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6章宣德

關燈
第66章 宣德

“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

********************

楊士奇帶著百官,等候在盧溝橋。

皇帝突然駕崩,張皇後主事,第一件事便是派司禮監太監海壽飛馬去南京報喪接太子北上。過兩天想想不放心,又派了提督太監劉順率領五千衛隊半途迎接。算算時間總還得好幾天,可是眾人焦急,早早便出城相候,這也等了有兩日了。

夏日的盧溝河,色呈碧綠,水流湍急,兩岸花繁葉茂。楊士奇仰望著天邊一彎如勾新月,金烏乍退,月色淡淡地融進落日餘暉,慢慢將天際照得有些銀白。

“今兒怕是等不到吧?”蹇義輕聲道。

金幼孜也道:“是啊,這才六月初二,海大人怕是才到南京不幾天;殿下準備出行隊伍怎麽也得一兩天工夫。我琢磨著這會兒能到徐州就不錯了。”

楊溥讚成:“最好劉大人這會兒在半途接到,那就無妨了。”

北京城裏,有不少漢王趙王的耳目,兩位不安份的藩王定然已經得知了皇上駕崩的消息。山東樂安距北京又近,漢王指不定這會兒安排了什麽毒計。太子這北上千裏之路,實在兇險。尤其山東是必經之地,怕是漢王已經布下天羅地網。

只有楊榮微微一笑:“以下官所見,殿下定然不會大隊緩行。輕騎快馬,這兩日也就該到了。”

楊士奇聽著幾個人議論,都有道理。國不可一日無君,可是這都二十天了,楊士奇實在憂心如焚。再望望天色,嘆道:“今兒先回吧,明日再來。”

眾人正欲回轉,楊榮一拉楊士奇的袖子:“聽!”

隱隱約約,一陣馬蹄聲響,漸漸越來越近。仔細聽聽,似乎只有三匹馬的聲音。楊士奇心中不信,但仍駐足翹首遙望。官道上塵土飛揚,雖然只是三匹馬,因跑得急速,激起了塵土飛揚,為首一人軒昂魁偉,真的是皇太子朱瞻基!

楊士奇又驚又喜,連忙帶眾人迎上,再往後望望,確實只有朱瞻基帶著榮冬榮夏。

兩位錦衣衛鎮撫見到百官,長長地籲出一口氣。極度緊張疲憊之餘,在馬上都有些搖晃。

楊士奇不禁問道:“殿下沒有碰到海大人?還有劉順劉大人的隊伍?”朱瞻基搖搖頭:“沒有,我們快馬走的驛道。”

三個人在江北狼狽上岸,奔到滁州,自太仆寺要了十匹駿馬,一路飛馬疾馳,一心只要趕在漢王發現之前奔過山東。錯過了海壽,也繞開了劉順。

一直到通州,白腳鷹自南飛來,朱瞻基得知瑈璇沒事,才松了口氣。回想長江上的一場惡戰,猶自心有餘悸。瑈璇,這個天下獨一無二的女子,她竟是舍命相護。聽聞朱瞻壑身亡,卻也不禁嘆了口氣。

榮冬咳嗽幾聲,朱瞻基自回憶中清醒,明白現在不是思索的時候。四顧望了望:“夏原吉呢?”

楊士奇答道:“娘娘安排夏大人留在京城處理政務。”

朱瞻基點了點頭,不再多問。母親遇變不亂,這樁樁件件都安排得有條不紊。

一行人進了北京城,英國公張輔迎了上來。城內一片冷冷清清,商鋪酒樓茶肆飯館全都關著門,街上不見行人,只有一隊隊的士兵巡邏。

朱瞻基奇道:“這是做什麽?”

張輔恭恭敬敬地答道:“聖上駕崩,殿下不在北京,皇後娘娘命全城戒嚴。”

朱瞻基微微頷首,道:“吾現在到了,傳令解除戒嚴吧!”這已經戒了二十多天了,肯定影響百姓生活啊。

張輔遲疑了下:“殿下。是否等一等?等到殿下登基之後?”

