宋仁宗聽信呂夷簡鼓動,無故廢後,範仲淹孔道輔極力勸阻,率領十幾位大臣入宮進諫,宋仁宗雷霆震怒,幹脆貶謫了二人。這個事記載在史書上,謂‘朝廷一舉而兩失’,多有譏諷。陛下如欲廢後,難免群臣議論、史書也必然有載,請陛下三思。”不愧是官場老手,怕什麽就嚇唬什麽。
朱瞻基默然不語,良久揮了揮手,眾人退出了幹清宮。一出門,楊榮便對夏原吉說道:“這個事皇上想了很久了,恐怕不是我們做臣子的能夠阻止的。”
夏原吉嘆道:“可是廢後……”搖了搖頭。
楊士奇扶住夏原吉:“陛下剛才說的無非是皇後無子多病,僅僅因這個理由便要廢後,實在太輕率了。”
張輔道:“這事還得看太後怎麽想。咱們當臣子的,先別操這心吧。”
幾人議論著,出宮而去。楊榮一路若有所思,暗暗下了決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瑈璇這一躺,躺了三個月。
本就瘦小纖細,這一場受傷,更是輕飄飄得似乎風吹得走。身形卻漸漸微微隆起,瑈璇常常手撫腹部,嘴角彎彎,臉上是近乎聖潔的光輝。
孩子,總算是保住了。太醫們都說,真是個奇跡。朝臣們議論,卻認為皇帝恭儉有制勤政愛民,這是上天的眷顧。只有朱瞻基知道,為了保這個孩子,瑈璇吃了多少苦頭。
各種湯藥丸藥針灸火炙,她都甘之如飴逆來順受,偶爾皺眉軟軟叫一聲“苦!”有氣沒力,倒似撒嬌。還有稀奇古怪的偏方土方,朱瞻基不放心讓她嘗試,她卻與華太醫商量了,只要吃不死,就吃。有一次朱瞻基親眼見她吞了一條酒泡醉蜈蚣落肚,活的!枉朱瞻基自詡北征上過蒙古南征下過交趾,文韜武略英明神武,還是喉頭發癢、險些吐出來。三天沒敢碰瑈璇,手放到她的臉頰上想起那蜈蚣又趕緊抽回來。
那麽好動的一個人,就躺在榻上,遵醫囑、一動不動。書都不能看,因為勞神也會有礙。偶爾華太醫開恩,允許她看幾頁,她便眉花眼笑。如此三個多月,整整一百天。
朱瞻基除了早朝便守在幹清宮,內閣議事就在幹清宮的外間,批奏章也搬到了幹清宮。後來幹脆讓內閣先看奏章,將批閱建議擬定辭書,用小票墨書,貼在奏章上進呈,稱為“票擬”;自己掃視一遍再用紅筆批示,便叫做“批紅”。此時的三楊內閣,清正強幹,朱瞻基大多批個“準”即可,省了不少時間。可惜此時還沒有“ok”,不然當更簡單。
到明朝中葉之後,皇帝常常將此“批紅”政務交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當時有人認為這是宦官攫取了宰相之權:“然內閣制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後來亦有不少史學家認為,“票擬”“批紅”制度助長了宦官專權,比如位高如張居正,也不得不行賄太監以換取批紅。
其實說到底,專制制度之下,是批紅還是批藍,都不過是皇權獨裁的形式;宦官作為皇帝的幫手,任務是牽制內閣、控制政府機構,即使沒有批紅、一定也會有別的方式行使皇權,不可能讓內閣不經過皇帝便決策成功。
朱瞻基這時已三十一歲,才有第一個孩子,在當時絕對是“老來得子”。每日陪在榻前,常常無故咧嘴而笑、或者望著瑈璇呆呆出神,是初為人父的極度喜悅。而對這唯一的龍種,前朝後庭裏裏外外,都盼著這是個男孩。大明的皇位,等著繼承人呢。
張太後日日過來,親自煲湯熬藥。瑈璇本是個隨和散漫的性格,很快便與太後說說笑笑,親密一如母女。只是張太後頗有些懊悔,在宮中幾十年,見過胡皇後這樣端莊老實的、也見過孫巧這樣飛揚活潑的,可瑈璇這樣灑脫大方一如男子、坦蕩博大恰似須眉的還是第一次看到。怎麽以前,就沒多關心她呢?
