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去外地處置
關燈
小
中
大
姜恒早早就將一枚畫成月亮的磁鐵貼在甘特圖上,代表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
此時她正在拿了畫筆,圍著這一枚月亮畫‘布靈布靈’的小星星,用的是內務府送來的金粉和銀粉——原是送給她抄佛經用的。
先帝爺信佛,彼時後宮嬪妃也多跟著信,尤其是有身孕的嬪妃更常抄寫佛經送到中正殿去祈福。
內務府也按舊例給永和宮送了許多金銀細粉來,調上一定比例的清油和水就可以用來抄經或是作畫。
秋雪走進來時,就看到自家娘娘愉悅愜意執筆描星。日光透過半掛著的竹色紗,帶著一點活潑的綠色,輕盈落在她周身。
秋雪將榻上擱著的一件軟絨披風給姜恒披上,又道:“娘娘要想開著窗子透氣,就總得多加件衣裳啊。”
見屋內無人,秋雪就低聲笑道:“聖駕過了中秋,次日就往木蘭圍場去,之後宮裏可就清靜了。”
這一年的中秋,與去年差不離。
才進了八月,皇上就曉諭朝臣過了中秋要往木蘭圍場去會見蒙古王公,直到十月份頒金節前再回來。
不同的是,這回姜恒是肯定不可能隨駕了。
而且太後娘娘大概是上次應酬蒙古王公實在累了,這回也堅決表示哀家不去草原,哀家要在宮裏歇著!
然後手一指:“上回皇後就沒去成,這回跟著去散散心吧。”
皇後其實她也不想動彈,在紫禁城呆著多麽舒服呢,何苦還要艱難拾起有些生疏的蒙語來,天天搞滿蒙漢夫人外交不說,還要格外上心應酬諸如大公主這種身份高貴的大小姑子。
於是,待皇上那裏命蘇培盛送了隨駕名單到承乾宮後,皇後就覺得自己可以試著再掙紮一下:名單上三妃與三位皇子都隨駕往圍場去。
皇後難得去養心殿求見一回皇上,入內就婉轉道:“如此一來,宮中便沒有能擔事的主位了:懋嬪越發體弱,如今一年倒有大半年不能起身出門,何況管事?信嬪雖好,卻是懷著身孕,若是一日兩日讓她照看也罷了,這樣兩三個月,只怕信嬪耗不得這個精神呢。再有就只剩下年嬪……中秋也將近了,不知皇上是否要將年嬪的禁足解了?”
皇後說到這兒,心裏還有些忐忑,怕皇上是因為新寵有孕,舊情覆燃想把年氏放出來。
畢竟中秋是個極好的借口,團圓佳節,總不好少一個主位;且宮中沒有能主事的妃嬪,又是一樁緣故——年氏可是協理過六宮的。
雖說現在年氏今非昔比,早不是能對皇後產生威脅的貴妃了,但陰影和厭煩心情已經刻入骨髓不易改變,皇後一點也不想再見年氏。
尤其是她跟姜恒有一樣的認知,年氏這人,是有點豁出去的瘋狂在身上的。
這樣的人,越在低谷越讓人害怕。
於是皇後小心建議道:“年嬪的話,聽說她近來身子也不好。”
皇上擺手的弧度,在空中劃出一個非常幹脆的弧線:“年嬪依舊禁足,皇後臨行記得再吩咐內務府和慎刑司,不可放松對翊坤宮的戍守。”又道:“至於後宮諸事無需掛懷。朕與皇後離京這段日子,無有節慶,宮中有皇額娘,萬事依舊例行,也不費什麽事。”
見皇後還要再說,皇上直接道:“這回木蘭圍場,皇後必得去。”
不得不出差的皇後萎靡不振。
而很快,皇上接下來的話,卻又讓她的心提了起來。
“因朕有一事須得你去做。這回往木蘭去,隨駕的朝臣中有隆科多。到了時候,朕會提前告知你,你便將隆科多之妾李四兒宣到後帳中扣住。朕需他們二人來不及互通音信。”
提前將李四兒跟隆科多分開關押,不給兩人對口供的機會,更方便對照審出罪證。
皇上是知道李四兒為人膽大包天,作為妾室敢於私下就替隆科多收受賄賂等事的。
或許也不是私下,畢竟以隆科多對李四兒的寵愛依從,就算知道她收取官員的賄賂,也會覺得他心肝寶貝幹得好,幹的漂亮。想來隆科多凡事也不敢不會瞞著李四兒,她知道的佟佳氏內情應當頗多。
以隆科多的身份和家世,交到刑部去,也未必敢有人認真審他,審訊隆科多,必得是親王級別的人了。但李四兒不一樣,婢女出身的妾室,完全可以交出去好好審一下。
皇後聞言大為吃驚,皇上竟是要大動幹戈嗎……
皇上搖頭,眉目凝重:“勿提前示之與人。”
皇後升起一種久違的被皇上信任,能夠先於眾人知道他心中大事決斷的激動來,被迫出差的萎靡一掃而光,特意起來福身道:“皇上放心,臣妾謹聽順聖意,等皇上的消息,必將此事替皇上辦好。”
而皇上來看姜恒,雖不能明白告訴姜恒這些事,倒是也隱晦提及了一二,先是緩和道:“皇額娘在宮中,你若有事不可強撐,只管去尋皇額娘。”
到底不放心,多加了幾句:“這兩月皇額娘多半會常宣十三弟妹,十四弟妹進宮,你們多說說話也就不悶了,倒少出去走動,尤其是西六宮很不必去。再有,外面的事兒也自有皇額娘料理,有外人來求見也不必見,好生養著不要被外頭擾了心神。”
隆科多是隨駕走了,但偌大的佟佳氏還在京中。
