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6章

關燈
第66章

丁文甫驚詫道:“可您急什麽呢?您今年才十……十六歲啊。”

真正的李弗襄應是十七歲, 這虛低的一歲,是已故的許昭儀和李弗宥舍給他的。

李弗襄:“是麽?”

丁文甫:“是啊,我不理解, 您怎麽會有這種想法,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您的將來,包括活著的,也包括那些已經故去的……”

他們根本不求李弗襄有大富大貴的乘龍之命, 所有人的初衷都是希望他平安喜樂, 哪怕當個紈絝也沒有關系。

皇帝不介意自己的兒子是個胸無大志的閑王。

高悅行也不在乎自己的夫君明珠蒙塵終生不得見光。

只有李弗襄自己, 隨著年歲的漸長, 那些為他而逝去的性命,那些曾經毫無謀求算計地捧到他面前的真心回護, 沈甸甸地壓在他的脊梁上, 日覆一日。他不能允許自己白擔了那許多人的期待, 浪費掉一生的好時光。

經過華陽街。

高悅行再次悄悄推開窗, 見到了幾乎完工的襄王府。

說是幾乎,是因為還差一點。

據說最後花園裏缺一塊黃山石,於是,才遲遲不畢工。可是,襄王的府邸,若不是皇帝默許, 他們哪有膽子拖。

皇帝的意思很多人不明白, 平白傳出了許多揣測。

但也有很多人明白。

荒唐的是, 那些不明白的人, 嘴巴一張一合, 到處散步謠言, 說得跟真的似的, 而幾個心裏明白的人,反倒成了鋸嘴葫蘆,裝作糊塗模樣。

高悅行當然屬於明白的那一掛。

李弗襄封王的旨意已下,一旦王府完工,他便要移宮了。

無非別的,皇帝舍不得,想要在宮中多留他一段時日而已。

李弗襄進了皇城,前去乾清宮的路上,見著了信王李弗遷。

高悅行跟在李弗襄的身後,雖不怎麽言語,但也註意到了。

李弗襄拱手對兄長行禮。

兄弟倆鮮少見面,所以一直不怎麽親,見面頗有幾分尷尬。

李弗遷在廊下停住腳步,問了一句:“聽說你剛經歷了一場兇險,可有傷著?”

李弗襄說沒有,又道:“多謝兄長關懷。”他似是又想到了什麽,說:“聽聞兄長喜事將近?”

他總是對別家誰要娶親上心得很。

李弗遷年紀不小了,出宮立府也幾年,他的婚事,皇上讓他自己選個喜歡的女子,他選了翰林寺編修的妹妹,家底並不富貴殷實,女方出身寒門,父母早逝,兄長是今年榜眼。

皇帝思慮了幾天,最終允了。

李弗遷對自己的未婚妻顯然是真心喜歡,提到她,臉上展了些笑容,說:“禮部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估摸能趕在明年之前,話說回來,五弟年歲也到了吧。”

李弗襄毫不避諱地回頭看了一眼高悅行,說:“我不行,我還得再等等。”

李弗遷瞧見了高悅行。

高悅行也瞧見了他,信王臉上仍舊是遮不住的憔悴,他過於憂思了,高悅行猜不準,是因為婚期將近,還是因為別的什麽。

李弗遷說:“快去吧,父皇等你等得很心焦,你出城了大半天,父皇連口水都咽不下。”

兄弟倆錯身而過。

李弗襄刻意停住腳步,等著高悅行慢吞吞地跟上來,說:“我兄長要娶親了,等到了那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高悅行目不斜視:“你能去,我可不能去,我和那位姑娘,一非家族世交,二非閨閣手帕交,回頭送份賀禮便罷算是周全了。”

李弗襄說:“我去求賢娘娘給你們家發請帖。”

高悅行:“我們家不會去的。”

李弗襄:“為何?”

高悅行瞧了他一眼,嘆氣,他對於政局還是缺了一份敏感。高景身居要位,深受皇帝的倚重,且高氏家風嚴謹,高景一身清白,最不願涉及黨爭。

襄王和信王隱隱已成對壘之勢。

若非高悅行和李弗襄自幼便掰扯不清,難舍難分,高景是絕不會將自己的女兒嫁入皇室的。

到了乾清殿門口,李弗襄沒有機會再追問了,皇帝身邊的高內侍躬身迎了出來,道:“小殿下可算回來了,陛下正等著呢,吩咐了見您不必通傳,您也別急著去見陛下,裏頭準備了湯泉和幾碟清粥小菜,您先沐浴填填肚子,再說別的不遲。”

緊接著,他瞥見了高悅行,一張臉笑得更是和善:“高小姐奔波了一天也甚是辛苦,女兒家畢竟要仔細些,奴才傳輦送高小姐去春和宮梳妝罷,公主也正等著您呢。”

高悅行拒了轎輦,她向來善於分寸感的拿捏,在宮人的引領下,到春和宮沖洗梳妝,打理幹凈自己。

還是女孩最懂女孩。

李蘭瑤的妝案上,用匣子裝了一朵牡丹絨花,是專門為她準備的,栩栩如生,還有金枝明珠點綴。李蘭瑤親手替高悅行簪在發間,雙手扶著她的肩,與她在鏡中對望,說:“我記得小時候你有這麽一只,前些日子我命人打理庫房,偶然又尋著這麽一只相似的,特意留給你。”

高悅行小時候那只留在了宮裏,早不知道丟哪裏去了。

她笑了,仰頭說:“謝謝。”

李蘭瑤道:“我母妃本來想留你用膳來著,但是陛下那邊傳了話,要接你過去,我這裏蒸了些螃蟹,你一並帶過去吧,我就不過去了。”

高悅行奇了:“怎麽又吃螃蟹?”

