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1章談家鄉

關燈
第61章 談家鄉

程秋華樂呵呵的品嘗完東北菜, 就等著簡書枚的酸菜魚了,可惜這個時候他不能給方博洋打電話得瑟了。因為方博洋回老家過年去了。

方家其實也遠,但今年這家夥坐飛機回去的, 就是為了節省路上的時間。每年過年, 方博洋都會回老家的。他是家裏的老小, 讀書讀的最好,卻最終只是出來打工了, 他不回去父母心情就不好,以為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苦和多大的罪。

他家雖然也遠, 但不管是飛機還是火車下來後,轉乘回家的客車非常方便, 而且也不算遠,他們就住在城區。如此,他就算辛苦點,也會過年回家,以慰父母念兒之心。

簡書枚的家鄉雖然相對來說還更近,但他們坐了火車到省城, 要再轉客車到縣成, 再轉車到鎮上,最後還得步行回家, 回一趟家非常不便。所以,別看距離更短,但她回家一趟折騰的卻更過。這就是住在鄉下和住在近城區的區別了。

最重要的是,簡家人也沒方家人這樣想念在外面打工的孩子。所以簡書枚三年沒回家過年, 家裏也沒有特別的表示。

簡書枚非常想要把酸菜魚做好, 等有機會在方博洋面前表現。

所以, 連續三天, 她都在實驗這道菜,到後來,張姐夫也學會了。而且張姐夫本身做廚師活的人,手也巧,片魚片的活兒比簡書枚幹的好多了,人家片的魚片,又薄又大,動作又快又好。她片的魚片兒,大小不一,薄厚不一,還折騰了老半天。

她這個樣子把大家差點兒笑死,管艷萍還說:“書枚啊,我老認為你幹什麽都特厲害,今天總算見到你這笨手笨腳的樣子了,原來也有和我一樣的時候嘛。”

張時波也忍不住笑道:“就是,在我們心裏,你就沒什麽不會的。可見,人還是有短板的。”

簡書枚斜睨了他倆一眼,說:“哼,那我也能把這道菜做出來啊。你倆行嗎?”

雖然她的刀工差了,但味道還是由她試出來的嘛。

張姐夫悶笑道:“那是,小簡還是最厲害的。”

張進波和管艷萍也說:“甘拜下風。”

其實管艷萍也會炒菜做飯,哪個農村姑娘不幹這個活兒呢.

簡書枚如果不開外掛,其實比她的廚藝也高不了多少,都還不是盡會炒些最普通的家常菜啊。

簡書枚片了三條魚,總算撐握了片魚片的技巧,雖然動作慢,也不能和張姐夫一樣,把魚片片的盡可能的多。但是她片出來的魚片,確實進步了很多,再加上這道菜的味道還是由她慢慢實驗出來的,所以人人都表示:“這道菜,你已經做的很成功了。可以叫程秋華來試菜了。”

程秋華不知道自己成了免費的試菜員,還興沖沖,樂呵呵的跑過來品嘗。

“好吃,和我曾經在四川吃過的一樣好吃。”

“那我們把這道菜推出來,你說點的人多嗎?”簡書枚問。

“肯定多啦,我們廠四川人不少吧,這附近工廠的也有,我都聽到過很多人說四川話呢。”程秋華很肯定的說。

“那就好。年後,小餐館正式推出酸菜魚,豬肉燉粉條,螞蟻上樹這三道菜,外加一個餃子當主食。”張進波笑道。

聽到餃子,程秋華又十分回味的說:“我們北方人吃餃子,講究皮薄餡大,你們呢?”

“誰還不一個樣啊,哪個人吃餃子不想吃到多點的肉餡啊。”管艷萍笑道。

不過簡書枚卻想到了北方菜,都比較大盤大碗,連餃子也會更大一些,就說:“我們包的餃子可能會比你們北方人包的小一些。其餘的應當也差不多了。”

張姐夫幹脆說:“我們現在就來包些餃子,讓小程嘗嘗是不是這個味。”

“行啊。反正店裏現成的有面粉和肉。”陳嫂子笑著去做準備了。

簡書枚老家本來習慣是吃大米,面食一般也就是當早餐吃的,甚至有很多不喜歡吃饅頭這種幹巴巴又沒有肉的東西,但包子和餃子愛吃的人還不少,其主要就是因為裏頭的肉餡。

但他們整個縣,有幾個鎮都是河南人,在五幾年全國大□□時搬遷過來的,這一群愛吃面食的人,和本身吃大米的人住在一起幾十年了,互相之間的影響也大了。而飲食習慣就首當其沖了。

河南人也有人時不時吃大米粥大米飯,甚至吃米發糕等大米制品。簡書枚他們這些本地人,也會自己做餃子,甚至包子饅頭了。

這不,一說起包餃子,居然在場的人都會。

簡書枚會別人不奇怪,張進波都會,就讓程秋華有點不解了。

“為什麽?你們省不是吃大米為主的嗎?”

