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白色的人
關燈
小
中
大
第259章 白色的人
走在回村的小路上, 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麽的明凈清亮。
石板路的縫隙抽出綠草,毛絨絨的,瑩瑩鋪滿了一片, 看上去石板倒是成了隱沒其中的東西。
天邊有和煦的暖陽,照耀這燦爛的人間。
樹林茂密, 舉目看去,欣欣然的綠意。
偶爾有幾聲似是山歌, 又像是呼朋引伴的招呼, 似是山林中人群歌互答, 餘音裊裊,忽近忽遠, 若斷若續,不知情之所以移, 而神之何以曠。
這幾天蘇茶大致弄清楚了村子的環境。
這裏就像是那種沒有進入現代化的農村, 一切都是很原始的模樣, 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為一頓飽飯奔命,倒也算活得全為了自己。
唯心化使得草木瘋長,阻隔了各個村子的往來,不過這對於村子來說似乎也不算什麽, 因為古代的村子受限於交通, 交流也是這般少。
這裏貌似擁有田園詩意般的生活,但也有泥濘之下的土地的痛苦。
由於唯心化的影響,開墾土地總是要困難一些的, 就連已有的土地, 雜草也總是要長得比作物快, 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打理。
然而,村子裏又缺乏工業化的機械,導致他們一切都只能憑借著原始的人力完成勞作。
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恐怕也只是勉強糊口。
芭拉家就是一個證明。
她家是比其他家要困難一點的,因為她們家少了一個主要勞動力,缺少了父親的存在,家庭的重擔就壓在了母親肩上,她也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土地上,才能刨出足夠她們母女倆生活的糧食。
不過,即便在蘇茶看來他們的日子是困苦的,但他們依舊很樂觀。
在走回村子的路上,她看到數位耄耋老人扛著鋤頭,抑或是提著裝滿草的木框,優哉游哉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們的年紀或許沒有她想象那麽大,但繁重的農活壓低了他們的脊梁,枯瘦了他們的軀體。
這些老人比他們的子輩先一步“下班”。
他們就慢慢走著,時不時和熟人揚起笑臉,打上招呼,說幾句話。
每當他們笑時,臉上的皺紋便像菊花一樣綻放,溝壑深得像是畫上去的迷彩。
他們也會和芭拉打招呼,在蘇茶看來,或許是在逗她,因為芭拉總是鼓著臉不回應他們,他們也就自顧自的哈哈大笑。
他們當然會向她投去好奇的目光,村裏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很熟悉,所以來了一個外人就顯得明顯。
也許是她同是亞洲人的輪廓與眼眸,他們展現出親和的善意。
他們也朝他笑,頷首點頭,仿佛多年未見的老友。
她其實很好奇,為什麽在這裏的人會生活得這麽樂觀,這麽快樂。
但細一想,她又覺得自己的問題實在是著相了。
精神上的滿足和物質並不完全關聯,為什麽他們就不能快樂呢?
