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燈
小
中
大
“羅二爺。”
記憶裏高瘦幹練的中年人變成個微微有些駝背的老人,說話時芫伯還看到他的門牙都缺了一顆。
團圓帶來的喜意讓羅家老兩口興奮餘韻持續了很多。
兩人安排好羅亮拉著芫伯就聊個沒完,左右耳傳來的聲音一直持續到半夜。
也多虧了二老,芫伯幾乎知道了白渭村這些年裏的所有變化。
白渭村。
芫藕生在世時在十裏八鄉都是個大村,村裏共有三十多戶人。
隨著華國的發展,公路在幾年前陸續修進了山裏,被占到土地的人家都搬到了鎮上。
山裏生活的諸多不便讓年輕人都選擇進大城市打工安家。
只幾年時間,村裏就只剩下不到六戶人家。
其中像羅二爺家這樣只剩下老人孩子的就有四戶,剩下兩戶人在鎮上做買賣,只逢年過節才會回村。
所以!說白渭村是個留守村根本不為過。
芫伯是白渭村五年來,頭一個回村生活的年輕人。
“村裏少事,有什麽要幫忙的你就盡管招呼就是。”
羅二爺卷著旱煙,豪爽地跟芫伯保證。
“就是!”董二婆也連連承諾:“村裏的幾家人當年都受過藕生哥恩惠,你只要發話大家肯定會幫忙。”
除去羅二爺家,村裏剩下三戶常住人口。
羅二爺家的鄰居名叫芫劍鋒,跟芫藕生算是堂兄弟,芫伯應該稱呼聲三爺爺。
三爺爺獨自倆帶著孫女芫婷婷和孫子袁彬在家務農,兒子兒媳在外打工幾年都沒回來了。
羅二爺說起三爺爺時,神情裏滿是惋惜和擔憂。
實在是芫劍鋒家的情況比他家還要讓人著急,兒子兒媳不僅人沒回來,連錢也沒寄回來過。
孫女又在鎮上讀小學,祖孫三人全靠芫劍鋒種地所出來支撐。
“不管天晴下雨,我就沒看到過劍鋒哥休息過。”羅二爺是這樣形容芫劍鋒的。
“以後咱們都多幫他些!”董二婆修補著老舊鬥笠上的缺口,半瞇著的眼睛看了看芫伯:“你以後也多幫你三爺爺些。”
芫伯笑,答得很幹脆:“好!”
羅二爺夫妻就是生活中最多的那種普通人。
明明自己過得就不如意,卻完全看不得別人的苦難!
其他家分散在村裏各處,離得都有些遠。
周家老兩口帶著雙胞胎孫子周賢斌、周賢偉在家務農,周家父母按時寄錢回來,日子還算能過得去。
吳老三叫什麽名字村裏早沒人記得,芫伯記事起,他就是芫藕生家的常客。
如今領著個十二歲的孫女吳樂佳在家,日子也過得清貧。
剩下的一家名叫鄭友明,女兒女婿離婚,各自在城裏都有了家庭,他們老夫妻就領著孫子鄭雲飛、孫女鄭秀靜生活。
四家人裏父母健全的只有一家,剩下三家幾乎都算得上單親家庭了。
這跟芫伯記憶裏的祥和團圓出入太大,一時間讓她還有些對不上號。
村裏連個村長都沒有,每回鎮裏有什麽安排,都靠下面村裏的幹部親自來通知。
白渭村落後的名聲可見一斑。
聊完天,時間已過夜裏十二點。
董二婆將二樓最幹凈的屋子收拾出來給芫伯住,還叮囑她老宅沒修好時就住在自家。
奔波了一天,被子上陽光暴曬過的味道催著芫伯入眠。
她輕輕摩挲著胸口的玉墜,漸漸進入了夢鄉。
黑暗中!
