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誰守都一樣
關燈
小
中
大
第388章 誰守都一樣
大帳內,房毓睡得很沈。
不說秦鸞,林繁前回也見過母親病發用藥後的狀況,但對其他人來說,這還是頭一回。
平陽長公主站在一旁,靜靜看著會兒,轉身退了出去。
林芷陪著她,安慰道:“能好好睡一覺,好歹不痛苦。”
“我懂,我都懂。”長公主攥緊了拳頭。
人生在世,無數起伏,想要一路前行,斷不可能事事隨心所欲。
好與壞,都是事務的兩個方面。
只撿好的,不接受壞的,這樣的“好事”,天下哪裏都沒有。
即便她趙瑰貴為長公主,也做不到。
要不然,當年皇兄命喪泰山,她早就提著劍沖進皇城去砍了顏氏與趙隸了。
可她不能那麽做。
她只要把一嘴裏的血都咽下去,全部忍下來。
倘若她肆意妄為,逞一時意氣,那就要面對大周陷入亂象中的困境,當時的大周,皇太子殞命,西涼、南蜀虎視眈眈,再死一個趙隸,後繼無人,折騰不起。
所以她忍了,她不暢快,但她等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
對房毓來說,也是一樣的。
瘋病拖累了她,同時,也保護了她。
她忘了那些痛苦,她的時間停止了。
而當他們想要房毓的時間重新走動起來,今日這種狀況,還得有很多次。
也許,也會面臨到必須狠下心不給她餵藥,硬熬的局面……
“嫂嫂吃的這些苦頭,”長公主吸了吸鼻尖,“我要讓趙隸母子還回來!”
林芷道:“很快,焦頭爛額的就是他們了。”
大帳內,林繁握著母親的手,平覆了下情緒。
他很想一直陪在母親身邊,可他眼下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阿鸞,”林繁看向秦鸞,笑了笑,讓自己顯得輕松些,“母親就勞煩你陪著。”
秦鸞笑著點了點頭。
林繁起身,出了帳子,與長公主和林芷交談兩句,又往永寧侯大帳去。
秦胤背著手站在輿圖前,見林繁來了,喚了聲“殿下”。
林繁微怔,覆又笑道:“您這麽叫我,我還挺不習慣。”
“老夫也不習慣,”秦胤實話實說,“不打緊,反正也叫不了多久殿下。”
等把林繁送上金鑾殿,稱呼又要改一改,永寧侯也不管什麽順口不順口。
正說著,秦治從外頭進來,道:“檄文發出去了。”
永寧侯頷首。
這是一篇新的檄文,由林繁親筆所寫。
他講述了自己的身世,在渾然不知情中,他對林宣敬重、佩服,以身為林家的子弟為榮,可近幾年,他漸漸感受到了皇上給予的壓力。
他迫切想要建功立業,想要維護亡父榮光,卻也在這過程中,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
他是先太子趙臨的遺孤。
若皇上並未猜忌他,他本想以“林繁”的身份為大周拼搏一生,只是,束縛越來越緊,皇上身邊先有鄧國師,後又有祁陽顏氏這樣挖大周墻角的,皇上更是把一頂“反賊”的帽子扣在他們頭上。
不得已,永寧侯啟出先帝遺詔,昭告天下。
更何況,林繁找到了生母。
生母已染病。
樹欲靜而風不止,他堅決不願走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那日。
為此,他必須積極進取走下去。
為了先帝,為了亡父,為了病母,為了大周。
林繁的筆力,雖然比不了黃太師、謝羽那樣的佼佼,但也十分出色了。
他真正缺的是“文名”。
若沒有之前的事,林繁寫這麽一篇文章,很難立刻達到口口相傳的結果。
而謝羽的那篇檄文,無疑是給林繁開了道,黃太師的文章,做了續篇。
就像話本子,大夥兒都看了第一冊 、第二冊,這第三冊,雖換了個主筆,可畢竟劇情上相關聯著,好不好看,可不得立刻看看再評斷?
