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初遇
關燈
小
中
大
肅親王白錦衣正是今日抵達膠州城。
城門口主道兩邊軍士林立,遠遠的隊伍迎面而來,前頭軍士個氣宇軒昂,神情肅殺,高坐白馬,金甲銀槍,莊嚴肅穆,正是肅親王的親兵護衛,中間的八匹白馬拉著一架龐大馬車滾滾而來,車後緊隨排列齊整的馬隊,蜿蜒不盡,長長的隊伍卻沒有一絲雜亂之音,唯有馬蹄在青石板上響徹街巷的清脆聲。
膠州知府路知舟領著州府上下幾百口人跪迎與廣場正中,邊上的百姓更是跪了一地。
車隊臨近城門人群開始激動,個個跪著引頸眺望,竊竊私語,開路的一隊兵甲銀槍立地,高聲警告,全程靜默。
小七出來時已是廣場最邊沿,前頭已無路可去,他只得把馬置於墻邊再垂頭跪在馬邊。
車隊從城門行至廣場足足用了半柱香的時間,到廣場中央,馬車稍頓,車轅旁側一人示意,膠州知府起身近前,得到吩咐作揖退下。馬車再次啟動,迎面朝小七而來。那馬匹來勢洶湧,個個仰首闊步,膘肥身健,堅韌有力。韁繩稍緊便微微後仰,馬尾高高揚起,仿佛下一刻就要勃發奮飛。
立在墻角的馬匹似乎為迎面的馬匹霸氣所驚,隨著它們越近越來不安,最後一聲嘶鳴撩起前蹄就要往腳下的人背部踩踏。
小七只覺身後馬匹驚鳴,黑影罩下,暗道聲不好,頭頂地一個空翻向前,回頭一看馬匹癱暈在地,低低嘶吟,馬頸大動脈處一個棋子大的洞汩汩往外流血。
小七低頭伏地,心中暗驚,能在頃刻間擲出棋子擊透馬匹動脈使其歪倒,此人內力深不可測。
幾個衛兵團團圍住,銀槍對立。
"退下。"
馬車裏穿出來的聲音威嚴冰寒,在青石板上響徹,"給他一匹馬。"
立刻就有一侍衛牽拉一匹馬送至小七身邊。
"多謝王爺。"小七低聲答謝站起身牽過馬就退回墻腳。
此刻路知舟帶著一幫衙役已經趕至前隊,連忙指揮還緊隨車隊後不肯離去的百姓散去。小七逆著人潮出了城門跨上馬飛奔上路。
肅親王的車隊再次前行,往北直奔目標北山腳下連綿的府邸。
八駕華蓋的豪華馬車裏寬敞舒適,銅制的車壁上鑲著鎏金豹頭香爐,爐口縈繞,沈香悠長。
十七歲的肅親王端坐軟塌正中,鳳目微斂,星眉入鬢,因剛剛擲馬丟了"將"棋,身前棋盤裏缺了一子而興趣索然,不由攏袖靜默,他回想剛剛馬匹受驚,少年翻身一幕,心想膠州人傑地靈,一個小小少年臨危不亂,身姿矯健,獲救受馬不卑不亢。那少年面對車隊軍列毫無懼意,更無欣喜恭迎之情,聲音平淡如水,離去時毫不留戀,似乎又有些不同尋常之處,那被他擲棋擊倒在地的馬匹馬蹄上釘著膠州特有的馬蹄尖釘,確實是本地馬匹,那少年雖反應靈敏但氣息凝滯並不似習武之人。白錦衣不再作想,在沈香芳郁中凝神養神。
肅親王府興建於膠州內城最臨近北面群山黃山腳下,始建於大燕瑞正十年。
大燕皇家子嗣一向單薄,成皇白予成是當時唯一的皇子,直到二十歲才得一弟白錦衣,但生母難產而歿,次年其父皇駕崩,白予成繼位,擬國號瑞正稱為成皇。白錦衣五歲時小小年紀生得天人之姿,成皇又暫無子嗣便將這個幼弟接進自己宮中親自教養。
七歲隨先皇禦駕親征南理國大捷,從此南理歸附大燕,歲歲納貢。
長至九歲隨先皇再征北齊,不想遭遇北齊頑強抵抗,戰事一拖再拖,最後不了了之。兩年後成皇病重,其間正是瑞正十年,便封白錦衣為肅親王,攝政監國,封地膠州,於膠州建肅親王府,後次年駕崩,膝下只有一子白閔,當年五歲。白錦衣扶其登基立國號祥已,稱閔皇。
