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無名姐妹
關燈
小
中
大
第39章無名姐妹
“把盆子放下。”
姜錚過去把她拉起來, 推她去裏屋坐著,翻出條薄被蓋在她身上:“坐好別動。”
“姐?”
沈二妹被她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張尖瘦的小臉, 眼神有些迷茫。
姜錚回頭說:“聽姐的,你先坐這兒暖和會吧。”
沈二妹遲疑著說:“可那是王大媽家的衣服,咱們說好了明天得送過去的。”
院子裏曬著一排花花綠綠的衣服, 旁邊還有一盆她沒來得及洗的。
寒冬來臨, 大面積土地被薄冰凍上, 作物收成銳減, 也沒辦法再每天去種地,所以村裏大多青壯年幾乎都選擇了外出打工。
可姐妹倆年歲太小, 不好進城打.黑.工, 只好絞盡腦汁的想出了這麽個掙錢法子——在極端惡劣天氣下給同村的富裕人家洗衣服。
王大媽家是村裏的養殖大戶, 每天起早貪黑也忙得腳不沾地,家裏人口又多,自然是沒多少時間去洗一家老小的衣服的。姐妹倆知道後就主動上門去問,她們的要價又不算高, 於是順利地得到了這份工作。
雖然農村人出的酬勞比城裏人低得多,但省了不少路費錢不是?
而且對於窮苦的姐妹倆來說, 一分錢也是錢哪。
姜錚莫名有些心酸,就說:“我去洗就行。”
但當她伸出手浸入盆子裏時, 不由得沈默了。
因為在入水的那一瞬間, 她的雙手又癢又痛, 也立刻發腫了。
這是前些年在冬天裏幹活生凍瘡留下的後遺癥。
按照這個掙錢法兒, 這雙手要不了多久就肯定又會犯凍瘡的。
這可不行。
姜錚忍著癢痛,快速洗完剩下的衣服,雙手這才熱了點。
接著, 她燒了鍋熱水,裝入唯一一個熱水壺後,給自己和沈二妹各倒了一碗熱水。
兩姐妹面對面坐著暖手、喝熱水,相對無言。
只有不知從何而來的寒風,絲絲縷縷的繞著她們直打轉,久久都不肯離去。
姜錚縱使裹緊衣服也無濟於事,索性四處觀察起來。
記得從鎮上回來的時候,她看到不少人家的窗戶上用的都是毛玻璃或者光玻璃,但沈家的窗戶……居然還是紙糊的!
經濟狀況可見一斑。
紙窗上有幾處破了口子,所以寒風直往裏灌,肆意的順著不合身的衣褲在皮膚上游走著,引得她們不自主地起了陣陣戰栗。
姜錚被凍得頭皮發麻,索性放下手裏的碗,問:“家裏還有廢紙嗎?”
沈二妹回答道:“只有撿來的紙殼子,沒有報紙。”
她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報紙更輕薄、透光性更好,比紙殼子更適合補窗戶。
但在姜錚看來,眼下快天黑了,夜裏只會更冷,說不好還會下雪……總要先過完這夜再說吧。
於是,姜錚又問:“紙殼子也行,在哪兒?”
沈二妹便和她一起翻出撿來的紙殼子,拿陶盆和了些泥水,聯手把透風的地方貼好了。
屋裏光線瞬間黯淡了許多,但好在終於沒那麽冷了。
聽到她肚子嘰裏咕嚕的響個不停,姜錚便說:“我去做飯。”
沈二妹趕忙也跟去廚房,小聲說:“家裏快沒面了。”
姜錚看著快見底的面缸,沈默幾秒後笑著說:“沒關系,姐會想辦法的。”
【我就說嘛,你肯定會做一個好姐姐和……好妹妹的。】
姜錚不接系統的話,面無表情地開始收拾廚房。
她在心裏想:但我可沒說要做一個“好妹妹”!
在姜錚的堅持下,姐妹倆把剩下的面粉都拿出來和成面團,又拿出剩下的野菜和僅有的兩個雞蛋,做了幾個野菜包子和一鍋熱氣騰騰的雞蛋面湯。
姐妹倆都餓得不行,吃飯的時候一個字都顧不上說,沈二妹更是把碗底都舔幹凈了。
吃了這頓熱乎飯之後,姜錚才覺得身心都暖和了不少。
沈二妹顯然也是,因為她的臉色都紅潤了好多。
飯後一起收拾鍋碗瓢盆時,姜錚旁敲側擊了下目前家中的負債情況。
沈二妹回答說:“現在咱家只剩下十來塊。外面還欠著好幾個親戚的錢,差不多一共一百塊。”
……真是一筆巨款!