張姐夫就把當地有河南人的事情說了一遍,程秋華這才明白,“原來是這樣啊。所以你們當地,兩種飲食習慣互相影響,那你們幹嘛不做些河南菜啊?”

簡書枚說:“不會啊。別看互相影響了,但是在吃的方面,我們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河南人自成一體,互相通婚,甚至寧願和他們老家的人來往 ,都不太與我們本地人通婚的。而且他們保持著原有的很多習俗,並且一直講河南話。”

張進波笑道:“就是,他們做的饅頭,我們都吃不慣,我們會的面食和他們會的也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我們過年時家家戶戶會炸麻花,做酥餅,甜的鹹的,各種花式的,但他們卻是做饅頭,做一堆的饅頭。”

“那你們包餃子肯定和我們也不一樣。”程秋華笑道。

“你馬上就可以看到啦。”管艷萍笑道。

然後,程秋華就看到這一群人是如何搟面包餃子的了。

首先工具就不全,沒有搟面杖,還是現找來的一個木棍子,其次搟餃子皮,不是切個小面團一張張搟的,而是直接搟了張大面皮,拿個小碗在面皮上扣出來的餃子皮。

“哇,你們就是這樣包餃子的啊?今天我總算長見識了。”程秋華大笑道。

“你們是怎麽做的?”管艷萍問。

然後,程秋華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堆。

原來程秋華不會做飯,居然會包餃子,並且還能指點調肉餡,倒是幫了大家很大的忙。

最後大家包出來的餃子,就變成了兩種地方的混和體。

不過,味道還是挺好的。

“下次就按小程說的法子做。”張姐夫都表示,程秋華包餃子是這一群人當中最厲害的。

程秋華得意的笑了,還說:“我天天和你們混在一起,都快要被你們同化的。我以後會不會也成為個大廚師呢。”

“被我們同化有什麽不好嗎?大廚師你就別想了。”簡書枚笑道。

程秋華卻說:“好是好,可是我現在已經不是純粹的北方人了,我愛上你們的家鄉菜,現在連吃的餃子都變的跟家鄉的有區別了。”

簡書枚好笑的說:“呵,還純粹呢。那你說我們那地方的河南人,真正的河南人會當他們是河南人嗎?”

“不會吧,他們身份證不都是你們省的了嗎?為什麽他們還自稱河南人?不過,也許人家就是一直記著自己的根在哪裏呢?你不是說他們一直保持河南老家的習俗,也說河南話嗎?”

簡書枚又問:“我問你,現在大家都出來打工,在外面談朋友結婚生子,不少人會找外省人,那你說他們生下來的孩子,是哪個省的?根又在哪裏?”

程秋華被問的楞住了,過了半晌才說:“也對。以後大家都找外省人了,甚至也不生活在自己的家鄉了,也不用談什麽純粹的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了,更不用說根在哪裏了。”

“是吧,再過十年二十年,搞不好這個地方的人大半是外省人,大家全都是說普通話的,管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是一樣的生活呢。”簡書枚笑道。

她前一世在這裏生活的時間長,可是親眼見到工廠不少同事結婚生子在本地安家的,也有男的跟女的回鄉去的,也有女的跟男的回鄉去了。

但大家真正找老鄉結婚的反而極少,多半是找了外省人。就是她的這一群同學,一起出來打工的,後面有些人之間聯系也密切,居然都沒有搞成功一對。

可見,大家的婚戀觀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裏,轉變的也極大。

程秋華聽了她的話,頗有感受的說:“恩,大家在外面打工的時間長了,家鄉漸漸就回不去了,而會把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變成自己新的家鄉了。”

他的大學同學,也一樣來自五湖四海,各個省的人都有,有的人畢業分配到了學校所在城市裏比較好的工作單位,離家也是十萬八千裏遠。有的和他一樣出來打工了,也同樣離家千萬裏。而回家鄉去工作的人,除非是家裏有很好的對口的單位,否則極少回去。

也就說是,大學畢業後,他的這一群同學,包括方博洋的一群同學也一樣。大家基本上都回不到原籍去了。而且這一輩子能回去的機率都很低了。

大家避免不了會在工作的當地結婚生子,安家落戶,過一輩子的。而從此,這個地方就是他們的家,就是他們的根了。

“所以吧,也許哪一天開始,我們就變成了這個城市的新移民呢。往後我們的子孫後代們,就變成了這個城市的原住民。說什麽根這種話,我一點兒也不覺得有什麽意義。”簡書枚又說。

反正她是希望就在南方生活了的,不想再回家鄉去了,她與家鄉的距離不只是三年,前後加起來,十五、六年啊。

一個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十五年呢。這個地方雖然有很多的不好之處,但也接納了大家,給大家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生意。

隨著時代的進步,政府各項民生政策的完善。再過十年,外地人在這裏的種種不公平,種種不方便也會越來越少,大家在這裏的生活也會越變越好了。

到時候,她希望自己也能在這裏安個自己的小家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