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土豆熏肉蛋餅
關燈
小
中
大
這次來市場, 真是輕舟熟路。
一路上兩人笑語嫣嫣, 再沒一點離愁別緒,還有小麥這個逗人的小家夥在一邊助興, 就算是何田有點做賊心虛,但是團隊氣氛還是活躍歡樂。
到了碼頭岸邊,再次排隊拿牌子, 登記, 因為他們這次沒有貂皮要賣,被那個小官鄙視地揮手發到一邊,上岸後, 更沒人搭理,只跟著來買東西的人流就行了。
易弦默默觀察,並沒發現巡邏的士兵比之前更緊張,反而因為快要離開了, 現出些懶散的勁兒。
他猜著,有刁民打暈士兵、偷走馬達的事兒,是商人和管事的人私下解決了。
要知道, 商隊來這裏是為了求財,如果管事的因此加強戒備, 甚至搞個搜查,加強盤問, 很可能,山民們受了驚,買了必要的鹽鐵等物就趕快走了, 誰還會買酒買娛樂服務呀?
商隊負責賠償,管事兒的趁機發一註小財,大家皆大歡喜。
本來何田還有些不安,易弦把這道理跟她一講,她徹底放下心了,喜氣洋洋地開始逛街了。
不管是什麽年代,女性的購物欲都是蓬勃旺盛的。說她們是推動經濟發展科學進步的最大助力毫不為過。
女人的錢也很好賺。
何田很快發現了幾家專賣女性商品的店鋪,從成衣到布匹,從洗發用品到美容脂粉,再到什麽彩色玻璃珠子做的耳墜項鏈,緞子做的發帶,琳瑯滿目。還有賣可重覆使用的超強吸水衛生巾的。
這種衛生巾在易弦看來像一個小小的馬鞍,兩側釘著按扣,中間是可拆卸的一條長方形棉布。
他想了想才明白這東西怎麽用的,頓時臉紅耳赤,轉過頭假裝看墻上掛的那些項鏈飾物。
何田對這個發明十分感興趣,仔細問了店主這東西怎麽用,又接過一件樣品摸了摸,布料是十分柔軟的棉布。
店主是個三十幾歲的女人,看到聚來的年輕姑娘小媳婦多了,就拿一個玻璃杯展示,“大家看,這種布條的吸水力有多強!”
那條長方形布片浸入杯中,很快把小半杯水吸走了。
“量多的日子每兩小時一換,量小的日子可以堅持五個小時!”店主又用填著棉花絮和草木灰的普通“衛生巾”進行對比,“傳統材料吸水力差,還會倒流,黏黏糊糊,多難受啊!要換一次也麻煩。冬天的時候尤其難受!再看我們的新產品,只要更換這塊棉片就行了!清洗也容易!”
“一件配有三個棉片,買上兩件,就夠了!”
“現在的城市姑娘們也是用這個!”
店主口燦蓮花,哄得大姑娘小媳婦們紛紛解囊。
何田拉拉易弦,“你……需不需要?”
易弦只想掩面逃出去,搖搖頭,“我在隔壁店等你。”
何田去年冬天來月事的時候問過易弦需不需要,奶奶早就絕經了,家裏只有她用這些衛生用品,總不能讓易弦用她用過的,她可以再做些新的。
當時易弦也是這種反應。
不過那時候冰天雪地,沒法往門外跑,易弦只是垂著頭,搖搖頭,小聲說,“我……我還沒有呢。”
何田聽了,楞了楞,趕緊安慰,“沒事,沒事!我看書上說,有人二十幾歲了才初潮。還有人一輩子也沒有,其實是有的,只不過量很少,還有人叫‘隱經’……別急……啊,沒有才好呢,少了好多麻煩。”
她急急忙忙說了一串,看到易弦的腦袋已經快耷拉到胸口了,趕快住嘴。
何田剛見易弦時驚為天人,生怕這個嬌滴滴的美人不好伺候,後來改觀了,漸漸還覺得,這孩子其實有些自卑。大概是因為雖然長得好,個子也高,可是胸脯平平,連初潮都沒來,像個沒發育的小女孩。
何田想了想,買了四件。要是易弦哪天初潮了,這多買的一套,剛好當禮物!
