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選擇
關燈
小
中
大
皇上微服出宮,不止去了京郊莊田鄉間,還順帶去了一趟宣武門外的士子會館。
會館是專門為了入京趕考考生準備的賓館,非科舉年朝廷撥款補貼,算是半官方性質。畢竟三年才有一次會試——賓館又不是古董行,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還是困難點,於是官方會格外補貼些銀兩。
皇上剛登基的時候開了一場恩科,時隔三年,明年雍正四年春,正是許多舉子們頭懸梁錐刺股數載後,力求大展宏圖之時。
許多外地考生,尤其是南邊距離京城頗遠的考生,會選擇提前半年就上京,早早進京住在會館裏。
一來出門艱難,要等著年後再出發,萬一路上遇到些天氣不好或是不幸染病,就容易耽擱行程以至於趕不上當年會試——人生青壯能有多少三年?還是不要耽誤,早早啟程圖個保險安心的好。
二來舉子們早上京,也可以提前做些工作,家族有人脈的提前拜見些大儒,有親朋的拜訪一下,便是京中舉目無親的,也可以提前熟悉下地理環境,不至於因為趕考迷路而耽誤了人生大事。
“京城大,路也是四通八達的,許多主路上還有時辰忌諱不能通行。那些到京晚了的舉子們,會館已經沒了房舍,只好另外租賃民宅或是住客棧。若是心思不細,沒提前去走一遍考場。很可能到了會試那日,士子就被車馬耽擱了,進不去貢院白耽誤三年呢!”
姜恒心道:“那簡直就像是高考沒帶準考證或是遲到一般,令人痛心疾首。”
此時她正在屋裏邊慢慢散步,邊聽於嬤嬤講會館之事。
晨起皇上臨走前,跟她說了一聲,今日會去京郊轉轉,也會去會館和理藩院看看,應當回宮就很晚了,讓她不必等著,自行歇著就是。
而這邊皇上剛走,姜恒就發問:“會館是哪裏?”
不是土著,常識上到底還是欠缺些。這也就是一睜眼就到了書中的宮廷,人物都提前知道,還先上了一個月培訓班,要是直接穿越,給她扔到外頭去宅鬥,她只怕這會子都要去二投胎了。
姜恒不知道會館就大大方方發問:她記得之前看紅樓,裏頭史湘雲連當票也不認識,對當鋪做的生意很詫異。
可見未出閣的姑娘總是消息閉塞的。
果然,姜恒不知會館,於嬤嬤也不吃驚,就給她解釋了下會館。
姜恒聽說會館非科舉年幾乎不開張,只有不差錢的外地考生才包租了一直住著,這一回沒考上,京城租房三年二戰。
不由道:“既也是客棧,那些南來北往的商戶也有許多,怎麽平時會沒客呢?”
於嬤嬤笑道:“娘娘,只有應試京兆的舉人老爺們才能入住會館,商人自有專門的商戶行寓。”
兩者構造也不同。
會館建的屋舍極多,有大有小,大的獨門獨院,單留給豪富之家的子弟,雖然價格高昂,但仍舊供不應求;也有些小單間,方便囊中羞澀的士子租住。
給商戶住的行寓則是房舍疏落,但天井很大,倉庫也很多,更方便商人存壓貨物銀兩。
於嬤嬤有意多跟姜恒聊天,分散她初次有孕,到了晚期的緊張感,就細細道:“娘娘不知道,會館雖不在京中繁華地段,但附近的房舍極貴。因那裏都是讀書人才能住進去的地方,尤其是會試這年,更是書聲瑯瑯,附近的人家都會讓孩子聽這些舉人老爺的聲音,以作熏陶。”
畢竟能來參加會試的,就已經是全國各地的佼佼者,是舉人身份了。
舉人在京城或許不算大人物,但放到遼闊的土地上,放到當地縣鄉,那絕對是‘舉人老爺’——只看範進同學中舉後怎麽歡喜瘋的就可知了。
一片只住舉人的會館,當然是文采精華集中之地。
孟母三遷要是足夠有錢,保管也遷到這兒來。
姜恒感慨道:“舉國上下,獨一份的頂尖學區房,當然是貴的。”
於嬤嬤雖之前未聽說過學區二字,但這兩字倒好理解,她一品就明白了,然後笑道:“娘娘這話說的不錯,可不就是獨一份的!會館雖是外城,卻是唯一一處外城比內城都貴得多的房舍。真是千金難求!”
姜恒現在低頭看不見腳尖,只能看到肚子。
她看著肚子:敏敏倒是不需要學區房,她會跟著自己住京城獨一環兩千平大平層。
皇上與怡親王一行人,並未進入會館,只在外圍瞧了瞧士子雲集的景象。
雖說還未到三月春闈前的鼎盛時節,會館已有向榮之態,許多早到的舉人們出入往來,大半為穩重的中年人(參考範進同學的年紀,就可知考上舉人實在是許多讀書人一生的終點了),也夾雜些意氣風發的青年。
皇上觀此很是欣慰,對旁邊怡親王道:“明年科舉後,又會有批新的官員入朝了。”
改革也不是能一撮而就的,前世也證明了,把他一個人累死也照管不了全國上下。
他需要更年輕更新鮮的朝臣,是他親手選出來的,能夠理解他理念的年輕臣子。
每一屆科舉幾乎都會有出彩的人物,能在將來做到舉足輕重的位置,對朝廷產生一定的影響。不知這一屆他能否再尋摸到些出色的人才。
人才永遠是不嫌多的。
且不只是科舉出仕的人才,各種人才皇上都需要,事實證明,哪怕是歪才只要用好了,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如說老九。
聽說皇上有意將與西洋各國的生意交給他,九爺整個人都是一種被夢想擊中的懵。
就像是走到河邊掉了自己的鐵斧頭,原本想撈把銀的出來就算了,結果河神送出來一把金斧頭!
