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北境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日一早, 嚴柏年還是有些發熱,李令俞為讓他舒服些,便讓阿符去城裏
尋一張躺椅, 鋪上獸皮,讓嚴柏年躺著能舒服些。太陽出來後,她就將將人放在院子裏, 她坐在房間裏寫信。
嚴柏年又不能動彈,問貼身的人:“李令俞呢?”
那人是都督府家仆, 叫嚴恒。
“李大人有公務要忙。”
嚴柏年就喊:“李令俞!”
隔壁院子的人都聽見了。
李令俞正在給上都城的人回信,哄他:“來了。”
嚴柏年:“你出來寫信。”
李令俞被他擾的沒辦法,就說:“我阿妹給我帶了很多吃的東西,你吃不吃?”
嚴柏年沒好氣說:“吃!”
李令俞將信裝好,交給阿符, 果真帶著零食出來,坐在他身邊, 試了試他額頭,還是有些發熱。
吃了藥, 也不見退燒,她心裏難免有些心急。
城中缺糧少藥,李令俞翻出來果幹,還有肉脯。她可惜說:“可惜我的葡萄酒不在這裏。”
嚴柏年見她提起酒, 又想起在上都城她喝酒十分豪爽, 便問:“你酒量到底如何?”
李令俞保守說:“喝醉一個你,應該不是問題。”
嚴柏年吹牛:“等我好了,我和你喝一場, 醉了任你處置。”
李令俞見他狀態不錯, 問:“今天傷口疼的厲害嗎?”
嚴柏年悠悠的說:“你這麽問我, 我不敢回答。”
李令俞起身,嚴柏年又問:“你又去哪?”
“尋個爐子,給你煮藥。”
嚴柏年又不說話了。
沒多會兒,阿符真找來了鐵皮,自己箍了一個鐵爐子,就放在院子裏,城中今日進來人不少,大概是前幾日一戰贏得漂亮,讓這裏的百姓也感到鼓舞了。
阿符說今日城中來了很多軍營裏的人。
她的茶剛煮上,裴虞就來了。
嚴柏年因著背上的傷不能睡著,便靠在躺椅上,幾個人坐在院子裏的那棵青槐樹下。
裴虞這次來,竟然也不去營中,只管住在城中,萬事不問,十分規矩。
李令俞問:“不知裴大人什麽時候回去?”
裴虞:“等上都城的旨意。”
蕭誦在裴虞的奏報中,和其他人的消息中,也了解了北境的戰事不可能速戰速決。
這次和年前的突厥人在營州突襲不同,這次是舉兵大舉南下。
太極殿議政,少了曹印,薛洋便萬事不爭先,其他人都習慣了薛曹二人頂著,如今被陛下當面問起,一時間還無人可擔責,竟然都吶吶無言。
蕭誦看得氣悶,便問:“曹卿,如何了?”
禮部的方從曄答:“昨日臣見了中書令大人,十分消沈。”
曹印確實傷懷,即便和曹燮不是一支,但總歸是曹家人殞命。
每每有曹家人出事,他心裏總是難受。
曹夫人見他半夜不睡,兩個兒子也特地從外地趕回來。也不見他多言。
便追到書房裏,問:“你為何不給太後娘娘回話?”
曹太後不能出宮吊唁幼弟,十分傷懷,特派陳留王來吊唁。
曹印連陳留王都沒見,只是讓遠歸的長子招待了陳留王,陳留王吊唁後,便回宮了,曹印連面都沒露。
“我都沒見陳留王,回什麽話。”
老妻見他搪塞,問:“太後,可有不妥?”
曹印一臉哀傷地看著妻子,關於他們這一脈,長兄死前的交代,他一個人扛著這麽多年,始終不能和人說。
長兄是何等胸懷,摯友遍布各地,這麽多年,他聽過那麽多長兄的摯友們謾罵他。他都沒覺得有什麽,因為至少有人記得曹文延。
可這些,都是因為曹太後,到如今,太後唯一的幼弟滿門男丁皆陣亡。
看太後的樣子,像是勢必推陳留王上位。
梓潼的孩子如今活著,他當然要先保梓潼的孩子。
“沒有,見了也不過是傷懷。沒什麽能說的。”
老妻見他不肯說,便試探問:“你上次說的不妥的人,可是太後?”
曹印否認:“不是,不要亂想。讓孩子們早些歇息。”
老妻說:“孩子們擔心你,這次回來,也是想把孫兒們留下。”
“讓他們帶著孩子們回去,誰都不要留在上都城。”,曹印堅決說。
老妻詫異:“這是為什麽?出什麽事了?”
曹印嘆氣:“如今亂糟糟的,我也顧不上管教孫兒。”
老妻問:“你從來不會這樣,幾個孩子讀書,都是你教出來的,你到底出什麽事了?”