孫巧也來了,跪在幹清宮門口,低頭不語。瑈璇正昏睡不醒,朱瞻基礙於太後阻攔不能懲處孫巧、心底可恨她不分皂白下手狠毒,讓金英轟了出去。一連三次,便不再來。又每日讓人或鮮花、或異果、或精巧刺繡送過來,朱瞻基仍舊統統扔了出去;後來煩了,聲色俱厲地嚴令不許承幹宮再送東西來,孫巧才作罷。而孫重附逆,朱瞻基又到底看在太後份上,只罰了三年俸祿,不了了之。
瑈璇惦記著內書堂的課,不停念叨,直到朱瞻基親自挑了個新的先生、柴山說喜歡新先生,才放了心。這新先生是個科考不中的落地秀才,河北蔚縣人,本在鄉裏做個學堂教官、不知怎麽進宮成了內侍,名叫王振,人看起來倒是滿臉正氣。朱瞻基粗粗考了考,文墨倒也頗通,內書堂教教識字應該是足夠了。小內侍們都有些怕這新先生,海壽看了幾次,待學生確實比瑈璇嚴厲。
當然眾人都沒想到,這王振日後成了大人物,改寫了大明歷史。就是他,直接促成了“土木堡之變”,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大明皇帝朱祈鎮被蒙古人俘虜的一出慘劇。
這一日朱瞻基照例在宮前議事,瑈璇在暖閣中躺著、不能看書,輕輕吟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一邊輕撫腹部:“寶貝,這個聽得懂嗎?欲呢,就是想、要的意思。。”
正在嘮裏嘮叨,張太後進來了。瑈璇叫聲“母後!”急忙要起身,張太後一把按住:“你躺著,別動。”一邊自己在塌邊坐下。身後宮女拎著個湯筒,進門便倒進碗中,拿勺子輕輕蕩著,勺碗相擊、發出清脆的聲音。張太後見差不多不燙了,伸手接過,讓宮女扶起瑈璇上身,親自一勺一勺餵著。
瑈璇嘻嘻笑道:“母後這湯真好喝。北京也有筍啊?”
張太後擡手送過一勺:“筍還是南方的好,這是蘇州府才貢來的、是你家鄉的。鴨子是南京帶來的,一起燉了倒味道不壞。”
瑈璇忙忙吞下筍湯:“真鮮,舌頭都要鮮掉了。”
太後笑:“慢點兒!多呢,喜歡喝的話有的是。”愛憐地擦了擦瑈璇的口邊一絲湯汁:“你剛才在念什麽?”
“古詩啊,念給寶貝聽,多少讓他記得些,省得將來打他手心。”瑈璇說得理所當然。
太後有些好笑:“他這會兒哪裏聽得到?”
瑈璇手撫腹部,認真地道:“聽得到,一定聽得到。”仿佛在幫母親說話,腹中的胎兒忽然動了一動。
瑈璇呆了呆,旋即大叫:“母後,他動了!他動了!”太後也是又驚又喜:“真的動了!動了!”側頭揚聲叫道:“皇上!快叫皇上!”