京中這些滿洲大姓家族,細數牽扯下來總有點親友舊誼。只怕佟佳氏就會找到觀保府上,輾轉托人進來找信嬪這種有孕寵妃求情說話。
皇上倒不覺得她會為了隆科多或是佟佳氏出面求情,但懷著身孕應付這些事兒一定很煩,索性直接讓她這裏少見客,就見見十三十四福晉這種親戚罷了。
要說頭一句,有事找太後,姜恒還沒覺得什麽。但到了少見客,姜恒就覺得皇上話裏有話似的。
再聽說這回,皇上特意點了近來頗受冷落的隆科多年羹堯隨駕,再有皇後命內務府與慎刑司要繼續緊守翊坤宮時(情報來源於引橋),姜恒就猜到了一些。
猜到皇上或許要動手後,姜恒覺得頗為輕松:戰場在外頭,要打不會濺她一身血就很好。而她阿瑪年底才回京,也不會受到這些事兒的牽連,真是完美。
因此才有了秋雪進門,看到她高高興興給中秋節畫小星星的景象。
放假總是愉快的。而這種避禍式放假就更快樂了。
面對皇後和姜恒,皇上或說了三分,或只是雲山霧罩的隱晦,但到太後跟前,皇上就說的很直白了。
也是為了皇額娘在宮中坐鎮,提前要有準備,免得讓佟佳氏命婦們哭天搶地進宮求見打個措手不及。
“朕特意選了圍場,就為著佟佳氏的人脈多在京中,不在塞外,快刀斬亂麻,少許多拉扯人情麻煩。”
佟佳氏最煊赫的時候,在京中為官者就有一百零八人,能湊個水滸傳出來,外放為官者更不計其數。
說一句佟半朝一點不誇張。
而且‘皇上’登基第一年,特別信重‘隆科多舅舅’的時候,隆科多也做到了有權趕緊用,生怕過期作廢。於是在吏部大肆安排人手,把吏部當成了自家後花園,種什麽蘿蔔白菜全憑著他自己心意。
人稱‘佟選’。
就憑此等任意安插親信,招權納賄、作威作福,就條條都是臣子的大罪了。
太後忙問皇上圍場準備好了嗎?圍場固然不是佟佳氏的主場,但也不是紫禁城這般皇上的主場啊。隆科多是武將,之前還做過九門提督這種執掌京城兵力的官職,親朋故舊眾多,再加上佟佳氏為底——太後都怕隆科多有謀逆反心。
皇上請太後放心,蒙古那邊是早安排好的。
而怡親王這回留在京中坐鎮,不會隨行圍場。接任隆科多做九門提督的官員,同時還是隆科多的死對頭鞏泰,他巴不得皇上早點幹掉他的前任仇人,讓他官位穩一點。這回他也留駐京中負責守衛京畿,保證京城無恙。
而木蘭圍場那裏,則是直隸總督李衛提前得了信兒,領著親衛等在了那裏,負責圍場的安全,同時這一年來被皇上格外重用的妹夫,親王策淩也擔部分拱衛職責。
太後也願意見隆科多倒黴的,見皇上顯然早有安排,就放下心來。
於是嘴上說著‘皇上看著辦,能寬恕就寬恕,到底他是孝懿仁皇後的弟弟呢’,心裏卻覺得,讓他早點去跟孝懿仁皇後團聚也好。
皇上出了慈寧宮後,心裏還記掛著一事。
其實還有事兒他沒敢跟太後說,怕太後懸心——這回他不光要處置隆科多,更要處置年羹堯,因年羹堯很給十四使了些絆子。皇上不提起,正是怕太後太過擔心十四。
自端午後,恂郡王往青海去,至今已出發三月餘,刨除路上的時間,也已經正式上崗兩個多月了。
皇上早命岳鐘琪在那裏接應十四。
這些日子據皇上陸續接到的密報所示,年羹堯的舊部多有陽奉陰違,甚至擾亂軍紀之舉。
十四整頓的甚是艱難,感覺孤立無援,整個青海的將領似乎沒有肯服從他的。
按說一地的軍伍將領,並不應當全是總督的人。但年羹堯就是有辦法,把青海當地大大小小的將領,都整的害怕他——就算不是他的心腹,也要畏於他的官威不敢稍有違逆。
人性本如此,順從的時間長了索性就躺平享受起年大將軍的安排來,就像是人一腳進了泥地,難免生出一種既然沾上了泥,就不幹凈了,所以幹脆踩著泥巴一條路走到黑的心思來。
因此在年羹堯多年的指揮下,青海的將領也都多少做了些有違刑律法令的錯事,要是清查年羹堯,覆巢之下無完卵,他們也要帶上罪名。且年羹堯雖然跋扈囂張,也有自己的好處,就是出手大方,給下頭將領分錢的時候倒不吝嗇,所以青海駐地將領多少吃了些黑錢。
之前岳鐘琪暫代總督,不碰他們的軍權財權,只是□□,大家就暫且相安無事。
但恂郡王明顯是來格式化青海軍伍的,現有掌權者自要奮起反抗,準備冷暴力恂郡王,讓他坐不穩這撫遠大將軍,灰溜溜回京去。也好讓皇上意識到,只有年總督才能帶給他們財富,不,才能帶來青海的安定。
跟京中的年羹堯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了。
中元節時分,皇上就收到了十四的訴苦折子,只道人人都欺負他,他的軍令甚至出不了中大帳。若沒有岳鐘琪帶著甘肅的兵力在一旁為他掠陣,十四真覺得自己這個郡王兼大將軍在青海變成了透明人。
還好十四並不是只會哭的王爺,他前頭哭訴好大一場,主要是為了後頭讓親哥同意下他的處理辦法。
青海將領們,絕大部分手上都不幹凈了,都被年羹堯捏著小辮子。但有些人起初真是被年羹堯按頭下水去的,所犯之錯也並非不可饒恕。於是十四便跟自家皇兄請命,想提前赦免其中一些本事佳且罪名輕的官員,好將青海的將領們從內部分化開,讓他有一個突破口。