等文章傳遍大周之時,想來他們也抵達了京城腳下。
至於赴京的路線,林繁的視線落在輿圖上。
先前,他與永寧侯已經有了幾次討論。
商城向北,算不上一馬平川,但也沒有什麽天塹關口。
沿途的州府,與商城的狀況一樣,因著位於大周腹地,平日遠離戰事紛爭,並無多少府兵。
等他們收到皇上“出兵阻攔”的旨意,再清點完兵力,林繁與永寧侯率領的大軍恐怕都已經過境了。
肯追出自己的地盤,堅持與大軍硬碰硬的,可能一人都沒有。
真正會對他們進攻京師造成阻礙的,反而是京城的守備力量。
“暫時還不確定誰守城,”永寧侯道,“安北侯與馮仲積極,趙隸也未必信他們。”
林繁也是這個想法。
趙隸多疑,對安北侯與馮將軍心存戒備,亦不叫人意外。
林繁道:“誰守都一樣。”
永寧侯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這話說的,很是自大狂妄、很不把守軍放在眼裏,但永寧侯知道,林繁沒有看不起哪位將軍的意思。
林繁所說的“都一樣”,指的是對方面臨的狀況。
遺詔一出,京師此時人心浮動。
守城的將軍不止要面對兵臨城下,還有面對趙隸的猜忌,黃太師這樣已經“投”了的重臣也不會閑著,勢必會弄些動靜出來,堅決效忠趙隸的人亦是顧了這頭、失了那頭,觀望的官員看著如此動靜,只會愈發謹慎,千步廊裏亂糟糟的,最後受到影響的就是守軍與守將。
安北侯也好,馮將軍也罷,又或者是其他人,誰都躲不過那些“糟心事”。
永寧侯摸著胡子,笑道點了點頭:“誰守都一樣。”
說完,他吩咐秦治道:“告訴眾將士,明日天明拔寨啟程。使人往商城帶個話,孔知府若是個機靈的,別來湊熱鬧。”
秦治領命去了。
商城那兒,孔聞生看著手中檄文。
好家夥,真就讓人想連呼三聲“好家夥”。
於同知猜對了,又沒全猜對。
修繕吳王廟就是為了起兵立誓,吳王有沒有兒子,也是永寧侯他們上下嘴皮子一碰,說什麽就是什麽。
可他們楞是沒猜到,那個兒子是定國公本人。
永寧侯更是把先帝遺詔都搬出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大帳內,房毓睡得很沈。
不說秦鸞,林繁前回也見過母親病發用藥後的狀況,但對其他人來說,這還是頭一回。
平陽長公主站在一旁,靜靜看著會兒,轉身退了出去。
林芷陪著她,安慰道:“能好好睡一覺,好歹不痛苦。”
“我懂,我都懂。”長公主攥緊了拳頭。
人生在世,無數起伏,想要一路前行,斷不可能事事隨心所欲。
好與壞,都是事務的兩個方面。
只撿好的,不接受壞的,這樣的“好事”,天下哪裏都沒有。
即便她趙瑰貴為長公主,也做不到。
要不然,當年皇兄命喪泰山,她早就提著劍沖進皇城去砍了顏氏與趙隸了。
可她不能那麽做。
她只要把一嘴裏的血都咽下去,全部忍下來。
倘若她肆意妄為,逞一時意氣,那就要面對大周陷入亂象中的困境,當時的大周,皇太子殞命,西涼、南蜀虎視眈眈,再死一個趙隸,後繼無人,折騰不起。
所以她忍了,她不暢快,但她等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
對房毓來說,也是一樣的。
瘋病拖累了她,同時,也保護了她。
她忘了那些痛苦,她的時間停止了。
而當他們想要房毓的時間重新走動起來,今日這種狀況,還得有很多次。
也許,也會面臨到必須狠下心不給她餵藥,硬熬的局面……
“嫂嫂吃的這些苦頭,”長公主吸了吸鼻尖,“我要讓趙隸母子還回來!”