朱瞻基聽到暖閣中又叫又笑,扔下大臣,急急忙忙跑過來:“怎麽了?”瑈璇語無倫次地只叫:“快,快,他在動!”張太後拉起皇帝的大手,放在瑈璇腹部。
沒有動靜,朱瞻基帶著疑惑帶著期待靜靜等著。瑈璇開始嘮叨:“寶貝,這就是你父皇!呃,為娘教你讀書識字,父皇就帶你騎馬射箭,還要鬥蛐蛐打獵……”
腹中的胎兒像是聽懂了,真的踢了一下。朱瞻基嚇一跳,下意識地縮回手,又急忙後悔地放了上去。胎兒很乖巧地又大力踢了一腳,朱瞻基感受著這奇妙的接觸,雙眼發直,喃喃道:“父皇,父皇帶你去騎馬射箭……”不知何時,已經熱淚盈眶。
朱瞻基送太後出了幹清宮,心境猶未平服。張太後笑道:“這下好了,這麽活潑的胎兒,看樣子是個男孩。就是個公主,也定是個可愛的公主。”朱瞻基有些呆呆的,半晌望著母親說道:“母後!孩兒要一套金冊金寶。”
皇帝冊封後妃之時,會在儀式上宣讀所冊封的詔書,這個詔書稱為“金冊”。封皇後時,還有一個寶文,稱為“金寶”,都是純金打就。妃子則是金冊金印,金印說是金印實際是白銀鍍金。而嬪則只有金冊。朱瞻基張口就是金冊金寶,自然是將瑈璇當皇後看了。
張太後一怔:“陳琙並未得冊封,這金冊金寶如何賜?”
朱瞻基神色黯然:“無論如何,孩兒要給她。孩兒當年錯娶,是我不對。可是這麽多年,瑈璇陪孩兒一路走來,孩兒欠她實多!倘如她不能做皇後,孩兒一生難安。”這些話,朱瞻基在心中思慮多年,和母親如此誠懇說出、卻猶豫了很久。
張太後責備道:“現今的皇後好好的,你如何再立皇後? 哀家知道陳琙好,封她個妃子,有金冊金印,你多待她好些,不也可以?”
朱瞻基搖搖頭:“不。孩兒不能那樣對她。她於孩兒,仿佛高皇後於高皇帝、猶如皇祖母於皇祖父、也似母後您於父皇。”
張皇後默然不語。兒子原來是這麽想!
高皇後於高皇帝,指的是馬皇後對於朱元璋,開國創業之艱辛、相扶相持一路走過;皇祖母於皇祖父,說的是徐皇後與朱棣,靖難中以北京方隅之地抗衡朝廷、一起經歷槍林箭雨;而自己守著多病的朱高熾,幾十年小心周旋、其間的辛酸也實不足對外人道也。
這個兒子呢?朱瞻基是自幼封的皇太孫,可是太宗多年猜忌、漢王趙王奪嫡打壓東宮,朱瞻基的登基之路其實一路坎坷,比起三代祖先、五十步百步而已。瑈璇陪他一起多年打拼、幾次力挽狂瀾、數度救他性命,胡善祥也好孫巧也好,確實沒法比。而懂他、明白他、支持他、甚至幫助他,更是只有瑈璇才能達到的高度。
兒子還年青,皇帝之路也才剛剛開始,是否,應該成全他呢?
朱瞻基見母親默認,有些高興,凝望著太後又說道:“母後!善祥是個好人,孩兒也不忍廢她,可是這事一開始就錯了!”
張太後見朱瞻基滿額頭汗水,急得青筋暴起,不由嘆道:“你一句錯了,別人的一輩子可是搭在裏面了!就不論善祥,立後事關國本,哀家決定不了,你和朝臣商議吧!”
朱瞻基望著母親的背影,心中沮喪。怏怏不樂地回進宮中,幾位大臣還在等著。皇帝一去半天,都不知怎麽了。
朱瞻基坐下,以手支頤呆呆發楞,良久才收斂心神,望向群臣。楊士奇接著剛才的話題:“陛下!我軍困守昌江,安遠侯柳升還要十萬大軍增援。”
朱瞻基眉頭緊皺:“要那許多?”
夏原吉是皇帝特許坐在黃花梨圈椅上,也連忙阻攔:“十萬大軍的糧草委實艱難,即使勉強湊,至少也得幾個月時間。”
楊士奇沈吟一會兒,道:“莫若讓黔國公沐晟增援吧?朝廷大軍趕過去也晚了。”這話一出,明顯的在座幾個人都松了口氣。
朱瞻基擺擺手:“那就下朕敕令,讓黔國公速速增援!另外上次問王通的,朕讓他交給黎利的書信,交了嗎?”