曹印終於按耐不住,問她:“若是,當年,真的有人活著……”
老妻驚的站起身,看著他怔怔,回過神輕聲問:“是不是當日那個來家裏的小郎君?我就說,她生的像梓潼。”
曹印沒否認也沒回答。
老妻追過來握著他的手,問:“當真?”
曹印回握著她的手:“北境起了戰事,兩宮爭端就又冒出來了。陛下如今對東宮的心思,朝中也都覺察到了,太後雖然居在華林園裏,可到底是太後,曹貴妃就在她身邊,她豈能沒有心思?陳留王她肯定是要保的。”
如今朝中波譎雲詭,人人謹小慎微,都感受到了壓力。
曹夫人很快冷靜了,拍拍他的手,安慰:“那就讓孩子們都走吧,我陪著你就行了。”
曹印見夫人理解他,便說:“那孩子在北境,又開始查彭定西的事。”
曹夫人便說:“讓她謹慎些,兩宮都擅猜忌。”
曹印說起李令俞,也有些欣慰說:“她天賦過人,小小年紀十分聰慧。天賦比長兄都好。”
曹夫人微微笑問:“看來你很喜歡她。”
曹印欣慰說:“多年沒見這麽聰明的孩子了。”
曹印夫妻聊著李令俞,李令俞也在和嚴柏年和裴虞說起曹印。
裴虞提了句:“這次回去,你也不用再擔心和謝家的恩怨。如今謝家自顧不暇,陛下也下了定論,是謝家子弟跋扈非為在先。”
嚴柏年就問:“你和謝家又有什麽恩怨?”
裴虞看了李令俞一眼。
李令俞很坦然:“我殺了謝家人。”
嚴柏年看她一眼,問:“你說你殺了人,就是這個?”
李令俞點點頭。
“為什麽殺人?”
“欺辱我妹妹。”
“那他該殺,婦孺不可欺。”,嚴柏年一臉理所當然說。
裴虞卻說:“殺人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李令俞也不惱,只平靜說:“我殺他,是因為他該殺。我能想到的不是只為我妹妹。是因為他是個渣滓,他既然敢對我妹妹下手,那就也定然奸害過其他小娘子,所以對女眷下手才這麽有恃無恐,女婢也同樣是小娘子,在我眼裏人命沒有貴賤。”
嚴柏年這才聽明白了,問裴虞:“你們上都城對這樣的浪蕩子,就沒有處罰嗎?”
李令俞:“世家高門,高於律法。都是人情,他是皇後娘家人,誰敢處罰他?我若當時不殺他,就是害了我妹妹,此恨我咽不下去。”
裴虞也知道,只能心中嘆息。
“也不盡然,中書令曹大人在陛下面前,為你幾番辯解。”
李令俞也沒想到,她以為曹印能穩坐中書令,定然是守著規矩,才能服眾。
沒想到這老頭還挺護短的。
“我在曹大人手底下當差那麽久,總是有點香火情。”
裴虞卻說:“不止是香火情,你才情甚高,其實大多人都為你辯駁。”
嚴柏年一言不發,見李令俞不言語,便喊:“嚴恒,煮茶。”
嚴恒進來後,教育他:“郎君有傷,不能喝茶。”
李令俞見嚴恒看她,便說:“沒事,我看著他,你去休息吧。”
裴虞見他們三人默契,便說:“這一路北境風光十分壯闊,江南自有江南的婉約,這北境也有北境的壯闊。只是時候不對,若是太平年歲,定然要請嚴將軍一同賞游。”
嚴柏年也順著說:“馬上入夏了,可恨北境的蠻子們南下,若不然定帶你們一睹北境的風光。”
李令俞:“若不是北境有戰況,我怕是如今還在北臺獄中,等著被處死。”
嚴柏年聽得臉一白。
李令俞故意說:“我是連夜逃出上都城,可以說是逃命。”
裴虞試圖開導她:“聖人對你多有依仗,怎會允許他們輕易殺你。”
李令俞說:“我死裏逃生不止一次,不過是憑借運氣而已。若是哪天運氣沒了,不就是死路一條。”
嚴柏年聽明白她的意思了。
只說:“我陪你就是了,人生一世,能盡興得遇知己,就不枉此行。”
裴虞覺得嚴柏年說話太激進,萬事不能單憑生死而論。
“你做的事本就敏感,涉險是自然的。但不見得就是必死無疑。起碼曹大人和薛大人都在保你。”
李令俞心說,你不知道我是誰,你當然不懂。
曹太後殺我的消息,連蘇繹都知道了,可見曹太後和謝皇後之間已經徹底僵了。
她微微點點頭,但什麽都說。
“謝裴大人當日為我拖延柳家之事。”
她也是後來回想,那日柳家的人,動作未免太慢了些。想必是裴虞當時替她拖延了。
裴虞見她感謝,有些不是滋味。
“你我師兄弟,不必客氣這些。”
這話說得很親近。李令俞也不反駁。
嚴柏年好奇問:“你們竟然出自同門?”