如今已是大燕祥已十年,白錦衣年過弱冠,行過冠禮不顧皇太後和皇帝苦苦挽留決意遷往封地膠州。
膠州府邸大門正匾幾個燙金大字"肅親王府"落款予成,大燕瑞正十年正是大燕先帝親筆所提。
王府總管蘭德先生早在三月就從皇城出發到達府上料理前序事務,此刻領著所有雜役侍女一百多人跪迎於府門。
馬車左側走出一人,著金線滾邊墨袍,面若中秋之月,目若秋波,鬢若刀裁,神色溫潤,正是近身侍衛墨玉公子。他下馬搬了矮凳於馬車下上前掀開車簾,一人白衣錦服走下車來,身軀凜凜,胸脯橫闊,面若寒冰,不怒而威。
"恭迎王爺入府。"眾人伏地恭迎。只覺得眼前白衣寒氣一閃而過,王爺已經入府。
沈寂多年的府邸終於燈火通明,迎來了它等候多年的主人。
旁晚時分白錦衣沐浴完畢,著一身白底繡著錦紋的長袍端坐於大廳主座上,墨玉靜立於身後,身前下方總管蘭德先生佇立堂上匯報府內情況,不時詢問他意見,前廳侍女正在有條不紊地布置晚膳。
"總管,明日膠州知府路知舟上府議事。"
"是,屬下會安排妥當。"書房他早已布置妥當,各種文書密檔早已入櫃。
"墨玉,通知兩路駐紮的將領本王已到膠州,讓皇甫文和蔡勇八月初趕來王府。"
"遵命。"
對於膠州的百姓來說肅親王府是個僻靜和神秘所在,自進城那次後再也沒見到那輛華蓋馬車,更別說親見大燕第一美男子的風采。唯一改變的是巡城的軍士密集了,連接前城和後山府邸之間的青石路上馬車往來如梭,從知府大人到各方商旅,從高門氏族到市井小民,肅親王勤於政務的名聲響徹膠城。
半晌午的時候,墨玉通報知府路知舟到了。
進了書房,白錦衣束腰錦袍,英姿挺立,負手立於窗前,透過綠色的紗簾,院子裏的睡蓮潔白瑩潤,枝葉墨色斐然,白綠呼應間路知舟不敢開口打破這樣的美景。
"路大人恐怕要盡早進京了。"
"王爺不是說要到年底嗎?"
"戶部尚書付大人年事已高最近又突染惡疾,於三日前已經上表請辭了。"桌上正是燕京快馬加鞭送來的折子,"你盡早入手戶部提前準備好各項事宜也好,過幾日你的調令就會下來。"
"是,屬下這就回府準備進京事項。"
"等等。"
路知舟連忙退回,"王爺還有何吩咐?"
"從膠州城底下各縣中推薦幾個得力的來見我。"
"是。"路知舟知道王爺的意思,新的膠州知府將在當地下面縣級提拔。
他躬身退出門外,臨出房門時墨玉公子悄聲囑咐,推選的人中最好背景幹凈些,路知舟連聲應下,告辭離去。
七月底的膠州蟬鳴綿綿熱浪陣陣,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白錦衣端坐書房翻看燕京轉送來的文書,墨玉立於一邊等候傳送回信。
"王爺,京城可還安好。"
"尚好。中書侍郎皇甫定上疏吏部侍郎的人選,你看看選誰為上。"
墨玉接過折子,看了一會兒想想指著其中兩個名字說,"這兩人應該都可勝任。"
白錦衣點點頭,"這兩人是不錯,但以林少華為上。"說完看著墨玉,這是考校他。
墨玉細細一想說,"範文芳是瑞正五年的探花出生,在吏部也有四五年了,但此人性格耿直,其弟娶的是太後王家女。林少華雖是進士出身但曾外放地方任官多年,其獨女林敏是趙家下一代當家主母。"
"遇事多往深處想想。以後再如此你就自己去總管那裏領罰。"
墨玉唯諾,看王爺圈下林少華的名字,頓了頓還是在折子上定下讓範文芳頂了禮部侍郎的職。範文芳倒也不是攀附之人,王家也出不了什麽亂子。
墨玉拿了折子正準備出門,白錦衣又拿出一封書信讓其命信使送給膠州鄰城廬州趙家。趙家世代行商,瑞正七年先皇就定為皇商,這些年倒也兢兢業業任憑肅親王差遣。