十四特意哭唧唧了半本折子,正是要讓皇兄知道他的不容易,否則以皇上眼睛裏揉不得沙子要賬要到分毫不差的脾氣,十四很怕這個赦免令要不到。
若是不能赦免其中有些人,誘導其從年羹堯麾下反水,十四的青海工作實在是太難開展了。
皇上接了折子,對弟弟的進步很是欣慰,特意與十三弟分享:“也是長大了,沒有一味用蠻力。”
就在十四去河道前,皇上還問過他,若你帶兵時遇到陽奉陰違的下屬怎麽辦,十四還滿不在乎道:軍令如山,不服就殺,殺一批不好用的,換一批好用的就行了。
一句話,讓皇上下了決心給他踢到河堤上挖土去了。
幹幹活清醒下吧,人非牛馬,是有自己心思的。
果然,十四現在很有進步,想到了這種分而劃之,一半拉一半打,把矛盾轉嫁到當地將領內部的法子。
十三爺也笑道:“是個好法子。且十四說的也有道理。青海的官員有違國法,與京官還不同,他們確實難做人。當年若不聽從於年羹堯,只怕連活命都靠天意。臣弟聽李衛說過一回,曾有一參將見了年羹堯行禮慢了些,就被年總督連人帶一支隊伍都發配到與西藏和碩特部相接的‘墨琴山口’去了。”
“那屬於高原斷崖環境極艱苦,別說人了,當地的野生牦牛都少去那裏吃草。便是將士要去戍守,也要輪換制,一月一換人,免得不可治的高原病。結果那參將因此事,楞是被年羹堯摁在那裏一整年,最後重病吐血才被人擡回來,之後見了年羹堯就打哆嗦,跪拜如年家家仆。”
十三爺說到這兒又忙補充了一句:“那參將雖是氣節骨氣不足,但到底是可憐。”十三爺不是那種封建士大夫,覺得一個人只要失了氣節,就萬死莫屬。有時候真是未經他人苦難以體會旁人下跪的艱難。
那種持續看不到頭的,每天喘不上氣來,身邊總有人在病死的生活,那參將起碼撐了一年,要換言官過去,或許一天也不行,當場就給年羹堯跪了。
皇上臉上對十四進步的欣慰之色逐漸收了,只冷笑道:“年羹堯的跋扈,朕心裏已有數。將他調回京中,就是要他恭自反省。”順便也是明示於朝臣,年家失勢。
這樣才會有更多人敢實名制舉報年羹堯。果然這半年多來,皇上收到許多彈劾年羹堯的折子。
“便是朕所知的他現有的錯漏,只削爵去官都是念在他多年戍守青海總有些苦勞的份上,若他自己繼續作死,還要為了給十四使絆子,幹涉青海軍務,耽誤朝中大事,實是該死大罪,怨不得人。”
於是皇上當時很痛快就批準了十四的折子,許他自主權,將需寬放的官員名單送上來即可。
反正岳鐘琪也在一旁看著,他是個穩重人,也不至於讓十四亂施恩。
其實怡親王對年羹堯的罪證數的雖明白,倒沒有極重視:在他看來,離了青海,手裏沒有兵權的年羹堯,就很像鐵籠子裏的老虎,什麽時候處置這只已經入籠的虎,都只看皇上的心思罷了。
他更重視的是隆科多。
也是康熙爺對自己舅舅家實在太好了,以至於康熙爺所有的兒子,這些正經的皇子,見了佟佳氏長輩都要小心翼翼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會子佟國維等人雖然致仕了,但還沒有死呢。在怡親王眼裏,皇上要徹底摁住佟佳氏一族,從吏部鏟掉隆科多及相關佟黨,是件遠比處置年羹堯更大更危險的事情。
於是中秋節前,皇上行程定下後,怡親王就又來面見皇上,細細商議相關事宜,並萬分關切道:“皇兄此去木蘭圍場一應要小心,臣弟在京中必會看好了佟佳氏一族。”
風雨欲來,皇上反而未露出任何雷霆之色。
京中宮廷一派平和富貴景象,盡是中秋佳節的團圓和樂氛圍。皇上甚至命內務府多做了許多宮廷樣式月餅,分賜宗親朝臣。
且說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之前,八月十三日,還是四阿哥弘歷的生日。
說來也巧,弘歷不光是生在八月十五前兩日,還特別巧是屬兔的,太後就常說弘歷肯定是個玉兔托生的,所以很乖巧——姜恒在摸清太後的玄學覆蓋範圍後,對太後盛讚敏敏有來歷這件事也就不緊張了。
因為在太後眼裏,她的孫子孫女們全是有來歷的,基本都是各種神奇生靈托生的。
按說宮中不太給皇子皇女們過生日,就像不起大名一樣,都是怕場面大了被閻王爺看上。但弘歷這個生日又有所不同。
姜恒進宮的那個春天,弘歷已經六周歲了。
過了當年的中秋節就是七周歲,而今年則是弘歷的八周歲生日——這是姜恒的算法,但在古代,往往要虛一歲。於是在旁人眼裏,弘歷都是個九歲的小少年了。
九為數之極,代表長久,宮中皇子能長到九歲,基本就說明正式站住了。
所以這一年,太後是要給孫子做一點小小的生辰的。當然不敢擺酒席,因宮裏全是弘歷的長輩,讓長輩們吃他的席面會折福,但送禮卻是可以比往年更鄭重一點的。
太後送的精細,旁人自然要跟著上調送禮的級別,不能是往年長壽面和一套孩子衣裳就過去了。於是各宮主位都送了弘歷一份頗為貴重的生辰禮,姜恒這裏也不例外。