九爺原想著弄點擇選皇商的項目在手裏撈一點銀子就算了,誰能想到能與外國通商!
要說有什麽可能比鹽引更掙錢,那就是這種海上貿易了。
還記得小時候兄弟們讀史書,九爺看到宋朝發展商業尤其是海上航線,其市舶司每年高昂的稅收數目,就覺得很有搞頭。
尤其是他皇阿瑪康熙爺將市舶司並入鹽課提舉司後,這就成了九爺夢寐以求的官職:鹽政+海運,這不是雙重超級加倍弄錢buff嗎!
後來他跟八爺走近後,常跟他八哥說的也是:哥哥坐了天下之主的話,就讓我去廣東做市舶鹽課提舉司總提舉吧!
雖說這個官職才四品,但九爺一點也不嫌棄,這就是他的夢中情崗。可惜隨著皇上登基,九爺的就業夢也就此破碎。
原以為餘生就是在京城做些小買賣(薅兄弟們羊毛做無本生意)過活,沒想到皇上還會有用他的想法。
跟西洋人打交道!
九爺真是迫不及待。
“老九的策論你看了?”回宮的路上,皇上問起怡親王。
怡親王笑著點頭:“臣弟一看九哥的策論,就知道皇兄會用他應付西洋人。”
皇上頷首。
“錢利於流”這個題目非常直白,就是讓錢動起來,但哪怕是張廷玉也都局限在怎麽讓國內的銀錢流動運轉起來。
可九爺一聽西洋人這事兒,就寫了一篇角度完全不同的策論。
最合皇上心意的,恰恰是九爺這種答案:銀子當然要流動起來,且還要讓外國的銀子流到大清,大清的銀子繼續在大清內部流通,以貿易為源泉。
他還給皇上舉了宋遼的例子:當時宋遼邊境的北方城鎮,因需購買遼國的馬匹等物,銀子不免大量外流。後來宋朝察覺到不對,連忙限制起了這種賠本互市——國與國之間在經濟上的博弈,就看誰能賺走誰的錢,誰能實現貿易順差了。
最樸素的道理,就是讓銀子流進自家的口袋。
十二月初,姜恒收到了不少來自英、法等國的各色新鮮商貨。
還有皇上親自拿了來的一對兒非常小巧的金懷表。比現在宮裏所有的懷表都要小巧精致。如今西洋的大座鐘宮裏已經不少見了,甚至造辦處和民間也能仿制。但這種小懷表的精細工藝,暫且還沒法國產化。畢竟體積越小,需要的工藝越細。
懷表是一模一樣的一對,皇上就都給她留下了,將來給孩子一枚。
“老九在京中建了一處商行。”皇上知道她感興趣,就大略對她說了下老九與西洋的生意。
九爺入理藩院後,很快上折子,規劃了要在京中沙俄商館旁邊,另開了一座西洋商館。皇上批覆了準,但只批覆了一座。
原本京中是沒有西洋商館的,海外之國的貨物流通,都要走廣州等港口買賣。錢貨兩清後,這些西洋物就與西洋人無關了,由大清的官員或是商人自己想法子送入京城。
英吉利等國原本就眼饞沙俄這種,能夠把商館開到京城的特殊待遇:天子腳下,權貴雲集之所,要是能開一家商館,必然能打開銷路!多賺些銀兩!
現在終於有了機會。
雖說這西洋商館還沒徹底建起來,只在選址,但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些消息靈通的跨國商人可不會錯過。於是原本在各個港口逗留談生意的西洋人,紛紛放下手裏的生意,蜂擁入京來先爭取這頭等要事——畢竟只有一個商館,哪國先搶到就是占了大便宜!
姜恒一聽,覺得這九爺真不愧是做生意的,知道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設商館就設一個,讓西洋各國競爭上崗。
競爭的最激烈的就是英法兩國。尤其是英吉利的代表,財大氣粗,人脈頗多,直接繞過了理藩院,經人介紹跟九爺見了一面。私下給了九爺許多賄賂。
然而如此行事只能說明他不了解九爺,這位可是標準的錢要拿,事辦不辦另說。
並不吐口把這唯一一間在京城的西洋商行定給英吉利。
英吉利有點急了:我們很少付出這麽多的,我們一般都是搶,問問印度就知道了。為什麽我們叫做東印度公司。
且說英吉利來大清的代表,也不是普通的商人,而是一位爵士。因倒騰中華貨大發其財,這位爵士在英吉利也是有名有姓響當當的人物,又有爵位又有大把的錢,還真沒有這麽被人欺負過。
在九爺又一次拿錢不辦事,而且還大搖大擺繼續來找他拿錢的時候,這位英吉利爵士終於惱了,操著極為不熟練的官話表達自己的憤怒:“錢給你,可以,不辦事,不行。”
九爺原本面對冤大頭,總是笑嘻嘻的,似乎就要認異國兄弟。然而一看英吉利人不打算給他打錢了,九爺翻臉可比他痛快多了,也有底氣多了。
什麽爵士,有他的爵位硬牌子嗎?