沈光的大學學費是兩百,每個月還要二十塊生活費,真不知道姐妹倆是怎麽熬這麽久的。
記得安葬沈家父母時花的是家中積蓄,兩姐妹平時又沒有過大額支出,那就只能是……
“全是供大哥讀書才欠的錢吧?”
姜錚理所當然的推測道。
沈二妹點點頭:“是的。”
姜錚:“……”
果然。
沈光他可真好意思開口啊!
姜錚攥緊拳頭,又問:“家裏有記賬本嗎?”
“賬本沒有,但欠條當時是打了一式兩份。”
沈二妹從掉漆的櫃子裏翻出一沓欠條遞給她。
姜錚仔細看過後,才放下心來。
雖然欠條有很多張、最下方的簽名寫得跟狗爬似的,但看得出是同一個人的筆跡。
考慮到三兄妹裏只有沈光上過學,所以可以合理推測出——上面的字跡應該都是沈光本人的。
那還不好辦了嗎?
誰欠的債就由誰去還唄,多天經地義啊!
姜錚仔細收好那沓欠條,嚴肅道:“從現在開始,咱倆誰都不許再給他打一分錢!”
沈二妹驚了:“為啥啊。大哥讀大學還要花好多錢咧!”
姜錚冷聲道:“那是他該考慮的問題,咱倆管不著。”
“而且上面簽的是他的名字,又不是你和我的。”
沈二妹怔了怔,關註點歪了:“姐……你認得那些字啊?”
姜錚嗯了聲:“你想不想學?”
“想!”沈二妹的眼裏滿是渴望。
“那明天開始,我教你。”
姜錚輕輕地摸摸她的頭,“快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沈二妹乖乖的閉上眼睛,縮在棉被裏睡了過去。
姜錚這才躡手躡腳的離開,手持一根燃燒著的蠟燭走進沈光的屋子,四處查看起來。
不得不說,沈家父母在“差別對待”這一點上做得簡直淋漓盡致。
姐妹倆合住一間屋子,潮濕逼仄;沈光卻單獨住一間,還是家裏最大最寬敞的。
這裏有幹凈的黑木桌椅、整潔的藍色棉質窗簾,還有一個不小的書櫃。
書櫃裏滿滿當當的全是他的課本、試卷,甚至還有價格不菲的連環畫和小人書。
反觀姐妹倆那裏,除了需要做手工藝品的工具和用具外,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性的東西。
姜錚從書櫃裏拿出幾本教材,大致翻看過後心裏有了譜,挑了本基礎點的走出去。
她準備從明天早上開始,教沈二妹識字。
回屋裏躺下後,姜錚突然想到在雜貨鋪老板娘那裏聽說回收舊書的價格。
那個價格可比她們辛苦擺攤高太多了。
想必是因為這個時代裏的造物成本較高、造紙不易,外加教育普及程度偏低、書籍回收的再利用價值才會更高些。
姜錚忍不住諷刺的想:沒想到這沈光都去上大學了,也沒想著把這滿櫃子的書籍都賣了來貼補家用,反而還伸手問兩個小妹妹要錢!
難道他是準備當傳家寶傳下去,讓他的子孫後代都好好瞻仰他的“艱苦歲月和赫赫戰功”嗎?
他當真是個好大喜功、自私自利到極致的男人啊!