楊士奇稟道:“陛下,這事臣知道,陳姑娘的三封信驛站錯投到了雲南,這才轉到交趾。微臣已催促成山伯盡快交到黎利等人手中。”
難怪這麽久沒有反應!信中已經許了“安南”,就算黎利看不出,阮廌和陳皓兩個瑈璇教出來的一定會明白。朱瞻基凝神思索,嘆道:“連年征戰,所為何來?”
望了望金幼孜:“金卿幾年前就勸過太宗‘ 向也,南征北討出師連年,輜重牛馬耗散巨萬。又江北困於營造,江南疲於轉輸’”頓了頓似在回憶,金幼孜見皇帝居然記得自己多年前的奏章,心中感動,連忙接道:“丁男疲於匠役,婦女困於耕耘。富者,怨征斂之苦;貧者,罹凍餒之難。”
朱瞻基點點頭:“正是。大明將士何辜,交趾百姓何辜?希望黎利收到這信,能好好想一想,歸降順化。”
楊榮讚道:“陛下仁厚,體恤百姓,黎利當能體會陛下苦心。”
朱瞻基皺眉不答,回想在交趾時與黎利的交往,不是個簡單人物。然而他是為了他的族人,為了交趾百姓,他有錯嗎?究竟是誰的錯呢?出神良久,搖搖頭,決定放在一邊。環顧群臣,又道:“朕有一大事與卿等商議。實在是不得已的事,但是必須要做。”
眾臣見皇帝說得慎重,俱皆凝神細聽。
朱瞻基接著說道:“朕已三十有一,尚且無子。中宮一直無出,身體又不好。如今陳姑娘有孕,按禮制母以子貴,朕欲立陳姑娘為後。”
眾人大驚,面面相覷,半晌無人答話。
朱瞻基等了一會兒,見都不說話,只好點名。先問楊榮:“楊卿覺得如何?”
楊榮皺了皺眉:“一國不可二後,要立陳姑娘,就要先廢胡皇後。”
朱瞻基點點頭:“諸位熟讀經史,廢後一事,可有先例?”
吏部尚書蹇義答道:“有過。宋仁宗曾經廢郭皇後。”
朱瞻基一喜:“有先例就好,本朝便照辦即可。”看看幾個大臣還是嘿然不語,指了指楊士奇道:“楊卿認為呢?”
楊士奇遲疑著,跨上一步答道:“陛下!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事陛下與皇後,猶如子事父母。怎能為人子而議廢母?”
楊榮與楊士奇的關系一直有些微妙,見楊士奇這麽說朱瞻基變了臉色,知道皇帝心中不喜,便反駁道:“這是陛下旨意,如何不能議?”
楊士奇一怔,依舊答道:“正因為是陛下旨意,臣不敢輕易妄言。”張輔見二人說得有些僵,連忙打圓場:“這事太大,還是改日上朝時群臣商議吧?”
朱瞻基有些遲疑:“要與群臣議嗎?”雖說“帝王無家事”,可這要到朝上議?史官就坐在一邊,記錄……萬一不成,不但為天下所笑,抑且貽譏後世。
楊士奇看出皇帝的顧慮,這次答得快:“當年宋仁宗聽信呂夷簡鼓動,無故廢後,範仲淹孔道輔極力勸阻,率領十幾位大臣入宮進諫,宋仁宗雷霆震怒,幹脆貶謫了二人。這個事記載在史書上,謂‘朝廷一舉而兩失’,多有譏諷。陛下如欲廢後,難免群臣議論、史書也必然有載,請陛下三思。”不愧是官場老手,怕什麽就嚇唬什麽。
朱瞻基默然不語,良久揮了揮手,眾人退出了幹清宮。一出門,楊榮便對夏原吉說道:“這個事皇上想了很久了,恐怕不是我們做臣子的能夠阻止的。”
夏原吉嘆道:“可是廢後……”搖了搖頭。
楊士奇扶住夏原吉:“陛下剛才說的無非是皇後無子多病,僅僅因這個理由便要廢後,實在太輕率了。”
張輔道:“這事還得看太後怎麽想。咱們當臣子的,先別操這心吧。”
幾人議論著,出宮而去。楊榮一路若有所思,暗暗下了決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