楊士奇也道:“就怕,有變。”百官都是擔心漢王和趙王,還有其他許多不知道的危險。

朱瞻基一怔,仰望碧空,朗聲笑道:“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況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

張輔楊士奇對望一眼,崇敬地仰視著這個年青的皇太子。自信、果斷、天子威儀。心中的疑慮擔心忽然一掃而空,齊聲應道:“臣,遵命!”

朱瞻基進了宮,拜見母親。張皇後又驚又喜,一邊拭淚,一邊扶起朱瞻基:“我的兒,你可回來了!”皇帝猝死,二十天國中無主,漢王虎視眈眈,張皇後表面堅強,心中擔心之極。

朱瞻基問道:“母後!父皇到底為何駕崩?”

張皇後躊躇不語,半晌道:“陛下五月十二日倒在欽安殿,回來便不行了。召集大臣宣布了遺詔,十三日便駕崩了。”

朱瞻基詫異:“欽安殿?父皇在那裏做什麽?”

張皇後嘆一口氣:“陛下素有‘陰癥’,不知從哪兒弄來個金石之方,日日在欽安殿試煉丹藥。幾個內官吃了都說不錯,陛下一點點服用,果然精神健旺了很多。誰想到,這服了一個多月,就出事了。”

朱瞻基默然。所謂“陰癥”,也就是外邪入陰經,由於陽虛外感風寒。父皇一直體弱,多年的壓力更是摧殘身心,乍登大寶,大約也是想著服些金石丹,改善健康,多多享受來之不易的勝利。

張皇後拭了拭淚,又道:“另外被翰林侍講李時勉也氣得不輕。”

朱瞻基眉頭一皺:“氣得?”

張皇後嘆道:“這個李時勉是太宗時的老臣,一向說話不假思索。前一陣上了個奏章,不知道說的什麽,皇上當時就氣得把他叫到偏殿,金瓜打了一頓。臨終時,皇上還叫‘時勉廷辱我!’,真是氣壞了。”

朱瞻基一拍龍案:“豈有此理!這李時勉在哪裏?”

張皇後道:“本來準備貶謫交趾的,後來下在詔獄。”

朱瞻基又皺了皺眉。父皇脾氣一向很好,帶朝臣內侍都是寬厚。這次居然氣得先打人後詔獄,這李時勉,胡說八道了些什麽?側頭吩咐金英:“去!把李時勉帶來!”

張皇後見兒子有板有眼,長長松了口氣,又拭了拭淚水。朱瞻基輕拍母親後背:“母後去歇歇吧。兒子在這裏,沒事了。”張皇後不眠不休了二十天,神經繃了二十天。此時一口氣松下,確實覺得疲憊不堪。沖兒子勉強一笑,便自去歇息了。

朱瞻基環顧四周,這武英殿、是皇帝理事之所,祖父和父親都經常在此批奏折召見大臣,如今殿閣依舊,祖父和父親卻都見不到了!拈起桌上一塊白玉鎮紙,玉質柔膩,上面的龍頭已經被磨得光滑溫潤。朱瞻基摩挲著鎮紙,細細凝視,不知何時早已熱淚盈眶。

“陛下!李時勉帶到!”

朱瞻基急忙掩飾著眨了眨眼,才擡起頭,俯視著地下跪著的身著囚服的罪犯,冷冷問道:“李時勉,爾知罪否?”

李時勉不答,擡起頭直視朱瞻基,目光中竟然滿是無畏。

朱瞻基不禁有氣:“吾問你,爾到底向父皇說了什麽?”