……
第二天一早,公雞剛打鳴幾聲,姜錚就起床了。
這會兒天還黑著,格外寒冷。
哈出的白氣清晰可見,冷空氣凍得人頭部隱隱作痛。
這樣極端的天氣裏,沈二妹居然也跟著起來了。
勸她再多睡會她也不聽,姜錚索性帶她一起出去撿了些樹枝和玉米棒子什麽的當柴火備用。
畢竟寒冬裏,最缺不得的就是柴火。
由於原主姐妹倆年歲太小,幹不了太多農活,所以家中所分配到的大多田地是交給了叔伯幫忙打理的,並按照沈光要求,每月會抽種植所換的部分錢財直接打給沈光。
從沈二妹口中聽說這事後,姜錚難免又是一腔怒火。
但眼下還是撿柴火要緊。
只是這個年代的資源過於緊缺,各家各戶都會優先把自家地裏頭摘出來的莖稈、雜草收拾出來放進廚房,所以姜錚她們只好走遠了些,去遠處的荒地裏找能做柴火的枯枝枯葉。
直到打了滿滿兩筐柴火,兩人才並肩走回家去。
把昨天的剩菜剩飯熱了吃完後,天也亮了。
姜錚便拿出書本,坐在院子裏教她認字。
用樹枝做筆、用泥土做紙,一個天然小課堂就這樣形成了。
因為有過教書經驗,所以姜錚教起來不覺費力;沈二妹也勤學好問,學得認真。
姜錚很滿意。
見她雖然很吃力卻努力汲取知識的熱切樣子,姜錚似乎看到了她成長後神采飛揚的模樣。
但要想見證那一天,就必須盡快走出去。
必須走出這個落後的鄉村。
思量至此,姜錚手撐著頭坐在一邊,認真思索起掙錢的法子來。
擺攤這條路雖然行得通,但是投入的時間和成本都不小。
兩姐妹擺攤賣的多是手工藝品,需要先買原材料回來。
但由於這是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無論是毛線還是棉花什麽的單價都很貴;織好一個物件往往也要花費很多工時,還傷眼睛……
思來想去後,姜錚決定再去街上轉轉,看能不能找到好的商機。
沈家離街上不算太遠,沒走幾分鐘就到了。
在街上溜達一圈後,姜錚發現大多人做的生意都需要投入較大成本。
大多都是賣牲畜家禽肉類、果蔬調味品、衣帽鞋配飾什麽的。
雖然看似很日常,但有些東西……姜錚和沈二妹都沒有。
就算有,也寒磣得可憐,只夠緊著她們姐妹倆用。
而且做這些生意的話,必須有足夠的本金去進貨,和支撐日常支出。
——簡而言之,這些都不適合她。
但如果再像之前那樣靠做小手工活兒或給別人家做苦力的話,不僅來錢慢、騰不出手做別的,還會很傷身體。
前世原主姐妹倆後半生之所以時常被病痛折磨,就是因為幼時幹的勞力活兒太多了。
兩姐妹現如今正是長身體發育的時候,不好為此因小失大。
她苦惱地走著走著,突然發現了一個生意火熱的攤子。
那個攤子雖然剛支起桌板,雖然這會兒天剛亮沒多久,攤子前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
顧客們都是這附近村鎮裏的人,三三兩兩的互相打過招呼後,就客氣地跟攤主寒暄了起來。
“李老師,新年好啊。今天的貨都備足了吧?”
“新年好哇!備是備了,就是不知道夠不夠用。”
“不夠的話您現寫也成啊。”
“對對對,我們都不急,等著您!”
大家夥正在輕松融洽的閑聊著,突然有個人匆忙擠了過去,口中催促說:“李老師先給我寫一幅吧,我急著趕回家置辦年貨咧。”
一聽這話,剛才還滿口“不急”的人們突然就急了:“不行,你得排隊啊。誰家裏不得置辦年貨?”
“就是,先來後到知不知道啊。”
“我還急著回家奶娃呢!”
“……”
攤主是個有點儒雅氣息的中年人,整體打扮雖然樸素但幹凈整潔,斑白的短發下是一雙濃眉和深邃的眼,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
他匆忙支好桌板,揮手制止他們的爭吵:“都有份,都有份,別吵了。”
“諾,這是我昨晚趕制的,你們瞧瞧喜歡哪些就就買哪些好了。”
姜錚站在角落,看到這個李老師從身後拿出幾幅對聯和筆墨紙硯來,瞬間懂了。
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家家戶戶都必備的東西——自然是春聯了。
一見到各式各樣、還散發著墨香的春聯擺在自己面前,人們都顧不得繼續那毫無營養的爭吵了,紛紛低頭挑選自己喜歡的對聯。
有人買對聯前,會請李老師幫忙念出上面的內容,他都來者不拒,溫聲念上幾遍。顧客覺得滿意了,就會爽快地掏錢帶走,不滿意的話就會再聽聽其他對聯上寫的吉祥話。
沒一會,那李老師面前的對聯就沒了,旁邊收錢的小紙盒裏倒是滿了一小半。
他不得不從袋子裏拿出副空白對聯,研墨、蘸汁、提筆,全神貫註的開始現寫對聯。
街上的人開始多了起來,這裏圍了不少看客。
姜錚大致算了下,就這麽一會兒,李老師就賣出去了三十多對對聯。
這讓姜錚想起了她待過的第一個世界。
她在那個世界裏做的第一份工作是教書先生,每月能拿兩個銀元。
再看看面前的李先生,她不由得在心裏感慨的想:看來無論什麽年代,知識都是第一生產力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把盆子放下。”
姜錚過去把她拉起來, 推她去裏屋坐著,翻出條薄被蓋在她身上:“坐好別動。”
“姐?”