因有甘特圖的緣故,不,現在被皇上叫軍機圖了,姜恒對事情的準備時間就總比別人充裕,賀禮還是特意從造辦處定制的,並非是從庫房裏現找的上等筆墨紙硯或是陳設擺件。
姜恒是個防患於未然的人,不得不承認,就看目前皇上兒子的數量和質量,弘歷依舊是絕大的優勢繼承人。
她從非常實際的觀點出發,也不會與熹妃母子產生什麽齟齬。便是她有身孕後與熹妃遠了些,也是敬遠型——熹妃主動避嫌,姜恒也就從善如流,彼此維護著一種周到的和平。
而這回姜恒送了弘歷生日禮物後,很快也收到了回禮。
回禮為弘歷親自上門道謝,並送上自己寫的詩兩首。
長輩們給他送生日禮,弘歷都是用詩詞來道謝返還:皇上與太後娘娘各自喜提十首,嫡母皇後娘娘喜提八首,生母熹妃喜提六首,其餘主位娘娘也各收到一篇。
姜恒之所以收到兩首,一首是道謝,一首是弘歷對‘信娘娘腹中弟妹的中秋祝福’。
姜恒掐指一算,這過個生辰,弘歷得寫了幾十首官體詩呢。雖說官體詩比較好做,基本就是照著平仄來套用各種吉祥話和典故,但這也需要精力,跟寫文章一樣。
這也就是弘歷是詩歌達人,要是弘晝,估計生日都不想過了。
景仁宮中。
弘歷拆著各宮送的禮物。
後宮主位的禮物都是送到熹妃這裏來的。而弘歷生日當天,被允許回額娘處用膳,皇上也來景仁宮坐了小半個時辰。
其實於弘歷而言,皇阿瑪離開後,只有他跟額娘一起用膳時才更自在些。
到底是孩子,喜歡收到禮物玩意兒。晚膳後,弘歷就到東配殿去拆生辰禮去了。熹妃囑咐宮人給弘歷熬秋日潤肺的梨湯喝後,這才來到東配殿。
進門就看到兒子在桌前撥弄一只精巧的金色玩具。
熹妃看著兒子,跟裕嬪等人一樣,是怎麽也看不夠的。
男孩子身量開始抽條眉目逐漸長開,又把收麥時曬黑的皮膚養了回來,是有些小大人的模樣。
尤其是弘時天生比弘晝穩重,衣冠齊整,袖子上的扣子也扣得很板正,顯得越發像少年而不是孩子了。
熹妃當然是很驕傲的。
皇上總共就三個兒子,其中弘歷無疑是優秀的皇子。
熹妃再謙遜穩重,也不會在兒子上妄自菲薄,心中認定皇上對弘歷應當也是喜歡的。
走近了熹妃才發現,弘歷在玩的是永和宮送來的禮物。
據說這是信嬪叫造辦處現做的。是一件很精美的金器:巴掌大小的兔子配著一輪明月,最精巧的是,如果撥動月亮,將其從滿月變為半月,那麽兔子就會臥下去閉上眼,若是再撥回滿月,兔子就會做出憨態可掬的雙腿站立狀,兩只前爪胖胖垂在胸前。
“皇阿瑪對信娘娘好,想來對信娘娘的孩子也會很好。”弘歷忽然出聲。
熹妃坐在兒子旁邊,臉上並無意外,只是平靜聽他說話。
比起齊妃母子非常焦急而開誠布公討論過信嬪的身孕,比起弘晝根本沒覺出什麽只有裕妃自己輾轉反側內心糾結過——熹妃宮裏,其實是最沈默避諱此事的。
母子倆都是心思內斂的人,還從未一起說過信嬪的身孕,談起這寵妃的孩子會給他們母子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但熹妃看得出,兒子是在意的。他成熟的更快了,
弘歷撥弄著月亮,輕聲道:“兒子還記得,在王府的時候,皇阿瑪曾親口承諾,若年側福晉有兒子,就會是世子。”他們其餘這些兒子都要靠邊站。
熹妃也記得那段年氏得寵的時日。
“可太子跟世子不是一樣的。”世子位置,基本憑王府自選,可太子位將會是天下主,弘歷擡頭:“兒子覺得,皇阿瑪並不像會因寵失正的帝王。”
熹妃點頭,比起當年在王府對年側福晉的恩寵滔天的嚇人,皇上對信嬪的寵愛其實是不一樣的,多了許多平和克制。
大概是做了皇帝後,整個人的想法也變了。
然而熹妃卻不知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或許信嬪沒有得到如年氏那樣璀璨逾越的寵愛,但說不定會因此更長久更穩固。
然而無論如何,熹妃都清楚,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她沒有能量對付永和宮,更沒有法子去改變皇上的心意。她能做的,只不過是努力在宮裏過得再穩一點,不給弘歷添阻礙。
弘歷看著手下的金色月亮,心中卻在想著:哪怕做不了皇瑪法,皇阿瑪,他也要做裕親王福全或者十三叔怡親王這樣位高權重的王爺。
“咱們母子會過得好的,額娘。”
其實弘時還是過了幾年好日子的。他的生母李氏在王府早期很得寵過一段時間。不像弘歷弘晝打出生起就籠罩在年氏的陰影下。
弘歷還記得,自己四歲的時候,額娘生日,阿瑪本說要來後來卻沒來。當時弘歷還小,直接問奶嬤嬤道:“阿瑪為什麽不來陪額娘了?我可以去找阿瑪過來嗎?”
他話音剛落,被奶娘一把捂住嘴:“好阿哥!小祖宗!再不能說這樣的話。年側福晉身子不爽快,王爺正不高興罵太醫們呢,您可別撞過去!”