“居然在我朝理藩院的衙門裏,對我這貝勒爺拍桌子大嗓門的!也不看看如今站的是什麽地方!今年在京西洋商行的備選,你英吉利第一個出局了!”旁邊理藩院的官吏就不停抹汗:其實人家西洋人沒有拍桌子,只有九爺您自個兒在拍桌子。
英吉利再沒想到世上還有這樣的人!拿錢的時候笑嘻嘻,親熱的似乎就是遠隔重洋的親兄弟似的,然而轉頭就不認賬了!
而且九爺還特別壞,這西洋商行的使用權,他並不肯定死給哪個國家,而是每年一換一競爭。
以至於英吉利人哪怕氣個半死,也不能就此甩袖子走了:還得忍氣吞聲跟九爺道歉,繼續拉攏關系,以求哪怕今年出局,明年也要再入局競爭。
不然要是一直在局外頭,豈不是要輸給法蘭西等國了!那些國家可巴不得英吉利跟大清九貝勒杠起來,直接退出競爭少一個對手呢。
事後,九爺也非常大度原諒了英吉利,把它加入了明年西洋商館的候選名單:畢竟,想讓九爺原諒一個人並不難,多多打錢就是了。
英吉利叫九爺坑了一回大的,真是說不出的苦,姜恒把這個當趣聞講給來探望她的十四福晉聽,十四福晉非常詼諧蹦出一句:“喲,那可真是烏龜鉆竈臺——憋氣又窩火啊!”
姜恒險些叫這句歇後語笑倒。
還好秋雪在後面扶著她。
姜恒現在的體型,叫她自己來形容,有點像棗核,兩頭小中間大。到了孕晚期,簡直是每過十天,腹部就有一個明顯的變化。
姜恒都盼著趕緊生完吧,孕晚期的種種不便實在是瑣碎到讓人說不完。
平時活蹦亂跳的時候還好,她可以自己找樂子——在懷孕前,她都做到了一吹哨子,就能在禦花園集合十只以上的大鵝軍團。更別提她的十三庫,她的小花園,她的大平層了,當時每天逛游兩圈,看著耀目的寶貝們,就覺得人生美好起來。
可一旦身體有不方便,姜恒才體會到現代社會多麽便捷有趣。
她想念她的手機、電腦,躺著的時候也可以聯接外面的萬千世界。
尤其是今天十四福晉說起那個烏龜秋的歇後語來——其實姜恒一直珍藏了一個跟龜龜有關的歇後語,正是她出意外穿越的前兩天剛從網上看到的,她還等著周末跟朋友聚餐時候拿出來用。
“王八走讀——憋(鱉)不住校(笑)了。”姜恒當時在彈幕裏看到有人用這個歇後語時,險些笑得從床上滾下去。
可惜她還沒應用過一次鱉語,就穿書了。
這會子想起來很有點遺憾。這裏可不會有人懂她這個走讀和住校的笑話,只好自己想起來又笑半晌。
笑得又寂寞又肚子微疼。
因此姜恒是越發想念手機,得相思病後,身上的不適似乎也更加分明了,只覺得隨著孩子重量增加,原本不太明顯的腰疼也日益嚴重,姜恒就只好拿出更多時間來閉目養神和發呆。
這樣折騰幾天,就顯得情緒遠不如之前。
秋雪發現自家娘娘情緒不太對的時候,就忙去找於嬤嬤:“嬤嬤,娘娘一直都很好,怎麽這快生了,忽然這樣起來?”
於嬤嬤倒是鎮定:“女子有孕到了最後,總是患得患失容易多想的,這時候你越要若無其事似的,不然信嬪娘娘想的更多了。”
又不免感嘆:“娘娘是第一回 有孕,臨生產了哪有不怕的呢?”女子有孕,真是生死上走一趟。
秋雪努力若無其事,於嬤嬤外松內緊,表面上一點兒都露出來,只跟姜恒笑瞇瞇聊閑話,實則夜裏都睜著一只眼睛,生怕信嬪娘娘壓力過大失眠,更甚做出什麽傷害自己的事兒來。
於嬤嬤在宮裏這麽多年,不是沒見過宮妃懷孕期間,精神狀態不太對,甚至傷害自己和胎兒的。
好在她睡在外間,每晚豎著耳朵都聽信嬪娘娘呼吸平穩,睡的還好,甚至偶爾還嘟囔兩句夢話。
於嬤嬤就放下七成心了:睡眠沒問題,就說明壓力在可控範圍內。
但情緒低落再在可控範圍內,也是有的。於嬤嬤能管住整個永和宮不漏出來異樣神色,不給姜恒增加額外的壓力,但她管不住皇上。
皇上近來是每日都會來永和宮的,觀察了兩日發現信嬪不對勁就直接點破:“你這幾天看起來不高興,可是有什麽事兒嗎?”