作者有話要說:交代了燕國皇室更替,小七與白錦衣第一次相遇,白錦衣對小七有些好奇也有些好感,小七對白錦衣卻毫無興趣避之不及。
☆、廬州
小七從膠城出發也不急著趕路邊走邊歇抵達廬州時已是六月底。
廬州又稱水洲,位於大燕中部,地處魚米之鄉,多湖泊水田。
廬州城墻原為平磚砌築,後為了防洪又將墻垣改用石塊壘築,更用石條進行了加固。城內建有涵道,與城外相通,涵口之上築有月壩,與城墻等高,既利於城內積水的排出,又能在洪水季節堵阻外水倒灌入城。洪水泛濫時,只要關上城門,滴水不入。此城土木工程構建巧妙,小七早已聽聞。
一條南北大河穿城而過,河上一座熱鬧的虹型大橋,橋上人頭攢動,行人如織,橋上兩側擺著許多小攤,有賣各類雜貨也有賣小點乾果的,算命的,賣茶水的…大橋中間的步道上是熙來攘往的人群,有坐轎的,有步行的,也有挑擔的,還有馬車與運貨的… 站在橋上憑欄而站,穿城而過的河裏往來船只,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小七挨過七月初一的毒發休養了一日便在城裏閑走。面對如此的熱鬧非凡,繁華富庶,他又漫無目的,走在人潮湧動中不禁有些恍惚,便專挑了那僻靜的小巷走。不想走了大半個時辰在一個斷墻隔斷後犬吠聲大起隱約間雜著隱孩童哭聲。
小七環顧四周,舉臂放出一支袖箭釘入墻邊一株大樹枝幹,一縮鋼絲就上了樹叉,往墻後一看,原來是幾匹流竄的惡狗圍著一個七八歲穿著打扮華美的紅衣女童,那女童手中正捂著一根肥得流油的雞腿,另一只手高高舉起一石塊,面對虎視眈眈的惡狗,女童撅著油嘟嘟的小嘴哭得淚眼蒙蒙卻始終護著那根雞腿。小七看了一會正準備離去,卻不料那女童突然側頭仰望墻外,正對上小七疏離的雙眸。小七頓身一顫,這孩童的眼睛,水霧朦朧,點墨雙眸,小七呆若木雞。
這是和似水一樣的雙眸。
在惡狗正作勢群起攻之時,小七擲出兩枚鐵珠,不偏不倚正中最近兩個狗頭,頓時連著另外在後觀望的狗逃竄而去。
"哥哥,好厲害啊。"
小人兒仰著笑臉破涕一笑。
小七立於樹上問,"你叫什麽名字。"
"無雙,哥哥,我叫趙無雙。"
"你的隨從呢?"
"不見了,他們都不見了,奶娘也不見了",奶聲奶氣,說完淚眼蒙蒙盯著小七。
小七默然,從樹上下到墻頭,收袖箭縮於臂,跳下墻頭,"知道回家的路嗎?"
女童搖搖頭。
"你家大門口可有石獅子?"
"沒有,不過倒是有一對怪模怪樣的矮石墩子。"
小七看著無雙頭上紮雙咎發髻的金絲帶,在日光下金光閃閃便問。
"那矮石墩是不是長著龍頭?"
"是呢!"
"那怪獸是不是還踩在一個大銅錢上?"
"是呢!"
小七想這女童趙無雙應是廬州大商之家,家門口立著的石墩應該是貔蝤,神話傳說中龍之九子,龍頭虎屁,腳踩銅錢,有進無出,正是商人招財聚寶的吉利物。
"走,我送你回家。"
女童乖巧地跟上,嘴裏不停地念著"哥哥""哥哥",小七頭也不回只略略放慢腳步,女童伸出油光的小手牢牢捏著小七的袖角。
小七在心中默憶廬州城中自己已經走過了的路線和方位,便往最東北角走去。城中只有那裏他還沒有走過。
沿著河岸徑直往東,趙無雙小嘴就沒有停過,先是啃完手裏的雞腿,再是對著小七一個勁兒地問東問西。小七緘默,無雙卻並不在意,從奶娘說到祖母,從大她整整十五歲的哥哥說到剛進門半年的嫂嫂。走了大半個時辰終於在東北角看到一座大紅鐵門的宅院,院門口正是臥著兩座石尊貔蝤。
"這是你家嗎?"