四歲的弘歷被當時奶娘臉上的畏懼和忽然擡高的音調嚇住了,記憶如斧鑿一般深刻。
直到今日他還記得,奶娘當時眼睛都要瞪出來的樣子。
他希望有一天,也讓人畏懼他,畏懼他的額娘至此。
能像皇阿瑪一樣做皇帝當然是他心底最深的渴望,但若不成,弘歷只看著十三叔如今的威望,也覺得很好。他細心留意過,上書房師傅們對十三叔的恭敬,也不比對皇阿瑪差多少,在圓明園時,臣子偶遇怡親王,也都遠遠就起手行禮,沒有一絲疏忽。
很快到了弘歷該回阿哥所的時辰,熹妃也不多留,只道:“回去多整理些功課吧,哪怕到了草原上,你皇阿瑪也不會喜歡你荒疏了功課的。”
過了這個虛九歲的生辰,也是一種象征,弘歷開始從孩童皇子轉變成少年皇子——這個年紀的聖祖都登基了。
皇上看他,也會漸漸摘下‘小孩子’的濾鏡,去真正審視他作為皇子的水準。
熹妃想,她從前能幫兒子的就很少,以後只會更少了。兒子只有去跟他的君父學習,看能不能成為一個會被皇上認可的繼承人。
弘歷也是抱著這樣心思去木蘭圍場的。
而很快,他就看到了皇阿瑪處理權臣的現場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此時她正在拿了畫筆,圍著這一枚月亮畫‘布靈布靈’的小星星,用的是內務府送來的金粉和銀粉——原是送給她抄佛經用的。
先帝爺信佛,彼時後宮嬪妃也多跟著信,尤其是有身孕的嬪妃更常抄寫佛經送到中正殿去祈福。
內務府也按舊例給永和宮送了許多金銀細粉來,調上一定比例的清油和水就可以用來抄經或是作畫。
秋雪走進來時,就看到自家娘娘愉悅愜意執筆描星。日光透過半掛著的竹色紗,帶著一點活潑的綠色,輕盈落在她周身。
秋雪將榻上擱著的一件軟絨披風給姜恒披上,又道:“娘娘要想開著窗子透氣,就總得多加件衣裳啊。”
見屋內無人,秋雪就低聲笑道:“聖駕過了中秋,次日就往木蘭圍場去,之後宮裏可就清靜了。”
這一年的中秋,與去年差不離。
才進了八月,皇上就曉諭朝臣過了中秋要往木蘭圍場去會見蒙古王公,直到十月份頒金節前再回來。
不同的是,這回姜恒是肯定不可能隨駕了。
而且太後娘娘大概是上次應酬蒙古王公實在累了,這回也堅決表示哀家不去草原,哀家要在宮裏歇著!
然後手一指:“上回皇後就沒去成,這回跟著去散散心吧。”
皇後其實她也不想動彈,在紫禁城呆著多麽舒服呢,何苦還要艱難拾起有些生疏的蒙語來,天天搞滿蒙漢夫人外交不說,還要格外上心應酬諸如大公主這種身份高貴的大小姑子。
於是,待皇上那裏命蘇培盛送了隨駕名單到承乾宮後,皇後就覺得自己可以試著再掙紮一下:名單上三妃與三位皇子都隨駕往圍場去。
皇後難得去養心殿求見一回皇上,入內就婉轉道:“如此一來,宮中便沒有能擔事的主位了:懋嬪越發體弱,如今一年倒有大半年不能起身出門,何況管事?信嬪雖好,卻是懷著身孕,若是一日兩日讓她照看也罷了,這樣兩三個月,只怕信嬪耗不得這個精神呢。再有就只剩下年嬪……中秋也將近了,不知皇上是否要將年嬪的禁足解了?”
皇後說到這兒,心裏還有些忐忑,怕皇上是因為新寵有孕,舊情覆燃想把年氏放出來。
畢竟中秋是個極好的借口,團圓佳節,總不好少一個主位;且宮中沒有能主事的妃嬪,又是一樁緣故——年氏可是協理過六宮的。
雖說現在年氏今非昔比,早不是能對皇後產生威脅的貴妃了,但陰影和厭煩心情已經刻入骨髓不易改變,皇後一點也不想再見年氏。
尤其是她跟姜恒有一樣的認知,年氏這人,是有點豁出去的瘋狂在身上的。
這樣的人,越在低谷越讓人害怕。
於是皇後小心建議道:“年嬪的話,聽說她近來身子也不好。”
皇上擺手的弧度,在空中劃出一個非常幹脆的弧線:“年嬪依舊禁足,皇後臨行記得再吩咐內務府和慎刑司,不可放松對翊坤宮的戍守。”又道:“至於後宮諸事無需掛懷。朕與皇後離京這段日子,無有節慶,宮中有皇額娘,萬事依舊例行,也不費什麽事。”
見皇後還要再說,皇上直接道:“這回木蘭圍場,皇後必得去。”
不得不出差的皇後萎靡不振。
而很快,皇上接下來的話,卻又讓她的心提了起來。
“因朕有一事須得你去做。這回往木蘭去,隨駕的朝臣中有隆科多。到了時候,朕會提前告知你,你便將隆科多之妾李四兒宣到後帳中扣住。朕需他們二人來不及互通音信。”
提前將李四兒跟隆科多分開關押,不給兩人對口供的機會,更方便對照審出罪證。
皇上是知道李四兒為人膽大包天,作為妾室敢於私下就替隆科多收受賄賂等事的。
或許也不是私下,畢竟以隆科多對李四兒的寵愛依從,就算知道她收取官員的賄賂,也會覺得他心肝寶貝幹得好,幹的漂亮。想來隆科多凡事也不敢不會瞞著李四兒,她知道的佟佳氏內情應當頗多。
以隆科多的身份和家世,交到刑部去,也未必敢有人認真審他,審訊隆科多,必得是親王級別的人了。但李四兒不一樣,婢女出身的妾室,完全可以交出去好好審一下。
皇後聞言大為吃驚,皇上竟是要大動幹戈嗎……
皇上搖頭,眉目凝重:“勿提前示之與人。”
皇後升起一種久違的被皇上信任,能夠先於眾人知道他心中大事決斷的激動來,被迫出差的萎靡一掃而光,特意起來福身道:“皇上放心,臣妾謹聽順聖意,等皇上的消息,必將此事替皇上辦好。”
而皇上來看姜恒,雖不能明白告訴姜恒這些事,倒是也隱晦提及了一二,先是緩和道:“皇額娘在宮中,你若有事不可強撐,只管去尋皇額娘。”