這些零碎小東西買完之後,何田去買鹽糖米面。
易弦建議,“不如多買些。”
“為什麽?”鹽和糖到無所謂,容易儲存,極少變質,但是米面放久了可是會壞的。
易弦說,“誰知道明年還是不是同一個城主?就算是,明年城主要用兵打仗呢?會不會提稅?鹽和糖這些放不壞,幹脆多買點囤起來。”
何田想想,很有道理。於是,易弦用他那份錢,買了大量的鹽。
集市上還有賣酒曲的,酵母的,各種醬料的,易弦見了,全都買了不少,一會兒就把他的背簍塞得滿滿的。
還有賣各種成藥的,他也像不要錢似的買了一大堆,看得何田直心疼。
出了官方市場,到了河灘上山民們自己的交易市場,那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更多了。
很多人把自己家獨特的出產拿來賣,或者交換。
易弦看到有一家賣的是亞麻布,質量在他看來也算上乘,不禁有些驚訝,忙拉著何田到人家的攤子邊圍觀。
走近了之後,發現這家人賣的還有苧麻布,布色潔白,經緯細密結實,觸手清涼。
圍觀的人已經不少了,賣布的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男人,布匹全放在竹籃子裏,擱在一個橫放的推車上,他有些木訥地笑道,“這布很適合做夏衣,看看吧。”
每匹布都只有不到四十厘米的布幅,大多數是未經染色的牙白色,乳白色,帶點黃暈,有幾匹染成了天青色,和嫩綠色,還有的是紫紅色深藍色和醬色。
何田問了價錢,看看打開的布匹,估摸著這樣一匹布可以做一件長袖裙子,或是一件無袖背心和一條長褲,要是易弦的話,恐怕得要一匹半的布才能做一套夏衣。
一匹布,相當於一只大鼠黑貂的價錢。
價錢其實比官方市場裏賣的薄棉布還貴不少,所以就有人跟他們講價錢,“那些棉布還有印花,顏色圖案比你的多多了,又薄又透氣,又不會掉色,你們的憑什麽這麽貴?”
站在攤子前的漢子有點口拙,只是賠笑,“我們的布也是很好的。”但怎麽個好法,和棉布比有什麽優點,他可就說不上來了。
攤子後面坐著一個年輕姑娘,一看就是這漢子的妹妹,她嘴可比哥哥巧,“大嬸,要是給小閨女新媳婦買,那當然去買人家的花布,可您要是自己穿,不是我吹,麻布可比棉布耐穿得多,還更涼快透氣。不信你試試?我這有棉布的布頭,你拽拽,再拽拽我這麻布,是不是?這要是在家幹活,要耐用,要涼快,還是麻布好。花色是少了些,可是也足夠了呀,您買匹藍的,給家裏爺們男孩穿,買個紫紅的給自個兒,家裏有老人的,或者不愛深顏色的,天青草綠也挺好看。或者您要是手藝好,幾種顏色拼在一起——”她指指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反毛兔皮長馬甲,“不也挺好看。”
她的馬甲上是天青、紫紅、深藍三色麻布拼接成的方塊圖案,確實很好看。
她哥哥身上穿的罩衫,一面也用了拼布,把天青、深藍和醬色的布剪成了長方條,錯色拼接,另一面是深藍色,也很好看。