李令俞警告他一眼,嚴柏年還故意說:“裴大人詩文經義十分出眾,李令俞擅丹青。你們先生當真厲害。”
裴虞也不解釋,只說:“她不光擅丹青,她的詩詞也是一絕。若不然,聖人也不會想將永康公主指給她。”
嚴柏年聽完才知道她和永康公主的婚事是這麽來的。
李令俞接過話說:“不過是宮中傳聞,當不得真。永康公主金枝玉葉,豈能配我這等罪臣。”
嚴柏年:“我倒是見過永康公主,十分青春活潑。”
李令俞聽的笑起來。已經快到他中午吃藥的時間了。奈何裴虞就是坐著不走。
正當她躊躇時,聽到阿符進來說:“有人尋裴大人,說是離石來的。”
裴虞這才起身,匆匆告辭,走了。
裴虞一走,嚴柏年就說:“他的心思很多。”
李令俞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還是溫熱的。
沒好氣說:“你的也不少。”
說著將人扶起來,進屋去了。
嚴柏年前前後後想了很久,才說:“你若是要查彭定西,將來你和那位師兄怕是……會反目成仇。”
李令俞無所謂說:“我就是不查彭定西的事,我和他也不能做朋友。他妹妹就是太子妃,我和太子外家有死仇。太子也欲殺我而後快。”
嚴柏年嘆氣:“你怎麽能活的這麽艱難?我問了呂將軍關於彭定西的事。彭定西之死確實離奇,當時在並州軍中不是秘密。跟著他回京的人,其他人仍然在並州軍中,其中兩人就跟在楊彪跟前,另一個姓裴,事發後被調回京中協助調查彭定西和太子謀反之事,之後等曹燮出任並州主將後,那人又回了北境,在並州下屬的離石任主將。你要說他和彭定西的死有沒有關系,我沒有證據,但他絕不會清白。”
李令俞:“你真能忍,怎麽又忍不住說了?”
嚴柏年:“之前,我不知道你在上都城這麽兇險。”
李令俞無奈笑:“我能活著,就很兇險。”
連她都驚訝,‘她’是經過怎樣的周轉,才被人從那場謀逆案中救出來的。
嚴柏年有些心疼,嘆息:“只恨我不是權傾朝野的人物,不能保你平安無事。”
李令俞搖頭:“不用你保我,若是日後,我有幸沒死。你要來上都城陪我。”
嚴柏年想都沒想:“好。”
李令俞見他如此乖,嘆氣:“可恨這戰事。”
嚴柏年:“這戰事,把你給我帶來了。”
若不然,我可能永遠不知道你的秘密。只能遙遙等一封書信。
李令俞拍拍他的肩膀哄說:“睡會兒吧。”
嚴柏年:“你陪我躺會兒吧,你昨晚也一夜沒睡。”
李令俞聞言,便躺在裏面,嚴柏年看著她睡得沈沈。悄悄起身出了門。
並州這次贏了之後,向北推進了將近七十裏地,直接逼近了朔州。
楊彪並不居功,將此戰的奏報寫得清清楚楚,首功給了嚴柏年。右翼軍先鋒,嚴柏年少年英姿斬對方先鋒主將,為大軍拖住對方中軍……
楊彪領著眾將推演戰事,這幾日突厥人退得很快,他擔心突厥人突襲其他地方。
便給其他幾州去了信。等說完回頭問:“城中如何了?”
軍需官報:“上都城來的貴人都在城中,右翼軍受傷的先鋒將軍也回城養傷去了。”
楊彪讚了句:“果真是少年英姿。”
他又想起李令俞,問:“那位監軍,是什麽來路?”
軍需官被問住了,一時間也答不上來。
楊彪也不為難他,只說:“過幾日等不忙了,將人請到營中來。我有事和那位說。”
軍需官連連稱是。
平城的嚴平駿接到消息,看了信就把小兒子臭罵了一頓。
嚴擇川也沒想到弟弟膽子這麽大,一面看信一面說:“他也知道博功名了,父親該封賞他了。”
嚴平駿:“他想反了不成?”
到底是舍不得小兒子這樣搏命。
嚴擇川卻說:“崧柏自小就聰慧,若不然父親也不會讓他單獨去上都城。”
嚴平駿是因為兒子受傷了,這才將人罵了頓,可罵完後心中又忍不住驕傲。
嚴擇川轉頭說:“那位李大人,小小年紀,怕是不簡單。”
“監軍只管監她的軍,北境的狀況,聖人怕是比她清楚。”,嚴平駿四平八穩說。
嚴擇川見父親並不曾提起崧柏和那位監軍。所以也就沒提弟弟和那位監軍交情頗深。
嚴柏年是收到父親的信了,信中將他痛罵了一通。他知道父兄肯定會教訓他的。
將來兄長定然會接父親衣缽,鎮守平城。但他需要功名,起碼要有自己的地盤,不拘在哪裏,才能保李令俞。
他一個人歪著脖子看信,背上的傷隱隱作痛。
李令俞醒來,見他坐在靠窗的桌前,問:“誰來信了?”