沈二妹被她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張尖瘦的小臉, 眼神有些迷茫。
姜錚回頭說:“聽姐的,你先坐這兒暖和會吧。”
沈二妹遲疑著說:“可那是王大媽家的衣服,咱們說好了明天得送過去的。”
院子裏曬著一排花花綠綠的衣服, 旁邊還有一盆她沒來得及洗的。
寒冬來臨, 大面積土地被薄冰凍上, 作物收成銳減, 也沒辦法再每天去種地,所以村裏大多青壯年幾乎都選擇了外出打工。
可姐妹倆年歲太小, 不好進城打.黑.工, 只好絞盡腦汁的想出了這麽個掙錢法子——在極端惡劣天氣下給同村的富裕人家洗衣服。
王大媽家是村裏的養殖大戶, 每天起早貪黑也忙得腳不沾地,家裏人口又多,自然是沒多少時間去洗一家老小的衣服的。姐妹倆知道後就主動上門去問,她們的要價又不算高, 於是順利地得到了這份工作。
雖然農村人出的酬勞比城裏人低得多,但省了不少路費錢不是?
而且對於窮苦的姐妹倆來說, 一分錢也是錢哪。
姜錚莫名有些心酸,就說:“我去洗就行。”
但當她伸出手浸入盆子裏時, 不由得沈默了。
因為在入水的那一瞬間, 她的雙手又癢又痛, 也立刻發腫了。
這是前些年在冬天裏幹活生凍瘡留下的後遺癥。
按照這個掙錢法兒, 這雙手要不了多久就肯定又會犯凍瘡的。
這可不行。
姜錚忍著癢痛,快速洗完剩下的衣服,雙手這才熱了點。
接著, 她燒了鍋熱水,裝入唯一一個熱水壺後,給自己和沈二妹各倒了一碗熱水。
兩姐妹面對面坐著暖手、喝熱水,相對無言。
只有不知從何而來的寒風,絲絲縷縷的繞著她們直打轉,久久都不肯離去。
姜錚縱使裹緊衣服也無濟於事,索性四處觀察起來。
記得從鎮上回來的時候,她看到不少人家的窗戶上用的都是毛玻璃或者光玻璃,但沈家的窗戶……居然還是紙糊的!
經濟狀況可見一斑。
紙窗上有幾處破了口子,所以寒風直往裏灌,肆意的順著不合身的衣褲在皮膚上游走著,引得她們不自主地起了陣陣戰栗。
姜錚被凍得頭皮發麻,索性放下手裏的碗,問:“家裏還有廢紙嗎?”
沈二妹回答道:“只有撿來的紙殼子,沒有報紙。”
她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報紙更輕薄、透光性更好,比紙殼子更適合補窗戶。
但在姜錚看來,眼下快天黑了,夜裏只會更冷,說不好還會下雪……總要先過完這夜再說吧。
於是,姜錚又問:“紙殼子也行,在哪兒?”
沈二妹便和她一起翻出撿來的紙殼子,拿陶盆和了些泥水,聯手把透風的地方貼好了。
屋裏光線瞬間黯淡了許多,但好在終於沒那麽冷了。
聽到她肚子嘰裏咕嚕的響個不停,姜錚便說:“我去做飯。”
沈二妹趕忙也跟去廚房,小聲說:“家裏快沒面了。”
姜錚看著快見底的面缸,沈默幾秒後笑著說:“沒關系,姐會想辦法的。”
【我就說嘛,你肯定會做一個好姐姐和……好妹妹的。】
姜錚不接系統的話,面無表情地開始收拾廚房。
她在心裏想:但我可沒說要做一個“好妹妹”!
在姜錚的堅持下,姐妹倆把剩下的面粉都拿出來和成面團,又拿出剩下的野菜和僅有的兩個雞蛋,做了幾個野菜包子和一鍋熱氣騰騰的雞蛋面湯。
姐妹倆都餓得不行,吃飯的時候一個字都顧不上說,沈二妹更是把碗底都舔幹凈了。
吃了這頓熱乎飯之後,姜錚才覺得身心都暖和了不少。
沈二妹顯然也是,因為她的臉色都紅潤了好多。
飯後一起收拾鍋碗瓢盆時,姜錚旁敲側擊了下目前家中的負債情況。
沈二妹回答說:“現在咱家只剩下十來塊。外面還欠著好幾個親戚的錢,差不多一共一百塊。”
……真是一筆巨款!