也許對他們來說,許多精神上和哲學上的迷思根本不存在,他們只要把握住力所能及的一切,那麽就會化作穩穩的幸福。
吃得飽是幸福,幹完今天的活是幸福,那麽,四周山青水綠的環境,晴天卻又不是很曬的天氣,就更是幸福了。
想明白這些,她更加理解農村的覆雜性。
這片千百年來人們固守的土地,這個一萬年前楊帆的農業制度,在土地上以人的血結出文明的果實,好讓下一代人繼續被孕育,繼續被消耗。
說起來,她之前就錯估了這個環境的覆雜性。
她完全沒想到一分鐘前還在等候食物的孩子們,會在同伴率先拿到食物後就大打出手。
或許對他們來說,農村的法則裏包含了弱肉強食與和諧共存的二重性,也包含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喝”與“先吃到肚子裏的才算肉”的樸素真理。
正因如此,他們才會因為後分到魚而大打出手。
在他們的理解中,一切都是要爭取的,如果不爭取,不說出自己也很餓,那麽父母就會把吃的給兄弟姐妹,而後面的魚其實是“大餅”,是虛無的,是暫時沒有的,是不一定分給自己的,只有率先分給自己,才叫公平。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率先分給誰就又成了一個問題。
解決方案就是弱肉強食,拳頭大的可以先分到,個子小的小孩當然不服氣,但因為打不過大的,也只能同意這樣的規則。
所以在蘇茶作出分配之後,他們當即就發生了哄搶。
這能說明他們的血脈當中流動著某種劣根性嗎?其實只是環境制約下產生的規則。
他們實在是窮怕了,餓怕了,因此一點東西也會引發爭鬥。
這種貌似獸性的規則,其實是在保證他們人性的基本。
蘇茶和芭拉在路上緩慢的走。
她今天做了許多事情,已經非常疲倦了,這使得她本來就不快的步伐更慢了。
在她們身前或是身後,不斷有農忙後的村民路過。
不知後面去哪兒玩的小孩也瘋玩回來,呼嘯著跑進家裏的院子,然後向父母或是爺奶講起今天的故事。
於是,一個接一個村民走到門外,向她投向好奇的目光的同時,也善意柔和的和她打招呼。
她的行為贏得了這些小孩家長們的好感,又或許是這個地方本就民風淳樸,所有的一切都很和善。
蘇茶和芭拉回到了家,然後芭拉就開始做飯。
蘇茶本來已經很累了,但她不願意吃白飯,又覺得自己身體好點了,於是也去幫忙。
芭拉家的廚房有一口大鍋,直徑大概有一米五,底下是用泥封住的正方形大竈,大鍋就架在竈上。
她有點奇怪,不明白這麽大的鍋使用起來不會不方便嗎?
很明顯芭拉她們也是這麽想的,所以旁邊有個小土爐,上面放著一口小鋁鍋。
芭拉就用這口小鋁鍋做飯,她往裏加入大米和玉米,然後用水粗略洗了兩遍,篩出裏面的蟲,再在大水缸裏舀了滿滿幾瓢水,直到把鋁鍋裝滿,才跺在竈上,生起火煮起飯來。
如果是平時,這些就算一頓了。
然而,今天有了幾條難得的“大魚”,小管家婆就決定要吃頓好的!
她用鍋刷把鍋刷了刷,然後升起了火。
她怕蘇茶在廚房裏不小心磕到碰到,於是把她趕到了竈臺前,讓她添柴加火。
蘇茶坐在竈臺前,有些尷尬。
自己好像什麽忙都幫不上,只能看看火了。
竈臺很大,留的火門卻很小,還有一個可以合上的鐵片。
下方,左邊是一個陶罐,裝著炭和木糠,右邊是一把火鉗和堆起來的柴火。
芭拉站在小凳子上,熟練的用飯帚沾上一點油,然後塗在鍋底。
飯帚是用玉米穗或是什麽作物的莖稈做成的,頭部還蒙了一層布,用布沾了油再塗在鍋底,最大程度的避免浪費。
這頓飯估計只用了幾滴油。
她跑到水缸前舀起一瓢水,然後左手拿著水瓢,右手拿著魚。
把魚沿著鍋邊刺啦一下滑下去,過了兩秒就迅速用鍋鏟翻了個面,再過兩秒,把水倒了進去。
刺啦和水的咕嚕聲響了起來。
蘇茶這才知道為什麽要用這樣的大鍋了,封閉的土竈,溫度極高,燒起飯來很快。
如果是個大家庭的話,這樣的土竈能夠保證迅速出餐,不耽擱時間。
看著悶頭加柴的大姐姐,芭拉欲言又止。
大姐姐好像不太聰明的樣子,做飯不需要一直加柴的啊!做一道小菜不需要這麽大的火啊!