易弦就是遠遠看見這對兄妹身上的衣服和旁人大不一樣,才被吸引住的。
嫌貨才是買貨人。
這群講價的大媽大嬸當然是識貨的,被姑娘這麽一說,更心動了,再摸摸她和她哥哥身上做好的成衣,算算價錢,就慷慨解囊。
那姑娘的哥哥嘴笨,但是算賬倒很快,全是心算,又準又快。
有人用現錢買的,也有人用貂皮換的。
買好了布,那姑娘還送給買布的人一袋亞麻種子,“很好種的,四個月之後就能收,我家住在這附近村子裏,你問‘織麻的三三家’就知道了。拿收好的麻來買布,我給你打折扣!我們也收麻的,價錢是……得是幹麻,這樣才能過稱。”
當下就有好多人追問怎麽種麻,怎麽去她家,價錢是怎麽樣的。
還有人問她家要不要收小徒弟的。還有人問能不能買了布代做成衣的,就做成三三和她哥哥穿的樣式。
何田小聲對易弦說,“這姑娘真聰明呀,她哄著人們種了麻,再來買她的布,還說是打折扣呢。他們家肯定是沒人開那麽多地,也沒法照顧。”
易弦只覺得何田趴在自己耳朵邊絮絮低語,耳朵都軟了,管她說的什麽都連連點頭。
等排在前面的人散開了,何田又捏捏他的手示意,他才發現,那叫三三的姑娘跛足。
從前已經絕跡的很多疾病,因為缺乏疫苗又再次出現。小兒麻痹癥就是其中之一。
不僅是在偏遠的森林中,即使在城市裏,買不起疫苗的貧民幼兒也有得這個病的。
跛腳的獵人行動不便,只能靠陷阱捕獵,那收獲就少得多。
要在山裏討生活,劈柴打水,破冰捕魚,正常人還都要費力,何況殘疾人。
不過這個織麻的三三挺聰明,她把耕種的活兒派了出去,這才是最費體力的。亞麻喜歡濕潤的環境,得澆很多水,收獲之後還得晾曬、脫粒、打捆……哪個步驟都是體力活。
但是織布機何田是玩過的,紡線、織布,跛不跛腳,影響不大。那個,講究的是技術。
三三這是把技術活留給自己,體力活外包了。她另辟蹊徑,給自己找了條致富之路。
終於排到何田和易弦,何田問了易弦的喜好,買了三匹天青色的,和三匹原色的,還買了兩匹白色苧麻,又跟三三交流了一會兒。
交流的結果是,三三多給何田兩包亞麻種子,還摸摸小麥的狗頭,松給它一根同色的小方巾,綁在它脖子上。
這次可真是滿載而歸。
小船下水時船舷離水面只有二三十厘米。
返回的這一路更是和之前那次的心情天差地別,兩人一邊劃船一邊說笑,就差唱起歌了。
快到家時,何田指揮,把船劃進了岔口。
這是條支流,小河只有六七米寬,兩三米深,何田跳上岸,易弦把船上的竹篙插在岸邊泥土中,拴好船,也跳上岸,小麥一看這兩人都跑了,叫了幾聲沒人要抱它,只好趴在船舷上,鼓鼓勁,小後腿蹲下又坐起來,反覆幾次,急得嗷嗷嗷叫了幾聲猛地一跳,跳到了岸上,朝著沒良心的主人追過去。
等它追上了,何田蹲下摸摸它的小腦袋,再給它一塊好吃的——煮熟的鴨肝。
何田砍了些樹枝,全都砍成一米多長,捆成直徑三十厘米的一捆,和易弦一人拖上一捆,扔進河中靠近岸邊,水流平緩的地方,再把一根樹枝一頭削尖,插在河底,繩子捆在上面,就大功告成了。