姜恒就擱下手裏喝了一半的莓茶,對皇上道:“接生嬤嬤前兩日已經住到永和宮來了。”
皇上奇道:“這讓你不高興了?是有不合眼緣的人?那就換了。”皇上親自吩咐過得,內務府絕不敢挑不夠格的接生嬤嬤過來,托皇阿瑪多子的福,這宮裏經驗豐富接產過的嬤嬤,數目不少,很可以優中擇優。
但資歷是一回事,眼緣又是一回事了。說不得資歷老經驗豐富的,她一看就不喜歡,那換過就是了。
姜恒搖頭:“嬤嬤們都經驗老成,為人也仔細。每日都會來跟臣妾講到時候如何用力,如何調氣息,如何省下力氣有助於生產。”
皇上越發不明白了,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姜恒苦笑:是啊,沒人會明白的。
這些接生嬤嬤出現,讓她越發明白,一旦難產,迎接她的可不是急診手術室,不是經驗豐富的醫護,不是科學的治療和監護,而是這些‘宮廷生產小知識’,要靠自己好好努力喘氣用力,生完前要撐著別暈過去不然可能醒不過來。
她沒法跟任何人說明白這種落差和恐懼。
半晌,她忽然看著皇上道:“皇上,臣妾求您件事。若是臣妾生的極艱難,您就直接下旨保孩子。然後給臣妾一碗藥,讓臣妾走的別那麽痛苦行嗎?”
早在有孕前,姜恒就聽說過很多宮中隱秘。
別說妃嬪,甚至是皇後,跟皇子的重要性都是沒法比的。但是皇後或是寵妃難產,搶救的力度會大一些,太醫和接生嬤嬤們為了自己的腦袋也不敢輕疏,會盡力施為,努力大人孩子都保。
但是那些普通的不受寵的,偶然有孕的低等嬪妃,若是遇到難產,本人就慘了。她們就像裝著寶貝的容器一樣,珍貴的額從來不是自身。這些接生嬤嬤為了自個兒性命,也肯定要先保住皇子公主,就會選擇粗暴快速的手法,寧願‘打破容器’,也要盡量快的把裏頭的寶貝取出來。
姜恒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活著和活好。
但她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要是全然是痛苦折磨,她也會幹脆撒手。
她說出這話後,身上心裏都覺得一陣輕松。
然而聽她說出這種話來,皇上卻有種極度的憋悶感。
片刻後,只說讓她歇著,就離開了永和宮。
他不能對她發火,免得讓她更生出不祥的胡思亂想,他甚至不能直接斥責她錯了,宮中一切以皇嗣為重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皇上就帶著這種憋悶,去乾清宮找了間靜室坐了。
從前在皇上眼裏,孩子跟她總是一體的。他常召太醫來問,都是問信嬪如何,覺得她好孩子自然就好。
直到這會子,皇上才被她這句話真的戳醒:從生產那日起,就孩子是孩子,她是她了。
孩子的出現甚至代表著她的危險。
皇上到這靜室來,原是要蔔算的,但是龜殼拿在手裏,想了想卻又放下了。
不算了。
當年子嗣之事,他不知有無,可以問問天命卦象,因子嗣本就是有了更好,沒有他也接受的事兒。
可事關信嬪的安危,他忽然決定不再看什麽卦象了。因他不想承擔算出不吉卦象的後果。
他為什麽要在乎約定俗成的規則。
朕本就是天子,還是重來一回的天子。這個大清既然是彌補給朕的大清,朕對朝廷做到盡心盡力,難道還不能選擇想要的個人生活嗎?
縱然這是他期盼的孩子,縱然這是他自覺冥冥中送來的女兒。
但要他來選,如今這個陪伴在他身邊兩年的鮮活的女子,和一個還未降生的孩子……他要選擇她。
總要選她的,就在方才他不肯擲出卦象的時候,心裏就明鏡兒似的,知道了自己發自內心的選擇。
這一夜皇上就歇在了乾清宮。
他一直不太喜歡乾清宮,這裏有皇阿瑪太多痕跡,畢竟這是皇阿瑪住了五十年的地方。
可這夜他歇的很安穩。
次日,皇上私下叫來了劉太醫和負責管理接生婆的於嬤嬤。
劉太醫是打好了腹稿去的:皇上肯定要問信嬪娘娘胎相如何,生產會不會順利。劉太醫一路走一路背稿子。
於嬤嬤也是如此,邊走邊念叨:“信嬪娘娘胎相很正,孩子的頭朝下,娘娘有身孕以來也沒有發胖許多,吃的也克制,孩子也不甚大。而娘娘也不是骨盆狹小的不良於產的身段,應當是順利的。”
當然他們也不敢跟皇上把話說死,女子生產之事沒有絕對安全,鬼門關前繞圈絕不是開玩笑的。
誰知道那閻羅王的門啥時候開啥時候撈人呢。
然而他們打好的腹稿都沒有用上。
皇上非常直截了當吩咐道:“信嬪若是生產遇險,先保信嬪。”
好在劉太醫和於嬤嬤都是久經風浪的人,才能接受皇上這迎面而的沖擊。
而皇上吩咐完後,又看向了於嬤嬤。
於嬤嬤非常靈醒,立刻道:“奴婢謹遵皇上吩咐,且絕不會去太後娘娘跟前撥弄唇舌。”
皇上這才點頭,令他們退下。
劉太醫和於嬤嬤出得門來,對視一眼:老天爺保佑,信嬪娘娘一定要順順利利的生下孩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會館是專門為了入京趕考考生準備的賓館,非科舉年朝廷撥款補貼,算是半官方性質。畢竟三年才有一次會試——賓館又不是古董行,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還是困難點,於是官方會格外補貼些銀兩。
皇上剛登基的時候開了一場恩科,時隔三年,明年雍正四年春,正是許多舉子們頭懸梁錐刺股數載後,力求大展宏圖之時。
許多外地考生,尤其是南邊距離京城頗遠的考生,會選擇提前半年就上京,早早進京住在會館裏。
一來出門艱難,要等著年後再出發,萬一路上遇到些天氣不好或是不幸染病,就容易耽擱行程以至於趕不上當年會試——人生青壯能有多少三年?還是不要耽誤,早早啟程圖個保險安心的好。
二來舉子們早上京,也可以提前做些工作,家族有人脈的提前拜見些大儒,有親朋的拜訪一下,便是京中舉目無親的,也可以提前熟悉下地理環境,不至於因為趕考迷路而耽誤了人生大事。
“京城大,路也是四通八達的,許多主路上還有時辰忌諱不能通行。那些到京晚了的舉子們,會館已經沒了房舍,只好另外租賃民宅或是住客棧。若是心思不細,沒提前去走一遍考場。很可能到了會試那日,士子就被車馬耽擱了,進不去貢院白耽誤三年呢!”