“我父親。”
李令俞難得懶惰,躺在床上也不起來,嚴柏年起身慢步過去,坐在床邊,伸手摸摸她束起來的發,問:“若你不是雲奴,你最想做什麽?”
李令俞看著他輕聲說:“不知道,肯定不會呆在上都城,大概會去江南了吧。”
畢竟她祖籍就在江南。
嚴柏年看著她的眼睛,慢慢湊上去,在她唇上親了下,很輕很輕。
她的唇就像午夜的月光,誘人卻微涼。
皎皎明月,昭昭我心。
俯身讓他用盡了力氣,感覺背上的傷都要崩開了。
李令俞問:“你不疼嗎?”
嚴柏年到底害羞,離她幾寸的上方,看著她輕聲說:“你別說話。”
李令俞見他嘴硬,伸手攬過他脖子,用力親了下,然後將人拉著趴在床上,說:“我看看你傷口。”
嚴柏年被她粗暴的親了下,沒來得及回味,就被按倒在床上,疼的直抽氣,斷斷續續說:“你……這是,故意折磨……我呢。”
他從沒見過這樣的小娘子,膽大心細,率真可愛,比男人聰明多了。
李令俞見他傷口不見好,就說:“明天開始,你還是躺著吧,哪也別去了。”
嚴柏年也不犟嘴,說:“那也行,反正等你被召回上都城,我又見不到你了。”
蕭雍確實收到北境的軍情了,聽說楊彪向北挺進了七十裏,逼近朔州了。
突厥人退在了百裏之外,心情緩和了很多。
問蘇繹:“李令俞去了多久了?”
蘇繹算了算說:“快一個半月了。”
蕭雍思量了片刻,李令俞的信來的很勤,心中並無隱瞞,對每日的戰報報的很清楚,包括城中的狀況,其他幾州的備戰……
太後壽辰馬上又要到了。
蕭雍也想起去年,派李令俞去華林園賀壽,被華林園扣下。
他楞神了半晌才回神,等蘇繹走後,便問蔡荃:“華林園,為何執意要殺李令俞?”
蘇蔡荃不敢欺瞞,說:“老奴不知。太後娘娘只是這麽吩咐的。”
蕭雍一時間脾氣上來了,恨聲:“孤身邊,就留不得人是嗎?親近一個,殺一個。”
蔡荃嚇得不敢再說。
蕭雍便說:“查清楚,她好端端的為何要殺李令俞。她兒子已經做了皇帝,她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蔡荃只敢答:“老奴領旨。”
禮部給廬陽王擇的府邸,終於掛上了牌匾。府邸落成,奴仆也就位了,就差廬陽王搬進來了。
廬陽王還在陳侯府上做客。這日天氣正好,陳潤輔正好拿著禮部送來的帖子給兩人看,陳道止便提議說:“不若今日就和殿下去看看新的府邸如何?”
蕭澈溫和說:“阿兄稱我名字就好,不必和我客氣。那就去看看吧。”
一行人穿過銅駝街到了城東,府邸占地很大,正門掛著廬陽王府的牌匾,正門進去,是一座五福的影壁,背後有一個花壇,影壁背後兩側有兩棵對稱的青槐樹,有些年歲了,如今已經成參天大樹了。
這府邸,他們都熟悉。這是廬陽王少年時,還沒去江南封地前住的地方。
荒廢輾轉了這麽些年,竟然又回到了這裏。
廬陽王一時間站在青槐樹下,輕聲說:“這樹……”
還是他親手栽的。
陳道止也覺得感慨,問了聲:“這街上還住著什麽人?”
陳潤意便說:“李令俞家就在這條街對面巷子裏。”
陳潤輔笑他,陳侯也沒說話。
倒是蕭誠問:“過來見這片並不繁華,她怎麽會住在這邊?”
陳潤輔笑說:“她父親是小吏,家中姐妹眾多。並不是世家出身。”
蕭誠果真聽得讚了句:“那她當真是不得了。”
廬陽王輕聲說:“她自有她的造化。”
陳侯也說:“是啊,說能想到她一個寒門學子,能步步高升。”
廬陽王卻說:“可見她是有真本事,天下學子那麽多,科考中第的更是人傑,但她能脫穎而出,自然有她的道理。”
蕭誠這才察覺,父親定然極喜歡那個李令俞。
雖然父親嘴上不說,也從不議論她,甚至連她的畫也不品評,但每每提起李令俞,父親定然是稱讚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尋一張躺椅, 鋪上獸皮,讓嚴柏年躺著能舒服些。太陽出來後,她就將將人放在院子裏, 她坐在房間裏寫信。
嚴柏年又不能動彈,問貼身的人:“李令俞呢?”