到底不放心,多加了幾句:“這兩月皇額娘多半會常宣十三弟妹,十四弟妹進宮,你們多說說話也就不悶了,倒少出去走動,尤其是西六宮很不必去。再有,外面的事兒也自有皇額娘料理,有外人來求見也不必見,好生養著不要被外頭擾了心神。”
隆科多是隨駕走了,但偌大的佟佳氏還在京中。
京中這些滿洲大姓家族,細數牽扯下來總有點親友舊誼。只怕佟佳氏就會找到觀保府上,輾轉托人進來找信嬪這種有孕寵妃求情說話。
皇上倒不覺得她會為了隆科多或是佟佳氏出面求情,但懷著身孕應付這些事兒一定很煩,索性直接讓她這裏少見客,就見見十三十四福晉這種親戚罷了。
要說頭一句,有事找太後,姜恒還沒覺得什麽。但到了少見客,姜恒就覺得皇上話裏有話似的。
再聽說這回,皇上特意點了近來頗受冷落的隆科多年羹堯隨駕,再有皇後命內務府與慎刑司要繼續緊守翊坤宮時(情報來源於引橋),姜恒就猜到了一些。
猜到皇上或許要動手後,姜恒覺得頗為輕松:戰場在外頭,要打不會濺她一身血就很好。而她阿瑪年底才回京,也不會受到這些事兒的牽連,真是完美。
因此才有了秋雪進門,看到她高高興興給中秋節畫小星星的景象。
放假總是愉快的。而這種避禍式放假就更快樂了。
面對皇後和姜恒,皇上或說了三分,或只是雲山霧罩的隱晦,但到太後跟前,皇上就說的很直白了。
也是為了皇額娘在宮中坐鎮,提前要有準備,免得讓佟佳氏命婦們哭天搶地進宮求見打個措手不及。
“朕特意選了圍場,就為著佟佳氏的人脈多在京中,不在塞外,快刀斬亂麻,少許多拉扯人情麻煩。”
佟佳氏最煊赫的時候,在京中為官者就有一百零八人,能湊個水滸傳出來,外放為官者更不計其數。
說一句佟半朝一點不誇張。
而且‘皇上’登基第一年,特別信重‘隆科多舅舅’的時候,隆科多也做到了有權趕緊用,生怕過期作廢。於是在吏部大肆安排人手,把吏部當成了自家後花園,種什麽蘿蔔白菜全憑著他自己心意。
人稱‘佟選’。
就憑此等任意安插親信,招權納賄、作威作福,就條條都是臣子的大罪了。
太後忙問皇上圍場準備好了嗎?圍場固然不是佟佳氏的主場,但也不是紫禁城這般皇上的主場啊。隆科多是武將,之前還做過九門提督這種執掌京城兵力的官職,親朋故舊眾多,再加上佟佳氏為底——太後都怕隆科多有謀逆反心。
皇上請太後放心,蒙古那邊是早安排好的。
而怡親王這回留在京中坐鎮,不會隨行圍場。接任隆科多做九門提督的官員,同時還是隆科多的死對頭鞏泰,他巴不得皇上早點幹掉他的前任仇人,讓他官位穩一點。這回他也留駐京中負責守衛京畿,保證京城無恙。
而木蘭圍場那裏,則是直隸總督李衛提前得了信兒,領著親衛等在了那裏,負責圍場的安全,同時這一年來被皇上格外重用的妹夫,親王策淩也擔部分拱衛職責。
太後也願意見隆科多倒黴的,見皇上顯然早有安排,就放下心來。
於是嘴上說著‘皇上看著辦,能寬恕就寬恕,到底他是孝懿仁皇後的弟弟呢’,心裏卻覺得,讓他早點去跟孝懿仁皇後團聚也好。
皇上出了慈寧宮後,心裏還記掛著一事。
其實還有事兒他沒敢跟太後說,怕太後懸心——這回他不光要處置隆科多,更要處置年羹堯,因年羹堯很給十四使了些絆子。皇上不提起,正是怕太後太過擔心十四。
自端午後,恂郡王往青海去,至今已出發三月餘,刨除路上的時間,也已經正式上崗兩個多月了。
皇上早命岳鐘琪在那裏接應十四。
這些日子據皇上陸續接到的密報所示,年羹堯的舊部多有陽奉陰違,甚至擾亂軍紀之舉。
十四整頓的甚是艱難,感覺孤立無援,整個青海的將領似乎沒有肯服從他的。
按說一地的軍伍將領,並不應當全是總督的人。但年羹堯就是有辦法,把青海當地大大小小的將領,都整的害怕他——就算不是他的心腹,也要畏於他的官威不敢稍有違逆。
人性本如此,順從的時間長了索性就躺平享受起年大將軍的安排來,就像是人一腳進了泥地,難免生出一種既然沾上了泥,就不幹凈了,所以幹脆踩著泥巴一條路走到黑的心思來。
因此在年羹堯多年的指揮下,青海的將領也都多少做了些有違刑律法令的錯事,要是清查年羹堯,覆巢之下無完卵,他們也要帶上罪名。且年羹堯雖然跋扈囂張,也有自己的好處,就是出手大方,給下頭將領分錢的時候倒不吝嗇,所以青海駐地將領多少吃了些黑錢。
之前岳鐘琪暫代總督,不碰他們的軍權財權,只是□□,大家就暫且相安無事。
但恂郡王明顯是來格式化青海軍伍的,現有掌權者自要奮起反抗,準備冷暴力恂郡王,讓他坐不穩這撫遠大將軍,灰溜溜回京去。也好讓皇上意識到,只有年總督才能帶給他們財富,不,才能帶來青海的安定。
跟京中的年羹堯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了。
中元節時分,皇上就收到了十四的訴苦折子,只道人人都欺負他,他的軍令甚至出不了中大帳。若沒有岳鐘琪帶著甘肅的兵力在一旁為他掠陣,十四真覺得自己這個郡王兼大將軍在青海變成了透明人。
還好十四並不是只會哭的王爺,他前頭哭訴好大一場,主要是為了後頭讓親哥同意下他的處理辦法。
青海將領們,絕大部分手上都不幹凈了,都被年羹堯捏著小辮子。但有些人起初真是被年羹堯按頭下水去的,所犯之錯也並非不可饒恕。於是十四便跟自家皇兄請命,想提前赦免其中一些本事佳且罪名輕的官員,好將青海的將領們從內部分化開,讓他有一個突破口。
十四特意哭唧唧了半本折子,正是要讓皇兄知道他的不容易,否則以皇上眼睛裏揉不得沙子要賬要到分毫不差的脾氣,十四很怕這個赦免令要不到。