姜恒心道:“那簡直就像是高考沒帶準考證或是遲到一般,令人痛心疾首。”
此時她正在屋裏邊慢慢散步,邊聽於嬤嬤講會館之事。
晨起皇上臨走前,跟她說了一聲,今日會去京郊轉轉,也會去會館和理藩院看看,應當回宮就很晚了,讓她不必等著,自行歇著就是。
而這邊皇上剛走,姜恒就發問:“會館是哪裏?”
不是土著,常識上到底還是欠缺些。這也就是一睜眼就到了書中的宮廷,人物都提前知道,還先上了一個月培訓班,要是直接穿越,給她扔到外頭去宅鬥,她只怕這會子都要去二投胎了。
姜恒不知道會館就大大方方發問:她記得之前看紅樓,裏頭史湘雲連當票也不認識,對當鋪做的生意很詫異。
可見未出閣的姑娘總是消息閉塞的。
果然,姜恒不知會館,於嬤嬤也不吃驚,就給她解釋了下會館。
姜恒聽說會館非科舉年幾乎不開張,只有不差錢的外地考生才包租了一直住著,這一回沒考上,京城租房三年二戰。
不由道:“既也是客棧,那些南來北往的商戶也有許多,怎麽平時會沒客呢?”
於嬤嬤笑道:“娘娘,只有應試京兆的舉人老爺們才能入住會館,商人自有專門的商戶行寓。”
兩者構造也不同。
會館建的屋舍極多,有大有小,大的獨門獨院,單留給豪富之家的子弟,雖然價格高昂,但仍舊供不應求;也有些小單間,方便囊中羞澀的士子租住。
給商戶住的行寓則是房舍疏落,但天井很大,倉庫也很多,更方便商人存壓貨物銀兩。
於嬤嬤有意多跟姜恒聊天,分散她初次有孕,到了晚期的緊張感,就細細道:“娘娘不知道,會館雖不在京中繁華地段,但附近的房舍極貴。因那裏都是讀書人才能住進去的地方,尤其是會試這年,更是書聲瑯瑯,附近的人家都會讓孩子聽這些舉人老爺的聲音,以作熏陶。”
畢竟能來參加會試的,就已經是全國各地的佼佼者,是舉人身份了。
舉人在京城或許不算大人物,但放到遼闊的土地上,放到當地縣鄉,那絕對是‘舉人老爺’——只看範進同學中舉後怎麽歡喜瘋的就可知了。
一片只住舉人的會館,當然是文采精華集中之地。
孟母三遷要是足夠有錢,保管也遷到這兒來。
姜恒感慨道:“舉國上下,獨一份的頂尖學區房,當然是貴的。”
於嬤嬤雖之前未聽說過學區二字,但這兩字倒好理解,她一品就明白了,然後笑道:“娘娘這話說的不錯,可不就是獨一份的!會館雖是外城,卻是唯一一處外城比內城都貴得多的房舍。真是千金難求!”
姜恒現在低頭看不見腳尖,只能看到肚子。
她看著肚子:敏敏倒是不需要學區房,她會跟著自己住京城獨一環兩千平大平層。
皇上與怡親王一行人,並未進入會館,只在外圍瞧了瞧士子雲集的景象。
雖說還未到三月春闈前的鼎盛時節,會館已有向榮之態,許多早到的舉人們出入往來,大半為穩重的中年人(參考範進同學的年紀,就可知考上舉人實在是許多讀書人一生的終點了),也夾雜些意氣風發的青年。
皇上觀此很是欣慰,對旁邊怡親王道:“明年科舉後,又會有批新的官員入朝了。”
改革也不是能一撮而就的,前世也證明了,把他一個人累死也照管不了全國上下。
他需要更年輕更新鮮的朝臣,是他親手選出來的,能夠理解他理念的年輕臣子。
每一屆科舉幾乎都會有出彩的人物,能在將來做到舉足輕重的位置,對朝廷產生一定的影響。不知這一屆他能否再尋摸到些出色的人才。
人才永遠是不嫌多的。
且不只是科舉出仕的人才,各種人才皇上都需要,事實證明,哪怕是歪才只要用好了,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如說老九。
聽說皇上有意將與西洋各國的生意交給他,九爺整個人都是一種被夢想擊中的懵。
就像是走到河邊掉了自己的鐵斧頭,原本想撈把銀的出來就算了,結果河神送出來一把金斧頭!