這捆樹枝沈在河底,幾天後撈上來,就會有很多河蝦、泥鰍、小魚、螃蟹在此安家,放在船上一抖,就是豐富收獲。
從河岸邊再往裏走,很快是一片沼澤地,大大小小的池塘相連,草地上到處都是用羽毛和草葉做的窩。池塘水面上浮著數不清的野鴨,間雜著各種水鳥。
何田扔給易弦一個草編的網兜,兩人毫不客氣地挨個鳥窩撿蛋。
小麥本來看到滿地的蛋,高興得要發狂,緊接著看到主人的眼神,趕緊收斂,矜持地跟在何田身邊。
回到家,何田煮上泡了一天的小米粥,打碎六個蛋,讓易弦攪成蛋液。
她洗了三個大個的土豆,削皮,切成兩三毫米的厚片,又切了一個洋蔥,把一塊熏兔肉切成薄片。
做好這些準備,小米粥也煮了半個小時了。
何田把小米粥移開,放上平底鍋,先用鵝油把洋蔥絲炒得金黃,平平地鋪上一層土豆片,再鋪上一層熏肉片,如此反覆,最後是一層土豆片,這時,在蛋液裏加上一點鹽,倒進鍋裏,輕輕搖晃。
沒一會兒,蛋、肉、土豆的香氣就滿室飄逸,引得小麥直吞口水。
這個蛋餅煎好之後,何田把一只大陶盤倒扣在平底鍋上,一手抓著鍋柄一手按著盤子,一翻,蛋餅就掉進了盤中。
吃的時候像切蛋糕那樣用刀切成一牙一牙的,從側面看,金色的蛋,土豆,粉紅色的肉,層層相錯,仿佛大理石花紋。
吃起來,最中心的土豆軟糯,底部的焦香,熏肉鹹香有韌性,蛋香甜虛蓬,口感和滋味都很豐富,再配上小米粥,這頓晚餐就吃得十分滿足。
這時,窗外的太陽開始落山了,橘黃色的金光把林中的葉子樹枝都染上一層金色的虛影,窗臺下,陶杯裏的紅薯塊不少開始長出小小的綠芽。
室內歡聲笑語,偶爾間雜著小狗的叫聲,室外,田地中的各種作物靜靜地在生長,努力吸收春日最寶貴的陽光。
作者有話要說: 再次道歉了,請大家重新看35章,那章漏掉了,現在已經補上了。
今天也祝大家愉快。
另外看到有同學說“塑料幾百年都不會腐壞”“燒這種高精尖陶瓷,沒有電爐控制是不行的”,我回覆了留言,好像沒回上。唉。在這裏解釋一下,文的設定是,發生了大災難,進入了全球性的嚴寒——之後的一百年。
“塑料幾百年不會腐壞”——不確切。很多塑料確實幾百年才會decay,或者說,降解,但是,高溫、嚴寒都會減短塑料制品壽命,比如一個塑料瓶子,它在高溫或者嚴寒氣候下碎了,碎片可能依然要幾百年後才能降解,但是不能用了。對不對?
在東北地區或者北美地區的同學可能更有這方面的時候經驗。有一次我網購了一個按摩梳,打開包裹,發現碎成渣了。我那時居住的地方室外溫度零下30度。同樣的梳子,我後來又買了一個,在新加坡,柔軟得可以卷起來。
再聯想下,8年雪災,貴州為什麽大面積長時間斷電?因為電纜都斷了。凍雨在電纜上結成冰,墜斷了電纜。
失去了電力、汽油作為能源和動力,搶修才變得非常艱難。如果這樣的極端天氣持續個幾十上百年呢?
再說陶瓷作為絕緣材料的事。
如果是要統一標準,有精確度,大規模生產,那確實需要電控,但是如果放松標準呢?如果不在乎有的粗有的細呢?能不能燒出陶管呢?