李蘭瑤說:“父皇的心肝喜歡,母妃便時常送一些過去。”她說這些話,倒是聽不出有多大的怨氣,高悅行猶記得小的時候,皇帝對那李弗逑的盛寵,不知害得李蘭瑤背地裏哭過多少回。

高悅行忍不住問:“我離宮的這幾年,你過得可好?”

李蘭瑤一笑,說:“很好。我小的時候想不開,也看不清,所以總給自己找不痛快,直到年歲長了些,才意識到父皇對我的疼愛,其實不亞於對他的任何一個兒子。”

她是皇帝膝下唯一的女兒,是大旭朝唯一的公主。

只是幼是,母親戰戰兢兢的固寵,讓她一度對皇帝心存誤會。

李蘭瑤說:“以前,父皇最喜歡和母妃聊天,因為母妃是跟在他身邊最久,最通情達理的妃子,後來,我長大了,父皇反倒和我聊得比較多。”

這不難理解。

賢妃再通情達理,也是侍妾出身,未曾讀過幾本書,心思和眼界都很是局限。

公主則不同。

自幼在柳太傅座下聽學,日積月累,自然教得如風清月明一般。

李蘭瑤對高悅行說:“皇帝近日準備將你和襄弟的婚事定下了。”

高悅行擱下梳子:“什麽?怎這麽快?”

李蘭瑤一揮手,宮人們都自覺退了出去,李蘭瑤道:“襄弟的心總不安,皇上雖然不說,但卻一直看在眼裏。”

高悅行對鏡的眸子沈了下來,微不可聞的嘆氣:“他到底在擔心什麽。”

李蘭瑤溫聲道:“一個人太有主見,另一個人就會不安,這很正常,你上次離開得那麽決然,誰能保證有沒有下一次。”

那一年的李弗襄還是孩子。

但是那一年的高悅行,是歷劫而歸。

李蘭瑤:“他無非就是想要一個名正言順,有了那個名正言順,無論以後發生什麽,無論你走到哪裏,他可以追,也可以留,不必再困在京城裏,遠遠的望著,連說句話都是逾矩。”

高悅行還是覺得有些意外:“皇上竟然肯……”

李蘭瑤:“父皇當然肯。”

高悅行聽出她話中有話,探究地望著她。

李蘭瑤說:“襄弟的身份擺在那裏,日後免不了的腥風血雨,父皇……希望他的王妃能有護得住他的氣魄,放眼京中的所有貴女,有這種智計的,也只有你了。”

高悅行不禁感嘆,難為父母心啊。

日暮時分。

李蘭瑤吩咐宮人們捧著一蒸籠的螃蟹,護送高悅行前去乾清宮,離別時還囑咐,如果今晚不方便出宮,照舊到春和宮來找她。

高悅行離開的時候,經過榴花臺,上面真是布置的差不多了,公主的百花宴就在三日後。高悅行帶著新蒸的螃蟹回到乾清宮,李弗襄剛睡眼惺忪地爬起來。

他這半日在乾清宮竟是一點正事未談,先睡了一覺。

高悅行坐下窗下矮榻上,屋裏點上了燈,烏木小幾上擺著三層蒸籠,鮮香的味道安靜的發散著。

李弗襄身上月白的寢衣松松垮垮地掛著,他挪到矮榻上,又作勢要躺,並且毫不見外地把頭枕在了高悅行的膝上。

高悅行垂眼望著他,眸子裏的情緒淡淡的,辨不出悲喜。

李弗襄和她對視了片刻,忽然叫她的這種眼神看得慌,又自己支起身體,略小心地喚了一聲:“阿行?”

他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患得患失才最讓高悅行感到揪心。

高悅行一手捧住他的臉,無比深刻的說道:“我不會再離開你了。”

燈下看人,月下看花,總要多填幾分暧昧和動人。

李弗襄:“誰和你說什麽了?怎忽然說起這一茬?”

高悅行輕輕搖了搖頭,就像小時候那樣,將自己的面頰貼了上去,無比親昵地蹭著。

腳步聲傳來,也沒能影響他們。

是啞姑進來了。

啞姑一件此等情景,於是站得遠了些,等到高悅行朝她望過來,才笑著示意自己手裏的銅盆。

皇帝等著見他們呢,該伺候李弗襄洗漱了。

李弗襄早前沐浴過,只是小睡了片刻,形容並不失禮,只草草地一擦臉,便帶著高悅行往前邊去。

鮮香四溢的螃蟹也一並帶走。

皇帝面前正放著李弗襄從清涼寺帶回來的佛珠。

李弗襄一到,命人將蒸籠往皇帝的案上一擱,竟生生把佛珠擠到了邊緣處。

皇帝失笑,連聲道:“好好好,先吃,先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