九爺原想著弄點擇選皇商的項目在手裏撈一點銀子就算了,誰能想到能與外國通商!
要說有什麽可能比鹽引更掙錢,那就是這種海上貿易了。
還記得小時候兄弟們讀史書,九爺看到宋朝發展商業尤其是海上航線,其市舶司每年高昂的稅收數目,就覺得很有搞頭。
尤其是他皇阿瑪康熙爺將市舶司並入鹽課提舉司後,這就成了九爺夢寐以求的官職:鹽政+海運,這不是雙重超級加倍弄錢buff嗎!
後來他跟八爺走近後,常跟他八哥說的也是:哥哥坐了天下之主的話,就讓我去廣東做市舶鹽課提舉司總提舉吧!
雖說這個官職才四品,但九爺一點也不嫌棄,這就是他的夢中情崗。可惜隨著皇上登基,九爺的就業夢也就此破碎。
原以為餘生就是在京城做些小買賣(薅兄弟們羊毛做無本生意)過活,沒想到皇上還會有用他的想法。
跟西洋人打交道!
九爺真是迫不及待。
“老九的策論你看了?”回宮的路上,皇上問起怡親王。
怡親王笑著點頭:“臣弟一看九哥的策論,就知道皇兄會用他應付西洋人。”
皇上頷首。
“錢利於流”這個題目非常直白,就是讓錢動起來,但哪怕是張廷玉也都局限在怎麽讓國內的銀錢流動運轉起來。
可九爺一聽西洋人這事兒,就寫了一篇角度完全不同的策論。
最合皇上心意的,恰恰是九爺這種答案:銀子當然要流動起來,且還要讓外國的銀子流到大清,大清的銀子繼續在大清內部流通,以貿易為源泉。
他還給皇上舉了宋遼的例子:當時宋遼邊境的北方城鎮,因需購買遼國的馬匹等物,銀子不免大量外流。後來宋朝察覺到不對,連忙限制起了這種賠本互市——國與國之間在經濟上的博弈,就看誰能賺走誰的錢,誰能實現貿易順差了。
最樸素的道理,就是讓銀子流進自家的口袋。
十二月初,姜恒收到了不少來自英、法等國的各色新鮮商貨。
還有皇上親自拿了來的一對兒非常小巧的金懷表。比現在宮裏所有的懷表都要小巧精致。如今西洋的大座鐘宮裏已經不少見了,甚至造辦處和民間也能仿制。但這種小懷表的精細工藝,暫且還沒法國產化。畢竟體積越小,需要的工藝越細。
懷表是一模一樣的一對,皇上就都給她留下了,將來給孩子一枚。
“老九在京中建了一處商行。”皇上知道她感興趣,就大略對她說了下老九與西洋的生意。
九爺入理藩院後,很快上折子,規劃了要在京中沙俄商館旁邊,另開了一座西洋商館。皇上批覆了準,但只批覆了一座。
原本京中是沒有西洋商館的,海外之國的貨物流通,都要走廣州等港口買賣。錢貨兩清後,這些西洋物就與西洋人無關了,由大清的官員或是商人自己想法子送入京城。
英吉利等國原本就眼饞沙俄這種,能夠把商館開到京城的特殊待遇:天子腳下,權貴雲集之所,要是能開一家商館,必然能打開銷路!多賺些銀兩!
現在終於有了機會。
雖說這西洋商館還沒徹底建起來,只在選址,但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些消息靈通的跨國商人可不會錯過。於是原本在各個港口逗留談生意的西洋人,紛紛放下手裏的生意,蜂擁入京來先爭取這頭等要事——畢竟只有一個商館,哪國先搶到就是占了大便宜!
姜恒一聽,覺得這九爺真不愧是做生意的,知道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設商館就設一個,讓西洋各國競爭上崗。
競爭的最激烈的就是英法兩國。尤其是英吉利的代表,財大氣粗,人脈頗多,直接繞過了理藩院,經人介紹跟九爺見了一面。私下給了九爺許多賄賂。
然而如此行事只能說明他不了解九爺,這位可是標準的錢要拿,事辦不辦另說。
並不吐口把這唯一一間在京城的西洋商行定給英吉利。
英吉利有點急了:我們很少付出這麽多的,我們一般都是搶,問問印度就知道了。為什麽我們叫做東印度公司。
且說英吉利來大清的代表,也不是普通的商人,而是一位爵士。因倒騰中華貨大發其財,這位爵士在英吉利也是有名有姓響當當的人物,又有爵位又有大把的錢,還真沒有這麽被人欺負過。
在九爺又一次拿錢不辦事,而且還大搖大擺繼續來找他拿錢的時候,這位英吉利爵士終於惱了,操著極為不熟練的官話表達自己的憤怒:“錢給你,可以,不辦事,不行。”
九爺原本面對冤大頭,總是笑嘻嘻的,似乎就要認異國兄弟。然而一看英吉利人不打算給他打錢了,九爺翻臉可比他痛快多了,也有底氣多了。
什麽爵士,有他的爵位硬牌子嗎?