"是呢!"
"那你快回去。"
"哥哥,你跟我一起去我家吧。"
"快去。"
女童眼巴巴看著小七,不肯上前叩門,他抿嘴不語轉身回走,轉眼隱沒於巷間,趙無雙這才走向那大紅鐵門。
第二日小七依舊天蒙蒙亮就醒了又無處可去只得躺在床上睜著眼睛等到天大亮,收拾洗漱完畢想想從包袱裏拿了件幹凈的粗布灰衣換上,替換下的黑衣仔細一看,果然下擺處掙裂了道大口子。又重新整理一番走出客棧,拐出小巷在一家路邊的小吃攤上坐下,剛要了碗稀飯就看到十幾個家丁模樣的人一個個輪著進各家鋪面打探著什麽。
"小二,你家店裏可有一位著黑衣的十幾歲的俊俏少年?"
"趙三,看你說的這話,我們家南來北往的客這麽多,這樣的少年一天還不接待幾十人的啊,你們這是要找什麽人啊?"
"哎,我家小姐昨日在虹橋走失還好被個好心小哥送回,可我家小姐年紀小也說不出個什麽面貌來,你也知道我家小姐那是老夫人和老爺的心頭肉,我們也只得上門家家打探看能不能找到。"
小七背著身幾口喝完稀飯放下兩個銅板就走。
到了午時廬州富商趙家出動全府家丁全城尋找一位十一二歲著黑衣的俊俏少年這件事巷道皆知。
小七自從回到客棧就閉門未出,晚飯叫了小二送到房裏,又讓小二代為買些幹糧,次日牽馬出廬州東門奔燕京而去。
趙家在廬州人脈甚廣,連尋幾日就是找不到人,最後府衙的衙役都幫著尋人,但苦於趙無雙年幼也說不出那小哥的容貌特征,只一個勁兒要哥哥,府上老太君和其父趙如為哄她高興,令其兄趙芒領著人又忙活了一個月最後不了了之。
又過了些時日,趙府收到膠州來信,見是肅親王親筆信忙拆開仔細看過三遍後親手燒成灰,再想想八年前在燕京和王爺的那次秘密談話,暗暗打算著。
趙府老太君內室,老太君摟著睡得香甜的趙無雙在塌上,塌邊坐著兒子趙如和孫子趙芒。
"王爺要你什麽時候去?"
"下月中旬就走,不能在家陪母親過中秋節了,孩兒慚愧。"
想想如今已是八月初,在家再安排些事務就要趕著出發了。
"家裏不是還有敏兒和無雙陪我過節的,你不用擔心兒啊,既是王爺吩咐你只管盡心辦事,我這小孫女無雙兒我自會照料,孫媳婦敏兒也是個能幹的。你們父子盡管放心辦好王爺交代的事。先皇在世時就對你父親大恩,如今王爺更是器重你,你可要有擔當,我們趙家要知恩圖報。"
老太君年少入趙家伴隨趙如過過最窮困艱辛的日子,如今老太爺早已故去,兒子趙如當家多年又將趙家發展到今天,她早已不操心,但趙如是孝子,每次大事必然告知,每次出門更是親自請辭囑咐。。
"兒子曉得,母親放心,我父子必不會教王爺失望。"
"恩,那就好,芒兒趁此機會也可跟著你父親歷練歷練。"
"是,祖母放心。"
"芒兒,你下午派人去通知底下所有負責米糧的掌櫃明日進府。"
"是"。
"這幾天你就留在家中好好和你媳婦說說話,我們這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也難為她了。"
"父親不用操心,她是個明理的人。"趙芒一說起他媳婦林敏就會紅臉,林敏正是剛剛上任中書侍郎林少華的獨女,從燕京嫁進趙家已有大半年。
十來天後廬州城鄉郊外稻麥金黃,又是一年豐收時,趙如領著趙芒和幾個得力下屬已經北上。幾天過後城中趙家的下屬店鋪個個夥計都開始下鄉收糧。
令莊稼人欣喜的是今年趙家給出的當年糧價高出兩成,往年陳糧也是高出兩層收購。無論是地裏剛出的一手糧食還是手中屯有糧食的糧販子都願意將糧食賣給趙家鋪子,而趙家都是全盤接收現銀現結,唯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簽定五年的售糧合約,因約好糧價每年在去年價錢上上漲一成,百姓和糧販子自是欣然簽約。