芭拉把自家種的青菜,混著野菜一齊折斷,放進了鍋裏,蓋上了木板鍋蓋。
大部分野菜的味道說不上好,又苦又澀,混著煮就會變得能勉強能下咽了。
在蘇茶的一直添柴努力下,這頓飯很快就熟了。
芭拉連忙撒下一小撮粗鹽粒,然後把魚湯呈出來,再煮久點,她怕水被煮幹,鍋被燒穿!
飯桌上,疲憊的芭拉媽媽聞到滿屋的香味,精神稍微震了震。
芭拉端來了大米和玉米做成的稀飯,這照例是她們的主食,然後就坐在了位置上。
“給她送去了嗎?”她問。
“送去了。”芭拉回道。
蘇茶不習慣和她們一起吃飯,做完飯就回到了她的小屋子裏。
她點了點頭,開始吃起飯來。
她撥開野菜,“怎麽有魚?”
芭拉就把今天的事講給了她聽,繪聲繪色的講起了捕魚之旅。
“她還會捉魚。”她驚嘆道,嘴裏卻是一刻不拖地吃著東西。
芭拉在河邊吃過一些魚了,所以也不是很餓,她興高采烈的描繪著蘇茶的種種神態和動作,像是一個小迷妹一樣。
突然,她問道:
“阿娘,他們說她是外鄉人,這是真的嗎?”
“誰說的?”芭拉媽媽喝著湯,倒也不驚訝。
芭拉想了想,“他們都這麽說。”
“她不是‘白色的人’,是和我們一樣的‘黃色的人’,我們數千年前是同一個祖先。”
芭拉聽到肯定的答案,有些高興,但同時又有些疑惑。
“阿娘,‘白色的人’到底是什麽?我們為什麽都要怕他們?”
芭拉媽媽放下碗,神情凝重的說:“他們是擁有白皮膚和藍眼睛的惡魔,他們毀滅了我們的家園,如果以後你看見了他們,一定要馬上拋開。如果你要死了,也要把口水狠狠吐在他們的臉上!”
芭拉第一次聽到母親說出這樣的話來,她覺得自己好像能夠莊嚴的承受這些了,她長大了。
於是她懵懵懂懂的點了點頭,把母親說的話記在心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走在回村的小路上, 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麽的明凈清亮。
石板路的縫隙抽出綠草,毛絨絨的,瑩瑩鋪滿了一片, 看上去石板倒是成了隱沒其中的東西。
天邊有和煦的暖陽,照耀這燦爛的人間。
樹林茂密, 舉目看去,欣欣然的綠意。
偶爾有幾聲似是山歌, 又像是呼朋引伴的招呼, 似是山林中人群歌互答, 餘音裊裊,忽近忽遠, 若斷若續,不知情之所以移, 而神之何以曠。
這幾天蘇茶大致弄清楚了村子的環境。
這裏就像是那種沒有進入現代化的農村, 一切都是很原始的模樣, 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為一頓飽飯奔命,倒也算活得全為了自己。
唯心化使得草木瘋長,阻隔了各個村子的往來,不過這對於村子來說似乎也不算什麽, 因為古代的村子受限於交通, 交流也是這般少。
這裏貌似擁有田園詩意般的生活,但也有泥濘之下的土地的痛苦。
由於唯心化的影響,開墾土地總是要困難一些的, 就連已有的土地, 雜草也總是要長得比作物快, 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打理。
然而,村子裏又缺乏工業化的機械,導致他們一切都只能憑借著原始的人力完成勞作。
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恐怕也只是勉強糊口。
芭拉家就是一個證明。
她家是比其他家要困難一點的,因為她們家少了一個主要勞動力,缺少了父親的存在,家庭的重擔就壓在了母親肩上,她也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土地上,才能刨出足夠她們母女倆生活的糧食。
不過,即便在蘇茶看來他們的日子是困苦的,但他們依舊很樂觀。
在走回村子的路上,她看到數位耄耋老人扛著鋤頭,抑或是提著裝滿草的木框,優哉游哉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們的年紀或許沒有她想象那麽大,但繁重的農活壓低了他們的脊梁,枯瘦了他們的軀體。
這些老人比他們的子輩先一步“下班”。
他們就慢慢走著,時不時和熟人揚起笑臉,打上招呼,說幾句話。
每當他們笑時,臉上的皺紋便像菊花一樣綻放,溝壑深得像是畫上去的迷彩。
他們也會和芭拉打招呼,在蘇茶看來,或許是在逗她,因為芭拉總是鼓著臉不回應他們,他們也就自顧自的哈哈大笑。
他們當然會向她投去好奇的目光,村裏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很熟悉,所以來了一個外人就顯得明顯。
也許是她同是亞洲人的輪廓與眼眸,他們展現出親和的善意。
他們也朝他笑,頷首點頭,仿佛多年未見的老友。
她其實很好奇,為什麽在這裏的人會生活得這麽樂觀,這麽快樂。
但細一想,她又覺得自己的問題實在是著相了。
精神上的滿足和物質並不完全關聯,為什麽他們就不能快樂呢?