古羅馬人做到了。他們曾用陶管運水,還做過公共廁所、浴室的下水道。不過後來運水的管道改成了鉛管,有些學者認為這是羅馬衰落的原因之一。
寫這些,是為了讓大家對本文的世界設定有更深的了解。
還有之前有人問,人類怎麽會被一場災難弄得只剩千分之一人口?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搜搜“多峇巨災說”。這個是有地質證據的,現在也從基因學角度證明了,這場大災難,只有非洲的一部分人幸存下來。
這一千多個人就是現在所有人類的祖先了。想想看吧,那時候全地球的人都填不滿一個電影院,或者一個大商場。
大災難,都有連環後果,不是說海平面上升了,只淹了臨海的地區,就完事了。
實在難以想象的話,可以看看《the day after tomorrow》(後天)這部災難片。
最後祝大家吃好睡好,安安樂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一路上兩人笑語嫣嫣, 再沒一點離愁別緒,還有小麥這個逗人的小家夥在一邊助興, 就算是何田有點做賊心虛,但是團隊氣氛還是活躍歡樂。
到了碼頭岸邊,再次排隊拿牌子, 登記, 因為他們這次沒有貂皮要賣,被那個小官鄙視地揮手發到一邊,上岸後, 更沒人搭理,只跟著來買東西的人流就行了。
易弦默默觀察,並沒發現巡邏的士兵比之前更緊張,反而因為快要離開了, 現出些懶散的勁兒。
他猜著,有刁民打暈士兵、偷走馬達的事兒,是商人和管事的人私下解決了。
要知道, 商隊來這裏是為了求財,如果管事的因此加強戒備, 甚至搞個搜查,加強盤問, 很可能,山民們受了驚,買了必要的鹽鐵等物就趕快走了, 誰還會買酒買娛樂服務呀?
商隊負責賠償,管事兒的趁機發一註小財,大家皆大歡喜。
本來何田還有些不安,易弦把這道理跟她一講,她徹底放下心了,喜氣洋洋地開始逛街了。
不管是什麽年代,女性的購物欲都是蓬勃旺盛的。說她們是推動經濟發展科學進步的最大助力毫不為過。
女人的錢也很好賺。
何田很快發現了幾家專賣女性商品的店鋪,從成衣到布匹,從洗發用品到美容脂粉,再到什麽彩色玻璃珠子做的耳墜項鏈,緞子做的發帶,琳瑯滿目。還有賣可重覆使用的超強吸水衛生巾的。
這種衛生巾在易弦看來像一個小小的馬鞍,兩側釘著按扣,中間是可拆卸的一條長方形棉布。
他想了想才明白這東西怎麽用的,頓時臉紅耳赤,轉過頭假裝看墻上掛的那些項鏈飾物。
何田對這個發明十分感興趣,仔細問了店主這東西怎麽用,又接過一件樣品摸了摸,布料是十分柔軟的棉布。
店主是個三十幾歲的女人,看到聚來的年輕姑娘小媳婦多了,就拿一個玻璃杯展示,“大家看,這種布條的吸水力有多強!”
那條長方形布片浸入杯中,很快把小半杯水吸走了。
“量多的日子每兩小時一換,量小的日子可以堅持五個小時!”店主又用填著棉花絮和草木灰的普通“衛生巾”進行對比,“傳統材料吸水力差,還會倒流,黏黏糊糊,多難受啊!要換一次也麻煩。冬天的時候尤其難受!再看我們的新產品,只要更換這塊棉片就行了!清洗也容易!”
“一件配有三個棉片,買上兩件,就夠了!”
“現在的城市姑娘們也是用這個!”
店主口燦蓮花,哄得大姑娘小媳婦們紛紛解囊。
何田拉拉易弦,“你……需不需要?”
易弦只想掩面逃出去,搖搖頭,“我在隔壁店等你。”
何田去年冬天來月事的時候問過易弦需不需要,奶奶早就絕經了,家裏只有她用這些衛生用品,總不能讓易弦用她用過的,她可以再做些新的。
當時易弦也是這種反應。
不過那時候冰天雪地,沒法往門外跑,易弦只是垂著頭,搖搖頭,小聲說,“我……我還沒有呢。”
何田聽了,楞了楞,趕緊安慰,“沒事,沒事!我看書上說,有人二十幾歲了才初潮。還有人一輩子也沒有,其實是有的,只不過量很少,還有人叫‘隱經’……別急……啊,沒有才好呢,少了好多麻煩。”
她急急忙忙說了一串,看到易弦的腦袋已經快耷拉到胸口了,趕快住嘴。
何田剛見易弦時驚為天人,生怕這個嬌滴滴的美人不好伺候,後來改觀了,漸漸還覺得,這孩子其實有些自卑。大概是因為雖然長得好,個子也高,可是胸脯平平,連初潮都沒來,像個沒發育的小女孩。
何田想了想,買了四件。要是易弦哪天初潮了,這多買的一套,剛好當禮物!