李時勉想了想,似乎在回憶:“奏章甚長,罪臣此時記不全了。”

朱瞻基知道這李時勉是個直性子,一向是想到就說,本來不是蓄謀,又說的多,記不全是正常的。恐怕在詔獄幾十天,也影響記憶。當下也不催他,靜靜等著。

李時勉想了一會兒,慢騰騰地道:“ 主要是兩條吧。一是奏請皇上‘涼閣中不宜近嬪妃’,還有一個是‘皇太子不宜遠左右’。”

朱瞻基聞言,怔了怔。李時勉接著道:“罪臣身為翰林侍講,所謂‘講臣非正道不陳’,以史為鑒直言進諫,本是臣職責所在。臣但有一口氣在,該說的一定還會再說。”

朱瞻基不語。這李時勉的兩條直諫,說得都有道理啊!父皇這陰癥,很難說和祖父走後,父親大肆縱欲沒關系。甚至母親提到,都難以啟齒。父親氣,當然氣得是這句。朝臣居然管到了近不近嬪妃!是有些惱羞成怒吧?

而自己這次倘若不是瑈璇拼死相救,也就死在長江上,皇位自然也旁落他人,大明將陷入巨大的危險。李時勉是直,但直的有道理。

瑈璇已經被鄭和救了,可想起她在江中渾身濕透,嘬唇指揮江鷗和白鰭豚的模樣,朱瞻基還是忍不住心疼。嘆一口氣,心不在焉隨意揮了揮手:“李時勉回翰林院,官覆原職!”

洪熙元年六月十二日,皇太子朱瞻基在行在北京繼承皇位,定次年改年號“宣德”。這一年,他二十八歲。

樂安的漢王,一直沒有上表恭賀。反而在六月二十日,上了奏章,漢王世子朱瞻壑因病猝死。這當然是朱瞻基囑咐鄭和封鎖消息,只將朱瞻壑的遺體送回了南京漢王府宅子。果然漢王也是聰明人,只說是病故。

朱瞻基沈吟良久,嘆口氣,封了漢王第二個嫡子朱瞻坦繼任漢王世子。這一樁長江刺駕的謀逆,在叔侄二人不約而同的掩飾之下,湮沒得無聲無息。而朱瞻壑、近二十年的漢王世子,也漸漸被世人遺忘。榮冬榮夏異常納悶:江上那一幕兇險,十來天路上狂奔,就都算了?

繼位二十六天後,張皇後升級成為張太後,胡善祥被封為皇後,孫巧做了貴妃。朱瞻基一心想把皇後的位置留著,卻實在沒什麽道理不讓好好的太子妃做皇後。張太後訓斥幾番,搬出了祖訓,朱瞻基怏怏不樂。拖了二十幾天,群臣擾攘,朱瞻基剛登帝位,無可奈何只好妥協,委實郁悶之極。

祖父熱孝未滿,這又多了父親熱孝。娶親肯定不行,可難道再象那四年一樣分離?朱瞻基想想也不能忍受。便派了榮冬榮夏南下接瑈璇。張太後知道了兒子的這一舉動,不免搖頭嘆氣,可這陳域一而再再而三地救了兒子和全家,又如何能置之不理?

朱瞻基、此時的宣德帝,大赦天下,更善待各路藩王,特別是對漢王趙王兩位叔叔,極盡籠絡。提高祿米至三萬石,又賜五百兩黃金,又賞各種馬駱駝袍服。趙王不大有動靜,漢王卻經常上折子指斥宣德帝,哪裏做的不對,哪個政策有問題。朱瞻基一一聽從,百分百照辦,還寫信給二叔感謝提醒,簡直有些巴結。眾人都有些看不過眼,與宣德帝說起,他卻總是笑笑,並不多言。只有夏原吉,常常露出擔憂之色。

朝中群臣,仍然和仁宗在位時一樣,沒做什麽變動。文有三楊內閣,武有張輔。四海豐稔,天下太平。

唯一不安靜的地方,就是交趾。征夷將軍將軍王通連吃敗仗,清化順化以及涼江府,都已經被黎利叛軍也即是“安南國王”陳皓占領了。朱瞻基剛登大寶,有些顧不上,只命王通與榮昌伯陳智就地處理。

很久以後想來,也許是太過草率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