也許對他們來說,許多精神上和哲學上的迷思根本不存在,他們只要把握住力所能及的一切,那麽就會化作穩穩的幸福。
吃得飽是幸福,幹完今天的活是幸福,那麽,四周山青水綠的環境,晴天卻又不是很曬的天氣,就更是幸福了。
想明白這些,她更加理解農村的覆雜性。
這片千百年來人們固守的土地,這個一萬年前楊帆的農業制度,在土地上以人的血結出文明的果實,好讓下一代人繼續被孕育,繼續被消耗。
說起來,她之前就錯估了這個環境的覆雜性。
她完全沒想到一分鐘前還在等候食物的孩子們,會在同伴率先拿到食物後就大打出手。
或許對他們來說,農村的法則裏包含了弱肉強食與和諧共存的二重性,也包含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喝”與“先吃到肚子裏的才算肉”的樸素真理。
正因如此,他們才會因為後分到魚而大打出手。
在他們的理解中,一切都是要爭取的,如果不爭取,不說出自己也很餓,那麽父母就會把吃的給兄弟姐妹,而後面的魚其實是“大餅”,是虛無的,是暫時沒有的,是不一定分給自己的,只有率先分給自己,才叫公平。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率先分給誰就又成了一個問題。
解決方案就是弱肉強食,拳頭大的可以先分到,個子小的小孩當然不服氣,但因為打不過大的,也只能同意這樣的規則。
所以在蘇茶作出分配之後,他們當即就發生了哄搶。
這能說明他們的血脈當中流動著某種劣根性嗎?其實只是環境制約下產生的規則。
他們實在是窮怕了,餓怕了,因此一點東西也會引發爭鬥。
這種貌似獸性的規則,其實是在保證他們人性的基本。
蘇茶和芭拉在路上緩慢的走。
她今天做了許多事情,已經非常疲倦了,這使得她本來就不快的步伐更慢了。
在她們身前或是身後,不斷有農忙後的村民路過。
不知後面去哪兒玩的小孩也瘋玩回來,呼嘯著跑進家裏的院子,然後向父母或是爺奶講起今天的故事。
於是,一個接一個村民走到門外,向她投向好奇的目光的同時,也善意柔和的和她打招呼。
她的行為贏得了這些小孩家長們的好感,又或許是這個地方本就民風淳樸,所有的一切都很和善。
蘇茶和芭拉回到了家,然後芭拉就開始做飯。
蘇茶本來已經很累了,但她不願意吃白飯,又覺得自己身體好點了,於是也去幫忙。
芭拉家的廚房有一口大鍋,直徑大概有一米五,底下是用泥封住的正方形大竈,大鍋就架在竈上。
她有點奇怪,不明白這麽大的鍋使用起來不會不方便嗎?
很明顯芭拉她們也是這麽想的,所以旁邊有個小土爐,上面放著一口小鋁鍋。
芭拉就用這口小鋁鍋做飯,她往裏加入大米和玉米,然後用水粗略洗了兩遍,篩出裏面的蟲,再在大水缸裏舀了滿滿幾瓢水,直到把鋁鍋裝滿,才跺在竈上,生起火煮起飯來。
如果是平時,這些就算一頓了。
然而,今天有了幾條難得的“大魚”,小管家婆就決定要吃頓好的!