“居然在我朝理藩院的衙門裏,對我這貝勒爺拍桌子大嗓門的!也不看看如今站的是什麽地方!今年在京西洋商行的備選,你英吉利第一個出局了!”旁邊理藩院的官吏就不停抹汗:其實人家西洋人沒有拍桌子,只有九爺您自個兒在拍桌子。
英吉利再沒想到世上還有這樣的人!拿錢的時候笑嘻嘻,親熱的似乎就是遠隔重洋的親兄弟似的,然而轉頭就不認賬了!
而且九爺還特別壞,這西洋商行的使用權,他並不肯定死給哪個國家,而是每年一換一競爭。
以至於英吉利人哪怕氣個半死,也不能就此甩袖子走了:還得忍氣吞聲跟九爺道歉,繼續拉攏關系,以求哪怕今年出局,明年也要再入局競爭。
不然要是一直在局外頭,豈不是要輸給法蘭西等國了!那些國家可巴不得英吉利跟大清九貝勒杠起來,直接退出競爭少一個對手呢。
事後,九爺也非常大度原諒了英吉利,把它加入了明年西洋商館的候選名單:畢竟,想讓九爺原諒一個人並不難,多多打錢就是了。
英吉利叫九爺坑了一回大的,真是說不出的苦,姜恒把這個當趣聞講給來探望她的十四福晉聽,十四福晉非常詼諧蹦出一句:“喲,那可真是烏龜鉆竈臺——憋氣又窩火啊!”
姜恒險些叫這句歇後語笑倒。
還好秋雪在後面扶著她。
姜恒現在的體型,叫她自己來形容,有點像棗核,兩頭小中間大。到了孕晚期,簡直是每過十天,腹部就有一個明顯的變化。
姜恒都盼著趕緊生完吧,孕晚期的種種不便實在是瑣碎到讓人說不完。
平時活蹦亂跳的時候還好,她可以自己找樂子——在懷孕前,她都做到了一吹哨子,就能在禦花園集合十只以上的大鵝軍團。更別提她的十三庫,她的小花園,她的大平層了,當時每天逛游兩圈,看著耀目的寶貝們,就覺得人生美好起來。
可一旦身體有不方便,姜恒才體會到現代社會多麽便捷有趣。
她想念她的手機、電腦,躺著的時候也可以聯接外面的萬千世界。
尤其是今天十四福晉說起那個烏龜秋的歇後語來——其實姜恒一直珍藏了一個跟龜龜有關的歇後語,正是她出意外穿越的前兩天剛從網上看到的,她還等著周末跟朋友聚餐時候拿出來用。
“王八走讀——憋(鱉)不住校(笑)了。”姜恒當時在彈幕裏看到有人用這個歇後語時,險些笑得從床上滾下去。
可惜她還沒應用過一次鱉語,就穿書了。
這會子想起來很有點遺憾。這裏可不會有人懂她這個走讀和住校的笑話,只好自己想起來又笑半晌。
笑得又寂寞又肚子微疼。
因此姜恒是越發想念手機,得相思病後,身上的不適似乎也更加分明了,只覺得隨著孩子重量增加,原本不太明顯的腰疼也日益嚴重,姜恒就只好拿出更多時間來閉目養神和發呆。
這樣折騰幾天,就顯得情緒遠不如之前。
秋雪發現自家娘娘情緒不太對的時候,就忙去找於嬤嬤:“嬤嬤,娘娘一直都很好,怎麽這快生了,忽然這樣起來?”
於嬤嬤倒是鎮定:“女子有孕到了最後,總是患得患失容易多想的,這時候你越要若無其事似的,不然信嬪娘娘想的更多了。”
又不免感嘆:“娘娘是第一回 有孕,臨生產了哪有不怕的呢?”女子有孕,真是生死上走一趟。
秋雪努力若無其事,於嬤嬤外松內緊,表面上一點兒都露出來,只跟姜恒笑瞇瞇聊閑話,實則夜裏都睜著一只眼睛,生怕信嬪娘娘壓力過大失眠,更甚做出什麽傷害自己的事兒來。
於嬤嬤在宮裏這麽多年,不是沒見過宮妃懷孕期間,精神狀態不太對,甚至傷害自己和胎兒的。
好在她睡在外間,每晚豎著耳朵都聽信嬪娘娘呼吸平穩,睡的還好,甚至偶爾還嘟囔兩句夢話。
於嬤嬤就放下七成心了:睡眠沒問題,就說明壓力在可控範圍內。
但情緒低落再在可控範圍內,也是有的。於嬤嬤能管住整個永和宮不漏出來異樣神色,不給姜恒增加額外的壓力,但她管不住皇上。
皇上近來是每日都會來永和宮的,觀察了兩日發現信嬪不對勁就直接點破:“你這幾天看起來不高興,可是有什麽事兒嗎?”