碧玉色的玉佩逐漸亮起淡銀色光芒,並逐漸環繞在芫伯周身。
光芒亮了大半宿才黯下。
而熟睡中的芫伯只覺自己泡在溫暖的泉水裏蕩漾,舒爽得一夜睡到天亮。
***
喔--喔--喔--
大公雞悠揚的打鳴聲預示著村裏人一天的生活開始。
芫伯在床上翻了個身,很快就在樓下微小的動靜中睜開了眼。
或許是想她能好好睡一覺,羅二爺夫妻都沒上樓來叫起床,芫伯聽到兩人說話都壓低了聲音。
“你去吧!我等會帶大妹去。”
妹是魯江市這邊對晚輩女孩子的深呼,而男孩子就被叫做娃。
芫伯在家是老大,所以被稱呼為大妹。
聽到這個稱呼,她就知二人說的就是自己,芫伯伸了個懶腰後坐起看向窗外。
陽光正好!
“回家!”
回家的動力驅使著芫伯站起,洗漱完成後提著箱子下樓。
雖然董二婆讓她在這裏住下去,芫伯卻早急不可耐地回家,就算只睡床板也樂意。
“大妹起來了啊!”
正餵著羅亮吃雞蛋羹的董二婆招呼芫伯,然後示意了下桌上的早飯:“快來吃早點,吃完我們一起去看看你家老房子。”
昨晚聊完了全村的八卦,羅二爺唯獨沒有說起芫伯家的老宅。
門口那把老舊的銅鎖成了門禁,村裏從來沒人開門進去看過。
所以誰也不知關了九年的老屋到底是個什麽樣。
吃完飯,芫伯終於得以繼續爬坡回家。
走了沒幾步,羅亮就看到在樹蔭下玩耍的一群同齡孩子,他在董二婆懷裏掙紮著要往那邊走。
“我要去玩。”羅亮捏著新玩具,迫不及待想跟那群孩子分享。
扭成麻花的身體讓董二嬸無奈放下他,芫伯見狀趁機開口:“二嬸你去吧!我自己一個人回去就行。”
獨自一人正和了她的意。
“那我讓他玩會就來找你。”董二婆只得妥協。
玩耍的孩子們紛紛擡起頭,打量著她這個陌生的大姐姐。
芫伯朝他們笑笑,轉身拖著箱子走遠。
這些孩子一看就知是昨晚提到的那幾家人,可眼下回家心切,她準備將家裏收拾後再買些零食玩具去拜訪。
芫家的老宅地處村尾,後面就是兩座大山形成的巨大山谷。
斑駁院墻出現在芫伯面前時,她首先就看到伸出墻頭的桃樹枝。
碩果累累的果枝被壓彎了腰,搖搖欲墜地掛在高大墻頭上。
至少兩米的院墻用青石建造而成,墻角處自記事起就存在的符文已被泥色所覆。
再往前走,芫伯還看到了圍墻上唯一沒有蓋瓦的缺口。
“都缺了多少年啊!還是沒蓋起來。”她嘆。
缺口是芫伯小時候翻墻無意間踩落瓦片的地方,芫藕生說是要留下來提醒她斯文些。
這一留就是十幾年,缺口成了老宅裏無數記憶的匯聚地。
從這裏起,地面上出現了很多的雜草,水泥路修到這跟著戛然而止。
無數的枯葉堆疊,踩上去還能聽到清晰的咯吱聲。
從這些枯葉中不難看出,村裏真的沒人來過,蛛網從院墻結到了一邊的柏樹。
芫伯隨手撿起枯枝,將蛛網掃開,終於看到了芫家大門。
厚重的泥黃色木門不知是什麽木料,即使這麽多年過去,一點沒有被風雨侵蝕的痕跡。
門環上掛著把生銹的銅鎖,芫伯輕輕用手一碰就掉落在地。
鎖形同虛設,微開的門縫甚至能看到院內的情景。
可芫伯卻沒就此進去,將箱子放在門口,手裏提著瓶鎮上買來的黃酒,從院門左邊饒了過去。
曾經的小路全長滿了竹林。
芫伯是按照記憶在竹林中穿行,手腳並用地穿過竹林,她終於在高高聳著的一個坡上看到了芫藕生的墓地。
那墓孤零零地建在上面,面朝著前方江天一色的白渭江。
白渭江從這流過,一個大彎繞過了白渭村所在的山頭,往遠處的白水山流去。
芫藕生說他要躺在這裏看風景,別人住海景房,他就睡“江景墓”
所以芫伯才說白渭村的風景真沒幾個村子能做到。