沈光的大學學費是兩百,每個月還要二十塊生活費,真不知道姐妹倆是怎麽熬這麽久的。
記得安葬沈家父母時花的是家中積蓄,兩姐妹平時又沒有過大額支出,那就只能是……
“全是供大哥讀書才欠的錢吧?”
姜錚理所當然的推測道。
沈二妹點點頭:“是的。”
姜錚:“……”
果然。
沈光他可真好意思開口啊!
姜錚攥緊拳頭,又問:“家裏有記賬本嗎?”
“賬本沒有,但欠條當時是打了一式兩份。”
沈二妹從掉漆的櫃子裏翻出一沓欠條遞給她。
姜錚仔細看過後,才放下心來。
雖然欠條有很多張、最下方的簽名寫得跟狗爬似的,但看得出是同一個人的筆跡。
考慮到三兄妹裏只有沈光上過學,所以可以合理推測出——上面的字跡應該都是沈光本人的。
那還不好辦了嗎?
誰欠的債就由誰去還唄,多天經地義啊!
姜錚仔細收好那沓欠條,嚴肅道:“從現在開始,咱倆誰都不許再給他打一分錢!”
沈二妹驚了:“為啥啊。大哥讀大學還要花好多錢咧!”
姜錚冷聲道:“那是他該考慮的問題,咱倆管不著。”
“而且上面簽的是他的名字,又不是你和我的。”
沈二妹怔了怔,關註點歪了:“姐……你認得那些字啊?”
姜錚嗯了聲:“你想不想學?”
“想!”沈二妹的眼裏滿是渴望。
“那明天開始,我教你。”
姜錚輕輕地摸摸她的頭,“快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沈二妹乖乖的閉上眼睛,縮在棉被裏睡了過去。
姜錚這才躡手躡腳的離開,手持一根燃燒著的蠟燭走進沈光的屋子,四處查看起來。
不得不說,沈家父母在“差別對待”這一點上做得簡直淋漓盡致。
姐妹倆合住一間屋子,潮濕逼仄;沈光卻單獨住一間,還是家裏最大最寬敞的。
這裏有幹凈的黑木桌椅、整潔的藍色棉質窗簾,還有一個不小的書櫃。
書櫃裏滿滿當當的全是他的課本、試卷,甚至還有價格不菲的連環畫和小人書。
反觀姐妹倆那裏,除了需要做手工藝品的工具和用具外,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性的東西。
姜錚從書櫃裏拿出幾本教材,大致翻看過後心裏有了譜,挑了本基礎點的走出去。
她準備從明天早上開始,教沈二妹識字。
回屋裏躺下後,姜錚突然想到在雜貨鋪老板娘那裏聽說回收舊書的價格。
那個價格可比她們辛苦擺攤高太多了。
想必是因為這個時代裏的造物成本較高、造紙不易,外加教育普及程度偏低、書籍回收的再利用價值才會更高些。
姜錚忍不住諷刺的想:沒想到這沈光都去上大學了,也沒想著把這滿櫃子的書籍都賣了來貼補家用,反而還伸手問兩個小妹妹要錢!
難道他是準備當傳家寶傳下去,讓他的子孫後代都好好瞻仰他的“艱苦歲月和赫赫戰功”嗎?
他當真是個好大喜功、自私自利到極致的男人啊!