☆、百花洲(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城門口主道兩邊軍士林立,遠遠的隊伍迎面而來,前頭軍士個氣宇軒昂,神情肅殺,高坐白馬,金甲銀槍,莊嚴肅穆,正是肅親王的親兵護衛,中間的八匹白馬拉著一架龐大馬車滾滾而來,車後緊隨排列齊整的馬隊,蜿蜒不盡,長長的隊伍卻沒有一絲雜亂之音,唯有馬蹄在青石板上響徹街巷的清脆聲。
膠州知府路知舟領著州府上下幾百口人跪迎與廣場正中,邊上的百姓更是跪了一地。
車隊臨近城門人群開始激動,個個跪著引頸眺望,竊竊私語,開路的一隊兵甲銀槍立地,高聲警告,全程靜默。
小七出來時已是廣場最邊沿,前頭已無路可去,他只得把馬置於墻邊再垂頭跪在馬邊。
車隊從城門行至廣場足足用了半柱香的時間,到廣場中央,馬車稍頓,車轅旁側一人示意,膠州知府起身近前,得到吩咐作揖退下。馬車再次啟動,迎面朝小七而來。那馬匹來勢洶湧,個個仰首闊步,膘肥身健,堅韌有力。韁繩稍緊便微微後仰,馬尾高高揚起,仿佛下一刻就要勃發奮飛。
立在墻角的馬匹似乎為迎面的馬匹霸氣所驚,隨著它們越近越來不安,最後一聲嘶鳴撩起前蹄就要往腳下的人背部踩踏。
小七只覺身後馬匹驚鳴,黑影罩下,暗道聲不好,頭頂地一個空翻向前,回頭一看馬匹癱暈在地,低低嘶吟,馬頸大動脈處一個棋子大的洞汩汩往外流血。
小七低頭伏地,心中暗驚,能在頃刻間擲出棋子擊透馬匹動脈使其歪倒,此人內力深不可測。
幾個衛兵團團圍住,銀槍對立。
"退下。"
馬車裏穿出來的聲音威嚴冰寒,在青石板上響徹,"給他一匹馬。"
立刻就有一侍衛牽拉一匹馬送至小七身邊。
"多謝王爺。"小七低聲答謝站起身牽過馬就退回墻腳。
此刻路知舟帶著一幫衙役已經趕至前隊,連忙指揮還緊隨車隊後不肯離去的百姓散去。小七逆著人潮出了城門跨上馬飛奔上路。
肅親王的車隊再次前行,往北直奔目標北山腳下連綿的府邸。
八駕華蓋的豪華馬車裏寬敞舒適,銅制的車壁上鑲著鎏金豹頭香爐,爐口縈繞,沈香悠長。
十七歲的肅親王端坐軟塌正中,鳳目微斂,星眉入鬢,因剛剛擲馬丟了"將"棋,身前棋盤裏缺了一子而興趣索然,不由攏袖靜默,他回想剛剛馬匹受驚,少年翻身一幕,心想膠州人傑地靈,一個小小少年臨危不亂,身姿矯健,獲救受馬不卑不亢。那少年面對車隊軍列毫無懼意,更無欣喜恭迎之情,聲音平淡如水,離去時毫不留戀,似乎又有些不同尋常之處,那被他擲棋擊倒在地的馬匹馬蹄上釘著膠州特有的馬蹄尖釘,確實是本地馬匹,那少年雖反應靈敏但氣息凝滯並不似習武之人。白錦衣不再作想,在沈香芳郁中凝神養神。
肅親王府興建於膠州內城最臨近北面群山黃山腳下,始建於大燕瑞正十年。
大燕皇家子嗣一向單薄,成皇白予成是當時唯一的皇子,直到二十歲才得一弟白錦衣,但生母難產而歿,次年其父皇駕崩,白予成繼位,擬國號瑞正稱為成皇。白錦衣五歲時小小年紀生得天人之姿,成皇又暫無子嗣便將這個幼弟接進自己宮中親自教養。
七歲隨先皇禦駕親征南理國大捷,從此南理歸附大燕,歲歲納貢。
長至九歲隨先皇再征北齊,不想遭遇北齊頑強抵抗,戰事一拖再拖,最後不了了之。兩年後成皇病重,其間正是瑞正十年,便封白錦衣為肅親王,攝政監國,封地膠州,於膠州建肅親王府,後次年駕崩,膝下只有一子白閔,當年五歲。白錦衣扶其登基立國號祥已,稱閔皇。