那人是都督府家仆, 叫嚴恒。
“李大人有公務要忙。”
嚴柏年就喊:“李令俞!”
隔壁院子的人都聽見了。
李令俞正在給上都城的人回信,哄他:“來了。”
嚴柏年:“你出來寫信。”
李令俞被他擾的沒辦法,就說:“我阿妹給我帶了很多吃的東西,你吃不吃?”
嚴柏年沒好氣說:“吃!”
李令俞將信裝好,交給阿符, 果真帶著零食出來,坐在他身邊, 試了試他額頭,還是有些發熱。
吃了藥, 也不見退燒,她心裏難免有些心急。
城中缺糧少藥,李令俞翻出來果幹,還有肉脯。她可惜說:“可惜我的葡萄酒不在這裏。”
嚴柏年見她提起酒, 又想起在上都城她喝酒十分豪爽, 便問:“你酒量到底如何?”
李令俞保守說:“喝醉一個你,應該不是問題。”
嚴柏年吹牛:“等我好了,我和你喝一場, 醉了任你處置。”
李令俞見他狀態不錯, 問:“今天傷口疼的厲害嗎?”
嚴柏年悠悠的說:“你這麽問我, 我不敢回答。”
李令俞起身,嚴柏年又問:“你又去哪?”
“尋個爐子,給你煮藥。”
嚴柏年又不說話了。
沒多會兒,阿符真找來了鐵皮,自己箍了一個鐵爐子,就放在院子裏,城中今日進來人不少,大概是前幾日一戰贏得漂亮,讓這裏的百姓也感到鼓舞了。
阿符說今日城中來了很多軍營裏的人。
她的茶剛煮上,裴虞就來了。
嚴柏年因著背上的傷不能睡著,便靠在躺椅上,幾個人坐在院子裏的那棵青槐樹下。
裴虞這次來,竟然也不去營中,只管住在城中,萬事不問,十分規矩。
李令俞問:“不知裴大人什麽時候回去?”
裴虞:“等上都城的旨意。”
蕭誦在裴虞的奏報中,和其他人的消息中,也了解了北境的戰事不可能速戰速決。
這次和年前的突厥人在營州突襲不同,這次是舉兵大舉南下。
太極殿議政,少了曹印,薛洋便萬事不爭先,其他人都習慣了薛曹二人頂著,如今被陛下當面問起,一時間還無人可擔責,竟然都吶吶無言。
蕭誦看得氣悶,便問:“曹卿,如何了?”
禮部的方從曄答:“昨日臣見了中書令大人,十分消沈。”
曹印確實傷懷,即便和曹燮不是一支,但總歸是曹家人殞命。
每每有曹家人出事,他心裏總是難受。
曹夫人見他半夜不睡,兩個兒子也特地從外地趕回來。也不見他多言。
便追到書房裏,問:“你為何不給太後娘娘回話?”
曹太後不能出宮吊唁幼弟,十分傷懷,特派陳留王來吊唁。
曹印連陳留王都沒見,只是讓遠歸的長子招待了陳留王,陳留王吊唁後,便回宮了,曹印連面都沒露。
“我都沒見陳留王,回什麽話。”
老妻見他搪塞,問:“太後,可有不妥?”
曹印一臉哀傷地看著妻子,關於他們這一脈,長兄死前的交代,他一個人扛著這麽多年,始終不能和人說。
長兄是何等胸懷,摯友遍布各地,這麽多年,他聽過那麽多長兄的摯友們謾罵他。他都沒覺得有什麽,因為至少有人記得曹文延。
可這些,都是因為曹太後,到如今,太後唯一的幼弟滿門男丁皆陣亡。
看太後的樣子,像是勢必推陳留王上位。
梓潼的孩子如今活著,他當然要先保梓潼的孩子。
“沒有,見了也不過是傷懷。沒什麽能說的。”
老妻見他不肯說,便試探問:“你上次說的不妥的人,可是太後?”
曹印否認:“不是,不要亂想。讓孩子們早些歇息。”
老妻說:“孩子們擔心你,這次回來,也是想把孫兒們留下。”
“讓他們帶著孩子們回去,誰都不要留在上都城。”,曹印堅決說。
老妻詫異:“這是為什麽?出什麽事了?”
曹印嘆氣:“如今亂糟糟的,我也顧不上管教孫兒。”
老妻問:“你從來不會這樣,幾個孩子讀書,都是你教出來的,你到底出什麽事了?”