姜恒就擱下手裏喝了一半的莓茶,對皇上道:“接生嬤嬤前兩日已經住到永和宮來了。”
皇上奇道:“這讓你不高興了?是有不合眼緣的人?那就換了。”皇上親自吩咐過得,內務府絕不敢挑不夠格的接生嬤嬤過來,托皇阿瑪多子的福,這宮裏經驗豐富接產過的嬤嬤,數目不少,很可以優中擇優。
但資歷是一回事,眼緣又是一回事了。說不得資歷老經驗豐富的,她一看就不喜歡,那換過就是了。
姜恒搖頭:“嬤嬤們都經驗老成,為人也仔細。每日都會來跟臣妾講到時候如何用力,如何調氣息,如何省下力氣有助於生產。”
皇上越發不明白了,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姜恒苦笑:是啊,沒人會明白的。
這些接生嬤嬤出現,讓她越發明白,一旦難產,迎接她的可不是急診手術室,不是經驗豐富的醫護,不是科學的治療和監護,而是這些‘宮廷生產小知識’,要靠自己好好努力喘氣用力,生完前要撐著別暈過去不然可能醒不過來。
她沒法跟任何人說明白這種落差和恐懼。
半晌,她忽然看著皇上道:“皇上,臣妾求您件事。若是臣妾生的極艱難,您就直接下旨保孩子。然後給臣妾一碗藥,讓臣妾走的別那麽痛苦行嗎?”
早在有孕前,姜恒就聽說過很多宮中隱秘。
別說妃嬪,甚至是皇後,跟皇子的重要性都是沒法比的。但是皇後或是寵妃難產,搶救的力度會大一些,太醫和接生嬤嬤們為了自己的腦袋也不敢輕疏,會盡力施為,努力大人孩子都保。
但是那些普通的不受寵的,偶然有孕的低等嬪妃,若是遇到難產,本人就慘了。她們就像裝著寶貝的容器一樣,珍貴的額從來不是自身。這些接生嬤嬤為了自個兒性命,也肯定要先保住皇子公主,就會選擇粗暴快速的手法,寧願‘打破容器’,也要盡量快的把裏頭的寶貝取出來。
姜恒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活著和活好。
但她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要是全然是痛苦折磨,她也會幹脆撒手。
她說出這話後,身上心裏都覺得一陣輕松。
然而聽她說出這種話來,皇上卻有種極度的憋悶感。
片刻後,只說讓她歇著,就離開了永和宮。
他不能對她發火,免得讓她更生出不祥的胡思亂想,他甚至不能直接斥責她錯了,宮中一切以皇嗣為重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皇上就帶著這種憋悶,去乾清宮找了間靜室坐了。
從前在皇上眼裏,孩子跟她總是一體的。他常召太醫來問,都是問信嬪如何,覺得她好孩子自然就好。
直到這會子,皇上才被她這句話真的戳醒:從生產那日起,就孩子是孩子,她是她了。
孩子的出現甚至代表著她的危險。
皇上到這靜室來,原是要蔔算的,但是龜殼拿在手裏,想了想卻又放下了。
不算了。
當年子嗣之事,他不知有無,可以問問天命卦象,因子嗣本就是有了更好,沒有他也接受的事兒。
可事關信嬪的安危,他忽然決定不再看什麽卦象了。因他不想承擔算出不吉卦象的後果。
他為什麽要在乎約定俗成的規則。
朕本就是天子,還是重來一回的天子。這個大清既然是彌補給朕的大清,朕對朝廷做到盡心盡力,難道還不能選擇想要的個人生活嗎?
縱然這是他期盼的孩子,縱然這是他自覺冥冥中送來的女兒。
但要他來選,如今這個陪伴在他身邊兩年的鮮活的女子,和一個還未降生的孩子……他要選擇她。
總要選她的,就在方才他不肯擲出卦象的時候,心裏就明鏡兒似的,知道了自己發自內心的選擇。
這一夜皇上就歇在了乾清宮。
他一直不太喜歡乾清宮,這裏有皇阿瑪太多痕跡,畢竟這是皇阿瑪住了五十年的地方。
可這夜他歇的很安穩。
次日,皇上私下叫來了劉太醫和負責管理接生婆的於嬤嬤。
劉太醫是打好了腹稿去的:皇上肯定要問信嬪娘娘胎相如何,生產會不會順利。劉太醫一路走一路背稿子。
於嬤嬤也是如此,邊走邊念叨:“信嬪娘娘胎相很正,孩子的頭朝下,娘娘有身孕以來也沒有發胖許多,吃的也克制,孩子也不甚大。而娘娘也不是骨盆狹小的不良於產的身段,應當是順利的。”
當然他們也不敢跟皇上把話說死,女子生產之事沒有絕對安全,鬼門關前繞圈絕不是開玩笑的。
誰知道那閻羅王的門啥時候開啥時候撈人呢。
然而他們打好的腹稿都沒有用上。
皇上非常直截了當吩咐道:“信嬪若是生產遇險,先保信嬪。”
好在劉太醫和於嬤嬤都是久經風浪的人,才能接受皇上這迎面而的沖擊。
而皇上吩咐完後,又看向了於嬤嬤。
於嬤嬤非常靈醒,立刻道:“奴婢謹遵皇上吩咐,且絕不會去太後娘娘跟前撥弄唇舌。”
皇上這才點頭,令他們退下。
劉太醫和於嬤嬤出得門來,對視一眼:老天爺保佑,信嬪娘娘一定要順順利利的生下孩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