她用鍋刷把鍋刷了刷,然後升起了火。
她怕蘇茶在廚房裏不小心磕到碰到,於是把她趕到了竈臺前,讓她添柴加火。
蘇茶坐在竈臺前,有些尷尬。
自己好像什麽忙都幫不上,只能看看火了。
竈臺很大,留的火門卻很小,還有一個可以合上的鐵片。
下方,左邊是一個陶罐,裝著炭和木糠,右邊是一把火鉗和堆起來的柴火。
芭拉站在小凳子上,熟練的用飯帚沾上一點油,然後塗在鍋底。
飯帚是用玉米穗或是什麽作物的莖稈做成的,頭部還蒙了一層布,用布沾了油再塗在鍋底,最大程度的避免浪費。
這頓飯估計只用了幾滴油。
她跑到水缸前舀起一瓢水,然後左手拿著水瓢,右手拿著魚。
把魚沿著鍋邊刺啦一下滑下去,過了兩秒就迅速用鍋鏟翻了個面,再過兩秒,把水倒了進去。
刺啦和水的咕嚕聲響了起來。
蘇茶這才知道為什麽要用這樣的大鍋了,封閉的土竈,溫度極高,燒起飯來很快。
如果是個大家庭的話,這樣的土竈能夠保證迅速出餐,不耽擱時間。
看著悶頭加柴的大姐姐,芭拉欲言又止。
大姐姐好像不太聰明的樣子,做飯不需要一直加柴的啊!做一道小菜不需要這麽大的火啊!
芭拉把自家種的青菜,混著野菜一齊折斷,放進了鍋裏,蓋上了木板鍋蓋。
大部分野菜的味道說不上好,又苦又澀,混著煮就會變得能勉強能下咽了。
在蘇茶的一直添柴努力下,這頓飯很快就熟了。
芭拉連忙撒下一小撮粗鹽粒,然後把魚湯呈出來,再煮久點,她怕水被煮幹,鍋被燒穿!
飯桌上,疲憊的芭拉媽媽聞到滿屋的香味,精神稍微震了震。
芭拉端來了大米和玉米做成的稀飯,這照例是她們的主食,然後就坐在了位置上。
“給她送去了嗎?”她問。
“送去了。”芭拉回道。
蘇茶不習慣和她們一起吃飯,做完飯就回到了她的小屋子裏。
她點了點頭,開始吃起飯來。
她撥開野菜,“怎麽有魚?”
芭拉就把今天的事講給了她聽,繪聲繪色的講起了捕魚之旅。
“她還會捉魚。”她驚嘆道,嘴裏卻是一刻不拖地吃著東西。
芭拉在河邊吃過一些魚了,所以也不是很餓,她興高采烈的描繪著蘇茶的種種神態和動作,像是一個小迷妹一樣。
突然,她問道:
“阿娘,他們說她是外鄉人,這是真的嗎?”
“誰說的?”芭拉媽媽喝著湯,倒也不驚訝。
芭拉想了想,“他們都這麽說。”
“她不是‘白色的人’,是和我們一樣的‘黃色的人’,我們數千年前是同一個祖先。”
芭拉聽到肯定的答案,有些高興,但同時又有些疑惑。
“阿娘,‘白色的人’到底是什麽?我們為什麽都要怕他們?”
芭拉媽媽放下碗,神情凝重的說:“他們是擁有白皮膚和藍眼睛的惡魔,他們毀滅了我們的家園,如果以後你看見了他們,一定要馬上拋開。如果你要死了,也要把口水狠狠吐在他們的臉上!”
芭拉第一次聽到母親說出這樣的話來,她覺得自己好像能夠莊嚴的承受這些了,她長大了。
於是她懵懵懂懂的點了點頭,把母親說的話記在心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