曹印終於按耐不住,問她:“若是,當年,真的有人活著……”
老妻驚的站起身,看著他怔怔,回過神輕聲問:“是不是當日那個來家裏的小郎君?我就說,她生的像梓潼。”
曹印沒否認也沒回答。
老妻追過來握著他的手,問:“當真?”
曹印回握著她的手:“北境起了戰事,兩宮爭端就又冒出來了。陛下如今對東宮的心思,朝中也都覺察到了,太後雖然居在華林園裏,可到底是太後,曹貴妃就在她身邊,她豈能沒有心思?陳留王她肯定是要保的。”
如今朝中波譎雲詭,人人謹小慎微,都感受到了壓力。
曹夫人很快冷靜了,拍拍他的手,安慰:“那就讓孩子們都走吧,我陪著你就行了。”
曹印見夫人理解他,便說:“那孩子在北境,又開始查彭定西的事。”
曹夫人便說:“讓她謹慎些,兩宮都擅猜忌。”
曹印說起李令俞,也有些欣慰說:“她天賦過人,小小年紀十分聰慧。天賦比長兄都好。”
曹夫人微微笑問:“看來你很喜歡她。”
曹印欣慰說:“多年沒見這麽聰明的孩子了。”
曹印夫妻聊著李令俞,李令俞也在和嚴柏年和裴虞說起曹印。
裴虞提了句:“這次回去,你也不用再擔心和謝家的恩怨。如今謝家自顧不暇,陛下也下了定論,是謝家子弟跋扈非為在先。”
嚴柏年就問:“你和謝家又有什麽恩怨?”
裴虞看了李令俞一眼。
李令俞很坦然:“我殺了謝家人。”
嚴柏年看她一眼,問:“你說你殺了人,就是這個?”
李令俞點點頭。
“為什麽殺人?”
“欺辱我妹妹。”
“那他該殺,婦孺不可欺。”,嚴柏年一臉理所當然說。
裴虞卻說:“殺人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李令俞也不惱,只平靜說:“我殺他,是因為他該殺。我能想到的不是只為我妹妹。是因為他是個渣滓,他既然敢對我妹妹下手,那就也定然奸害過其他小娘子,所以對女眷下手才這麽有恃無恐,女婢也同樣是小娘子,在我眼裏人命沒有貴賤。”
嚴柏年這才聽明白了,問裴虞:“你們上都城對這樣的浪蕩子,就沒有處罰嗎?”
李令俞:“世家高門,高於律法。都是人情,他是皇後娘家人,誰敢處罰他?我若當時不殺他,就是害了我妹妹,此恨我咽不下去。”
裴虞也知道,只能心中嘆息。
“也不盡然,中書令曹大人在陛下面前,為你幾番辯解。”
李令俞也沒想到,她以為曹印能穩坐中書令,定然是守著規矩,才能服眾。
沒想到這老頭還挺護短的。
“我在曹大人手底下當差那麽久,總是有點香火情。”
裴虞卻說:“不止是香火情,你才情甚高,其實大多人都為你辯駁。”
嚴柏年一言不發,見李令俞不言語,便喊:“嚴恒,煮茶。”
嚴恒進來後,教育他:“郎君有傷,不能喝茶。”
李令俞見嚴恒看她,便說:“沒事,我看著他,你去休息吧。”
裴虞見他們三人默契,便說:“這一路北境風光十分壯闊,江南自有江南的婉約,這北境也有北境的壯闊。只是時候不對,若是太平年歲,定然要請嚴將軍一同賞游。”
嚴柏年也順著說:“馬上入夏了,可恨北境的蠻子們南下,若不然定帶你們一睹北境的風光。”
李令俞:“若不是北境有戰況,我怕是如今還在北臺獄中,等著被處死。”
嚴柏年聽得臉一白。
李令俞故意說:“我是連夜逃出上都城,可以說是逃命。”
裴虞試圖開導她:“聖人對你多有依仗,怎會允許他們輕易殺你。”
李令俞說:“我死裏逃生不止一次,不過是憑借運氣而已。若是哪天運氣沒了,不就是死路一條。”
嚴柏年聽明白她的意思了。
只說:“我陪你就是了,人生一世,能盡興得遇知己,就不枉此行。”
裴虞覺得嚴柏年說話太激進,萬事不能單憑生死而論。
“你做的事本就敏感,涉險是自然的。但不見得就是必死無疑。起碼曹大人和薛大人都在保你。”
李令俞心說,你不知道我是誰,你當然不懂。
曹太後殺我的消息,連蘇繹都知道了,可見曹太後和謝皇後之間已經徹底僵了。
她微微點點頭,但什麽都說。
“謝裴大人當日為我拖延柳家之事。”
她也是後來回想,那日柳家的人,動作未免太慢了些。想必是裴虞當時替她拖延了。
裴虞見她感謝,有些不是滋味。
“你我師兄弟,不必客氣這些。”
這話說得很親近。李令俞也不反駁。
嚴柏年好奇問:“你們竟然出自同門?”