如今已是大燕祥已十年,白錦衣年過弱冠,行過冠禮不顧皇太後和皇帝苦苦挽留決意遷往封地膠州。
膠州府邸大門正匾幾個燙金大字"肅親王府"落款予成,大燕瑞正十年正是大燕先帝親筆所提。
王府總管蘭德先生早在三月就從皇城出發到達府上料理前序事務,此刻領著所有雜役侍女一百多人跪迎於府門。
馬車左側走出一人,著金線滾邊墨袍,面若中秋之月,目若秋波,鬢若刀裁,神色溫潤,正是近身侍衛墨玉公子。他下馬搬了矮凳於馬車下上前掀開車簾,一人白衣錦服走下車來,身軀凜凜,胸脯橫闊,面若寒冰,不怒而威。
"恭迎王爺入府。"眾人伏地恭迎。只覺得眼前白衣寒氣一閃而過,王爺已經入府。
沈寂多年的府邸終於燈火通明,迎來了它等候多年的主人。
旁晚時分白錦衣沐浴完畢,著一身白底繡著錦紋的長袍端坐於大廳主座上,墨玉靜立於身後,身前下方總管蘭德先生佇立堂上匯報府內情況,不時詢問他意見,前廳侍女正在有條不紊地布置晚膳。
"總管,明日膠州知府路知舟上府議事。"
"是,屬下會安排妥當。"書房他早已布置妥當,各種文書密檔早已入櫃。
"墨玉,通知兩路駐紮的將領本王已到膠州,讓皇甫文和蔡勇八月初趕來王府。"
"遵命。"
對於膠州的百姓來說肅親王府是個僻靜和神秘所在,自進城那次後再也沒見到那輛華蓋馬車,更別說親見大燕第一美男子的風采。唯一改變的是巡城的軍士密集了,連接前城和後山府邸之間的青石路上馬車往來如梭,從知府大人到各方商旅,從高門氏族到市井小民,肅親王勤於政務的名聲響徹膠城。
半晌午的時候,墨玉通報知府路知舟到了。
進了書房,白錦衣束腰錦袍,英姿挺立,負手立於窗前,透過綠色的紗簾,院子裏的睡蓮潔白瑩潤,枝葉墨色斐然,白綠呼應間路知舟不敢開口打破這樣的美景。
"路大人恐怕要盡早進京了。"
"王爺不是說要到年底嗎?"
"戶部尚書付大人年事已高最近又突染惡疾,於三日前已經上表請辭了。"桌上正是燕京快馬加鞭送來的折子,"你盡早入手戶部提前準備好各項事宜也好,過幾日你的調令就會下來。"
"是,屬下這就回府準備進京事項。"
"等等。"
路知舟連忙退回,"王爺還有何吩咐?"
"從膠州城底下各縣中推薦幾個得力的來見我。"
"是。"路知舟知道王爺的意思,新的膠州知府將在當地下面縣級提拔。
他躬身退出門外,臨出房門時墨玉公子悄聲囑咐,推選的人中最好背景幹凈些,路知舟連聲應下,告辭離去。
七月底的膠州蟬鳴綿綿熱浪陣陣,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白錦衣端坐書房翻看燕京轉送來的文書,墨玉立於一邊等候傳送回信。
"王爺,京城可還安好。"
"尚好。中書侍郎皇甫定上疏吏部侍郎的人選,你看看選誰為上。"
墨玉接過折子,看了一會兒想想指著其中兩個名字說,"這兩人應該都可勝任。"
白錦衣點點頭,"這兩人是不錯,但以林少華為上。"說完看著墨玉,這是考校他。
墨玉細細一想說,"範文芳是瑞正五年的探花出生,在吏部也有四五年了,但此人性格耿直,其弟娶的是太後王家女。林少華雖是進士出身但曾外放地方任官多年,其獨女林敏是趙家下一代當家主母。"
"遇事多往深處想想。以後再如此你就自己去總管那裏領罰。"
墨玉唯諾,看王爺圈下林少華的名字,頓了頓還是在折子上定下讓範文芳頂了禮部侍郎的職。範文芳倒也不是攀附之人,王家也出不了什麽亂子。
墨玉拿了折子正準備出門,白錦衣又拿出一封書信讓其命信使送給膠州鄰城廬州趙家。趙家世代行商,瑞正七年先皇就定為皇商,這些年倒也兢兢業業任憑肅親王差遣。