這些零碎小東西買完之後,何田去買鹽糖米面。
易弦建議,“不如多買些。”
“為什麽?”鹽和糖到無所謂,容易儲存,極少變質,但是米面放久了可是會壞的。
易弦說,“誰知道明年還是不是同一個城主?就算是,明年城主要用兵打仗呢?會不會提稅?鹽和糖這些放不壞,幹脆多買點囤起來。”
何田想想,很有道理。於是,易弦用他那份錢,買了大量的鹽。
集市上還有賣酒曲的,酵母的,各種醬料的,易弦見了,全都買了不少,一會兒就把他的背簍塞得滿滿的。
還有賣各種成藥的,他也像不要錢似的買了一大堆,看得何田直心疼。
出了官方市場,到了河灘上山民們自己的交易市場,那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更多了。
很多人把自己家獨特的出產拿來賣,或者交換。
易弦看到有一家賣的是亞麻布,質量在他看來也算上乘,不禁有些驚訝,忙拉著何田到人家的攤子邊圍觀。
走近了之後,發現這家人賣的還有苧麻布,布色潔白,經緯細密結實,觸手清涼。
圍觀的人已經不少了,賣布的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男人,布匹全放在竹籃子裏,擱在一個橫放的推車上,他有些木訥地笑道,“這布很適合做夏衣,看看吧。”
每匹布都只有不到四十厘米的布幅,大多數是未經染色的牙白色,乳白色,帶點黃暈,有幾匹染成了天青色,和嫩綠色,還有的是紫紅色深藍色和醬色。
何田問了價錢,看看打開的布匹,估摸著這樣一匹布可以做一件長袖裙子,或是一件無袖背心和一條長褲,要是易弦的話,恐怕得要一匹半的布才能做一套夏衣。
一匹布,相當於一只大鼠黑貂的價錢。
價錢其實比官方市場裏賣的薄棉布還貴不少,所以就有人跟他們講價錢,“那些棉布還有印花,顏色圖案比你的多多了,又薄又透氣,又不會掉色,你們的憑什麽這麽貴?”
站在攤子前的漢子有點口拙,只是賠笑,“我們的布也是很好的。”但怎麽個好法,和棉布比有什麽優點,他可就說不上來了。
攤子後面坐著一個年輕姑娘,一看就是這漢子的妹妹,她嘴可比哥哥巧,“大嬸,要是給小閨女新媳婦買,那當然去買人家的花布,可您要是自己穿,不是我吹,麻布可比棉布耐穿得多,還更涼快透氣。不信你試試?我這有棉布的布頭,你拽拽,再拽拽我這麻布,是不是?這要是在家幹活,要耐用,要涼快,還是麻布好。花色是少了些,可是也足夠了呀,您買匹藍的,給家裏爺們男孩穿,買個紫紅的給自個兒,家裏有老人的,或者不愛深顏色的,天青草綠也挺好看。或者您要是手藝好,幾種顏色拼在一起——”她指指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反毛兔皮長馬甲,“不也挺好看。”
她的馬甲上是天青、紫紅、深藍三色麻布拼接成的方塊圖案,確實很好看。
她哥哥身上穿的罩衫,一面也用了拼布,把天青、深藍和醬色的布剪成了長方條,錯色拼接,另一面是深藍色,也很好看。
易弦就是遠遠看見這對兄妹身上的衣服和旁人大不一樣,才被吸引住的。
嫌貨才是買貨人。
這群講價的大媽大嬸當然是識貨的,被姑娘這麽一說,更心動了,再摸摸她和她哥哥身上做好的成衣,算算價錢,就慷慨解囊。
那姑娘的哥哥嘴笨,但是算賬倒很快,全是心算,又準又快。