若是不能赦免其中有些人,誘導其從年羹堯麾下反水,十四的青海工作實在是太難開展了。
皇上接了折子,對弟弟的進步很是欣慰,特意與十三弟分享:“也是長大了,沒有一味用蠻力。”
就在十四去河道前,皇上還問過他,若你帶兵時遇到陽奉陰違的下屬怎麽辦,十四還滿不在乎道:軍令如山,不服就殺,殺一批不好用的,換一批好用的就行了。
一句話,讓皇上下了決心給他踢到河堤上挖土去了。
幹幹活清醒下吧,人非牛馬,是有自己心思的。
果然,十四現在很有進步,想到了這種分而劃之,一半拉一半打,把矛盾轉嫁到當地將領內部的法子。
十三爺也笑道:“是個好法子。且十四說的也有道理。青海的官員有違國法,與京官還不同,他們確實難做人。當年若不聽從於年羹堯,只怕連活命都靠天意。臣弟聽李衛說過一回,曾有一參將見了年羹堯行禮慢了些,就被年總督連人帶一支隊伍都發配到與西藏和碩特部相接的‘墨琴山口’去了。”
“那屬於高原斷崖環境極艱苦,別說人了,當地的野生牦牛都少去那裏吃草。便是將士要去戍守,也要輪換制,一月一換人,免得不可治的高原病。結果那參將因此事,楞是被年羹堯摁在那裏一整年,最後重病吐血才被人擡回來,之後見了年羹堯就打哆嗦,跪拜如年家家仆。”
十三爺說到這兒又忙補充了一句:“那參將雖是氣節骨氣不足,但到底是可憐。”十三爺不是那種封建士大夫,覺得一個人只要失了氣節,就萬死莫屬。有時候真是未經他人苦難以體會旁人下跪的艱難。
那種持續看不到頭的,每天喘不上氣來,身邊總有人在病死的生活,那參將起碼撐了一年,要換言官過去,或許一天也不行,當場就給年羹堯跪了。
皇上臉上對十四進步的欣慰之色逐漸收了,只冷笑道:“年羹堯的跋扈,朕心裏已有數。將他調回京中,就是要他恭自反省。”順便也是明示於朝臣,年家失勢。
這樣才會有更多人敢實名制舉報年羹堯。果然這半年多來,皇上收到許多彈劾年羹堯的折子。
“便是朕所知的他現有的錯漏,只削爵去官都是念在他多年戍守青海總有些苦勞的份上,若他自己繼續作死,還要為了給十四使絆子,幹涉青海軍務,耽誤朝中大事,實是該死大罪,怨不得人。”
於是皇上當時很痛快就批準了十四的折子,許他自主權,將需寬放的官員名單送上來即可。
反正岳鐘琪也在一旁看著,他是個穩重人,也不至於讓十四亂施恩。
其實怡親王對年羹堯的罪證數的雖明白,倒沒有極重視:在他看來,離了青海,手裏沒有兵權的年羹堯,就很像鐵籠子裏的老虎,什麽時候處置這只已經入籠的虎,都只看皇上的心思罷了。
他更重視的是隆科多。
也是康熙爺對自己舅舅家實在太好了,以至於康熙爺所有的兒子,這些正經的皇子,見了佟佳氏長輩都要小心翼翼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會子佟國維等人雖然致仕了,但還沒有死呢。在怡親王眼裏,皇上要徹底摁住佟佳氏一族,從吏部鏟掉隆科多及相關佟黨,是件遠比處置年羹堯更大更危險的事情。
於是中秋節前,皇上行程定下後,怡親王就又來面見皇上,細細商議相關事宜,並萬分關切道:“皇兄此去木蘭圍場一應要小心,臣弟在京中必會看好了佟佳氏一族。”
風雨欲來,皇上反而未露出任何雷霆之色。
京中宮廷一派平和富貴景象,盡是中秋佳節的團圓和樂氛圍。皇上甚至命內務府多做了許多宮廷樣式月餅,分賜宗親朝臣。
且說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之前,八月十三日,還是四阿哥弘歷的生日。
說來也巧,弘歷不光是生在八月十五前兩日,還特別巧是屬兔的,太後就常說弘歷肯定是個玉兔托生的,所以很乖巧——姜恒在摸清太後的玄學覆蓋範圍後,對太後盛讚敏敏有來歷這件事也就不緊張了。
因為在太後眼裏,她的孫子孫女們全是有來歷的,基本都是各種神奇生靈托生的。
按說宮中不太給皇子皇女們過生日,就像不起大名一樣,都是怕場面大了被閻王爺看上。但弘歷這個生日又有所不同。
姜恒進宮的那個春天,弘歷已經六周歲了。
過了當年的中秋節就是七周歲,而今年則是弘歷的八周歲生日——這是姜恒的算法,但在古代,往往要虛一歲。於是在旁人眼裏,弘歷都是個九歲的小少年了。
九為數之極,代表長久,宮中皇子能長到九歲,基本就說明正式站住了。
所以這一年,太後是要給孫子做一點小小的生辰的。當然不敢擺酒席,因宮裏全是弘歷的長輩,讓長輩們吃他的席面會折福,但送禮卻是可以比往年更鄭重一點的。
太後送的精細,旁人自然要跟著上調送禮的級別,不能是往年長壽面和一套孩子衣裳就過去了。於是各宮主位都送了弘歷一份頗為貴重的生辰禮,姜恒這裏也不例外。
因有甘特圖的緣故,不,現在被皇上叫軍機圖了,姜恒對事情的準備時間就總比別人充裕,賀禮還是特意從造辦處定制的,並非是從庫房裏現找的上等筆墨紙硯或是陳設擺件。
姜恒是個防患於未然的人,不得不承認,就看目前皇上兒子的數量和質量,弘歷依舊是絕大的優勢繼承人。
她從非常實際的觀點出發,也不會與熹妃母子產生什麽齟齬。便是她有身孕後與熹妃遠了些,也是敬遠型——熹妃主動避嫌,姜恒也就從善如流,彼此維護著一種周到的和平。
而這回姜恒送了弘歷生日禮物後,很快也收到了回禮。
回禮為弘歷親自上門道謝,並送上自己寫的詩兩首。