林芷道:“很快,焦頭爛額的就是他們了。”
大帳內,林繁握著母親的手,平覆了下情緒。
他很想一直陪在母親身邊,可他眼下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阿鸞,”林繁看向秦鸞,笑了笑,讓自己顯得輕松些,“母親就勞煩你陪著。”
秦鸞笑著點了點頭。
林繁起身,出了帳子,與長公主和林芷交談兩句,又往永寧侯大帳去。
秦胤背著手站在輿圖前,見林繁來了,喚了聲“殿下”。
林繁微怔,覆又笑道:“您這麽叫我,我還挺不習慣。”
“老夫也不習慣,”秦胤實話實說,“不打緊,反正也叫不了多久殿下。”
等把林繁送上金鑾殿,稱呼又要改一改,永寧侯也不管什麽順口不順口。
正說著,秦治從外頭進來,道:“檄文發出去了。”
永寧侯頷首。
這是一篇新的檄文,由林繁親筆所寫。
他講述了自己的身世,在渾然不知情中,他對林宣敬重、佩服,以身為林家的子弟為榮,可近幾年,他漸漸感受到了皇上給予的壓力。
他迫切想要建功立業,想要維護亡父榮光,卻也在這過程中,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
他是先太子趙臨的遺孤。
若皇上並未猜忌他,他本想以“林繁”的身份為大周拼搏一生,只是,束縛越來越緊,皇上身邊先有鄧國師,後又有祁陽顏氏這樣挖大周墻角的,皇上更是把一頂“反賊”的帽子扣在他們頭上。
不得已,永寧侯啟出先帝遺詔,昭告天下。
更何況,林繁找到了生母。
生母已染病。
樹欲靜而風不止,他堅決不願走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那日。
為此,他必須積極進取走下去。
為了先帝,為了亡父,為了病母,為了大周。
林繁的筆力,雖然比不了黃太師、謝羽那樣的佼佼,但也十分出色了。
他真正缺的是“文名”。
若沒有之前的事,林繁寫這麽一篇文章,很難立刻達到口口相傳的結果。
而謝羽的那篇檄文,無疑是給林繁開了道,黃太師的文章,做了續篇。
就像話本子,大夥兒都看了第一冊 、第二冊,這第三冊,雖換了個主筆,可畢竟劇情上相關聯著,好不好看,可不得立刻看看再評斷?
等文章傳遍大周之時,想來他們也抵達了京城腳下。
至於赴京的路線,林繁的視線落在輿圖上。
先前,他與永寧侯已經有了幾次討論。
商城向北,算不上一馬平川,但也沒有什麽天塹關口。
沿途的州府,與商城的狀況一樣,因著位於大周腹地,平日遠離戰事紛爭,並無多少府兵。
等他們收到皇上“出兵阻攔”的旨意,再清點完兵力,林繁與永寧侯率領的大軍恐怕都已經過境了。
肯追出自己的地盤,堅持與大軍硬碰硬的,可能一人都沒有。
真正會對他們進攻京師造成阻礙的,反而是京城的守備力量。
“暫時還不確定誰守城,”永寧侯道,“安北侯與馮仲積極,趙隸也未必信他們。”
林繁也是這個想法。
趙隸多疑,對安北侯與馮將軍心存戒備,亦不叫人意外。
林繁道:“誰守都一樣。”
永寧侯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這話說的,很是自大狂妄、很不把守軍放在眼裏,但永寧侯知道,林繁沒有看不起哪位將軍的意思。
林繁所說的“都一樣”,指的是對方面臨的狀況。
遺詔一出,京師此時人心浮動。
守城的將軍不止要面對兵臨城下,還有面對趙隸的猜忌,黃太師這樣已經“投”了的重臣也不會閑著,勢必會弄些動靜出來,堅決效忠趙隸的人亦是顧了這頭、失了那頭,觀望的官員看著如此動靜,只會愈發謹慎,千步廊裏亂糟糟的,最後受到影響的就是守軍與守將。
安北侯也好,馮將軍也罷,又或者是其他人,誰都躲不過那些“糟心事”。
永寧侯摸著胡子,笑道點了點頭:“誰守都一樣。”
說完,他吩咐秦治道:“告訴眾將士,明日天明拔寨啟程。使人往商城帶個話,孔知府若是個機靈的,別來湊熱鬧。”
秦治領命去了。
商城那兒,孔聞生看著手中檄文。
好家夥,真就讓人想連呼三聲“好家夥”。
於同知猜對了,又沒全猜對。
修繕吳王廟就是為了起兵立誓,吳王有沒有兒子,也是永寧侯他們上下嘴皮子一碰,說什麽就是什麽。
可他們楞是沒猜到,那個兒子是定國公本人。
永寧侯更是把先帝遺詔都搬出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