有人用現錢買的,也有人用貂皮換的。
買好了布,那姑娘還送給買布的人一袋亞麻種子,“很好種的,四個月之後就能收,我家住在這附近村子裏,你問‘織麻的三三家’就知道了。拿收好的麻來買布,我給你打折扣!我們也收麻的,價錢是……得是幹麻,這樣才能過稱。”
當下就有好多人追問怎麽種麻,怎麽去她家,價錢是怎麽樣的。
還有人問她家要不要收小徒弟的。還有人問能不能買了布代做成衣的,就做成三三和她哥哥穿的樣式。
何田小聲對易弦說,“這姑娘真聰明呀,她哄著人們種了麻,再來買她的布,還說是打折扣呢。他們家肯定是沒人開那麽多地,也沒法照顧。”
易弦只覺得何田趴在自己耳朵邊絮絮低語,耳朵都軟了,管她說的什麽都連連點頭。
等排在前面的人散開了,何田又捏捏他的手示意,他才發現,那叫三三的姑娘跛足。
從前已經絕跡的很多疾病,因為缺乏疫苗又再次出現。小兒麻痹癥就是其中之一。
不僅是在偏遠的森林中,即使在城市裏,買不起疫苗的貧民幼兒也有得這個病的。
跛腳的獵人行動不便,只能靠陷阱捕獵,那收獲就少得多。
要在山裏討生活,劈柴打水,破冰捕魚,正常人還都要費力,何況殘疾人。
不過這個織麻的三三挺聰明,她把耕種的活兒派了出去,這才是最費體力的。亞麻喜歡濕潤的環境,得澆很多水,收獲之後還得晾曬、脫粒、打捆……哪個步驟都是體力活。
但是織布機何田是玩過的,紡線、織布,跛不跛腳,影響不大。那個,講究的是技術。
三三這是把技術活留給自己,體力活外包了。她另辟蹊徑,給自己找了條致富之路。
終於排到何田和易弦,何田問了易弦的喜好,買了三匹天青色的,和三匹原色的,還買了兩匹白色苧麻,又跟三三交流了一會兒。
交流的結果是,三三多給何田兩包亞麻種子,還摸摸小麥的狗頭,松給它一根同色的小方巾,綁在它脖子上。
這次可真是滿載而歸。
小船下水時船舷離水面只有二三十厘米。
返回的這一路更是和之前那次的心情天差地別,兩人一邊劃船一邊說笑,就差唱起歌了。
快到家時,何田指揮,把船劃進了岔口。
這是條支流,小河只有六七米寬,兩三米深,何田跳上岸,易弦把船上的竹篙插在岸邊泥土中,拴好船,也跳上岸,小麥一看這兩人都跑了,叫了幾聲沒人要抱它,只好趴在船舷上,鼓鼓勁,小後腿蹲下又坐起來,反覆幾次,急得嗷嗷嗷叫了幾聲猛地一跳,跳到了岸上,朝著沒良心的主人追過去。
等它追上了,何田蹲下摸摸它的小腦袋,再給它一塊好吃的——煮熟的鴨肝。
何田砍了些樹枝,全都砍成一米多長,捆成直徑三十厘米的一捆,和易弦一人拖上一捆,扔進河中靠近岸邊,水流平緩的地方,再把一根樹枝一頭削尖,插在河底,繩子捆在上面,就大功告成了。
這捆樹枝沈在河底,幾天後撈上來,就會有很多河蝦、泥鰍、小魚、螃蟹在此安家,放在船上一抖,就是豐富收獲。
從河岸邊再往裏走,很快是一片沼澤地,大大小小的池塘相連,草地上到處都是用羽毛和草葉做的窩。池塘水面上浮著數不清的野鴨,間雜著各種水鳥。
何田扔給易弦一個草編的網兜,兩人毫不客氣地挨個鳥窩撿蛋。
小麥本來看到滿地的蛋,高興得要發狂,緊接著看到主人的眼神,趕緊收斂,矜持地跟在何田身邊。
回到家,何田煮上泡了一天的小米粥,打碎六個蛋,讓易弦攪成蛋液。
她洗了三個大個的土豆,削皮,切成兩三毫米的厚片,又切了一個洋蔥,把一塊熏兔肉切成薄片。
做好這些準備,小米粥也煮了半個小時了。