長輩們給他送生日禮,弘歷都是用詩詞來道謝返還:皇上與太後娘娘各自喜提十首,嫡母皇後娘娘喜提八首,生母熹妃喜提六首,其餘主位娘娘也各收到一篇。
姜恒之所以收到兩首,一首是道謝,一首是弘歷對‘信娘娘腹中弟妹的中秋祝福’。
姜恒掐指一算,這過個生辰,弘歷得寫了幾十首官體詩呢。雖說官體詩比較好做,基本就是照著平仄來套用各種吉祥話和典故,但這也需要精力,跟寫文章一樣。
這也就是弘歷是詩歌達人,要是弘晝,估計生日都不想過了。
景仁宮中。
弘歷拆著各宮送的禮物。
後宮主位的禮物都是送到熹妃這裏來的。而弘歷生日當天,被允許回額娘處用膳,皇上也來景仁宮坐了小半個時辰。
其實於弘歷而言,皇阿瑪離開後,只有他跟額娘一起用膳時才更自在些。
到底是孩子,喜歡收到禮物玩意兒。晚膳後,弘歷就到東配殿去拆生辰禮去了。熹妃囑咐宮人給弘歷熬秋日潤肺的梨湯喝後,這才來到東配殿。
進門就看到兒子在桌前撥弄一只精巧的金色玩具。
熹妃看著兒子,跟裕嬪等人一樣,是怎麽也看不夠的。
男孩子身量開始抽條眉目逐漸長開,又把收麥時曬黑的皮膚養了回來,是有些小大人的模樣。
尤其是弘時天生比弘晝穩重,衣冠齊整,袖子上的扣子也扣得很板正,顯得越發像少年而不是孩子了。
熹妃當然是很驕傲的。
皇上總共就三個兒子,其中弘歷無疑是優秀的皇子。
熹妃再謙遜穩重,也不會在兒子上妄自菲薄,心中認定皇上對弘歷應當也是喜歡的。
走近了熹妃才發現,弘歷在玩的是永和宮送來的禮物。
據說這是信嬪叫造辦處現做的。是一件很精美的金器:巴掌大小的兔子配著一輪明月,最精巧的是,如果撥動月亮,將其從滿月變為半月,那麽兔子就會臥下去閉上眼,若是再撥回滿月,兔子就會做出憨態可掬的雙腿站立狀,兩只前爪胖胖垂在胸前。
“皇阿瑪對信娘娘好,想來對信娘娘的孩子也會很好。”弘歷忽然出聲。
熹妃坐在兒子旁邊,臉上並無意外,只是平靜聽他說話。
比起齊妃母子非常焦急而開誠布公討論過信嬪的身孕,比起弘晝根本沒覺出什麽只有裕妃自己輾轉反側內心糾結過——熹妃宮裏,其實是最沈默避諱此事的。
母子倆都是心思內斂的人,還從未一起說過信嬪的身孕,談起這寵妃的孩子會給他們母子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但熹妃看得出,兒子是在意的。他成熟的更快了,
弘歷撥弄著月亮,輕聲道:“兒子還記得,在王府的時候,皇阿瑪曾親口承諾,若年側福晉有兒子,就會是世子。”他們其餘這些兒子都要靠邊站。
熹妃也記得那段年氏得寵的時日。
“可太子跟世子不是一樣的。”世子位置,基本憑王府自選,可太子位將會是天下主,弘歷擡頭:“兒子覺得,皇阿瑪並不像會因寵失正的帝王。”
熹妃點頭,比起當年在王府對年側福晉的恩寵滔天的嚇人,皇上對信嬪的寵愛其實是不一樣的,多了許多平和克制。
大概是做了皇帝後,整個人的想法也變了。
然而熹妃卻不知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或許信嬪沒有得到如年氏那樣璀璨逾越的寵愛,但說不定會因此更長久更穩固。
然而無論如何,熹妃都清楚,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她沒有能量對付永和宮,更沒有法子去改變皇上的心意。她能做的,只不過是努力在宮裏過得再穩一點,不給弘歷添阻礙。
弘歷看著手下的金色月亮,心中卻在想著:哪怕做不了皇瑪法,皇阿瑪,他也要做裕親王福全或者十三叔怡親王這樣位高權重的王爺。
“咱們母子會過得好的,額娘。”
其實弘時還是過了幾年好日子的。他的生母李氏在王府早期很得寵過一段時間。不像弘歷弘晝打出生起就籠罩在年氏的陰影下。
弘歷還記得,自己四歲的時候,額娘生日,阿瑪本說要來後來卻沒來。當時弘歷還小,直接問奶嬤嬤道:“阿瑪為什麽不來陪額娘了?我可以去找阿瑪過來嗎?”
他話音剛落,被奶娘一把捂住嘴:“好阿哥!小祖宗!再不能說這樣的話。年側福晉身子不爽快,王爺正不高興罵太醫們呢,您可別撞過去!”
四歲的弘歷被當時奶娘臉上的畏懼和忽然擡高的音調嚇住了,記憶如斧鑿一般深刻。
直到今日他還記得,奶娘當時眼睛都要瞪出來的樣子。
他希望有一天,也讓人畏懼他,畏懼他的額娘至此。
能像皇阿瑪一樣做皇帝當然是他心底最深的渴望,但若不成,弘歷只看著十三叔如今的威望,也覺得很好。他細心留意過,上書房師傅們對十三叔的恭敬,也不比對皇阿瑪差多少,在圓明園時,臣子偶遇怡親王,也都遠遠就起手行禮,沒有一絲疏忽。
很快到了弘歷該回阿哥所的時辰,熹妃也不多留,只道:“回去多整理些功課吧,哪怕到了草原上,你皇阿瑪也不會喜歡你荒疏了功課的。”
過了這個虛九歲的生辰,也是一種象征,弘歷開始從孩童皇子轉變成少年皇子——這個年紀的聖祖都登基了。
皇上看他,也會漸漸摘下‘小孩子’的濾鏡,去真正審視他作為皇子的水準。
熹妃想,她從前能幫兒子的就很少,以後只會更少了。兒子只有去跟他的君父學習,看能不能成為一個會被皇上認可的繼承人。
弘歷也是抱著這樣心思去木蘭圍場的。
而很快,他就看到了皇阿瑪處理權臣的現場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