奔騰壯闊的白渭江像一幅山水畫般展開,芫家老宅往前百把米就是觀江最好的地段。
想到這,芫伯轉頭看向右邊,果然在那看到座紅色的八角亭。
亭子是芫藕生喝酒打坐的地方,夏天芫伯也會在那做作業。
伴著江水和風,作業寫得是什麽她早記不清,白日裏都能盯起大包的蚊子倒是記憶猶新。
“爺爺,我回來了。”
走到墓前,芫伯蹲下,先用袖口擦了擦墓碑上厚厚的一層灰。
墓碑上只刻了個生字,其他什麽都沒有。
芫伯將黃酒盡數倒在碑下,笑著繼續說話:“這是你最喜歡的便宜黃酒,多喝點。”
八年!芫伯按照芫藕生的遺願,從沒有回來祭拜過他。
“等我安頓好,我再帶紙錢來。”芫伯解釋自己空手而來的原因:“我先跟你打聲招呼。”
說完,她起身。
靜靜立在墓碑前看了小半會,仿佛有很多話都想說,又覺得以後可以慢慢說。
嘴唇蠕動了好幾次,芫伯最終只笑了笑。
“那我回家了。”
說完,折身離開了這方高高的墳墓,回到已半敞著的門前。
嘎吱--
荒草叢生的院子映入眼簾,長得有齊腰高的雜草讓曾經整潔寬綽的院子面目全非。
院子非常大,少說有四五百平。
芫伯提著箱子,一邊用木棍拍扒拉開草叢,一邊朝主屋裏走。
芫家老宅就是個典型的四合院,主屋四間,東西廂房各三間。
廚房建在西廂房,廚房後面還有個環繞著三棟房子而圍的後院。
堂屋的門沒上鎖,芫伯輕輕一推就敞開了。
屋內的時光好像凝結在了九年前,老舊八仙桌上布滿厚重的灰塵,墻面上掛著的各類獎狀早看不出原本顏色。
芫藕生雖信道,卻從不會在村民們面前展示關於道士的東西。
在他人眼裏,芫藕生只是個會渡魂開陰路的“半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記憶裏高瘦幹練的中年人變成個微微有些駝背的老人,說話時芫伯還看到他的門牙都缺了一顆。
團圓帶來的喜意讓羅家老兩口興奮餘韻持續了很多。
兩人安排好羅亮拉著芫伯就聊個沒完,左右耳傳來的聲音一直持續到半夜。
也多虧了二老,芫伯幾乎知道了白渭村這些年裏的所有變化。
白渭村。
芫藕生在世時在十裏八鄉都是個大村,村裏共有三十多戶人。
隨著華國的發展,公路在幾年前陸續修進了山裏,被占到土地的人家都搬到了鎮上。
山裏生活的諸多不便讓年輕人都選擇進大城市打工安家。
只幾年時間,村裏就只剩下不到六戶人家。
其中像羅二爺家這樣只剩下老人孩子的就有四戶,剩下兩戶人在鎮上做買賣,只逢年過節才會回村。
所以!說白渭村是個留守村根本不為過。
芫伯是白渭村五年來,頭一個回村生活的年輕人。
“村裏少事,有什麽要幫忙的你就盡管招呼就是。”
羅二爺卷著旱煙,豪爽地跟芫伯保證。
“就是!”董二婆也連連承諾:“村裏的幾家人當年都受過藕生哥恩惠,你只要發話大家肯定會幫忙。”
除去羅二爺家,村裏剩下三戶常住人口。
羅二爺家的鄰居名叫芫劍鋒,跟芫藕生算是堂兄弟,芫伯應該稱呼聲三爺爺。
三爺爺獨自倆帶著孫女芫婷婷和孫子袁彬在家務農,兒子兒媳在外打工幾年都沒回來了。
羅二爺說起三爺爺時,神情裏滿是惋惜和擔憂。
實在是芫劍鋒家的情況比他家還要讓人著急,兒子兒媳不僅人沒回來,連錢也沒寄回來過。
孫女又在鎮上讀小學,祖孫三人全靠芫劍鋒種地所出來支撐。
“不管天晴下雨,我就沒看到過劍鋒哥休息過。”羅二爺是這樣形容芫劍鋒的。
“以後咱們都多幫他些!”董二婆修補著老舊鬥笠上的缺口,半瞇著的眼睛看了看芫伯:“你以後也多幫你三爺爺些。”
芫伯笑,答得很幹脆:“好!”