……
第二天一早,公雞剛打鳴幾聲,姜錚就起床了。
這會兒天還黑著,格外寒冷。
哈出的白氣清晰可見,冷空氣凍得人頭部隱隱作痛。
這樣極端的天氣裏,沈二妹居然也跟著起來了。
勸她再多睡會她也不聽,姜錚索性帶她一起出去撿了些樹枝和玉米棒子什麽的當柴火備用。
畢竟寒冬裏,最缺不得的就是柴火。
由於原主姐妹倆年歲太小,幹不了太多農活,所以家中所分配到的大多田地是交給了叔伯幫忙打理的,並按照沈光要求,每月會抽種植所換的部分錢財直接打給沈光。
從沈二妹口中聽說這事後,姜錚難免又是一腔怒火。
但眼下還是撿柴火要緊。
只是這個年代的資源過於緊缺,各家各戶都會優先把自家地裏頭摘出來的莖稈、雜草收拾出來放進廚房,所以姜錚她們只好走遠了些,去遠處的荒地裏找能做柴火的枯枝枯葉。
直到打了滿滿兩筐柴火,兩人才並肩走回家去。
把昨天的剩菜剩飯熱了吃完後,天也亮了。
姜錚便拿出書本,坐在院子裏教她認字。
用樹枝做筆、用泥土做紙,一個天然小課堂就這樣形成了。
因為有過教書經驗,所以姜錚教起來不覺費力;沈二妹也勤學好問,學得認真。
姜錚很滿意。
見她雖然很吃力卻努力汲取知識的熱切樣子,姜錚似乎看到了她成長後神采飛揚的模樣。
但要想見證那一天,就必須盡快走出去。
必須走出這個落後的鄉村。
思量至此,姜錚手撐著頭坐在一邊,認真思索起掙錢的法子來。
擺攤這條路雖然行得通,但是投入的時間和成本都不小。
兩姐妹擺攤賣的多是手工藝品,需要先買原材料回來。
但由於這是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無論是毛線還是棉花什麽的單價都很貴;織好一個物件往往也要花費很多工時,還傷眼睛……
思來想去後,姜錚決定再去街上轉轉,看能不能找到好的商機。
沈家離街上不算太遠,沒走幾分鐘就到了。
在街上溜達一圈後,姜錚發現大多人做的生意都需要投入較大成本。
大多都是賣牲畜家禽肉類、果蔬調味品、衣帽鞋配飾什麽的。
雖然看似很日常,但有些東西……姜錚和沈二妹都沒有。
就算有,也寒磣得可憐,只夠緊著她們姐妹倆用。
而且做這些生意的話,必須有足夠的本金去進貨,和支撐日常支出。
——簡而言之,這些都不適合她。
但如果再像之前那樣靠做小手工活兒或給別人家做苦力的話,不僅來錢慢、騰不出手做別的,還會很傷身體。
前世原主姐妹倆後半生之所以時常被病痛折磨,就是因為幼時幹的勞力活兒太多了。
兩姐妹現如今正是長身體發育的時候,不好為此因小失大。
她苦惱地走著走著,突然發現了一個生意火熱的攤子。
那個攤子雖然剛支起桌板,雖然這會兒天剛亮沒多久,攤子前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
顧客們都是這附近村鎮裏的人,三三兩兩的互相打過招呼後,就客氣地跟攤主寒暄了起來。
“李老師,新年好啊。今天的貨都備足了吧?”
“新年好哇!備是備了,就是不知道夠不夠用。”
“不夠的話您現寫也成啊。”
“對對對,我們都不急,等著您!”
大家夥正在輕松融洽的閑聊著,突然有個人匆忙擠了過去,口中催促說:“李老師先給我寫一幅吧,我急著趕回家置辦年貨咧。”
一聽這話,剛才還滿口“不急”的人們突然就急了:“不行,你得排隊啊。誰家裏不得置辦年貨?”
“就是,先來後到知不知道啊。”
“我還急著回家奶娃呢!”
“……”
攤主是個有點儒雅氣息的中年人,整體打扮雖然樸素但幹凈整潔,斑白的短發下是一雙濃眉和深邃的眼,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
他匆忙支好桌板,揮手制止他們的爭吵:“都有份,都有份,別吵了。”
“諾,這是我昨晚趕制的,你們瞧瞧喜歡哪些就就買哪些好了。”
姜錚站在角落,看到這個李老師從身後拿出幾幅對聯和筆墨紙硯來,瞬間懂了。
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家家戶戶都必備的東西——自然是春聯了。
一見到各式各樣、還散發著墨香的春聯擺在自己面前,人們都顧不得繼續那毫無營養的爭吵了,紛紛低頭挑選自己喜歡的對聯。
有人買對聯前,會請李老師幫忙念出上面的內容,他都來者不拒,溫聲念上幾遍。顧客覺得滿意了,就會爽快地掏錢帶走,不滿意的話就會再聽聽其他對聯上寫的吉祥話。
沒一會,那李老師面前的對聯就沒了,旁邊收錢的小紙盒裏倒是滿了一小半。
他不得不從袋子裏拿出副空白對聯,研墨、蘸汁、提筆,全神貫註的開始現寫對聯。
街上的人開始多了起來,這裏圍了不少看客。
姜錚大致算了下,就這麽一會兒,李老師就賣出去了三十多對對聯。
這讓姜錚想起了她待過的第一個世界。
她在那個世界裏做的第一份工作是教書先生,每月能拿兩個銀元。
再看看面前的李先生,她不由得在心裏感慨的想:看來無論什麽年代,知識都是第一生產力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