作者有話要說:交代了燕國皇室更替,小七與白錦衣第一次相遇,白錦衣對小七有些好奇也有些好感,小七對白錦衣卻毫無興趣避之不及。
☆、廬州
小七從膠城出發也不急著趕路邊走邊歇抵達廬州時已是六月底。
廬州又稱水洲,位於大燕中部,地處魚米之鄉,多湖泊水田。
廬州城墻原為平磚砌築,後為了防洪又將墻垣改用石塊壘築,更用石條進行了加固。城內建有涵道,與城外相通,涵口之上築有月壩,與城墻等高,既利於城內積水的排出,又能在洪水季節堵阻外水倒灌入城。洪水泛濫時,只要關上城門,滴水不入。此城土木工程構建巧妙,小七早已聽聞。
一條南北大河穿城而過,河上一座熱鬧的虹型大橋,橋上人頭攢動,行人如織,橋上兩側擺著許多小攤,有賣各類雜貨也有賣小點乾果的,算命的,賣茶水的…大橋中間的步道上是熙來攘往的人群,有坐轎的,有步行的,也有挑擔的,還有馬車與運貨的… 站在橋上憑欄而站,穿城而過的河裏往來船只,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小七挨過七月初一的毒發休養了一日便在城裏閑走。面對如此的熱鬧非凡,繁華富庶,他又漫無目的,走在人潮湧動中不禁有些恍惚,便專挑了那僻靜的小巷走。不想走了大半個時辰在一個斷墻隔斷後犬吠聲大起隱約間雜著隱孩童哭聲。
小七環顧四周,舉臂放出一支袖箭釘入墻邊一株大樹枝幹,一縮鋼絲就上了樹叉,往墻後一看,原來是幾匹流竄的惡狗圍著一個七八歲穿著打扮華美的紅衣女童,那女童手中正捂著一根肥得流油的雞腿,另一只手高高舉起一石塊,面對虎視眈眈的惡狗,女童撅著油嘟嘟的小嘴哭得淚眼蒙蒙卻始終護著那根雞腿。小七看了一會正準備離去,卻不料那女童突然側頭仰望墻外,正對上小七疏離的雙眸。小七頓身一顫,這孩童的眼睛,水霧朦朧,點墨雙眸,小七呆若木雞。
這是和似水一樣的雙眸。
在惡狗正作勢群起攻之時,小七擲出兩枚鐵珠,不偏不倚正中最近兩個狗頭,頓時連著另外在後觀望的狗逃竄而去。
"哥哥,好厲害啊。"
小人兒仰著笑臉破涕一笑。
小七立於樹上問,"你叫什麽名字。"
"無雙,哥哥,我叫趙無雙。"
"你的隨從呢?"
"不見了,他們都不見了,奶娘也不見了",奶聲奶氣,說完淚眼蒙蒙盯著小七。
小七默然,從樹上下到墻頭,收袖箭縮於臂,跳下墻頭,"知道回家的路嗎?"
女童搖搖頭。
"你家大門口可有石獅子?"
"沒有,不過倒是有一對怪模怪樣的矮石墩子。"
小七看著無雙頭上紮雙咎發髻的金絲帶,在日光下金光閃閃便問。
"那矮石墩是不是長著龍頭?"
"是呢!"
"那怪獸是不是還踩在一個大銅錢上?"
"是呢!"
小七想這女童趙無雙應是廬州大商之家,家門口立著的石墩應該是貔蝤,神話傳說中龍之九子,龍頭虎屁,腳踩銅錢,有進無出,正是商人招財聚寶的吉利物。
"走,我送你回家。"
女童乖巧地跟上,嘴裏不停地念著"哥哥""哥哥",小七頭也不回只略略放慢腳步,女童伸出油光的小手牢牢捏著小七的袖角。
小七在心中默憶廬州城中自己已經走過了的路線和方位,便往最東北角走去。城中只有那裏他還沒有走過。
沿著河岸徑直往東,趙無雙小嘴就沒有停過,先是啃完手裏的雞腿,再是對著小七一個勁兒地問東問西。小七緘默,無雙卻並不在意,從奶娘說到祖母,從大她整整十五歲的哥哥說到剛進門半年的嫂嫂。走了大半個時辰終於在東北角看到一座大紅鐵門的宅院,院門口正是臥著兩座石尊貔蝤。
"這是你家嗎?"