羅二爺夫妻就是生活中最多的那種普通人。
明明自己過得就不如意,卻完全看不得別人的苦難!
其他家分散在村裏各處,離得都有些遠。
周家老兩口帶著雙胞胎孫子周賢斌、周賢偉在家務農,周家父母按時寄錢回來,日子還算能過得去。
吳老三叫什麽名字村裏早沒人記得,芫伯記事起,他就是芫藕生家的常客。
如今領著個十二歲的孫女吳樂佳在家,日子也過得清貧。
剩下的一家名叫鄭友明,女兒女婿離婚,各自在城裏都有了家庭,他們老夫妻就領著孫子鄭雲飛、孫女鄭秀靜生活。
四家人裏父母健全的只有一家,剩下三家幾乎都算得上單親家庭了。
這跟芫伯記憶裏的祥和團圓出入太大,一時間讓她還有些對不上號。
村裏連個村長都沒有,每回鎮裏有什麽安排,都靠下面村裏的幹部親自來通知。
白渭村落後的名聲可見一斑。
聊完天,時間已過夜裏十二點。
董二婆將二樓最幹凈的屋子收拾出來給芫伯住,還叮囑她老宅沒修好時就住在自家。
奔波了一天,被子上陽光暴曬過的味道催著芫伯入眠。
她輕輕摩挲著胸口的玉墜,漸漸進入了夢鄉。
黑暗中!
碧玉色的玉佩逐漸亮起淡銀色光芒,並逐漸環繞在芫伯周身。
光芒亮了大半宿才黯下。
而熟睡中的芫伯只覺自己泡在溫暖的泉水裏蕩漾,舒爽得一夜睡到天亮。
***
喔--喔--喔--
大公雞悠揚的打鳴聲預示著村裏人一天的生活開始。
芫伯在床上翻了個身,很快就在樓下微小的動靜中睜開了眼。
或許是想她能好好睡一覺,羅二爺夫妻都沒上樓來叫起床,芫伯聽到兩人說話都壓低了聲音。
“你去吧!我等會帶大妹去。”
妹是魯江市這邊對晚輩女孩子的深呼,而男孩子就被叫做娃。
芫伯在家是老大,所以被稱呼為大妹。
聽到這個稱呼,她就知二人說的就是自己,芫伯伸了個懶腰後坐起看向窗外。
陽光正好!
“回家!”
回家的動力驅使著芫伯站起,洗漱完成後提著箱子下樓。
雖然董二婆讓她在這裏住下去,芫伯卻早急不可耐地回家,就算只睡床板也樂意。
“大妹起來了啊!”
正餵著羅亮吃雞蛋羹的董二婆招呼芫伯,然後示意了下桌上的早飯:“快來吃早點,吃完我們一起去看看你家老房子。”
昨晚聊完了全村的八卦,羅二爺唯獨沒有說起芫伯家的老宅。
門口那把老舊的銅鎖成了門禁,村裏從來沒人開門進去看過。
所以誰也不知關了九年的老屋到底是個什麽樣。
吃完飯,芫伯終於得以繼續爬坡回家。
走了沒幾步,羅亮就看到在樹蔭下玩耍的一群同齡孩子,他在董二婆懷裏掙紮著要往那邊走。
“我要去玩。”羅亮捏著新玩具,迫不及待想跟那群孩子分享。
扭成麻花的身體讓董二嬸無奈放下他,芫伯見狀趁機開口:“二嬸你去吧!我自己一個人回去就行。”
獨自一人正和了她的意。
“那我讓他玩會就來找你。”董二婆只得妥協。
玩耍的孩子們紛紛擡起頭,打量著她這個陌生的大姐姐。
芫伯朝他們笑笑,轉身拖著箱子走遠。
這些孩子一看就知是昨晚提到的那幾家人,可眼下回家心切,她準備將家裏收拾後再買些零食玩具去拜訪。
芫家的老宅地處村尾,後面就是兩座大山形成的巨大山谷。
斑駁院墻出現在芫伯面前時,她首先就看到伸出墻頭的桃樹枝。
碩果累累的果枝被壓彎了腰,搖搖欲墜地掛在高大墻頭上。