李令俞警告他一眼,嚴柏年還故意說:“裴大人詩文經義十分出眾,李令俞擅丹青。你們先生當真厲害。”
裴虞也不解釋,只說:“她不光擅丹青,她的詩詞也是一絕。若不然,聖人也不會想將永康公主指給她。”
嚴柏年聽完才知道她和永康公主的婚事是這麽來的。
李令俞接過話說:“不過是宮中傳聞,當不得真。永康公主金枝玉葉,豈能配我這等罪臣。”
嚴柏年:“我倒是見過永康公主,十分青春活潑。”
李令俞聽的笑起來。已經快到他中午吃藥的時間了。奈何裴虞就是坐著不走。
正當她躊躇時,聽到阿符進來說:“有人尋裴大人,說是離石來的。”
裴虞這才起身,匆匆告辭,走了。
裴虞一走,嚴柏年就說:“他的心思很多。”
李令俞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還是溫熱的。
沒好氣說:“你的也不少。”
說著將人扶起來,進屋去了。
嚴柏年前前後後想了很久,才說:“你若是要查彭定西,將來你和那位師兄怕是……會反目成仇。”
李令俞無所謂說:“我就是不查彭定西的事,我和他也不能做朋友。他妹妹就是太子妃,我和太子外家有死仇。太子也欲殺我而後快。”
嚴柏年嘆氣:“你怎麽能活的這麽艱難?我問了呂將軍關於彭定西的事。彭定西之死確實離奇,當時在並州軍中不是秘密。跟著他回京的人,其他人仍然在並州軍中,其中兩人就跟在楊彪跟前,另一個姓裴,事發後被調回京中協助調查彭定西和太子謀反之事,之後等曹燮出任並州主將後,那人又回了北境,在並州下屬的離石任主將。你要說他和彭定西的死有沒有關系,我沒有證據,但他絕不會清白。”
李令俞:“你真能忍,怎麽又忍不住說了?”
嚴柏年:“之前,我不知道你在上都城這麽兇險。”
李令俞無奈笑:“我能活著,就很兇險。”
連她都驚訝,‘她’是經過怎樣的周轉,才被人從那場謀逆案中救出來的。
嚴柏年有些心疼,嘆息:“只恨我不是權傾朝野的人物,不能保你平安無事。”
李令俞搖頭:“不用你保我,若是日後,我有幸沒死。你要來上都城陪我。”
嚴柏年想都沒想:“好。”
李令俞見他如此乖,嘆氣:“可恨這戰事。”
嚴柏年:“這戰事,把你給我帶來了。”
若不然,我可能永遠不知道你的秘密。只能遙遙等一封書信。
李令俞拍拍他的肩膀哄說:“睡會兒吧。”
嚴柏年:“你陪我躺會兒吧,你昨晚也一夜沒睡。”
李令俞聞言,便躺在裏面,嚴柏年看著她睡得沈沈。悄悄起身出了門。
並州這次贏了之後,向北推進了將近七十裏地,直接逼近了朔州。
楊彪並不居功,將此戰的奏報寫得清清楚楚,首功給了嚴柏年。右翼軍先鋒,嚴柏年少年英姿斬對方先鋒主將,為大軍拖住對方中軍……
楊彪領著眾將推演戰事,這幾日突厥人退得很快,他擔心突厥人突襲其他地方。
便給其他幾州去了信。等說完回頭問:“城中如何了?”
軍需官報:“上都城來的貴人都在城中,右翼軍受傷的先鋒將軍也回城養傷去了。”
楊彪讚了句:“果真是少年英姿。”
他又想起李令俞,問:“那位監軍,是什麽來路?”
軍需官被問住了,一時間也答不上來。
楊彪也不為難他,只說:“過幾日等不忙了,將人請到營中來。我有事和那位說。”
軍需官連連稱是。
平城的嚴平駿接到消息,看了信就把小兒子臭罵了一頓。
嚴擇川也沒想到弟弟膽子這麽大,一面看信一面說:“他也知道博功名了,父親該封賞他了。”
嚴平駿:“他想反了不成?”
到底是舍不得小兒子這樣搏命。
嚴擇川卻說:“崧柏自小就聰慧,若不然父親也不會讓他單獨去上都城。”
嚴平駿是因為兒子受傷了,這才將人罵了頓,可罵完後心中又忍不住驕傲。
嚴擇川轉頭說:“那位李大人,小小年紀,怕是不簡單。”
“監軍只管監她的軍,北境的狀況,聖人怕是比她清楚。”,嚴平駿四平八穩說。
嚴擇川見父親並不曾提起崧柏和那位監軍。所以也就沒提弟弟和那位監軍交情頗深。
嚴柏年是收到父親的信了,信中將他痛罵了一通。他知道父兄肯定會教訓他的。
將來兄長定然會接父親衣缽,鎮守平城。但他需要功名,起碼要有自己的地盤,不拘在哪裏,才能保李令俞。
他一個人歪著脖子看信,背上的傷隱隱作痛。
李令俞醒來,見他坐在靠窗的桌前,問:“誰來信了?”