"是呢!"
"那你快回去。"
"哥哥,你跟我一起去我家吧。"
"快去。"
女童眼巴巴看著小七,不肯上前叩門,他抿嘴不語轉身回走,轉眼隱沒於巷間,趙無雙這才走向那大紅鐵門。
第二日小七依舊天蒙蒙亮就醒了又無處可去只得躺在床上睜著眼睛等到天大亮,收拾洗漱完畢想想從包袱裏拿了件幹凈的粗布灰衣換上,替換下的黑衣仔細一看,果然下擺處掙裂了道大口子。又重新整理一番走出客棧,拐出小巷在一家路邊的小吃攤上坐下,剛要了碗稀飯就看到十幾個家丁模樣的人一個個輪著進各家鋪面打探著什麽。
"小二,你家店裏可有一位著黑衣的十幾歲的俊俏少年?"
"趙三,看你說的這話,我們家南來北往的客這麽多,這樣的少年一天還不接待幾十人的啊,你們這是要找什麽人啊?"
"哎,我家小姐昨日在虹橋走失還好被個好心小哥送回,可我家小姐年紀小也說不出個什麽面貌來,你也知道我家小姐那是老夫人和老爺的心頭肉,我們也只得上門家家打探看能不能找到。"
小七背著身幾口喝完稀飯放下兩個銅板就走。
到了午時廬州富商趙家出動全府家丁全城尋找一位十一二歲著黑衣的俊俏少年這件事巷道皆知。
小七自從回到客棧就閉門未出,晚飯叫了小二送到房裏,又讓小二代為買些幹糧,次日牽馬出廬州東門奔燕京而去。
趙家在廬州人脈甚廣,連尋幾日就是找不到人,最後府衙的衙役都幫著尋人,但苦於趙無雙年幼也說不出那小哥的容貌特征,只一個勁兒要哥哥,府上老太君和其父趙如為哄她高興,令其兄趙芒領著人又忙活了一個月最後不了了之。
又過了些時日,趙府收到膠州來信,見是肅親王親筆信忙拆開仔細看過三遍後親手燒成灰,再想想八年前在燕京和王爺的那次秘密談話,暗暗打算著。
趙府老太君內室,老太君摟著睡得香甜的趙無雙在塌上,塌邊坐著兒子趙如和孫子趙芒。
"王爺要你什麽時候去?"
"下月中旬就走,不能在家陪母親過中秋節了,孩兒慚愧。"
想想如今已是八月初,在家再安排些事務就要趕著出發了。
"家裏不是還有敏兒和無雙陪我過節的,你不用擔心兒啊,既是王爺吩咐你只管盡心辦事,我這小孫女無雙兒我自會照料,孫媳婦敏兒也是個能幹的。你們父子盡管放心辦好王爺交代的事。先皇在世時就對你父親大恩,如今王爺更是器重你,你可要有擔當,我們趙家要知恩圖報。"
老太君年少入趙家伴隨趙如過過最窮困艱辛的日子,如今老太爺早已故去,兒子趙如當家多年又將趙家發展到今天,她早已不操心,但趙如是孝子,每次大事必然告知,每次出門更是親自請辭囑咐。。
"兒子曉得,母親放心,我父子必不會教王爺失望。"
"恩,那就好,芒兒趁此機會也可跟著你父親歷練歷練。"
"是,祖母放心。"
"芒兒,你下午派人去通知底下所有負責米糧的掌櫃明日進府。"
"是"。
"這幾天你就留在家中好好和你媳婦說說話,我們這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也難為她了。"
"父親不用操心,她是個明理的人。"趙芒一說起他媳婦林敏就會紅臉,林敏正是剛剛上任中書侍郎林少華的獨女,從燕京嫁進趙家已有大半年。
十來天後廬州城鄉郊外稻麥金黃,又是一年豐收時,趙如領著趙芒和幾個得力下屬已經北上。幾天過後城中趙家的下屬店鋪個個夥計都開始下鄉收糧。
令莊稼人欣喜的是今年趙家給出的當年糧價高出兩成,往年陳糧也是高出兩層收購。無論是地裏剛出的一手糧食還是手中屯有糧食的糧販子都願意將糧食賣給趙家鋪子,而趙家都是全盤接收現銀現結,唯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簽定五年的售糧合約,因約好糧價每年在去年價錢上上漲一成,百姓和糧販子自是欣然簽約。
☆、百花洲(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