至少兩米的院墻用青石建造而成,墻角處自記事起就存在的符文已被泥色所覆。
再往前走,芫伯還看到了圍墻上唯一沒有蓋瓦的缺口。
“都缺了多少年啊!還是沒蓋起來。”她嘆。
缺口是芫伯小時候翻墻無意間踩落瓦片的地方,芫藕生說是要留下來提醒她斯文些。
這一留就是十幾年,缺口成了老宅裏無數記憶的匯聚地。
從這裏起,地面上出現了很多的雜草,水泥路修到這跟著戛然而止。
無數的枯葉堆疊,踩上去還能聽到清晰的咯吱聲。
從這些枯葉中不難看出,村裏真的沒人來過,蛛網從院墻結到了一邊的柏樹。
芫伯隨手撿起枯枝,將蛛網掃開,終於看到了芫家大門。
厚重的泥黃色木門不知是什麽木料,即使這麽多年過去,一點沒有被風雨侵蝕的痕跡。
門環上掛著把生銹的銅鎖,芫伯輕輕用手一碰就掉落在地。
鎖形同虛設,微開的門縫甚至能看到院內的情景。
可芫伯卻沒就此進去,將箱子放在門口,手裏提著瓶鎮上買來的黃酒,從院門左邊饒了過去。
曾經的小路全長滿了竹林。
芫伯是按照記憶在竹林中穿行,手腳並用地穿過竹林,她終於在高高聳著的一個坡上看到了芫藕生的墓地。
那墓孤零零地建在上面,面朝著前方江天一色的白渭江。
白渭江從這流過,一個大彎繞過了白渭村所在的山頭,往遠處的白水山流去。
芫藕生說他要躺在這裏看風景,別人住海景房,他就睡“江景墓”
所以芫伯才說白渭村的風景真沒幾個村子能做到。
奔騰壯闊的白渭江像一幅山水畫般展開,芫家老宅往前百把米就是觀江最好的地段。
想到這,芫伯轉頭看向右邊,果然在那看到座紅色的八角亭。
亭子是芫藕生喝酒打坐的地方,夏天芫伯也會在那做作業。
伴著江水和風,作業寫得是什麽她早記不清,白日裏都能盯起大包的蚊子倒是記憶猶新。
“爺爺,我回來了。”
走到墓前,芫伯蹲下,先用袖口擦了擦墓碑上厚厚的一層灰。
墓碑上只刻了個生字,其他什麽都沒有。
芫伯將黃酒盡數倒在碑下,笑著繼續說話:“這是你最喜歡的便宜黃酒,多喝點。”
八年!芫伯按照芫藕生的遺願,從沒有回來祭拜過他。
“等我安頓好,我再帶紙錢來。”芫伯解釋自己空手而來的原因:“我先跟你打聲招呼。”
說完,她起身。
靜靜立在墓碑前看了小半會,仿佛有很多話都想說,又覺得以後可以慢慢說。
嘴唇蠕動了好幾次,芫伯最終只笑了笑。
“那我回家了。”
說完,折身離開了這方高高的墳墓,回到已半敞著的門前。
嘎吱--
荒草叢生的院子映入眼簾,長得有齊腰高的雜草讓曾經整潔寬綽的院子面目全非。
院子非常大,少說有四五百平。
芫伯提著箱子,一邊用木棍拍扒拉開草叢,一邊朝主屋裏走。
芫家老宅就是個典型的四合院,主屋四間,東西廂房各三間。
廚房建在西廂房,廚房後面還有個環繞著三棟房子而圍的後院。
堂屋的門沒上鎖,芫伯輕輕一推就敞開了。
屋內的時光好像凝結在了九年前,老舊八仙桌上布滿厚重的灰塵,墻面上掛著的各類獎狀早看不出原本顏色。
芫藕生雖信道,卻從不會在村民們面前展示關於道士的東西。
在他人眼裏,芫藕生只是個會渡魂開陰路的“半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