“我父親。”
李令俞難得懶惰,躺在床上也不起來,嚴柏年起身慢步過去,坐在床邊,伸手摸摸她束起來的發,問:“若你不是雲奴,你最想做什麽?”
李令俞看著他輕聲說:“不知道,肯定不會呆在上都城,大概會去江南了吧。”
畢竟她祖籍就在江南。
嚴柏年看著她的眼睛,慢慢湊上去,在她唇上親了下,很輕很輕。
她的唇就像午夜的月光,誘人卻微涼。
皎皎明月,昭昭我心。
俯身讓他用盡了力氣,感覺背上的傷都要崩開了。
李令俞問:“你不疼嗎?”
嚴柏年到底害羞,離她幾寸的上方,看著她輕聲說:“你別說話。”
李令俞見他嘴硬,伸手攬過他脖子,用力親了下,然後將人拉著趴在床上,說:“我看看你傷口。”
嚴柏年被她粗暴的親了下,沒來得及回味,就被按倒在床上,疼的直抽氣,斷斷續續說:“你……這是,故意折磨……我呢。”
他從沒見過這樣的小娘子,膽大心細,率真可愛,比男人聰明多了。
李令俞見他傷口不見好,就說:“明天開始,你還是躺著吧,哪也別去了。”
嚴柏年也不犟嘴,說:“那也行,反正等你被召回上都城,我又見不到你了。”
蕭雍確實收到北境的軍情了,聽說楊彪向北挺進了七十裏,逼近朔州了。
突厥人退在了百裏之外,心情緩和了很多。
問蘇繹:“李令俞去了多久了?”
蘇繹算了算說:“快一個半月了。”
蕭雍思量了片刻,李令俞的信來的很勤,心中並無隱瞞,對每日的戰報報的很清楚,包括城中的狀況,其他幾州的備戰……
太後壽辰馬上又要到了。
蕭雍也想起去年,派李令俞去華林園賀壽,被華林園扣下。
他楞神了半晌才回神,等蘇繹走後,便問蔡荃:“華林園,為何執意要殺李令俞?”
蘇蔡荃不敢欺瞞,說:“老奴不知。太後娘娘只是這麽吩咐的。”
蕭雍一時間脾氣上來了,恨聲:“孤身邊,就留不得人是嗎?親近一個,殺一個。”
蔡荃嚇得不敢再說。
蕭雍便說:“查清楚,她好端端的為何要殺李令俞。她兒子已經做了皇帝,她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蔡荃只敢答:“老奴領旨。”
禮部給廬陽王擇的府邸,終於掛上了牌匾。府邸落成,奴仆也就位了,就差廬陽王搬進來了。
廬陽王還在陳侯府上做客。這日天氣正好,陳潤輔正好拿著禮部送來的帖子給兩人看,陳道止便提議說:“不若今日就和殿下去看看新的府邸如何?”
蕭澈溫和說:“阿兄稱我名字就好,不必和我客氣。那就去看看吧。”
一行人穿過銅駝街到了城東,府邸占地很大,正門掛著廬陽王府的牌匾,正門進去,是一座五福的影壁,背後有一個花壇,影壁背後兩側有兩棵對稱的青槐樹,有些年歲了,如今已經成參天大樹了。
這府邸,他們都熟悉。這是廬陽王少年時,還沒去江南封地前住的地方。
荒廢輾轉了這麽些年,竟然又回到了這裏。
廬陽王一時間站在青槐樹下,輕聲說:“這樹……”
還是他親手栽的。
陳道止也覺得感慨,問了聲:“這街上還住著什麽人?”
陳潤意便說:“李令俞家就在這條街對面巷子裏。”
陳潤輔笑他,陳侯也沒說話。
倒是蕭誠問:“過來見這片並不繁華,她怎麽會住在這邊?”
陳潤輔笑說:“她父親是小吏,家中姐妹眾多。並不是世家出身。”
蕭誠果真聽得讚了句:“那她當真是不得了。”
廬陽王輕聲說:“她自有她的造化。”
陳侯也說:“是啊,說能想到她一個寒門學子,能步步高升。”
廬陽王卻說:“可見她是有真本事,天下學子那麽多,科考中第的更是人傑,但她能脫穎而出,自然有她的道理。”
蕭誠這才察覺,父親定然極喜歡那個李令俞。
雖然父親嘴上不說,也從不議論她,甚至連她的畫也不品評,但每每提起李令俞,父親定然是稱讚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