何田把小米粥移開,放上平底鍋,先用鵝油把洋蔥絲炒得金黃,平平地鋪上一層土豆片,再鋪上一層熏肉片,如此反覆,最後是一層土豆片,這時,在蛋液裏加上一點鹽,倒進鍋裏,輕輕搖晃。
沒一會兒,蛋、肉、土豆的香氣就滿室飄逸,引得小麥直吞口水。
這個蛋餅煎好之後,何田把一只大陶盤倒扣在平底鍋上,一手抓著鍋柄一手按著盤子,一翻,蛋餅就掉進了盤中。
吃的時候像切蛋糕那樣用刀切成一牙一牙的,從側面看,金色的蛋,土豆,粉紅色的肉,層層相錯,仿佛大理石花紋。
吃起來,最中心的土豆軟糯,底部的焦香,熏肉鹹香有韌性,蛋香甜虛蓬,口感和滋味都很豐富,再配上小米粥,這頓晚餐就吃得十分滿足。
這時,窗外的太陽開始落山了,橘黃色的金光把林中的葉子樹枝都染上一層金色的虛影,窗臺下,陶杯裏的紅薯塊不少開始長出小小的綠芽。
室內歡聲笑語,偶爾間雜著小狗的叫聲,室外,田地中的各種作物靜靜地在生長,努力吸收春日最寶貴的陽光。
作者有話要說: 再次道歉了,請大家重新看35章,那章漏掉了,現在已經補上了。
今天也祝大家愉快。
另外看到有同學說“塑料幾百年都不會腐壞”“燒這種高精尖陶瓷,沒有電爐控制是不行的”,我回覆了留言,好像沒回上。唉。在這裏解釋一下,文的設定是,發生了大災難,進入了全球性的嚴寒——之後的一百年。
“塑料幾百年不會腐壞”——不確切。很多塑料確實幾百年才會decay,或者說,降解,但是,高溫、嚴寒都會減短塑料制品壽命,比如一個塑料瓶子,它在高溫或者嚴寒氣候下碎了,碎片可能依然要幾百年後才能降解,但是不能用了。對不對?
在東北地區或者北美地區的同學可能更有這方面的時候經驗。有一次我網購了一個按摩梳,打開包裹,發現碎成渣了。我那時居住的地方室外溫度零下30度。同樣的梳子,我後來又買了一個,在新加坡,柔軟得可以卷起來。
再聯想下,8年雪災,貴州為什麽大面積長時間斷電?因為電纜都斷了。凍雨在電纜上結成冰,墜斷了電纜。
失去了電力、汽油作為能源和動力,搶修才變得非常艱難。如果這樣的極端天氣持續個幾十上百年呢?
再說陶瓷作為絕緣材料的事。
如果是要統一標準,有精確度,大規模生產,那確實需要電控,但是如果放松標準呢?如果不在乎有的粗有的細呢?能不能燒出陶管呢?
古羅馬人做到了。他們曾用陶管運水,還做過公共廁所、浴室的下水道。不過後來運水的管道改成了鉛管,有些學者認為這是羅馬衰落的原因之一。
寫這些,是為了讓大家對本文的世界設定有更深的了解。
還有之前有人問,人類怎麽會被一場災難弄得只剩千分之一人口?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搜搜“多峇巨災說”。這個是有地質證據的,現在也從基因學角度證明了,這場大災難,只有非洲的一部分人幸存下來。
這一千多個人就是現在所有人類的祖先了。想想看吧,那時候全地球的人都填不滿一個電影院,或者一個大商場。
大災難,都有連環後果,不是說海平面上升了,只淹了臨海的地區,就完事了。
實在難以想象的話,可以看看《the day after tomorrow》(後天)這部災難片。
最後祝大家吃好睡好,安安樂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